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75400000015

第15章 资源优化配置与效益分析(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描绘了和谐社会的蓝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提高国民素质,关键在发展教育。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有关国家和地区科学、和谐发展的重大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增加教育投入,多办实事”,“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等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教育资源配置指明了宏观方向。

第一节 资源配置理论模型

一、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资源和教育资源

资源,通常指人类借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如土地、江河、矿藏、动植物等,也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

在经济学中,资源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主要是指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土地、江河、矿藏、动植物等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自然要素分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等”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两大类。马克思认为,“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社会要素,一般是指劳动力、资本、已经生产出的劳动产品、技术等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

也有经济学家按照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对资源的概念进行阐述。美国经济学家唐纳德·W.莫法特在《经济学词典》中认为资源是“一个经济的基本投入或组成部分,人们常认为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但现代经济学家把经营能力作为第四种资源。经营能力指一切可以帮助人们把所有资源整合起来的能力,包括管理、创新、风险承担,以及应用分析。尽管它们不像其他资源一样有形,但土地、资本、劳动本身不会创造产出,因而必须与这种能力组合。这种能力越大,产出的潜力也越大。劳动和经营能力常常被称为人力资源,而土地和资本常常被称作非人力资源。”

从上述对资源概念的理解上看,教育资源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一是人力资源以具体的人力为依托,包括劳动力、技术、人的各种能力等一部分社会要素;二是非人力资源以自然要素和部分社会要素为依托,它既包括土地、江河、矿藏、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也包括资本等一部分社会要素。这两种教育资源就是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是有形的物化资源。然而,教育中还有一类资源是无形的资源,包括历史经验、时间、信息资料、无形资产等等。顾明远所编的《教育大辞典》将教育资源定义为:一是为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为前提。二是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

本研究将教育资源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为两大类。有形资源,即为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有形资源又可分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以具体的人力为依托,包括教育者人力资源和受教育者人力资源等;非人力资源,以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为依托,它既包括物力资源,也包括资本等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是指教育系统中的固定资产、教学和办公材料和低值易耗物品等。财力资源是指人力、物力的货币形式,包括人员消耗和公共消费部分。无形资源的价值依托有形资源对教育活动产生作用,包括历史经验、时间、信息资料、无形资产等。

(二)资源配置和教育资源配置

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资源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则是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性行为。

西方经济学家主要用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来解释资源配置,他们认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存在着稀缺性,因为“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的数量都是有限的”。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能够生产各种商品的全部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必须在各种相对稀缺的商品中间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就是资源配置。D.格林沃尔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认为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也就是说,资源配置就是对相对有限的各种资源的不同分配和用途进行选择。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不断的优化配置,以便用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最高质的商品和劳务,使得生产效益最大化。一般说来,资源如果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显著提高,就能充满活力;反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持续低下,社会发展缓慢。

经济学中对资源配置的解释对教育资源配置的解释有重要的启示。一些学者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非均衡性来解释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资源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教育资源配置通常是指在教育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所投入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尽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需求,以求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上海市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课题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解释:“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全社会(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及个人)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分配,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规划指导和人才市场的基础导向作用下,如何有效地将总体教育资源分配到各级各类教育,使教育资源流向最需要的且能够取得最大效益的教育机构;微观的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总量分配既定的条件下,各类学校如何组织并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教育资源配置是在一定区域内,为推动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而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能动性行为。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时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也折射出教育的效率水平和均衡发展程度。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既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又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因素。某一区域如果没有教育资源的合理投入和优化配置,教育水平的提高根本无从谈起。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

(一)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含义

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是指教育资源如何分配,包括社会总资源如何向教育分配,教育内部资源如何在各级各类教育、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进行分配两层含义。

(二)教育产品的属性

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首先要对教育产品属性进行界定。目前,各国学者关于教育产品属性问题的看法基本达成了共识。教育产品的不同属性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不同性质区分开来,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基本属于“准公共产品”。不同属性的教育产品选择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可以看作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不同组合。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产品属于“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即教育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产品并不代表义务教育产品一定是公共生产、公共提供,它也可以是私人生产、公共提供。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组合:公共生产+公共提供;私人生产+公共提供。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允许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共同为教育提供服务,但是消费则应是公共提供。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应免费为学生提供教育产品。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即教育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排他性意味着,在这一阶段,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受到教育,一些人被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所以,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消费方式宜采用混合消费(公共提供+私人提供)。非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组合:公共生产+混合提供和私人生产+混合提供。

也就是说,非义务教育阶段允许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共同为教育提供服务,教育服务的消费由私人和政府共同提供。

(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

按照资源的配置机制,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计划方式、市场方式以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计划型资源配置方式是指“在排斥市场作用的条件下,通过政府的计划安排形成一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市场型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指“在没有政府(计划)干预的条件下,市场会自发地形成一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则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通过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形成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

哈罗德·铂金认为如果社会不能从原有的机构中获得它需要的东西,它将导致其他机构的产生。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所提供的教育产品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其他机构不断在教育系统中出现,形成了办学主体的多样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教育资源配置也以计划配置方式为主,政府对教育一直进行全方位监管和控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原有的计划型配置方式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采取计划方式配置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市场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机制,开始逐渐渗入教育资源配置领域。市场机制介入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国家采取了系列措施保证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1)制定纲领性文件。如中共中央1985年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1992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l99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2005发布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年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等政策文件,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作了规定,有利于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选择的优化。

(2)强调政府与学校职能分开,建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办学体制。

(3)开拓投资渠道,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与多渠道集资办学相结合”的投资体制。

(4)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学校管理机制。这系列措施均对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起了推动作用。

现阶段,在我国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产品为“公共产品”,教育资源配置主要受政府计划方式调控,市场方式是作为补充和辅助因素存在。例如,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我国对义务教育收取少量杂费,并且,由于我国现阶段在义务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上还存在明显矛盾,我国允许个人或组织作为办学主体兴办学校。但是,这不能改变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控制地位。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产品为“准公共产品”,教育资源配置一方面由政府采用计划方式生产和提供,另一方面采取市场方式直接收取学费,或者,可以同时采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将知识和技术转化成经济效益,作为教育成本的一种补充。这一阶段市场机制的作用较为显著,如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通过对几个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提出并建构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政府、市场、学术“三角协调模式”。在高等教育阶段,市场、政府和学术权威构成了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三股合力,它们共同规范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的形成。

同类推荐
  •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九龙山村为例,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武义县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和研究。
  •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战略传媒:分析框架与经典案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学界以及传媒实践者们看待媒体运营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传媒管理政策、信息及数字技术,以及中国媒体市场增长所导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结果。在此背景下,市场定位、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构筑核心竞争力等已成为传媒业界耳熟能详的词汇。然而,上述方式不过是帮助媒体单位实现目标的手段,对媒体单位为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却未做出解答。
  • 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

    本书介绍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台州、绍兴、嘉兴、湖州、衢州、丽水、舟山和义乌12个科研兴校的城市。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热门推荐
  • 生活随笔一言不合

    生活随笔一言不合

    人间的故事总是太短暂,美丽的好少,不要哀伤,不要难过。
  • 星阿游

    星阿游

    宇宙说白了就是一张纸,一张皱巴巴揉成一团的纸,当然,身处其中的你会认为它是个大土丘,反正,想翻过去,挺难。陶离生性谈然,性格平和,即使进了军校,也只想好好混到毕业,奈何,命不由人……本文讲述了一个“胸无大志”的人过关斩将的故事……
  • 无人连接

    无人连接

    未知的生物席卷地球末日降临,地球面临危亡在这个无人连接的世界,即使曾经被这世界抛弃过,这里是我的家乡由我来守护由我来支撑起整个地球的希望!史无前例的宏观科幻巨作震撼来袭,希望各位看官们看的爽快!
  • 封爷的宝贝是大佬

    封爷的宝贝是大佬

    本文是写男主封越与女主互扒马甲的故事,女主是棋王,车王,孤门的二当家,黑客X,全国油画大赛的一等奖,小提琴大师,作家,作曲家鸿七,演员。。。。。男主是隐世大家族的少主,医者联盟的首席外科医生,在临海市遇到许归宁后就是妻奴。国际中心的豪门贵族知道大名鼎鼎的封爷是个妻奴后纷纷想见识那传说中的许归宁。在封越手下调查一件五年前的事时发现许归宁的一个马甲后都发现这个许归宁不简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迷糊小蛮妃

    迷糊小蛮妃

    “快点,快说,快说你爱我!”小蛮依依不饶的盯着王爷谨茉以。“说不出来,喉咙,有鱼刺。”茉以就是不肯依,死活不说。“好,好,你不说是吧!你不说今天晚上我就去陪别人喝酒!你,说,还是不说!”小蛮拿出看家本领,逼着茉以上梁山。茉以坏坏的笑着,“我今晚陪你宿醉。”温柔的声音滴出水来,漾了一池的湖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真的很认真在战斗

    我真的很认真在战斗

    简单的来说,云清穿越之后,获得了一个系统。只要自己的队友全部倒下,系统就会启动孤立无援状态,所有能力全部最巅峰,直接无敌!看着面前的这个孤儿系统,云清陷入了沉思。我不是浪,我也不想卖队友,我也真的没有玩弄对手。我真的很认真的在战斗了!!
  • 术师大陆

    术师大陆

    天庭已崩溃,昔日神不在。神话时代结束,诸神已不存,无尽纪元后,在极其遥远之地诞生了一种职业:术师。地府已空虚,六狱分崩离。主掌六道轮回之地府因天庭而空虚,天庭之六狱已分崩离析,镇轮回,到底埋藏了多少宇宙诸天之秘密?远古之神氏为何消失无踪?远古之神话,埋藏之时代。历经无尽纪元,经历无尽时期与被抹去的时代,迎来了又一大时期:帝皇时期。应运而生,逆天而行。一柄神剑带动远古之神话,被抹去之时代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浩劫

    重生之浩劫

    穿越!这么狗血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女主渊鸣夜的身上,当她接受现实时,却发现原来地球也是危机重重6月8日,KM病毒袭击了全球,人类在丧尸的的威胁,政府在数小时的会议中,组织了一支专门对抗丧尸的队伍,女主渊鸣夜也在意外中选上.........
  • 最难娶的楚王妃

    最难娶的楚王妃

    她误打误撞被皇帝赐婚与他,但是他却一跑就是三年,三年后依然不愿成婚。一回来就去青楼买醉,三天后归来却只见一封休书。他就想问个明白,为什么不告而别,但是问了所有人并没有找到她,就好像她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问府里下人王妃喜欢吃什么,没有人知道,王妃吃的跟楚王一样的,王爷吃什么他吃什么,而且都是按照王爷口味吃的。那王妃喜欢什么东西,下人们也不知道,王妃在府里三年没有人知道他的喜好,他也从来不说自己喜好,衣服是宫中做的,首饰是宫中的分利,每一件都从来没有为自己打算和筹划过什么,只有这次不告而别,真真是应了林老爷那句话,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