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76400000034

第34章 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2)

林兆恩非非三教的对象是孔、老、释迦之后的儒、道、释三教。他在《非三教篇》的序中明确写道:“‘非三教’也者,非以非三教也,以非三教之流者非也”,即针对三教的流弊而言。非非三教的理论前提是道一教三说。在林兆恩看来,儒释道三教都是从同一本源派生出来的:“盖我之道,未有儒、未有道、未有释之先之道也。……譬之树然,夫树一也,分而为三大枝,曰儒、曰道、曰释。”这里所说的“道”实际上指的是“心”,他多次说道:“道也者,心也。心也者,道也。”把“道”与“心”完全等同起来。他认为:“三代以上,教出于一,故道术明,而天下所由以治。”“唐虞三代之时,有儒乎?否也;有道乎?否也;有释乎?否也。”在林兆恩看来,孔、老、释迦之时,虽然他们都是从各自得角度出发设科以教人,但“孔子之教,未尝曰我儒也;……黄帝老子之教,未尝曰我道也;……释迦之教未尝曰我释也”,无论是孔、老,还是释迦,都没有刻意地去分别三教。然而,到了孔、老、释迦去世之后,后世的学者“不知根本之学,不悟心性之原,徒以小慧私知揣度而臆逆之,以各趋邪径,以各相雄杰也”,从而分裂出相互对立的儒、道、释三教。尔后,三教内部又分裂出许多不同宗派。教派之间纷争不断,莫衷一是。到了林兆恩所生活的明代,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三教末流的学者完全偏离了孔、老、释迦之道,“若世之所谓释流者,以断灭为宗,入于幻焉,而非释也;道流则以迂怪为高,入于诞焉,而非道也;儒流则以习威仪腾口说为事,入于辟焉,而非儒也”,这种流弊造成了道术不明于世,人心不古,乃至于天下大乱。

基于上述认识,林兆恩不遗余力地抨击三教的种种弊端。首先,他从孔子之教乃心性之学的价值取向来非难儒学,认为后世儒学者热衷于威仪文辞是违背孔教的宗旨,即所谓“世之儒者,专事于威仪文辞之际,而不知根本功夫、真实学问,此其所以博而寡要,劳而鲜功也”,“世之儒者,徒知周旋进退之文,而不知天然自有之礼”,“今儒者流,知尊孔子,而不知所以尊、遂使孔子之道不着”,“儒者终日口说孔子,不识自性孔子;终日纷争辩论,不知心上功夫”。其次,林兆恩从纲常人伦的角度批评道释二教脱离五伦,不娶妻生子,不士农工商。他认为,“黄帝老子释迦之教,亦有君臣夫妇之伦焉,不知有君臣父子夫妇之伦者,二氏者流也”,同时列举出大量史实论证黄、老、释迦之教未曾遗弃人伦,他在《拟撰道释人伦疏稿》中写道:“黄帝老子人伦之大,载之史书可考已,臣请得而详言之;黄帝四妃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是黄帝未尝遗人伦也;老子之子宗,宗为魏相,封于叚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孝文帝,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是老子未尝遗人伦也。至于释氏,臣亦尝考其典故矣。

若释迦为释氏之宗,曾娶耶输氏多罗,生子罗睺罗,夫妇之别,父子之恩,释迦亦兼而有之,是释迦亦未尝遗人伦耶。……臣窃惟今之真人府,张道陵之后也。道陵汉和帝时人,孙子传至于今不绝。……鸠摩罗什已证大乘,乃生二男,自是不住僧房,别立廨舍。……夫上观之黄帝老子释迦,下观之张道陵、鸠摩罗什,皆有人伦如此,竟不知今之道释者流,所学者谁之学也,所道者谁之道也。”

三教之弊端,概而言之,“以坐禅之病释也,运气之病玄也,支高之病儒也”。在这里,林兆恩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的是三教在现实操作中追求表面化、形式化而背离了作为根本的“道”(实际上也就是林氏所谓的心身性命之学)的流弊。在林兆恩看来,三教在本质上都是作为本体的“道”的体现,之所以在现实中有三教之别乃是出于现实功用的考虑。但是,由于世人不能够认识到三教原本为一的道理,对三教作了片面的、错误的理解,并且固执己见,从而造成了种种流弊。这种情况之下,只能使三教越来越背离“道”,背离孔、老、释迦的立教之旨,而三教也在相背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这显然是林氏所无法接受的,要改变这种现实,就必须倡导三教合一。因此,对于林兆恩来说,三教合一不仅是理论上的必然,更是现实的必需。

第四节 三教合一

林兆恩在阐明道一教三说、三教一致说,并且对于三教的现实弊端作出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三教合一说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他坚定不移地认为,要恢复唐虞三代那样的盛世,唯一的途径就是把已经分裂了的、互相对立的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

关于三教的本体,林兆恩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诸如“道”、“未始儒、未始道、未始释之先之道”、“中”、“一”、“心”等等。由于他深受阳明心学的影响,这些不同的表述实质上都是指先天存在的精神观念意义上的“心”。他认为,心不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儒释道三教的本源,心一道一,道一教三,三教均“以心为宗”。林兆恩所说的“心”,是至高至尊的,它既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也是三教的本体,同时也是三教经典的源泉所在。他认为,有了正觉之真心,才衍生出三教经典。他强调,至高至尊的心并不是孔老释迦这样的大圣人独自独有,而是天下万世人都具备的,“圣人之道,人人具足”,无论古往今来、贫贵富贱、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智愚贤不肖,每个人的心都与孔老释迦一样。

既然“圣人之道,人人具足”,那么为什么自古以来圣人寥寥无几呢?林兆恩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常人屈于物欲而不识心也,学者溺于所闻而不识心也”。也就是说一般人受到外界“物欲”或“所闻”的昏蔽,而失去了能成为圣人的心之虚明的本体。因此,林兆恩强调要希贤希圣希天,关键在于去掉昏蔽心之虚明本体的“物欲”和“所闻”,发明本心。

那么,怎样才能去掉“物欲”和“所闻”,以恢复心之虚明的本体?林兆恩一方面反对程朱的格物致知说,另一方面也反对王学末流空谈心性的弊病。他认为,要恢复心之虚明的本体,单纯依靠三教中任何一教的内心修养方法都是无法实现的,唯一的途径就是要打破门户之见,把三教之道混于一身之内,互相贯通,融为一体。为此,他阐述了自己的三教合一说,“今以余之教言之,始之以立本,以明人伦也;既明人伦以立本矣,则必继之以入门,以明心法也;既明心法以入门矣,则必终之以极则,以体太虚也。故人伦未明,而曰我能明心法者,未也;心法未明,而曰我能体太虚者,未也;故教之所当先者先之,而先其所不得不先也;教之所当后者后之,而后其所不得不后也。本来兼统以无遗,始终条理而不紊乱。昔统之而一者,既已分之而三;今分之而三者,乃复统之而一,三教既一,风俗自同,不矫不异,无是无非,太初太朴,浑浑熙熙,此余三教之大都,合一之本旨也”。

同类推荐
  •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内容简介:我生于莲花净地,门隅,藏语里称“白隅吉莫郡”,意为“隐藏的乐园”。藏历火牛年(公元1697年)我被确认为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同年十月,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勘破、放下、自在”,此为人生悟道的三个阶段。然我穷其一生,也未必参透。转眼几度春秋,当我回望那一世,三百年的红尘轮回,不过我一人而已。有人踏浪而来,有人乘风而去,几多风尘不朽,我就在这里。而我爱的人,便也随我留驻在时间的长河里。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清净

    清净

    在当今社会,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问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让内心世界保持清净。《清净》通过大量的禅宗故事,从慈悲心、平常心、随缘、舍得、放下、活在当下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尘世中忙碌的人们在禅的智慧中修清净心。只有内心清净,才不至被各种境遇所牵引,才能远离烦恼,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清净》由孟阳编写。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赴世(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赴世(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讲述了不同主人公的人生故事。五个人,两男两女,一个老人,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因为各自不同的绝望——抛弃真实社会,寻找神秘的桃花源。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究竟有没有?究竟是赴世还是赴死?在这些生命里,有没有爱情的华光出现过?作者自述:八月底辞职。整个九月,用了半个月游走西藏。回家后又用了半个月写成小说。并非游记,而是故事。世界上最吸引人的便是故事,因为不同的人心里,存在着不同的结局。
  • 迷茫中的那片海

    迷茫中的那片海

    陷入生命中的那片海,在心灵迷茫的时候。前行、领略、驻足、遥望,一切只为了寻找那停靠的港湾。
  • 琴心剑胆入江湖

    琴心剑胆入江湖

    书生辞别师傅进京赶考,路遇师伯被高手追杀,后得师伯指点武功,助其铲除奸佞。。。
  • 吴世勋之遇见你

    吴世勋之遇见你

    原谅我现在才明白—by邹木倾只要你开心就好—by吴世勋对不起,我没有拒绝你并不代表我喜欢你—by边伯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智力加到百万点

    智力加到百万点

    地球与异世界的壁垒被打破,人类世界危机四伏。灵能、灵珠、魂具、技能,一种种超凡力量出现,搅动风云。值此之际,夏星意外得到百万智力,学习领悟能力爆炸。各种知识、技术一学就会,一点就通,甚至还能自己开发科技。于是,一个激情热血的故事开始了……
  • 我的仙帝姐姐

    我的仙帝姐姐

    【新书《重生之我真不是舔狗》已发布,求支持】至尊圣仙之子仙帝林影,为了躲避姐姐的支配,来到地星逍遥。可在他逍遥于别墅、豪车、小姐姐的时候……姐姐来了从此,他万年被支配的生活继续接轨。“姐姐大人,我真不是故意灌你酒好去酒吧玩的,我也得敢啊……”“小姐姐,地星文化了解一下?”
  • My三分之一

    My三分之一

    一场围绕着‘他’所展开的游戏人生,他的到来能否为这个地方增添光彩!
  • 往后而生

    往后而生

    本故事,讲述的是一名在职人员,因一次意外醉酒,导致第二天醒来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阴差阳错弄混了男主人公的病例,医院随即告诉男主人工他得了癌症,以下叙述且看文章,
  •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2015)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2015)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资产阶级冒险家瓦尔科夫斯基对“小人物”尤其是两个弱女子:管家女儿娜达莎和他的私生女涅莉的迫害以及一手造成的两个家庭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