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3400000057

第57章 周贻白先生年谱简编(3)

是年,取材于巴金先生同名小说、周贻白担任总编剧的电影《家》完成拍摄。中国联合影业公司为了拍摄这部作品,调集了下属的新华、华新、华成三家分公司的影业力量,由当时中国影坛上最为出众的十大名导:卜万苍、徐新夫、杨小仲、李萍倩、王次龙、方沛霖、岳枫、吴永刚、张善琨、陈翼青等十人联合执导,这个导演阵容,中国影坛至今可能无双。演员规模与阵容也是空前的,真可谓明星大集萃。单是女主人公这一行,便聚集了当时沪上影艺圈内所谓“四大名旦”:陈云裳、袁美云、顾兰君、陈燕燕,她们分别饰演《家》中的琴、梅、瑞钰、鸣凤。当时中国银幕上红极一时的三位电影小生:梅熹、刘琼、王引,分别出演《家》中的觉新、觉民、觉慧。当时中国银幕第一花旦胡蝶也在《家》中露面,饰演了一个小角色——淑云。

10月1日,《武王伐纣平话的历史根据》发表(《小说月报》第十三期)。

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新华公司被日本人收买,周贻白写剧讽刺公司总经理张善琨媚敌,张唆使日本宪兵队抄了周贻白的家。周先将家眷迁往无锡,随后脱离电影界,化名杨其敏,随中国旅行剧团北上。

1941年,万籁鸣、万古蟾计划拍摄一部由周贻白改编的动画长片《昆虫世界》,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致使《昆虫世界》停止拍摄。

1942年(四十二岁):

中国旅行剧团在天津、北平上演周贻白编写的《绿窗红泪》、《满园春色》等剧作,场场座满,很受欢迎。

8月,《鼎峙春秋与旧有传奇》发表(《万象》第八期)。

1943年(四十三岁):

1月9日晚,周贻白编剧的《绿窗红泪》在北平长安大戏院上演时,中国旅行剧团全团28人被日本宪兵司令部特务工作团逮捕。周贻白在狱34天,日军方指出他的真实姓名,施以种种酷刑,要他供认抗战组织和隶属关系。周贻白极力否认。日军将周贻白与其他人押送逐出华北,勒令永不准进入该地区。

周贻白辗转回到无锡家中,旋遭当地“特工站”传讯,并被专人监视行止。

自传体小说《第六号囚笼》周贻白:《第六号囚笼》,《文艺春秋》1946年第4期。就是对此次北行入狱经历的描述。此后蛰伏无锡三年,专心致力于中国戏剧史撰写,直至抗战胜利。

1944年(四十四岁):

1月8日,四幕剧《绿窗红泪》出版(世界书局《剧本丛刊》第一集)。

2月23日,次子华斌出生。

1945年(四十五岁):

4月,五幕剧《连环计》出版(世界书局《剧本丛刊》第五集)。

5月,《中国戏剧小史》出版。

5月1日,《清初史实与吴伟业诗》发表(《春秋》第五期);《武王伐纣平话与列国志传》发表(永祥印书馆主办的《文艺春秋——黎明》第五期)。

6月1日,《三十六种剧情的检讨》发表(永祥印书馆《文艺春秋——朝雾》第四期)。同期杂志上还有《中国戏剧小史》的广告:“近年来中国戏剧运动蓬勃一时。然而关于戏剧的基本读物的出版,却是并不多见。本书作者在创作剧本的同时,悉心于中国戏剧的研究,曾撰成七十一万余言的巨著,而本书便是该项巨著的结晶。全书共分八章,从中国戏剧的形成,唐宋间的戏剧,南戏与北剧,明代的戏剧,而说到昆曲、皮黄剧、文明戏乃至话剧,末附‘中国戏剧前途的展望’一章,使阅读者一目了然于中国戏剧的发展路线。”(精印本750元,普及本550元)1949年前期关于周贻白的资料均见于“上海大成老旧期刊”网络版。

6月10日,《皇太后下嫁与多尔衮之死》发表(《春秋》第六期)。

8月,抗战胜利,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由广西迁回。经向培良推荐入校讲授修辞学、目录学等课程。课余写作中国戏曲、小说、历史、语言等方面的考据文字。曾用笔名云谷写了《南京方言考》(《东南日报》,《副刊》,《文史》,1946年)和《洪门起源考》(《东方杂志》,1947年16号)。还撰写了一些关于明清杂剧、传奇的剧本评论,共计30余篇,新中国成立后将其收入《曲海燃藜》。

撰写《蒲松龄的聊斋理曲》、《聊斋志异来源及其影响》、《武王伐纣评话》、《红拂记与红拂三传》、《顺治出家与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等论文。

1946年(四十六岁):

1月1日,《中国戏曲中之蒙古语》发表(永祥印书馆《文章》创刊号)。

2月2日,《悼鲁彦》发表(永祥印书馆《文章》第二期)。

春,写下《无锡景物竹枝词》108首。第1首:“奔走江湖鬓已丝,梁清溪畔偶栖迟。飘零漫说他乡好,听我新声唱竹枝”。第38首:“战罢归来血染袍,胡儿已作犬羊逃。从今洗净羶腥气,笑指河山属我曹。”

5月,《花木兰》由开明书店出版。

6月1日,自传体小说《第六号囚笼》在上海永祥印书馆主办的《问春秋》第四、五、六期上连载。小说以周贻白和中国旅行剧团1943年初在北平入狱的经历为原型,描述了一群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在狱中与日寇斗智斗勇的过程。“我们如果不在黑暗里经历,便不知道光明的可贵”。并赋诗:“楚国相对泪汛潮,从古英雄一字难。地下愿随文信国,千秋留得此心丹。”

7月,《亡蜀遗恨》(又名《北地王》)由潮锋出版社出版。

8月15日,小说《红沙豹》发表(永祥印书馆《文艺春秋》第二期)。

10月11日,上海《中央日报》的《俗文学》周刊创刊。“沪字号”《俗文学》周刊出版之后,在上海还成立了“中国俗文学研究会”,主要是赵景深先生邀集俗文学研究的人聚会,在一起座谈,戴望舒、周贻白等先生都讲了话,表示支持研究会的成立,然后聚餐。也是在这次聚会中,决定出版“中国俗文学研究会丛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先期出版徐嘉瑞的《金元戏曲方言考》、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这次聚会的地点,在当时上海林森路(今淮海中路)四明里对面的一个餐厅。参加聚会的人有赵景深、杨荫深、戴望舒、叶德均、周煦良、关德栋、严敦易、陈汝衡、谭正璧、周贻白、陈志良、方诗铭、邵曾棋、陆尊庭、沈燮元等,当时不在上海的徐嘉瑞、钱南扬等人也都是通信支持研究会的,另外可能还有几位,虽不专门作俗文学研究,但对俗文学却十分关爱的学者,可惜名字都记不清了。时间大约为1946年底至1947年上半年间。

是年,周贻白还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修辞学、目录学课程。周贻白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和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教了一年多的书,冯其庸和沈燮元等得其亲炙。

1947年(四十七岁):

1月1日,《大鼓书与子弟书》发表(《世界月刊》第五期)。

1月,向培良在苏州社会教育学院兼职讲编剧法,将周贻白介绍到该院戏剧系讲授《中国戏剧史》(这是周贻白第一次讲授戏剧史专业课)。周贻白与吴俊升、顾颉刚、曹聚仁、董每戡、焦菊隐、洪深、张俊祥、郑君里、陈白尘、金山、张立德、李朴园、李之悼、王光韶、陈新民等人为同事。戏剧组因为这批戏剧人才的加盟,师资阵容异常强大,教育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师生们还先后排演了《草木皆兵》、《日出》、《这不过是春天》、《伪君子》、《雷雨》、《大地回春》等剧目。这一时期,同学们还在诸位先生的带领下走出课堂,通过各种演出活动进行艺术实践和社会宣传,先后排演了《少年游》、《少奶奶的扇子》、《裙带风》、《自由万岁》、《夜店》、《愁城记》、《升官图》、《阿Q正传》、《民主万岁》等剧目。1950年夏,社会教育学院和无锡教育学院合并成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戏剧组并入该院艺术教育系、乐剧组。1951年,乐剧组的戏剧专业并入上海戏剧专科学校。

7月18日,赵景深为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书稿写序,发表在《中央日报》的“俗文学”副刊上。他写道:“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曾有一部比较完备的中国戏剧全史。有之,自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始。他不愿拾人牙慧,一切说素都有自己的创见,或经过一番苦心的研讨,方才写到纸上去。同时,他特别注重变迁大事,不愿意再编《录鬼簿》或《文苑传》,所以对于作家,只举一些能够代表时代的重要剧作家,不作琐碎的账簿式抄写。”

10月,《洪门起源考》发表(《东方杂志》第十六号)。

1948年(四十八岁):

1月,《中国戏剧史》书稿完成。

同月,卜万仓从香港归来,约请周贻白、欧阳予倩、顾仲彝三人赴香港永华公司任编导员。永华公司总经理李祖永,宁波人,原为上海大业印刷公司(专印国民党钞票)的经理,亦即上海大业大楼的业主,是一个有千万资本的大资本家。欧阳予倩:《电影半路出家记》,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第46—48页。周等人到香港不久,即被李指定编写“忠孝节义”一类的古装影片。大家都感到这是封建主义的搞法,因信念不合,周等人在港一年多也没写成什么。

据吴祖光《从影三十年》一书回忆:“永华公司有一个专职的编剧班子,是著名的三位老戏剧家,即欧阳予情、周贻白和顾仲彝先生。李祖永深以得此三老的参加为荣,曾不止一次对我提到过。在我记忆中这三位前辈都没有为永华写出剧本,但还是经常为公司审阅和组稿。我到永华公司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山河泪》,就是顾仲彝先生组织来并推荐给我拍摄的剧本”。吴祖光:《从影三十年》,《吴祖光选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此三人因受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不愿服从永华公司总经理李祖永指定撰写儿女风情及忠孝节义类剧本,同时周贻白亦无法忍受李祖永资本家的做派,他所作的剧本在各电影公司间传来传去,但均不予录用,周贻白后称此为“剧本游街”。

周贻白在1955年自传手稿中说:“在香港这一时期,我已读得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已经认识到中国革命欲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我本出身小工业者,后又成为江湖流浪者。两年所受欺凌与侮辱,早已含恨在心。此后虽成为知识分子,亦不过做做小职员或教员之类,一切听命于人”,“在香港,我目睹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所施的一切压迫,同时又亲身体验了永华公司老板大资本家的那种气焰,深感非从事革命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及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而周贻白此阶段的作品因不符合公司商业性的要求,故在老板及周围的人们之间传观而不置可否,周贻白遂萌去意。

三子楚斌出生。

5月15日,《官场现形记索隐》一文发表在《文史杂志》第二号上。

1949年(四十九岁):

秋,被永华影业公司解聘。欧阳予情在北京发信约周参加中央戏剧学院建院工作。

年底,周贻白回国。

1950年(五十岁):

1月,还没在无锡家中过完元宵节,便携长子龙斌前往北京,参与国立戏剧专科学院的筹建。

4月2日,中央戏剧学院在北京正式建立。该院前身为1949年10月建立的国立戏剧专科学院,校名为毛泽东亲题,欧阳予倩任第一任院长。

4月,周贻白正式参加建院工作。开始系统学习马列主义。

5月,始任《戏剧论丛》编委。

7月,成立了以周扬为主任委员的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作为戏曲改革工作的最高顾问性质的机构,委员有周扬、田汉、欧阳予倩、洪深、杨绍萱、马彦祥、李伯钊、赵树理、阿英、翦伯赞、老舍、艾青、曹禺、马少波、阿甲、刘芝明、李纶、马健翎、张梦庚、王亚平、伊兵、郑振铎、周贻白、焦菊隐、王瑶卿、尚和玉、萧长华、王凤卿、马德成、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谭小培、金仲仁、鲍吉祥、高百岁、袁雪芬、刘南薇、龚啸岚、韩世昌、连阔如,共43人。马少波:《戏曲战线五十年散忆》,《文艺报》1999年第11期。

11月,《皮黄剧的变质变形》一文发表于《新戏剧》第一卷第三期。

1951年(五十一岁):

中央戏剧学院新设普通科,周因无课上,接受了戏曲改进委员会的约请,和田汉、杨少萱、王瑶卿、梅兰芳、曹禺等委员一起讨论中国戏曲改进问题,同时开始撰写一些关于中国戏曲发展的文章,在《人民戏剧》及《新戏曲》上发表。

4月3日,在戏曲改进局行政、研究、实验力量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戏曲研究院,毛泽东同志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周恩来同志题词:“重视与改造,团结与教育,二者均不可缺一。”这成为全国戏曲改革工作的指导方针。

同类推荐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J.S.Bach)到勃拉姆斯(Brahms),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
  •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包括琵琶缘、琵琶情、琵琶魂3部分,分别记录了吴玉霞在成长与记忆、观察与思考、艺术与人文方面的所思所想,表达了她对琵琶艺术的难分难解之情。该书的雏形始于2003年非典时期她在家休息时创作的6万多字的随笔,在博客网友的鼓励与支持下,加之为此次独奏音乐会做准备期间的思考,近日终于成书面世。
  • 中国艺术简史

    中国艺术简史

    本书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史。它的起源、美术观念的形式及在各种文化和政治社会事件影响下的演变。它注重内容的趣味性,使本书成为现代人培养自身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的必读书。
  • 王林自选集

    王林自选集

    《王林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王林自选集》分为四个部分:数像时代艺术何为,当代艺术创造性何在,为什么是威尼斯,艺术家何以独立。本书反映了近20年来当代艺术批评的实况,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无疑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书对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做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近十年来的趋势和走向,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
  • 电影艺术(下)

    电影艺术(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57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热门推荐
  • 卿竺云

    卿竺云

    秦初,秦始皇统一六国,一江湖侠客救下了楚国旧族,并将其改名为竺雲,远离世事,可奈何天命难料,竺雲碰见了不该碰见的人,世界会怎么样?
  • 异界之恶魔札记

    异界之恶魔札记

    是神?是魔?一只竹棍成了末日之刃,掀起无尽风雨。是神是魔又如何?他说:我是我!天地不仁,万物皆为刍狗,我一棍打之!嚣张的狗学会了魔法,龙成为了宠物,召唤出暗黑生物行走于光明与黑暗之间。它说:我召唤这些生物,只为了啃骨头!
  • 雪塬

    雪塬

    让人成熟的往往是一个人的经历,而并非时光岁月......
  • 巅峰时代之崛起

    巅峰时代之崛起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里不仅有帅到掉渣的魔法师,还有沉默不语却格外强大的的剑修,更有高大勇猛的人马族。诸天三千大道,亿万小道。这个世界一个异能者纵横,修炼者主宰,无数族群谁与争锋。一位少年正通往人生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一刻心花朵朵开

    那一刻心花朵朵开

    季梓熙独自一人东飘西荡,喜欢自由,不受人约束,直到遇见她~遇见他们……如舟靠岸,如鸟归林。
  • 大顺帝国

    大顺帝国

    本作品完全为架空历史【也可以叫yy】: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没有近现代武器,只有明代的武器。这个世界完全为虚构。讲述了李家王朝推翻清王朝和之后的政治混乱以及战争。
  • 古杀神

    古杀神

    骚年无意间吃到一个馅饼......没想到是三个无良敌对的太古大神临死前共同合力打出的逆天传承精华合体....且看身份迷离骚年的逆天之路
  • 银枪牧师

    银枪牧师

    蒸汽与钢铁的狂飙时代,邪恶古神的爪牙肆虐奥布伦大陆。枪炮,汽轮,飞艇,人偶,机械的力量正重塑这个国度;瘟疫,饥荒,战争,屠杀,狂热的意志在撕裂这片大陆。且看穿越者郑文,化身被银枪武装的牧师,拯救这个大陆的人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