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8700000052

第52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三)(10)

从理论上说,因果是一对相互关联的范畴,相对而有。佛性既被定义为无果之因,涅槃是无因之果,那就不可以再用因果范畴解释佛性与涅槃的关系,《大涅槃经》自身也说,佛性与涅槃是不受因果律左右的常在。然而它还是使用了因果的概念,而且不惜把两者割裂开来,变成完全隔离的孤因独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思维的困窘。它这里所说的“因”,实指四谛、十二因缘、戒定慧、八正道以及般若、六度、无上菩提等一切可以通向涅槃的佛法,而所谓涅槃果,也是指基于此等佛法认识和修习所得解脱的结果。按照这种思维,则佛性是一切佛法的本原,涅槃则是通过佛性流出的佛法,铲除烦恼障碍、了见佛性、回归佛性的结果。如此一来,从众生到成佛,从生死到解脱,从佛性到涅槃,只是佛性涅槃本身的自我分裂又自我合一,是自我运动的过程。而《大般涅槃经》是不承认的。它强调的恰恰相反,是向外学习,学习大乘方等经典,听闻法师的大乘说教,尊敬和礼拜这些法师,并将这一切也纳入了佛性的范围。于是在思维了见之外,佛性又增加了必须外向的内容。使本来并不复杂的问题,搅得越加混乱起来。用现在的话,可以简单概括如下:佛性是成佛的内在根据,即未来成佛的可能性;内思外学和宗教实践,是实现成佛的因缘条件,亦即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满足这些条件,完成这一转化,就是“大涅槃”。被割裂的孤因独果,在宗教实践中被衔接起来了。

顺便指出,经文之所以混乱,与其使用的方法也有一定关系。这方法,一是上述的“不定说”;二是“随意语”,如《迦叶菩萨品》之四说:“夫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万法,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善、不善、无记尽名佛性。如来或时因中说果,果中说因,是名如来随自意语。随意语故,名为如来。”这个不定和随意,可以打破任何正常的逻辑思维,也可以供人随意诠释和猜想。《大般涅槃经》在中国的传播范围之广和影响之巨,绝不下于《般若》、“三论”以及《法华》和《华严》等诸典,但竟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派,更不用说是宗派了,这一现象值得思考。

§§§第十节《大般涅槃经》的文献价值

《大般涅槃经》的译出,在中国佛教义学史上,起过历史性的转折作用。它不但与小乘有、空二宗划清了界限,也否定了大乘般若的思想体系,曾引起当时中国佛教义学界的强烈震动,反对者和欢呼者形成鲜明的对垒。

反对者的首领是北魏时著名的成实论师彭城僧渊,以至于梁僧祐在《出三藏记集》里诅咒说:“彭城僧渊,诽谤《涅槃》,舌根销烂,现表厥殃。”

前已述过,《成实论》把涅槃规定为“灰身灭智”,其反对把涅槃解释成常乐我净,是坚持《成实论》正义的必然反映。而后三论宗吉藏,贬斥《成实论》为小乘宗空,致使此论在义学中的地位每况愈下。令吉藏作出这一判决的理论依据,并不全是般若三论家的所谓大乘空观,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大般涅槃经》。《三论玄义》之“排成实”,最重要的理由是《成实》“但明于空,未说不空”;所谓“不空”即是“大涅槃”。吉藏还以同样理由“折毗昙”,称说一切有部“违法界及大涅槃”。学界多认为三论宗是龙树、提婆体系的忠实传播者,其实不确。

既是成实论师又是中观学者的僧叡,于法显译本问世之后作《喻疑》,则专门分析当时罗什所传般若中观系学者对大涅槃的怀疑态度,文中说:今疑《大般泥洹》者,远而求之,正当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不通真照;真照自可照其虚妄,真复何须其照?一切众生既有伪矣,别有真性为不变之本。所以陶练既精,真性乃发,恒以大慧之明,除其虚妄。虚妄既尽,法身独存,为应化之本。应其所化能成之缘,一人不度,吾终不舍。此义始验,复何为疑耶!若于真性法身而复致疑者,恐此邪心无处不惑。佛之真我尚复生疑,亦可不信佛有正觉之照而为一切种智也。般若之明,自是照虚妄之神器,复何与佛之真我?法身常存,一切皆有佛之真性。真性存焉,学不越涯,成不乖本乎!而欲以真照无虚言,言而亦无,佛我亦无,泥洹是邪见也。但知执此照惑之明,不知无惑之性,非其照也。为欲以此诬罔天下,天下之人何可诬也。(《出三藏记集》卷五)这段话详解起来颇为麻烦,大意是说,当时的般若学者也是坚决反对法身常存、佛有真我之说的,而且态度坚决,以致僧叡斥此等反对派“皆为不救之物”,不得不撰《喻疑》之论以斩之。

如果此经在中国佛教内部都引起如此尖锐的论辩,那么在生产出它的本土,斗争更是不可避免的了;此经论说比较繁杂混乱,也可能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内部分化,与思想多头、歧义竟出有关。《梵行品》之四在解释为何此经名“如来秘密之藏”时说:为未来世诸恶比丘畜不净物,为四众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读诵世典、不敬佛经,如是等恶现于世时,如来为欲灭是诸恶,令得远离邪命利养,如来则为演说是经。若是经典秘密之藏灭不现时,当知尔时佛法则灭。此处的“畜不净物”,指储藏金银等财物;“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是声闻缘觉的普遍主张;不敬佛典而读世典,当然是离经叛道了——此处统归之谓“邪命利养”,意为目的均是为了非法牟利。《大般涅槃经》即以清理门户,灭除此类恶行为己任,以至于说,没有此经,也就没有了佛法。同品还记:我法灭时,有声闻弟子或说有神、或说神空,或说有中阴、或说无中阴,或说有三世、或说无三世,或说有三乘、或说无三乘,或言一切有、或言一切无,或言众生有始有终、或言众生无始无终,或言十二因缘是有为法、或言因缘是无为法,或言如来有病苦行,或言如来无病苦行,或言如来不听比丘食十种肉……或言一切不听,或言比丘不作五事……或言不听入五种舍,或言不听著奢耶衣、余一切听,或言如来听诸比丘受畜衣食卧具、其价各直十万两金,或言不听,或言涅槃常乐我净、或言涅槃直是结尽、更无别法。又记:“拘赕弥国有二弟子,一者罗汉,两者破戒”。破戒徒众五百,其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如来所制四重之法,若持亦可,犯亦无罪”;罗汉比丘徒众一百所持观点相反;“不应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我知如来常、不变易”,而阿罗汉亦不会犯四重罪。这一争论的结果,是“破戒比丘徒众即共断是阿罗汉命”,由此引起两派相残,六百比丘全部受害。这位阿罗汉所持的“如来常、不变易”显然是《大涅槃》的观点,由此引发的残杀会如此惨重,如不见于佛典自己的记录,很难令人相信。

《陈如品》有一段论述,表明《大般涅槃经》曾经企图用自己的教派思想统一所有沙门和婆罗门:色非寂静,因灭是色,获得涅槃寂静之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指由世俗五阴转化为如来五阴,从无常等转得常乐我净,属《大涅槃》思想。又说:若有人能如是知者,是名沙门、名婆罗门,具足沙门婆罗门法……若离佛法,无有沙门婆罗门,亦无沙门婆罗门法。一切外道虚假诈称,都无实行。经文要求他的徒众“亦当在大众中作师子吼”,由此引起“外道有无量人”心生瞋恶,甚至认为“瞿昙之言如狂无异”,属于“妖惑”。然而最重要的是,《大涅槃》之说确实分化了外道徒众,大批地转信涅槃之常乐我净,谓:瞿昙先说“无常苦空无我等法,我诸弟子闻生恐怖:云何众生无常苦空无我?不受其语”。今者瞿昙,“为诸大众说有常乐我净之法,我诸弟子闻是语已,悉舍我去,去受瞿昙语”。“外道”,实是早期佛教诸派,由此失去信徒 ,失去供养,失去利益,所以骂其为假慈悲等。

《大般涅槃经》与反对者的教派斗争,在教义上的反应,就是中国佛教史上曾引起众所注目的“一阐提”及其是否能够成佛的问题。

首先反映在翻译上。此经的最早译本是法显从印度巴连弗邑(华氏城)的婆罗门家得来,回国后于义熙十三年(417)末在建康译出的《大般泥洹经》,分十八品,共六卷,或十卷(见《祐录·六卷泥洹经记》、《法显传》),现存。它是提倡一阐提绝不会成佛的,态度坚决,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另据《祐录·大涅槃经记序》谓:“此《大涅槃经》,初十卷,有五品。其梵本是东方道人智猛从天竺将来,暂憩高昌。”(《出三藏记集》卷一四)这个五品十卷本的《大涅槃经》,在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中被称为“前分”,内容与法显译本相同,来自同一个地方,唯分品不同。也就是说,法显译本原是单行的独立体系。这个《记序》还说:“此经初分,唯有五品;次六品已后,其本久在敦煌。”这说明“次六品已后”——被称为该经的“后分”,也是单行,应该属于另一个体系。它与前分最显著的区别,是提倡一阐提亦能成佛。河西王即命昙无谶依据这两个原本于北凉玄始十年(421)在姑臧译出,成为现在我们见到的三十六卷本或四十卷本共十三品的《大般涅槃经》。及至此经传至建业,慧严、慧观与谢灵运等依法显译本品目,扩大谶译之前五品为十七品,总成二十五品,是谓南本《涅槃》;昙无谶原译,称北本《涅槃》。这好像是定论了。

但问题依旧还有一些。据《祐录·昙无谶传》:谶中天竺人,偶遇一禅师,得受树皮《涅槃经》本,后因讹诈无行被所在国追捕,“乃赉《大涅槃经》本前分十二卷”等,逃奔龟兹。就是说,昙无谶在中天竺时已经拥有《大涅槃经》的“前分”,后至姑臧,河西王乃命翻为汉语,沙门慧嵩执笔,将此前分译出。至于“后分”呢,本传说:“谶以《涅槃》本品数未足,还国寻求。值其母亡,遂留岁余。后于于阗更得经本,复还姑臧译之,续为三十六卷焉。”这是说,《涅槃》后分,是来自于阗,而不是印度。这个记载的特点,是把《大般涅槃经》前后两分都当做译者昙无谶的发现,与前述经序所记事实,差别是明显的。然而《祐录·昙无谶传》还记:“初,谶译出《涅槃》,卷数已定,而外国沙门昙无法云,此经品未尽。谶尝慨然,誓必重寻。”后因谶被诛而未成。“后道场寺慧观欲重求后品”,乃资助高昌沙门道普西行寻经;普行至长广郡,因疾而卒。临终叹曰:“《涅槃》后分,与宋地无缘矣。”(《出三藏记集》卷八)此处所谓“后品”、“后分”,是指前五品之后言,还是指三十六卷之后言,表达得不清楚。假若指前五品之后,则南京道场寺的学僧们对于谶译的后分相当不满意,故曰“欲重求”;若指三十六卷之后,则说明谶的全译本并不完善,他本人也不满意,故曰“誓必重寻”。不论哪种说法,对于谶译《大般涅槃经》后分的不满是普遍的。

《高僧传·昙无谶传》又增加一番周折,谓谶携《大涅槃》前分先至罽宾,再至龟兹,而后于姑臧译出之;及至发现品数未足,乃于于阗“更得经本中分”;“后又遣使于于阗,寻得后分,于是续译为三十三卷”。(《高僧传》卷二)如此说来,《大般涅槃经》应该分前、中、后三分,在此之后,不应再有什么后分。这一传说,显然认为谶的既有译本就是全本,应该满意的了。可接着把《祐录》的记载拉进来,谓“谶固请西行,更寻《涅槃》后分”,又自我矛盾起来。

《大般涅槃经》前后两分除了对一阐提采取完全不同的立场以外,还有什么问题,使得信奉此经的沙门不满,我们很难弄得清楚。但可以肯定,此经的前分是稳定的,而后分的原貌,甚或是否有这个与前分衔接的后分,却很难说。谶译本的分品编纂,当是译者所为。法朗是当时凉州名僧,也是本经翻译的参与者,他在《经序》里说:“如来去世,后人不量愚浅,抄略此经,分作数分;随意增损,杂以世语,缘使违失本正,如乳之投水……虽然,犹胜余经。”(《出三藏记集》卷八)就是说,当时的参与翻译的人,已经发现问题不少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交代他根据什么说此经只是抄略,而且思想不纯,“分作数分”。假若反过来想一想,这被分的“数分”,是好事者在“前分”基础上的无限增补,或许更符合逻辑。

又,据智猛《游外国传》记,他曾于华氏城一婆罗门家“得《泥洹》胡本,还于凉州,出得二十卷”(见《祐录·二十卷泥洹经记》)。这可能又是一个本子,可惜此经已佚,与谶译本无法比对了。然而到了唐朝,确实又译出了一部《大般涅槃经》后分(二卷)来,但讲的是佛的临终嘱咐和徒众们如何去处理他的后事,与法显译和谶译的思想全不相干,所以信奉者和研究者都不把它列在涅槃学的范围。

僧传的有关记载,大体如此。这里要补充的是,前分(即法显本《大般泥洹经》)关于“一阐提”,以及“一阐提”始终不可能接受“如来是常”、涅槃佛性为“常乐我净”,因而不可能成佛的基本观念。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星云日记20:谈空说有

    星云日记20:谈空说有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谛听谛听”、“竖穷三际”、“谈空说有”、“宁静致远”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星云日记38:低下头

    星云日记38:低下头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八册。收录星云大师1995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自我教育”、“点亮心灯”、“低下头”、“彩色世界”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创造全面的人生(星云日记二)

    创造全面的人生(星云日记二)

    命运,不是由别人操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不要相信命运能左右一切,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全面的人生。
热门推荐
  • 一夜弃妃:王爷,你有毒!

    一夜弃妃:王爷,你有毒!

    亡夫头七,被迫承欢!“慕容渊,你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我不卑鄙,你怎么生的出这么卑鄙的儿子!”榻上的男人被绑的五五六六,粉雕玉琢的男娃挥舞着小皮鞭看着旁边挑眉的女人,“老大,你说这个偷看你沐浴的老男人怎么处理?”“挖眼!阉掉!”慕容渊那个汗颜,着了儿子的道不说,这女人居然还心狠的想毁掉自己下半身的幸福,看着拿着剪刀笑得贼兮兮的儿子,慕容渊挣扎起来双腿一跪,“娘子,为夫这就自罚!”
  • exo之鹿鹿别跑

    exo之鹿鹿别跑

    (本文以弃)大家好,我是梦梦!我不仅是行星饭还是四叶草!因为我认为为什么是行星饭就不能当四叶草,为什么是四叶草就不能当行星饭?请大家多多支持!
  • 黑白

    黑白

    小说的背景放在民国时期,讲述一代棋王陶羊子在棋道上的修行。这部被文学评论界称为“中国首部表现棋文化的长篇杰作”的作品,描写了棋手陶羊子跌宕的一生。本书讲述江南多雨的小镇,是陶羊子人生的出发点。如水的灵气和如雨的晦蒙养成了他童年孤独、敏感的性格,也形成了他水般柔弱、水般坚韧的棋路。故事围绕着陶羊子与围棋息息相关的生活展开,通过围棋写人生,通过个人写历史,题材独特,深深发掘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独特魅力。
  • 玄谭全集

    玄谭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一起谈过的恋爱

    我们一起谈过的恋爱

    在长沙某大学的校园里,刘可开始了自己的恋爱生活。起初,他爱上了本班最漂亮的女生孟雪萱。为了追求她,刘可刻意与孟雪萱的闺蜜张栩走得很近。可惜造物弄人,随着接触的逐步加深,他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反而是张栩。当她即将与张栩确定恋爱关系的时候,一场误会伴随着一场车祸,让事情再一次发生了转机。在张栩重病的日子里,笔友蒋思雨忽然出现在刘可的世界中,让刘可的感情纠葛更加扑朔迷离。蒋思雨的理性,细腻,才情逐渐吸引了彼时心灵空虚的刘可。只可惜红颜薄命,伴随着那一封迟到的来信,美人随着时间的流逝灰飞烟灭。经历了坎坷的感情之路,刘可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爱情,与恢复健康的张栩一起,走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时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恋上我的小萌妻

    恋上我的小萌妻

    她,是校长的女儿,所以受到学校里所以学生的欢迎,虽然如此,但她还是选择自己一个人住在学校里的后花园,文静又不失活泼的她,在开学的第一天,他抱住了她,他们会产生怎样的爱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笙宝十分甜

    笙宝十分甜

    她是突然之间穿越而来的异魂,他是北冥国的君主,最喜欢叫她“笙宝”,本是两条平行线的人,竟意外交织在一起。片场一:皇上,这是臣妾给您特地做的“凉拌黄瓜您不打算尝尝吗?”“爱妃,最近西域又新进一种水果,要不朕还是去跪水果吧,爱妃放心,绝对带刺,朕绝不手软”洛九笙看了一眼咱们皇上大人,摆摆手“行了,自己去吧”…“好的”皇帝陛下(瑾尘)赶紧跪在榻边,只是这怎么跪着跪着就跪到了榻上……(不可描述)片场二:月妃姐姐,宁姐姐,敏思小可爱,快来快来,咱们来玩斗地主,好不好,“斗地主是什么?”“游戏哦,谁输了谁掏银子”“哈哈哈”此后宫非彼后宫,一派祥和安宁的气象,这都多亏了咱们九笙啊……后来的某一天,就剩下了九笙一人,洛九笙这个无奈呀……片场三:“北冥国的战士们,我洛九笙跟你们保证,今日站在这里的,若有回朝的一天,我定不负你们,冲呀…”“杀呀”洛九笙看着眼前的战士们,泪水在眼圈打转,阿尘,我一定会等到你回来的,我会替你守好这片疆土,你一定要赶回来……(放心,男主怎么会真的出事呢。)了解详情,请看正文
  • 侠岚同人之异木

    侠岚同人之异木

    动画片《侠岚》截止第四季的同人作品,讲述一个重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