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38000000040

第40章 书面表达(14)

结尾是文章结构中的重要环节,构思时应从全局出发,与开头一并考虑——执笔前考虑好结尾,写起来心中才有底,思路才会顺。结尾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写得依情顺理,水到渠成,恰到好处,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结尾常见的方式很多,如卒章显志、篇末总结、篇末提问、篇末呼告、抒情收篇、哲理收篇等。

文章的结尾一般要“发人深省”,要能给人留有回味的余地。如果把话都说尽了,明白倒是明白,但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因而使文章主旨表现的效果不佳。如小说《风波》的结尾:“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文眼是指诗文中那些最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它像一个人的眼睛,凝聚着文章的全部精神,从中可以窥见文章深刻的意蕴,是一篇作品艺术构思的“焦点”。朱自清的《绿》,表现喜出望外、异乎寻常之爱。文章起于“惊诧”,终于“惊诧”,主体部分前注后顾,映衬对比,层层拓开,说明为什么“绿”之美能使人“惊诧”, 出色地完成了意境的创造。文眼是作者经过艺术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聚光点”。写文章要立“文眼”,作为统帅材料和结构的出发点。

3.过渡和照应

所谓“过渡”,一般是指段与段之间意思跳跃性较大时,一层意思说完之后要用一些词语、句子、段落标明或提示而转到另一层意思。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过渡,在文章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能使两层意思自然、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文脉一气贯通。

在实际写作中,大多数文章都需要用过渡语言,或用过渡词,或用过渡句,或用过渡段,使文章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怎样运用过渡语言呢?一般分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当文章上下层次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的意思相近,或者两层意思转换、跳跃不大的地方,可用过渡词或词组。时间转换用时间词,地点转换用方位词,表示意思转折的用“然而”、“但是”、“可是”等,表示结论的用“由此可知”、“可见”等,表示因果关系的用“因为”、“所以”等,表示总结的用“综上所述”、“总之”等。

二是当上下两个层次内容比较复杂,层次跟层次之间意思有较大转换或跳跃时,用过渡词语可能连接不起来,但用一个较简单的句子可以连接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过渡句。例如,写一篇《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上一段写了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下一段写文史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中间就要用一句话来过渡——可以这样写: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尽如人意,文史类大学生又如何呢?

三是当两个层次的意思相隔很远,有着很大的转换或跳跃时,就应该用过渡段。这种过渡段虽然自成段落,但都是句子不多的小段,有的甚至只是一个短句子。

过渡处理得好,文气才贯通,文章的结构才会严谨,所以在写作中应该重视过渡。

一篇文章不但要前后连贯,而且要前后照应。有的时候,前面说过的话,后面要有着落,或再加以补充、发挥;有的时候,后面要说的话,前面需要先交代或暗示一下。照应就是这种前后文之间的互相呼应。缺乏必要的照应,文章就会显得不严密、不周到。照应得好,就能使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主旨突出,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照应表现在文章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前后呼应,即文章中前面的伏笔或交代与后文相照应。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开头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里是一个伏笔。后文有许多地方与这段文字相照应。这些前呼后应的文字,不仅使文章结构严密无隙,而且反复叹咏,强化了感情表达。二是首尾呼应,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照应。如前面所看的《想家》一文。三是文题呼应,即行文与标题相照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文中多次点题,使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生动感人。文题呼应不但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而且不断提醒读者思考标题的含义、作用,使文题浑然一体。

照应可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感,给读者一种满足感。照应要注意语言的精练、含蓄,力戒出现前后重复、语言嗦的问题。

4.线索

线索是指文章或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里的反映。线索不仅贯穿于整个情节发展的过程,将有关场面连缀成情节整体;而且也贯穿于文章非情节因素之中,把情节因素与非情节因素连在一起,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线索安排的方法有:以时间推移或空间转移为线索;以事物的内在联系为线索;以人物或事物为线索;以作者思想感情为线索等。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但有的文章则有两条或多条线索。线索又可分为主线、副线、明线、暗线等。

5.虚实与详略

强调文章内容充实是指写进文章中的材料既是真实的、典型的,又是丰富的,能够充分表现文章的主旨,使作者的思想观点令人信服,文章具有说服力。文章结构上的“实”与此有着很大的不同——结构上的虚实主要是指感性材料与理性材料的合理搭配、意义段与过渡段的巧妙结合等。虽然感性材料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一味地使用感性材料或者缺少必要的过渡句、过渡段,都会导致文章结构过“实”,使文章显得呆滞、拘谨,缺乏生气;而理性材料使用过多,又会使文章显得空洞,缺乏思想的厚重感。因此,写作时要根据主旨表现的需要,合理地搭配材料,巧妙地使用过渡句和过渡段,使文章张弛有度,虚实相映。

文章材料的详略安排实际上就是根据主旨表达的需要突出重点的问题。所谓详,就是把与主旨关系密切的材料写得细致、具体;略,就是把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材料写得概括、简略一些。文章材料的详略安排得当,不仅可以使文章的主旨突出、层次清晰,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怎样安排文章的详略呢?有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服从于主旨表现的需要。在写作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处理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让主旨立起来是材料使用的最终目的,因此材料的详略安排首先要服从于主旨表现的需要。

二是要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来安排文章的详略。体裁不同,内容的侧重点各异,对材料详略的处理有不同的要求。如议论文重在说理,详细而深入地论证问题、剖析事理是其写作的主要任务,而对于所引用的事实,只用其本质意义,不必展开详细的陈述;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对典型事例必须详细记述,包括重要的细节都要写得清清楚楚,而对于抒情和议论的部分只需简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够了。

三是要根据读者对象来确定文章的详略。凡是读者都十分熟悉的材料只需点到即可,读者不熟悉但对表现主旨十分重要的材料要详写。

6.文章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增强文章的魅力,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而且可以揭示文章的主旨,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提高文章的实际应用价值。怎样确定文章的标题呢?确定文章的标题应该注意这么几点:一是要紧扣文章的内容,或揭示文章的主旨,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使题目与文章的内容相符;二是要新颖生动,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要突出醒目,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四是要明确具体,一目了然。

(二)安排结构的原则

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凸显文章的主旨,提高材料在文章中的表意效果,最终提升文章的应用价值。一般来讲,安排文章结构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安排文章的结构要服从表现主旨的需要。因为文章的核心是主旨,主旨表现好了,文章才算是成功的,所以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材料的安排都要以主旨为中心。在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艺术大师罗丹的一尊巴尔扎克雕像。雕像身披宽袖长袍,头部微仰,双唇轻闭,额纹紧蹙,目光深邃,仿佛正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捕捉一个确切的词。可是,如果看得再仔细些,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断了双手的巴尔扎克!这究竟怎么回事呢?原来罗丹最初雕塑这个作品时,雕像的双手是完好的。只是因为这双手雕塑得太出色了,以致转移了人们的视线——人们的视线应该落在这尊雕像的脸部,因为罗丹的创作意图是为了表现巴尔扎克深思的神态。因此,当罗丹在雕像完成后,听到他的学生对这双手发出的赞扬声:“只有上帝才能创造这双手,它们简直象活了一样”时,毫不犹豫地抢起大斧,把这双“举世无匹的完美的手”砍了下来。这就是说,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的每一部分的布局都必须服从整体的需要,特别是要服从主题表现的需要。

其次,文章的结构安排要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一切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文章结构的安排必须反映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与内部规律。只有这样,文章才会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再次,安排文章的结构要适合文体的特点。不同的文体有它自己的特点,安排结构时要遵循这些特点。比如说,记叙文主要是写人记事,这就要抓住中心人物或中心事件的线索安排结构,线索清楚,才能层次分明,才能前后连贯;议论文主要是论事说理,要遵循材料间的逻辑关系,围绕论点来安排结构。

最后,安排文章的结构要适当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简单地说就是使文章的结构尽量能够吸引读者、感染读者。比如说记叙一件事,用顺叙来写比较平淡时,可以采用倒叙的方法来写,将最精彩的片段提到前面来,以增强文章对读者的吸引力。

(三)安排结构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安排文章的结构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对作者的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受作者思维创造性的影响,安排文章结构的技法丰富多样、变化无穷,这使得文章的结构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初学写作的人,不要急于研究各种表现技法,而应当首先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方法,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安排文章结构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围绕中心思想,把不同时间和地点发生的若干事件组织起来。这些事件虽不是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发生的,但其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是相同的,即它们能够表现同一主题。如《苏武传》就是紧紧围绕着表现苏武坚守节操、不辱使命、忠贞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主题展开描写的。二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记叙人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来安排材料,如《垓下之围》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三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安排材料,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就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此外,还有按照空间位置的转移或视角的变化来安排结构的。

关于文章结构安排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完整性,即结构安排应该顾及全篇,不是仅仅考虑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主体,而是在安排文章的结构时做整体上的考虑,只有做到了结构的完整,文章才不会支离破碎、前后脱节;二是严密性,即文章的内容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结构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结构方式,都要使文章的材料之间紧密联系;如果某些材料之间缺少特定联系,那么就会影响文章主旨的表达,甚至会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三是连贯性,所谓连贯性,简单地说就是文章的各部分内容之间具有连贯性。具体地讲就是文章的材料之间不是生硬地放在一起,而是彼此之间有一个启承转合的过渡。要使文章的结构具有连贯性,文章中必须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人物成长的线索、人物的情感线索等。文章中有了这样一条清晰的线索,就可以将材料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

同类推荐
  • 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

    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

    《醒悟于中国古代的禅诗中》由邓秀珍所著,本书精选中国古代的禅诗,作者中,有佛门中僧尼,有世俗中官民。作品中,有五七言律绝,也有古风歌行。诗言志,诗缘情,换言之,诗是心境的外化。禅诗,则是禅者心境的外化,乃以诗美传达禅悦。禅是难以言说的。但又不是完全不能言说。表达禅可以言说的语言形式,莫过于诗。诗的含蓄。诗的非逻辑反理性思维,使禅的表达成为可能。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作为广为流传的宋词经典读本,从浩如烟海的宋词中,精选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陆游等文学大师的经典词作,豪放与婉约并重,完整展现宋词全貌,是阅读宋词的入门读本。
  • 语文新课标必读-老人与海

    语文新课标必读-老人与海

    本书描写的是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的故事。尽管老渔夫在捕鱼过程中耗费了很大体力,但最终还是将其制服。在归途中,小船遭到了鲨鱼的袭击,回港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脊骨。小说歌颂了老渔夫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套图书编写严谨,内容贴近教学,实用性强。
  • 快乐心灵的经典故事

    快乐心灵的经典故事

    并不是只有伟大的事情才能称之为经典。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是一种态度和状态。经典是在擦拭百叶窗时聆听一曲咏叹调,能使心灵愉悦的经典故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学生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课来获取。听课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增长知识、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还是发展智力、锻炼观察力、培养思维力、提高记忆力和激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本书围绕四大听课基础环节,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学习指导,其中包括符号预习法、问题目标预习法、横纵听课法、摘录式笔记法、表格式笔记法等多种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配合61位名人有关学习方法的小故事以及名校师生的经验谈,让中小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高效听课的方法和途径。
热门推荐
  • 神探胡别

    神探胡别

    在武琦县卫城镇的中学里,有一位学生,擅长逻辑推理,立志成为侦探。他就是胡别……
  • 思宇

    思宇

    如果不是一次意外相遇,他不过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年杀手,她不过是一个隐瞒身份的求考士子,十七岁的少侠救下二十三岁的书生,两人身上的秘密被命运纠缠在一起,前朝有明争暗斗,狼虎环饲,后院是儿女情长,相依为命……当繁华落尽,撒手人寰与孤独终老,哪个更幸运?
  • 迷之快乐

    迷之快乐

    只有平淡简单的爱,才是用来爱的,你要知道,那些被勾画出的轰轰烈烈只不过是用来构建一个爱情的传说,我想,我们的生命里需要铭记的不是一瞬即逝的轰轰烈烈,而是一个来了就不会再走的人。她最想听的话无非仅有,我愿意,我陪你,有我在。
  • 北楼残月

    北楼残月

    远古时期,人魔大战,魔族惨败,退回冥域,至此几百年,都相安无事。西庆十六年,各大学院广招人才,百院之首的清梦也开启了松江林试炼,各国纷纷选拔弟子前去参加,苍溪国的国都也派遣了青年弟子前去参加
  • 九州风乍起

    九州风乍起

    版本一:九州风乍起,四国铮铮铁骑踏红江山万里!男儿束发从军去,马革裹尸归!远方悲歌击筑,寒甲犹记黄粱梦里,叹一声!山河永寂!版本二:九州风乍起,乱世迷离!拾起旧事笔迹,落款人消了踪影。可记?初相遇,街头轻语,予我一段死生铭记!权谋、戏假情真、兄弟情义、帝后传奇房宜主:“家国不宁,为何不重披战甲、再战沙场,还百姓一片平和世?!”扶杨:“心已死,身体不过一具行尸走肉,就算再上战场,也不过多一具尸体。”房易安:“满愿,哥哥接你回家······”
  • 麦杰克与黑白书局

    麦杰克与黑白书局

    在注定的意外中,从书中发现全新的世界。一场被迫的黑暗变革即将来临。黑暗魔王“灵动”的胆怯必将使麦杰克的名字震撼于世!
  • 闲适杂音

    闲适杂音

    许多故事拼成,变异巨蔬,在手机旁盼着,压缩人,红色宝石,人民的号响,念回春转,爱吃糖的小姐姐,等等等等
  • 衍衍生息石上泉

    衍衍生息石上泉

    君衍是昆仑虚的第一女上神,更有着四海八荒都难见的绝世容颜,人皆道她冷酷无情
  • 方先生余生请放手

    方先生余生请放手

    ?推荐短篇虐文《听说你从月光来》 【深海沉溺,无言守护,倾情虐恋】 文艺版: 我总是固执的把自己留在过去,其实我们早已经回不去——莫兰烬 你是深海,我愿沉溺,只是风雨漂泊,由不得己——方涯薄 将愁不去,泪洒尽——楚将默 唯他一人,颠倒了我众生——方魄晨 …… 我之所以选择停留在原地,因为我坚信一切终将归零。(本文反转很多,并非套路文,人设绝对没问题。不喜退出即可,勿喷)
  • 末世之行尸天下

    末世之行尸天下

    末世来临,黑暗大地上,一具特殊的行尸从尸群中走出,带着未知的使命,行尸天下。看将臣之后,新一代尸神崛起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