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19300000004

第4章 才艺选择与培养原则(3)

父母的“不合理高标准的要求”会阻碍孩子的上进心。孩子的进步,哪怕是进步很小,也应该获得鼓励和赞许。因为在孩子付出努力后,超越了自己原先的成绩。有了进步,如果家长还不满足,对孩子说:“怎么才考65分啊?题目又不很难!下次考好一点。”父母这样的“训诫”或是“鼓励”,孩子听了之后,他会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是没有能力的,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和沮丧感,孩子会想:“反正那是我根本无法达到的目标,不要再白费时间了,不如干别的吧!”

到头来,这样的高标准与父母要达到的效果背道而驰。

十二、激励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家长的正向期望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之一。很多的事情只要你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好这件事”,孩子就一定可以做得到。问题是你要给他机会,给他时间,哪怕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就可以做到。

教育学家们研究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有人故意在对孩子进行智力测验时,缩短测验的时间,让孩子无法得到好成绩,然后不时地嘲笑他,对他说:“呵!原来你是个一点也不聪明的笨蛋,看来你不会有好的成绩了。”

研究者发现绝大多数受到打击的孩子都明显地出现沮丧、不高兴、挫败的情绪,甚至当时就哭出来。如果接着再对他说:“反正我看你是不行的,再做另外的题目试试吧!”

与先前完全相同的测验卷再给他一份,绝大多数的孩子仍然不会答得好!其实可以做得很好的孩子之后的表现一定会大不如原先的水准,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孩子受到那番嘲讽和怀疑,情绪受到影响,才智难以发挥!

教育学家们给我们的启示是情绪性的语言会对孩子学习反应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应该处处留心自己在引导、协助孩子学习时所应扮演的角色——激励而非打击。

最常见的问题,比如有单位同事对你说:“你的孩子真聪明!反应很快,记忆能力也很强!”面对这样的称赞时,作为家长的你,通常会怎样回应呢?一般最常见的父母亲会做出这样的回应:“他啊!笨死啦!粗心得很,早晨做过的事情晚上就忘得一干二净……”虽然大人只是不经意的出口,随便说说,却严重地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前男足国家队主教练米卢有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对孩子而言,你的态度就是一切。

然而大多数的父母,只在意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单,而忽略了孩子的心情及心中的想法,也就会说出消极的言语来,甚至自己无心出口的一句话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打击了他不断学习、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动力,甚至压抑了他的思维和智能发展,影响他的潜能发挥,这样的效果是父母绝对不愿看到的。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对孩子而言,父母是他最亲近、最信任、最倚重的人,若父母能总是给予孩子正向的鼓励,给孩子信心,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好每一件事,他一定可以充满自信,面对每一件事,他都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去试一试,从而发挥莫大的潜能。

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有名的实验,选定5位老师,再由每位老师自由任选5位学生为实验对象,由老师向外宣称这些孩子的成绩将会有所进步;同时,老师们自己也要对自己的这个说法坚信不疑,并这么去做。结果,过了没多久,这些孩子的课业成绩果然开始改善。从心理学的角度不难理解这种现象,之所以会有这种作用及反应,是因为孩子是生活在人群之中,又是非常敏感的,有人如此相信自己,对自己有所期待,他们可以敏锐地感受到,并以实际的行为表现努力达到对方的期待目标。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比马龙效应”。

“比马龙”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叫“比马龙”的人以真正的爱心去爱护一座美女雕像,就好像她真正具有生命一般,到后来就连他自己本身也相信这座美女雕像是有生命的,他的这份痴心终于感动天神,因而赋予那座美女雕像生命,使她真正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这虽然是一则希腊神话,但却符合心理学原理。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若能从一开始就以真心真意坚信不疑,相信孩子他真的能做到,即使孩子并非诚如自己所期待的那个样子,只要我们由衷地相信孩子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去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标准,且坚持以这样的态度去持续对待他,孩子一定可以达到我们所期待的目标,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十三、适宜的要求

当孩子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非常感兴趣的时候,会激发他的热情,可以让孩子在前进的时候更加确认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孩子自信。

许多父母因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总觉自己孩子不够完美和优秀,便将对孩子的不满意转为对孩子更多的更加严厉的要求,希望可以换取孩子更好的表现。但是,自己不适宜的要求,得到的可能会是更多的失望。

例如,当你用尽所有的办法去逼迫、要求和期待孩子能够有更好的表现或是成就,以证明自己是成功者之时,而孩子没能达成自己所期待的标准,父母总是会报以失望的眼神或表情,甚至也有可能会说:“你真没用”,“你怎么这么笨’锗如此类的话。

但当孩子真能达成你所期待的标准时,你却很可能会因为不习惯表露自己心目中的真实的喜悦之情,或者只是单纯地希望孩子可以在未来能有更好、更优秀的表现,因此便故作镇定地告诉孩子:“很好,继续保持。…做得不错,再接再厉。”

这些很可能只是你平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或者仅是你一时的习惯做法,但事实上这些反应所带给孩子的感受很可能会是:“唯有成功,我才能被肯定。”

对孩子而言,你的一言一行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深怕自己无法达到父母所要求的、期待的水准,也担心自己承受不起任何的失败,会造成孩子心中的恐惧,甚至失去方向。

成功是失败之母,成功的经验,是需要从多次失败的经验中慢慢总结出来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从失败经验中累积成功经验的机会,教他如何去总结经验。如果只是一味地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或者事事包办,则可能造成孩子对努力争取、积极付出和自我实践缺乏信心和动力,对未来的挑战失去信心,甚至发生更多的失误。

十四、适当地强调竞争

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社会,但过度的强调竞争不但会给社会产生压力,同时也给个人带来压力。

在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里,着实无可避免地存在许许多多的竞争,这是你我无法逃避,必须真实、勇敢地去面对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个社会里生存。

诸如学生时代的考试、竞赛;进入社会之后的注职、谋生等,都会使我们陷入与他人的竞争之中,而且为了生存,我们还必须得与别人分出个高低。

只不过,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夸大或是扭曲了“与他人竞争”的价值,那么“竞争”所带给我们的,将不是向上的动力而是沉重的包袱。

“适当地强调竞争”,将会成为我们追求成功生存的动力之一,有了竞争压力,则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潜在能力和欲望,去追求更多更好的表现,去更好地实现自我。失去了竞争的意识,就容易变的自我满足。在人类所生存的这个大社会里,是合作与竞争同时存在的。社会得以发展和进步,重要的原因是建立在大多数人的共同合作之上,使社会安定团结。如果不择手段地强调竞争,甚至到了弱肉强食的地步,会使一部分人为了生活而去不择手段。所造成的结果有可能不只是伤害别人,同时也伤害自己。

现实生活中,父母常会在不经意之间助长或过于强调竞争的意义。譬如言谈之间,常会拿自己孩子的学业成绩或是学校表现来与别人的孩子去比较。无形中给孩子灌注了竞争的意识。

社会的发展需要竞争,但过于强调竞争只会使竞争恶化,对个人和这整个社会都会造成伤害、损失,而不会是进步的。

十五、真诚地关心询问

当你发现孩子的言行举止或者表情不同平常时,你就应该予以真诚的关心和询问,这么做可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可以鼓励他在遇到困难之时主动向父母倾诉,便于亲子间的思想沟通。

倾听孩子心里的话,将有助于父母更贴近及更加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疑惑、困扰、想法及其他种种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或不当的观念,或是及时赞扬孩子正确的想法,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如果敷衍了事,久之,孩子也会失去与父母沟通的兴趣,甚至在父母面前变得沉默寡言。

同类推荐
  • 第一就要身体棒

    第一就要身体棒

    这是一部引发中国家长深刻思索育儿理念的警示作品。针对当今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的教养方式以及学校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孩子运动的权利,极具革命性地提出:第一就要身体棒——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动”物!
  • 智慧教子的八大方法

    智慧教子的八大方法

    本书提出一种以家长思路观念全方位转变为基础,以系统思维、辨证施教的方法为桥梁,以实现“三和谐”为目标,从而实施家庭智慧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书中向人们展示了智慧教子的八大方法:共同成长法、环境塑法、相似性思维法、三爱激励法、唤醒童心法、人生管理法、社会教育法,提供了家庭教育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具有显著的思想内涵和可操作性。
  •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激励足以供孩子享用一生,它是成功教育的灵魂。因此,请多给孩子一些激励,努力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充分树立信心,自信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有了父母的激励,孩子将不畏艰险,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最终摘取丰硕的果实,迈入成功的殿堂。
  •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关于教育的话题,从来都是社会的热门话题。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表明:20年前,只有1%的中国家长质疑“高分低能”和“教育体制”问题;20年后,只有20%的家长坚定支持精英教育,而80%的家长程度不同的对精英教育模式提出了异议。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感悟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感悟

    感悟,就是我们对某些事物或现象有所感触而醒悟或领悟。一个人有感悟才会有情感,有感悟才会有灵感,有感悟才会有心灵的震颤,有感悟才会有收获的喜悦。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能引发我们的感悟。其实,我们时刻都在感悟着我们周围的一切。
热门推荐
  • 木阳与百龄

    木阳与百龄

    异地恋,如修行。思念如马,漂洋过海,自别离,未停蹄。……贺白龄:“亲爱的,我爱你,可是……抚摸不到你!”陈木阳:“亲爱的,熬过异地恋,我们结婚吧!”……1903天,风尘仆仆,不知归途。
  •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

    1984年初调入南京大学后我开始在周三多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多年的教学实践,使得我们对管理学的几乎每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都有机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探索。1986-1991年,在广泛阅读、从而参考国内外大量管理研究文献和管理学教科书,特别是南京大学企业管理教研室周三多、蒋俊、刘君健等老师编写的《工业企业管理原理》的基础上,由我主笔写作了《管理原理》一书。该书1992年初版后,受到了管理理论工作者、大专院校管理专业多层次学生以及企业界的高度好评,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出版的管理原理类教材提供了参照。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 四季过后还是你

    四季过后还是你

    林芊瑜和潘舸是大学同学。希望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终于明白了对方有多重要。
  • 三十六童

    三十六童

    身陷其中也无力回天………………………………
  • 琴姨

    琴姨

    一个生活优裕的大学生,一个温柔多姿的熟女保姆,两个寂寞深处的人,共居一室,相濡以沫。他们将面临哪些世俗的考验,又会经历哪些生活的问题?
  • 宠妻路漫漫王爷要加油

    宠妻路漫漫王爷要加油

    顾晚柠,现代宅女一枚!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府大小姐,摄政王叶景淮的名义王妃。经历时间的磨合,顾晚柠的性格于这个封建时代相冲突,也使她变得与众不同,像毒药一般吸引着叶景淮,性情冷漠阴狠的叶景淮对这个名义王妃产生不一样的情愫随后摇身一变为宠妻狂魔叶景淮!令人羡慕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迷离,身份也慢慢的揭开了神秘的层层面纱!
  • 重生之紧抱学霸大腿

    重生之紧抱学霸大腿

    重生了一场车祸,沐依瑶她重生了,回到了出生前,前世的她是个学渣,看她怎样逆袭成为学霸。青梅竹马居然说喜欢她,沐依瑶表示懵了,肿么肥四,前世她根本没有青梅竹马。既然这样,那就来一场甜甜的恋爱吧
  • 浪子烟客

    浪子烟客

    他心机深沉,蛇蝎毒肠的少年,是同门人人称赞的榜样,为长辈口中的可造之才。玩弄世间英豪,杀人下手毫无顾忌,祸殃他人性命的他最终却抱得美人归,了却心愿。他古道热肠,侠者仁心得少年,却成同门口中的畜生,人人得而诛之的孽障。是非功过,世事寡凉,怀有一腔热血的他造人算计,亲人遭低手迫害,悲愤的他用自己的方式讨回公道。最终面对仇人时,他选择放下屠刀,踏入烟雨蒙蒙的世界中。
  • 一线仙机

    一线仙机

    这书讲主角与器灵的爱情故事是慢热的好好看书里有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