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0500000078

第78章 价值论美学与乡土生活价值的重估(13)

从审美价值取向意义上说,小说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征服力?这真是司芬克斯之谜。自古及今,这一问题,搅得人们的心灵如此不安。无论是村夫俗子,还是达官贵人,皆如此痴迷于性。性所具有的极大征服力,充分展示在小说艺术之中,这几乎是世界性文学艺术主题。从《裸体艺术史》和《性史》中,可以看到,这一点所涉及的问题极其复杂。随着性社会学、性伦理学、性心理学、性艺术学的纷纷出笼,性成了文化面面观的问题,但是,希腊罗马神话显然是采取宽容并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做法,力图将“性”当作美来看待。“性即美”,是许多美学家所赞同的看法。因而,古希腊时代,美人裸体在众人面前表演。裸体沐浴,人们把女性的身体看作美的对象;性是公开的,性之美被充分展示。古希腊的开放性意识,虽然也导致了西方的混乱,但是,把裸体美女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是西方艺术最悠久的传统,所以,他们把性、爱、自由、美完全融合在一起,诞生了无数艺术家和诗人。无论是艺术史,还是生活史,性生活或性爱享受,总是被充分重视,社会采取开明态度,认同人们的自由奔放情感。西方人对裸体美女和性爱场景的观赏,是如此自然和自由,这一切,在古老的中国则显得不可思议。一部中国美术史,在五四之前,从来没有真正摹写裸体,顶多是裸体影像而已,那种所谓的“春宫图”并不能直接刺激人的感官,顶多是激发想象。文学中的性描写,也是这种激发想象的“鸦片”。

正因为看不到活生生的裸体艺术,所以,性意识才显得神秘。仿佛现实的裸体,又不如艺术想象富有刺激性。“吃喝玩乐”的生活哲学,导致许多昏官浪子以猎取女人作为最大乐趣,这就使一些正人君子感到性更加神秘。这种特殊的性文化,导致乡土中国不断地出现性错乱现象。例如,潘光旦所描绘的乡土中国之性错乱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中国的官方统治策略,明文禁锢性艺术表达,但又允许妓院的设置。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禁锢它,而道家文化又把性引向边缘,佛教则有选择地排斥它。民间道家文化把性引入了邪道,而官方儒家文化把性引入权力交换之中。性与道家结合成了民间奇特现象,至今,仍残留在中国社会底层深处,因而,错乱是必然的。儒者表面道貌岸然,背里男盗女娼;道家表面追求长生,实质上则放纵享乐。因此,中国的性文化价值意向,始终不能与古希腊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协调。最为人所注重的性问题,在中国以变态形式生存,这就不可能写出自然而自由的性,只能把性推入世俗的深渊。官方的禁止与民间的趣味,给出版商提供了生财之道,于是,黄色书和录像带,在中国底层生活中,成为一股潜在而又巨大的暗流。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小说家的性描写闪闪烁烁、朦朦胧胧,那么,80年代中期以来,性被变戏法似的玩来玩去。所谓寻根,所谓纪实,所谓后现代,无不是以性取向作为强有力的诱饵,吸引着读者。古老中国那变态的性,以各种形式出笼了,有些作家借批判的方式达到纵情之目的,有些作家借宣淫的方式达到刺激的目的。如果说,贾平凹的《金狗》、《黑氏》、《金矿》中的性,是表现性伦理主题,那么,《浮躁》里田中正性技巧与性享受之现身说法,则揭示了性与权力交换的现实性。这是乡土中国最普遍,最“自由”的性意识,只要与地方官性交换,就是荣耀和欢乐,贾平凹的这种描写所具有的生活价值,极其深刻。如果采取批判态度,那么,《浮躁》中的性描写具有社会批判价值。无论是田华与将军之子,还是豹子的女人与田中正,都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与性交换的文化悲剧。如果说,田华已经处于自觉状态,那么,豹子的女人则依然处于性蒙昧与原始状态。这就是乡土中国的真实,可以说,贾平凹前期小说的性描写,大多具有这种意义,即从伦理和社会角度入手,去分析性意识与性取向。既能达到赢得受众的目的,又能传达社会批判意识,功过参半,《太白》之后,贾平凹则放弃对权力之性的描写,主要探讨乡土中国性的原始问题。时而悲怆,时而富有喜剧性;时而残酷刺目,时而柔情似海。无论如何表现,性刺激意识与性享受意识,在贾平凹的创作中,愈来愈上升到主导地位。性压抑的确非常关键,人性就在此分界,这是洞悉人性的最好角度,然而,人们更渴望把性当作美描写,要让性描写真正上路,真正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和自由审美意识,这是最重要的价值转换。性描写,在许多作家那里,成了最雄壮的场面,那种山野的狂欢镜头,已经定格在时代的记忆之中。贾平凹也有不少作品定格了,如《美穴地》中的性交描写,《白朗》中的性挑逗,《太白》中的人与兽交,这样,贾平凹身上出现了两种鬼,这就是周作人所称的绅士鬼与流氓鬼。这两种鬼之间,虽有激烈冲突,但它们在精神深处交相感通,因为他们具有相似的母体。

在绅士鬼那里,似乎有些忧国忧民意识;在流氓鬼那里,则要最大限度地把性玩弄于作家的股掌之间,称心自如,并能导致世俗的狂欢。作家那特有的优越意识,使他成为过得最有滋有味的人。生活中的不平等意识,使民族生活底层对魔鬼天才,极具宽容意志。贾平凹那散文叙述的绅士面目,斗不过小说作家的鬼气,因为他深知最大限度地抓住“受众”,不是散文,而是性小说。《废都》引起了舆论喧哗,说不清庄之蝶是什么样的人物,可怜、可悲、可叹、可赞,似乎样样都有。这个貌丑心奇的人,竟然深得女性之欢心,不知靠的是什么?所谓四大名人、四大恶少,其实,只不过为了衬托庄之蝶而已,所谓宏大的结构,不过是庄之蝶之情史而已,找不到合乎情理的解释。这个作家的生活平庸、随意、无聊、游戏、追求刺激,在社会纷乱中,先后赢得了几个乡下女人的肉体——从县城逃到西京的唐宛儿,从乡下来城里当保姆的柳月,以及几个城里女人。这些女人所谓的性爱,受制于名气,而不是自由意识。贾平凹集大成地把古典性小说中的所有技巧都搬过来。由于技术和描写的重复和无奈吧,他选择了许多空框让读者想象。贾平凹终于坠入了性的深渊。他自己也浑浑噩噩,不明不白,只是任其放纵的性笔驱使,丢失了现代创作的思想深度探索,纵容那颗疲惫的心灵。性生活的艺术表达价值,在贾平凹的小说中,得到了出色而生动的呈现。

认同乡土中国的社会生活价值,是极其可怕的,鲁迅先生劝人不读中国书,对乡土中国文化进行了最激烈之否定,就是看到民间文化生活价值的危机。在这种性生活沉沦中,在平等意识匮乏的前提下,中国古老的“伟大”性文化,似乎伟大得乌烟瘴气,一片黑暗。愈是深入历史,愈是感到历史的沉重,很难想象作家能沉醉在这片民俗文化之中,津津乐道并充满智趣而不感到心灵疲倦。在时代的中国经济繁荣之背后,通俗文化,并未把中国人带上现代化的旅途,而是更深地陷入文化价值深渊之中。经济繁荣的时代,思想如此倒退,这是悲剧,还是喜剧,只要看一看《废都》诞生以来,市民与学者、青年与老年的复杂情绪,就可略见一斑。无可否认,中国世俗文化漩涡的黑暗深渊,必须具备现代航海技术,才不致迷失航向,运用传统的舟楫,继续在这片苦海上航行,坠入苦海之悲剧怎会不重演?贾平凹的古典情调,有着魏晋风韵,然而,更多的是,世俗生活价值意向。

沿着五四的足迹,难道文化注定会发生这样的倒退吗?“重估一切价值”,重估中国文化的价值信仰,似乎并未过时。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世界文化,在现代视野中,只能在比较选择中求得发展和生存,决不能纵容俗世的生活信念。思想家总是承担启蒙之重任,不仅要继承,而且必须开拓,正如李普曼指出的那样:“曾经有混乱,也曾经有奇迹;曾经有大量谎言,也曾有人决心去揭露它。”贾平凹创造了时代的文化的奇迹,他的探索之功不可否认。然而,贾平凹以及许多作家在探索中国文化道路时,所陷入的新的迷茫又不能不令人沉思,这就要求作家,既要在舆论喧哗中培养胆识勇气,又要在舆论喧哗中保持冷静。纵容并顺应中国乡土“受众”的情趣,并不是创作之根本目的,因为世俗生活中从不缺少这类艺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组织一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队伍,创造孤独、艰难而充满奇迹的事业,建立新的不朽的思想与形象价值。

对中国文化历史和国民情感的理解,仍应回到鲁迅的立场上来,一方面,必须正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不要浮于传统文化的表层作现象还原。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与西方文化相通的质素,这便是真的反抗主义,正因为如此,鲁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魏晋思想的理解与重构之上。对于魏晋风度,他曾作过泛美学化的诗意描述。鲁迅强化与传统专制文化誓死不妥协的精神,从而追求内在个性的解放,因此,他真正欣赏的,是诗人嵇康。对于李卓吾的彻底决绝姿态,鲁迅先生也颇为欣赏。贾平凹在这一问题上,更接近林语堂等名士派,追求魏晋风度潇洒自适的一面,而回避其决绝的反抗姿态。在对待魏晋风度这一问题上,贾平凹更接近林语堂、周作人、俞平伯等京派作家。魏晋风度作为人格精神已经发展得极为完整,魏晋人格成为中国文化中士大夫所追求的自由人格。在儒道之间,既入世,又出世,最关键的是:如何保有生命的自由价值与世俗生活的基本价值,这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另外,对待民间文化问题,对于卜卦、算命、风水等民俗现象,鲁迅一概置之不理,而这种神秘文化,最生动地表现在古典小说价值创造中。

鲁迅研究古代小说史,对中国文化的民间性,进行了深入洞察。在这种历史的考察过程中,形成了比较视野,并且,深刻地洞察到民间文化的悲剧性价值。一方面,并不漠视传统的艺术特性,另一方面,又对古典小说之思想性保持高度警惕。实质上,在鲁迅那里,确立了对传统文化之态度:即肯定其艺术想象力,而力图摧毁专制社会的礼教体系,因而,鲁迅才如此重视吴敬梓和蒲松龄,并由蒲松龄的魔幻观照,转变成对真正的乡土中国文化价值的探索。乡土小说,第一次去掉了神秘魔幻面纱,恢复直面乡土生活本原的麻木和愚昧状态,这是巨大的进步。撕开了文化面纱,抓住了本质,不对风俗画面作过多的描叙,直接进入封建意识的心理潜影之发掘。祥林嫂的内心活动和行动选择,无处不体现了这种文化之影响,即使在柔石那里,其外在文化过程和仪式的描绘,并不需要多叙,直接契入典妻行为的社会背景,才是抓住了本质,并洞悉了历史的盲点。历史并不神秘,其阴暗处,无不体现生活的残酷威严,因而,鲁迅横竖看到了中国文化,到处是“吃人”二字。这是深刻的人性价值洞察,然而,时代的寻根文化小说,却并未在鲁迅的基础上更深地走下去。作家看到了乡土中国雄奇、神秘、原始之力量,其内在的残酷性,被外在的狂欢仪式所冲淡,因而,乡土小说试图表现出新的生活理想。如沈从文的《边城》,并不是对乡土生活价值的批判,而是对那种原始生命力和野性狂欢的高度赞颂。这无疑赞颂了原始的美,减弱了生活的残酷和愚昧。

贾平凹似乎更多地遁入到这种卜卦、命相和风土等宿命性质之中。

《废都》中牛玉清的妈,不断地与死去的丈夫对话,虽是生活真实,但主要是神秘文化的潜影。既然神秘文化无处不在,在这种宿命中,任何改造也就毫无意义。古老的中国价值秩序,再一次以宿命的形式被认同。认同宿命并相信它,成了无可奈何的现实生活价值选择。贾平凹堕入到这种文化深渊中,显然,受制于古老的中国文化,更深地认同了文化的宿命。

鲁迅不相信这种宿命,又无法真正改造这种文化,才感到彻底的绝望,才感到要呐喊,才感到“彷徨”。反抗绝望,是他后期作品的悲壮主题,贾平凹恰好放弃了这种反抗主义和理想主义。乡土文学创作的内在价值取向,有必要恢复到鲁迅传统上去,张炜的乡土文学创作的内在价值偏向,正是对鲁迅思想传统的继承与发挥。

6.4.3穿不透的历史盲点与价值反思的制度迷惘

在现代中国乡土小说传统中,张炜站在鲁迅的立场上,在长篇小说的价值探索上,有所创新。因为张炜时刻注目现代历史的盲点,这是鲁迅所无法预见的新问题。这一现代历史的盲点,也是许多乡土小说所无法洞穿的问题,张炜这种独有的透视力,不知是否基于他的生活体验?从目前所见到的传记材料来看,还看不出张炜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剥夺了生命基本权利的公民,但是,从阶级意识入手,张炜通过独特的地主子弟之心灵体验,揭示了十分悲怆的人性冲突。如果说,《秋天的思索》只是浅层的生命价值认识,那么,《古船》已进入历史生活价值的深层次思索之中。

同类推荐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智慧书

    智慧书

    叔本华将其译为德文,赞誉它“绝对独一无二”;尼采则断言:“在剖析道德方面,整个欧洲没人能比葛拉西安更为慎密、更为精细。”而且,它还与《君王论》、《孙子兵法》一同被欧洲学者视为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三大智慧奇书。
  • 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

    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

    康德的历史哲学长久以来一直为中文学术界所忽略,往往被视为过渡到黑格尔与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桥梁,而不是一套成熟的理论。康德本人虽未撰写一部讨论历史哲学的专著,但有八篇重要的文章直接涉及历史哲学。本书包括这八篇文章的译文及注释,并在书末附有详细的研究书目供读者参考。通过本译作,读者可以了解康德的历史观、对“启蒙”和“人类意志”的独特理解、对“永久和平”的追求,以及康德哲学系统中“自然”的终极目的。以研究康德哲学为志业的学者李明辉先生,留学德国获得哲学博士后,致力于康德著作之翻译,且不时核对三种英译本及何兆武先生的中译本,直接从德文精心翻译并修订译文,终以此译本贡献于读者。
  • 哲学基础知识

    哲学基础知识

    本书反映了近几年国内外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吸收了国内外政策、理论领域出现的新提法和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呈现的新特点,注意充实和更新内容,尽可能充分反映哲学的科学体系、丰富内容、时代特点和当代视野。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腹黑宸后vs高冷凯皇

    腹黑宸后vs高冷凯皇

    【宸凯】凯,我们不合适。为什么,你不是说爱我吗?我说过,可是。。。【宸源】大源,你还小,不懂什么叫爱情为什么你还小的你就只喜欢大哥吗?【宸玺】千玺,你会找到比我更好的人不,不行千玺,你。。。你如同我的命。这是伊寒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让伊寒要进步。觉得收藏。加伊寒QQ:2773674119
  • 无恨歌

    无恨歌

    [花雨授权]什么,贴身侍女?他根本就是个男的啊!大家怎么公母不分呢?好吧!好吧!既然长得这么漂亮,男的就男的好了。只是……只是,他也太太太漂亮了点儿;脾气也太太太火爆了点儿。一不小心,她就就就喜欢上人家了。
  • 我许你,重来

    我许你,重来

    如果那一天,有人给你重来一次的机会,不知道你在面对曾经那个让你刻骨惊心的人,你该如何面对?
  • 快穿之攻略男配万万岁

    快穿之攻略男配万万岁

    这是个少女被背叛,然后无意之间被捕捉的故事。
  • 妖孽啊妖孽

    妖孽啊妖孽

    你有没有兄弟?你有没有姐妹?或者……你有没有臭味相投的兄弟姐妹?外貌出众、品学兼优、身家清白、收入丰厚、有房有车但人品略显缺陷的律师大哥,与同样出众、同样兼优、同样人品欠费的记者妹妹的刷三观无下限追爱之旅。
  • 浮生萦云,契阔死生

    浮生萦云,契阔死生

    花夭花谢,一回事等过千年。恨不得故人兮,生死话别,六道轮回,再见哪世哪陌。洱水子畔,血葬秋花,赎不尽前尘的罪。云沫海涯,魂乱彼岸,参不透法华的经。不论命格里计了多少岁月,终是隔着一层雾里看花。虚境往复,逝忆如昨。累世怆乱,梦靥飘引。忘川千百度,谁写怨?谁执念?谁莫负莫离?斯年后,史笔之下,了了失她。千秋不言,长思一诺。他诺之:愿为凡夫,浮生萦云。
  • 冒险的世界

    冒险的世界

    美女西施魂归何处移动的湖到底是否存在金字塔奇异之数142587的存在究竟有何秘密?养着黄泉眼的通幽井竟然出现在地下世界,而更加恐怖的是矗立在井中的白石。太平洋海底墓群为何显现……历史篇章被一卷卷翻开,层层迷雾侵袭而来,究竟是谁在拼命掩盖历史真相,而真相又是什么。随着永生钥匙、镇国章、神石、生死笔的惊世,冒险家、盗墓派、寄宝斋、风水师、九黎族等势力纷纷出现,更有731部队、游骑兵的卷进,展开一场以力量、智慧、勇气为主的终极较量。死亡,就在眼前。活路,究竟在何方。迷雾笼罩而充满未知的冒险世界,有着玄幻的色彩,却演绎着惊心动魄的悬疑传奇。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大童话家朱奎童话·了不起的吹吹历险记2

    大童话家朱奎童话·了不起的吹吹历险记2

    这是一本关于吹牛皮的书,在这部书里,吹吹的手臂可以自由伸长,他改造了他的轿车,一不小心来到了另一个空间,他见到了恐龙,还有泰坦尼克号的船长……故事诙谐幽默,想象力极其丰富。
  • 清鸣纪事

    清鸣纪事

    “那偏执即意为何物?”平静的让人落泪的黄昏,罗绮正一面对着所爱之人,一面悄然抚琴与归雁合鸣。杨清鸣忽然以一种不悲亦不喜的口气问到。“偏执呢,偏执为何物呢?”“偏执,”墨发如瀑,琴声依旧。“就如同无论我在忘川河头,奈何桥边,双溪来往游人,你只回眸莞尔,几世轮回,你便还是你,我便还是我,还能相拥。”物事人往,你若仍在,我即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