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得理时该怎么办?其实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把心胸放宽一些,得饶人处且饶人,说话做事留有余地,力争做到恰如其分、适可而止,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没有价值的争执,给予对方改正错误的机会,同时也能体现出自己的气度,很多时候事情就会朝着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一天,位于某商业街的黄金行突然接待一位面带怒色、前来投诉的女士。一进门,这位女士就大声吵嚷:“你们太坑人了吧,我前几天刚买的黄金戒指居然消光了。”顿时,引来了很多人的目光。
看到这位女士的架势,经理李先生为了不影响到其他顾客,便客气地领她到大堂顾客休憩区。李先生拿过戒指看了看,聆听了女士的购买过程,微笑着问道:“女士,请问您在哪儿工作?”
“我在化学试剂厂工作,有什么问题吗?”女士火气未消地回答。
“我还想问一下,您平时上班时戴首饰吗?”李先生依旧微笑地询问。
女士白了他一眼,说道:“当然戴喽!”
“以后上班时,您最好不要戴首饰了,因为首饰容易受到化学试剂的腐蚀。”李先生耐心地给女士讲解。说完,他把这位女士的戒指给了技术人员,进行了一番清洁处理,使之恢复原状。
这位女士明白了,不好意思地道歉:“刚才我太性急,还没搞清楚就……”
李先生摆摆手,微笑着说:“哦,您不要这样说。出现这样的问题,都怪我们工作没有做好。如果在销售时我们将金首饰的保养方法详细告诉您,就不会出这样的问题了,我为我们的失误道歉。”
一听这话,女士从尴尬中解脱出来,她走到黄金行营业厅中央大声地道歉:“对不起!打扰大家购买的情绪了,我在这里特意向你们道歉,向黄金行道歉。请你们放心购买这里的金银首饰,这里无假货,服务好。”
女士走后,其他顾客问李先生:“明明是她不懂得保养戒指,你为什么不直接和她说呢?她那么粗鲁地对你。”
李先生轻轻地笑了笑,回答道:“正是因为她粗鲁,所以我才要用婉转的方式,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又何必那么大声呢?理不直的人,常常用气壮来压人。有理的人,就要用和气来交朋友。”
在接待前来投诉的女士时,李先生懂得有理让三分的道理,他没有因为顾客没有正确地保养戒指、无理取闹就还以颜色,而是始终面带微笑为顾客服务,然后用委婉的语气告诉顾客事实的真相,这样既在众人面前保留住了顾客的尊严,也使顾客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满意而去,其德行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有理并不在于声音的大小,也不在于言辞是否犀利,而是在于人心。当双方处于尖锐对抗状态时,得理者的忍让态度能使对立情绪“降温”。而且,理直气“和”远比理直气“壮”更能说服和改变他人。
所以,如果你想培养一份大气,成为有魅力的人,那么于“理”明显在自己一方时,不要咄咄逼人、不肯让步,对别人夹枪带棒地乱打一气,而是要学着用宽容之心待人,得理也要让三分,进而达到一种双赢的良好效果。
马辛利是美国的一位总统,因为在人员的任用方面遭到一些议员的反对。有一次在国会议会上,有一位议员当面粗鲁地辱骂他。面对对方无礼的责骂,马辛利总统并没有对对方反唇相讥,也没有用职位来压他,而是闭口不言。
等对方骂完了,马辛利才站起身,用温和的口吻说:“您现在的气该消了吧?按您的身份,您是没有资格那样对我的。不过,我不会对您怎么样,我想我有必要告诉您我的理由,我愿意解释给您听……”
马辛利将自己的理由讲述出来,那位议员对马辛利的安排心服口服,羞得脸红耳赤,议会中也不再有反对的声音了。后来,出于对马辛利发自内心的佩服,他诚心诚意地支持马辛利的工作,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马辛利得理让三分的宽容大度让剑拔弩张的矛盾缓和下来,并且将这位议员顺利拉拢到了自己身边,这足以显示他的策略和智慧。试想,如果马辛利得理不让人,利用自己的职位和得理的优势咄咄逼人地对那位议员进行反击的话,那么对方是很难心服口服的,结果肯定不会如此顺利。
在马路上,看到行人莽撞或不遵守交通法规时,很多驾驶员往往会提高嗓门骂几声而后扬长而去,碰到被骂者有“发火”的就会展开对骂,甚至对打……但假如驾驶员能够得理让三分,温和且不失严肃地告诫一声:“性命攸关!请遵守交通……”这样既可以起到教育他人的作用,又不失自己的文明风度。
总之,宽容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可以随时照出人的胸怀。得理不饶人、斤斤计较的人只会照出他猥琐、丑陋与狰狞的一面;胸怀宽广、心地坦荡的人就会照出宽容、忍让的一面,达到精神上的高点,“一览众山小”。
慧心物语
有理并不在于声音的大小,也不在于言辞是否犀利,而在于人心。把心胸放宽一些,得饶人处且饶人,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力争做到恰如其分、适可而止,这样远比理直气“壮”更能说服和改变他人。
004 宽容大度,才不会被“仇恨袋”绊住脚步古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则名为《仇恨袋》的故事。
海格利斯是一位非常勇猛的大神,他从来都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有一天,他行走在一条狭窄的山路上,突然一个趔趄,险些摔倒。他定睛一看,原来脚下放着一只袋囊。他猛踢一脚,那只袋囊非但纹丝不动,反而气鼓鼓地膨胀起来。
海格利斯恼怒了,挥起拳头又朝它狠狠地一击,但它依旧一动不动,还迅速地胀大着。
海格利斯暴跳如雷,拾起一根木棒朝它砸个不停,但袋囊却越来越大,最后将整个山道都堵得严严实实。
海格利斯累得气喘吁吁,气急败坏地躺在地上。这时宙斯出现了,他淡然一笑,说:“这个袋囊叫作‘仇恨袋’。如果当初你不踩它,或者干脆绕开它,它就不会跟你过不去,也不至于把你的路给堵死了。”
纷繁复杂的人生牵涉到方方面面,我们时常会遇到“仇恨袋”,大至人生挫折,小至人际纠纷。普通人往往会像海格利斯那样,一心想着对付“仇恨袋”,结果冤冤相报抚平不了心中的伤痕,只能将我们与伤害自己的人捆绑在无休止的报复战车上,让仇恨充斥内心,徒增痛苦,身心俱惫。
因此,对待仇恨,我们要学会宽容。以安静之态入世,以平和之心处世,用一颗豁达宽容的心去对待仇恨,少结冤家,不予计较,以德报怨,那么仇恨自然就会渐渐变小,直到消失,那么我们永远不会被“仇恨袋”绊住脚步。可见,宽容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
身为北宋两朝丞相的吕蒙正是历史上第一位直接从平民出身的宰相,第一个书生宰相、状元宰相。他为人宽厚质朴,素有众望,以正道自持,一生坦坦荡荡,心底无私无怨,正为君子度量。
吕蒙正小时候家境十分贫穷,他靠在街头卖字作诗为生。刚入朝为官时,朝廷中有官员指着他说:“这小子也配参与商议政事吗?”吕蒙正表面装着没听见走过去了,同僚们愤愤不平,让他追查那位官员的姓名,吕蒙正忙制止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我就终生不能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没有查询他的姓名,我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
温仲舒是吕蒙正的同窗好友,吕蒙正当宰相后怜惜他的才能,就向皇上举荐了他。谁知,温仲舒为了显示自己,竟常常在皇上面前贬低吕蒙正,甚至落井下石。有一次,吕蒙正在夸赞温仲舒的才能时,宋太宗说:“你总是夸奖他,可他却常常把你说得一钱不值啊!”吕蒙正笑了笑说:“陛下把我安置在这个职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样欣赏别人的才能,并能让他才当其任。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这哪里是我职权之内所管的事呢?”太宗听后大笑不止,从此更加敬重他。
面对当众讽刺自己的某官员,背地里贬低自己的温仲舒,吕蒙正是有理由愤恨的,以他的地位也完全有可能进行打击报复,但是,他却采取了置之不理的冷处理态度,这既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也使自己心境平和。这样的心胸,这样的气度,实在难能可贵,令人佩服、令人景仰。
天下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更没有打不破的坚冰,一切前导和基础就在于当你与人发生矛盾时宽容大度,不予计较,相逢一笑泯恩仇,那么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赢得别人的尊重,甚至化敌为友。
有句话说:“很多人总是太着急去学会仇恨,却不知道人要花一辈子来学会宽容。”的确,仇恨一个人很容易,但是宽恕一个人却非常困难,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的心灵如何进行抉择。这需要修养,需要智慧,更需要气度。事实证明,事业越成功的人,往往越有宽容之心。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是南非的民族英雄,因为领导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1994年5月9日,曼德拉正式被国会选为总统,在宣誓就任总统的典礼上,他邀请了曾经看守他的三名狱警作为客人来参加典礼,并亲自向他们致敬。
此时,整个现场乃至世界都安静无声。毫无疑问,曼德拉的这一举动把人们惊呆了。因为谁都知道,这三名狱警在狱中不仅没有友好地对待他、照顾他,甚至还曾经想尽毒招,残暴地虐待过他。难道他不记得了吗?
在大家迷惑不解的目光中,这个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而牢狱生活给了我时间和激励……”
仇恨是痛苦的根源,是让痛苦更痛苦的毒药。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固执地抱着仇恨,让仇恨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呢?恰在这一点上,曼德拉要比许多人聪明得多。他清楚地知道,那根掌控心灵的绳索原来可以自己伸手牵过来,然后一点一点松绑,忘掉过去的恩怨和仇恨,自己的心也就得到了解脱和轻松。
我们之所以总是烦恼缠身,总是充满痛苦,总是怨天尤人,总是有那么多的不满和不如意,多半是因为我们缺少曼德拉的宽容。学着胸怀宽广一点儿吧,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这样就远离怨恨了。有一句话说:“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
别让自己的心坐牢,这比什么都重要。
慧心物语
以安静之态入世,以平和之心处世,用一颗豁达宽容的心去对待仇恨,胸襟宽广、少结冤家、不予计较、以德报怨,如此既可避免矛盾的激化,又能使自己心境平和,实为君子之度量。
005 面对嘲笑,不做无谓的争辩
“哎呀,你真的是笨得没治了!”
“这条连衣裙多漂亮呀,可惜穿在了你身上。”
“就凭你,也想当画家?别再瞎耽误工夫了,你练也白练。”
……
你遭受过这种损话的伤害吗?有人嘲笑你,或是以言语侮辱你、打击你时,你是不是会情绪激动,甚至勃然大怒地把他顶回去?或者当时无言以对,而事后耿耿于怀?昼思夜想不成眠,甚至郁郁寡欢?
这些反应均属人之常情,但均非大度之为,而且是相当忌讳的做法,因为将嘲笑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只会使人整日庸人自扰,逐渐走向沉亡,走向衰败的绝路,成为嘲笑者眼中的“猎物”,成为永远的笑柄。
要让嘲笑者自然平息,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包容,有风度、有气概地接受嘲笑。有没有听说这样的一段话?寒山问拾得曰:“今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再来看一个小故事。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但禅师好像没听见似的,无动于衷,心平气和。
那人大为不解,求问。
禅师问:“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当然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了!”
那人顿时面红耳赤,灰溜溜地走了。
看到了吧,被人嘲笑主要是看你自己的心态。别人嘲笑你,你给予包容,选择不生气、置之不理,就能表现出自己的涵养与气量,以“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丈夫气概在气质上镇住对方。即使对方说得口干舌燥,都影响不了你的情绪,更左右不了你的生活,他自然会觉得没趣,那么就是你胜利了。
赞谤由人,不必计较。谤可消业,何必烦恼?何以息谤?答案是“无辩”。 何以止怨?答案是“不争”。这种大胸襟、大雅量,正是君子的境界,宰相的肚量。除此之外,嫣然一笑也是不错的方法。文学大师拜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我的我抱以叹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他的这一“笑”,真是洒脱极了,有味极了。
嫣然一笑,视若不见、充耳不闻,让人家去说,你仍走自己的路,使这种攻击行为伤害不到你,拖不垮你,拉不倒你,挡不住你,并且变阻力为动力,不断进取。当你争取到更大的成就和荣誉的时候,让他望尘莫及时,他只能欣赏你,为你所折服。
国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的奋斗史就说明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