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1000000041

第41章 影视评价(1)

电影《声震长空》评论两篇

为了传播真理与正义的声音

——观影片《声震长空》

山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故事片《声震长空》,通过我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立和发展,真实再现了人民广播事业早期的壮丽发展历程,热情歌颂了老一辈广播战士崇高的思想、精神和情操,填补了用电影形式来表现党的广播事业的一个空白。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从那时起到解放战争时期,她所面临的艰危困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但老一辈的广播工作者们硬是凭着一种崇高的理想,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创办和发展了人民广播事业,使真理和正义的声音回荡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声震长空》通过广播事业的十年发展历程,生动反映了人民广播在皖南事变、抗战胜利、国民党发动内战、胡宗南进攻延安、北平解放、南京解放、开国大典这些重大事件中的独特而重要的历史作用。

影片成功塑造了广播电台的队长、播音员、技术员、编辑等普通战士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群体从筹建电台到开始播音,从王皮湾迁移到瓦窑堡,从晋冀鲁豫到北平,他们的命运和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刚从鲁艺毕业的殷佳茹、郑之钰奉命到电台做播音员。殷佳茹习惯讲上海话,播音时心慌憋不住尿;郑之钰不安心当播音员,时刻想上前线为亲人报仇。但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她们都迅速成长起来。殷佳茹从单纯变得成熟,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播音员,并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播音;郑之钰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把个人的仇恨升华为对革命事业的忠贞;农村青年赵二娃则从一个大字不识的山里娃成长为一个对南京国民党电台喊话的出色播音员;屡建战功但身患疾病的队长苏志豪,处处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在炮火纷飞中继续播出党中央的声音。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终因积劳成疾倒在播音室里。1949年10月1日,延安的老乡们手捧各色供果,从四面八方拥向苏志豪安息的清凉山。这时,赵老汉的矿石收音机里传出毛主席洪亮的声音,震撼了祖国的山川大地。可以说,编导把电台的筹建与发展仅仅作为背景,而着力表现的则是人民广播事业开拓者的性格、情感和精神境界。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崇高、奉献,什么叫做大写的人。

为了增强影片的声画效果和可看性,编导还着力营造出浓郁而鲜活的陕北风情。延水之滨,活跃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蓝天白云下,延安人民热烈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山脚下,安塞腰鼓如火如雷如翻江倒海;群山下,陕北民歌悠扬婉转不绝于耳。这些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使得这部影片在表现严肃与沉重的主题时又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颇具浪漫色彩的氛围,这又从侧面有力地烘托了老一辈广播工作者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走过了光辉的历程,今天已经发展成覆盖城市和乡村的网络。但我们不能忘记,她的第一声,是老一辈的广播工作者们用生命奏响的。“老广播”们高尚的“延安精神”,无疑是今天的广播工作者、电视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的人们应当予以继承和发扬的。

2002年9月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新拓展

——观电影《声震长空》

由山西电影制片厂摄制、陈力执导的《声震长空》是一部突破了既有模式的令人感动、使人爱看的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

电影《声震长空》表现的是延安时期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和它的发展壮大。仅仅从题材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艺术的难题。它表现的是电台——声音,因而难以找到比较容易表现的形象;它是革命战区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当然,它还必须与中国的革命紧密联系起来,不能蜕变为纯粹的“电台生活”。这样,采用简单的“宏大叙事”模式,企图论证电台对中国革命的某种决定性作用,不仅不好表达,而且还容易陷入“电台决定论”的误区。而过于关注电台在战争中的生存死亡,又可能陷入人为制造矛盾和事件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编造之中。所幸的是电影《声震长空》取得了成功。它不仅真实,而且感人。其原因就在于作品的编导从人物和细节这种“小处”入手,把“宏大叙事”的事件推到了幕后,而让人物的言行承担了宏大叙事所负载的“宏大”精神。从小处着手不等于把大事写小,不等于矮化了人物、事件和历史的品格。这要看作品关注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以及如何关注,如何表达。电影描写了一群普通的战士,他们各有特点,各有个性。殷佳茹为了完成好播音任务,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以至于频频如厕,难以播音,郑之钰虽然能很好地完成播音任务,却时刻想到前线报仇,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甚至要逃离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这里,她们并不像一般的作品所表现的,只会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去简单地“服从命令”,而是比较充分地显示出了“人”的个性和复杂性。可贵的是电影生动地表现了“个人”作为个体在革命洪流的荡涤下所发生的进步和变化。殷佳茹从单纯变得成熟,终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播音员,并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播音;郑之钰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把个人的情仇升华为革命事业的忠贞。而农村青年赵二娃则从一个大字不识的山里娃成长为一个对南京国民党电台喊话的出色的播音员。从“人”着眼,还包括电影对人的情感,特别是爱情的生动表达。在残酷的战争中,女技术员沈梅生下了革命的下一代妞妞,预示着生命和理想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得到了延续和寄托;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殷佳茹与苏志豪在误解、争执中产生了爱情。革命使他们的个人情感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如果仅仅是描写了“人”,还很难说是一种电影在表现手法上的拓展和创新。在《声震长空》中,我以为最突出的就是对画面氛围的渲染和叙述节奏的改变。为了强调战争年代环境的艰苦,编导突出了自然条件的恶劣。咆哮的狂风,漫卷的沙尘,寒冷的夜晚,形象地营造出了工作的艰苦。这样的手法自然比简单地用情节来表现要强烈的多。为了强化抗战胜利的喜悦,编导不仅设计了一个万人狂欢的庆祝场面,而且还特别突出了殷佳茹这位美少女的红裙子和她单纯、天真、无邪的幸福的脸,以及她吹着口琴忘我地舞蹈。从电影的叙述节奏来说,《声震长空》的拓展、创新是最为明显也最为成功的,因而也是最需要我们特别指出的。它一改一般的国产电影节奏拖沓,过于强调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的定式,因而表现得十分紧凑。它强调在电影画面中表现重要的事件,而不是注重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只把画面限定在观众明白的前提下。就是说,它只把有画面呈现价值的东西呈现出来。在细节处理上,它强调通过各种手法使电影的节奏变快,如通过声音的节奏、镜头的切换,对话内容的张力以及细节的设计等。但是,在一些重要的场合,重要的画面中,编导又不惜笔墨地进行渲染铺陈,从而使得整个作品张弛有致,重点突出,节奏明快。作品节奏的改变,不仅强化了作品对观众的吸引力,而且也丰富了作品的容量,为重点情节和画面的渲染留出了空间。

2002年6月

电影《暖春》评论两篇

以爱心唤醒爱心

由山西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暖春》是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作品。它描写的是一位老人收养孤儿的故事。如果仅从题材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作品很容易落入窠臼,成为老故事的翻版,从而失却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因为这样的故事我们已经见得太多太多。不过所幸的是,这部作品的编导没有在题材的局限性上停留,仅仅满足于讲述一个扶弱济困,以弱固弱来反衬强者之强的二极对比式的故事。编导着意的是通过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度挖掘来表达人类对爱心,对善良和崇高的歌颂和向往。事实是他为我们再现了一曲用爱心来唤醒爱心的颂歌。

故事的主人公是年事已高的宝柱爹。他一辈子单身,却先后收养了两个孤儿。三十多年前,他从野地里拣回了弃婴宝柱,含辛茹苦地抚养他长大成人,结婚成家。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又收养了刚刚七岁的小花。然而,他的善举受到了宝柱夫妻的误解,以为这样做是不满于宝柱妻子香草的不能生育,是对香草的一种“羞辱”。所以,宝柱爹对小花的抚养就面临着来自经济的和家庭的双重困难。然而,情到真处自然深。宝柱爹不能接受小花的被弃这一不幸的现实,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承担起了再次养育一个孤儿的责任。为了不让小花遭受香草的刁难,他另起炉灶,和小花独立生活;为了让小花能够上学,他砍柳条编织箩筐出售,积攒学费。几个山果也是艰难生活的一点慰藉,一捆一捆的柳条成了这一老一少生活的支柱。虽然艰难,却也温馨。宝柱爹的爱心感动了村里的男女老少。村长送来了难得一见的大米,快嘴婶送来衣服,胖婶把自己的鸡蛋送给了小花,全村人都为小花的成长献上了一份爱心。

如果电影仅仅停留在表现对小花的同情和帮助上,我以为还是非常非常的不够的。起码它还只是一个简单地表现“善”的老故事,对观众情感的触动程度就会大大地减弱,由宝柱爹而来的爱心对其他人的爱心的触动就可能退化为一个具有理想色彩和主观意愿的说教式的“符号”。影片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调动一切电影手段来表现另外一个同样非常重要的人物小花的内心世界。它没有把小花描写成一个生活的绝望者,也没有把小花描写成一个生活的被动者,而是特别地表现一个遭遇不幸却又拥有善心的“能动者”。小花两岁失去父母,被人收养又遭人遗弃。当漂泊无依的生命再次找到着陆的堤岸时,便倍加珍惜。她聪明,只是看着别的孩子做“抠字”的游戏就认识了许多字;她能干,不幸的遭遇历练了她生活的能力,虽然年幼却也可以说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做饭洗衣砍柴,样样能干。尤其使人感动的是,她拥有一颗爱心,并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别人,进而唤醒别人的爱心。虽然由于误解和偏见,香草难容小花,甚至几次要把小花送人,但小花从不怨天尤人,以怨报怨,而是用一个孩子的爱心来回报香草的怨恨。她把难得一见的大米和自己亲手做的干粮送给了“婶娘”;为了帮助烫伤的香草而扎伤了自己的手;为了让香草能够生小弟弟,她用下学回家的时间给香草抓蚂蚱……小花用自己的宽容和善良,用自己对人对事的爱心感动了香草,终于唤醒了香草蛰伏在内心深处的爱。

一般来说,作为故事片的电影,情节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情节就形不成故事。但在《暖春》中,情节性的因素退居于比较次要的地位,细节成为作品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这与作品着重于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追求是统一的。如果强调情节,就必须设置一些曲折的事件,用事件的发展和变化来吸引观众。与此相应的是,这样的事件很可能成为“老故事”的翻版,或者一味求新而步入编造离奇情节的误区。强调细节,使观众放弃了对事故的期待,而随着人物复杂曲折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的波动,进而使观众被作品营造的情感场面感动俘获。这是这部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作品在设置和刻画人物时,摒弃了二元对立的概念化模式,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人物更加生活化。宝柱爹先后抚养了两个孤儿,但他并不是那种叱咤风云的“英雄”,而是常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以退让、隐忍来对人处事;小花遭人遗弃,受人救助,但她并不是生活的绝望者,而是以孩子的心灵来积极地争取属于自己的生存权利;香草虽然对小花做了许多不应该做的事,但她并不是一个品质恶劣的“坏人”,她也有自己善良质朴的一面。正因为此,小花的种种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在细节的描写当中,作品也十分注意对道具的合理使用。如纸风车就成为小花人生命运的一种象征。而在小花的性格塑造中,“跑”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几乎可以说,整部电影就是小花“跑”的生动记录,小花从电影的开始一直“跑”到结束。“跑”是小花对不幸命运的抗争,是对未来的希冀和追求,是表达幸福和欢乐的方式,是小花生命的存在状态。从作品的结构来说,“跑”也成为调整作品节奏的重要手段。在需要的时候,“跑”是强化情感的推进器,也可能是淡化情节的稀释剂。实际上,“跑”成为小花人生的一种象征,它十分重要地强化了人物的性格和电影的表现力。在视觉效果上,作品比较充分地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迷人。远山近水,绿草鲜花,以及整个画面的各种表现自然景观的角度、距离都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温馨的意境。这与作品用爱心唤醒爱心的主题是非常一致的,或者也可以说,这些手段的运用很好地服从服务了主题思想的表达。

2003年2月

同类推荐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 夏丏尊散文集

    夏丏尊散文集

    本书是夏丏尊的散文精选集,收录夏丏尊颇具代表性的散文五十余篇。夏丏尊是我国极负盛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出版家,以清新自然的文字,率真质朴的笔法、丰富细腻的情感,忆往事、谈旧友、说教育、论时事,反映了一代大师的理想主义情怀和爱人爱国的悲悯之心,呈现出淡雅平和的济世情怀。从所选文章的性质来看,有杂文,有随笔,凝聚了作者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和感想,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凸显出那一时代文学创作的现状和文人作家的人文情怀。本书中所选文章都是发表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但夏丏尊的文笔风格是超越时代的,他的文中多为短句,风格流畅、自然,令人手不释卷。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神仙传奇故事

    神仙传奇故事

    元始天尊是道教中的三清之首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尊神,居于清微天的玉清境。
  • 2016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2016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热门推荐
  • 剑纷飞

    剑纷飞

    无巧不成书,大周王朝,江湖风云际会之时,且看这剑如何纷飞。剑阁分崩,江湖大乱,九州会出,天下初定。这江湖能否再复和平。灯火饰天夜如明,歌声饶海潮亦宁。河通南北路登天,阁楼成山人若林,不念天堂,只恋潘阳,故事便是从这洛州最繁华之地,潘阳开始。
  • 凡人自当逆天

    凡人自当逆天

    山海世界,修仙江湖。纵使万钟在握,祖荫庇佑奈何家中实在是太过无趣,于是长孙家组五公子留下一信告知,便发射升空,不知将落向何处……“外面的世界,本公子来了!”
  • 妹子养成日记

    妹子养成日记

    我叫凡尘,我企图像我的名字一样平凡,但是我捡到那不平凡的孩子开始,我的生活就被搅得天翻地覆.....转眼十年,那孩子开始带动世界的齿轮.....
  • 你问我有多强我也不知道

    你问我有多强我也不知道

    必杀BUFF?加上!强身BUFF?加上!神佑BUFF?也加上!..........................命运BUFF?这啥玩意儿?操作命运?加上!现在你问我有多强?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这一拳锤下去你一定会死,魏枫挥了挥沙包大的拳头看着对面的虚空主宰一脸淡然道。
  • 选择岔路

    选择岔路

    宋柯在高中时期遇到了这一生的克星。在感情懵懂的年龄里,跟随着自己的心做了许多选择。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题都有正确的答案。宋柯做了选择,贺杨因为宋柯的选择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可是宋柯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起起伏伏,终究没有随着自己的选择去往希望的方向。谁的人生不是一场选择!谁的人生不走岔路!
  • 混元圣记

    混元圣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普通高中生的战斗与日常

    普通高中生的战斗与日常

    为了保护世界的和平为了打败入侵的异世界人他使用着名为“唤醒”的特殊能力高中生徐拓掠与异世界人的战斗就此开始他是过着无聊日常的普通高中生也是守护这个世界的最强高中生
  • 流年(下卷)

    流年(下卷)

    长篇小说《流年》是朱西京历时10年的作品,由作家出版社于2008年正式出版,小说分上中下三部,共120余万字,内容涉及城市、农村及社会各个阶层,多种人物的形象和心态,人物个性鲜明、市景逼真,生动再现了60年代至今4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们的心灵动荡,呈现了一种史诗般的文学追求。著名作家陈忠实在看了《流年》后表示,该作品有生活的深度、广度、宽度和硬度,是生活的原汁原味,是一部具有非凡史诗气质的作品。
  • 细水流年缓缓爱

    细水流年缓缓爱

    前面当然就是不变的培养感情,中间来段插曲,后面是日常温馨生活的点滴。(我看太多曲折的经历了,想写个温馨故事。注:作者是新手,第一次尝试,文笔不好请谅解。不过我会努力的*^_^*)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