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12200000018

第18章 中南及东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1)

祖国的中南、东南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田园俊秀,山川秀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千百年来生活着壮族、瑶族、仡佬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和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勤劳智慧,从事着稻田耕作或海洋渔业,大多汉族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交流,文化上相互吸收,共同创造,其独具魅力的节庆文化,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一节壮族、仫佬族和侗族节庆

一、壮族的“歌圩节”和“蚂拐节”

(一)歌圩节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最隆重的就是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歌圩节

歌圩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择配和赛歌赏歌为核心内容,同时还兼有戏剧、曲艺、体育等文化娱乐活动。歌圩节时,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此外,还举行抢花炮、舞龙、舞狮、演戏等文体活动,也有部分地方在三月三祭扫祖墓、踏青郊游。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有人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也有人说,在唐代时壮族有个著名的歌仙“刘三姐”,她聪明善良,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在一年的三月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她的死成了人们无法忘却的记忆,于是便在她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原始仪式性的群体歌舞由“娱神”向“娱人”过渡,从“舞化”朝“歌化”发展,从而形成群体性酬唱的歌圩活动。宋代《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心上人,双双退出歌场,清代歌圩参加者成千上万人,民国时期,歌圩活动遍及广西26个县。

三月三歌节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它是壮族民歌文化的自然载体,其民族性、多样性的节日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理想追求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歌圩节既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被定为广西文化艺术节。

(二)蚂拐节

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节,是壮族流传在红水河畔东兰、凤山一带的古老节日。壮族传说青蛙是掌管风雨的女神,称青蛙为蚂拐。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祭祀蚂拐,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每年正月自初一起,经过找蚂拐、孝蚂拐及陪蚂拐、葬蚂拐3个阶段,历时1个月之久。

在桂西的红水河畔,每到正月的蚂拐节,壮族人都沉醉在古老的蚂拐节喜庆的铜鼓声中。相传,蚂拐女神是雷王的女儿,掌管雨水,使大地风调雨顺。有一年壮家有个叫东林的青年,因为丧母而痛苦不堪。他听到屋外青蛙“呱呱呱”的叫个不停,一时烦躁难耐,就用热水把青蛙浇得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从此,青蛙不叫天不雨,人间大祸临头。东林吓坏了,去求神祖布洛驼河神母妹洛甲,得到神训应向青蛙女神赔礼道歉。于是东林赶紧在大年初一敲起铜鼓,请青蛙女神回村过年,又请千人为死去的青蛙送葬。以后,人间又得到青蛙女神的保佑,风调雨顺。从此东兰、凤山巴的壮族人年年要过蚂拐节,祭祀蚂拐,这与蚂拐曾是壮族的图腾有关。

蚂拐节

正月初一的黎明,人们就敲着铜鼓成群结队去田里找青蛙,由于青蛙尚处于冬眠期,必须翻石、掘地,挖洞。当第一个人找到青蛙时,便鸣炮向雷王报告人间祭蚂拐的喜讯。首先被找到的青蛙称为“蚂拐头”,再找一只为其配对。人们为之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田间歌声四起,村寨锣鼓喧天,户户鞭炮齐鸣。据说,先找到青蛙者是幸运的,被誉为雷王女婿“蚂拐郎”,尊为该年蚂拐节的首领,节日所有的活动则由他主持。

蛙婆找到后,便拿到寨中专门的祭蛙亭,经颂蛙师一番祷颂后,把青蛙打死,装入金黄色的竹筒灵棺内。从正初五到正月底,白天由孩子们抬着游村,向每家每户贺喜:“呼——呀,鹞莫飞、鸦莫叫,蚂拐姑娘到,来把新喜报”,当几位诵师代蛙婆念完祝语后,主人家立即热情虔诚地将糯米、钱币、糍粑、红蛋等奉给蛙婆,以示感谢。晚上,将蛙婆重置于祭蛙亭,亭旁竖立一根高10多米的竹竿或杉篙,顶端悬挂一面画有青蛙图像的旗,四周挂有红白兰三色的纸幡。全寨人自动聚集到停放青蛙小亭前焚香,上供祭奠,通宵达旦地跳蚂拐舞唱蚂拐歌,以示为蚂拐守灵。此谓“祭青蛙”,也叫“孝青蛙”。

活动到第25天后,蚂拐节便进入高潮。月末最后一天,人们选择吉时,由蛙师按常规举行仪式后,在蛙师、长老的引领下,全寨老少高举画有五谷六畜、虫鱼鸟兽的幡旗,敲锣打鼓,劲吹唢呐,高号牛角,浩浩荡荡地为蛙婆送葬,到青蛙下葬的宝地后,打开去年葬蛙的宝棺,如果青蛙的骨头呈金黄色,便预示今年好年景,全场顿时铜鼓齐名,同声欢呼。如果呈灰色或黑色,便表示年景不好,于是人们就烧香祈求消灾降福。葬礼之后,男女老少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舞蹈,送蚂拐灵魂上天。葬蛙之日,方圆十里八乡男女老少知讯尽来,田间地头,满山遍野,人山人海,极其热闹。至夜,葬蛙之处篝火熊熊,铜鼓声声,山歌对对,亦歌亦舞,通霄达旦,好一个壮家人的“狂欢夜”。

蚂拐节是壮族先民青蛙崇拜的遗俗。许多在人类蒙昧时期产生的古俗已逐渐被社会的发展演变所淹没,但是,一些奇俗却在人们的生活中延续下来,祭祀蚂拐的习俗便是其中之一。

二、仫佬族的“依饭节”和“走坡节”

(一)依饭节

依饭节是仫佬族的传统节日,又叫“喜乐愿”、“依饭公爷”,有祈神驱邪、保安集福、贺五谷丰登之意,带有强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依饭节每逢丑、辰、未、戌、(有的村是卯、未、亥)之年,于立冬后“吉日”举行,多3年举行一次,有的4年举行一次,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四把等地。依饭节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依饭节:唱圣

关于“依饭节”的来历,有两种传说与节庆仪式关系密切:

一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漆黑一团,后有追兵,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

二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依饭节以一至三天为期,由公推或轮流的“头首”组织筹备,在宗族祠堂或头首家设祭坛。祠堂门外扎彩门,贴对联“依饭三年乐一举、轮诚万户庆千仓”和横额“恭迎圣驾”。祭祀仪式由梅山教师公主持操办。祭祀前,将36位神灵画像挂于堂壁,面具摆放于祭坛桌上。祭祀时,除燃香烛摆酒菜外,还供放以红薯、芋头“牛”若干和糯米谷穗、五色糯米饭等。节日仪式,一般有安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歌、合兵、送圣等七个程序:

安坛,又名“安坛起首”,用鸡、鸭、猪头之牲焚香请神。请的第一位神是“引光”,因为他在神国里负责联络众位神仙,因此请他先临坛,这样别的神仙才能找到地址赴宴。以后依次是鲁班(为众仙铺路搭桥)、家仙、四大五;三元、法主……最后一位是四山土娘。

请圣。供放茶叶、柑桔、甘蔗、芝麻、黄豆等十二素“清筵”。由师傅逐一念唱36位神名,同时由另一穿法衣、戴线光童子面具的师公作舞,表示所敬请的神灵已降临祭坛。

占牲。即牲祭神灵。各家凑36只鸡鸭,由师公宰杀一只,并悬空书写“超生度命”四字,然后于天井杀猪、宰鸡鸭。

劝圣。请神灵享受供品。堂屋中央的大桌上摆满用芋头、红薯刻成的水牛、黄牛模型,摆上五色糯米饭,其周围摆上芝麻、黄豆、八角、沙姜等12种农产品和鸡、鸭、鱼、猪心、猪肝等12种祭品,以示六畜兴旺、农渔牧副丰收,不忘神恩祖德。

唱神。颂唱每位神灵身世、业迹。由一戴引光面具的师公边唱边跳。唱到某神,即由戴某神面具的师公上场表演。唱、演形式根据各神的身世和业迹特点而定。他们行走步的翻爬滚打和对阵厮杀的表演精彩有趣,两边乡民“嗬啊”衬音帮腔助威,气氛热烈非凡。

合兵。师公咬破红公鸡鸡冠,将血滴于红薯、芋头牛身、糯米谷穗及酒碗。参加祭祀者每人喝鸡血酒一口,据说可以受到神灵保护。

送圣。即送梁九。师公送走36位神灵后,对梁九有特殊送别仪式,并具有与民同乐色彩。传说梁九是维护仫佬人利益的清官,极受民众爱戴。届时,一师公戴面具扮梁九,扛一缚公鸡的竹竿,持酒壶,提一吹胀的猪尿泡边走边唱或与乡民对答。内容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产、生活琐事。答不对者,梁九则以猪尿泡击其头,念道:公的尿泡敲你头!引得哄堂大笑,情趣盎然。之后,梁九与祭祀会首互敬四杯酒,迅疾推倒坐椅,燃放鞭炮,表示所有灾瘴瘟疫全随猪尿泡被赶走。这时,乡民们欣喜若狂地分到红薯、芋头牛及糯米谷穗回家供于神龛,以保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至此,祭祀仪式全部结束。

仫佬族崇信多神,节日众多。一年中除10、11月外,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依饭节是其最具特色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家家要置办丰盛食品,除族人聚会和祭祀神灵外,还请来唱师,敲锣打鼓,歌舞娱神。全村舞狮耍龙,唱歌唱戏,连续进行3天,现因影响生产现已不多见。

(二)走坡节

走坡节是仫佬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仫佬族特有的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节日,故又名“后生节”。

走坡节

早在清代,人们便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和八月举行,节期三五天不等。每当节日到来之时,仫佬族人便结伴而行,聚集在山青水秀的山坡上唱起山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为媒,谈情说爱,少则几十人,多的几百人,上千人不等。有的是从前的老相好;有的是从不相识的年轻人;也有来看热闹的老人和小孩。山脚、坡上、水边、路旁,一群群男男女女相互对唱山歌,男女间一唱一答,热闹非凡,其乐无穷。老年人与老年人喜欢唱“古条”,中年人、年轻人之间便喜欢唱起情歌。唱着唱着,越靠越近,有意的年轻人便唱到一起去了,有的肩并肩,有的背靠背。于是男女双方便相互赠送信物,通常都是男的送手镯,女的送手帕,这时女的便偷偷地观察意中男青年的脚都多长,以便回去后自己亲手缝制合脚的软底布鞋送给小伙子。每当唱到夕阳西下时,有意的男青年便在征得女青年同意下把女方送到女家村头,若女青年不愿意让男的相送,就说明女方对男方不太满意,还须进一步加深了解。

悠扬的歌声响彻云霄,欢乐的笑声传遍四方,柔情似水的情话表白了男女间的心情。许多青年人在走坡对唱歌中相识、相知、相爱,从而结成终身伴侣,所以“走坡节”又称“后生节”或“相亲节”。新中国成立后,走坡对歌已不仅仅限于谈情说爱了,增添了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民族团结、歌颂幸福生活的新内容。自治县成立后,根据仫佬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便把每年农历8月15日定为仫佬族“走坡节”,仫佬族青年在走坡时互赠的信物也改为月饼和布鞋了。诚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八月十五哥送饼,阿妹送双软底鞋,哥的月饼用钱买,妹的布鞋手中来。

同类推荐
  • 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

    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

    课堂管理艺术和技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新表征,是教学实践和经验概括和理性提升,本书所阐述的艺术和技巧是简约的,实用的,可操作的,可借鉴的。教师通过本书的阅读和借鉴,能够在新课程实践探索的道路上,不断更新课堂管理理念,优化课堂管理行为,形成新的教学本领和新的课堂管理艺术,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修身养性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修身养性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试用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试用版

    本书内容分三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8)。
  • 威廉豪夫童话上(校园读书活动推荐阅读精品)

    威廉豪夫童话上(校园读书活动推荐阅读精品)

    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美好童年,而童话寓言故事就是这些记忆中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天空,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善恶是非观念的种子。童话寓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以其丰富的想象、美丽的憧憬、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启迪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扉。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达尔文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达尔文传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山神美食家

    山神美食家

    “喂,青云老弟,我要一份炭烤玄龟,五分熟。”——一位来自灵山的小僧。“歪,青云哥哥,养颜珍珠玲珑茶来一份。”——一位住在瑶池边的仙子。“喂,老哥,我想喝你酿的蟠龙酒了。”——来自五指山的传讯。我,云青,道号青云,本想吃遍洪荒美食,却一不小心成了洪荒第一外卖家。其实,我原本是想修仙的。(书友群号637878436,欢迎加入。)
  • 武林卵事

    武林卵事

    此时的他机缘巧合之下服食火麒麟内丹,那内丹为火麒麟吞噬天地煞气所炼,至阳至邪,岂是寻常之人所能承受?张小一全身通红,犹如被一层火焰包裹。。。。。。
  • 即是拳皇也是侠

    即是拳皇也是侠

    曾经的64公斤级拳皇穿越到了一个修仙的世界,现代拳击搏斗遇到修仙功法会燃起怎么样的火花呢?
  • 独上危楼听风雨

    独上危楼听风雨

    京城里的夜晚一片繁华,灯火照亮着大街小巷,欢歌笑语尽显风流。若是有人在城门口,一定能听见这隐隐约约的兵马声,这声音也越来越重。月光下,城外堆满的是,京城的噩梦。突然,四方的大门被打开,城外的声音响遍城内,“杀!!”无数士兵注入了京城,开始虐杀着惊慌的百姓。烧杀劫掠,今晚的京城是人性最劣处的爆发。皇宫之内,载歌载舞。外面滔天的杀伐声,把皇宫的人给怔住了,每个人的表情都令人捉摸不透。“报!有大量敌人进入城内,正在屠杀城内百姓!皇宫已经不安全了,请陛下立即离开京城!”宴席之上,位置最高的男人暴怒了:“京城城外驻扎了五万禁军!敌人怎么可能突然进京!”……
  • 凌界突破

    凌界突破

    作为学生的顾陌,遇见机缘,突破囚笼,踏至真实的世界,但谁又能说准这个世界就一定真实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敌保镖

    无敌保镖

    一段奇葩的婚约,让沈辰不得不从家乡偷偷跑到江州,原本以为跑到江州投靠表叔,赚够钞票就可以摆脱那个长相可以让自己自宫的未婚妻,可没想到刚到江州自己就被一个美女缠住,本来以为是桃花运,可没想到紧接着而来的麻烦,让沈辰意识到,这完全就是桃花煞。没想到自己刚摆脱可以让自己自宫的未婚妻,就再次又被长相漂亮的女人拉入火坑……………………
  • 天下第一探

    天下第一探

    东阳一钧,三年前搬来的郓都的一名少年,然而就是这个乳臭未干的少年,三年内,连破汉水河妖案、荆门覆船案、上庸叛乱案、郓都道士案等十数起大案,小案上百余起,东阳一钧断案如神,江南百姓称其为“江南大地的无影眼”与“神州捕快的启明星。” 然而,年少有为的他,无意间被一个神秘组织盯上,故事也由此展开…… 故事纯属虚构,莫要信以为真。里面的杀人手法请勿模仿。故事发生在一个时空错乱的平行世界。(这句话很重要。)
  • 长生玉

    长生玉

    长生玉蕴含无尽的生命能量,是神彝族的圣地至宝,也是神彝族最大的秘密。无意之中这一秘密泄露了出去,给神彝族带来了灭顶之灾,方英没落的神彝族少年,从此变踏上了保护长生玉的征途。
  • 湘西赶尸客

    湘西赶尸客

    “你现在与活人无异,对吧,还是位长生不灭的王爷。”正当他以为那句沉甸甸的、几乎把他压垮的话不会有一点回应时,眼前长衫玉立的贵公子突然说了一句话。“是,是啊······”“那还说什么过客呢?只要我们找到那该死的判官册子,那天下就没人在能管着我们了!”“每个人都有重头再来的机会,对吧,我想是这样的。”“我爱你。”【提示:此湘西非彼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