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29600000002

第2章 一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

这是一个迷人的早晨。

日出后一片温暖宁静,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经过一夜之后,凝聚了无数的霜,清澈透明,在晨光下闪烁着耀眼的亮光。

空气甜美清新,苏醒的万物透着欢愉,鸟儿开始欢叫,雾水渐渐消失,花瓣次第绽开,美洲薄荷、克拉花、金鸡菊和一簇簇参差不齐的野草,都显得那样生趣盎然。

一条公路宛如黑丝带缠绕错落在蜿蜒起伏的山峦上,路上快速行驶着一辆丰田小轿车,车上坐着两个中国人,开车的叫周启荣,坐在他身边的,叫于成龙。两人都不说话,眼睛直瞪瞪地目视前方。

车在一个小镇上停下,两人下车吃了点东西,又匆匆上车继续赶路。

车出镇街,走了十几分钟,依然是山路。

周启荣下意识地打开收音机,立体声喇叭正在播放一首乐曲。“大清早的,什么曲子,这么好听?”于成龙问道。

“叫《山鹰之歌》,世界名曲,秘鲁国的骄傲,广播里正解说着呢。喏,曲调像小溪一样流淌,先是淡淡的忧伤,接着是激越高昂的曲调,然后是忧郁的片段,最后是欢快的音符,”周启荣边听边译,“表现古战场上英雄的悲壮、英雄的牺牲以及英灵的回归,最后是渴望自由的诉求。喏,又播一遍。”

于成龙闭着眼睛又听了一遍,末了,由衷地说道:“没想到秘鲁还有这么好听的音乐,真是孤陋寡闻,回家一定要买盒带听听。”

“先别忙,”周启荣关掉收音机,对着闭目养神的于成龙道,“于总,后面有辆车一直跟着我们,我慢他慢,我快他快,就是不超车,不知打的什么主意。”

于成龙瞿开双眼,回头望了一下,又盯着车上的后视镜,想了一下,沉着地说:“加大油门,把他们甩掉,看他们做何反应。”

车子轰的一声加速向前冲去,可这毕竟是山路,加上周启荣对前面的路况不熟悉,车子始终无法进一步提速。

后边的车子很快冲了上来,这回将车超出,在前面的路上一个打横,急刹车后稳稳地停在路中央。

车上跳下几个手持长枪的武装分子,身着黑衣,头扎红布条,脸上留有密密麻麻的胡须。为首的一个冲上来,用枪指着周启荣的头,命令他熄火,下车。

于周二人按照吩咐,各自抱着头下车,在武装分子的推搡下,走向前面的面包车。两人上车后被人用绳索反手捆绑着,又用黑布条将双眼蒙紧,嘴巴用胶布封实。

车子继续往前开,于周二人纵是大力挣扎也无济于事,只能听天由命。

不知过了多久,鼻子开始干痛,旱风飕飕,身上的汗刚冒出来,就被热风烘干了。突然听到一声刺耳的刹车声,车子停下,武装分子将两人双目上的黑布条揭下,将他们推下车去。

车外的阳光已不似晨时温暖柔顺,看时候已接近午时,阳光炙热,似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缩小了许多,人影、车影、树影,由斜变正,由宽变窄,乃至渐渐消失成为一点。空气更像着火一样,钻进鼻子让人觉得辣蜇难挡。

于周二人的双眼乍从黑暗世界来到阳光照耀下的明亮天地,感到针砭一样的灼痛,汗水也从脑门上顺着发根不断淌下,滴在地上,脚下的尘土随之“朴儿朴儿”地腾起稀稀几丝尘烟。他们不断地甩着头,似乎要将那挂在眉上的汗珠随同愤怒一起甩掉。

周启荣大声说道:“凭什么抓我们?你们是谁?这是什么地方?”

于成龙不懂西班牙语,但眼里并不十分恐惧,只是愤怒地盯着对方,迅速地斜瞥四周,希望看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是沙漠里的一个小小绿洲。强烈的阳光烤着大地,满世界似乎有数不尽的丝丝白线柔柔地漫天升腾,四周尽是用石条和土块砌成的寨墙,类似古堡,上头搭有木制露台,全副武装的士兵在那儿站岗放哨。

这是什么地方?恐怖分子的基地?游击队的营房?还没等明白过来,两人便被推着走进城堡,来到一间房里。

房间不大,正面墙下立着一张桌,桌子后坐一当官的,抽着烟,一言不发地冷眼打量着两位中国人。于周二人才刚站稳,待抬头看时,即被眼前的情景所惊呆,原来当官的身后那堵墙上,竟然悬挂着一幅毛泽东彩色画像,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那是一帧毛泽东在延安时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拍摄的照片。

对面那个当官的显然注意到于周二人一刹那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神情,他张口问道:“日本人?”

“不,是中国人。请问你们是谁?为什么把我们带到这里来?”周启荣答道,语气尽量放缓。

当官的仍然一副冷漠的样子:“中国人?何以证明?”

“报告!这是他们身上的钱包,还有这些文件。”车上那个为首的武装分子一面说一面呈上东西。

当官的拿起文件看了看,抬头说道:“这么说你们是鱼粉商,到秘鲁买鱼粉来了?可见是日本人,我还未见过中国人到我们这里。这样吧,我也不太为难你们,叫你们的人三天之内送一百万美元来,我就放人。”

周启荣心急火燎地将对方的话译给于成龙听,于成龙听后脱口说道:“是不是中国人讲几句中文给他听不就完了,这还能有假?”

“可人家不懂中文,他能明白?”周启荣话音刚落,就传来对方的声音:“谁说我听不懂中文?我在中国念书的时候,就碰到过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日本人。”说完,又盯着于周二人,这才慢慢地说道:“看来你们真是中国人,到秘鲁干什么?买鱼粉?”

“感谢上帝!”周启荣模仿当地人说话的样子,“您终于明白了。中国人民与秘鲁人民友好,中国政府与秘鲁政府友好,你们……”话音未落,对方张口打断周启荣的话头,厉声说道:“不要说了!我们是反政府的!”

“可我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于成龙指着墙上的毛泽东画像,“我们都有一位共同的领袖。”

这位秘鲁人愣了一下,回头看了看墙上的挂像,说:“没错,我是毛的信徒,我所做的一切,遵循的就是毛的思想和方针。”

“毛泽东的思想和方针可没有让你们这样绑架无辜的人。”

“不,我们一直以为你们是日本人。日本人有钱,就让他们为革命做点贡献,这没什么不应该的,这就有点像你们中国过去干的打土豪分田地,打家劫舍,劫富济贫。”

这分明是强盗逻辑。

但于成龙他们自身难保,纵有万千理由,这时候根本就不是什么辩论的时机,还是想办法脱身要紧。

“既然大家都是毛的信徒,是不是让我们喝口水,坐下谈?”于成龙有意带点笑容轻声说道。

“当然,当然,”这位怪异的秘鲁人态度忽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站起身,对手下人说,“给他们水,让他们坐下。”于周二人这才第一次看清对方完整的模样,高大,魁梧,身穿T恤,胸前印有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的头像,外罩一件旧军装,但言行举止又有点书生气。

“其实,如果我们真的成为朋友,我想喝了水您就放我们回去,您看好吗?”于成龙试探着问道。

对于成龙的话,秘鲁人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关于革命,我们还没有谈够。作为毛的信徒,毛的著作我读过许多,你知道我最欣赏的是什么?”

于周二人内心纵然焦灼万分,表面上还得装得镇静自如,生怕一不留神,答错了话,招惹对方的愤怒,那就更难脱身。因此,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应付道:“请多指教。”

“我最喜欢的毛的著作有《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以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等。有些章节我可以倒背如流。”

于周二人一听,心里大喊惭愧,这几篇著作,虽说听过,但竟一篇也没读过。正不知如何回答,秘鲁人又道:“看来你们根本不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太令人失望。但我不会为难中国同志,这是我的原则。这样吧,毛泽东也有同外国友人彻夜长谈的时候,你们好不容易到我这里,那就别忙着走,好好看看,看看我这个革命的火种是如何燎原的。”

于周二人听了心里暗暗叫苦,正不知如何搭话,那秘鲁人又接着道:“现在就是让你们回去也太晚啦,路上不好走。也许你们还在恨我,我呢,也觉得很抱歉,但在革命过程中这种事情有时还是难免的。”他表情十分霁和地说道:“去吧,去好好洗洗,再吃点东西,然后我亲自带你们四处走走,看看这儿的景色。吃好睡好了,明天送你们上路。”

中国人在那种情形下听到“上路”二字,脖子上总不免有凉飕飕的感觉,忡怔间,看见秘鲁人两眼并无异样,就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项下,头似点非点,算是答应了。

于成龙当过兵,印象中的兵营总是严谨、紧张、规范,还带点神秘感,但这座勉强称为兵营的土堡,在他的眼中,更像一个大杂院,不仅有农具什物,还有一大堆女人小孩。这儿的兵,除了人人头顶上扎一条红布条外,服装也是五花八门,不伦不类。或许是看到当官的态度转变,原先那些气势汹汹的武装分子的神情也变得温和,投来的目光不愠不火,不再那么吓人了。

走进一间散发着水蒸气和香皂味的房子,地上湿漉漉的,从带路的女兵手里接过盥洗用品,才知道这是间男女共用的澡房,只是有木板将房内的空间沿墙隔成左右两排一间间小房以供使用。但木板的设计只达到常人的肩部,像于周这样的高度,随便左右一望,身边的春光尽收眼底。人们说笑着,一边尽情享受着洗浴的快乐,一边坦荡荡地同新来的客人打着招呼。于周二人害羞不已,低头掩面硬着头皮直奔后面的位置而去。

原来这儿并没有什么淋浴设备,房内仅有一口大土缸,里面盛满清水,水很干净,也很凉,在沙漠的绿洲里能这样用水洗澡简直就是一种奢侈。然而,他们始终得不到一丝安静,还未等他们将衣服脱下一半,周围已是围拢了人,等待看他们的好戏。这种情形下,两人再没有闲情逸致慢条斯理地享受这冲凉的乐趣。好在一个小头目似的人过来吆喝了几句,围观的人终于走开了。于周二人不敢“恋栈”,胡乱擦洗一下,就急急忙忙收拾用品准备离去,却听得隔壁间里传来一阵轻轻的剪刀声响,正在纳闷,经过时好奇地拧头一瞧,只见一位女战士对镜梳妆,正用剪子修剪着一头秀发,顺手丢在地上。女战士回头看了他们一眼,竟不遮掩,裸着身子冲二人莞尔一笑,顺手轻轻地将木门关上。于周二人目瞪口呆,差点没喊出声来,撒腿就往外跑,背后传来一长串银铃般的笑声。

屋外已是一片黄昏的景色。日落时,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橙黄色沙丘,在晚霞的辉映下,呈现出一种难以言状的美。万物显得庄严肃穆,土堡里的人却开始热闹起来,与周遭的环境显得那样格格不入。等短暂的黄昏开始消退,星辰隐隐出现以后,月亮也随即升起,高挂在树梢上。夜风开始自远处的沙漠袭来,起初还带有丝丝暖意,不久变成飕飕的冷风,接着便逐渐增强,凉意顿起。很快,一堆篝火在土堡的中间点燃,人们三五成群地围拢过来,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一手拖着老婆,一手牵着儿子,嘴里像个阿拉伯大訇似的高声地同周围的人打招呼,做派粗犷豪迈,开心就抱着儿子猛亲,欢喜就赖在老婆肩上,唱歌跳舞大声说笑,让整个院落迅速地热闹起来。这种情绪很快感染在场所有的人。也许正是这种骨子里的亲情,让于周二人觉得温暖,忘掉了今天的不快,更对眼前的一切大惑不解——这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一个大汉朝着另一个与自己个头差不多的小伙子说了一通话,立即引来人群的响应。

“他们在干什么?”于成龙问道。

“现在是我们这里的欢乐时光,他们两人要进行徒手搏击,当然是点到为止。”首领得意地说道。

说话间,两个人像美洲豹一样凶猛地过起招来,年轻人虽然力大,但终究抵挡不住中年汉子的招数,几个回合后,败下阵来。

于成龙微微一哂,嘴角不轻易地往上一翘,没有作声。

这个细微的表情被身边的首领看得清清楚楚,他想了一下,替那个胜利者向于成龙挑战:“我知道中国功夫厉害,看你不屑的眼神,一定是此中高手,来来来,跟他比试一下如何?”不等于成龙反应,他就向那位胜利者喊道:“过来过来,这里有一位中国贵宾不服气,你来跟他过过招。”

四周的人都围拢过来等着看热闹。周启荣不无担心地望着于成龙,心里着实为他捏一把汗。于成龙没想到自己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会惹来麻烦,虽说自己在部队的时候,擒拿格斗,样样出类拔萃,上前线打越南,什么样的场面没经历过?打架的事情,他就从来没怕过,只是时间久了,技艺毕竟生疏,何况身处窘境,“做客”营中,打赢了,不定造成更大的麻烦;不打,看这架势,又怕是过不了关。

正在为难踌躇之际,对方更视于成龙胆怯,月光下,搦战之声不绝于耳。

首领的脸上渐渐流露出鄙视的神情,言语间带有羞辱的味道。于成龙照例轻轻一笑,指着对手,对周启荣说道:“你告诉他,这是切磋武艺,点到为止,不是玩命。”周启荣刚把话译完,首领就迫不及待地大叫开始。

于成龙提一口气,走入圈子,向对手亮了个门户,营火映红的脸庞上,堆满善意的笑容。对手神情却十分严肃,冷眼直逼,双手握拳,脚下移动,虚虚实实不断比划。忽然大叫一声,如猛虎般扑将过来。于成龙避其锋芒,边防边退,脚步不乱,从容应付。对方几次进攻尽皆扑空,眼看无法得手,一时恼羞成怒,竟抓过身边一位同僚身上的佩刀,不顾一切朝于成龙砍去,一时刀光闪闪,呼呼生风,情形对于成龙十分不利。十来招过后,只见对方提刀横扫,于成龙缩身后跃,肩膀上却已划了浅浅一道,鲜血即刻渗出。

周启荣大声抗议,要求终止打斗。

首领却示意搏击继续进行。

于成龙终于瞅准对方一个破绽,侧身避过刀锋,脚下轻轻一绊,右手顺势在其背部狠狠一击,对方重心前倾,不支倒地,手上的刀被震出几米开外。于成龙上前两步,扶起对手,仍笑着说道:“承让,到此为止。”

对方听过翻译,却不服气,一味叫嚷再战不停。于成龙对首领道:“还是到此为止吧,本来就是玩玩,今天的比试算是打和。”

“明明是他输了,怎么算是和呢?”首领道。

“再斗下去,我肯定不够力气,没有力气,自然是输。迟早是输,不如不打,大家交个朋友,岂不更好?”

这位心想,赢的不说赢,输的不认输,但刚才情景,孰胜孰败,谁优谁劣,大家心知肚明。再斗下去,只怕输得更惨,本来就是玩玩,不如就此打住,还好下台。因此,便令手下解散,大家归位。

点燃的营火摇曳不定地在风中挣扎,仿佛很是局促不安。有人不时将树枝、木块投进火里,火星四溅,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夜风骤缓骤急地不时刮过,火舌忽左忽右,忽高忽低,一会儿像长矛一样蹿向空中,一会儿又张牙舞爪随风四溢。在黑暗的映衬下,熊熊烈焰将身边的景物照得格外分明。

一批刚刚归来的队员坐在营火旁边,也许都未吃饭,每个人端着锡盘,自己动手到屋内舀炖锅和煎锅里的食物,一边吃,一边闲聊。吃过了饭,也喂饱了狗,抽烟的人在营火旁过过烟瘾。他们向着火,在享受完这一切之后,红扑扑的脸上挂满安详平静,然后微启双眼,从胡须掩盖的嘴里发出喃喃的声音:“哎,太累了,我要去睡了。”于是呵欠连连,将手中的烟蒂掷入火中,随即起身,消失在各自的房门后。

黑夜中的营火是那么的明亮,首领还在大气袋似的借眼前的火焰大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于成龙不忍心打断他的雅兴,也为他有这样执着的政治抱负而颇感钦佩。但望着眼前这堆横七竖八或躺或坐的男男女女,还有不远处那些扛着自动步枪站岗放哨的人,于成龙打心眼里不知道如何称呼他们,是兵,是匪,是战士,还是恐怖分子?事实上,他们的做派和行为给人的印象充其量也就是一支农民队伍而已,能有多少战斗力呢?也不知道有多少倒霉的外国人遭他们绑架,也许就是劫富而已。但不管怎样,于成龙相信自己的运气还是不错的,除了让人不明不白地绑了来,受了一点皮外伤外,其他倒没有什么。相反,还受到一定的礼遇,可能真是拥有同一个领袖的缘故吧。于成龙心里想着,默默地祈祷毛泽东的在天之灵能保佑自己和启荣。

营火还将继续燃烧一两个小时才会熄灭,月亮不见了,星星却大放异彩,密密麻麻就像城市里的万家灯火,铺满湛蓝色的天空,一直延伸到地平线的尽头。抬头一望,人与夜空的接触是这样的直接,似乎触手可及,偌大的天穹底下,宇宙的魅力,让你几欲忘记烦恼,忘记悲哀。

首领终于累了,结束了他的长篇大论。于成龙婉言谢绝对方邀请自己留下来充当“国际顾问”的要求。互道晚安后,双方各自回寝室。

才欲吹灯睡觉,于成龙的屋内进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只见她穿着传统的服饰,脚踏绣有图样的密头布凉鞋,绾起来的辫子盘在脑后,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绒长裙,上身穿着一件青白长条衣裳,脸上灿烂的笑容让人一眼就认出是澡房里修剪头发的姑娘。

姑娘一进来,就对于成龙说她想拜师学艺,不知于成龙意下如何。碰巧周启荣上厕所去了,于成龙完全不明白对方的意思。于是两人不断地打着手势,尽量想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无奈差异太大,实在无法沟通。那女孩子一急,对着于成龙比划几下,又亮了个招式,睁着大眼盯着对方看。于成龙心想,对方这是上门挑战来了,可自己怎么能同一个女流之辈过招呢?再说现在夜深人静,也不是时候啊,于是竭力摆手拒绝。对方一看,着急地变换着手势,又配合面部表情,意思是说,我并没有打架的意思,也打不过你,只想请你教我中国功夫。打完手语,双手摊开,一副诚恳的模样。

于成龙愈看愈是一头雾水,愣了半天,还是未能明白对方的意思。终于他想到一个主意,指了指床铺,又指了指自己,双手合十,做了一个睡觉的姿势,然后指着对方,又指着门外,请她回去。按理说这个意思再明白不过,明眼人一瞧就懂。然而,这位小姐的反应是,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身上的服饰,迈步朝床铺走去。

于成龙伸手阻止不是,不阻止也不是,眼见她轻倚床头,酥胸半露,欲语还羞,有点紧张地望着自己,于成龙赶紧背过身子,焦急地寻思如何解脱。周启荣刚巧回屋,先是一愣,后在于成龙的解释与催促下,赶紧连劝带哄地先让她穿好了衣服下了床,这才避免了进一步的尴尬。

“半夜三更的搞什么搞?”于成龙有点生气地说。

“她想跟你学中国功夫。”周启荣笑着答道。

“荒唐,学功夫也不在这一刻,再说哪有这样要求的。”

“她说她不介意,只要你答应教她就行。”

“她不介意我还介意呢。居然有这等事情发生,莫名其妙!启荣,你倒是问问她,这到底是一支什么队伍?”

“哈哈哈,于先生刀枪不入,女色不侵,果然厉害。”首领一面说,一面从门外走了进来,“怎么,这样漂亮的女人你也不要?太可惜了。哈哈哈,开玩笑开玩笑!不过,于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汉子,我很想跟您交个朋友,是真心的,请您不要拒绝。”

首领的出现,让于成龙觉得这也是设下的一个局。但他并未拒绝与对方握手:“既然是真心的,那就让我们明天回去,我实在是有要紧事要赶回利马。”

“明天就送你们回去,明天,我说话算数。”首领大声说道。

同类推荐
  • 艾香

    艾香

    叙述了从明初到清末西门艾灸几代传人为中国传统中医灸艺所作的不懈追求,主人公们因为有着独特的技艺,经历也都颇为传奇,从御医到逃荒者,都没有放弃对医术的追求,这也注定了几代人不平凡的一生。
  • 今夜艳如玫瑰

    今夜艳如玫瑰

    四个女孩走出校门面对大千世界所作出的择选。她们性格各异,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也各不相同。然而她们在一起生活既表现了这一代人的共同心态与行为又揭示了她们不同的内心世界与感情历程,以及对婚姻家庭的理解……
  • 红杏出墙记8:恰逢对手

    红杏出墙记8:恰逢对手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夜妆

    夜妆

    郁春带着对现实的不满但是又无可奈何的几近绝望的心情在夜晚乘坐火车做一次没有目的地的旅行,看到同一个车厢的一个男人,回想过往的种种;这个男人的一切都让郁春感到似曾相识,往事的回忆里有着大学时代与尹剑初的甜蜜恋情;而清醒的现实里,有着与丈夫周一洲的生活的种种;而在眼前的浓浓夜幕里,火车没有尽头的向前驶进。这是付秀莹的《夜妆》:细腻而不显繁琐,句句敲击着人的心灵世界。
  • 月下的恩底弥翁

    月下的恩底弥翁

    罗浅浅九岁时在邻家遇见被母亲抛弃的自闭儿柏澄,出于同病相怜,两个人成了好朋友,一起长大,并渐渐产生青梅竹马的爱情。罗浅浅的父亲罗晓光为了心爱的女人收受贿赂,对方却在他东窗事发时携款逃跑,罗晓光在绝望下割腕自杀。而罗浅浅和柏澄,也因为一系列的变故分开。两个人多年后相遇是在一列地铁上,此时的罗浅浅没有工作没有固定住所,甚至没有身份证,而柏澄这时和已成为富商的母亲相认,并且失忆,但是他还是对罗浅浅一见钟情?罗浅浅对他既难舍又抗拒,他们成了恋人。
热门推荐
  • 重生火影喜当爹

    重生火影喜当爹

    重生成宇智波富岳,但却是在木叶四十三年六月。不错,他喜当爹了。喜得一子,还是宇智波鼬。面对即将到来的三战,以及为了十三年后不被便宜儿子杀死——宇智波富岳不得不开始奋斗了:我愚蠢的儿子,我会告诉你什么才是真实!
  •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上清金书玉字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人兴会:毛泽东以诗会友记趣

    诗人兴会:毛泽东以诗会友记趣

    作为一位伟人,毛泽东有他严肃、认真、原则的一面;同时,作为一位诗人,他又有潇洒、浪漫、幽默、灵活的一面。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毛泽东。本书以诗词曲赋为一条主线,将毛泽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趣闻逸事汇编成书。在诗的世界里,他与人们长河同泳,共唱心曲,铸就了一篇篇雄奇瑰丽的诗篇。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诗人的世界里吧,让我们共同感受诗人的浪漫、潇洒、雄奇。
  • 高冷老公,请走开

    高冷老公,请走开

    五年前,她是娇女,独有他不爱……五年后,她宛若尘埃,唯对他避之不及……纵使相逢应不识,何不早点断了那点情缘;偏偏这位市长大人,傲娇的主,变了心性,非她不可。叶可人说:“市长大人请自重!”顾市长答:“天下果真是唯小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青春暖心虐爱文,欢迎小主们入坑!
  • 视帝影后老鼠追猫的爱情

    视帝影后老鼠追猫的爱情

    林灏哲和闻人荧是欢喜冤家,从楚江县至京都市,从那年闻人荧12岁,林灏哲15岁在楚江县初见,闻人荧追随林灏哲进入演艺圈,光明正大为他生下女儿,可林灏哲的人生从苏慕希的父母因他间接去世之后,他的人生里只有苏慕希,多年之后的,闻人荧将女儿自荐到真人秀节目,才开启追夫之旅。
  • 三清行

    三清行

    这是刹那的芳华,永恒的瞬间。茫茫混沌,虽无尽头,却有天地,虽无事物,却可容纳万物,虽无一丝光芒,却有生命燃烧。贯穿千古,入尘世,化天道之轮,悟八苦,体原初,感真情,化三清。一剑驱万邪,一气化百川,一力动天地,一情蕴万物。虽走帝道,却侠胆义肝,万古之争,唯有一刹永恒。这是一个原初的世界,一个最初的世界,一个混沌未开辟前的宏伟世界。太古时期,乱世相争,唯有一人一剑御永恒千古!三清化气,归于原初!
  • 池余思故渊

    池余思故渊

    【精神病、偏执】【不是第一人称】暑假过后,他留在了南方,而我去了北方。一学期快过了一半。他给我打电话,问我:“林池余你有什么想吃的,我给你买。”我头一次不那么冷漠,半开玩笑般跟他说:“我想吃米。”在北方吃面食吃多了,我想吃米、南方的米。我想回家、回南方、回中学……想到快哭了。后来我终于明白,我这突如其来的情绪,原来是想他了。他说:“嗯,那寒假回来,我就带你去吃米!各种各样的!”不凑巧的是,他失约了,并且再也没机会补上了。然后,我就再也不想吃米了。从那以后,春节成了我最讨厌的节日,2月成了我最讨厌的月份,下雪成了我最讨厌的天气,米成了我最讨厌的食物。我想,我大概对谁都可以温柔以待,却唯独没办法善待自己了。我终于确定了一直以来的想法:我的余是多余的余,不是鱼塘的鱼,而郴故渊的渊,真的是深渊的渊。他走了,却将我这一条多余的鱼,监禁在深渊里……再也游不出来了。
  • 少将独霸冷妻

    少将独霸冷妻

    她冷淡柔弱,六年的努力,为了也不过是想要得到心里那个人的一点位置,她认为爱就要爱得毫无保留,全心全意的付出。可是他说他永远也不会爱上她,他说养她是因为她有利用价值,他说他要把她送进另一个男人的怀里。终于,她累了,想逃离了,她会把命还给他,因为她不再爱了!
  • 主人位面又崩了

    主人位面又崩了

    书名又叫神君大人寻妻记。黎未希,时空管理局的局长。因为最近每个位面异常崩坏,黎未希不得不局长变成大佬,去拯救崩坏的位面。可是救着救着,位面就恢复了。原本忙的要死要活的黎未希变成了躺在沙发上也能拯救位面的人生赢家。她戴着墨镜,喝了口椰汁道:“这才是局长的生活嘛。”某个刚砍完一个崩坏位面人物的男人听到自家媳妇儿说的话,无奈的摇头。拿起大刀,去砍下一个崩坏位面的人物了。[注:作者不喜欢斗智斗勇,喜欢直接上手,不喜勿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