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52000000009

第9章 三思后行,口无遮拦必惹祸

古人云:“袖手于前,始能急书于后。”“袖手于前”,反复考虑,耽误了一些时间,实际上正是因此而把复杂的问题想简单了,才能“急书于后”,讲得快而好,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想清楚了再开口,避免了“张口千言,离题万里”,远离了“滔滔之言,皆是恶语”;让你的讲话简短精练,内容有的放矢,语言结结实实;人人爱听,处处祥和。这是说话的艺术,沟通的法门。

开口前要三思

歌德曾说:“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间。”的确,有时一瞬间的冲动就会毁了自己的一生。孔子说过:三思而后行。做一件事,如果不是经过用心反复考虑才决定的,那往往是一种任意鲁莽的行为。与人交谈,如果没有认真思考,让不合适的话溜出嘴,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心管好自己的嘴巴,切忌口无遮拦,必须要慎重地考虑之后再张口。

有学问的人不会乱说话,只有胸无点墨的人才喜欢大吹大擂。“宁可把嘴巴封闭起来,使人怀疑你的无知,也不要一开口就让人证实你的无知。”这是一句值得大家牢记的名言。

如果非说不可,那么你就要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言,还应注意说话的态度、时机、内容、措词、声调和姿势,学会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应该怎么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然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是不会错的。

1.说话前应考虑周全

聪明人说任何话都要为自己留点余地,如果草率做出承诺而没有实现就会招来嘲笑。一件事情若三分在明,留七分在暗,不管事情发展如何,你都会有足够的空间去驾驭。说话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作何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他的关注,如有必要,不妨择地长谈,这才是通达事故的人。

与人交谈,要掌握好分寸,不能口无遮拦,人常说:话到嘴边留半句。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留住自以为是的见解。释普济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人们常说“祸从口出”就是指说话太多也会招致麻烦,所以口无遮拦的人最易招人厌烦。人们都是根据有限的信息进行思考并形成想法的,加上感情倾向与情绪的作用,难免会产生偏见。正如索罗斯所说:“我们对世界的所有认知都有缺陷,因为我们无法透过没有折射作用的棱镜看待这个世界。”所以,一旦对某些问题产生了想法,不要急于表达,耐心地听完别人的谈论,再对自己的意见进行分析,确认无误,再说出口。这样即使自己的话语客观权威,也不至于因为判断失误遭到别人的嘲笑。

(2)避免对别人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如果你误会了对方,批评和指责无疑是火上浇油。如果对方确实有过错,也不能横加指责,要注意方式方法,点到为止,过分的批评指责可能使结果适得其反。

(3)不随便发泄心中的不满。牢骚太盛防肠断。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难免生出抱怨,但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些人直言不讳,逢人便抱怨,岂不知这样很容易招来别人的反感,给自己惹来麻烦。如果事先把话在大脑中“过滤”一番,就可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了。

2.有些话应该这样说

快人快语一般被看做是一个人果敢干练的表现,但是有时也不见得是好事。如果说话做事莽撞、欠思考,就是不成熟的表现。我们与人交谈之前应该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周全了再说,避免给同事、朋友带来不愉快的情绪。有些话,我们巧妙来回答,远胜过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1)遇到别人的奚落或尴尬的情景,以幽默的回答来化解。

有一次,萧伯纳遇到一位牧师,这位牧师胖得像酒桶一样,他跟萧伯纳开玩笑说:“外国人看你这样干瘦,一定会认为英国人都在饿肚皮。”萧伯纳谦和地说:“外国人看到你,一定可以找到饥饿的根源。”

有时候,人际交往免不了要应对尴尬的境地,这时候如果口无遮拦,随口说“你的话真是很无聊”之类的话,必定会刺伤对方,而一句幽默的话语就能打破原有的压抑、缓解紧张的气氛,既挽回了自己的面子,又顾及了对方的面子,从而避免了冲突。

(2)转移话题,拒绝回答。

打个比方,如果一位胖姑娘穿了一件新的紧身连衣裙,自以为得体,高兴地问你:“漂不漂亮?”

她当然是想得到你的赞美。但这件衣服的确不怎么适合她。你不能违心地赞美,又不能直说,怎么办呢?你可以巧妙地转移话题:“今年夏天,姑娘们好像都很热衷于这种连衣裙啊!我最近看到一本杂志,上面有很多漂亮的款式,介绍给你啊……”

直接回答别人的问题会显得很不礼貌,这时不妨“顾左右而言他”,暗中转移话题。当然新的话题必须和原来的话题有一定的联系,还必须能引起提他人的兴趣。否则,也会引起对方的疑惑或反感。

(3)绵里藏针,批评也要温和。

唐太宗爱四处征战,为了扩大兵源,他想把不在征调之列的中年男子都招为士兵。宰相魏征得知此事后,忙向唐太宗进谏:“把水抽干了,不仅得不到鱼,以后恐怕也不会有鱼了;把森林烧光了,不仅猎不到野兽,以后也无兽可猎了。如果中年男子都被招到军中,那生产怎么办?赋税从哪里征收?”唐太宗无言以对,只好作罢。

直言的批评肯定会使人不满,而且对待身份地位比较特殊的人时,更不能直接批评指责。怎么办呢?不妨试试“绵里藏针”的招数。这种方法和喂小孩吃药的道理一样,要用糖水送服。

三思而后言,说前想清楚,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何乐不为呢?

妙语点睛

开口前要想清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虽然未必能达到这个境界,但也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把握说话的最佳时机

战国时期,楚王的宠臣安陵君能说善辩,很受楚王的器重。他并不是遇事便立即脱口而出,而是十分讲究说话的时机。

安陵君有一位朋友,叫江乙。一天,他突然问道:“安陵君,您没有一寸土地,也没有至亲骨肉,却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国人见到您,也无不整衣跪拜,等着接受您的号令,为您效劳,这是为什么呢?”

安陵君答道:“这是大王太过抬举我了,不然我哪能这样!”

江乙闻言,不无忧虑地说:“用钱财相交的人,一旦钱财用尽,交情也就断了,如同靠美色相交的人,美色衰老则会情移。因此美丽女子还没等到卧席被磨破,就已遭人遗弃;得宠的臣子也等不到车子被坐坏,便被驱逐。如今您掌握楚国大权,却没有办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担心,觉得您的处境实在是太危险了。”

安陵君一听,恍然大悟,立刻恭敬地请教江乙:“既然如此,还望先生指点迷津。”

江乙说:“希望您一定要找个机会对大王说‘愿随大王一起死,以身为大王殉葬’。如果您这样说了,必能长久保住权位。”

安陵君听后,立刻说:“谨依先生之言。”

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安陵君依然没有对楚王说这番话。

江乙急忙去见安陵君,说道:“我对您说的那些话,您为何至今不对楚王说呢?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再也不管了。”

安陵君急忙回答:“我怎敢忘却先生的教诲,只是一时没有合适的机会。”

又过了一段时间,机会终于来了。一天,楚王到云梦泽打猎,一箭便射死了一头狂奔的野牛,百官和护卫无不欢声雷动,齐声称赞。楚王也高兴地仰天大笑,说道:“痛快啊!今天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寡人万岁千秋之后,你们谁能和我共享今天的快乐呢?”

此刻,安陵君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走上前去,泪流满面地说:“臣进宫后就与大王同共一席,挡蝼蚁,那便是臣最大的荣幸了。”

楚王闻言,大受感动,随即正式设坛封他为安陵君,日后对他也更加宠信。

这个历史故事说明了把握说话时机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人们需要充分的耐心,也需要进行准备,以等待时机成熟,但这并非意味着坐视不动。

卡耐基说:“要想把话说得恰到好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住说话时机。说话的时机,常常就在瞬息之间,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失不再来。因此,对说话时机的把握,比掌握、运用其他说话技巧更难更重要。”

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叫做急躁;应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对方的脸色变化便信口开河,叫做闭着眼睛瞎说。”以上三种情况都是没有把握好说话的时机,或者是没有注意说话的策略和技巧。所以,说话要把握时机,该出口时才出口。要把握说话的最佳时机,并非易事。

说话要选择适合的场合,还要选择适合的时间。说话的内容不论如何精彩,如果时机掌握不好,也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听众的内心世界常常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对方愿意听你讲话,或接受你的观点,你也应当学会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果你喜欢看棒球比赛,你就会发现,棒球运动员即使有高超的技艺、强健的体魄,可是没有把握住击球的决定性瞬间,棒就落空了。说话也是这样,抓住时机是最重要的。

什么时候才是这“决定性的瞬间”呢?主要看谈话时的具体情况,凭你的经验和感觉而定。

在交际场合,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十分健谈;而有的人即使坐了半天,也无从插话,找不到话题。

这就是一个“切入”话题的时机问题。怎样才能及时地“切入”话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尽快找到双方共同关心的基本点

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先生新买了一台洗衣机,因质量问题连续几次拉到维修站修理都没有修好。后来,他找到李经理诉说苦衷。

李经理立即把正在看武侠小说的年轻修理工张冰叫来,询问有关情况,并批评了张冰,责令其速同客户回去重修。

一路上,张冰铁青着脸不说一句话,因为他正念念不忘武侠小说人物的命运。

王先生灵机一动,问道:“你看的《江湖女侠》是第几集?”张冰答道:“第二集,快看完了,可惜找不到第三集。”

王先生说:“包在我身上。我家还有不少武侠小说,等一会你尽管借去看。”

紧接着,双方围绕武侠小说你一言我一语,谈得津津有味,开始时的尴尬气氛消除了。后来,不但洗衣机修好了,两个人还成了要好的朋友。

2.寻找发表自己意见最佳的时机

有了共同语言之后,什么时候“切入”话题就显得很重要了。

比如在讨论会上,什么时候是最佳发言的时机?如果你第一个发言,虽然能够给听众造成先人为主的印象,可是,一般情况是,因为时间尚早,气氛难免显得沉闷,听众尚未适应,不太好调动他们的情绪。可是如果到了后边再讲,好处是能够吸收别人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归纳整理,显得井井有条,或针对别人的漏洞,发表更为完善的意见,可是因为时间太晚,很多听众都会觉得疲倦,希望尽快结束发言而不愿再拖延时间,因此效果也不理想。

根据这些情况,经过研究证明,最好的发言时机是在第二个或第三个人发言之后及时切入话题,这样的效果最好。

在这个时候,说话的气氛已经活跃起来,如果你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证明,反映情况或说服他人的最佳时机是对方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当对方劳累、不顺心或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时,他们是没有心情来听你说话的。

选择好时机,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同时更是发挥说话效果的重点。只有对方对你所谈的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你的话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妙语点睛

说话要抓住时机,一语中的,出奇制胜。

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某农村有个老太太去世了,亲属们一起商量后事。老太太生前嘱咐要土葬,但是现在土葬已经不合时宜了,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发表个人看法。老太太的孙子说:“这样吧,老太太死都死了。现在尸体放在家里,人来人往的,总不是个事,我看烧掉最好,省钱省事!”这番话听得大家十分恼火,恨不得上去打他一巴掌。

这时候,另外一个孙子上来说:“奶奶走了我很难过。现在遗体放在屋子里得赶紧料理才行。奶奶生前有土葬的愿望,可土葬现在已经不行了,我看还是赶紧火化好。作为晚辈,说话有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原谅。大主意还是伯伯婶婶拿!”这番话听得大家舒舒服服,伯伯婶婶也赶紧拿了个主意,把老太太火化了。

本来老人去世是一件悲痛的事,可是第一个孙子上来就什么“死了”、“埋掉”、“烧掉”、“尸体”这种难听的字眼,最后还来了个“省钱省事”,显得不合时宜,冷酷无情;而第二个孙子上来则情真意切,在情在理,很有分寸,自然让人听了舒服。

如果周围全都是自己熟悉的朋友,那么说话就可以推心置腹,天南海北,无所不谈,甚至说出一些过头的话来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在场的都是交往不深的人,就要收敛一下,不可肆意妄为,做事情也要公事公办,不要不分对象乱套近乎。

同样,说的话要贴合场合。在轻松的场合言语就要轻松,在热烈的场合言语就要热烈,在清冷的场合言语就要清冷,在喜庆的场合言语就要喜庆,在悲哀的场合语言就要悲哀。“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愚人的拙劣表现。

适时说话,人们才会乐于听取。在不同场合,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说还是不说,以及用什么方式说,“言而当,智也;默而当,亦智也”。正所谓“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礼仪规范对言语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言语都应该“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

说话要区分不同的场合,否则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盗窃案,被告对作案时间交代不清。为了核实,审判长决定传被告之妻到庭作证。由于过分着急,审判长脱口而出:“把他老婆带上来!”法庭顿时哗然,严肃的气氛被冲淡了。当时,审判长应该运用法庭用语,宣布“传证人某某某到庭。”由于以日常用语取代了法庭用语,不适应场合,因而显得很不得体。

可见,只有依据不同的场合,选取最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那么,场合又分为哪几种呢?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1.自己人场合和外人场合

我国文化传统一向是重视内外有别的。对于都是自己人的场合“关起门来说话”,可以无话不谈,甚至可以说些放肆的话,什么事都好办;而对于都是外人的场合,便可“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求人办事,一般是公事公办。因此,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说话才能得体。

2.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

正式场合说话应严肃认真,事先要有所准备,不能乱扯一气。非正式场合下,就可随便一些,像聊家常一样,便于感情交流,谈深谈透。有些人说话文绉绉,有人讲话俗不可耐,就是没有正确区分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界限。

3.喜庆场合与悲痛场合

一般来说,说话应与场合中的气氛相协调。在别人办喜事时,千万不要说悲伤的话;在人家悲痛时,不要说逗乐的话,甚至哼哼民歌小调,别人就会觉得你这人太不懂事了。

说话有“术”,“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领。古有“一语千金”之说,也有“妙语退敌兵”之事。可见,会说、巧说是何等重要。我们应重视“说”的作用,讲究“说”的艺术。在求人办事时,注意语言的学习与积累,针对不同的场合,要选用最得体,最恰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力争获得最佳的效果。

“言多必失”,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说话时都要注意说话的分寸。特别是人多的场合,说到忘乎所以的时候很容易失言,一旦失言,你的话就可能中伤或伤害到某个人,这自然会为你招惹祸端。

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个人的成就荣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那些成功的人,说话很会把握分寸,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落落大方,该说的话一定会说到位;不该说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

有的人口齿伶俐,在交际场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诚然,这是不少人所向往的“境界”。但如果没有那样的水准,仍喜欢张扬自己,在人多的地方口无遮拦,一旦说漏了嘴,再想要补救是很难的。所以在人多的场合尽量少讲话,并讲究“忌口”。否则,若因言行不慎而让别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那就得不偿失了,因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是一时性的,但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却是长久性的——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会定形为“恶人”。或许这个“恶人”用得有点过分,但起码你留在别人心中的印象不会是好的。

总之,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要明白沟通的目的,看准沟通的场合,懂得随机应变,在什么山,唱什么歌。

妙语点睛

说话要顾及场合,否则再好的话题,再优美的话语,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话说某人擅长奉承,一日请客,客人到齐后,他挨个问人家是怎么来的。第一位说是坐出租车来的,他大拇指一竖:“潇洒,潇洒!”第二位是个领导,说是亲自开车来的。他惊叹道:“时髦,时髦!”第三位显得不好意思,说是骑自行车来的。他拍着人家的肩头连声称赞:“廉洁,廉洁!”第四位没权也没势,自行车也丢了,说是走着来的。他也面露羡慕:“健康,健康!”第五位见他捧技高超,想难一难他,说是爬着来的。他击掌叫好:“稳当,稳当!”

看完之后,你也许会捧腹大笑,甚至会骂这人是个马屁精。但细细思忖之下,定能悟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奥妙之所在。没有人会喜欢一个老生常谈,自说自话的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地位、兴趣爱好、文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去适应对方,这样别人才会乐于与你沟通。

具体来说该怎么做呢?可以依照下面几点:

1.看对方的性格和性别特征

对方性格外向,透明度高,你就可以随便一些,开开玩笑,斗斗嘴,他会很自然地接受;如果对方性格内向、敏感,你就可以讲一讲得体的笑话,让他变得开朗一些,最重要的是表现真诚,可以挖掘对方比较在意、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话题,让对方觉得你是真正关心他的。

有的女孩性格外向,个性鲜明,男孩子气十足,你若跟她谈化妆、美容,她也许会毫无兴趣,如果谈运动、谈明星,她可能会兴致勃勃。针对不同性格的人,你应该学会说不同的话。

同样说人胖,男性会一笑置之,而女性则可能会拉下脸来,自尊心受到伤害,这就是性别带来的差异。所以,同样的话对男人说和女人说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说话时,我们就要注意这种差异,对不同性别的人说不同的话。

有位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在人才招聘会上,想应聘某公司的办公室秘书一职,青年人在经理面前作自我推销时说话拐弯抹角,半天不切入主题。她先说:“经理,听说你们公司的办公环境相当不错。”经理点了点头。接着,高材生又说:“现在高学历的人才是越来越多了。”经理又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而后,高材生又说:“经理,秘书一般要大学毕业,要比较有文采吧?”高材生的话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还是未能道出自己的本意。岂料,这位经理是个急性子,他喜欢别人与自己一样,说话办事干脆利落。正因为高材生不了解经理的性格,结果话未说完,经理便托词离去,高材生的求职也化成了泡影。

2.看对方的身份特征

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如果你对普通的工人农民摆出知识分子的架子,满口之乎者也,肯定让对方满头雾水,更别说被接受、认可了。要是遇见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也不能开口就一副江湖气,这样容易引起反感,更无法获得交往的信任和好感。

全国人口普查时,一个青年普查员向一位80多岁的农村老大娘询问“有配偶吗?”老人愣了半天,然后反问“什么配偶?”普查员解释:“就是你丈夫。”老太太这才明白。

这位普查员说话不看对象,难怪会闹笑话。所以,要想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就应当看对象的身份说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果不区分对象的身份说话,人们听起来就会觉得别扭,甚至产生反感,那势必会影响沟通效果。

3.看对方的兴趣爱好

比如和有小孩的女性说话,可以说说孩子教育和家庭生活;和公司职员说话,可以说说经济环境等问题……说得不深入也没关系,只要你开口了,他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告诉你很多关于他自己和工作上的事情。如果你还善于引导,他恐怕连心事都要掏出来了。

有个青年想拜一位老中医为师,为了博得老中医的欢心,他在登门求教之前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他了解到老中医平时爱好书法,遂浏览了一些书法方面的书籍。起初,老中医对他态度冷淡,但当青年人发现老中医案几上放着书写好的字幅时,便拿起字幅边欣赏边说:“老先生这副墨宝写得雄劲挺拔,真是好书法啊!”对老中医的书法予以赞赏,让老中医有了愉悦感和自豪感。接着,青年人又说:“老先生,您这写的是唐代颜真卿所创的颜体吧?”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中医的谈话兴趣。果然,老中医的态度转化了,话也多了起来。接着,青年人对所谈话题着意挖掘、环环相扣,致使老中医精神大振,谈锋甚健。终于,老中医欣然收下了这个“懂书法”的弟子。

4.看对方的年龄特征

老年人喜欢别人说他年轻;中年人喜欢别人说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而年轻人就喜欢别人说他有闯劲、有活力,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喜欢不同的话题。

假如你要打听对方的年龄,对小孩可以直接问:“今年多大了?”对老年人则要问:“您今年高寿?”我们不提倡问女士的年龄,但是如果非要问,也可以讲究方法,只要把握好分寸,不会让别人觉得唐突、不礼貌。对年龄相近的女性可以试探说:“你好像没我大?”对年龄稍大的女性则可以问:“您也就30出头吧?”这样一来,便可皆大欢喜。

5.看对方的心理需求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如果你懂得一点心理学,就很容易把话说到人的心窝里。

19世纪的维也纳,上层妇女喜欢戴一种高檐帽。她们进戏院看戏也总是戴着帽子,挡住了后排人的视线。戏院要求她们把帽子摘下来,她们仍然置之不理。剧院经理灵机一动,说:“女士们请注意,本剧院要求观众一般都要脱帽看戏,但是年老一些的女士可以不必脱帽。”

此话一出,全场的女性都自觉地把帽子脱了下来:有哪个女人愿意承认自己老呢?剧院经理就是利用了女性爱美爱年轻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顺利地说服了她们脱帽。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经总结道: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如果你能把握上述原则,说话时自然不容易出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道理可以帮你分清界限,理清场合,让我们的人际沟通能力更上一层楼。

妙语点睛

和不同的人沟通,你要懂得因人而异,灵活变通,这样别人才能接受你的话。

给嘴巴上一道锁

几位大学生去敬老院慰问一位退休老教师,见面以后大学生问道:“吴老师,您老的身子骨真够硬朗,今年高寿?”

老人家高兴地说:“八十一啦。”

大学生继续问道:“身体还健康吧?在退休老教师里面您可算得上是长寿将军了。”

老人家面带微笑地说:“哪里,老贾年龄比我大,他已经九十岁了。不过,他去年上西方极乐世界报到去了。”

“啊,这回可轮到您了。”几位大学生异口同声道。老人家听到这里,脸色骤变,板起脸来把他们撵了出去。

任何人都无法预测一句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说不定哪句不该说的话被自己说出口后,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人们在说话之前要深思熟虑,不该说的千万别出口。

苏东坡曾经留下过这样一首诗:“高山石广金银少,世上人多君子稀。相交不必尽言语,恐落人间惹是非。”

“相交不必尽言语”,就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我们谈兴甚浓,于是海阔天空无所不谈,画蛇添足或是把一些完全不该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岂能不惹是非?

林丽不久前刚刚生了一个孩子。一天,她和另一个办公室的小杨迎面相遇,小杨出于礼貌,打招呼说:“你来上班了?真辛苦啊!你生.的小孩还可爱吧?”

说完之后,小杨立即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有些欠妥,因为没有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不可爱的,而你还要再去强调这个问题,必然引起对方的不快。果然,林丽就说:“谢谢!你也快生一个不就知道可爱不可爱了!?”而小杨是一个30多岁,还没有婚史的人。林丽后面的话,刺伤了小徐的自尊,无意中加深了两个人之间的误会。如果她们都能适可而止,吞下后面的话,就不会造成彼此的不愉快了。

在与人交往中要做到吞下不该说的话,应该具备这样的心态:就算你是全世界最自我的人,也要懂得尊重别人。不要以为吞下自己最后一句话就会失去自我,其实那才是真正懂得保护自己的人。

适时地闭上你的嘴巴,你会看起来更加可爱。不要不顾别人的想法而肆意倾倒你的垃圾信息,更不要随便对一个不熟悉的人卖弄你的小道消息和私人问题。

小心那些只听不说的人,或许是因为害羞,或许他们隐藏了“杀机”。在询问式和操纵式的倾听中,要学会分辨同情和尊重的耳朵。

灾祸往往出自于口,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管不好自己的嘴,就相当于在自己身上安了一颗定时炸弹。

那么,在交谈中哪些方式不受欢迎,容易招惹麻烦呢?

1.无事不通、无事不晓的逞能

言谈中,谈话的内容往往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古今中外、日月经天般的话题。同时交谈是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方式,而不是表现学识渊博、见识广泛的舞台。如果你在交谈中表现得无事不通、无事不晓,到时定会吃到苦头。更何况老子曾说过:“言者不知,知者不言。”交谈中什么都说的人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2.逢人诉苦、博取同情的忆苦

在人生长河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苦,但每个人对待的方式不同,有的人迎难而上,有的人知难而退,有的人却将苦难带来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在众人面前陈述自己的辛酸,以博取同情。如果碰到一些挫折——进展不顺,遭人误解等,就经常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说工作太难做了,实在不想干了,一肚子的牢骚。开始时,朋友也许愿为你排忧解难,想一些法子,给你鼓鼓气。但是每次相聚谈话都是如此,朋友们就会觉得你太没志气,简直就是一个“牢骚家”,以后就会与你疏远。所以,交际中一味地诉苦会让别人觉得你没魄力,没能力,从而失去别人对你的尊重。

3.喋喋不休、滔滔不绝的独白

许多女人在交谈中,自始至终一人独唱主角,喋喋不休、滔滔不绝。这样其实不但不能表现自己的交谈口才,反而会令人生厌。要知道,池蛙长鸣,不为人注意,而雄鸡则一鸣惊人,这就说明过多的“说单口相声”不能交流思想,不能增进感情。交谈时应谈论共同的话题。让每个人都充分发表意见,留心别人的反应,这样才能融洽气氛。正如亚历山大·汤姆所说:“我们的谈话就像一次宴请,不能吃得很饱才离席。”

4.尖酸刻薄、烽烟四起的争辩

交际中有时免不了争辩,但善意、友好的争辩更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有时一场精彩的争辩会令人荡气回肠,齐声喝彩,但是尖酸刻薄、烽烟四起的争辩会伤害他人,导致心情郁闷、令人望而叹息、敬而远之。因为尖刻容易树敌、如果一个人在言谈中出现四面楚歌、群起攻之的局面,他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5.口无遮拦,出口伤人的话语

灾祸往往出自于口,无论身处什么位置,也不管财富多么雄厚、势力有多么强大,语言不当总会带来负面影响。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该说的留一点,不该说的莫开口。要时刻把握好说话的度,尽量让说出的话委婉动听。

总之,在社交场合,诚实与热情是交谈的基础,三思而后言,管住自己的嘴巴,是沟通的路标。拥有这些,你的话语才能精彩,你才能赢得更多朋友的尊重和帮助,你的交际之路方可顺风顺水。

妙语点睛

与人谈话时,该说的话留一点,不该说的不开口。因为,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

学会包装你的语言

俗话说得好,“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商品要有新颖的包装才会吸引顾客,女人要有漂亮的衣裳才更能显现出她的美丽风姿。说话也要像商品和人一样,需要经过良好的包装才能让人接受和信服。就比如你说“喂,让开”,就不如说“你好,请让一下好吗”效果好。这就是包装的魅力。

人们都说,关系是营造出来的。同样的事情,有人着急上火,口不择言,有人则不急不躁,言语稳重,最后结果就大相径庭。话语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就看操持者怎么使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每个人都喜欢听那美酒一样的良言,为什么不对别人也说出美好的语言呢?注意说话的方式,把难说的话变得好听,才是真正有素养的口才高手。下面就教你一些小技巧:

1.难以启齿的话,要用机智与幽默包装起来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必须讲一些难以启齿的话的情况。这种时候,如果直接说出口,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或者让对方产生不快。如果把想说的话用机智与幽默来传达,用这种委婉的方式,对方就会一笑置之,既不伤害对方,说的人心里也不会有很重的负担。

2.警告别人时不要指出缺点,而要强调如果纠正过来会更好

有位公司经理慨叹纠正别人的错误实在难,稍微指责一下部属.部属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越变越坏。这位经理只是指出对方的缺点加以批评而已。他如果换一种方式,强调纠正过来会更好,那就会是另一种情况。

有位足球教练在纠正选手时,不说“不对,不对”而说“大致上不错,但如果再纠正一下……结果会更好”。他并不否定选手,而是先加以肯定再纠正,也就是说先满足对方的自尊心,然后再把目标提高。如果只是指责、警告,只会引起选手的反感,不会有任何效果可言。

3.传达坏消息时,要附加一句“令人无法相信”

传达坏消息,心情总是沉重的。所以,这种时候更需要一些思考,否则甚至可能演变成很严重的问题。

在传达坏消息前加一句“真令人无法相信……”那么对方所受到的冲击就会轻很多。有一位初中教师,他对成绩退步的学生说:“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你考出这样的分数。”如果老师能用这种方式说话,那位同学下次成绩一定会提高。倘若只是传达事实的话,机器人也办得到,但效果却不会令人满意。但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句话显示出的则是机械所不具备的灵活。

4.不小心提到对方的缺点时,也要加上赞美的话

想必每个人都曾有过不小心说话伤到对方或对对方不礼貌的时候。话一旦说出来就无法收回,当时的气氛就会被破坏了。这种情形大多数人会连忙辩解,或者换上温和一点的措辞——这实在不是好方法,因为对方认为你心里这么想才会出言不逊。这种时候不要去否定刚才说出来的话,要尽量沉着,若无其事地附带说道:“但是,你也有……优点,所以表面上的缺点更显得有个性。”人对于别人说过的话总是对最后的结论印象最深刻,附加赞美的话,对方便认为结论是赞美,即使前面说过令人不愉快的话,也就不会计较了。

5.提意见时,更多提供假设

你直接说“这样不好”,不如说“如果……是不是更好?”为对方提供一些假设,一些建议,比生硬地提意见更容易让人接受。同样的意思,只是换了不同的说法,结果就截然不同。

6.托第三者传达对对方的批评可以一石二鸟

某企业的经理说,他的公司有几位兼职的女职员言谈很随意,甚至对他这个上司说起话来也很随便。有一天,他告诉一个已经任职两三年的女职员:“最近的年轻人说话有点随便,请你代我转告一下某某好吗?”结果却很令人意外。那几个兼职的女职员谈吐真的有所改善,而那个负责转告的女职员对自己的谈吐最为小心翼翼。恐怕是“最近的年轻人”这个词让那个女职员觉得自己也包括在内。

这个女职员的改变,连主管也意想不到。这也是用来批评别人的一种好方法,也就是说托“第三者之口”而不要直接批评,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虚心接受而不大会产生反感。但是这种托“第三者之口”的批评,要掌握好尺度,不要太过明显,让人觉得像“指桑骂槐”就不好了,这一点应当多加注意。

直言快语固然能让人感觉爽快,但是委婉说话更能体现出一个人驾驭语言的能力。委婉并不是有心机,也不是故意遮遮掩掩绕弯子,而是体现出一个人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和体贴,体现出一个人交际的成熟风范。包装一下你的外表,再包装一下你的语言,那么你就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了。

妙语点睛

直言快语固然能让人感觉爽快,但温言含蓄更具有吸引力,而且还能体现出你驾驭语言的能力。

说话要留有余地

某公司新研发了一个项目,老板将此事交给了下属小张,问他:“有没有问题?”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

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老板让他继续努力,但对他拍胸脯的信誓旦旦已经开始反感。

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人说话时常常是斩钉截铁的,“我一定行”“我一定能办到”“你还不相信我呀?”……类似的话可以说是张口就来。当然,这样的话语里蕴涵了一个人的自信,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时候我们说话必须要留有余地,这就需要你根据具体的事实来说话,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我们还是不要把话说得太绝为妙。

有句俗话:“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生活中很多尴尬其实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有一些就是因为话说得太绝对。凡事多些考虑,留有余地,总能给自己留条后路,这在外交辞令中是见得最多的。每个外交部发言人都不会说绝对的话,要么是“可能,也许”,要么是含糊其辞,以便一旦有变故,可以有回旋余地。话不说绝对是一个人老练成熟的标准。

自以为是的人容易把话说满。他们总觉得自己的见解没有错,根本不容分辩,于是马上盖棺定论,不留余地。可是,要知道杯子留有空间,是为了轻轻晃动时不会让液体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是为了不会因轻微的挤压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是为了防止“例外”发生而让自己下不了台。

人人都讨厌连篇的人,吹得天花乱坠,实际行动却不见几分,难免让人觉得华而不实,难以信任。不如低调一点,做的比说的多,多干活儿少说话,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也有人话说得很满,而且也做到了,即使这样,说满话也不可取,毕竟谦虚一些能留给人美好的印象,而一味拍胸脯说大话,总是让入觉得你不够稳重。何况,凡事总有意外,使得事情发生变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能预料的,话不要说得太满,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

在做事的时候,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最好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上级交办的事当然要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会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这是为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便事没做好,也不会太责怪你。

用不确定的词句可以降低人们的期望值,你若不能顺利地做成某件事情,人们因对你期望不高,最后总能谅解你,而不会对你产生不满,有时他们还会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不会全部抹杀你的成绩;如果你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往往喜出望外,这种增值的喜悦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话不说满也表现在不要对他人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没指望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浪子还有回头的时候,人一辈子很长,变化还很多,怎么能凭主观就评定别人的一生?

无论何时,我们说话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要给自己留余地,使自己可进可退,这好比在战场上一样,进可攻,退可守,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这样虽然不能保证自己一定处于战无不胜的地位,但是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败得一塌糊涂。要想把握说话的分寸,给自己留余地,需注意以下两点:

1.话不要违背常情常理

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人事也有自己存在的情理。说话时,如果违背了常情常理,就会给别人留下把柄。因此,在谈话时,要记住话不要说过了头。

听听两位推销员对同一商品的介绍,他们推销的是同一款产品:袜子。第一位推销员随手拿起一只袜子,紧接着他又拿起打火机,在袜子下面快速地晃动,火苗穿过袜子,而袜子也未受到损伤。在他一番介绍之后,袜子在顾客手中传看。一位顾客要用打火机烧,急得推销员赶忙补充说:“袜子并不是烧不着,我只是证明它的透气性好。”最后大家终于明白怎么回事,袜子的质量没得说,但当时气氛明显地影响了顾客的消费情绪。

而第二位推销员,也是一边说一边演示,不过他注意到介绍的科学性,说得非常周到。他是这样说的:“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科学性,袜子怎么会烧不着呢?我只是想证明它的透气性好,它也并不是穿不破,就是钢也会磨损的。”这番介绍没有给天性爱挑刺的顾客留下可乘之机。接下来,她一边给大家传看袜子,一边讲解促销的优惠价格,销售效果明显好于前一位推销员。

2.话不要说得太绝对

人们考虑问题都喜欢来个相对思考,也许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入人心的缘故吧。对于绝对的东西,在心理上会有一种排斥感。比如,当你斩钉截铁地说:“事实完全就是这样。”此时在别人心里就会存有疑问:“难道真的一点也不差?”也许你只是陈述事实。可是他心里老是琢磨“难道一点也不差”的时候,他对你的话语的领悟就会有点舍本逐末了。倒不如这样说:“事实就是这样。”

因此,在谈话时,即便是我们绝对有把握的事,也不要把话说得过于绝对,绝对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人的质疑。而现实是,如果对方故意挑刺,往往就能挑出刺来。与其给别人一个挑刺的借口,不如把话说得委婉一点。同时,如果我们不把话说得绝对,我们还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对方周旋。

人们常说“话不要说满,事不要做绝”就是这个道理。事情做绝,不留余地,不给别人机会,不宽容别人,处理事情下狠手都是不理智的行为。无论矛盾有多深,最好都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否则日后万一有合作的机会,一定左右为难,尴尬万分。时时处处留有余地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进可攻,退可守,这才是成功的做人之道。

妙语点睛

说话不留余地等于不给自己留退路,你会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真正有自信的人更懂得谦卑,不会把话说得太绝。

同类推荐
  • 轻熟女幸福一生的72条军规

    轻熟女幸福一生的72条军规

    这是一本写给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之间的年轻女性的书,这些已经进人社会并被称为“轻熟女”的群体,她们中有些人可能已经小有成就、生活稳定,但是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的迷茫和不安感也难免时时出现。本书从与女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心态、自我提升、形象、爱情、家庭、职场等方面人手,以现实的事例和精确到位的分析,以更贴近时代的视角让这些年轻漂亮时尚的女子真正了解自我,提升自身价值,从而更好地去迎接人生的挑战,最终收获一生的幸福。
  • 品读南怀瑾的人生智慧

    品读南怀瑾的人生智慧

    人们习惯称他为“居士”,也有人喜欢尊他为“教授”,然而更多的是敬他为“大师”。人们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阅读传统文化的捷径;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追求幸福人生的航向。他就是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是“禅宗大师”,是宗教家、哲学家,也是温暖人生的顾问。南怀瑾大师一生经历广厚,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学儒、论道、参禅,职场名利、家庭琐事、人生困顿,皆在南怀瑾大师的人生践行和讲解中,化为智慧之光,使我们离幸福更近,与成功携手。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南怀瑾大师思想的平台,更为众人找到了一盏人生海洋上的灯塔。有了它,人们就可以辨别方向,驶出迷茫混沌,驶向豁然开朗。
  •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好习惯能够造就人,坏习惯可以摧毁人。好习惯与坏习惯没有明显的界限,就看每种习惯产生后果的好坏。 莎士比亚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 这句话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让坏习惯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它就是你“最坏的主人”。坏习惯摧毁人,好习惯成就人。因此,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请从养成良好习惯或者说从改变坏习惯开始。本书分十章,分别从健康、学习、时间管理、礼节等多个角度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动听的故事,娓娓道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共涵盖了“劝人改错”、“闻错即改”、“改错纳谏”、“教子感亲”等多方面内容,精选了数不胜数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书中的每一个好故事,都会带你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领悟人生的一盏明灯;每一个好故事,都是我们人生的一块基石。
  • 每天必读的心理学全书

    每天必读的心理学全书

    每天读点心理学,你会变得更睿智,你的心胸会更宽阔,你的生命会更完美。幸福旅程的第一站,你是否带着青春的梦想?带着梦想上路吧。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内心的坚定。披上信念铠甲,在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风吹过,雨打过,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对梦想的追求和渴望,即便是身陷谷底,也要抓住蛛丝信念。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真正打败你。
热门推荐
  • 总裁娇宠:小乖,别动

    总裁娇宠:小乖,别动

    一次偶然,她惨遭同父异母的姐姐设计,心思歹毒的姐姐本想把她买给一个年过半百的暴发户,没想到,误打误撞,她被送到他身边。他,是叱咤风云,权倾天下,驰骋黑白两道,狂妄不可一世的帝国总裁[君辰逸]。性情高冷禁欲的他,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娇宠入骨,夜夜缠绵。腹黑娇孽的狼与可爱乖顺的小白兔会发生怎么样扣人心玄的故事呢?想知道就看文咩。
  • 人机日常营业中

    人机日常营业中

    本来是高三的学生,好不容易熬过了高考这个大boos,谁知道,刚想通个宵玩一局吃鸡游戏,刚逃转页面,她睡死了过去,再一次醒过来,就进入了游戏中,成为人机,这是神马穿越?看着这个地方,确定是钢枪圣地G港?P城有人在摆地摊是肿么回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若天还未黑

    若天还未黑

    因为还年轻不想错过你所以我在等,等你回来亦或是等我死心。
  • 瑶槿华年

    瑶槿华年

    李娆,年龄31岁,单身事业型女强人,在一次加班中因心肌梗塞胎穿到女子为尊的凤鸣国,换名李瑶,成了某庶出柔弱举人的独女。面对新生活她本想着悠闲度日,轻松生活。比如顺从父母的意愿考考科举、偷偷做做买卖什么的...却未曾想看似普通的父母家族也存在着某种诡秘...平淡的生活中竟然还包藏着暗杀与诡计!无奈之下,还是幼童壳子的她,只能顶着自己小小的身板,“哼,有本事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于是本应是细水流长的日子,就过成了打怪升级的武侠片,还是玄幻味的。括弧因为她中间还get了一个辅助武力系统...呵呵,对此李瑶不得不感叹,“我就是个劳碌命!”从此对凤鸣国未来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影响深远的一代女子传奇之路就此开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原来我也是有家室的人

    原来我也是有家室的人

    木纤纤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后,本来是想方设法回到原来的那个世界。后来渐渐发觉这里挺好的,一时间也找不到回去的办法,便慢慢的收回了心思。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木纤纤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木纤纤在n次拍戏后,回到自己的私人公寓,她站在门口转动门锁,门却自己开了……,开门的是是一位英俊帅气且迷人的男人。木纤纤怔住了随即道:“抱歉,走错了。”男人挑眉:“你没有走错,这是你的家。”木纤纤心头一紧不会穿帮了吧,面不改色笑道:“哥,逗你玩的。”男人觉得好笑:“我是你丈夫。”原来她也是有家室的人!!木纤纤觉得晴天霹雳,等等!我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吗!!!
  • 笑看重生

    笑看重生

    如果再有来生。田鸿宇如是说道。希望命运不会如此悲凉。
  • 只差一句你答应

    只差一句你答应

    喆原自从部队复员后,整天就在家过着无所事事的日子,他始终认为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曾试图改变,可是每次效果都不是特别明显,正是因为那一年暑假的到来,让他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 恋橙

    恋橙

    ——自从遇见你之后,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你。南昌大学大一新生顾念一,呆萌而又活泼调皮的性格。与大二学长顾以宸,因为一次偶遇,作为颜控的顾念一,自从遇见了顾以辰以后,脑海中他的身影便挥之不去。“你喜欢我什么?”顾以宸疑惑的问道。“如果我要是说我只是单纯的喜欢你的脸,你会生气吗?”彭念一试探到。某人气哄哄的走开了。彭念一觉得他此时非常可爱,竟然还有反差萌。不过现在得哄哄他的小可爱了,,,,,婚后的彭念一发现,他的本性渐渐的展露了出来。撒娇,耍无赖比她还会。彭念一心想,算啦,自己选的人,还是得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