登陆注册
48625000000007

第7章 职业与事业(3)

特蕾莎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境内的一个阿尔巴尼亚族农家,本名阿格尼丝。她的家乡位于现在脱离南联盟独立的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那一带至今还为贫穷、混乱和民族矛盾所困扰。她小小年纪就开始思索人生,12岁时感悟到自己的天职是帮助穷人。17岁时,她发了初愿,到爱尔兰的劳莱德修女院学习,随后到印度大吉岭受训,27岁时发终身愿成为修女。

结业后在加尔各答修会办的圣马利亚女校教授地理和历史。加尔各答的贫民窟脏乱,在世界大城市中是出了名的,以至被印度总理尼赫鲁称为“噩梦之城”,特蕾莎所住的修道院就位于其中最贫穷最肮脏的地区。这位在女子学校和修道院高墙内过着优雅的欧式生活的欧洲女子看来,周围那个凄惨破败、可怕肮脏的环境,那些瘦骨嶙峋、皮肤黝黑、衣不蔽体、臭气熏人的乞丐、孤儿、老弱、病人和穷汉,不但是不应逃避的,而且是不能漠视的;不但是不能漠视的,而且是必须帮助的;不但是必须帮助的,而且是值得去爱的!于是,出于对受苦受难者的爱,出于帮助他们的愿望,她退出了劳莱德修会,成立了一个专门无偿地服侍受苦人的修会,即“仁爱传教会”。

她身无分文,只有两名志同道合的修女做帮手,先是到一个美国医护修女会学习医疗护理,然后向加尔各答市政府申请到一间旧神庙中的两个房间,收治被遗弃的危重病人,给予细心的护理,让孤苦的濒死者在修女们的爱抚中得到临终的关怀,最后还按死者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办理后事。这是仁爱传教会创办的第一个机构,被称为“纯洁之心”。

随后,她又设立了一所露天学校,收容失学儿童和流浪孤儿,一面给予教育,一面为他们寻找愿意收养的人家。不久之后,她又开始关注麻风病人的境况,这种已可治愈的疾病被人们视为瘟疫,致使病人被周围的人遗弃,心灵的痛远胜于身体的病痛。特蕾莎为此开办了许多麻风病人收容诊疗中心,多年后竟使孟加拉大城市吉大港的麻风病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当艾滋病开始被人们视为新瘟疫,一般人对病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特蕾莎又奔走于欧美各国,设立了多家艾滋病患者收容所,在医生治疗的同时,她和她的修女们则给予护理。

在所有这些事情中,特蕾莎不仅仅表现了罕见的组织才能,更重要的是表现了本真的爱心。她细心地从腐烂的伤口捡出蛆虫、亲切的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所有这些深深地感动了全世界的人们。靠着这种爱心,也仅仅靠着这种爱心,她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近千个类似的机构,把食物、衣服、住房、药品、医护、教育……送到了千百万穷人、孤儿、灾民、病人和被遗弃者的身边,使他们感到有人在爱着他们。

在这些事情中,特蕾莎和她的追随者的爱心已到自我牺牲的程度,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越是人们的自私自爱之心阻挡人们前往的地方,他们越是要去:大城市里的贫民窟,荒凉贫瘠的高寒山区,饥荒和瘟疫流行的穷国,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震区和战区……为了这些,有时她甚至得冒险犯难去克服一些政治上的障碍,例如,为了帮助海湾战后的伊拉克人民,她曾同一位神父两位修女前往巴格达;为了到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地区帮助受害者,她曾到当时禁止宗教团体办慈善事业的苏联去提出建立工作站的愿望,并终于在两年后得到批准……特蕾莎也曾经上法庭打官司。

1984年,她同一个名叫“赞助特蕾莎修女基金会”的组织对簿公堂,目的是要向全世界宣告:她反对任何人以她的名义募捐筹款;她希望人们不要关注她而只关注她要去帮助的那些人。确实,她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及其资产,都来自她个人的奉献和人们自愿捐献。她要求手下的人只为受苦的人们服务,绝不要操心金钱的问题,因为,要让人感到被爱,需要的只是充满爱心的行动,其余的事听凭主的安排。她经常对手下的人说:“你们不必注重成果数字。

凡是有益于穷人和被弃者们的爱的行动,不管怎样微小,在耶稣看来都是重要的。”1969年,被这种精神感动的人们成立了“特蕾莎嬷嬷合作者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of Co-workers of Mother Teresa),现有会员数十万人。这个组织不要求会员缴会费,也不筹集资金,只是通过“祈祷、克己和为穷苦人服务”来支持仁爱传教会的工作,被称为“世界上最无组织的组织”。

特蕾莎从少年立志到弥留之际,几十年如一日奔波操劳,身患重病时依然毫不停歇,只是为了世界上最底层、最悲惨的穷苦人们。所以,当特蕾莎去世的噩耗传来,引发了全世界的哀悼:在印度,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悼念他们敬爱的“特蕾莎嬷嬷”,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动,总理亲往加尔各答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菲律宾红衣主教梅辛称她为“代表和平、代表牺牲、代表欢乐”的象征,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长布哈里也说,她是一位“永生的伟大的圣人”!

1979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把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特蕾莎修女,评委会说,“她(特蕾莎)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而且,“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乡村医生李春燕的事业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人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的医疗保障。李春燕,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她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李春燕被评为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授予她的颁奖词是: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乡村医生李春燕的故事表明,当个体对某份职业产生强烈的热爱和认同时,便可使得这份职业变成自己的事业。正如一位从学校毕业两年的职场人士所说:“把职业当成事业,工作中就会饱含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你遇到的一切不如意就会一扫而空,你遇到的一切不顺利就会坦然面对。你的生活也就处处充满了阳光。”“初入职场,千万不要期望从一个过高的起点切入自己的职业人生,尤其不要稍不如意便心灰意冷怨天尤人,生活工作都不快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积极的心态从中寻找乐趣和机会。真正把职业当成事业,你离成功还会远吗?”

阅读本节前的名言、俗语以及后来的事业故事,大家从中发现事业的特征都有哪些?做什么样的事、怎么做,才算是事业?故事里的几位主人公,当他们有了自己的事业后,过上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你周围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事业么?你想拥有自己的事业么?你期望通过拥有事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事业心是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的奋斗精神,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情操。具有事业心的人能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确立适宜的,并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他们认为事业的成功,比物质报酬更为重要。他们不拒绝合理的物质报酬,但事业成功的振奋和喜悦胜于他所获得的这种报酬。

本章推荐阅读:

1.凯勒等着.感动世界的三位女性传记.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8

2.陈思近,小玲着.闯荡北美.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同类推荐
  • 知恩图报的感恩故事

    知恩图报的感恩故事

    本书从众多的故事中精选出来短小精悍、启迪深刻的感恩故事,适合青少年阅读,篇篇贴近现实,触摸生活,情真意切,是培养青少年美好心灵和爱心不可或缺的好书。
  •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登山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探案故事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发展。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被认为是西方探案故事的鼻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时期,称之为西方探案故事的“黄金时代”。仅英美两国,就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探案故事。当时阅读探案故事已不仅仅是有闲阶级的一种消遣,下层阶级的人也竞相阅读。
  • 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课堂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根本
  • 教你学弦鸣乐器

    教你学弦鸣乐器

    音乐是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其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有一定关联,是我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我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因为音乐与我们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我们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影响作用。
  •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精神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精神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热门推荐
  • 宜昭愿

    宜昭愿

    何日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家与国,兴与亡。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昭,明也。杭四姑娘出生的时候恰逢天生异象,世人都说朝廷如将倾大厦,危矣。血月出,妖孽现。你怎知现出来的是妖孽而非女诸葛?
  • 魅力

    魅力

    这是一本真正可以让你变美丽的书,它不单是告诉你如何拥有美丽的外表,更是让你拥有美丽的心灵,在岁月的流逝中也能永远保持自己的魅力。
  • 重生之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重生之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听说我重生了?听说我虽无父无母但还有哥哥和弟弟妹妹?听说我们兄妹几个生活极为贫困?那么一起奋斗吧,摆脱贫困,不会只是梦想。
  • 施法者的脑回路大多有问题

    施法者的脑回路大多有问题

    凡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斩断巨兽的头颅,而施法者却可以轻易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向,成为‘英雄’。这是个众神泯灭的时代,当信仰无处安放,人们纷纷选择投向了此世唯一的‘神秘’。奥兰多广袤的平原上,无数殉道者的尸体在向天祈求着奇迹的垂涎,边境终年不化的冰雪中,卿王们迎着风雪守护着帝国的疆土,帝都里,贵族们却借着‘公平’赐予的力量肆意妄为,托斯卡诺是一个绝望的世界,人们匍匐前进着,没有人觉得自己将会有未来,只是不知何时,当有人带着几分不甘的抬起头颅时,却发现有一个‘巨人’一直坚定的前进着....守护着那作为人性的最后一点光芒。这是个找寻真相的故事,也是一场铁与血的史诗。
  • 异界召唤之帝主九霄

    异界召唤之帝主九霄

    异界召唤,华夏群雄驾临,掀起万重杀戮......华夏诸多豪杰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征伐九天杀神白起卷起苍白旗帜,漆黑镰刀下咆哮的是无尽冤魂;鬼才郭嘉自往幽冥之地,化身冰霜凤凰永镇北地;虓虎吕布持戟战于星辰,挥霍无度的煞气碾碎神魔;无尽英豪在咏唱,亿万子民在祈祷,为了守护炎朝武打下九天万界无上帝国
  • 冷月如霜

    冷月如霜

    十六岁前,她,是首辅的掌上明珠,满门权贵。十六岁后,她,一夕之间,家破人亡。凭借帝王最后一丝悯爱,慕如霜终于站在了六宫之上。阴谋、猜忌、离间,她除去后宫朝野之中一个一个的敌人。机关算尽,却没有最后的赢家。
  • 执子之手共长安

    执子之手共长安

    “哇啊啊啊”一道稚嫩的哭声想起,一个孩子出世了。“是个女孩”护士检查着孩子的身体状况,“身体健康恭喜”。………………“璇默回来了”一群和璇默差不多大的青年蜂拥而上“嗯”“璇默你比以前又冷了一个程度”“不不不,两个程度”“你是不是要解释一下失踪两年不告而别的原因”司靳修手里拿着高脚杯熟练的摇晃着猩红的液体。“没什么好解释的,死了一次罢了”璇默走上前拿起酒杯倒上威士忌喝了起来(不喜勿喷)
  • 16岁的小财

    16岁的小财

    16岁的少年们,纯洁美好。殊不知,这个社会背后蕴藏着的黑暗。
  • 其实这是我编的

    其实这是我编的

    穿越周朝采诗官,陈柯以为自己会走上称霸天下的道路。可阿赖耶的出现让陈柯意识到自己身处于fate的世界,但……为什么这个世界还有波纹和替身啊喂!还有,才过了四十多章,主角就知道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造物主?而且作者还谋划着如何杀死作者?就很离谱。……群号:1107905929
  • 狐患

    狐患

    九尾一动,天下皆患。我本不欲成魔,奈何世人谤我恶我,成魔,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