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600000018

第18章 世界上最疼我的人(1)

在真正的感情面前,我只是一个笨嘴拙舌的人。我会想,如果我是母亲的那个角色,一定已经心碎了。但那个真正的母亲,却使尽浑身解数去悦纳女儿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奶奶

昨晚去看奶奶,父母先到,我耽搁了一会儿,下车才看见两个未接来电,都是父亲的。

在大房间里跟奶奶、叔叔和婶婶聊天,母亲说,奶奶着急了,一直问怎么还不来,天都黑了,所以催促父亲给我打电话。

后来奶奶问我,你们社出过《千字文》的解说吗?我说不大清楚,应该有的,回去问一下。她饶有兴味地把我引到她的小房间里,步履有些蹒跚,走得很慢,径自在黑暗中摸到开关,点亮了暖黄的小灯。我说奶奶要找什么,我去拿。她说不用不用,你找不到的,然后施施然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本小册子。我凑过去看,见封面上写着《宣传孔孟之道的几篇文章》,又有手写的小字——“供批判用,阅后收回”。

她打开给我看,开篇是《三字经》,后面依次有《二十四孝图解》《群贤集》,等等。奶奶指着那些比宇宙洪荒还要古老的字页,说:“我翻出了这样一本书,也不知是谁的,觉得很有意思,我现在读到这儿了……有点儿不明白……‘辰宿列张’里的宿,是该读‘xiù’吧?”我说是。奶奶兴味很浓,说文言文就是简洁流畅,读起来舒服。我也附和,并答应回去一定帮她找来详尽的解说。

我不记得见过奶奶生气。只有一次偏巧我在,那时候爷爷已经不在了,有人到家里来查电表,把爷爷名字里的“尧”字误作了“龙”。奶奶有些光火,跟那小伙子说,我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了,是“尧”不是“龙”!“继尧”这个名字是有说法的,你们要尊重!那小伙子自然是爱理不理,说老太太气什么,我改了就是。后来奶奶自己进了屋,一下午都没出来。

爷爷在那年冬天不慎摔倒之后,身体每况愈下。卧床十年,又中风,别人一听不懂他说话,他就发火。奶奶始终每天把三餐分出小碟,给爷爷端到床前。晨洗夜漱,从不懈怠。出外散步,爷爷向来西装革履,衬衫、领带、围巾、礼帽,样样不少,仿佛民国的绅士,其中有多少艰辛,不在话下。

爷爷好写大字,居室里挂着《陋室铭》。爷爷写字时,奶奶便在一旁研墨。写完了,两人再一起研究这幅字的得失。不出门的话,就打打牌、下下棋。一次奶奶说,你爷爷打牌打不过我,因为我记性好;可是象棋我下不过他,因为我没有全局观。

爷爷走的时候,奶奶不在身旁。大概也是叔伯们特意不让奶奶见证那一刻,怕她承受不住。得到爷爷仙逝的消息,一向沉着的奶奶一时恍惚,不停地推搡妹妹,说,快去送送爷爷,他腿脚不好……他说话不清楚,你们都听不懂,但是我懂,他说他很累。

爷爷走后,我们从来不敢在奶奶面前提起爷爷。据说爷爷的遗像也是几次被叔叔藏起来,又被奶奶找出来,重新焚香供奉。后来一次去,遗像不见了,也不知其中又有怎样的曲折。

爷爷走后第五年,儿孙聚齐去扫墓。奶奶第一次去了爷爷的坟冢。我们悉数跪地,奶奶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手写的悼词来,有几十页,两面都是笔记。她开始读起来,声音轻微。悼文中追忆了两人一生的过往,奶奶旁若无人,唯有纸钱燃烧的噼啪声为伴。

我心里空空的,不敢直视。有一段,似乎是记录两人人到中年,孩子都还小,爷爷调了工作,每天须晨起晚归。奶奶说:“继尧啊,当年你辗转于两地之间,终日劳顿,盖因正值壮年,不觉疲倦,而我黄昏坐在门槛上等你,见到你骑车回来,总万分雀跃,内心却也十分怜惜。”

爷爷住院的时候,自知时日无多,曾把学医的父亲叫到床前,问自己的病情。父亲不敢实言。爷爷说,不要瞒我,我自己也知道。于是开始交代事情。爷爷说,其实大姐跟你们不是同一个母亲。全家哗然。原来,爷爷在乡下原有一房妻室,生下姑姑。后来那个村子闹了瘟疫,死了许多人,爷爷带着姑姑逃到城里,读书,工作,结识了在女高读书的奶奶,又成了家。这个秘密居然瞒了50年,奶奶如何把姑姑视如己出,可见一斑。而奶奶当年为这桩亲事又付出了多少,就无人知晓了。

一次奶奶跟我说,胳膊上长了老年斑,真不好看。我就留意给她买了一瓶祛老年斑的药膏。她很开心,要付给我钱,我当然不要。她说,不要紧的,我有钱。说着在抽屉里翻出一个小本子来,让我拿着,又去柜里掏钱。本子非常古老,我翻开,原来是账簿,全是“今日,酸奶9元、药品10元”之类。又从反面翻起,内容就完全不同。

一篇算是近作的,大概是这样写的:

继尧,昨晚梦见你。我一人走在雪地上,四面肃杀,非常沉静。你从旁边走来,牵我的手,我们同行。

走了许久,你说,家里好?我说好。

你又说,孩子们都好?

我说,都好。

你又不言声。我不敢说话,怕说了你就要走。

又走了许久,你说,你好吗?

我说,我很好。

你笑,转身走远。

我伸手拉你,猛然惊醒,早已泪湿枕巾。

读到这里,听见奶奶的脚步声,赶紧合上本子。她给了我两张零钱,把本子拿过去,正面翻开,又记下了一笔账。

奶奶越老与我越亲,我不去,她就要念叨。见了我,就怪我又减肥,不吃饭,叮嘱父母要关照我吃饭和早睡,工作无须太拼命。又经常关心我的婚事,知道有了人选,就担心对方不牢靠;没有人选,又担心我寂寞。于是安慰我,说缘分还没有到,又说没人配得上我,仿佛我需要等待我的达西先生才是。

昨晚她先和我谈茶的好坏,又拿出《黄帝内经》来,说听说最近炙手可热,是不是真的?我说是。她就跟我讲起来,最后说,内经里讲万事万物要顺应天意自然,女子豆蔻就该婚配,二八年华即可生子,现在虽然做不到,可你为什么还不找男朋友?我说,奶奶,我没有要忤逆天意,可夜观天象,上天没有给我旨意,我怎么找男人啊?这无稽的话一出,我和奶奶都笑了。

恋父者说

大概是父亲节的缘故,电视台放了《阿郎的故事》。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就像小时候住过的房子,回去看,怎么都觉得粗糙,可潜意识里也清楚:没错,就该是这样的。电影里突然闪过的台词和细节,让人暗暗惊奇,一切都变了,它还在那里。

我边看边想,每个男演员都该好好选个剧本,演一次父亲。跟萍水相逢的爱情比起来,血缘的父子、父女之间的琐屑生活更能直指人心。女人天生的母性使她为孩子做出什么都不足为奇,而父亲不一样。男人本质上都是孩子,一旦失去距离,这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那个你顶礼膜拜金刚不坏的大男人。让男人成长的最好办法,一是到社会上去历练,要么成为一个钻营之辈,要么见天只能忍辱负重;二就是让他做父亲,从此在粗拉拉的胡楂儿里生发出本真的关怀和恩慈。

有个女儿最好。我总觉得女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男人的父性,家有女儿的父亲都又神气又温柔。男人爱女人,要么是儿子对母亲,要么是兄妹姐弟,要么就是男女之情,这几种情感都不同。而女人爱男人,总是对父对兄对弟对子的结合体。所以男人有了女儿,就又有了新生。

徐静蕾和叶大鹰的《我和爸爸》,我一度也很喜欢。喜欢这样浪子回头的故事,男人因为老了累了或有了女儿而回了家,从此安定下来。女人恐怕穷尽一生也改变不了自己的男人,而他的女儿可以。大概男人能从女儿身上看见对女人的亏欠,这是来自又一世的救赎。

我父亲从来待我好,或者说,待我最好,我妈也不及我。就在这个当儿,他还在厨房给我烧鱼。不过他从来就是好男人,没有救赎之说。我得到的爱从来太多太多,常常自觉承载不起,因此总鞭策自己要更努力,更听话,更令父亲眉开眼笑。不知这种父亲对女儿的反作用力是不是普世的。坦白地说,也很累人。于是反观父亲为我做的种种,更惊叹为人父的诸多艰辛。

爸爸的爱

小时候的冬天,爸穿着黄褐色的半长毛呢大衣,载我在老式二八自行车的后座上。每逢考试成绩不好,望着爸后背上白色的汗渍,我都恨不得跳车自尽。我家住得偏僻,沿途要过六条铁道。小学三年级开始自己骑自行车上学,一直到初中毕业。刚开始骑自行车的时候,爸陪着我,每到铁道,爸都说:“看好啦!”然后极谨慎地先骑过去,每一下运作都带着解说。到前头停下来,回头望着我。起初我害怕,摔过几次,于是站在路边红了鼻头。爸问是不是摔坏了。我倔起来,不回答。

直到现在,我依然会梦见那些冬天,我摔在冰上,默默爬起来,爸满眼的担心,我都说没事儿没事儿。后来爸似乎也习惯了,我摔了,他就笑说女儿当儿子养了,禁打禁摔。我乐于听爸笑话我,不愿他为我担心。高考之后的谢师宴上,爸致辞的第一句就是:“我姑娘这么多年不容易……”我的眼泪唰地就流了下来。

爸经常会突然关心起我的婚事来,嘟囔说越老越想找个女婿陪他喝酒聊天。我装糊涂,说:“爸,我陪你喝。”爸一边摇头说:“那不一样,那不一样。”一边已经斟满了酒盅。酒过三巡,爸就语重心长地说:“你得找个人照顾你呀……要不,要不,你现在年轻,不觉得什么,老了怎么办?”我说:“爸,还早呢,不说这个。”爸就满饮一杯,说:“不早啦,你不找个好人,爸将来闭不上眼哪!”每当这时候,我都强忍住眼泪,也干一杯,不说话。

我仍期待无限可能

早上用新买的粉底给妈化妆,伊说从前不知道粉底是要先挤在手背上暖了之后轻拍在脸上的,也不知腮红原来这么好用——我一贯嫌她的粉底太白,她又嫌我的步骤和讲究太多,于是从来都是各顾各。今天她很惊奇于自然色粉底的贴合和遮瑕力,又头一次领教高光和阴影的好处,睁大眼睛在镜子前站了好久。

每当这样的时刻,我就忘了跟妈的那些龃龉和不快,会有点儿不敢想自己有一天会再离开他们远走。人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这个枷锁,多半是来自自身的矛盾和压力。热爱自由如我,野心勃勃如我,惧怕束缚如我,其实有多么爱暖洋洋的家庭生活,只有我自己知道。

女人想有一个归宿,是人之常情,抛却经济的稳定不说,至少对大多数女人来讲,有个男人在身边,总是达到了比孤身一人更好的平衡。从前有个男人跟我说,他很欣赏已婚女人的状态,因为伊们一定有未婚女人没有的从容——我很相信这话,后来也的确留心观察这细微差别,果真如此。常见的是女人在外受了什么委屈或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在众人面前打电话给老公诉苦。或有已婚女人低调地戴一条白金手链出来,blingbling闪个不停,等人问她的时候,就可以淡淡然说一句:纪念日我老公买给我的。

稳定的婚姻是一种世俗化的信仰,是一个寄托、一根稻草。对女信徒们来说,老公该是睡在身边的上帝——至少该有点儿神力,所以对配偶的各方面严格筛选要求,都是常理。前几天有同事问我说:“×××刚结了婚,买了房子又有车,过得很好,化妆品、衣服、鞋子都有老公埋单,都是同龄人,你不羡慕吗?”

我还真仔细思考了一下,很诚挚地说:“还好吧——伊本来是个美人儿,结婚那天笑得花儿一样,真是漂亮——我羡慕她得到了内心所想,至于其他,倒不挂在心上。”

女人跟自己制衡的方式与男人不同,婚姻是很重的一个筹码。但我怎么想来,都觉得自己不是能在婚姻中找到平衡的人。我自身有太多的矛盾和不安,不知何时才能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好的男人也没法儿让我做一个称职的妻子。过来人告诉我或可边谈恋爱边改变自己,渐渐就安定下来。这正是我惧怕的——我不以为自己深藏的固执任性那么容易被改变。倘若有一天我还是决定忠于自己,感情就成了巨大的枷锁,必然要被辜负。与其当一个罪人,不如两袖清风,总好过画地为牢。

我始终在寻找与自己制衡的节点,许多时候以为握在手里了,结果瞬间又跑远得看不见。这倒并不多让我为之苦恼——生命本该像大河远去,我期待无限的可能。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江城子》

出门去看奶奶。

室温不高,奶奶怕我冷,拿自己的大件毛衣外套给我穿。藏蓝竖纹,高高的垫肩,包金边的圆扣子,西装领,是很20世纪80年代的风格。我穿了就不想脱,说很暖和。奶奶也高兴,说:“喜欢就拿回去穿吧。”婶子在旁边说:“这毛衣你奶奶平时都不拿出来,20年前你爷爷给买的。”我踌躇着要脱下来,奶奶阻止了,是真心要送给我。

奶奶的书架里有许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绝版书,全都用旧挂历的硬白纸包了书皮,非常金贵。从小每次去奶奶那儿,我都忍不住把这些书一本本拿出来摩挲,有高山仰止的味道。先前几年,奶奶从不提送书给我,近来却总主动要我挑几本拿走。藏书是最没用的,不过两代定会流散,这正是奶奶在体会的世事虚无。我知道她的用意。

我不想奶奶想这些身后事,于是也不提拿书。奶奶慢悠悠地走过来,手指停在一本《周汝昌点评红楼》的书脊上,问:“这本是你中学住这儿的时候天天睡前读的吧,书页都翻烂了,后来我又粘上的。”我很惭愧,点头称是。可奶奶似乎并没有怪我的意思,说:“你还翻烂了《聊斋》和你爷爷最喜欢的那本《狐仙传说》,是吧?”说着就笑了,也不等我回答。

奶奶问我要拿哪本走,我哪里好意思说都想要,只好支支吾吾。她于是点到一本《词综》和上下册的《唐诗别裁集》给我,说:“这个拿去吧,竖版繁体的,我眼睛不中用了,不能再翻了。”我如获至宝地捧过来,看版权页,中华书局,上海古籍,都是20世纪70年代的书。奶奶走回沙发前缓缓坐下:“与其以后被烧了,还不如送人,你再要什么,都拿去。”

屋里没人的时候,奶奶见我感冒又犯困,垫了个枕头在沙发扶手上,让我睡一觉。我歪在沙发上,不真的睡觉,跟她聊天。奶奶问:“有男朋友了吗?”我说:“还没。”又问:“没化妆?”我说是。奶奶从抽屉里翻出一张去年她生日时照的全家福,说:“这张人很全,17个,都到齐了。”说着又找出放大镜,一个个人头点过去,说:“你看,还是你最好看。”我说,真漂亮的话,怎么都没人要,还是丑。

聊着聊着,奶奶过来翻我的裤腿,见穿了几层,就很满意。她说:“年轻就是不知深浅,我年轻的时候也爱臭美,上身棉袍,下身半截毛裤,穿丝袜。脚都冷得生了冻疮,还不穿棉裤。”我惊叹那时候就有丝袜了,奶奶笑话我孤陋寡闻,得意地说:“当然啦,你以为丝袜是高科技的发明吗?”于是我想起冰心对那些20世纪80年代自以为领导性解放潮流的女文青说过“你们这些都是我们五四青年玩剩下的”之类的话,觉得奶奶可爱得像个16岁的少女。

奶奶见我不睡,就问我最近还失眠吗。我说还好。她说她常常晚睡,人老了没那么多瞌睡,晚睡也是躺着干瞪眼,就背诗。我问她背哪些。她说:“说了你都想不到,《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就是最小的时候背的那些。现在短期记忆不行了,反倒是小时候的事记得最清楚。可小时候的人呢?都死啦,就剩下我啦。前几天他们给我打电话,说李老师出来聚聚。我问,都有谁啊?他们说,几十个人,现在就剩下十几个了,都死了。我说不去,不想去。我已经俩月没下过楼了。”

同类推荐
  • 鲁迅散文

    鲁迅散文

    本书精心选取了鲁迅先生所著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中的大部分篇目,又仔细翻阅先生的其他作品集中杂感多篇,精心挑选,汇聚成这本《鲁迅散文》,所选文章或回忆往事,或任心闲谈,或自我深省,或述时论事,或缅怀挚友。其中多为代表性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影的告别》《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将一个真实、睿智、磊落、忧国忧民的鲁迅展现在读者面前。
  • 生命第一

    生命第一

    许多人不想重现汶川大地震的灾情,是因为人的生命在那一刻变得极端的脆弱与痛苦、无助与悲恸。但这是历史,这是客观。不记述这生命之苦,就不知道人类从动物世界走向衣冠楚楚、讲吃讲穿的文明历程的每一步痛苦与辉煌,这对人类更好地走向未来也是无益和有害的。
  • 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

    一世珍藏的微型小说130篇

    作品让人感动和觉得温暖的是其中的亲情和信义。在当今一切都可以商品化而且大多已经商品化的社会中,这种亲情和信义代表着生活的另一面,代表着人类的本真理想,或许它正是作者有意凸显出来要让读者领会的抵御商品化潮流侵蚀所不可或缺的精神信仰之所在。选在这个集子里的作品,都是按照形式精致和内容丰富的标准精选出来的,或主题新颖,或意蕴动人,或构思精巧,或文字颇有余味。不少作品集众多优点于一身,至少是在一些方面有独到之处的。
  • 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

    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

    二月河先生驾鹤仙去,中原文化残缺名片,华文文坛顿失一极。《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部缅怀二月河先生的文集,使“河风”(二月河粉丝)得到了精神慰藉。本书由南阳市作协副主席、二月河研究学会会长鲁钊主编。
  • 走向春天

    走向春天

    本诗集继续延续熊明修田园风格,保持了清新、俏皮的诗风,此外加入诗人一些乡村之外的感受,融入城市和工业文明的气息,这是诗人有意在诗歌抒情领域的探索,非常可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傅少你家大佬又翻车了

    傅少你家大佬又翻车了

    呆萌大佬谈恋爱+【爽文+宠文+强强联手】薄家,本是商场上让人望尘莫及的领军人物。却因一场阴谋,一家人惨遭车祸无一人生还。多年后,一薄姓女子闯入众人眼帘。酒会之上她落落大方谦卑有礼,俊俏的五官透着一丝青涩,可眸中那股子狠厉,却犹如夜间觅食的猎豹,只要盯上你就必然会撕掉你的肉喝光你的血!让人没想到的是,如此厉害的狠角色,却是个感情白痴,触及感情问题她便如同幼稚园的小朋友一样呆萌可爱!本想着夺回所有后,一个人逍遥快活去,可某人却非要挡她的道,于是二人斗法!据查证,这位傅先生长的英俊帅气且医术精湛,看似无害可弹指一挥间就能将你挫骨扬灰。于是她讨好卖乖,“傅先生我护你周全赠你江山,你给我自由可好?”傅少眉眼一掀,“傅先生不爱江山,爱美人!”我擦!阴沟里翻船!!!
  • 时光漫过波浪滔滔

    时光漫过波浪滔滔

    妈妈说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会幸福的可是我这样却只能受人欺负所以我在这个冷酷的世界学会隐藏软弱。。
  • 再见高中

    再见高中

    一个初中生毕业到高中毕业,从辉煌的中考到高考名落孙山,这是一个农村学生的真实写照,更是现在许多农村孩子所面对现实,教育,家庭,老师,亲情,朋友对那些成长中的孩子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 穷人逆袭记

    穷人逆袭记

    穷人景凡,得一逆袭空间,从此踏上逆袭之路,逆天改命!这是一个穷人不屈于自己的命运,而要逆天改命的故事。。。。。。
  •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危机四伏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危机四伏

    小熊队的邬童接到了学弟的挑战,可是挑战他的不是学弟,而是一个少女,而且这个少女的身份不简单……(本书自己是我的瞎想。切勿上至真人)
  • 最强恶魔经纪人

    最强恶魔经纪人

    一次彻夜加班后,杨崇意外穿越了,初到一个奇怪的陌生世界,但他并不觉得孤单,因为他的身体里,还住着一位强大的远古女魔。国王老奸巨猾,教会阴险狡诈,各方势力轮番登场,为了在新世界里安享青年中年和晚年,杨崇即将与敌人们展开斗智斗勇斗地主的精彩篇章。
  • 绝品司机:护卫美女同事

    绝品司机:护卫美女同事

    恶人飞扬跋扈,身怀绝技的小司机张云凯在不知不觉中把护卫和帮助公司美女同事视为己任,且不计回报,可没想到人家基本上都不答应,非要以身相许或者不求天长地久什么的,搞得他真有些应接不暇了,有时候都想逃跑。
  • 犹是春闺梦春梅

    犹是春闺梦春梅

    [超宠+甜]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
  • 我玩逆水寒的那些年

    我玩逆水寒的那些年

    逆水之寒,断玉,砌玉承天,纳地,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