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1000000034

第34章 戏剧批评(1)

话剧《立秋》评论两篇

阐释与弘扬

——评话剧《立秋》

由山西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立秋》已经连续演出了六七十场,其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动人心弦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广大观众发自内心的喜爱,甚至出现了谢幕后一个多小时都不退场的互动场面。观众与演职人员的交流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同时,《立秋》也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是对中国话剧事业的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它在人们寻求振兴话剧的长旅中,为话剧舞台带来了动人的辉煌。

《立秋》以晋商的兴衰为题材。清末民初的丰德票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动荡的局势和变化了的时代,需要作出重大抉择。以总经理马洪翰为代表的保守派坚持走传统的票号道路,而以副总经理许凌翔为代表的革新派则企盼改革,希望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组建现代银行。两种思想,两条道路,形成了尖锐的对立。从票号的发展来看,马洪翰与许凌翔的选择是不同的。他们的年龄有别,身处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人和事也各异。年长的马洪翰在青年时代也曾北上南下,承续了丰德票号十三代的创业精神,在他身上表现出晋商汇通天下的气度与魄力。可以说他是一位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晋商”。而在出任丰德票号总经理之后,马洪翰和其他晋商的财东、大掌柜一样,固守总号,与更为广阔的世界缺少了接触,缺少了亲身的感受与了解,因而也就失去了朝气与创新的精神。他对时代的变化表现得比较迟钝,甚至麻木。而较为年少的许凌翔,身处京城,为京城分号的经理。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亲身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和国事的更迭。事实上,《立秋》给我们描写的具体的时代背景是民国初年,中国已经经历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外国资本纷纷进入中国,脆弱的民族资本面对强势的国外资本,缺少强有力的竞争。同时,类似于丰德票号这样土生土长的金融企业也面临着资本主义体制下诞生的现代银行的冲击。许凌翔等由于身处京城,有了更为宽广的眼界,能够直接与国外的金融资本家交往,看到了现代银行在其资本构成、内部管理、资金运营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深深地意识到传统的票号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淘汰。所以他力主改革,使票号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洗心革面,再铸辉煌。但是,由于环境的差异导致了马、许二人之间观念上的不同和事业上的分歧,直至情感上的破裂。许凌翔企图以撤股来逼马洪翰下决心改革,但马洪翰岂肯就范?他认准了的事情是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改变的。

从票号的整个发展来看,许凌翔的改革具有脱胎换骨起死回生的意义。马洪翰的固执也可以说使票号业陷入了绝境。但就丰德票号而言,即使马洪翰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从而准备参与筹建现代银行,也难挽救丰德的危局于万一。因为时局的变化不仅使丰德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致使资金难以周转,而客户的挤兑更如雪上加霜,使本来就面临困境的丰德更加艰难。票号业主对客户承担无限责任的体制对马洪翰等人形成了巨大的考验。在他们还来不及作出什么的时候,就必须面对严峻的挑战,这就是要么接受倒闭的现实,使海内外信任丰德的客户蒙受损失;要么积极承担责任,维护票号几百年的声誉,平息挤兑风潮。马洪翰等人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而愈是在这危难之际,就愈能考验人的价值选择及其操守与品性。

《立秋》一开始即是马洪翰与丰德票号的员工们共同背诵祖训,告诉我们丰德票号之所以能承传十三代之久,靠的是“勤奋、敬业、谨慎、诚信”。这是几百年来丰德人,同时也是整个晋商恪守的价值准则。他们因此而生,而发展,而汇通天下。在面临生死考验的重大关头,晋商,具体而言,丰德票号是不是依然能够谨守这一价值选择,就成为衡量马洪翰等人的试金石。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与价值选择,对揭示人的内在精神和操守具有典型的意义。尽管在是否组建现代银行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并因此而决裂,但面对危局马洪翰、许凌翔都作出了同样的选择:恪守诚信,积极筹措银两,为客户兑现。虽然知道将一无所有,但许凌翔仍然把撤走的股金送回丰德,马洪翰则准备典卖房屋祖产。因为他们身为晋商,身为丰德人,不能让丰德和晋商蒙羞,即使是倾家荡产也绝不反悔。这一带有悲壮意味的选择,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马老太太在关键时刻拿出祖藏的六十万两黄金来解丰德燃眉之急,更是把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推向了极致。这似乎构成一种极具象征意味的历史情景:晋商之所以一代一代地兴盛起来,与他们的每一代人都谨守了诚信这一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以自己悲壮的举动给我们深刻地阐释了什么是诚信,什么是维系晋商几百年的精神力量。当然,晋商之所以不断发展,原因是多重的,绝不仅仅是谨守了诚信。但在面对诚信考验时,他们告诉了我们,精神的力量是如何的强大,以至于能够把持各种不同观念的人聚集起来共度危难。

在着力描写票号面临生死抉择的“事业线”之外,《立秋》还为我们铺垫了一条“爱情线”。我们注意到剧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马、许两家既是事业上的合作者,更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同时还有姻亲关系。除此之外,马洪翰与妻子凤鸣、许凌翔之间具有一种隐形的“三角”关系。凤鸣本是许凌翔的恋人,却被马老太太做主嫁给了马洪翰。除他们三人之外,许凌翔的儿子许仁昌与马洪翰的女儿瑶琴及江南长通票号总经理之女文菲之间也存在一个显形的“三角”关系。马洪翰准备让女儿嫁给许仁昌,并让女儿在绣楼苦苦等了六年。而留洋归来的许仁昌却爱上了同学文菲。他返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解除与瑶琴的婚约。这一消息对马洪翰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在票号遭挤兑、兄弟要撤股的危难之时,女儿的婚姻又面临着解体,真可谓雪上加霜,船漏顶风,灾上加难。这两个或隐或显的“三角”关系,在剧中起了一种很好的陪衬和突出主题的作用。昔日的凤鸣可以由长辈做主,嫁给自己并不喜爱的人。而此时此刻的瑶琴则难蹈覆辙。她在许仁昌和母亲的帮助下毅然出走,到上海求学,完成了其独立人格的重新塑造。这给我们一种深刻的暗示:时代变化了,不论是爱情婚姻,抑或是家庭兄长,抑或是票号银行,都必须以新的眼光来衡量。它从一个侧面反衬了马洪翰抵制改革,固守落后观念的时代悲剧,同时也使一部充满激烈交锋的戏剧增添了如许的儿女情长,使作品具有更为丰富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丰德票号面临危机即将倒闭的时候,马洪翰有一段发自内心深处的独白。他深沉地反思:丰德票号今天遭此厄运是谁之过?是我的德行不如先辈吗?先人的教诲我一刻不敢忘记,祖宗章法,不敢越雷池一步!是我的智慧不如他人吗?我熟知财富增殖的奥秘,票号钱庄,开遍大江南北!是我的胸怀不够宽大吗?俄罗斯的风,东瀛的水,关外的雪,岭南的雨,汇集在我的心里,四面八方,条条大道,都通着我丰德啊!马洪翰自认自己的德行、智慧和心胸都与先人一般,但为什么失败却降落在自己的头上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问题不在个人的品行和才德,而在于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正如许凌翔所言,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中华大地屡屡遭受外敌侵犯,兵匪摧残,时世艰难,民不聊生,商机丧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丰德直到今天,绝不是马洪翰一人之过。许凌翔的话虽然包含着罪己的成分,但也提示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即时代的变化造成了个人的悲剧。它似乎给我们一种警示:依靠个人的力量,依靠个人道德上的完善是难以改变社会变革带来的变化的。那么,在这样的变革之年,个人要避免悲剧的发生,使几百年辉煌、十三代承传、汇通天下的丰德票号于绝处逢生,再现生机,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因而《立秋》在弘扬晋商诚信立业的同时就具有了一种深刻的反思意味。这也是该剧不同于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以描写晋商创业的艰辛与事业的辉煌为着眼点,而是截取其秋熟果实,日见衰落的时刻切入的深刻之处。它从晋商由盛而衰的关键时刻寻找反思的切入点,在从道德美学的角度倡扬晋商诚信立业的精神的同时,又从社会美学的角度对晋商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揭示,从而使《立秋》具有了一种深刻的批判力量。这无疑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美学空间,拓展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增加了作品震撼人心的美学力量。但是,《立秋》又不是消极的、绝望的。它依然相信立秋之后,冬将到来,春将萌醒。在经历了一个严冬之后,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春天将会在晋商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滋养和孕育下回到我们的身边。那将是一个万物竞生、百花争艳的动人季节。

无论如何,作为一部戏剧作品,《立秋》表现出一种高贵的品格。这首先是因为它阐释和弘扬了一种人类在发展进步中不能忽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已经成为一种渗透到社会细胞之中的必然需要。不可想象,如果没有现代信用体制,今天的社会还能正常运行。因而,我们可以说,诚信精神的确立与弘扬正是我们现实生活所必需的。同时,《立秋》具有犀利的理性批判精神。它不是一味地赞扬歌颂,浅薄地宣扬一种“唯诚信”论,而是把价值选择放在个人命运和时代变化的宏大背景下进行。其中有肯定,也有批判。理性批判精神的锋芒使我们从平庸和浮浅中警醒,因而作品就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平庸的作品是缺乏思想性的,它们没有睿智,缺少理性,只会盲从。《立秋》则以自己饱满的激情与深邃的理智使我们在悲喜交加中变得深刻,陷入深思,并使我们成熟起来。同时,《立秋》在戏剧结构上也体现了自己的贵族气质。它比较好地运用了古典主义戏剧中最完美的戏剧构成方式即“三一律”的构成方式,使矛盾、事件、人物集中于同一时间、地点,因而就具有了一种典范的意义。当然我们还不能说它是一种典范之作,这需要时间的考验,但起码可以说它具有典范的风味与神韵。再经过几次大的调整和修改之后,今天我们从舞台上看到的《立秋》已经可以说情与理、人与事、形与神较好地融于一体。即使是那些演员们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也恰到好处,透露着高贵的气质。一部具有极大潜力的剧作成就了那些同样具有极大潜质的演员,使他们貌似平凡的形象变得生动起来,高贵起来。而汲取了晋商内在神韵的舞美设计,又很好地烘托了整部剧作,使构成戏剧的物的因素与完成戏剧的人的因素很好地融为一体。它们共同实现了作品的内在追求,为我们平庸的生活画出了一道亮丽动人的风景线。

2005年1月

《立秋》的艺术构思

话剧《立秋》目前正在进行全国的巡回演出。到目前为止,它已四进北京,五下江南,轰动台湾,在全国各大小城市演出了280余场,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充分好评,成为新中国话剧舞台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之一。

《立秋》的编剧之一姚宝煊是山西大学的教授。多年前他的《张骞》曾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张骞是中西交流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开创性人物。他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第一次拉开了人类不同文明之间主动交流融合的序幕。而在《立秋》中的晋商,沟通欧亚大陆,纵横五百余年,汇通天下,海内最富,创造了人类商业贸易文明的奇迹与不同文明之间交流沟通的典范。近年来以晋商为题材的作品很多,但像《立秋》这样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作品还不能说很多。从剧本的角度来看,《立秋》的成功有这样几个特点。

同类推荐
  •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风云录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风云录

    本书从人文和国际政治层面入手,剖析了奥运会从一个小型国际性的运动会,发展到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的历史。其突出之处在于,全书以“奥运精神”为中心,充分提示奥运会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同时,顾及到奥运中的商业化、政治化、向读者全方位地提供了一幅百年奥运的壮丽画面。书中拥有大量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有别于以往国内出版的同类书籍,是所有关心奥运的读者的理想读物。
  • 思想的子弹

    思想的子弹

    这是一群活跃的、极具影响力的90后作者。“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这套书精选其中的20位集中推出,全面展现他们的文学才能。同时,这套书还是90后读者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样本。《思想的子弹》为其中一册,是90后代表作家张文胜的作品集。《思想的子弹》是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发出的最有利的呐喊。体现出青年一代作者中少有的对世事、社会、人类的关注。
  • 中华高歌

    中华高歌

    先进模范人物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排头兵。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学习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过程作为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弘扬真善美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使我们倡导的价值观念变得生动形象,让先进的思想道德变得可学可行。
  • 益往直前:水均益看世界

    益往直前:水均益看世界

    《益往直前》是“央视名嘴”水均益最新力作,首度敞开心扉,回顾央视生涯20年,剖析“伊战逃兵”等心中之痛,点评央视离职潮,回应“月薪26万”传言,讲述与白岩松、崔永元、敬一丹等新闻老兵不得不说的故事,袒露“名利场中”心路历程。同时,以冲锋在新闻前沿的记者视角,揭秘亲历伊拉克战争、欧债危机、朝鲜炸毁核设施等重大国际新闻背后的真相,讲述采访普京、梅德韦杰夫、安倍晋三、卡梅伦等国际风云人物的独特感受;并以20年来脚步遍布全球的采访经历,密切关注世界变迁,从曼德拉到金正恩,从法兰西到美利坚……剖析当今世界格局,点评国际热点问题,记录中国崛起的脚步。
  • 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沉思无绪斜阳暮、离人心底伤、依然春意寒、身无彩凤思万千、雁无声,天意寒、暴雨之后,栀子花残、有一种心情,泪流满面、在深夜里让寂寞唱歌、只为心如自由花等作品。
热门推荐
  • 丁老头养老记

    丁老头养老记

    人终有一老,当你老了以后如何与儿女相处?你真考虑过吗?丁老头一辈子都在调解别人家的矛盾,是全村人的主心骨,因此却忽略了自己的家庭。老了老了,从零开始学习如何与儿女们相处。时代在变迁,老一辈在彷徨!精明算计作妖闹事型老人见多了的你,偶尔也可以换换口味,感受一下通情达理式老人如何将家中这五个孩子重新拧成一股绳。
  • 善报

    善报

    一个乡村小店的绝色美女,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遭到两个流氓的强奸后,送进医院成了植物人,与她有一面之缘的小摊主白天做生意,晚上在医院陪侍,美女居然在住了九个月的医院后,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而且自己也醒了。小摊主冲破重重阻力,娶下美女。日后,他的生意渐渐做大,造房买房,将双胞胎培养成“海归”人士,一家老小过得有声有色。夫妇俩平日里相敬如宾,关爱有加,三十余年,从不做对不起对方的事。他们还一贯做好事,不仅对双方老人呵护备至,而且对村人,对来他们店的打工者,都倍加爱护,因此,他们的声誉在地方上也赢得交口称赞,好人终归得到好报。
  • 你是我的初心难解

    你是我的初心难解

    @@宠虐适度,女主不辍学、不堕胎,但男主中期偶尔会黑化@@她被亲情出卖,用自残换来自由,只想逃得远远,却不觉落进竹马校草的温柔陷阱。他终于等到她出现在自己面前,煞费苦心将她圈在身边,每日例行索口勿他说:“下次再对生命的意义产生疑问,直接来找我,我会让你舍不得死。”
  • 九天奇门之英雄志

    九天奇门之英雄志

    一个糟老头在荒野拾得神秘婴儿,慢慢抚养长大成为少年,少年逐渐发现自己卷入一个漩涡,似乎有人在酝酿惊天大阴谋。少年能否打破阴谋,创造奇迹?
  • 鲤·我去二〇〇〇年

    鲤·我去二〇〇〇年

    在世界正准备去往2020年的时刻,我们在《鲤·我去二〇〇〇年》中潜入上世纪90年代的回忆,这也是80后作家们给予逐渐远去的少年时代的一次集体性省察,试图共同追溯当时的经验如何影响了现在的自己。在访谈部分,导演毕赣和作家笛安分别讲述了90年代的经验如何塑造了他们独特的表达。在专题板块,批评家杨庆祥和《单读》主编吴琦从宏观层面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特点,李静睿、周嘉宁选取喇叭和台风天这两个私人记忆深刻的意象进行书写,魏思孝和龙荻分享了自己的童年经验。班宇、郑执、春树、张玲玲奉上同主题小说新作,以虚构方式再次回到90年代,带领读者进入大雪中的逃亡,千年虫逼近的时刻,及那时的北京与南方小镇上。
  • 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

    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

    彝族土司的女佣人,后成为管家婆。分别设计惩办打死她侄女丈夫的两个凶手。为给她侄女和广大彝族妇女报仇雪恨,设法用草药毒死土司。在地下党的影响下,参加宣传、发动众,带领彝族同胞和反动势力作各种斗争。她被国民党区长偷去审,上千彝族同胞大闹五台坡、场面十分壮观。把侄女许配给受伤而被老百姓保护下来的红军战士,并且和红军战士一起配合边纵,围剿国民党保安团。并协助解放军剿灭土匪,挽救新生的区政府。解放后分别当上乡长、县妇女主任、副县长,为了维护众,不畏惧强势,不怕丢乌纱帽。在众受灾缺粮时,身为工作组长的她,与众一起共度难关,并和众一道跟县委书记巧斗,场面十分精彩。
  • 观望天下:武皇崛起

    观望天下:武皇崛起

    一个默默无闻的宫女,在无意之间遇到了她人生中改变了她命运的人。在浮沉后宫中,她仍然是最渺小的一个人,却可以在她的身旁看到了一个盛世的到来....到底,她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么?
  • 戏精皇后的作死日常

    戏精皇后的作死日常

    徐枫眠穿越到古代,被京城最大青楼的老鸨捡到。在短短一个时辰内,成为了此青楼的花魁,本打算踏实工作,早日赎身。但第一天就被老鸨给卖了,为了自己的清白,于是打晕买家决定逃出青楼。逃跑途中,因为药效发作,偶遇了一个俊俏公子,二人星星。醒来后将这位公子打晕,带走这位公子的所有东西出逃。五年后,徐枫眠成为了京城第一女首富,开饭馆,开衣馆,开茶楼,开首饰店,开酒吧,遍布全国,还有一对可爱的龙凤胎。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徐枫眠的女儿意外失踪,于是四处张贴画像,重金寻女,不料送上门来,被当今圣上找到……无奈成为了皇后,本想搅动后宫风云,体验一把宫斗的乐趣,顺带给皇上添乱,无奈后宫干干净净的。便张罗了一群女子,封作妃嫔。今日妃嫔和皇后一起研究美食,明日妃嫔和皇后一起泡温泉,后日后宫嫔妃们和皇后一起偷跑出皇宫,扮男装到小倌馆听戏,去皇后娘娘开的青楼跳舞抚琴唱曲……某日,皇后娘娘携众嫔妃在枫月酒吧跳舞,正跳到兴头上,皇帝忽然出现,一脸冷傲,死死盯着中间穿着一身暴露红裙,带着面纱的皇后。一片寂静中,众嫔妃惊的说不出话来,皇后却不惧皇上的怒火,脱下面纱,直接朝皇上抛了个媚眼儿和火辣辣的飞吻……
  • 历史学渣穿越成将军

    历史学渣穿越成将军

    木辛本是一个普通高中的学渣,偶然机会穿越到一个大将军女儿在身上,看她如何成为当时最有名的女将军。
  •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爱婿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副院长赵兴刚教授对全书进行仔细校对,并与爱女王云一起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使我能安享晚年。看到中国各民族空前大团结,祖国繁荣昌盛,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快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