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40300000033

第33章 从两把杀猪刀上找答案——比对推理法

这是一件故意杀人案。某甲、某乙二人各持一把杀猪刀追杀受害人,其中一人持刀向被害人腹部猛刺一刀,致使被害人死亡。案发后,被告人某甲、某乙互相推脱,都不承认死者腹部这一刀是自己刺的。办案人员为了准确判定死者腹部这一刀的行为人,便将某甲、某乙二人的杀猪刀与死者腹部伤口进行比对。某甲的杀猪刀大一点,其刀叶最宽处约9厘米;某乙的杀猪刀小一点,其刀叶最宽处约3.5厘米;死者腹部刀伤宽3.2厘米。法医鉴定死者腹部的致命伤系小杀猪刀所致。伤口的宽度比刀叶的宽度窄,是人死后肌肉收缩的结果。从而从两把杀猪刀上找到了答案:某乙是致使受害人死亡的直接行为人。

办案人员在这里运用了比对推理的思维方法。确认被考察的某个对象是否就是已知的那个对象,这是刑事案件侦查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这种比对确认过程,在犯罪对策学中称为对客体的同一认定。

所谓比对推理,概括起来说,就是根据已知对象与被考察对象的特征逐一对应相同,从而得出被考察的某个对象就是已知的那个对象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其思维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所以,s就是p。

在公式中,“p”是已知对象,也称为比对原型。例如从犯罪现场提取的指纹、足迹、手写文字、受害人尸体以及依据各种因素刻画出的罪犯特征等,这是我们进行比对推理的基础。“s”是被考察的对象,即犯罪对策学中所指的被审查客体,也称为比对对象。例如嫌疑人的指纹、足迹、手写文字和其他特征,嫌疑人所有或使用过的某种工具等,是通过比对拟作认定的对象。“a、b、c、d”表示用以比对的各项特征,是比对推理的已知条件或根据,即推理的前提;特征之间的符号“∧”我们在第15章中已讲过,读作“合取”,是并且、而且的意思;上下虚线表示的是特征之间的相同关系,要求各项特征必须逐一对应相同,否则就不能得出s就是p的结论。

比对推理与我们前一章讲到的类比推理有相同之处。比如它们都是由个别到个别,或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但是,二者是有原则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1)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由此推知另一个对象也具有与之相同属性的推理。

而比对推理只是将两个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具体比对,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联系。

(2)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而比对推理的结论是必然性的。经比对,特征一致,作出肯定的结论;特征不一致,作出否定的结论。

比对推理的基本作用在于“识同”。当然,不同则异,因而也有“别异”的作用。但是我们所说的比对推理,是建立在比对原型与比对对象的特征分析和逐一比对的基础上的,已经不同于那种简单的“识同别异”,因而其结论更为可靠和令人信服。有这样一个案例:

十岁女孩高某一天看电影后失踪,家长四处查找无着落。十余天后,高父得知五公里以外的黄河滩上发现了一具女孩尸体,即前往认尸。因当时尸体已经高度腐败,无法确认,便挖坑就地掩埋了。

半个月以后,当地公安机关在侦查另一起案件过程中得知了这个情况,认为与正在侦破的案件有关,随即赶往掩埋地点勘查。到黄河滩后发现女孩尸体已被狗扒出吃掉,仅找到五小块碎肩胛骨,两半截大腿骨,几块残缺肋骨,一团头发,两小段腰带,一个右脚大拇指甲和一个没有表皮、肌肉的颅骨。

在这种情况下辨认死者是谁,似乎已经不太可能。但是侦查人员根据已掌握的女孩高某的特征,通过以下比对推理得出了结论:

①从牙齿、颅骨的结合缝及头发分析,死者女性,十岁左右,与高某性别、年龄相符;

②颅骨后枕部较平,前额较高,两外门齿长出半截,与高父所述的高某面部特征吻合;

③右脚拇指中间隆起,四面凹陷,与高父所述高某脚趾特征相同;

④现场发现两小段腰带系蚊帐布所做,与高某失踪前所用腰带相同;

⑤按尸体腐败程度推断死亡时间与高某失踪时间相符。

通过上述比对推理得出结论,死者就是高某。破案后证明,这个结论完全正确。

进行比对推理,通常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分别检验。就是对现场客体(即现场提取的检验客体)和嫌疑客体(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的怀疑与现场同一的客体)分别进行观察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其重要特征。如在某盗窃犯罪现场提取到一只胶鞋鞋印,侦查此案过程中又提取了某嫌疑人的胶鞋鞋印,对二者分别进行检验,以确定它们的特征。

第二步,比对检验。就是将两个客体的特征进行具体比对,以发现其相同点和差异点。如将上述提取的两个胶鞋鞋印进行比对。这一步也可以用实物进行直接比对。

第三步,综合评断。这是决定性的一步,是比对推理得出结论的一步。如上述两个胶鞋鞋印特征完全一致,即可认定嫌疑人即为盗窃犯。比对推理的结论应该包括认定同一和否定同一。

比对推理是一种特殊的推理形式,有其特定的逻辑要求。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没有两个绝对相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因其独有特征而区别于他事物。我们把握了对象的独有特征,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识别出具有这一特征的对象。这就是比对推理能够通过特征比对进行同一认定的客观依据。

比对推理在侦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在起诉,审判工作中、同样运用着比对推理。检察机关审查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人民法院审查提起公诉的案件,都必须遵照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或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认真查明犯罪事实、情节、证据是否清楚。那么靠什么方法来查明呢?重新调查取证吗?当然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必要的。所谓查明事实、情节,主要是对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和鉴别,以确定证据的真实性。而比对就是审查、鉴别证据的一个重要方法。

起诉、审判中的比对,同侦查中的比对是有区别的。侦查中的比对是为了解决某一个或几个具体问题,进行局部的、直接的、微观的,主要依靠视觉器官、科学技术进行的比对;而起诉、审判中的比对则是从全面审查案件事实、情节的角度,对证据材料进行较全面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带有较多间接性的,而且主要是利用大脑的辩证思维进行的比对。所以也可以说,起诉和审判中的比对,是侦查比对的进一步发展和灵活运用。

例如,某县检察院在审查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刘某强奸一案时,发现卷宗里被告人多次供述仅承认与被害人是通奸关系,而“被害人”的控告材料虽然陈述了一些强奸情节,但又提到三次强奸的时间都是在晚上七时左右,每次持续的时间都是一小时以上,在发生性关系时还互相交谈,事毕后还一起吃饭等。“被害人”陈述的这些重要情节同“强奸”性质有很大的“异”;而同被告人的供述却又有根本上的“同”。而且卷宗里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证实刘某强奸犯罪。该县检察院遂认为刘某强奸罪不能确定,对本案作出了不起诉决定。

起诉和审判工作中运用比对推理,主要包括阅卷比对、讯问比对,以及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一百零九条的规定进行勘验比对,以查明证据的真伪和可靠程度,证据之间的辩证联系。具体应用时应掌握以下四个环节:

(1)将认定的犯罪事实与证据材料相比对,看罪、证是否相符。如果罪、证相符,就起到了“识同”作用;如果罪、证不符,则起到“别异”作用。

(2)将被告人的供述、辩解和被害人的陈述、证人证言及卷内书证和随卷物证相比对,看证据的可靠程度。在比对后,如果发现多方面证据一致,就起到了“识同”的作用;如果发现有矛盾,有差异,则起到“别异”作用。

(3)将犯罪事实与结论相比对,看认定的犯罪性质、罪名是否正确。在比对之后,如果发现犯罪事实与定罪结论具有逻辑联系,互相对应,这就起到“识同”作用;如果发现犯罪事实和定罪结论没有逻辑关系(即推不出),或者不相对应(此罪错定彼罪),那就起到“别异”作用。

(4)将犯罪事实与刑法的有关条款相比对,看是否应当受处罚以及有无免除处罚的条件。如果应受处罚,就起到了“识同”作用;如果确认不应受刑罚处罚,或者存在免除处罚的条件,那就起到了“别异”作用。

司法工作者正确运用比对推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把认定对象的多项特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比对。

比对时既要将个别特征逐一比对,更应该将所有特征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比对。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整体比对,在犯罪对策学中称为“特征总合”。比如人的身高、年龄、体形、肤色、衣着、步法等特征,从单独一项或数项来看,具备同样特点的对象范围都比较广。但综合成整体后,其对象就特定化了。如前面所述女孩高某失踪一案就是一例。

(2)必须注意掌握认定对象的独有特征。

这里所说独有特征,也就是特殊标记。它可以是对象所固有的,也可以是因某种外力因素形成的。如以人的特征来说,左撇子、豁嘴、拐脚等固有特征,或新近因某种原因形成的表皮裂口、断指等。以这些特殊标记作为比对依据往往会更加有效。镇江市郊曾发生一起强奸(未遂)案。现场勘查发现一截被咬断的舌尖。受害人反映系咬伤罪犯后所留。于是侦查人员即以“新近被咬断舌尖”这一特殊标记作为罪犯独有特征,很快在一家医院门诊部将罪犯抓获。

(3)必须注意区别“固定特征”和“可变特征”。

固定特征与可变特征的区别是相对而言的。一项特征在此场合下是固定的,在彼场合下却是可变的。因而当存在个别特征不符的情况,有时仍然可以作出肯定的结论。在本章开始时所述某甲、某乙持杀猪刀杀人一案,某乙所持杀猪刀刀叶最宽处为3.5厘米,而死者腹部伤口只有3.2厘米,经比对为什么能够认定同一?就是根据法医学理论,受害人死亡后肌肉会有一定程度收缩的原因。这里受害人的伤口就是一种可变特征。在本书第七章汰略思维法中提及的发生在南京市的杀人分尸一案,在查找被害人过程中曾走过一段弯路。被害人陈玉兰失踪前留两条长辫,而死者是短发。由于发型特征不符而被否定。后来回头再分析比对不合的这个特征,将死者头发放在投影仪下观察,才发现其截面与新剪头发截面形状完全相同,说明是被害后新剪的,从而确认死者是陈玉兰。可见在该案中,陈的发型是可变特征。

所以,我们运用比对推理法所确定的同一,是一种有差别的同一,不是绝对的同一。

同类推荐
  • 南沙群岛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法律研究

    南沙群岛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法律研究

    本书以富有前瞻性的姿态,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对南沙群岛海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相关问题作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从南沙群岛的法律地位、油气资源的开发情况、南沙群岛油气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等角度展开研究,逐层深入,提出有益建议。
  •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保护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婚姻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对老人、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的特别保护,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尊敬老人、关怀妇女、爱护儿童的崇高精神。坚持这一原则,对于切实贯彻男女平等原则,树立尊老爱幼的婚姻家庭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与侵犯财产罪

    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与侵犯财产罪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对我国刑法分则第四章所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所规定的侵犯财产罪,以及与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内容进行宣讲和普及。
  • 农民维权一本通

    农民维权一本通

    从历史来看,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亟须维权。在我国历史上,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自身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们翻身做了主人,改变了以往社会底层的弱势处境。但是,由于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以及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勒紧裤腰带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几乎把土地产出的一半拿出来上交国家;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国家的动员之下,纷纷离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产业工人。
热门推荐
  • 我就知道这个世界不简单

    我就知道这个世界不简单

    穿越到“幸运星”的世界,没事和泉此方一起玩玩游戏,聊聊动漫,再不济就是调教调教打拳击的可爱妹妹。直到他遇到了工藤新一,这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不简单。鬼冢英吉、玄野计、古手梨花、浦饭幽助、亚瑟王saber、黑崎一护等等等等,众多动漫、漫画中的人物交织,纠缠在一起.......ps:综漫类型同人,不同于不停穿越各种作品类的综漫同人,本书属于位面融合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悭勃尔鬼魂与旧世界奇观(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悭勃尔鬼魂与旧世界奇观(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希望成为画家的杀手临死前和神父乔之间分享经历、命运交错的故事。杀手莱昂在刺杀大亨时受伤,躲藏在神父乔所在的修道院,两人相互交换各种瑰丽奇幻的故事和风景各异的人生经历,相互忏悔,获得内心的宽恕。美,则是近乎禁忌的喜悦之情。作品风格成熟,节奏紧凑,用不同时空里发生的故事交织推动整个情节发展,细腻笔触勾勒出的魔幻世界和人心的幽微,让作品在完成之余有了很多值得回味的空间。
  • 一席旧事

    一席旧事

    风起时,我在你身前,也就会一直一直在你身前。
  • 诸天之痕

    诸天之痕

    生而天纵,年少狂傲。一朝乱起,血泪悲凉。天道之战,万民之殇。血旗凛冽,战鼓奏响。纵使望不到前路,也无惧斩断归途。孤身远行,独战天下万古。只是不想踏临巅峰之时,一世辉煌,却话凄凉。
  • 醉烟风尘

    醉烟风尘

    云天化龙身,金典开远古。传承宿命者,创史横古今。不求今生有所为,只为报答恩人惠!
  • 再活

    再活

    人生事事不如人意,即天定。今有机缘,再来一次。
  • 王者召唤:冰霜之星

    王者召唤:冰霜之星

    冰霜星缺位,希洛大陆陷入危机,因为精灵族所受的诅咒,精灵女王不得不抛弃自己的亲生女儿,从而保全精灵族。而16年后,被抛弃的精灵公主却以另一身份重新出现在女王面前,与人类大战中的抢眼表现,以及与女王养子和人类将军爱恨情仇。最终得知自己的身份,她又会如何选择?
  • 心底里的星星

    心底里的星星

    向日葵说不出口的爱,你是无论如何不能不爱的人;萝卜草是充满希望,你是给了我希望又绝望的人;桔梗花是永恒,无悔,无望的爱,你是我心里的永远的白月光是我无悔又无望的爱;你是天上的星星,是我遥不可及的存在,我永远无法把你握在手心里,可那并不影响我爱你。
  • 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经历历史——克林顿权力与生活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同样也站着一个男人。虽然克林顿已不再担任美国总统了,他的身份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总统变成了一位女议员的丈夫。但他的一举一动将继续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本书引用了许多资料,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克林顿台前幕后的一些生活,展示了这位美国前总统从苦难童年到总统的艰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