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05700000010

第10章 善于体察父母的需要,对父母竭尽全力孝养

孝养父母是每个孩子的本分,但对于这分内的事,孩子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做起。其实,不做令父母不高兴的事,知道父母的喜好并竭力满足,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做有损德行的事情,等等,都是孝养父母的体现。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并引导他去落实,这样一来,我们和孩子都会获得精神的愉悦和身心的安宁。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孩子了解我们的“好恶”吗?面对我们的“好恶”,他都有什么反应?

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听话、懂事、有礼貌、爱学习,不希望他忤逆、乖张、不上进、调皮捣蛋。然而,我们是否如愿以偿了呢?

当今社会的很多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叛逆。什么是叛逆?就是孩子总是朝着我们希望的反方向发展。比如,我们希望他见到客人能打招呼,但是他却说:“我就是不打。”我们希望他少玩游戏,多看书,他就是和我们对着干;我们希望他能够做些家务,他就是懒得动弹;我们希望他静静听我们说话,但他却频频顶撞我们……

我们不禁感叹,现今的孩子都怎么了?

如果孩子从小学习《弟子规》,我们就不用这样发愁了。从现在开始学也不晚,学总比不学强。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句教诲就是告诉孩子,对于父母想要的、喜欢的事物,做子女的一定要尽力满足;父母不喜欢的、讨厌的、厌恶的事情,孩子就要提起警觉,尽量不要去做,以免父母伤心难过。

按着这个标准,孩子会以叛逆为耻,因为叛逆会让父母伤心,是不孝的表现。

另外,孩子身上可能会有一些令我们讨厌的坏习惯、坏毛病,比如,不勤洗澡、爱扣鼻屎、不爱刷牙,随手乱扔垃圾、随便摆放衣物,站没站相、坐没坐姿;等等。如果孩子知道“亲所恶,谨为去”的话,他就会尽力把这些坏毛病、坏习惯去除,而不用我们再催促。

一个小女孩每天放学回家都会抓紧时间写作业,功课完成得很好。亲戚问小女孩:“你怎么这么听话啊?”小女孩说:“因为《弟子规》中说了‘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希望我听话、懂事、好好学习,我就要努力做到。”

瞧,学过《弟子规》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懂事的孩子是培养出来的,只要我们对《弟子规》充满信心,并参照其中的教诲培养孩子,我们的孩子也会如此乖巧。

也就是说,今天很多父母都头疼的问题——孩子不爱学习,在这句“亲所好,力为具”的教诲中会得到完全的解决。懂得这一点之后,孩子不用我们催促,就会自动自发地学习。

另外,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做人、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孩子会因懂得“亲所好,力为具”的道理而努力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如此一来,他自己的人生就会幸福,而我们也就安心了。

除了对孩子的期望,我们也有自己的喜好,那就让孩子多了解一些吧!

“亲所好”中的“好”不仅仅是指我们对孩子的期盼,也指我们自己的日常喜好,比如,我们喜欢吃什么口味的食品,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等等,这都属于“好”的范围。同理,我们不喜欢的食物、颜色等,可以被狭义地归纳到“恶”的范畴。

而当今社会,80%以上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喜好。连父母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不清楚,怎么能做到“力为具”、“谨为去”呢?当然,我们不能怪孩子,很多时候,这是因为我们过于关照他的喜好,却忘记告诉他我们自己的喜好。

所以,我们平时要有意无意地告诉孩子:“我喜欢吃甜食,不喜欢吃辣椒。”“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西瓜,而不是猕猴桃。”“白色的衣服很适合我。”“我不喜欢摇滚乐,但喜欢听古筝曲。”“我很喜欢编织,唱歌倒不在行。”我们这样表达的次数多了,孩子自然就会知道我们的喜好是什么,对我们的关爱也就会更加到位。

当然,我们也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关心、体贴父母。比如,请孩子帮我们倒杯最喜爱的绿茶,请孩子买一些我们喜欢的水果,等等。不过,我们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也别忘记落实这句教诲。我们的榜样,加上对孩子的培养,孩子就会养成“力为具”的习惯。那时,我们便会为他的懂事而倍感欣慰。

“好”往往是指正面的喜好,要教孩子懂得灵活应用这句教导。

孩子落实这句教诲,绝不是生搬硬套的。如果父母有吸烟、酗酒、赌博等嗜好,孩子当然不能“力为具”,否则就是害父母。孩子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不会随意满足他人的不良需求,既保护了自己,又不会危害他人。

而我们作为父母要知道,一家之主的嗜好往往会给家庭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比如,父母好赌或好色,孩子就会认为赌博和贪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渐渐地也会把父母的嗜好当成自己的嗜好,那么整个家庭发展的方向必然是衰败了!

所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往往出自没有良好家风的家庭,也就是说其父母往往会有一些不良嗜好。因此,如果我们的喜好中有不健康的、负面的,请尽快去除,这样,我们和孩子的未来才有幸福可言。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让孩子知道,孝道的落实要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一个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给的,不能随意损伤,这是落实孝道的开始。

我们做父母的人都深有体会,从怀孕起,我们就开始提心吊胆,除了希望宝宝四肢健全、身体健康之外,别无所求。当母亲承受着剧痛生下孩子的瞬间,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安危,就会急切地问医生:“宝宝是不是健康?”养育孩子的过程更是让我们费尽心力,孩子稍有感冒发烧,我们就开始着急,想方设法地给他求医寻药;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若有伤痛,我们便会无比担心,真是应了这句“身有伤,贻亲忧”,孩子的身体一旦出现状况,最担忧的就是父母。

然而,孩子未必能够体会到我们的心情。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身有伤,贻亲忧”的道理讲给他听,让他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孝顺父母。

一位老师为了开启学生们的孝心,给学生们详细描述了母亲从怀孕到生产的身心状况,特别对母亲生产的艰辛作了描述。学生们听得汗毛直竖,明白了父母生养自己的不易,而且也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之后,学生们都表示要爱惜身体,不让父母担忧。

是啊!如果孩子能够深入理解“身有伤,贻亲忧”这句教诲的含义,他便不但不会做出损伤身体的事情,还会为维护自己的健康做出努力。因为他知道,我们对他最基本的期盼就是健康和平安。

这句教诲不仅能鼓励孩子维护身体健康,更能引导他理智地面对逆境。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除了为他的一日三餐把关之外,我们还要让他知道一些饮食卫生和饮食健康常识,比如,少吃路边摊的食物,少吃零食,少喝饮料等,特别是不要吃学校附近小商店里出售的几角钱一包的零食。我们要把这些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告诉孩子,让他自己作出正确选择。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让孩子知道,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学会坚强,并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排解负面情绪,千万不要因一时想不开而做出类似跳楼、跳河、自残等行为,那完全是不为父母考虑的不孝举动。如果孩子能稍微体谅到父母的不易,便无论如何也不会干这种蠢事。所以,让孩子明白“身有伤,贻亲忧”的道理非常重要。

另外,不伤害自己的身体,是孝敬自己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所生,都是父母所养,他们的身体都应该是完好、不受损伤的。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孩子,一想到自己的父母,就要想到别人的父母。孩子体会到这一点后,就不会因各种原因而伤害别人的身体。这样,那些因恋爱不成就杀死对方,甚至一起殉情的极端事件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教导孩子懂得“身有伤,贻亲忧”是保障孩子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法宝,所以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学习这句教诲,为他的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当我看到那些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因种种原因而跳楼自杀结束自己生命、劫杀别人的报道的时候,我就非常痛心,也非常感慨,如果这些孩子能够从小接受圣贤的教育,懂得“身有伤,贻亲忧”的道理,他们便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行为。我真的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与圣贤同行,接受《弟子规》的教育。当然,我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为人父母者认识到这本小册子的神奇力量,相信它,学习它,让自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

孩子的品行、德行代表着他所受到的家教和他应当传承的家风,别让孩子的不良行径辱没了父母和祖宗。

没有那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具备高尚的品德,如果孩子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们不但会伤心,还会感到羞耻。“德有伤,贻亲羞”就是说,如果孩子的德行有所缺失,就会给父母和家族蒙羞。

一位服刑的犯人学了《弟子规》之后,写出了这样的心得:“以前,我觉得父母对我不够关心,所以就故意做坏事报复他们,当我进了监狱时,我居然觉得如愿以偿了。但是,自从学了《弟子规》,特别是学到这句‘德有伤,贻亲羞’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错误,我真是太不孝了。想想看,虽然我一个人身在监狱,而我的父母也同样像生活在监狱里一般。他们不敢出门,生怕街坊邻居在背后戳他们的脊梁骨,他们也很少与亲戚往来,因为他们总觉得抬不起头来。每次想到这儿,我就特别难过。我下定决心,服刑期满出狱后,绝不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绝不让他们再蒙羞了。”

是啊!孩子的行为映衬了他的家教,如果他的行为有所偏颇,别人就会说:“有人养,没人教。”“没家教。”我们当然不希望听到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就要让孩子明白,他的言语行为绝不仅是他个人德行的体现,同时也代表着他的父母、家族,甚至是祖宗的道德品质。因此,人们看到坏人干坏事的时候会说:“他们家祖上没积德,出了这个败家子。”

相反,如果孩子品德高尚、学业有成、有所建树的话,不但我们感到光荣,家族也会以孩子为荣,真可谓是光宗耀祖。正如《孝经》所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是啊,孩子能以自己的德行显示父母的德行,就是孝的终极体现。如果孩子懂得这番道理,怎么会不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激励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呢?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若孩子认为父母不爱他,会怎样呢?

天下的父母大都是爱孩子的,当然,不排除一些父母或继父母对孩子不好的现象,但毕竟是少数。作为子女,无论父母对自己怎么样,都应该孝顺父母。这句“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是:当父母爱我时,做到孝顺并不难;如果父母不喜欢我、讨厌我,但我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才是贤德的表现。

而当今的孩子,面对我们的百般宠爱,都不一定能孝顺我们,如果我们讨厌他、嫌弃他,他能孝顺我们吗?几乎是不可能的。别说我们对孩子心存厌恶,就连我们偶尔用不理智的方式对待他,他都会和我们记仇,最后我们还得反过来给他赔不是。当然,也不是说父母不能向孩子道歉,而是说,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懂得“亲憎我,孝方贤”的道理,更不可能把它落实在生活中。

如果孩子觉得“父母对我好,我就对他们好;如果他们对我不好,我也不会对他们好”的话,那孝道岂不是一场交易了吗?如果是这样,孩子迟早会和父母对着干,甚至会出现打骂父母、杀父弑母的现象,那整个家庭不就因此走上了毁灭的道路吗?这句教诲就是告诉孩子:履行孝道是无条件的,是天经地义的,不是商品交易,唯有老老实实地落实,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才能维系整个家庭的和谐。

我们要借用故事让孩子深入理解“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周朝,有个孝子名叫闵子骞,他的母亲去世得比较早。后来,父亲娶了后妻,并给他生了两个弟弟。父亲常年在外,他和两个弟弟便由继母照料,继母对两个弟弟百般宠爱,对他却很不好,整日让他干重活粗活,但把好吃的、好用的都留给弟弟们。

冬天,继母用棉花为两个亲儿子做了棉衣,却用芦花给他做“棉衣”。用芦花做的“棉衣”看起来很大、很蓬松、很保暖,但是实际上一点儿都不保暖。对此,闵子骞一点儿都没有怨言,还是尽力侍奉着继母,照顾着两个弟弟。

一次,闵子骞驾着马车,拉着父亲和两个弟弟出门办事。恰逢天气寒冷,大雪纷飞,闵子骞一边驾车一边发抖,身体都快要冻僵了,马车一颤,脱缰了。父亲生气地责备他:“穿着棉衣还这么冷的样子,别人还以为是你继母虐待你,这岂不是陷你的继母于不义吗?”说完,还拿鞭子抽打他,结果鞭子一打,他的“棉衣”破了,芦花飞了出来。这时,父亲才明白马车脱缰的原因是闵子骞真的太冷了。

父亲一气之下,回家就决定把后妻休掉。此时,闵子骞马上跪下,央求父亲不要休掉继母,他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受冷,如果母亲离去,那我跟两个弟弟都要挨饿受冻,可谓‘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啊!”

他的这一席话感动了父亲,也感动了继母。从此,继母对待闵子骞如同亲生儿子一样,全家过得和乐而幸福。

可见,当孩子无条件地孝顺父母的时候,家庭最终的结局会特别好。在古代,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比如“虞舜孝母友弟”的故事,等等。我们可以多讲给孩子听,孩子听多了,就会对“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句教诲有深刻的理解,自然就不会因为我们方式欠妥当的管教而与我们产生对立了。

我们也应该告诉孩子:父母不是圣贤,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也有误解你的时候,但我们的初衷一定是好的。如果我们做错了什么,绝不代表我们是憎恨你的,所以也希望你能理解我们的用心,不要错把我们的“爱”当成“恨”。如果孩子的确对我们产生了误解,我们就要通过有效沟通化解矛盾,别让误解挡住了我们彼此间爱的传递。

孩子若能把“亲憎我,孝方贤”推广开来应用,一生都不会遭遇人际难题。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投缘”的人,不知什么原因,对方总是看不惯他,甚至总和他过不去。此时,如果孩子没学过“亲憎我,孝方贤”这句教诲,就很容易和对方对立起来,弄不好就会引发矛盾,惹出事端,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可是,如果孩子从小读过“亲憎我,孝方贤”的话,就会懂得“无论人家对我好不好,我都不与人家计较,更不把对方的不好放在心上,还是好好跟他相处”的道理,这样,他不但不会为对方对自己不好而生气、郁闷,更不会和对方对着干,时间一长,就一定会感化对方,彼此成为朋友,这岂不是皆大欢喜?

所以,一句“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教诲,暗含了一个人不计前嫌、不与人结仇的博大心胸。孩子若能做到这一点,不但能在生活中化解各种人际危机,更能因此获得更多人的尊重与拥护,最终一定会拥有顺心的学业、事业、家业,获得幸福的人生。

教子箴言

我们作为父母,总是心系孩子的安危,无时无刻不期盼孩子能够往好方向发展。然而,孩子未必知道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就要告诉孩子,让他因了解而懂得感恩,因感恩而懂得孝顺。另外,我们要把无条件孝养父母、恭敬父母的样子“表演”出来,使孩子通过我们的榜样懂得“孝”的更深层含义。

同类推荐
  • 穷养男孩全书

    穷养男孩全书

    本书通过各种案例让家长和老师知道如何“穷养”男孩,内容包括“三分爱,七分管:穷养男孩的必备教育准则”、“让男孩在金钱面前受受穷:培养男孩正确的金钱观”、“男儿当自强:经历挫折洗礼的男孩最有出息”等。
  • 少女生活百科

    少女生活百科

    本书是针对少女这一特殊人群,全面介绍与少女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本书为少女科学生活、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 教育与人才(和谐教育丛书)

    教育与人才(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针对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从中外成功的家教中,精心萃取了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培养孩子爱学、乐学、善学的91个妙招。这些妙招,招招受家长欢迎,招招让孩子受益。可以说,本身是一本通俗简明、易学活用的家教方法全书。
  • 玩出宝宝社交力

    玩出宝宝社交力

    “玩出好宝宝”丛书,涵盖了当今家长最关心的五大话题:培养宝宝听话、培养宝宝健康成长、培养宝宝高智商、培养宝宝高情商、培养宝宝社交能力。丛书针对宝宝爱玩的天性,在游戏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宝宝各种能力,寓教于乐,让宝宝在玩乐中学习并提高各种能力,健康快乐地成长。专业。作者团队由幼教、妇幼、心理、媒体行业的专家联合组成,拥有丰富的亲子、育儿、理论知识、实际经验、深厚的写作功底。实用。没有冗长沉闷的文字和生涩的理论。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游戏,每个游戏目的性明确,有针对性地培养宝宝某一方面的能力。图文并茂。
热门推荐
  • 蔚蓝色海带不走我们的爱

    蔚蓝色海带不走我们的爱

    五年前,他们的相遇注定是一场错误吗?就像流星雨划过天空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注定是一场错误,那什么才是终结处?五年的等待,换来的是什么?是一场美丽而短暂的错误吗?来到他的那个城市准备寻找他,他却……
  • 妖孽猎妖师

    妖孽猎妖师

    我是洛宸我是一位猎妖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陛下,你的男人来了

    陛下,你的男人来了

    西女国陛下的寻爱之路,路遇专情妖孽男。奈何命运左右,妖孽男以血肉之躯开启法阵吞噬恶魔怨念之魂……你说:“要以江山为聘来娶我失去你的我,万里江山不如你一人”作者曰:“本文会是完美结局,宠文爽文,请多多支持”
  • 那让我怦然心动的少年啊

    那让我怦然心动的少年啊

    暗恋,是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奋力地,认真地,孤独地重复着对那个人的爱情。可能,是大家都有的青春。可能,是大家都有的故事。只是因为害怕那些在内心复刻了数年的记忆,终有一朝会遗忘,所以记录下这段关于青春的记忆。
  • 从斗破开始当主神

    从斗破开始当主神

    周羽因意外穿越,这里竟是斗破苍穹的世界!成为云韵的便宜徒弟,在这个挂逼的世界,没有后台没有血脉怎么活下去!“叮”还好,我的挂来了……
  • 水月链

    水月链

    杨木木,还差一个月满30岁的女汉子,父母在她20岁那年因飞机失事而去世,一年前,她遇到了现在的男朋友陆斌,相处到现在终于要谈婚论嫁了,却不想在她去选婚纱的当天,让她发现了男友居然和闺密思乐有一腿,虽然当面像处理垃圾一样扔掉了那两个人,可转身时她已泪流满面,男友和闺密已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亲人,却也背叛了她,伤心之中的她在回家途中遇到车祸,醒来后已经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露宿破庙,被人追杀。
  • 三界风云之人间道

    三界风云之人间道

    一场突然其来的变故,使得原本幸福的孩童变成孤儿。踏入仙界,卷入门派纷争。为了报恩为复仇他一步步成长,到头来却发现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他决定奋起反抗……
  • 树炼

    树炼

    这是一本无限流喜欢的来看不强求有机会更我会尽快更作者高中时极其喜欢zhttty的《无限恐怖》,私以为是无限流的开始和至今为止无限流作品中顶尖的几个之一。这本书会勾勒出我心中的那个无限存在的世界。不多说,希望各位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