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05000000025

第25章 从布莱希特的《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谈起(3)

布莱希特观看了梅兰芳的演出之后大为惊异,他认为从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法上得到了灵感,并开始倡导间离效果。但是,中国戏曲的演出强调舞台与观众的“直线”交流或者说叫做“垂直”交流。体验派戏剧在演出时,观众与演员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而中国戏曲的演出则没有这道“鸿沟”,演员也不会刻意地去营造“这不是戏”的幻觉。演员可以直接与观众交流,比如上场时的自报家门,或向观众介绍剧情,这都是戏曲常见的表演方式。演员甚至可以暂时脱离剧情,跳出剧情之外与观众交流,俗称“打背躬”。这种表演方式,倒是布莱希特颇为赞赏的一种。这样,按说布莱希特戏剧的观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观演关系,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把观众“间离”出剧场的现象?难道只是因为布莱希特希望让人思考,他的戏剧中理智、冷静的成分更多,因而导致人们冷淡地接受他?

布莱希特的戏剧第一次被搬上中国的舞台,就受到了惨淡的礼遇。不过,这次的失利并没有冷却人们继续进行戏剧实验的热情,以黄佐临先生为代表的部分戏剧界人士,仍然为布莱希特在中国的进一步推广而吹之鼓之。1962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话剧、歌剧创作座谈会”上,黄佐临做了《漫谈“戏剧观”》的发言,提出三大戏剧观的说法,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观、梅兰芳戏剧观和布莱希特戏剧观,“目的是想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根本差别,探索以下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推陈出新的作用,以便打开我们目前话剧创作之认定一种戏剧观的狭隘局面”,即“打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一种戏剧观的狭隘局面”。他着重介绍了布莱希特的戏剧观,并指出,“梅、斯、布三者的区别究竟何在?简单扼要地说,他们最根本的区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信第四堵墙;布莱希特要推翻这第四堵墙;而对于梅兰芳,这堵墙根本不存在,用不着推翻,因为我国戏曲传统从来就是程式化的,不主张在观众面前造成生活错觉。”他特别强调指出:“这个企图在舞台上造成生活幻觉的‘第四堵墙’的表现方法,仅仅是话剧许多表现方法中之一种;在两千五百年话剧发展史中,它仅占了七十五年,而且即使在这七十五年内,戏剧工作者也并不是完全采用这个方法。但我国从事话剧的人,包括观众在内,似乎只认定这是话剧的唯一创作方法。这样就受尽束缚,被舞台框框所限制,严重地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为了解脱这些束缚、限制,布莱希特主张破除第四堵墙,破除生活幻觉。”自此,“三大体系”的说法开始流行。

在这里,暂且不从理论层面探讨这种说法是否具有合理性,我们先考虑一个基本常识:梅兰芳,演员,中国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人;布莱希特,编剧,倾社亲共德国人。用不同国家的演、导、编代表三大平行的戏剧体系,这是否过于草率?还有,黄佐临在1962年选择这些人的时候,是否政治因素代替了理性判断?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夏瑞春认为,《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失利原因之一在于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条件采用布莱希特的一套去冲破正统的斯坦尼流派的束缚。如果想解答这个问题,那么就需要理清布莱希特演剧理论和斯坦尼体系的异同。

布莱希特曾经谈到他和斯坦尼的区别:“区别在于,演员在演出的过程中,他的意识是由什么组成的,具有哪些内容,他应该想些什么。正如我看到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帮助演员排除自己的意识并用演员所扮演的那个人的意识取而代之。”但是,他也提到过他们两者的一致性,如他在《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一文中所提出的九条建议。不过,在中国的研究中,特别是经过1959年《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失败,1962年黄佐临的《漫谈“戏剧观”》,人们便开始将斯坦尼和布莱希特的理论中的某些核心范畴视作是彼此对立的,如:再现与陌生化。人们认为这反映了追求逼真的斯坦尼和讲究假定性的布莱希特之间最根本的区别。田本相先生在其《八十年代戏剧观论争的回顾与思考》一文中,通过对高行健的《论戏剧观》、童道明的《也谈戏剧观》、薛殿杰的《摆脱幻觉主义束缚大胆运用舞台假定性》以及耕耘的《舞台假定性与舞台幻觉》的分析,详细地介绍了对“假定性”的激烈论争。再比如,共鸣和间离,众所周知,布莱希特以其“间离效果”理论作为反亚里士多德戏剧的武器,但是,共鸣和间离就真的是彼此不相容吗?

巴赫金指出:“审美活动的第一个因素是移情:我应体验(即看到并感知)他所体验的东西,站到他的位置上,仿佛与他重合为一。”也就是说,一方面,演员要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融入角色,进而使观众在内心产生共鸣,演员的移情是前提;另一方面,观众在移情之后还要回归自我,“如果不返回到自我,那就只能是体验他人的痛苦的病态现象,是感染上他人痛苦,仅此而已。”布莱希特也认为,“就我的知识所及,黑格尔创作了最后一部伟大美学著作,他指出人类具有一种能力,在虚构的现实面前能够产生和在现实面前同样的感情。”一旦错误的意识/行动以逼真的幻觉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它所激起的共鸣就将起到消极的作用。借助合逻辑的结构形式,逼真的演剧形态,借以激发观众的共鸣,“使观众再也不能评论,想象和从中受到鼓舞,而是自己置身到剧情中去,仅仅是一起经历和成为‘自然’的一员”。因此,巴赫金认为,移情不是审美的终结,而是开始。单纯的移情是非审美的。“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在移情之后都必须回到自我,回到自己的外位于痛苦者的位置上;只有从这一位置出发,移情材料方能才在伦理上、认识上或审美上加以把握。”而如果不返回自我,那就不能加以评价。

在这种体验派的戏剧中,观众回归“外位”是在全剧结束之后或者较大的间歇中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如对于莫斯科艺术剧院首次上演《海鸥》所引起的反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回忆录中写道:“第一幕演完时,观众厅里像坟墓一般的寂静。有一个女演员昏倒了,我自己由于绝望也几乎站不住了。但是长时间的沉默以后,才在观众厅里突然发出了一片吼叫声和狂热的掌声。”

而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是使观众时刻与剧情保持距离。但是,许多人因此而误认为布莱希特是要消灭共鸣的。周宪在其文章中指出:后期的布莱希特并不是要消除共鸣,而是要降低共鸣在戏剧性上的作用。中国存在对布莱希特的误读,往往是把布莱希特的理论片面极端化,以便与斯坦尼体系绝对对立化,从而达到攻击斯坦尼的目的。这点似乎与中国的传统相悖:照郝大维和安乐哲的看法,“中国的传统是两极性。所谓‘两极性’,是指两个事件之间的一种关系,每一个事件都把另一个事件作为自身存在的必要条件……二者并没有矛盾。即有意义的、相互联系的概念之间的对称相关性,每个因素都是互相关联的,一切因素都‘互相依存’。”而西方的传统则是二元论,事物是对立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对事情的态度、评判也变成了二元论,出现了一种必须得有非此即彼、绝对对立的庸俗社会学。这正应和了前文所引用的周宪博士论文中的那段话:这是一种某种根深蒂固的、对立二分式的排他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自五四以来历次文化运动中反复出现的一种典型的思维形态,它的根本弱点是缺乏深刻的历史感,缺乏整体性和辩证法。这种思维是否缘起于五四,有待考证。不过,布莱希特与斯坦尼的截然对立倒是为此做了一个很好的脚注。

我认为,间离与移情并不存在矛盾,只不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而已。移情并不是审美的开始,并不是只有当回归“外位”时才会对戏剧产生评价,也会引发观众思考。而对于体验派戏剧,我认为是这样一个过程:“假定性暂时产生幻觉移情共鸣回归再次确定假定性审美评判”。而布莱希特的方法是:“假定性种种手法防止共鸣(随时思考)评判”。在这个过程中,前一种是在演出中由于使用各种手法,使戏剧各因素尽可能的逼真,使人暂时地产生幻觉;而布莱希特则尽量避免使观众融入其中。正如郑雪莱先生用一句话来概括的那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不是戏!”布莱希特——“这就是戏!”但是,从过程上来讲,布莱希特式的戏剧过程是简单的。而两种方法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只是间离手法有时会生硬切断剧情,导致各种舞台手段之间的无法和谐,这样可能会打破人们对戏剧欣赏的连贯性,而人们的理解机制同时也要受到干扰。这样,不仅审美的愉悦难以产生,认识的目的同样也难以达到。所以,作为中国传统来讲,一边看戏一边思考,往往是让人难以接受的,甚至是痛苦的。戏剧的娱乐功能消失了,乐趣便没有了。

同类推荐
  •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

    《纳兰词全编笺注》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人,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 沉默的经典:月光的合金

    沉默的经典:月光的合金

    1.“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新一辑,诗歌爱好者收藏佳品。2.露易丝·格丽克是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文学大奖得主,享誉诗坛已久,作品首度引进。3.《月光的合金》包含的四本诗集均为格丽克成熟期的作品,不乏大奖之作。《月光的合金》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普利策诗歌奖)、《草场》、《新生》(《纽约客》诗歌图书奖)、《七个时期》(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 中国最美传世散文

    中国最美传世散文

    《中国最美传世散文》精选了精美的52篇散文,配以古韵雅致的图片,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这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
  • 王双定文集:为啥抛弃我

    王双定文集:为啥抛弃我

    这是一对年老多病的夫妇历尽艰辛收养教育三个弃婴的故事。由三个弃婴又引出另几个弃婴一系列感人肺腑的事迹:有以德报怨、有浪子回头、有抢救病人、有力破积案、有慷慨解囊……
  • 季羡林国内游记:千年之约

    季羡林国内游记:千年之约

    《千年之约》是季老国内游记的一次梳理,收录了他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参观游览国内旅游景区的文章。如,《火焰山下》《在敦煌》《观秦兵马俑》《法门寺》《登黄山记》《富春江上》《游小三峡》《海上世界》等,其中既有历史人文故事的奇思妙想,又有自然美景的流连忘返,还有对现代繁荣都市生活的慨叹。
热门推荐
  • 我当风水先生那些年

    我当风水先生那些年

    天下龙脉始于昆仑大清龙脉源于东北七星逆转紫薇陨落白虎衔尸朱雀坐风水玄学神鬼莫测梅花易数泽风大过
  • 独爱自家小青梅

    独爱自家小青梅

    十年前,在南海小镇,为美好的彼此心存青涩的时光。十年后,在A市都城,“陈辰,你也不需要再为我做任何事了,我要回家了,请让让。”她强忍着眼中的泪水,紧紧地抿着嘴,怕再说一句,就会在那么美好的他面前落泪。对,就这样,不能哭。现在的她在他眼中仿佛又回到十年前那时,既柔弱又倔强。他紧紧地握起了拳头,又不禁松了松,在黑夜中,她的眼睛透出晶莹的泪光,明明早就已经在意,他这些年来不断的改变自己,踏遍千山万水,才找到她。可是。。。他不甘心,他上前一步猛地把她拥在他强而温暖的怀里,但又怕她疼,稍稍立马松了松力度。我那么辛苦才找到你,这么美好的你,你说,你说。。我怎样才可以不那么爱你?那怕一点点,一丝丝,也好。
  • 母亲讲故事

    母亲讲故事

    文化传承的渠道有三:一是生活习俗及族群的口口相传、二是文字典籍、三是实物承载。单就一个人来说,通过其口,就可将一件事传播二百多年,假如他活到八十多岁,把他在三五岁时听到的八十多岁人讲的事,等他到了八十多岁时再讲给三五岁的孩子,这个孩子到八十多岁后再讲给人听,那么,这件事经过这一个人之口就传递了三八二百四十年。我这里写的是我的老母亲生前给儿女们讲的故事,总共89篇。这些故事是智慧的种子,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动力,我不忍独享,所以,发表于此,希望能有更多人受益。
  • 四维女皇

    四维女皇

    关于空间理论,翻翻书籍或者打开浏览器,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理论依据或学术学说。比如平面可以理解为二维空间,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在三维空间中,那么四维空间是什么呢?有学说指出,四维空间也是和二维、三维空间同时存在;在四维空间中看我们所生活的三维空间,就如同我们在现实的三维空间中看平面的二维世界一样,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的全局,甚至还可以操纵它,改变它。那四维空间是否真的是和我们的空间并存?四维空间里的事物就在我们周围吗?我们在现实的三维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四维空间的生物决定的吗?这些,没人可以回答。但有位迟暮之年的女士,坐在某个公园的长椅上,同旁边一对情侣讲述了她曾经的黑暗史…….
  • 小狐仙的故事

    小狐仙的故事

    妖艳一袭红衫,悬空在潭水上一把挥舞起浪花滚起来透明的屏障屏蔽了所有的外来攻击,这些人是从山下进攻而来的士兵,一个士兵大声喊道:”杀了这个妖女,我们就能拿重赏了!!”然后士兵们一鼓作气,妖艳双手将潭水翻了起来,潭水渐渐沸腾越来越高聚集成了一座水塔,最后,妖艳使力全身而动,双手将水塔一推,水塔形成的水珠滚落在了山上山下的所有士兵头上,他们的头炸裂了,一股血肉模糊的激流滚滚而躺,流向了山头山脚,这时,妖艳又双手使力水潭干枯了,干枯的水塔上浪花激荡的堆起来另一座水塔,妖艳使力全身将水塔冲击着对面的”桃花三千尺”在水塔不断的撞击下,这座山怦然倒塌瞬间分崩离析了,这种功法就叫”落尽”,
  • 今朝寻你不离散

    今朝寻你不离散

    也许在权力的顶峰,我们面临一场生死搏输,既然如此,那就斗吧。
  • 龙诀鼎

    龙诀鼎

    龙、诀、鼎,是龙族三宝,代表着青龙刀,龙变诀,神龙鼎。这三宝在二十多年前相继遗失……
  • 木樨树兮,常绿小乔

    木樨树兮,常绿小乔

    木樨失去了以往的记忆成为了一名快穿者穿梭于已知的世界她需要做的是改变人物的走向一次一次的感情付出一次一次的迫不得已离去她追寻的到底是虚无飘渺的感情还是一直遗忘的旧识?他剜心于她付她于感情他不死不伤白发莫衣盈盈笑意如繁华似锦欲望如藤蔓般缠得他面目全非一次一次失去记忆一次一次重新爱上她这是宿命也是他的毕生追求木樨你怎能不爱我呢?你必须爱上我否则不死不休。
  • 我的天赋是开挂

    我的天赋是开挂

    高手一:“我的天赋是顺风耳,可以听到附近的风吹草动。”某人:“我有全图挂,想看哪里看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迷路了。”大佬二:“我的天赋是力量增幅,一刀999,就问你怕不怕?”某人:“我有无敌挂,你强任你强,吃瓜看你秀。”猪队友:“哎呀,我的操作好烂啊,谁都打不过。!”某人:“别怕!我有自走挂,你只需要安静的点A就行了。”众人:“……珍爱生命,远离挂B!”
  • 第六个巴黎贫子

    第六个巴黎贫子

    杰克逊本是一名贫困家庭出生的孩子,后来和哥哥逃走,要到巴黎去打工上学。路上历经百般磨难,哥哥得病而死,杰克逊经他人的帮助在巴黎找到了学校,康尔一家收养了他,让他体验到了善良人民的内心和人性的弱点,也亲身经历了坎坷却有意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