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73200000011

第11章 鲁迅经典与21世纪中国现代公民成长(8)

文中的“美术”,就指包罗了文学、绘画、音乐诸种类型的文艺的总称。文章回答了“什么是美术”、“美术之类别”、“美术之目的与致用”、“播布美术之方”等问题。文章重点阐述了“美术之目的与致用”。认为美术(艺术)具有“表见文化”、“辅翼道德”、“救援经济”的三大作用。就“辅翼道德”而言:“美术可以辅翼道德”其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乂安。”在鲁迅看来,艺术审美不但可以提高道德修养,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

鲁迅对文学的审美功能有着独到的认识,《摩罗诗力说》对此作了非常系统的阐述。鲁迅从文学的非功利性角度出发,认为文章“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故其为效,益智不如史乘,诫人不如格言,致富不如工商,弋功名不如卒业之券”。但是,文学能够满足人类的心灵所需。“盖缘人在两间,必有时自觉以勤勉,有时丧我而惝恍,时必致力于善,时必并忘其善生之事而入于醇乐,时或活动于现实之区,时或神驰于理想之域;苟致力于其偏,是谓之不具足。”完善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是文学的“不用之用”,也是文学的“大用”。“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文学“能涵养吾人之神思”,培养理想,藻雪精神;文学能“启人生之閟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文学在启迪人生奥秘,解释人生规律方面的特殊功能“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文学将现实人生鲜明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且自与人生会,历历见其优胜缺陷之所存”。在文学所展示的“应然”的人生图景中,使人认识到存在的不完美,从而顿生改造现实的崇高理想。文学审美世界的理想之光将激发人的创造激情,使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充实与美好。

鲁迅特别关注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的发展带来的欠缺,以及这种欠缺在造成人自身精神世界枯竭的同时给科学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盖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归于大枯,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因此,鲁迅十分强调人的内部世界的充实。他在展望20世纪文明发展的前景时,预见到随着人类文化积淀的日益丰富深厚,人的精神世界也必将随之进一步深邃完美:“二十世纪之文明,当必沉邃庄严,至与十九世纪之文明异趣。新生一作,虚伪道消,内部之生活,其将愈深且强欤?精神生活之光耀,将愈兴起而发扬欤?成然以觉,出客观梦幻之世界,而主观与自觉之生活,将由是而益张欤?”鲁迅之所以特别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是在于它给个体尊严和人生意义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类的新气象和新文明。“内部之生活强,则人生之意义亦愈邃,个人尊严之旨趣亦愈明,二十世纪之新精神,殆将立狂风怒浪之间,恃意力以辟生路者也。”显然,近代工业的崛起也带来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偏颇:“近世文明,无不以科学为术,合理为神,功利为鹄。”以致危及到人的精神生活:“严冬永留,春气不至,生其躯壳,死其精魂,其人虽生,而人生之道失。”尽管如此,鲁迅却从不尽如人意的事实中确证了文学的功能和作用:“大势如是,而文章之用益神。”他后来毕生致力于文学事业,其用意也在于“为人生”,使人生和人性趋向于完善。

开卷有益,阅读无疑是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谈到读书的方法时,鲁迅将读书分成“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两大类。“职业的读书”毋庸细言,“嗜好的读书”是指“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纯粹“为兴味的读书”。他主张“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鲁迅将“嗜好的读书”比作娱乐,认为去除了功利的读书,永远使人怀有深厚的趣味,在变化无穷中扩大精神,获得知识,这是最有益于人生的事。

人文关怀的缺失在我国是一种客观存在。除了市场经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因素,应试教育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现在的学生外语水平、科技知识水平增长了,而人文关怀、人文素养却淡薄了。有学者指出:“现在我们只有语文,而没有文学教育,学生的学习,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有一个怪现象,学生学了语文,反而对文学没有了兴趣。”这意味着我们将语文课完全知识化了。语文不是在培养和发展一个人对生活和美的感受能力,对天性中细腻脆弱的爱的萌芽加以呵护,而是恰好相反。纯粹的知识系统和急功近利的教育目的消解了文学诗意,人的异化与人性片面化的悲剧也难以避免。正如席勒在批评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病时所言:“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断片了。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人就无法发展他生存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本性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了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当代中国社会的功利化教育与世俗化特征结合,使教育的人文精神几乎丧失殆尽。在今天,教育的弊端正如有识之士所揭示的:“将中国古代经世致用的负面影响和美国高度实用的负面影响结合起来,变成一种短视的高度实用的知识,把一些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变成工匠,在精神上就不可能有什么比较崇高的理想、比较长远的关怀,以及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当代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公民素质——人的现代化。如果不站在人的现代化的高度观照民族与国家的现代化问题,那么,对各种发展问题的理解就不可能达到深刻而本质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迅的“立人”思想是当代教育的行动指南和文化资源。

第三节 鲁迅经典与中国现代公民的价值体系构建

学术界在全面反思20世纪的鲁迅研究历史时,认为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研究者对于中国社会、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对于仍处于物质和精神新旧交替状态的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仍处于温饱尚未完全解决的边缘状态的劳动民众,可以说是了解甚微;就是对于社会各种知识分子群体,包括广大的青年学生的心态脉搏,他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融入民族和社会,又以怎样的姿态对传统或世俗的势力保持清醒与抗争,也很难谈到真正的理解和把握。”由此决定了鲁迅的思想和精神很难真正传播到社会群体各个阶层,并产生富有实践意义的深刻影响。因此,“如何在诠释鲁迅及其作品中,把握好尊重人本与重视民本的关系,把握好现实批判与融入社会的关系,把握好思想启蒙与历史承担的关系,把握好忧患意识与振兴民族觉识的关系,把握好理解鲁迅精神与理解社会现实问题的关系,把握好出于公心与制约私利的关系”等,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使得鲁迅研究摆脱了单一的政治思想的诠释轨道而不再陷入另一种单一的意识形态诠释轨道”的一个“最为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既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学术关注点,也是鲁迅研究走出学院围墙,将“注经式”研究转化为实践性研究,使鲁迅经典积极介入并作用于当下中国社会,产生更新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活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鲁迅经典在与整个当代中国的“对话”中生气蓬勃。显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鲁迅经典的科学诠释和全面理解。启蒙者与承担者,沉思者与实践者,个人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在鲁迅那里是完整统一的,他最集中地代表着中国早期现代公民的形象,至今仍然是我们学做或培养现代公民的楷模。

如前所言,“现代公民意识”的含意是丰富的。除了维护、争取自身的自由和权利的“独立意识”之外,还包括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对公共社会的自觉监督、强调、认同的“参与意识”,信仰社会公正和社会正义;对社会公共责任主动担当的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视历史,关注未来,自觉的怀疑倾向和批判精神等(百度百科)。它体现了作为国家主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重含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项内容。坚定的信念和共同价值观是我们推进科学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培育现代公民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得以实现。党中央对此始终给予高度重视:“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培育文明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教育以人为本”的内涵,在21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意味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时代内涵是根据文化语境的特点决定的。当今文化多元,价值观不一,物质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与人的精神世界的相对贫瘠形成巨大反差,因此,“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鉴于鲁迅文学经典的意义世界和语文课程的自身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诸项内容中,我们择选其中“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项,展开构建青少年价值体系课题的研究。

一个人的价值体系构建与其所处的文化语境有着密切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速,以及中国社会由经济体制变革引起的社会心理、文艺生产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复杂变化,使得中国不仅成了“全球性‘后现代’历史阶段及其文化的消费者”,而且也成了“边界和内涵尚不确定的巨大历史变动的参与者和新社会文化形态的生产者”。

“痞子文学”、“大话文学”、“戏说”影视、“无厘头”文化等诸多文艺形态的出现,以及这些文艺形态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轻视甚至否定,对以传统构架的一整套信念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直接影响到受众最广的“90后新生代”。事实上,我们已经发现20世纪80年代生人在传统教育上的缺失,而这个问题在与全球一体化同步的“90后新生代”身上表现得更为令人焦虑。

在这价值系统新旧裂变、矛盾冲突的特殊时期,重新阐释鲁迅经典的意义世界,并以此作为构建新生代价值体系的精神资源,无疑有着积极的当下意义。我们在对“意识形态化”鲁迅形象进行矫正的同时,发掘了鲁迅“立人”思想中的“个体尊严”和“个体生命的自觉意识”,渲染了鲁迅的人性色彩,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鲁迅的人文精神内涵。但是也要预防顾此失彼,不能因此忽略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志士仁人对民族命运高度的责任感与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无私献身的精神。只有兼顾二者,才能在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鲁迅形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鲁迅在现代公民成长中的楷模作用。

一、植根于民族历史深刻体认的爱国主义信念

爱国是公民的神圣使命。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既要具有主体独立和个人权利意识,也必须具有作为国家主人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自觉承担对民族群体的应尽义务,从而使自己与传统人区别开来。“权利”与“义务”是现代公民概念的完整内涵,缺一不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是人的立身之本、精神之根。热爱自己的民族,是爱国主义的主要内涵,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公民进行民族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它完全超越了种族和社会制度本身的局限。培养祖国未来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延续并壮大民族精神的生命力。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环境的出现,民族虚无主义言论的流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使人卷入对物质的狂热追逐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中,对青少年造成了价值观念的模糊甚至混乱。人们发现,“90后新生代”身上的“中国味”在淡化,“全球味”特别是所谓的现代“西方味”却在逐渐强化。因此,学校教育有义务担负起培养新生代理想和信念的重任。

同类推荐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 蓝白时间

    蓝白时间

    谁能保证一生没有过一个脱轨的想法?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真的脱了轨。一线狱警口述25个真实监狱故事,尽现社会倒影中的别样人生——【阿东的爱情】长相俊美却脾气暴躁的帅哥囚犯阿东,因执念于“保护爱情”而犯下故意伤害罪,又在狱中不幸遭受病痛折磨,回想这过往种种,他的临终遗言却出人意料。【大头雷师傅】身负“雷震子转世”、 “吃人肉”等传奇故事的大头雷,心狠手辣但又有情有义,为保护母亲的名誉而犯罪入狱,在狱中却很老实,时时悔过,想要早点出狱。然而好不容易刑满释放,他却再次入狱……一本“穿墙而来”的故事集,展现高墙内的微缩社会。当自由成为代价,时间被蓝白隔断,我们还能否期待幸福降临?
  •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辟蹊径,用“脂砚斋评语”诠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问题”等,得出颇多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解。作品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誉为“二百年来红学沉滞中之大突破。”
  • 咏图集

    咏图集

    这部诗集概括起来,有以下突出的特色:首先,是具有强烈的思辨性。镇琬友以深深的忧患之思与悲悯情怀,去展现自己的内宇宙与外在的大宇宙的多种客体物象,此刻便以咏图的艺术途径呈现于笔端。他从诗人与画家的艺术个性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眼光去观察世界,以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世界,体现自己的爱与憎。正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诗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
  • 成电五十年

    成电五十年

    五十载沧海桑田,半世纪滋兰树蕙。一代又一代成电人胸怀创新电子科技、引领信息潮流的报国之志,秉承艰苦奋斗的自强精神、脚踏实地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培养了近十万电子信息人才,取得数以千计的科技成果,为国防建设和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使电子科技大学成为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
热门推荐
  • 古镜迷魂

    古镜迷魂

    古镜融入了前世今生,一切皆是因果循环,前世的孽缘,到底该怎样去背负……
  • 你是我的PlanA

    你是我的PlanA

    鹿兮,一个可盐可甜的高颜值元气少女,江湖人称“七爷”。七爷前十八年,正可谓是顺风顺水。在家父母宠,学校老师捧。成绩好,颜值高,家里有矿。不曾为五斗米折腰,呸...是不曾为颜值折腰。潇潇洒洒,放纵洒脱,爱自由。直到遇见了穆琰这朵高领之花,一双撩人的桃花眼,摄入心魄。从此鹿兮小祖宗化身田螺姑娘,洗衣做饭,还兼职彩虹屁专员。“哥哥,我都可以。”“哥哥,我要为你生猴子。”穆琰勾唇一笑,:“呵...女人。”
  • 我的桃花源

    我的桃花源

    桃花源,美得不像话,有多少痴男怨女为寻它而痴狂,但所有人都不知晓,桃花源,只能留下一人
  • 月光之恋:恶魔校草,求放过!

    月光之恋:恶魔校草,求放过!

    【新书《男神闯入怀:丫头别怕,我陪你》求支持】因妈妈的去世,改变了她的命运。用自己的实力考上了S市最有名的私立学校。可谁能告诉她,她为什么会住进恶魔家里,最重要的是,这恶魔既然是她们学校的校草。第一次见面就和恶魔来了个Kiss,后来又莫名奇妙的成了他的未婚妻,请问她以后的日子还能过吗?“尹芊荨,谁允许你对别的男生笑的!”“尹芊荨,你知不知道你是谁的未婚妻!”突然,唇被堵住。我靠,校草你能不能矜持点,不要动不动就吻ok!恶魔校草,求放过啊!新书,希望读者们多多支持,多多评论,多多推荐!
  • 他的伪装

    他的伪装

    【女主性格豪爽,男主披着羊皮的狼】李佳怡高一开学挨着一个奇葩的同桌,性子很软不过他从来都没有被同班同学欺负过,李佳怡经常能看到的就是他红透的耳朵,所以她总是调侃她的这位小同桌,殊不知……
  • 狩人猎心

    狩人猎心

    他在13岁生日时,拥有了自己前世的记忆,前世他被自己的未婚妻所杀,800多年过去他重活一世,前生今世两个独立的灵魂已成为一体,昔日的未婚妻已从公主变成了统一世界的女皇,不知道该如何去追上比他多修炼八百年的她呢?
  • 梦书

    梦书

    《梦书》是一名女子用两年时间凝视自己的梦境。以梦,中景象审问自身生活及心灵遭遇,省视女性世界在真实与内在之问最游离的光束。每天的记录各自独立成篇,并以主要人物的性格、情爱见解和想象为轴心,呈现了位现代女性最机灵最敏感的种种面向,还原本真状态的心灵、性、成长。
  • 破阵

    破阵

    《新唐书》记载,“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有虎臣……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其大意是,大唐所以能称雄,攻打其它国家像逐鹿逮猪,靠的是虎将拼死厮杀,攻敌破阵。有一员虎将,名叫王孝杰。少年从军,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公元692年,其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武则天对他大加赞赏:“昔贞观中,得此蕃城,其后西陲不守,并陷吐蕃。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孝杰建斯功效,竭此款诚,遂能裹足徒行,身与士卒齐力。如此忠肯,深是可嘉”,后又言:“贞观中,西境在四镇,其后不善守,弃之吐蕃。今故土尽复,孝杰功也。”公元697年,王孝杰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孤军深入东硖石谷,不想兵败,以身殉国。后,朝廷赠夏官尚书、耿国公。后世赞曰:“孝杰乃心国家,敢深入,以少当众,虽败,功可录也。”“临难忘躯,有进无退。百万争邻,丹血相萃。战气方酣,鼓音忽惫。死敌为忠,足劝万代。”这是什么?这就是破阵精神。为国为家,血战疆场义无反顾,战阵杀伐、破阵击敌,马革裹尸是此生最大荣耀。来世,还当为男儿,卫我华夏!
  • 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刻怀念何匡同志。1999年春天,我们还在一起聚会,谁知同年夏天,他就永远离开我们了。遵照遗志没有开追悼会。但是,他对我的教诲永远铭记在心。
  • 星空爱人

    星空爱人

    时间在距离单位上不断被拉长,人类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