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100000024

第24章 杂述 (3)

又告

切以诵经者,所以明心见性,礼忏者,所以革旧鼎新。此僧家遵行久矣。皆以岁之冬十月十五日始,以次年春正月十五日终。自有芝佛院以来,龙潭僧到今,不知凡几诵而凡几忏矣,而心地竟不明,罪过竟不免,何哉?今卓吾和尚为塔屋于兹院之山,以为他年归成之所,又欲安期动众,礼忏诵经。以为非痛加忏悔,则诵念为虚文,非专精念诵,则礼忏为徒说。故此两事,僧所兼修,则此会期僧家常事也。若以两者目为希奇,则是常仪翻成旷典,如何可责以寡过省愆之道,望以明心见性之理乎?谓宜于每岁十月,通以为常。

否则每一期会,必先起念,先起念已,然后举事;既举事已,然后募化;既募化已,然后成就。如此艰辛,谓之旷典,不亦宜乎。从今以后,不如先期募化有缘菩萨,随其多寡,以为资粮。但得二时无饥,即可百日聚首。于是有僧常觉,慨然任之。不辞酷烈之暑,时游有道之门,不惮跋涉之勤,日履上圣之室。升合不问,随其愿力,无不顿发菩提妙心,担荷而来,因其斋粮,可使随获菩提妙果。诵经者明心,而施主以安坐自收善报,礼佛者忏罪,而施主以粒米遂广福田。不唯众僧不致虚度,虽众施主亦免唐捐。常觉之功,不既溥乎。但如此岁岁年年,则众僧有福,施主有福,常觉亦有福。恐以我为妄语,故告佛使明知之。

礼诵药师告文

予两年来,病苦甚多。通计人生大数,如我之年,已是死期。既是死期,便与以死,乃为正理,如何不赐我死,反赐我病乎?夫所以赐之病苦者,谓其数未至死,尚欲留之在世,故假病以苦之,使之不得过于自在快活也。若我则该死之人:寿至古稀,一可死也,无益于世,二可死也,凡人在世,或有未了业缘,如我则绝无可了,三可死也。有此三可死,乃不即我死,而更苦我病,何也?闻东方有药师琉璃光王佛发大弘愿,救拔病苦众生,使之疾病涅般木。卓吾和尚于是普告大众,趁此一百二十日期会,讽经拜忏道场,就此十月十五日起,先讽《药师经》一部四十九卷,为我祈求免病。想佛愿弘深,决不虚妄也。夫以佛愿力而我不求,是我罪也。求佛而佛不理,是不慈也;求佛而佛或未必知,是不聪也,非佛也。吾知其决无是事也。愿大众为我诚心念诵,每月以朔望日念此经,共九朔望,念经九部。呜呼,诵经至九部,不可谓不多矣,大众之殷勤,不可谓不虔矣。如是而不应焉,未之有也。但可死,不可病。苦口丁宁,至三再三,愿佛听之。

移住上院边厦告文

龙湖芝佛院佛殿之后,因山盖屋,以为卓吾藏骨之室。盖是屋时,卓吾和尚往湖广会城,居士杨定见及常住僧常中、常通等告神为之。逮和尚归,又告神添盖两厢,及前廊边两厦。草草成屋,可居矣。和尚但念力出众人,成此大屋,宴然居之,不特心神不安,面貌且有厚颜也。屋成,遂题扁悬其额曰:“阿弥陀佛殿”。中塑西方接引佛一尊,高一丈二尺,以为院僧三时念佛、瞻像归依之地。南向厢房三间,塑起普陀悬崖,坐观世音菩萨于崖石波涛之上,以显急苦难大慈悲之力,使众僧有所依怙,不生怖畏。前廊五间,中间塑韦驮尊者金像一区,连座高九尺,专赖其拥护僧众,使精勤者获利益,怠昏者用一杵,故扁其额曰“护法尊者之殿”,而观音则直书“南无观世音菩萨”七字而已。殿之东西,供养达磨、伽蓝二像。门楼北上,其神在上,南向则为执金刚神,专听护法尊者主使。有此种种慈悲威严佛菩萨真容,则和尚借佛背后半间丈室以藏骨,心亦安矣。今尚未塑佛,未敢入居正室,且亦未敢谢土。何也?土木之功未得止,则动土之事尚有劳也。但欲择日入居边厦,不得不告。

礼诵药师经毕告文

和尚为幸免病喘,结经谢佛事。念今日是正月十五之望日,九朔望至今日是为已足,九部经于今日是为已完。诵经方至两部,我喘病即减九分,再诵未及四部,我忍口便能斋素。斋素既久,喘病愈痊,喘病既痊,斋素益喜。此非佛力,我安能然?虽讽经众僧虔恪无比,实药王菩萨怜悯重深,和尚不胜礼谢祷告之至。和尚再告:有小僧常通,见药师如来即愈我疾,亦便发心,随坛接讽,祈疮口之速合。乃肃躬而致虔,以此月十六之朝,请大众讽经一部。呜呼,佛乃三界之大父,岂以僧无可取而遂弃之;况我实诸佛之的嗣,又岂忍不以我故而不理也。念此僧虽非克肖,在僧中亦无大愆。钟磬齐臻,鼓钵动响。经声昭彻,佛力随施。两年未愈之疮,药王一旦加被,何幸如之。为此代恳,不胜瞻依。

代常通病僧告文

龙湖僧常通,为因病疮苦恼,礼拜水忏,祈佛慈悲事。重念常通自从出家,即依三宝。叵耐两年以来,痰瘤作祟,疮疼久缠,医药徒施,岁月靡效。咸谓必有冤业,恐非肉眼能医;倘求一时解除,须对法王忏悔。第顾微末,何缘上达于彼苍;纵出至诚,未必降临于下地。历观前劫,想不能如悟达师之戒律精勤,重重十世以为高僧,俯念微躯,又不如歌利王之割截身体,节节支解而无嗔恨。举足下足,罔非愆尤,日增月增,无可比喻。因忍痛以追思,或明知而故犯。彼已往其奈之何,恐将来当堕无间。所赖众弟兄等,同心一意,顿兴灸艾分痛之真情;因病生怜,遂起借花献佛之妄念。以是吉日,礼拜忏文。仗诸佛为证明,一忏更不再忏,对大众而发誓,此身即非旧身。若已灭罪而更生,何异禽兽,倘再悔罪而复忏,甘受诛夷。伏愿大慈大悲,曲加湔刷,大雄大力,直为洗除。法水暗消,疮口自合。此盖佛菩萨悯念保持之恩,与众弟兄殷勤礼拜之致也。

安期告众文

一常住中所有事务,皆是道场,所作不苟,尽属修行。唯愚人不信,不肖者苟且,须赖师长教督之耳。今师不知教督,其徒又不畏慎,则所有事务令谁为之?必至于废弛荒散而已。尚赖一二徒子徒孙之贤者自相协力,故龙湖僧院得以维持到今。然中间不无偷惰成性,必待呼唤而后作者,或恃顽不理,虽呼唤之而亦不为者。未免有三等僧众在内,则虽欲不荒散,终不可得矣。夫此间僧众约有四十余人,各人又受徒子,徒子又收徒孙,日益月增,渐久遂成大丛林,而皆相看不肯作务,则虽有一二贤者,其奈之何!况今正当一百二十日长期,大众云集,十方檀越,四海龙象,共来瞻礼者乎?

为此,将本院僧众分为三等,开列于后,庶勤惰昭然,务化惰为勤,以成善事。报施主之德,助师长之化,结将来之果,咸在于兹矣。勤者,龙象也。懒者,无志也。若安坐而食十方之食,虽呼唤亦不作者,无耻也。皆赖贤师长委曲劝诱之。故有师长则责师长,若师长亦无之奈何,则责韦驮尊者。尊者轻则一杵,重则三杵毕矣,尊者勿谓我太严也。唯佛至细至严,所以谓之大慈大悲。故经曰《楞严》,又曰《华严》。严者所以成悲也。尔韦驮又不可不知也。勿太酸涩,佛法不是腐烂之物。第一等勤行僧有八。此八众,予所亲见者,其常川作务,不避寒暑劳苦极矣。第二等躲懒僧众三名,第三等奸顽僧众一名。此二等三等之众,据我目见如此耳。若懒而能勤,顽而能顺,即为贤僧矣。但常住徒有人食饭,无人作务,且人数虽多,皆非是作重务之人,则此十余众者,可不加勤哉?努力向前,毋受尊者之杵可也。

告土地文

自庚寅动工以来,无日不动尔土,无岁不劳尔神。唯尔有神,凡百有相,遂使群工竭力,众僧尽心,以致佛殿告成,塔屋亦就。目今趺坐直上,则西方阿弥陀佛一躯也,金碧辉煌,宛有大人贵相矣。瞻仰而来者,能无顿兴念佛念法之心乎?卓立在前,则护法韦驮尊者威容也,金甲耀光,已手降魔宝杵矣。专修净业者能无更坚不懈不退之志乎?又况观音、势至咸唱导于吾前,更有文殊、普贤同启迪于吾后。悬崖千丈,友罗汉直抵上方;少室无余,面达磨犹在东壁。谁无缓急,大士即是救苦天尊;孰识平生,云长尤是护法伽蓝。黑海有门,唯法无门,现普陀于眼底,上天有路,唯道无路,睹灵山在目中。十界同虚,判念便分龙虎,六总寂静,一棒打杀猢狲。从兹继继绳绳,咸愿师师济济。务同一念,莫有二心。则卓吾之庐,即是极乐净土;龙湖上院,遍是华严道场矣。此虽仗佛之赐,实亦尔相之能。故特塑尔之神,使与司命并列。虔恭致斋,不酒不肉,殷勤设素,匪荤匪腥。唯茶果是陈,只蔬饭以供。名香必,愿与司命齐意,好花用献,当听韦驮指麾。有恶则书,见过速录。细微毕举,毋曰我供汝也而有阿私,小大同登,毋曰众汝敬也而有偏党。幽明协赞,人神同钦。则尔土有力,帝将加升,长守此湖,永相依附矣。

告佛约束偈

龙湖芝佛上院,从新创立道场。上殿阿弥陀佛,下殿韦驮尊者。特地接引众生,不是等闲作伴。观音、文殊、普贤,悲智行愿交参。从今皈依得地,皆赖信女善男。韦驮尊者何为?宝杵当头立断。毫发分明可畏,尤勿容易等闲。为此与众约束,不紧不严不慢。四时不须起蚤,黎明报钟方好。清蚤《金刚》一卷,春夏秋冬一样。二鼓念佛一千,冬春二时为然。休夏依时自恣,不是仿古模贤。但记诵经念佛,紧闭门户莫忽。恐若闲人杂沓,致使诵念闲歇。早晨报钟甫毕,便入诸殿上香。上香必须鸣磬,磬动知是行香。失磬定是失香,面佛罚跪半晌,大众闻钟齐起,急忙整顿衣裳。嗽洗诸事各讫,沙弥如前撞钟。首众即便领众,以次合掌致恭。前后不得参差,先行拜礼韦驮,然后观音上殿,虔恭礼拜一遍。上殿铺设经卷,高声跪诵《金刚》。

诵罢斋毕何为?依旧讽读《法华》。每岁三冬无事,日日《华严》一卷。不许安期抄化,扰害菩萨善良。但得二时粥饭,便当盙紧思量。如果粥饮不继,沿门持钵可也。但知听其自至,便知为僧便宜。为僧不须富贵,富贵不须为僧。为僧为己生死,人死于己何与。何必哀死吊丧,替人庆生喜旺,无故遨游街市,及自上门上户。不许赴请诵经,不许包揽经诵。不许讽诵《玉经》。公夺道人衣钵。不许私习应付,侵占万寿僧饭。不许放债生利,不许买贱卖贵。一切富贵心肠,尽付龙湖流水。须知回头无多,纵使忍饥不久。不闻衣禄分定,非人智力能求。何况一身一口,何必过计私忧。自谓是佛弟子,却学市井下流;自谓禅僧无比,独坐高贵上头。犹然蝇营狗苟,无人替代尔羞。我劝诸人莫错,快急念佛修福。但移此心念佛,便是清凉极乐。

二十分识

有二十分见识,便能成就得十分才。盖有此见识,则虽只有五六分才料,便成十分矣。有二十分见识,便能使发得十分胆。盖识见既大,虽只有四五分胆,亦成十分去矣。是才与胆皆因识见而后充者也。空有其才而无其胆,则有所怯而不敢,空有其胆而无其才,则不过冥行妄作之人耳。盖才胆实由识而济,故天下唯识为难。有其识,则虽四五分才与胆,皆可建立而成事也。然天下又有因才而生胆者,有因胆而发才者,又未可以一概也。然则识也、才也、胆也,非但学道为然,举凡出世处世,治国治家,以至于平治天下,总不能舍此矣,故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即识,仁即才,勇即胆。蜀之谯周,以识胜者也。姜伯约以胆胜,而无识,故事不成而身死,费以才胜,而识次之,故事亦未成而身死。此可以观英杰作用之大略矣。三者俱全,学道则有三教大圣人在,经世则有吕尚、管夷吾、张子房在。空山岑寂,长夜无声,偶论及此,亦一快也。怀林在旁,起而问曰:“和尚于此三者何缺?”予谓我有五分胆,三分才,二十分识,故处世仅仅得免于祸。若在参禅学道之辈,我有二十分胆,十分才,五分识,不敢比于释迦老子明矣。若出词为经,落笔惊人,我有二十分识,二十分才,二十分胆。呜呼,足矣,我安得不快乐?虽无可语者,而林能以是为问,亦是空谷足音也,安得而不快也?

因记往事

向在黄安时,吴少虞大头巾曾戏予曰:“公可识林道乾否?”盖道乾居闽、广之间,故凡戏闽人者,必曰林道乾云。予谓尔此言是骂我邪,是赞我邪?若说是赞,则彼为巨盗,我为清官,我知尔这大头巾决不会如此称赞人矣。若说是骂,则予是何人,敢望道乾之万一乎!

同类推荐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确保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的一部关于家庭教育教科书。全书一共分成二十篇,涵盖了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颜之推的家教理念,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故事的构架和枝叶,可以追溯到《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帝王世纪》等秦汉古籍。如《尚书》中《武成》篇有一句:“维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说周武王求助于鬼神讨伐殷纣。这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专家们且认为《武成》篇经东晋人改窜。又如《逸周书》之《克殷篇》说周武王攻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九十有九,浮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这里把魔与人分说,已经具备神魔打斗的雏形。
  • 宋辽金元诗词

    宋辽金元诗词

    本书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各类经典作品的长处,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 国语

    国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爷的掌上小天妃

    九爷的掌上小天妃

    现代医学天才叶婉臻穿越古代,误吞九阴雪珠,被段九爷求一道圣旨抬回了九王府。她丢下一纸和离书潇洒离开,改名换姓,摇身一变,变成了白家大小姐白若曦。九爷穷追不舍求复合,白大小姐忙于搞事业,忙于赚钱,生意做到了七个国家,成了天下商界大佬。机缘巧合,她既得了五行令指环空间,又得白斗令,在古代活得风生水起,唯我独尊。九爷追妻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能上下求索。
  • 正面交手

    正面交手

    “焚野过人!”“弯月低抛!”“野狼冲刺!”这都是一些什么中二招式名啊!你确定他们是在打篮球而不是在斗法?“火麒麟”李炎“金狮子”黄强“苍狼”王苍你确定这里不是动物园?面对面的交手,队伍间的碰撞,绚丽的招式。篮球界的“网球王子”?真正的“杀人”篮球?不,只是热血的篮球对决!
  • 白手起家之人生女主角

    白手起家之人生女主角

    经历了家事变故之后,楚小叶从一个人人赞叹的乖乖女和人人羡慕的校花变成了颓丧狼狈,自暴自弃的女生。但一次命运的安排,让她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改变了她,甚至改变了她的一生。从此楚小叶一鼓作气,从头再来。在努力奋斗的路上,楚小叶感受到了你是怎样的人,才能交什么朋友的道理在漫漫的创业路上,楚小叶会经历怎样的人事呢/白景逸本是留学回来,家财万贯却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可自从他遇到了楚小叶之后,就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继承家业,独自创业,功成名就……还收获了爱情。……“楚小叶,公司重要我重要?”白景逸在床上炸毛。“当然是公司……”楚小叶本想逗逗白景逸,却不曾想...白景逸长手拉过楚小叶,强劲的力量把楚小叶压在了床上,“那我今天就偏偏让你去不了公司。”
  • 横天剑尊

    横天剑尊

    踏阴阳,碎山河,剑指苍穹。捏星辰,斩日月,天地无双。我以三尺青锋剑,可令妖魔鬼神惊!少年逆境崛起,持剑可斩日月星。
  • 反派初中女生的虐心恋爱

    反派初中女生的虐心恋爱

    她从小生活在与别人不一样的生活背景下,度过了悲愤的童年。在上完初一转学后,得到了短暂的春天。虽然他们是初中生,但生活无比烦恼,心中萌发的感情不会因为年龄小而破灭。
  • 劫天战神

    劫天战神

    神战时二郎神竟然不知所踪,恋人玄女为此背负红颜祸水之名。千年后满天神佛转世于现代都市,洪荒巨兽、上古妖魔亦纷纷觉醒,是否又一次轮回即将开始?没有保留神的记忆和法力,却为救人得罪地府主宰,无意中也发现了阴界的巨大阴谋!重生战神如何力挽狂澜,以正战神之名?千年等待如何再续前缘?善恶一念,战神劫天!
  • 春风拂面玉兰香

    春风拂面玉兰香

    一个连皇上都想不起的公主,在后宫受尽冷落,本以为,无人惦记,就这么在宫中虚度余生也不错,突然有一天一道圣旨,打破了所有的宁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弟子思敬,尚安平公主,连姻帝室,益见崇重。”
  • 极恶生

    极恶生

    恶—故厄,名丑。生—活的,存在的。恶既入死,生则取义。没错!这就是我的理解。卧底是天底下最不好干的工作,既要防着敌人又要躲着自己人。我其实是被骗进来的,我毕业后本想找份工作养活自己,结果被那个老小子给阴了不得不听他的。我叫蒋礼,是个痞子。是个扮演坏人坏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听我的故事。
  • 专属殿下:学霸竹马,太腹黑

    专属殿下:学霸竹马,太腹黑

    他是圣樱校草,也是君氏家族唯一继承人。他高傲腹黑,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她呆萌可爱,但却有着自己独立的想法。他们原本是关系极好的青梅竹马,但因他的不辞而别,两人关系越来越淡……三年后,他强势归来,在家人和某腹黑的算计之下,订了婚。她本以为订婚不算数,他却将她逼至墙角,勾唇一笑,“听说,你不承认我们订婚了?“洛曦然:“我们确实不可能……“某人直接给她来了一个深吻,“我们确实不可能没有订婚。““乖,别闹,这么多人看着呢,要闹回家陪你闹。”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