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11700000006

第6章 大江东去浪淘沙(6)

久经官场的李鸿章自然知道马相伯的意思,也很明白中国和朝鲜的问题所在。但是,同样的,他对这一切无能为力。李鸿章一声叹息,告诉马相伯:“大清国我都不敢保它有二十年的寿命,何况高丽(即朝鲜)?”

马相伯没有想到,李鸿章居然是这么看待中国的政局。他迷惑了,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拯救国难的想法受到了沉重打击。以权倾朝野的李鸿章都做不到的事,他又如何做到呢?心灰意冷之下,马相伯决定淡出官场。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马相伯曾经游历过牛津、剑桥等英国名校。从欧美回国之后,他产生起了创办一所能与西方名校媲美的中国新式大学的想法。他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决定毁家兴学。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他遂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松江、青浦等地的3000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规定该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

这一年,马相伯已经年过六十。

但是,教会在接受了马相伯的捐助之后,却没有马上办学。这个时候,执教南洋公学的蔡元培前来向马相伯请教。蔡元培希望向马相伯学习拉丁文,他觉得拉丁文是欧洲各国语言的基础。马相伯却觉得,拉丁文已经是一种“老古董”,建议蔡元培学些英语就可以了。

蔡元培却求知心切,每天都要去恳求马相伯。马相伯看蔡元培如此向学,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能够成为马相伯的学生,蔡元培很激动,他从学校里选拔了二十四位优秀学生和他一起去学习。

1902年底,南洋公学二百余名学生为反对学校压迫,集体退学,他们请蔡元培组织“共和学校”,继续学习。而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因为马相伯教授拉丁文的成就慕名来到上海。在这种情况下,马相伯决定创办新式学院,将学院名定为“震旦”。1903年建校,地点在上海徐家汇。

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而震旦学院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马相伯在创立震旦之初,便按照自己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实行了一套独特的管理和教学方法。首先是实行“学生自治制”,校务由学生推选干事自行管理。其次是提倡“学生自由研究之风”,也就是学术民主,思想自由,并采用“挈举纲领,开示门径”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他在办学方针中强调了三点:

一是注重文艺,二是崇尚科学,三是不谈教理。他还身体力行,亲自加入到学校管理的第一线,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到民主自治之中。

虽然震旦是一所教会支持的学校,马相伯却在院章里规定,学校不谈宗教。

而且,马相伯希望学生专心学业,不谈政治。

在马相伯个人魅力的吸引下,当时有众多有志青年入学震旦,后来成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便是在这个时候辗转进入震旦。于右任1904年曾赶赴河南开封参加会试,这时他洋溢着反清激情的诗篇《半哭半笑楼诗钞》问世,引起清朝恐慌,遭到通缉。马相伯从上海《申报》上,看见关于于右任的通缉令,很担心,当打听到于右任正困处在上海同乡吴仲旗家中,便招于右任到震旦,并决定免除他一切学膳杂费。于右任入学震旦时,马相伯为避免当局找麻烦,嘱他改名“刘学裕”(留学于的谐音)登记注册,从此,于右任列马相伯门下,并很快成为马家的常客。

当时,在日本东京的一代大儒梁启超,听到震旦学院成立的消息,十分高兴,写了《祝震旦学院之前途》文章:“吾闻有震旦学院设,吾喜亦狂。吾今乃始见我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喜亦狂,该学院总教学为谁?则马相伯先生,最精希腊、拉、美、法、意文字也。吾祝震旦学院万岁!”

教会原本没想这所学校能办成什么样子。几个月之后,他们看到在马相伯的主理下,震旦发展得蒸蒸日上,便想改变学校的性质,将这所学校完全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1905年初,教会甚至威胁马相伯,他们将不再派教士为学院讲课,并且要挟马相伯,如果他不让出学校的管理权,教会将和清政府一起来学院抓捕反清学生。无奈之下,马相伯做出了让步。

听闻马相伯被教会驱逐,震旦的学生愤怒了,132名学生中有130人签名退学,震旦学院的校牌也被学生们带走。

不久,沪学会推举马相伯为会长,召集离校学生们商议复校。在当时的两江总督的支持下,马相伯借用一个空闲的衙门作为学校,请众多社会名流来做校董,发表了《复旦公学募捐公启》,正式开始学校复建。学校定名为“复旦”,既深含“光复震旦”之意,又寄托了马相伯等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古诗《卿云》曰:“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就是复旦的文化底蕴。复旦创立之后,一切仍仿照震旦旧制,且更将其发扬光大。马相伯在师生的一致拥戴中成为复旦第一任校长。此外,他还自告奋勇,以66岁之高龄亲任拉丁文和法文教授。

1905年中秋节,复旦公学正式开学,这就是今天复旦大学的前身。学校仍然和以前的震旦学院一样实行学生自治。在马相伯的要求下,复旦公学继承了震旦学院重视演说的传统,每周日上午学生们都要轮流上台演讲。复旦的毕业生中因此涌现出众多演说家和政治家。

马相伯后又与清朝皇族后裔英敛之一起创立了北京辅仁大学。1912年,英、马二人以中国天主教领袖人物的身份,共同撰写了《上教宗求为中国兴学书》,提倡在北京建立一座天主教大学。英敛之随后于香山静宜园建立“辅仁社”,其与马相伯手创震旦学院的理念十分类似,受到马氏的大力支持,最终两人携手,“北京公教大学”终于得以顺利开办。1927年北洋政府准予试办,是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英文校名未变)。1929年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因应北京改名北平而改称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

“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窃据了大总统之位。袁世凯在尚未发迹之时,曾经受过马相伯的“指点”,因此对马相伯感激不尽,这个时候便请马相伯来做他的最高顾问。

袁世凯心中有挥之不去的皇帝梦,便有意无意地对马相伯说:“人民不知敬事长上,国家何以安,天下何以治?”

马相伯知道袁世凯想做皇帝,便告诉他,如果他认为磕头请安才算敬事长上,这样就能够安邦定国、平治天下的话,自己愿意每天早晚叩拜一次,以作天下的表率。在这样的回答下,袁世凯仍然不死心,让自己的儿子宴请马相伯,再次征求马相伯的意见。马相伯很明确地告诉袁世凯的公子,复辟帝制一定会遭到国民的反对,在国际上也不会得到支持。

袁世凯最终一意孤行地选择了登基称帝。不到三个月,在全国的唾骂声中,袁世凯病逝。在袁世凯称帝前,马相伯返回上海,开始了隐居生活。虽然已经年岁很大,他仍然饶有兴致地开始学习书法。然而,多灾多难的中国没有让这个老人过上几天安定的生活。

“九一八”事变后,马相伯深感国难深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泣告青年书》、《国难人民自救建议》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治促进会、中国国难救济会和不忍人会,号召为抗日将士劝募义捐;与章太炎、宋庆龄等人一起声讨国民党当局的腐败;亲自致信蒋介石,营救沈钧儒、沙千里、邹韬奋等“七君子”出狱。他不顾自身衰颓,多次在民众中和广播电台发表演说,号召学生“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呼吁社会“耻莫大于亡国,战虽死亦犹生”,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一位演说家”和“爱国老人”。

1935年10月5日至12月21日,记者王瑞霖在上海采访了97岁高龄的马相伯,先后分60余次,共为67篇。文章保留了老人口述的语气,轻松自然,庄谐杂出,并且每篇都记下了口述的日期,以示郑重。马相伯横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和民国,经历或参与过晚清及辛亥革命前后的重大事件。他青年时曾亲见忠王李秀成在教堂祈祷,他又在李鸿章手下办洋务,任驻朝政府赞仪、驻日公使参赞、神户领事,也曾出任南京都督府外交司司长、代理都督、中华民国第一任南京市长、国民政府委员等职。特殊经历为他的着述提供了丰富内容。

随后,这部作品以《一日一谈》为题,连续刊发于天津《益世报》。1936年初由上海复兴书局出版了《一日一谈》单行本。与马相伯的《致知浅说》、《拉丁文通》、《五十年之世界宗教》、《马相伯先生文集》等学术着作相比,这组随笔短论显得很突出,是臧否人物、记录历史、研究作者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窗口。

一些有关人物性格、细枝末节的描写,只能从这类掌故随笔中略见一二,正史文本里是看不到的,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一日一谈》里谈及了慈禧、李鸿章、溥仪、袁世凯、丁汝昌、张之洞、郑孝胥、蔡孑民、胡适等,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一日一谈》每天都在报纸上向人们讲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连续刊登了两个多月,“市井争传,一时洛阳纸贵”。

抗战浪潮中,有两位爱国老人张一麟与李根源曾发起创立“老子军”,在当时传颂一时。他们在报刊上公开发布关于“老子军”的成立宣言与规则草案等。《宣言》主要宣布“老子军”的成立原因与目的意义,《规则》草案则包括宗旨、组织、目的、军制、职务、资格、奖励、惩罚等11项,写得较为详细具体。在《组织》一项中说,“老子军”是全国性的组织,全国各省市的老年男同志,皆可自由参加。在《目的》一项中说,“老子军”以敢死为目的,凡青年不必牺牲者,则“老子军”当代之。在《军制》一项中说,“老子军”成员,满60岁以上者为合格,未满60而在55岁至59岁者为预备军,50岁至54岁为续备军。在《职务》一项中,规定“老子军”主要担任如下职务:燃点雷管之发动机关、与敌人拼命而不得生还者;破坏敌人之重工业、军械,须与之俱毙而不得生还者;凡一切不用膂力而决死者;制裁土豪劣绅汉奸之卖国害民者等。

“老子军”的《宣言》与《规则》草案在报上公布后,张一麟与李根源等人就开始正式组建“老子军”,他们商推已经98岁高龄、德高望重的爱国老人马相伯为“老子军”的军统(即总司令),张一麟为副军统,又推选曾义捐百万元作抗日经费的云南古稀老人李恒升为军需长(即后勤部长),李根源则为参谋长。

98岁的马相伯挂帅,如此高龄的总司令着实世所罕见!

筹组“老子军”的消息在各大报刊载后,立即在全国激起了热烈的反响。

广大人民为之鼓舞,老年人喜形于色,纷纷来电来信要求报名参加,青壮年也受到激励,连妇女儿童也热烈响应。抗日爱国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与长城内外。

1937年9月中旬,此事传到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于9月16日致电张一麟,一方面称张一麟等人“创设老子军,壮气磅礴,足以振励国人”,“登高之呼,懦夫立志,国家固已受赐不浅矣”,但另一方面又指出“军事组织,贵在严整,军事名称,未可轻用”,明确阻止成立“老子军”。这样“老子军”遭遇难产,未能建成,终成憾事。

随着中国的国土不断沦陷,国民党政府将马相伯一路向南护送,准备把他辗转送往重庆避难。由于身体状况不好,马相伯到达越南谅山的时候,便无法继续前行。1939年4月6日,是马相伯百龄大庆的日子,全国各大城市都召开遥祝大会,各大报纸都有专论祝寿,国共两党都发去贺电。中共中央的电文是“兹值先生百龄大庆,国家之光,人类之瑞,谨率全体党员遥祝并致贺忱。”向以宣传明星美女着称的上海《良友》画报,这期也将马相伯的肖像作为纪念封面。马相伯亲自撰文一一作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救国重于祝寿,当团结御侮,愿拼老命和爱国人民一道抗日救亡。”

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越南谅山溘然长逝,享年100岁。噩耗传出,举国哀悼。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联名发唁电:“惊悉相伯先生于本月四日遽归道山,老人星暗,薄海同悲。遗憾尚多,倭寇未殄。后死有责,誓复同仇,在天之灵,庶几稍慰……”

新中国成立后,英灵归故国。1952年,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亲自到越南谅山迎回马相伯的灵柩,将他安葬于上海西部的息然公墓。1984年,在马相伯逝世四十五周年之际,上海政协又将马相伯的坟墓迁至宋庆龄陵园。

逼孔祥熙纳税的“民国第一清官”

民国时期,有一位官员十分耿直,不畏权贵,敢于碰硬,他骂过孙科,打过戴季陶,羞辱过陈果夫,冒犯过汪精卫,向邵元冲摔过藤椅,顶撞过林森,逼孔祥熙纳税,并因孔祥熙克扣铁道部的协助款而将大墨盒向孔祥熙头上掷去……他就是曾任中国同盟会欧洲支部负责人、孙中山秘书、湖北建设厅厅长、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南京市市长等职的石瑛。

同类推荐
  • 巍巍上国

    巍巍上国

    巍巍上国,风谲云诡。要想赢过他们,只有比他们更残忍。
  • 世界上下五千年5

    世界上下五千年5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了解回族

    了解回族

    回族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她为中华民族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元代回回落居中华大地,就高兴地说:“居斯土也,服食斯土也,斯土之人与居也。”(元·许有壬《至正集》卷五三《西域使者哈只哈心碑》)。这反映了落居中华大地的回回人热爱中华大地的喜欣之情。东来的回回人载负着伊斯兰文化入华,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大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回回人又学习汉语汉文和儒学文化,这二元一体的文化构建了回回人的隐陛和显性文化。中华文明哺育了回族,而回族的一些杰出人才以其成就和贡献对哺育他们的中华民族进行了回报。
  • 李未央之凤威天下

    李未央之凤威天下

    公元462年,十月拓拔浚称帝,谥号文成帝,在位仅三年被奸臣毒害,逝后由文成帝其妻子李未央皇后治政,斗奸臣,平国乱……最终成为北魏时期,唯一的女皇帝,以凤威威慑天下!还北魏国一个锦绣江山,谥号凤鸾帝。
  • 山沟皇帝

    山沟皇帝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根据书友反馈,本书节奏超快,三章就称帝,动不动就倾国之战……)欢迎加入VIP群:254981398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不再做包子

    重生之不再做包子

    重活一世要珍惜,苏楠不再做包子。守护妈妈要幸福,自己还要发大财——苏楠同学的打油诗。某人(哀怨,画圈圈):我呢我呢,为毛你的计划里没有我,我不配有名字么?苏楠:ヽ( ̄▽ ̄)?
  • 暖婚盛宠:娇妻太霸道

    暖婚盛宠:娇妻太霸道

    “我不要……我还没准备好……”“宝贝~你不需要准备,只要你人在即可……”桐月和祁霆衍领证结婚了。婚后日常虐狗打脸撒狗粮。某人问起,“祁总,听说你的妻子是医生,那可是救命治人的好职业啊。”某男人傲娇的抬高了头,“那当然!”“祁总,你爱你妻子哪一点?”“我们‘打架’的时候,她不容易输!”【1V1,身心干净,女主强势医学天才,男主霸道宠妻狂魔,欢迎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悟道研究院

    悟道研究院

    穿越成一栋房子,姬离只能依靠讲故事生存。“不为成仙,只为在这红尘中等你归来——”“当你老去的时候,是否还记得一个叫雨馨的女孩!”“红尘缘已断,成仙路上见——”“一百遍啊一百遍.......”“做人不能太黑皇——”这是一个神棍依靠讲故事令人悟道,在修炼界崛起,最终镇压诸天的故事!
  • 他的掌温

    他的掌温

    同桌之间的玩闹无意的触碰有人暗生情愫有人却是云淡风轻
  • 快穿之男配也是穿越者

    快穿之男配也是穿越者

    ↓↓有CP,良心保证一对一HE,不喜慎入。↓↓一个头秃得一毛不剩的神,一脚把废柴女主踹到了不同的时空,她穿成了杀手、留学生、心脏病公主、杂毛猫、混血鼓手等等角色,应有尽有!但是她遇到了同一个男配,因为他也是穿来的。从此一个废柴在智障小白的掳走男配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这是一篇废柴女主带着傻逼男配一起穿越时空打怪升级的狗血天雷文。女主虽然废柴,但是她绝壁一片丹心深爱男配,大家可以放心!★目前的男配有:★魔教教主的“女儿”(妖孽)打着手语的足球员(异国金发正太)能歌善舞的楼兰王子(质子)爱琴海的人鱼画家韩国的神秘血族少年、黑暗精灵……作者脑洞能吞万物,各种奇葩男配没有你想不到,只有我写不出(胡说八道!
  • 关于猫舍

    关于猫舍

    “我老年的时候大概会在南方我的后院是满墙壁的爬山虎夏天来的时候满眼汪洋绿意我的家临近一江水静悄悄穿过顽石流过去我还会有自己的书店只摆自己爱的书门前挂着仅供观赏的招牌这时我们会爱了半生来余我还是心存热烈对你我还要在每个雾色浓重的清晨枕在你耳边告诉你我不离开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大陆之我是烈焰

    斗罗大陆之我是烈焰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什么也没说。请大家见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