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02600000007

第7章 你已忘记,我却记得(1)

远远的小山

住着失去名字的亭榭

你折下四叶草的某片叶子

当作年华必经的失落

丢在被夏天遗忘的山坡

初恋,沉默不语

如果所有的叶子都能绿到深秋,如果每一朵花都能等到蝴蝶,如果风一吹,迷雾就散了,如果云雀一唱,雨天就晴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完满呢?

可是花木雨雾都有自己的悲喜遭遇,完满是自然,遗憾也是自然,无去无来,就像我们后知后觉的青春。

七哥是我们一行朋友中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人了,每回聚会都向我们透露一些世界背面的纷扰杂乱,让人大开眼界之余难免惶惶不安。末了,他还不免苦口婆心教育我们几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啦,不要喝陌生人的饮料啦,尽量不要一个人去不安全不熟悉的地方啦,你们哪,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对这等事掉以轻心,难道还指望出现英雄救美哪?

一说到这儿,我们就不怀好意地笑起来。因为有一回,七哥在半醉半醒时分,讲了他一个类似英雄救美的经历。

那会儿,七哥还是个大一的毛头小子。寒假过后返校,七哥背着大大的行李包登上开往大连的火车。午餐时间,七哥打开泡面碗,放好调料包,起身去打水。人们在打牌,睡觉,吃东西,看风景。也有情侣对坐聊天,那男的正满脸殷勤想讨女孩开心,一条腿不偏不正伸出过道上下乱抖。七哥脚没长眼,在那人腿上不轻不重地踢了一脚。男人猛然抬头,狠狠地看了七哥一眼,把脚收回去,不甘心地重重跺了一下。女生这时也抬起头,忽然眼睛一亮,带着些许期望对七哥说:怎么是你?太巧了,下车咱们一起回学校吧!

七哥愣了一下,还没开口,女生又说:你中午吃面啊,我陪你去打开水吧,正好坐久了活动一下。

在车厢端口,七哥端着热气腾腾的泡面碗,听女生解释了刚刚那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对话。原来,女生本不认识对面的男人,男人搭讪,没完没了地找她说话,还坚持要下车后送她回学校,不免让人警惕。女生不肯,他就死缠烂打。正想尽快摆脱纠缠,七哥就出现了。

巧的是,他们真的都在大连上学。下车后,那男的翻着白眼,直到看两人上了出租车,才灰溜溜走开。七哥很礼貌很负责地一直把女生送到宿舍门口。

这算什么英雄救美,就这样结束了,不生枝蔓,根本没有满足听众的预期幻想。大家都遗憾七哥没有发展出什么故事来。七哥饮尽手中半杯酒,抿嘴一笑,把故事重新讲了一遍。

十几年前,七哥曾是高中广播站的播音员,当时广播站站长是一个高二学姐,但大家都不称她为站长,而叫校花。她确实动人,鸭蛋脸,大眼睛,好像鼻子都会说话,柔顺又利落的马尾上总是换着不同的蝴蝶结,普普通通的校服也能被她穿出封面人物的感觉。那时七哥刚刚高一,但声音条件很好,一直和校花学姐共同主持晚课前的节目。七哥不说,但他很享受和学姐在一起的时光,偷偷喜欢着她。

为了不影响学习,同学们到了高三一律要退出各个校园活动。学姐备战高考去了,七哥继承了站长的位置。不过学姐还会抽空跑来看看广播站,和学弟学妹聊几句,七哥暗自满足,因为学姐和他聊得最多。

七哥离开广播站的那个七月,得知学姐考到了大连。年少懵懂矜持的七哥到最后也没有开口问学姐的联系方式,但他还是为一个模糊的方向埋头苦读了一个高三,然后也去了大连城,不过是另外一所大学。

七哥在大连的第一次出行就是去学姐的学校,也许还抱着点儿偶遇的希望,也许只是想看看她生活的地方,全当一场路过。也真的是一场路过,七哥逛了整个下午,从宿舍到食堂,从教学楼到图书馆,都被他一一熟悉。但就是没有遇到学姐。初秋阳光还有些炙热,但已经有黄叶悄悄飘落了,在七哥面前打个转,掉在地上。七哥想,就这样吧。

就这样了吗?第一个寒假之后,七哥背着书包乘火车返校,在同一节车厢里,竟然遇见了两年不见的高中学姐。她烫了头发,染了比较自然的棕色,头上斜插一支素色小发夹,裹了一件淡绿色外套,看起来更沉静了,还散发着淡绿色一样的香味。学姐没看到七哥,七哥心里颤动了一下,想了想,竟没有说话。

中午吃泡面打水的时候,七哥放着身后的两步路不走,故意穿过大半节车厢去另一边打水,就为路过一个熟悉的身影。

学姐正与对面的男人说话,但声音和神色似乎都不太友好。再瞧那男的,满脸怪异的殷勤,一看就是带有某种目的的过度热情和逼迫。他们俩都坐在靠过道的位置,七哥旁若无人地朝那人的腿踢过去。踢得不重,像一个警告。男人瞪了一眼,把腿拿开。这招一举两得,既教训了猥琐男,又创造了一个和学姐相遇的机会。

果然,学姐看到七哥,如遇救星,她那时还不知道是七哥有意教训那个男的,不知道七哥看到过自己,不知道七哥也在大连读书。她只是想找个托词避开眼前的纠缠,但她似乎知道,七哥无论如何会配合她,就像当年播音主持一样。事实当然是七哥真的会和她一起回学校。

他们聊了一路,把两年来各自的过往经历都简述一番。下车到了学校,天色已晚,路灯昏黄,映出的淡绿色人影温暖又安静,好像高中晚课前的时光,操场上到处飘着柔和的声音。

只是,那段日子好像有些遥远了。七哥一个恍惚,又回到眼前,学姐的宿舍楼灯光雪白。

这次,以同乡和故交的身份,两人很自然地互留了联系方式。七哥看着她进楼,淡绿色的影子,像风一样清凉。

两人偶尔有淡如流水的联络,都是学姐来找七哥。七哥一直在思量要不要向学姐表露什么,只是思量的时间太长,学姐已经很久不给七哥打电话了。七哥再次听到关于学姐的消息时,她已经有了男朋友。

大学毕业整理东西的时候,七哥在一堆落满灰尘的纸制品里拾起了唯一一本包着书皮的书。舒婷诗集,那是学姐从他这借过的,还回来的时候,这书就多了一件天蓝色的外套。七哥抚着书,想起细心温暖的学姐,想起这些年心里的潮起潮落,叹息一声,把书放在杂物堆上。书没有放稳,滑下来摔落在地。七哥正想要不要去捡,一张方方的书皮纸片飘了出来。

“想做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娟秀的字迹依然清晰,穿过三年光阴一瞬间撞在七哥的心头。七哥迅速翻开书,找到了那首《致橡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雾失楼台也好,月迷津渡也罢,都已成往事作别于昨天。最初的喜欢,已深藏心底,错过季节,无法萌芽。

初恋是件小事,其实很平淡,又很静美,是青春最初的喜悦与萌动。有些话在嘴边转了几个圈终于又咽了回去,像初秋早落的叶,像深秋晚来的花,在温暖的阳光中一切都自然来去,没有什么需要遗憾,那就这样吧。

迷失鼓浪屿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潇潇最喜欢海子的那首诗《以梦为马》。她把诗的第一句写在送给我的明信片上。那是一张来自鼓浪屿的明信片,上面画着浩瀚无边的海,水天相接,一片蔚蓝。

两年前,我和潇潇一起去了鼓浪屿。在岛上,我们将钟爱的明信片寄到北京,寄给彼此。

鼓浪屿安安静静地坐落在厦门一角,像一个意外的美丽。

住宿在家庭旅馆“听涛小筑”,这个名字就能唤起无限遐想。潇潇兴奋地问老板,是不是晚上能听着涛声入睡。老板说,不仅有涛声,楼上还有观景露台哪。进了房间,我刚坐下来,正环顾四面的温馨装饰,就听潇潇在露台喊我:快来快来!

潇潇美美地吹着海风,给我指远处那片无边的海域。离海面最近的演武大桥蜿蜒洁净,金门岛隔海遥望,朦胧似幻。浪涛阵阵,仿佛从遥远的国度带回的消息。

我们买来手绘地图。古朴的底色,画着疏密有致的小路和风景标记。但不久便发现,地图之于我和潇潇这样的路痴,只能用来欣赏,神游,和纪念。出门根本指望不了它,或者说是地图指望不了我们能读懂它。

岛上没有任何机动车,小路迂回曲折。想去的地方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常常越走越远,走到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好在岛上的好时光好风景俯拾即是,每一座建筑,一家小店,一条路,一米阳光,处处诗意。索性,我们决定不看地图,不定目的地,让脚步随意游荡。

没有了目的,就没有迷途。这是我和潇潇在摆脱地图之后,不约而同的领悟。

不知怎么就走到了海滩。头顶是浅蓝,眼下是深蓝,脚踩着细细软软的沙子。风迎面而来,扬起潇潇那白色长裙不规则的裙角。潇潇张开双臂,在沙滩上忘我地奔跑。

阳光和这沙滩一样柔软,照着两个人慵懒惬意地坐在海边,海浪来来回回,没有任何嘈杂,什么都不必思量。潇潇说她喜欢上这片海滩,以后,她要买一座海边的房子,养一只小狗,种一些漂亮的植物。

沿着岛上的石路行走,两侧围着参差错落的白墙,墙上悬着翠色欲滴的叶子,像水墨写意,或浓或淡。我们沉浸在白绿相间的画卷中时,前面往往会出现一座中西结合的红色小楼。很多时候,转角就是另一番景致。

细看那小楼突出一角的晒台上,坐着一对老人,在洁净舒适的蓝天下,他们一同沐浴阳光,银灰色华发更见安详。

这时,有隐约不明的琴声飘来。继续走几步路,听出是前面欧式别墅中的钢琴练习曲。大概是个孩子,正用稚嫩的小手跳跃在黑白键之间。琴声并不如流水般顺畅,却似清溪般透明。

我想起大学老师学钢琴的小女儿。这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这样描绘自己的理想:在一座大房子里,弹琴,喝茶,读书,晒太阳。她的钢琴老师惊讶:这是我60岁以后的理想啊!

难道60岁以后才能做自己,才能寻找自己想要的自由吗?那位钢琴老师梦想的晚年生活,在鼓浪屿,每天都可以实现。悠闲舒适的慢时光是这里独有的气质,没有年龄段和物质欲来分割人们的生活,没有人急着赶路,没有人面带倦容。他们关心植物、阳光和海,关心音乐、文字和原创手工。这是鼓浪屿教给我的“人生贵适意”。

信步漫游,邂逅一家有趣的奶茶店。它就是备受青睐的“张三疯”。原来店铺LOGO是以一只真实可爱的猫咪为原型。猫咪纪念杯子精心陈列在柜子上,灵动活泼,瓷质的细腻感更让人爱不释手。我和潇潇喝着招牌奶茶,眼睛迷离在留言墙上,再环顾一周,相视而笑,默契地表达着对这家小店的喜爱。

据说这里的奶茶是用雀巢奶粉和红茶配制。后来,我和潇潇都尝试去做,但谁也弄不出“张三疯”的味道。那是鼓浪屿的味道,不仅有茶香奶香,还混着温柔的海风味儿和斑驳洒落的阳光气息。

潇潇感慨,岛上随手一拍就可以做成明信片。话音刚落,我看到前方路边站着一只红色邮筒。我们就是在这里为彼此寄了明信片。潇潇为我寄了一片蔚蓝的海,我为她寄了一缕街角阳光。

这里有一个叫作“时光机”的服务,可以写给N年后的自己,类似北京798艺术区的“熊猫慢递”。我问潇潇要不要写这个,潇潇迟疑片刻,摇了摇头。也许我们都不敢在未来面对此时的自己。店家热情周到,还在墙上贴了当地的邮编。我只在这里见过红色邮筒,它属于温暖的颜色吧。

清晨,被窗外清脆的鸟啼唤醒。我叫潇潇看日出。清凉宁静的海滩上,潇潇那双惺忪的眼睛,在远方晨光的映射下,努力闪耀着明亮。湛蓝,梅红,橘黄,天边颜色渐变,终于全世界都是金黄。我和潇潇同时张大嘴巴,一仰头,飞云满天。

夜晚来临,我们还是逗留在海滩上不愿离开。仰面躺下,天色并不深沉。近处海面被静静的灯影填充,五色斑斓。旅馆旁边的皓月园里,高耸的郑成功塑像在月色里褪去英武凛然的气质,更多了几分历史的厚重。

那几天,我们就是这样随便玩耍,随意看风景。所遇之处遍布浪漫与安宁。我们不需要知道鼓浪屿的地势地形和路线,只需记得路过的每一处美丽。哪怕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地,也是自嘲自乐,毫不在意。

人生何必要那么多目的地?若一心向着终点前行,路上所有花草清风岂不都被遮蔽于心灵之外了?

与美丽的鼓浪屿相遇在浪漫的年纪,那时,我们还怀着尚未失意的心,带着残余的青春之梦,岁月如初,不知妥协,以为鼓浪屿的美会化成一滴淡墨,浸润于我们以后的生活。

但这滴水墨并没有进入我们生活的速写板。不知它是否只属于鼓浪屿,是否不能被我们带回熙熙攘攘最与时俱进的都市文明。

从鼓浪屿回去之后,潇潇就换了一份月薪近万的工作。我很久没有和她一起压马路,一起逛小店,一起吃火锅。上六休一的生活里,周日要睡到错过午餐,我还怎么忍心拉她出来虚度光阴。

我也在职业的小岛上兜兜转转,在不同工作中走走停停。略有不如意,我就撤下阵来,取道别处。也许是自己不够坚持,也许只是给自己一个追求诗意的借口。

我们都在被某个地图主导着自己的生活。想随意行走,却为一个叫作物质的目的地所局限。那似乎是我们无论去向何处,都无法回避的一个路口。我们不断和它周旋,找到它时,仿佛得到了被认同的安稳。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那些放肆奢侈的时光都已经散在风里。潇潇,你还在那个互联网公司吧?还是每天忙碌到深夜?在夜里为文案苦思冥想之时,你会不会忆起鼓浪屿的涛声与夜色?

我们再去一次鼓浪屿吧。我们坐在海滩,假装忧伤沉沦,假装放浪不羁。你说你要在海边买一座房子,你要养一只小狗,种几盆绿萝。

那时,我们说,没有目的,就不会迷路。可是后来或多或少都被人生的地图困住了。你还记不记得,我们毫无目的地浪荡在鼓浪屿蜿蜒的小路上,我们看似没有目的,但沿路都是目的,每一个意想不到的转弯都让我们喜悦。指引我们的不是手绘地图,是心灵的诗意。

宝贝失效了

不是所有的回忆都如古城温暖的光,如山间清爽的风。那些暗中汹涌的往事会变成暴风骤雨,突如其来,甚至还有那夹杂的冰雹,从天上密密麻麻劈头而下。

和真实的风雨不同,它们让人无处躲藏,没有任何伞可以提供庇护,只能默默承受锥心残酷的洗礼从始到终。

很遗憾,小牧遭受的那次回忆冰雹,是我引发的。

小牧喜欢收藏明信片,熟悉很多相关小店,包括网上的。我那天来了兴趣,想自己设计明信片送人,就要小牧给我推荐靠谱的淘宝商家。小牧说,好嘞,我这就回去给你发链接。

说话的时候,她正在厨房洗葡萄。我们合租两居室,住对门。

同类推荐
  • 个人尊严

    个人尊严

    言必称天下,不以个人面目出现,是知识分子的尊严所在。当然,现在我把这作为虚伪提出,已经自外于知识分子。但也有种好处,我找到了自己的个人面目。
  •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

    《行走的耳朵》,写周云蓬一直以来的歌唱、行走,以及读书,是酣畅淋漓的文字。盲人以耳朵感知世界,声音所向,心之所向。在这些年中,于不知道哪个瞬间,周云蓬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对着他感兴趣的声音,固定了某个影像。这些影像偶尔不合常理,却是他经过的地方。或者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且与他错身而过的人和景。他以他的方式看见,并写出。有点像诺贝尔获奖作家帕慕克形容细密画:失明就是寂静……它是一个人绘画的极致:它是在黑暗中看见事物。
  • 品味

    品味

    本集共收入闲情随笔散文80多篇,大多在各级报刊发表过。共分为七个部分:品慢、品味、品静、品读、品野,品闲、品享。品味是高度、是格调,但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活法,在喧嚣骚动的快节奏时代,如何慢慢地生活静静地品味,不仅仅是小资情调,已是大众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该书全面地展示了作者生活的品味及其理想生活中的品味,以及对品味多方位的探求。品味不是抽象的,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活法。而活法,每时每刻,举手投足,点点滴滴无不显示出品味的高低、品味的雅趣,不同的品味组成丰富多彩、琴鸣书香的生活品味,及其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可以说,这是一本内容丰润、情趣高雅的现代休闲品味书,适合大众阅读。
  • 意大利的黄昏

    意大利的黄昏

    《意大利的黄昏》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青年时期的一部域外游记,也是其最知名的一部游记作品。记录了劳伦斯1912-1916年间从奥地利、德国、瑞士到意大利徒步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本书的特色在于,它具有“画的描绘、诗的抒情、哲理的沉思”。《不列颠百科全书》评论说:“劳伦斯的游记在描写风土人情方面非常出色,令人难忘”。
  • 小人物史记Ⅰ

    小人物史记Ⅰ

    本书为《杭州日报》“倾听·人生”专栏精品结集。该栏目以“用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为宗旨,以“说亲身经历,看世道人心”的方式口述历史。该栏目为首届浙江省名专栏,其作品贴近实际,深刻表现了普通人的光辉心灵和坚韧力量,多次问鼎中国新闻奖。
热门推荐
  • 最强无敌学生

    最强无敌学生

    一场阴谋让林天获得了意外收获,女友的突然离去让他暗暗发誓。今日你弃我而去,它日让你高攀不起。(书友群:308299772,内有福利无数!)
  • 语文教学的趣味词语设计(上)

    语文教学的趣味词语设计(上)

    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广大青年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解梦金手册:破解梦的玄机

    解梦金手册:破解梦的玄机

    一册在手,解疑释惑,恍然醒悟......梦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生理现象,它反映了梦者的健康、情绪与对现实的追求,是梦者下意识的心理和精神的象征!本书《解梦金手册》,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与《精神分析引论》的荟萃,并附上东西方相关梦的论述及其揭示。
  • 遇见你今生之幸

    遇见你今生之幸

    由真实事件改编,本文只有男主,第一次写作,不喜勿喷
  • 打出最强传承

    打出最强传承

    功法,斗气,灵压,武功…………这是个无数传承共存的时代!八九玄功傲世群雄,吞天魔功毁天灭地,神象镇狱战无不胜,他化自在法无法无天,大命运术神鬼莫测,毁天灭地剑二十三…………姚武凌空缓缓而行,背手俯视着各族天骄:从今外后无数纪元,你们都将记住武功二字,因为我,姚武!降龙十八掌震慑天骄,天外飞仙斩杀异族!没有最强的传承,只有最强的人!
  • 浮华旧梦

    浮华旧梦

    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的旧上海,说不尽的妩媚风流,道不尽的缠绵悱恻。他以为她只是他的棋子,奈何她却沁入他的灵魂。她以为他只是她的恩人,奈何他却刻入她的心底。她是万丈红尘中的一缕柔光,照进他的心里,叱咤风云的他,任凭她在自己的世界翻云覆雨。她爱他,敬他,甚至甘心为他付出一切,却不曾想过那样的背叛于他。
  • 叛逆青梅是我妻

    叛逆青梅是我妻

    颜如玉一心想要逃避,白落桐一心坚定不移……中间离开的八年,谁把谁放在了心尖,谁为谁失了自我
  • 我是不是笨女生
  • 灵山

    灵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梅溪,自幼漂泊江湖,艰难的上了大学读到二年级,却在一场意外的奇遇中穿越了,来到盛唐年间。他却惊讶的发现,自己来到的是与历史书上所描述的不太一样的世界,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事物,竟在身边真实的呈现。他该如何自处?是历史记载错了吗,还是因为他的到来,创造了后世所见的历史?人们总是忍不住去幻想穿越与重生,能将心中一切遗憾从头补偿,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的世界构建成一座完美的灵山,究竟之处,还是那一句古语——灵山只在汝心头。——本人已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完成《神游》、《鬼股》、《人欲》三部长篇,徐公子出品信誉保证,稳定更新、完美全本,敬请广大书友放心阅读。
  • 都市至高神帝

    都市至高神帝

    一个少年被女友抛弃,回到家族,成为富家公子,一路修仙,踏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