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76400000022

第22章 三一教的制度(2)

根据现存《夏午堂建教简章》的记载,大约在民国之际,夏午堂内部的各种教阶制度比较完善,相比悟本堂而言,更显复杂和严密。因夏午堂的组织架构分总堂、大堂、分堂、本堂、典堂五级,因此,在各个级别的堂、祠中均有相应类别的宗教教职人员的设立。负责总堂的教职人员,有一个总体上的名称,叫参赞,取参赞化育之意。相对于参赞作为总堂的最高权力教位而言,大堂的最高负责人称堂选,分堂则称堂佐,本堂称堂奥。这些主要教职人员的产生则是通过选举。选举的过程大抵如次,先由各堂的人员选举产生堂奥(并不是只有一个人,可以是多个人,按照夏午堂的说法只要达到投票限度之内的人均可为堂奥)。再由所有的堂奥推举堂佐,由堂佐推举堂选,由堂举推选参赞。因为堂奥、堂佐、堂选的人选都可以不是一个人,所以,最后产生的参赞也可以不是一个人,然后再从参赞中推举出一人为总持。这样整个教内的最高的教职人员也就产生了。不过在理论上,按照夏午堂的说法,最高的教职人员有两位,一个是总持,一个是道统。道统的产生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即“阐道成功之日”,这时候再行大选举,以产生道统一名,这样,其教阶制度也最终完善。

具体而言,根据夏午堂的规定,其总堂的教职人员是教内的最高负责人,有四个具体的职阶:道统、总持、参赞、化育。道统和总持是最高教职人员,都视为“最高开教师”,在教内居“一等光荣之权”。参赞、化育也是“最高开教师”,前者负责总理室(门人修行及所有日常交流事务)所有事务,后者负责总教室(负责理论、经典及礼仪、考察等方面),在教内居“二等光荣之权”。夏午堂的诸大堂,设置主教(大堂启教师)、主法(大堂启教师)、上方(大堂行教师)、上人(大堂行教师)、正定(大堂阐教师)、正义(大堂阐教师),以上均为教内“三等光荣之权”。分堂设周道(分堂启教师)、周行(分堂启教师)、任率(分堂行教师)、任达(分堂行教师)、承奉(分堂阐教师)、承宣(分堂阐教师),以上均为教内“四等光荣之权”。在本堂,则有堂长(本堂承教师)、堂奥(本堂承教师)、任事(文书、账目管理)、理事(经济事务)、干事(建设事务),以上若为门人的,则为教内“五等光荣之权”,若非门人则为“六等光荣之权”。典堂则为有志信徒而设立,根据信徒的类别不同,分为经宗(日常宗教仪式)和心宗(点化度世、指引后学)两种,各有不同的教职人员。经宗以下,设主坛(典堂之辅教师)、监坛(典堂之辅教师)、司坛(典堂之辅教师)等教职。心宗以下,设道长(典堂之弼教师)、助长(典堂之弼教师)、敬长(典堂之弼教师)等。典堂的教职人员,根据其品行,可谓教内五等或六等光荣之权。

在目前的三一教“祠”、“堂”中,依旧保持着相类似的教阶制度。就比较大的三一教祠堂而言,其教职人员大致有主师、掌教、秉教、道长、坛师、堂长等。

主师——主持祠、堂的全面工作,根据本堂需要设置教职,开教传道,主持入教仪式,授受门徒、教义以及林子心法,举办各类讲师培训班、经书学习班,举行会道仪式等等;

掌教——掌管本堂教务活动、培养引证师、见证师,举办立本、入门仪式,传授心法,教授经书、礼乐等等;

秉教——协助掌教开教传道、举办各类教务活动,指导门人修炼林子心法等等;

道长——负责举办经书经典学习班,讲师培训班,会道仪式,引导门人修习等等;

坛师——主持经师法事、教规、礼法,负责主持各节日的祭祀仪式等等;堂长——负责组织本堂道友参加本教教务活动,负责本堂建设、修缮、济世等等事务。

当然,小一点的祠堂其管理人员自然也就没有这么复杂,主要是由董事长和堂主负责管理,由教职人员负责教务管理,由一般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处理。

第三节 教规戒律

作为一种宗教,三一教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完整的教规戒律,这些教规戒律有的来源于林兆恩最初的告诫,有的来源于释、道的清规,有的则是出于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就三一教教规戒律的历史发展来看,三一教的教规可以分成三个组成部分:直接来源于林兆恩的训诫、经过弟子整理的林兆恩的训诫,以及林兆恩弟子发展的训诫。

一、直接来源于林兆恩的训诫

自嘉靖三十年(1551)在宗孔堂授徒讲学,林兆恩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开始了对弟子们教育。林兆恩的教育按照其自身思想的演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之前,林兆恩主要是以教书先生的形象出现的,其对于弟子的教育,主要是围绕着科举制度的需要,对弟子们进行儒家经典的教育,“士能受孔门心法,能习举子业而两不相妨碍者,是吾弟子”。这时候,林兆恩对于弟子们的约束主要从督促学习的角度出发,在《明经堂》一文中有明确的规定(前文论述会道仪式中有详细的引文,可以参看,此处不赘引),这些规定无不围绕着儒家经典学习这个中心,与当时社会上学堂的要求有着相类似之处。而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之后,林兆恩真正确定了其三教合一的基本思想,开始云游传教。这个时期,林兆恩对弟子们的要求开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隆庆元年(1567)之后,林氏团体所具有的宗教意味逐渐浓厚,从《初学诸生告天矢言》,到《申严诸生戒行疏》、《戒讯诸生》、《帖勉诸生》,最后到《存省规条》,形成了林兆恩对于弟子规诫的基本内容。

这些规诫的内容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林兆恩对于儒道释三教用以教人的方法的论述。所谓世间法,是儒家用以教人的基本方法,而出世间法则是道、释二教用以教人的方法,“孔子之教惟在于人伦日用,所谓‘世间法也’是也;黄帝、老子之教,惟在于王极开天,所谓‘出世间法’是也。”换句话说,世间法就是要求人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儒家的伦理道德,亦即要尽“人道”;出世间法则是强调心身性命之学,亦即要体“天道”。在林兆恩看来,这两者不能分开,“知经世而不知出世,有用而无体也,其流必至于刑名而术数;知出世而不知经世,有体而无用也,其流必至于荒唐而枯槁”,世间法为用,出世间法为体,体和用是不能分开的,所以,必须要把两者统一起来。

因此,林兆恩在其平时教弟子的过程中,强调两者不可偏废,对于两个方面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要求。世间法方面的要求,体现在《初学诸生告天矢言》和《申严诸生戒行疏》,“已上疏启二章,乃所谓世间法也。若不先之以世间法以自戒励,而曰可以入道者,余弗能知之矣”,其具体的内容都是从纲常伦理出发,强调弟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牢记三纲五常之道,不能够有所懈怠。我们可以从《申严诸生戒行疏》中看出一二(《初学诸生告天矢言》在前文论述入门仪式中已引,兹不赘引):臣窃以为三纲孰不知其当惇也,五常孰不知其当植也,父母孰不知其当孝也,兄长孰不知其当弟也?此盖秉彜之心不容泯,又奚待臣之谆谆而诰教之耶?义利之辨,孰不知其当严也;方刚之血气,孰不知其当创也;沉湎之凶,孰不知其当戒也;淫邪之僻,孰不知其当惩也?此盖羞恶之心不容泯,又奚待臣之谆谆之战惧邪?臣惟以是之故,乃撰疏启三章,是皆所谓世间法,而不可一日无焉者也。故必令诸生详览而细玩之,自省自察,自度其能行也,然后方许当空焚之。自是诸生亦能知所警惕矣,毋敢不三纲也,毋敢不五常也,毋敢不孝其亲、不敬其兄也。至于义利之辨、血气方刚、沉湎邪淫,毋敢不严、不创、不戒、不惩也。而仍前为非,不自警惕,盖亦有之。臣初倡教,臣惟一听诸生之言,而信其行也。退而省其所为,多有不是处,乃今既令启告矣,若复仍前为非,不自警惕,则是以天为不足畏也,天且不足畏也,臣其奈之何哉?为此具疏,臣兆恩不胜惊栗之至!谨疏。

这里,林兆恩对弟子所强调的世间法也就非常明显了,无非是要求弟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行三纲五常之道,义利之分要非常明确,血气方刚之时要懂得克制自己,沉湎于酒色的事情一定要戒除,不能入于邪僻。所有的这些,实际上都是儒家对于日常伦理的基本要求,在这里也成为了林兆恩对于弟子们的最为基本的要求。并且通过焚启告天的方式来加强弟子对于这种道德规范的认识,希望通过这样做能使弟子们恪守伦常,以尽“人道”。

在人伦道德的世间法要求的基础上,林兆恩同时也对弟子们强调了出世间法的规诫,即在修炼其所传授的孔门心法之时,所需要遵守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在《戒讯诸生》、《帖勉诸生》和《存省规条》之中,其中以《存省规条》最为详细。林兆恩在《存省规条》中列举了弟子在修炼孔门心法中必须遵守的十二条规定:

一、士者要心在腔子里以为士,农者要心在腔子里以为农,工者商者心要在腔子里以为工为商,至于一视、一听、一言、一动,无不心在腔子里,方能持孔门心法也。

二、坐不必跌跏,当如常坐。夫坐虽与常人同,而能持孔门心法则与常人异矣。卧时亦然,亦如常卧,亦要心在腔子里。

三、昼而坐,晨而卧,理之常也。夫坐卧虽有昼夜之分,而心在腔子里则无昼夜之分矣。

四、坐时不持孔门心法,便是坐驰。孟子所谓放心者,岂必心放于色,心放于财,然后谓之放心也。即此坐驰,便是放心。

五、应事时,须当时时刻刻省察此心还如静坐时否,不动心否,不动气否,不悦色,不悦财,不悦纷华否?

六、应事时,如不能不动心,不能不动气,不能不悦色,不能不悦财,不能不悦纷华,是我存养之未至也,须当痛自悔戒。如能不动心,能不动气,能不悦色,能不悦财,能不悦财,能不悦纷华,是我存养之有道也,尤当益加勉励。

七、动时固易动其心,静时亦易动其心,心在腔子里,则自然不动矣。

八、静而存养,心要在腔子里而静也;动而省察,心要在腔子里而静也。

九、持孔门心法不特于出门使民之时,心要在腔子里而静也;甚而至于造次颠沛之际,心要在腔子里而静也。

十、省察之功尤当先乎其大者,其事君也果能忠乎,果心在腔子里乎?而一念之忠果出于中心之诚乎?其事父也果能孝乎,果心在腔子里乎?而一念之忠果出于中心之诚乎?至于天显之序,交游之信,固人道之所当然,而造端之始,居室之微,尤人情之所易忽。若舍此人伦之大而不知所以省察焉,纵有身心性命之学,岂不失之荒唐杳妄?非余弟子也!

十一、心本活泼也,若有操存坚执而必其心之不动焉,是亦告子之不动心也。岂余所望于诸生邪?

十二、近来习静之徒不知孔门心法,而枯坐于一室之中,日不窥户牖,夜不就寝席,亦既迷矣!盖由大道久湮,圣学不著不,故邪师邪说得以入人之深如此。若诸生中有能宣明余教以开斯人之徒之迷焉,是乃余之真弟子也。

林兆恩对孔门心法的修持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涉及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总的来说,林兆恩所强调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所谓持孔门心法就是要做到“心在腔子里”,亦即要时时刻刻保持人的本心、善的本性,不要为外界诱惑所迷惑。其次,只要能够保持本心的平静,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在修持孔门心法,而不必拘泥于静坐、跌跏等形式。在这里,林兆恩所着重强调的是要保持心静,保持本心,这也是其对于修持的最基本的规定。可以说,修持孔门心法,修的就是人的本心。

在林兆恩看来,“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释二教的修行中,无不例外都要持斋,而林兆恩则认为不需要持斋,只需持“心斋”就可以了,“持斋以持心可也”、“余惟以心斋为贵耳。余惟以释氏经律虽严,犹许人食三种净肉:鹿肉一,猪肉一,其一余忘之矣。若弥勒佛,释氏之卓然者,尝饮酒食猪头肉。至六祖,乃以菜寄煮肉锅,而曰‘但吃肉边菜’”。只要心静了,其余的形式在于林兆恩而言都是不重要的。当然,出于宗教的需要,林兆恩也创立了一种“斋”,要求弟子们每天都要遵持。

余尝酌古诸斋,日令诸生持之,名曰“不迂斋”。每日一斋,以早为期。早或召燕,至午乃斋。午又召燕,至晚乃斋。肉边之菜,亦无所碍。凡我诸生须当反而思之,我之所以日持不迂斋者,抑何所为以为道也?又当记忆我修道以仁之功夫,真有不可终食而或违也。日不迂斋,日不违仁,而用力之久,则庶几乎内而能主于直内之敬,外而不忘乎方外之义。而儒之圣学,道之玄学,释之禅学,岂其有外于我之敬义也哉?故曰“敬义立则德不孤”。直内方外,谓非真戒斋而何?夫既不食肉,则有似于斋。而肉边之菜,则有似于非斋。

非斋而斋,斋而非斋,亦以稍见余之教固有不在于斋者。记忆为仁,是又斋心之或一道也。

不迂斋,从林兆恩的论述来看,实际上就是心斋。它要求人每天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反思一下自己,以求在本心中达到敬、义,实际上也就是仁,就其根本的含义而言,强调的也是儒家的人伦道德。

同类推荐
  • 百年佛缘:僧信篇

    百年佛缘:僧信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隔世孽缘:可汗的复仇舞姬

    隔世孽缘:可汗的复仇舞姬

    妈的,老天爷你在玩我吗?好不容易享享福,可不知得罪了哪路神仙,一个不留神直接被仍进大漠,而且还是古代的大漠,鸟不拉屎的地,我好歹也是一个舞者吧,虽不算是一线明星,可怎么说也是小有名气吧~~~~~~~什么眼前的穿着怪异的家伙是谁啊?长的可真帅,可你帅归帅,干什么跟我过不去啊,说我是奸细,奶奶的,看过有我这么真的奸细吗?干什么,扫查证据要搜什么,还一件都不能留,老娘都被你看光了······他,一代枭雄,统一浩大的蒙古国,成为所有人心目中最伟大的神。可这神就是不近女色,无论各个部落送上多美的女子,他都是一概不闻,难不成他是短袖?可这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人,谁呀?怀疑是奸细,看着他脱得只剩贴身衣物时,方知是一女子,女人怎么会有她这样的,倔强的想把她掐死,敢跟我斗,你还嫩了点,“脱,一件不留”玩不死你······
  • 陈城途

    陈城途

    独领武林者的背后埋着无头绪的灭门惨案,四大家的后裔挣扎着拼凑出同一个真相。前辈的殊途,后辈的针锋相对,终究还是成为天大地大之间不多的依靠。“唯此一途,别无他想。”“旧年仇怨以外,还有你自己的路……和我。”群像,cp不分主副,戏份分配奇特,HE--长篇预警,前期铺垫很多,节奏较缓
  • 不做王

    不做王

    乱世出英豪,乱世亦葬英豪,世事多变,天下纷纭。若能纵马山河,侠义恩仇,不做帝王又如何?常怀一颗侠义之心,扫尽天下不平之事。
  • 成功五步曲

    成功五步曲

    当今是一个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成功学的图书成千上万,读者面对如此混乱的图书市场选取一本好书比读更多的书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为读者着想,特将近三十年来中外的数百种成功励志图书进行精华提炼,进行系统归纳,最后才得出如下成功五步骤:第一步为梦想找目标;第二步为计划定步骤;第三步为行动争速度;第四步为改进查漏洞;第五步为坚持找理由!以上五个方面是实现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无数成功者都是依此路经而踏上成功之道的!
  • 你的反义词是我

    你的反义词是我

    【已完结】生命是不是一条又一条可以无限延长的射线呢?我是这条,你是那条。要么是平行线,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交集。要么是射线,先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两条线突然有了交点,生命悄悄苏醒,或早或晚。我爱幻想,喜欢美好的事物,喜欢华晨宇,我曾以为我很难再喜欢上别人了,华晨宇就是我的全部,支撑起我整个世界,直到我遇见了你。你说,你是我的反义词。我说,故事开始,过程漫长,请别离开。谢谢你,我的卡西。(摘自乐荧瑄的日记)
  • 我是搬山贼

    我是搬山贼

    万寿山,五庄观,一声尖叫划破了寂静的星空。“祖师爷,满山的灵气都消失了,那人参果树都开始枯萎了!”镇元子卷起袖子,操起拂尘,气急败坏的掐起法诀,打开幽冥之路,纵声跳了进去。“后土,定是你那杀千刀的徒弟偷了我万寿山的山魂,今日,你定要给我一个说法!”乾元山,金光洞,醉醺醺的太乙真人正自睡的香甜,李哪吒急匆匆的闯进洞府,将这四仰八叉的太乙金山一把拽起,死命摇晃。“师父,山中灵气全失,护山法阵无以为继,那石矶娘娘正气冲冲的闯上山来,说是非你不嫁!”半醉的道人酒意全无,长大了嘴巴,手脚冰凉。“乐狮驼,定是你这混蛋!你害苦了我啊!”凄凉的哀嚎响彻乾元山。花果山,水帘洞。“大王,四爷他就在百里之外,咱们是迎还是拒?”一脸戾气的猴子握紧手中的铁棒,咧嘴冷冷的一笑。“呵呵,还敢来?小的们,穿好披挂,操上家伙,今天非打死这贼胆包天的贱狮子!”“大王,他是您·结拜兄弟啊!”“聒噪!莫非俺还要将这花果山山魂双手奉上不成?”“大王英明!这种败类,必须打死!”
  • 蔬菜贮藏与加工技术

    蔬菜贮藏与加工技术

    "全国畅销图书,本书的语言融注真意实感,流畅挥洒,给您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在它的引导下,会使您进行一次全新的心灵体验,丰富您的休闲时光,获得更多的快乐!生活本来就是一本书,你我都是独一无二的男主角和女主角,爱自己,爱好爱你的人,为了梦想的不懈努力。"
  • 百花争放诗歌集

    百花争放诗歌集

    本书内容纷繁:有电视剧篇:【龙女盗宝】有戏说篇:【调侃孙悟空】有快板书篇·人生篇·漫画篇等等。总之,全书诗歌语言。
  • 既如风雨既如晴

    既如风雨既如晴

    短篇合集。我来这里,只为和你相遇。我说不弃,哪怕你已忘记。
  • 狂鸽

    狂鸽

    点缀。与不同于人世繁华。静眼旁观那侧目间的绚烂。无一时的惊艳。又何来这一世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