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4900000003

第3章 留学美国(1)

1.偶然选择斯坦福

2000年的国庆节刚刚过去,倪徵在女儿倪乃先的陪同下,飞往美国旧金山。当他们来到距旧金山不到一小时路程的帕洛·阿尔多镇时,倪徵不禁感慨万分。此时,他已94岁了。面对他曾经那么熟悉的地方,往昔的点点滴滴犹如精灵般跃然于眼前。

这个小镇,西班牙语称“高树镇”,只是因为在车站旁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树。原先,小镇与斯坦福大学校园不分彼此。倪徵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和另外两个同学初到小镇时,向别人打听斯坦福大学在哪里,那人笑眯眯地说:“不是斯坦福在高树镇内,而是高树镇就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然而,眼前的高树镇已经与斯坦福大学校园分开了。斯坦福有了大门,东边是高树镇,西边是校园,真正的是镇是镇,校园是校园了。倪徵有些失落。

在高树镇上漫步,倪徵环顾四周,他希望能找到他当年的住处和常到的地方,甚至他还奢望能碰到熟人,尽管也许真正碰上了,彼此也都不认识了。但是,街道的名称和位置没有变,只是房屋都是新的了。时代变迁,青春逝去,倪徵感触很深。

此次重返斯坦福,倪徵不是游览观光,而是来参加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和世界著名的贝克·麦肯思国际律师事务所共同设立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倪徵国际和中国法律奖”的命名仪式。设立这个奖学金的目的,是鼓励学习国际法和中国法最优秀的学生。

第二章留学美国10月9日命名日这天,午后,倪徵由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雷特驱车接往会场。此时,会场内已聚满了教授和学生,其中有法学院的沙利文院长和著名国际法教授巴尔顿、弗利特曼教授等,还有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王云翔、领事杨晓忠。无论是沙利文的致辞,还是贝克·麦肯思的代表的致辞,无一不对倪徵在国际法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对国际法发展的重要贡献深表赞叹。然而在倪徵看来,此时的“倪徵”之名已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更是代表了中国。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与其他国家共同肩负维护世界和平责任的今天,这个奖学金显得更有意义。

命名仪式过后,倪徵接受了斯大法学院和贝克·麦肯思国际律师事务所共同签发的一份褒奖状。

在法学院的底层长廊上,悬挂着一大批照片,照片上的每个人身着各式法官袍,威严挺拔,精神昂扬,充满自信。他们都是历届斯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倪徵也看到了自己的照片:身着国际法院的法官法衣,严正却不失慈祥。

捧着褒奖状,看着自己的照片,倪徵思绪飞扬。此时,距离他从斯大法学院毕业,已经过去了整整71年……

倪徵当初选择斯坦福,缘于一个“故事”。早在沪江大学的最后一年,有一个星期天,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了,宿舍里只留下倪徵和几个同学。正无聊中,有消息传来,说是一个美国的“海上大学”作环球旅行,到达上海,正停在黄浦江。在这之前,他们从未听说过“海上大学”这个名称,不免好奇,相约着去参观。所谓“海上大学”,就是一艘来自美国的Ryndam号轮船,船上有100多名美国大学生、10多位教授。轮船在海上航行时,教授授课、学生上课,也就是开学了;轮船到埠时,教授和学生或上岸旅游,或邀请当地的大学生登船联欢。

从“海上大学”往回走的时候,倪徵的心情好极了。不仅是因为玩得愉快,更是因为确定了他将来的奋斗方向。当时,他和另外十几名同学与美国学生在船上开了联欢会,从下午到晚上则海阔天空地神聊。倪徵的英语好,交谈完全没有问题。私下里,他问美方的学生会主席:“如果要去美国读法律,哪个学校合适?”“斯坦福。”对方回答得非常干脆,也就令倪徵深信不疑。那位学生会主席接着又解释说:“那是一所新兴的大学,经费足、环境好、教员强、学生棒……”倪徵本不是个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人。他的果断,有时与他绵柔的外表是不大相称的。就听了这么几句话后,他就决定了,去斯坦福。

倪徵为去斯坦福做准备,早在东吴的最后一年就开始了。他给斯坦福寄信、寄成绩单,申请入学,并直截了当地请求奖学金之类的经济补助;同时认真完成持志大学的文科课程。他的人生路,就这样计划得很清楚。他就按照既定的计划,一步步往前走。

2.追随女友赴美国

倪徵是个冷静的、理性的人,他的性格使他冷静,他的职业使他理性。“他哭过吗?”面对这样极端隐私的问题,倪乃先并不回避:“流过眼泪。”“什么时候?”“我妈妈去世的时候。”只是他没有痛哭失声。他迸飞的眼泪,在横流中满含深情,浸透着无限的爱意。

认识张凤桢的时候,倪徵在沪江大学。张凤桢比倪徵大将近4岁,却与倪徵同时进入沪江大学。与倪徵内向文静的性格相反,张凤桢率直爽朗。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一个人往往喜欢与自己性格截然相反的人,他们需要借助对方的性格,来弥补自己性格中的不足。

张凤桢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除遗传因素外,也与她的出身和童年经历有关。在她去世后,倪徵亲撰《张凤桢博士事略》一文以寄托哀思。在文中,他这样记述妻子的早年:“凤桢于1902年8月3日出生于上海城内县后街。父亲张钓丞是一忠厚长者,朴实无华。凤桢幼失慈母,曾被其大伯父母领养,未久即返家。她童年时就读于上海城内九亩地万竹小学,旋因急谋自力更生,在上海南市龙华孤儿院任教,后又转入上海爱国女学肄业。”

张凤桢与她的姐姐一起参加过五四运动。她姐姐张维桢是原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的夫人。虽然当时学生运动中不乏女生身影,但毕竟是少数。

张凤桢容貌美丽,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深受师长与同学们的喜爱。17岁的倪徵心为之跳动。在他1925年提前离开沪江,转学进了东吴法学院之后,与张凤桢的联系始终没有中断,甚至比以前联系得更密切了。如果倪徵没有离开沪江的话,他会和张凤桢同时毕业,同期出国留学。在他东吴毕业前一年,张凤桢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奖学金,提前走了,入该校研究院攻读政治学和外交学,并于193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说起父亲和母亲,倪乃先笑着说:“我父亲一直都是在我母亲的鼓励下生活、学习的。可以说,我母亲对我父亲的帮助是很大的。在出国这个问题上,也是如此。”

倪徵不是一个对生活有太多奢求的人,他比较踏实,只愿意老老实实地、很负责地度过每一天。入沪江之前,他的理想只是好好读书,将来能够当个正直的法官或律师。入沪江之后,或者说,在认识张凤桢之后,张凤桢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对他有所刺激。这个时候,张凤桢为他参谋了未来人生路,鼓励他将目光放远,不要局限于现实的、眼前的利益,而应该更有作为。这是理论上的。同时,张凤桢也积极实践,早早地为出国留学做着准备。受此影响,更为了追随女友,与之长相厮守,倪徵也就下了出国留学的决心。

真正准备出国时,倪徵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最主要的就是留学费用问题。

和大多数计划留学的学生一样,倪徵最先考虑的是能够得到政府补助。当时公费留美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美国退还庚子赔款设立的清华学堂。而这又分成两类,一类是由各省保送,或者各省通过考试选拔后去美国读大学;另一类是要求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后,去美国读研究生。对于倪徵来说,只能有第二类选择。然而,此类名额较少,而且又规定一定的专业。更不巧的是,自有清华公费留美考试以来,只在1925年的指定专业中有法律,而且只有一个名额,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剩下的,也只有自费留学这条路了。

东吴法学院因为是所美国教会学校,所以在学制上与美国大学法学院基本一致,也是两年文理科后,还有三年法科;在课程设置上,除去多了一项中国政府陆续颁布的“新法律”外,其余也都照搬美国。所以,美国大学法学院是承认东吴的学历的。倪徵也就可以直升博士生研究班,去申请博士学位,同时也可以申请奖学金之类的助学金。

但是,斯坦福大学只是免去了学杂费,至于旅费和生活费,还需要自己筹集。倪乃先说:“父亲几十年来经常提起,当时是他的两个同学,积极帮助他筹款,他才得以出国的。”这两个同学,一个是他在沪江附中的同学,也是东吴法学院的同学邬炳荣,一个是沪江大学同学徐焕明。

同类推荐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
  • 新编历史小丛书:韩非

    新编历史小丛书:韩非

    韩非,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老子的辩证法和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融为一体,同时重视吸收墨家思想,集儒道墨法四大思想流派的精华于一身。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
  • 海伦·凯勒(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海伦·凯勒(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当一个人失去视力,成为盲人的时候,那么似乎他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一辈子了;当一个人不仅看不见世界,而且又失去了听力,成为聋人的时候,那么这世界上一切美妙的声音似乎都与他无缘了;当一个人又聋又瞎他将会怎样活在世上呢?然而,有人向这种命运发出了挑战,她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与拿破仑齐名的女人,这便是海伦·凯勒,一个聋哑人,一个双目失明的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 张大千

    张大千

    本书以张大千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热门推荐
  • 堕仙祭

    堕仙祭

    断生死,涅盘寂静,长视久生。且看韩冲肉体执枪,神识御剑在凡间、天界叱诧风云。——所谓伊人,再水一章!
  • 凌世神帝

    凌世神帝

    【火爆新书】【热血玄幻】最强神帝,重生归来。即便跌落凡尘,亦能逆天改命,再临万界主宰!
  • 十四十八

    十四十八

    这篇小说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无法当作美好的睡前故事。或者说,这篇小说,几乎与“青涩”和“美好”搭不上边。对于唐柠而言,她的青春实在是过于短暂。在14岁迟迟到来,在18岁之前就悄然早退。从14岁开始,唐柠就开始面临她未曾想过的残酷。14岁生日的前一夜,唐柠把手机递给妈妈:“妈,帮我拍张背影照吧。”妈妈笑她矫情,但还是耐心给她拍了几张。说实在的,照片拍得很糟糕——唐柠穿着厚重的珊瑚绒睡衣站在卧室的飘窗前,背对着镜头双手举起,手指比出数字“13”。照片毫无构图可言,窗外清晰可见的防盗网怎么也算不上干净的背景,唐柠的Pose用妈妈的话来吐槽就是“像个傻冒”,连当时的非主流审美都不会认可这照片。但就是这张照片,毫无修图技术的唐柠硬是修了半个多小时——当然,成品依然离唐柠想要的效果差了十几条街。那张被修成黑白的背影照当晚出现在了唐柠的QQ空间,文案是:“没有对得起自己的十三岁。”后来唐柠才知道,13岁是自己过得最好的一年。那张照片简直像个征兆,预示着从14岁开始,唐柠的人生就会像这张照片一样糟糕又狼狈。
  • 企业管理概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企业管理概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为适应各级各类干部自学和函授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希望大家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掌握有用的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常用的管理方法,借以提高自身的经济管理理论水平,搞好各自的经济管理工作。本书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教材结构体系,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主线,将经济基本知识、管理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实务融为一体,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覆盖面宽。
  • 累了你就回头

    累了你就回头

    因为一场意外让萧染一家彻底变了样,也让萧染的人生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比尔·盖茨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比尔·盖茨传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浴火凤凰之:倾城邪刹

    浴火凤凰之:倾城邪刹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北离国将军府大小姐,却是举国闻名的废物。当嗜血冷眸再次睁开,她已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黑客。当废物小姐初露锋芒,天下人为之倾倒。找茬者,杀,欺我者,灭。
  • 转世帝尊

    转世帝尊

    纵世奇才楚风以一人之力战四大宗门,以一敌万,大杀四方,但终究寡不敌众。一朝醒来,发现得上清圣尊传承。这一世,强势归来!灭了三大宗门,更进一步,报仇雪恨,追求自在逍遥!斩了天道,化作主宰,成就永恒!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
  • 永远不要醒来的梦

    永远不要醒来的梦

    故事的开端,篇章的序尾,倘若这一切都化为一场梦吧,你哪时才能见明天
  • 萌萌王妃

    萌萌王妃

    她,蓝府的小姐也是江湖上玄乎的雪女,他,一个前朝遗孤也是她的父母的养子,日久生情,她他们最后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