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03300000074

第74章 ,冬雪,狗肉

这是一艘两百吨的飞剪船,与当年美国鸦片贩子运输鸦片到中国的船基本类似,船型狭长,达到1:6的比例,船头上翘,速度非常快,操控也简单,不需要太多人手。这艘船装了一门主炮,12磅的青铜滑膛炮,可以射击实心单,也可以射击开花单。另有一些迫击炮。

在庐山开始的与匪徒小规模战役中,AK47发挥了极其猛烈的火力,让武士们爱不释手。所以随行的上百名武士,随身带了AK47和阻击步枪,以及左轮、弓弩、手雷等等。

王正不是做生意,没有携带固定的货物,带了一些可作礼品的东西,剩下的都是补给食品、淡水、服饰、装备和药品之类。

他去高丽滑雪。

飞剪船没有沿岸走,离开长江口以后,就从外海直线行驶去釜山港。

釜山此时已经是高丽王朝的重要商贸港,不过对面是日本,常有倭寇骚扰。

王正的船行驶了两天就到了釜山港。岸边有高丽的方型翘头硬帆船载着水军前来询问,答曰是大汉王国的访问船,船上是军方的一位首领。

高丽已经是大汉王国的自治属国,水军将领不敢怠慢,前往引领去见当地武将统领。如果他说是文官,那就去见文官统领,当地府尹。

当地驻军统领权承焕很奇怪为何没有使节通报,汉国的舰船到此地来,问了一下,只有一艘船,看来不像有敌意,听说对方是一名将军,就整衣登船拜访。

王正身边的一些武士曾跟随他来过日本、高丽几次,赵锦赵瑜从未来过,裹着貂皮披风在甲板上看着岸上低矮的房屋和小小的街道,问王正:“陛下,这些房子都这么小吗?”

王正点点头,说:“高丽人身材不是很高,人口在大城非常密集,物资不是很足,因此街道和院子都是小小的。”

权承焕沿着跳板走上船,倒是一位身高一米七左右非常魁梧的汉子。单眼皮下的眼神非常锐利,不像是酒色之辈。对方来到船上拱手施礼,高丽的上流社会均会讲汉话,就直接对话,“在下权承焕,知州釜山,请问对面汉国上将是哪位?”

王正拱手回礼,说:“在下江宁军团海军船长王三郎,官居上海浦知州。”

对方一听是平级,顿时轻松了下来。这人身材高大,足足超过自己大半个头,气度威严,虽然颇为内敛,还是不经意中流露出一丝威亚,而且以军人的感觉,此人杀人无数,把杀气融化在了体内,覆盖在得体的衣着和礼貌之下。

王正请他舱内入座,权承焕稍微瞧了赵氏姐妹一下,就非常自然的转向王正,颇有君子之风。

赵锦泡上热茶。

权承焕询问:“王知州这是为何来啊?”

王正说:“在下曾来过高丽几次,对高丽美食念念不忘,汉国刚结束一场大型战争,恰逢假期,我一时兴起渡海而来,想食狗肉而已。”

权承焕愕然呆了一下:居然这么有空?

“在下并非玩笑。”

狗肉其实在此时并非上得来台面的食物,且民间也是逢年过节都不吃狗肉。权承焕出身名门,但对吃狗肉并无下贱之意,因为要和军士打成一片,他也去过低层次的地方吃狗肉。

权承焕点头,这也无可厚非,对王正说:“回头在下会引荐府尹,就说羡慕美食,切莫提狗肉之事,在下可抽空带阁下前往。”

“如此有劳了。在下因私事前来,不必靡费两国国库,住宿等我等可支付。”

“如此甚好。”权承焕也不敢客气,一船人好几百呢。

安排好固定的码头泊位,大多数人还是住在船上,几十个人去城中的馆驿居住。王正吩咐大家注意纪律,问了一下权承焕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有无青楼等等。权承焕大笑,安排人带领水手们去青楼了。

在馆驿包了二个贯通的院子,是那种席地而睡的房子。王正和贴身武士、赵锦赵瑜一个院子,男女仆人们另外一个院子。

仆人搬来礼物送给权承焕,因为他是武官,给了一把骑兵军刀和一支双筒猎枪,和一些绫罗绸缎之类的。给府尹也准备后,次日引荐时送礼,则又是不同,比如包括名砚台在内的文房四宝等等。

安顿下来洗漱完毕,傍晚权承焕来邀请王正去吃狗肉,赵锦赵瑜姐妹对此没什么兴趣,于是王正带了两名贴身侍卫,侍卫长留下保护赵氏姐妹。

权承焕换了便衣,一身斜襟棉袍,腰里挂着一柄腰刀,介于日本刀和唐刀之间的风格,身边几个低级军官,身材壮硕。王正也穿了一身青色棉袍,腰间挂了一柄骑兵军刀。这是一种直刀,宽背薄刃,重心前移,可以用于直刺也可砍削。弧形骑兵军刀有所不同,因为弧型的存在,可以砍削时拖动刀刃顺势加深伤口,但无法直刺。所以,在步下王正喜欢挂一柄直刀。棉袍内大腿两侧挂了两只左轮手枪,其实他更喜欢柯尔特式M1911手枪,安达曼帝国军工厂还没有制造出来,正在研发中。既然AK47都迅速造了出来,这种手枪应该不是问题。

穿过狭窄的街道,两边是低矮的建筑,矮小的房屋配小小的院落。现实是当时的高丽人身材都不高,多数一米三十多到一米四十多。那位问了,那时候人都这么矮吗?真相是哪怕是宋朝军队挑出来的禁军都不高,只有一米五左右。日本人在二战的时候都很多士兵只有一米四十,挺着比自己高很多的三八大盖往前冲。权承焕已经是高丽人中难得的高大身躯,王正的身高简直成了巨人,途经傍晚归家的当地人身边,纷纷抬头瞥一眼高大的身材就退身避让。

权承焕的两个搭伴也身材不矮,大致一米六多,非常健壮,其中一个敦实的像摔跤手,一问才知道的确是善于摔跤的。

这家狗肉馆是敦实的那位找的,他是权承焕的亲兵,从本地底层过来,对当地的各路行径非常熟悉。周边一些熟人碰见他都低头鞠躬打招呼,一些花胳膊的流氓也恭敬的称呼斗浩哥,顺便瞥一眼后面的高大身影,眼神伶俐的就匍匐在地施礼了。

王正皱了皱眉,对权承焕说:“承焕兄,不需要这样张扬。”

权承焕用高丽话低声命令了一句,斗浩就跑去一脚一脚的踹他们起来,喝斥过后,流氓们赶紧起身。

到了一家门面破旧缺少粉饰的店面,年久氧化变色的木头已经成了深灰色。权承焕说:“三郎兄,这就是本地最好的狗肉店了,不要嫌弃门面破败,狗肉就只能在这样的店铺出售了。”

王正笑道:“无妨。”

店家看到斗焕非常热情的点头哈腰跑步过来招呼,安排里面一个比较安静的位置。其实说安静也就是相对而言,客人都挤在一个大堂里吃东西。王正的身高颇令人注意,他不得不低着头就这么往里走。绕过吃的热火朝天的本地人,一些是底层打扮,一些也看得出并不是穷苦人家,多半还是有些身家的小商人之类,也有些冬季里吃的满身大汗,光着膀子,一身刺青的流氓。

王正的两个护卫是江宁人,四下一瞅,觉得这环境嘈杂,不太容易护卫皇帝,但已经到这里就相互低声叮嘱了一下要多加小心。

店家非常敏锐,只一眼就看出来权柄焕地位不低,是个大人物,当然他没资格见识本地最高军事长官,王正的气势更是令他喘不过气来。王正朝他瞄了一眼,收敛了一下,那店家顿时觉得此人身上铺天盖地的威压和杀气不见了。

他非常恭敬的请两位上座,王正和权承焕对坐,两人的护卫一左一右坐下来。斗浩安排了狗肉,询问要不要喝酒。王正会说现代韩语,此时的高丽语有所不同,因为朝鲜语是李氏王朝创立的,又经过了很多次的改变,在二战后曾刻意的要去除汉语词汇,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半数句子还是能连猜带蒙听得懂。于是他点头。

权承焕很惊异的看了一眼王正,王正冲他说了一通现代朝鲜话。

对方皱着眉头听了半天,一大半没听懂,但听得出来是高丽话的格调。他用中文问道:“三郎兄,这好似是本朝话,但是在差异太大,师从何而来?”

王正说:“是古代高丽话,我从一个大师那里学来,不过没什么用,现在高丽话变化太大了。”

权承焕非常惊讶,因为他家里是世代武将,却也接受文化教育,在脑海里转了一圈,没有回忆起高丽历史里提及语言的变化。

王正举例子解释说:“周朝时有齐鲁话,彼时的话放到大汉王国就不同了,诗经里有些词发音与现在对不上,就是语音变化过了。”

权承焕恍然大悟,问:“不知道这位通晓古代高丽话的大师在哪里?”

“早已去世了。他说学到的古代高丽话,也是一本用中文记录的音译本,没什么用,就丢弃了。”

一句话堵死了所有的路,权承焕大为遗憾,因为这个半岛的国民还是非常自卑自傲兼备的。一方面他们崇尚上国文化,另一方面一心想找到自己国家的辉煌起源。

但王正现在就成了唯一会古代高丽话的人阿,权承焕不由得遐想起来。

店家端来狗肉火锅,配些腌菜,一大桶米酒。高丽人的酿酒和南宋一样是受管家控制的,在这个底层食肆能有米酒,说明是有些门路的。

权承焕瞥了一眼斗浩,坦诚道:“这是斗浩借我的名义给他的酒引,我也是第一次来。来,喝喝这里的酒吧。”

他右手拿起酒壶,左手扶右手,给王正倒酒。王正双手扶着酒杯,以示礼貌。

权承焕对此非常高兴,因为王正明显是懂得和尊重本地礼仪的。王朝学习了太多儒家文化,也发展了自己的一些礼仪,与宋王朝大同小异。那这些小异还是要注意的。

王正给权承焕回倒了一杯,两人举杯。品了一口米酒,这是一种浊酒,大概5-6度的样子,有些甜,应该是有些后劲的。王正一口喝完。

两名权承焕的护卫也给王正的护卫倒酒,双方交换了一杯。

店家叫了自己的女儿出来给这一桌服侍。女孩子十五六岁的样子,坐在斗浩身边,给一桌人分菜倒酒。王正和权承焕瞅了一眼,相互对了个眼神,两人哈哈大笑。女孩有些羞涩,瞟了一眼斗浩。

王正从腰间摘下一个玉牌,对权承焕说:“看来斗浩好事将近,这个玉牌算初次见面,恭喜他了。”权承焕接过去,摸了摸胡须,说:“这样啊,本人倒也不能不表示了。”从手上摘下一串佛珠,和玉牌一起递给斗浩,说:“这是你定亲的礼物,去给姑娘父亲吧。”

斗浩往后挪了挪身子,拉着女孩一起给两人叩拜感谢。

女孩子拿过礼物转身给了已经被惊动的店家,店家拜倒深施大礼。

店内吃狗肉的人如何猜不到来了大人物,一时间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就低声说话,连光膀子的流氓们也悄悄穿起衣服。

权承焕跟斗浩说:“让人们自在一点。”

斗浩站起身说:“今天这顿我请了,请大家自在些。”

店内轰然叫好。

高丽人的狗肉火锅里放了辣椒等各类调料,吃得满头大汗。王正也把披风早脱了放在身后,却不脱外袍,他深知回头一热一冷,容易生病。

就吃得慢了些,和权承焕喝着酒。

吃饭的当中,一些客人离去,一些新的客人加入。突然间偏外的一桌喝了起来,王正和权承焕往外看了一眼,斗浩的眼神就变得不好了。

外面一桌有几个本地人,衣着不差,另有几个服装与本地不同,头顶心剃光的人,腰间两把刀。

王正一愣:扶桑武士?

他问了一句,才知道那桌人在吼叫,为何自己的桌子上没有女人伺候。

店家和气生财,过去解释说:“那是小女和她的夫婿。”

喊叫的本地人没再说什么,回头准备继续吃,扶桑人抬手咚的冲着店家一拳,喝骂:“八嘎。”

店家四十岁左右,却往后一侧身子避了开来,王正点点头,练过的。

斗浩蹭的蹿了起来,跳下地,大步往前走。权承焕这一桌都停下来,侧身往这里看。

店家问:“这是什么意思?”

同桌的本地人就脸色难看的说:“没什么意思,叫你女儿过来服侍,就没事了。”

店家冷冷的说:“你们不过是金家的奴仆,就想仗势欺人吗?”

那被称为金家的奴仆,转过身来,单眼皮下冷冷的光:“朴永和,别以为你曾是地头游侠就了不起了,今天就让你看看金家奴仆如何仗势欺人了。”

说着几个人和扶桑人都站了起来,成围攻态势和店家、斗浩站在一起。店内的人除了几个花胳膊,都默默的站起来,往后和店外闪人。

权承焕站起身,示意另一个护卫向前。

王正身边的护卫站了起来,分两边护着。

扶桑人左手扶刀鞘,右手握刀把;金家奴仆直接把腰间高丽刀抽了出来。斗浩也把刀亮了出来。

金家领头的奴仆说:“这就是你的女婿?今天你女儿做寡妇吧。”

他挺刀往前直刺,斗浩侧刀撞开。

店家回身对女儿喊:拿我的刀来。

权承焕也站起身来,王正一看,把帽子带上,披上披风站起来,对身边护卫说:“出去吧。”

他高大的身影立即吸引了几个扶桑人。

王正过来看着对方用日文说:“出去好好的打一场吧。”

这倒不是现代日本话了,因为这些年他去过日本很多次,修正了一下自己的现代日文。

扶桑武士愣了愣,问:“阁下是从哪里来的?九州?京都?”

王正不理睬他,挥了挥手,往外走。

斗浩对金家说:“出去吧,有种别跑。”

店家的女儿拿来了刀,居然是双刀。他双手持刀和斗浩来到街上,金家奴仆和扶桑人也到了街道上。本地居民都远远的看着,有的躲在院门后。

王正看了看金家奴仆有五个人,权承焕有四个人,扶桑武士有五个人。

他对权承焕说:“金家的,你和斗浩他们负责。扶桑人我来玩玩吧。”

他抽了刀出来,扶桑武士一看刀型,就知道不是自己人,也把刀抽了出来,双手握刀,承起手式,准备砍杀。

扶桑武士刀双手持刀,刀的长度并不短,但王正身高一米九五,刀是特制的,比武士道长了半尺。

王正右手单手持刀,左手一撩一甩,披风冲着头前的扶桑人飘了过去,扶桑人一侧头,心下一凉,军刀已经刺进了心脏。

嗖嘎,太你妈坑人了。

王正把军刀抽出来,往地上甩了甩血迹,面前扶桑人扑倒在地上。

对方四个武士骂着八嘎牙鲁,拔刀往前冲。身后护卫抽刀往前接着。旁边权承焕他们已经和金家武士斗了起来。

对面的扶桑武士仅仅一米四十多的样子,面对人高马大的王正,双手举刀过顶,跳跃起来前劈。另一个武士则拔刀横文一字斩,切王正的下腹部。

看起来两人也是配合很久了。

王正侧身挪了一步,躲开当头一斩,军刀斜过来一撞横刀,往上一挑,扶桑武士只觉得大力传来,刀差点握不住,对方一个突刺,他看到动作想往后闪,心口已经被捅穿。王正飞起一脚踢的身体飞了起来撞向正在变刀的武士。对方躲开飞来的身影,王正的军刀已经斜劈下来,从头颈劈到腋下,鲜血四溅。

王正往旁边躲开,两名护卫那里比自己更快的结束了战斗。

因为护卫的武功本来就比他高得多。

权承焕那边打的激烈,金家的武士战力不敌,占了多一个人的优势。

王正和两个护卫站在外面观战。

金家武士此时一看扶桑人都死了,未免有些心慌,领头的喊了一声,撤的意思,武士往外抽身。其中两个被斗浩和店家双刀砍中,死伤在地。

另外三人转身就跑。

王正叹了口气,拔出左轮枪,抬手射了三枪,全部击中大腿,纷纷摔倒在地。

枪声震撼了街道,权承焕几个倒也没有太大变化,店家吃惊了一下。过去用刀逼着三个武士,一看其中一个击中腿上大动脉,眼看失血过多就不活了。

权承焕让斗浩和另一个护卫逼问了一下金家的这个管家和另一个武士,他心里还是有些忌讳。因为金家是本地豪门,势力通到京城,倒也不好处理。

金家武士被枪击吓坏了,在斗浩的逼问下,交待说自己是来找碴,因为金家想要收掉这条街的餐饮,不是主上的意思,是他们大管家看这条街狗肉生意兴盛,想要自己捞一些好处。金家养了不少日本浪人,就带了出来。

权承焕听完了,是金家下人所为,倒也不太麻烦。

他转身对王正施礼:“多谢三郎兄援手,倒也没想到出了这档子事。我们带他们回军营,还请三郎兄多包涵。”

他嘱咐店家送王正回馆驿。

一路上走回去,王正用简单的韩语和对方聊天,磕磕巴巴的弄明白了本地情况。除了府尹、知州的势力,地方上有几个豪门,自己的店铺在金家势力范围里,但一向井水不犯河水。因为说起来,自己属于下三流,对方属于上流社会。就狗肉这种生意,从没想过金家会插手。他是退下来的地方老流氓,因为姑娘大了,不想再街头打杀。金家有些田地,但釜山面海背山,土地也不太丰厚,主要还是靠生意。他们和扶桑有海上贸易。

王正就明白了,到了馆驿,店家告辞。护卫长迎上来,护卫说了一下情况。护卫长就很紧张。

王正摆摆手,倒是嘱咐了一下,派人回船上叮嘱武士团警备。

赵锦赵瑜正在房间里聊天,见王正进来,沏茶上来。王正吃了狗肉,觉得心头暖烘烘的,他心里有些想法,一时丢在脑后,簇拥着两人去了床上。

同类推荐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
  • 保卫之战

    保卫之战

    本书内容包括德军攻陷东南欧、巴巴罗萨计划、彼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保卫伏尔加格勒、库尔斯克战役、苏美攻克柏林。
  • 那时宋朝

    那时宋朝

    一个二流建筑院校的毕业生,吕小贤,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却因为一次与驴友们一同登山而不幸坠崖,穿越到北宋末年,原本一心追求安稳生活的他,却发现自己的命运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操控,他该何去何从?且看吕小贤如何混迹在北宋末年。
  • 重生之回到战国

    重生之回到战国

    这是一个书生能翻山倒海的战国这是一个武者能开山断河的时代同样的战国不一样的事物
  • 回明书记

    回明书记

    纵观历史,官道乃是正道、大道,唯有心正之人方能兴国安邦,造福天下。
热门推荐
  • 婉兮的夏天

    婉兮的夏天

    四年后,喧嚣的酒吧重遇, 性感邪魅的他“兮儿,你现在不仅很有种,而且还很嚣张啊!” 伊婉兮“错,不是现在,是一直!”爽快干掉了一整杯子的烈酒…… 男表情!!!!!不忍心道“你慢点,没人跟你抢!” 女醉意朦胧“你们请我来,不就是为了给我灌酒吗?既然这样何必磨叽……”男见自己被揭穿,竟也没有半丝尴尬,反而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得意笑容“我的女人~就是聪明!” 这就是曾经表白她,说要护她一世周全,却又莫名奇妙消失四年的出初恋——廖英东。
  • 五姑戏辽

    五姑戏辽

    一长篇小说“五姑戏辽”六十章节,四十余万字。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公元750年---1000年辽代时期,描写王氏家族(汉族与契丹族混血嫡系)四代五位道姑与辽国四朝皇族的恩恩怨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极有可读性。教育意义深远,培养读者爱国主义,教育人们除暴安良高风亮节的高尚品德。此书根据辽北象牙山下的一座寺庙“黑姑寺”的传说整理编写。二,本书已改编成剧本,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一代杀帝

    一代杀帝

    五胡十六国时期,没有秦汉的霸气,隋唐的辉煌,对于汉人来说,有的只是无尽的耻辱,野蛮的胡人,用野蛮的屠刀,摧毁了华夏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仁义道德。仗义每多屠狗辈,且看一个屠狗出身的小子,陈帝,在面对国家危难,家破人亡的时候,是逆来顺受,还是揭竿而起......
  • 游戏模拟器

    游戏模拟器

    一个来自平行宇宙的高科技,被一群疯狂的科学家藏在地下室中研究。一个身手非凡的盗贼,从实验室中偷走了它。这个盗贼成功地找到了它的使用方法,却没想到因此给地球带来了末日。他竭力想要挽回自己犯下的错误,却在无意中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
  • 萌萌厂督

    萌萌厂督

    齐国当朝太子姬九陌,早已夜深却久久不曾入眠,趴在书案上捶胸顿足,神色阴郁:“本宫……本宫居然喜欢上了一个太监…………”一旁早已看穿一切的剑客离忧似乎有些幸灾乐祸:“厂公大人甚是可爱……”嗖的一声,冰冷的剑锋擦着离忧的面门呼啸而过,离忧怪叫一声,却听的太子冰冷的声音传来:“那个小太监,是本宫的!”厂督大人甩甩长发、抖抖裙摆,傲娇的抬起头:听说有人要娶我?(女扮男装)
  • 海贼王之富贵岛

    海贼王之富贵岛

    大海,浩瀚无边,海天相连,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怒吼,殊不知,在这碧波之下却有着绚丽的风景与无尽的宝藏。我是贼王,既然为贼,势必盗尽这无数宝藏,不为苍生,只为己欲,试问,还有谁?
  • 纨绔邪皇

    纨绔邪皇

    京城纨绔大少云少岚因偷窥美人出浴而不慎从三楼跌下昏倒,冥冥之中,融合两世记忆。从此,这个为人不耻的纨绔公子身上屡现奇迹,走上一条无上皇者之路。
  • 将初

    将初

    楼九,是白北淮的四师妹,为人,性格都比较冷淡。九皇子,是楼九的男人。〖与将筠,将鹤为姐妹篇〗
  • 古穿今之七十年代

    古穿今之七十年代

    古代公主宓妃穿成了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女知识青年,住猪棚,割麦子,挣工分,遇上了两个同样下乡接受再教育的女孩子,从此开始了三个女人的战争。但小公举心眼活泛,为了从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里脱离出来,选择和一个退役特种兵结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秦歌行

    秦歌行

    我曾往江湖而去,又从江湖而来,我终究放不下这帝国,生为秦人,死为秦土,为我秦人计,身后名我不在乎,生前事我来背负。一人一剑一时代,一笔一言一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