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54100000129

第129章 杀人的恶鬼,再不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之我见

再不斩,登场于原著波之国任务篇。

皮肤黝黑,脸缠绷带,没有眉毛,背负斩首大刀,外表十分凶恶。

不过他的出场方式十分帅气,加上自身气场十足,是一个魅力十足的角色。

后面经过卡卡西之口了解到,他是从血雾之乡走出来的鬼人,是忍刀七人众之一,在毕业期间杀死了同期所有考生,在加上他口口声声说忍者是不需要感情的工具及以前大量的暗杀任务,以至于给人残忍无情的杀手形象。

在后面的波之国大桥上他为了胜利,甚至准备连同用性命救自己的白都一同斩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恶人形象。

虽然最后被鸣人嘴炮醒悟,但为时已晚,他除了在临时前的醒悟,一生都充满了恶行,最后陪伴白死去或许是他最好的归宿。

这大概是大多数火影迷对再不斩的印象吧!

但我从漫画的一些细节以及公式书的一些资料里找到了不同的看法,再不斩是一个温柔的人,他同时具备理性与感性,但感性远远大于理性。

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的原因,都是原著给出的细节。

一:波之国大桥上的战斗,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再不斩发起了第二次战斗,这一次有了白的出谋划策,再不斩在前期成功封锁了卡卡西的写轮眼(感觉是剧情强行封锁,有那功夫还不如直接一刀捅心脏)。

在这里再不斩提到过一件事情,原话是:白是个天才,不论是智力还是天赋都是如此,不管是什么样的能力和忍术,只要见过一次,就能很快想出针对的办法,而且他的忍术早就超过了我。本来这次战斗是白来对付你,我去对付那些小鬼的,不过白还没有抛弃人的感情,他不希望那些小鬼死去,因此就由我来对付你。

原话可能有些出入,而且不是连在一起说的,但意思是一样的,在这里再不斩认为白的实力超过了自己(原著完全没体现出来,虽然白在战斗中对鸣人他们放水了,但后来秽土转生后,表现出来的实力也没超出再不斩),由白来对付卡卡西,他去对付鸣人他们的成功率是要高于他来对付卡卡西,白对付鸣人他们的。

但再不斩选择了成功率低的计划,是他蠢吗?

我想不是吧,作为一个长期暗杀的精英忍者,不可能看不出那种选择对自己有利,他之所以这样选择其实是不想拒绝白吧,他口口声声说白是他的工具,要白做一个没有感情的忍者,可从白的回忆里来看再不斩并没把他当做工具,也没有抹杀白的感情,两人一起执行任务的场景十分温馨。

从这里可以看出再不斩很宠爱白,他知道白作为忍者,他的善良会害了自己,所以一直在说让他抛弃感情,却从来没这么做,盖印再不斩也觉得善良是一个很美好的东西,希望白能将这份美好保存在心里。

二:白在流浪期间曾与狗夺食,最后因为狗有小崽子,而将到手的食物给了狗狗,这里充分说明了白的善良,而漫画当时给白的眼睛一个特写,纯洁无瑕,其意思是透过白的眼睛来表达白的善良,我的剧情详解资料书里也有一段描写白眼睛的话,其意思就是白的眼睛就像他的心一样。

然而白与再不斩的第一次相遇,白说了这样一句话:大哥哥,你有跟我一样的眼睛呢!

然后再不斩好像被戳到了痛处一样,恶狠狠的说:像你这样的小鬼根本没人要,——跟我走吧,作为我的工具。

这里白的话其实就说明了再不斩的真正内心了,而之后再不斩说让白作为他的工具不过是一个收留白的借口罢了。

很多人都以为再不斩是看重白的血继才收留白的,但是白的血继没有显著特征,雪之一族也没有特殊的外部特征,再不斩是如何知道白的血继的?又是如何知道白是天才的?

之所以会这样认为完全是因为再不斩登场后一直在说白是自己趁手的工具,白的回忆里再不斩也常把这句话挂嘴里,可是他说出来的与实际行动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再不斩把白当做工具,他会帮白抓雪兔吗?他会用宠溺的眼神看白吗?不会的。

三:波之国任务结束,卡卡西小队返回木叶时,鸣人曾疑惑过一个问题,也问了卡卡西:虽然他们是敌人,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挺喜欢他们的。

卡卡西当时没有回答,但是在第四次忍界大战与秽土转生出来的再不斩与白的战斗中,在心里说出了答案:因为我也喜欢他们。

我很庆幸鸣人他们第一次的任务是遇到了你们,因为你们的手下留情导致鸣人活了下来,因为你们教导鸣人当有了要守护的重要之人时,人就会变得更强,所以鸣人才会如此看重身边的人。

因为你们都是为了守护至关重要的东西在战斗。

以上是原话,具体有没有错误忘了,毕竟上一次看火影过了很久了,当时漫画还给了两个很有意境的镜头。

那就是再不斩被封印时,旁边有白的冰镜,镜子上有一滴留下的血液,恰巧在镜子中再不斩影像的眼角,而白被封印时旁边是再不斩的斩首大刀,上面刚好有血液滴到白的眼角。

这里岸本是想表达些上面,但又没明说,具体的理解要看读者自己。

然后回归主题,卡卡西解答了鸣人为什么喜欢他们的原因,因为他们的信念与鸣人一样,都是在为了守护至关重要的东西而战。

这里就已经全盘否定了再不斩刺杀水影是为了当水影的野心,也给了再不斩杀光同期考试只是嗜血杀戮的性格了。

第四:火影每一个篇章其实都有一个主题,并且会有两放人持有不同的看法,岸本就是以这个主题冲突进行剧情展开。

波之国任务篇的主题就是忍者是否能没有感情而活。

再不斩认为忍者不需要感情,鸣人认为人没有感情就不能活。

因为信念不同,双方展开了战斗,最后鸣人胜出,忍者或许可以没有感情的活下去,但人却不行,在成为忍者之前,首先你是一个人。

这是我买的那本剧情详解书给出的说法,下面还配了再不斩最后被鸣人嘴炮到内心的真实感情而流泪的画面。

那个分镜里,再不斩留下了泪水说道:不要再说了小鬼,我又何尝不知道人不能没有感情,可是白···白他作为忍者太善良了,我怕这份善良最终会害了他。

实际上白最后也是死于这份善良,白是暗器高手,能在超远距离命中再不斩脖子上的穴位让其假死,然而这样的白在与鸣人佐助的战斗中全程射不中要害。

卡卡西前面解释过了,千本是不命中关键部位就无法造成实质伤害的暗器,白以千本作为武器,同时精通人体工程学,人体解剖学,中医学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的。在后面秽土转生中白表现出来的实力是妥妥的上忍,比波之国大桥上的展示出的实力不要强太多,而且秽土转生是没有本体全部实力的。

由此可以得知白对鸣人佐助放水多严重,毕竟在再不斩眼里白的实力已经超过了他,虽然公式书的资料里,白的数据跟再不斩差远了,但白的潜在力也就是无法用数据表明的实力是五勾玉,也就是满值,而在第一部里潜在力五勾玉满值的好像就佐助来着,宁次都才四个勾玉。(我爱罗与鸣人应该也是,但忘了,君麻吕应该也是。)

五:卡卡西用雷切,白帮再不斩挡刀,但再不斩却想连白一起一刀两段。

这里大概是最误解读者对再不斩印象的一段了吧!

再不斩精通人体工程学,自己也是暗杀高手,他清楚知道命中哪一个部位会对人造成致命伤,白的胸口被卡卡西贯穿,再不斩上忍的经验与学识应该在瞬间就判断出了白死定了。

所以这时候趁白的胸膛卡住卡卡西手的时候将两人一起斩掉才是最佳选择,不论是对自己的处境,还是回应白为了救再不斩牺牲自己的心意,再不斩的选择都是最正确的。

但是呢?

依然是在秽土转生的一战里,卡卡西在心里说再不斩当时犹豫了,因为不忍心看到白被分尸,所以在那一瞬间犹豫,如果当时你没有犹豫的话,我无法想象后面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如果再不斩是一个冷酷无情,且理性的话,他是绝对不会犹豫的。但恰恰相反,再不斩是一个温柔的人,且感性大于理性,所以他才会犹豫。

也正是这些原因,再不斩以往干的事情就值得回味了。

杀死同期所有考生让互相残杀的考试制度改革,作为忍者期间,多次暗杀国家要员,让沉迷于权力争斗导致国土荒废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后面刺杀水影失败,不清楚能造成什么影响。

但是文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三代水影就是死于刺杀的,从时间上来算,当时再不斩是暗部成员,应该属于三代的直属亲信,或许在刺杀四代之前,三代就是被再不斩暗杀的。

当然这个是我个人的猜测,因为带土也很有可能是暗杀三代的人选,而且从实力上来看,带土的成功率要更高一些。

但带土在后面选择了操控四代水影而不是杀死他,这说明带土并没有因为仇恨而影响自己对未来计划的判断。所以再不斩刺杀三代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

关于再不斩的认知就是以上内容了,说点题外话,我的写作方式其实更岸本的表达方式有些相同,至少在第一卷是这样的,我并没有用白话直接说明发生了什么,讲的是什么,而是用一个个故事以及人物的联动来表达,这都需要读者自己从这些故事里寻找答案。

但这对于看网络小说的读者来说确实不友好,看网络小说大多都是无聊消遣,看个东西还要费这么多脑细胞找罪受呢?

而且这种写作方式在一个故事写完前,读者都会有些懵逼,比如我前面埋的伏笔,要等伏笔收尾了读者才能知道,而网络小说是连载的,很可能要好几个月才能写到那里,对读者的观感更难受。

这本书为什么成绩不好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因为这种写作方法更适合实体书,实体书能让读者一口气读完,所以体验要好很多。

举个列子,有读者说这本书主题不明显,主角的实力定位也很模糊,其实主题很明显了,实力定位也很明显,但是这些都需要书友们从这些故事里自己找答案。对于要工作上学的书友来说就很蛋疼了。

类似的列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总之我会总结教训,在后续里进行改进的。

————————————

这是我上班时偷偷用手机写的,所以不影响更新。

然后不出意外的话,我以后上班应该也能偷偷码一些,不过我才刚上班,不好这样做,等同事关系熟了就好了,到时候应该能多更新一些吧!

同类推荐
  • 妖族丞相

    妖族丞相

    男主言情,单女主1对1。CP宝莲灯前传敖寸心同人,综合众多仙侠影视剧,以及洪荒西游的设定。“他睫下覆有经年春风,便甘愿自困红尘樊笼。”“她眼中泛起漫天繁星,便从此不在自囚自苦。”大梦三生,恰山海处相逢,行过天地软红。御剑行,流云拂衣袖,弹指笑尽春风。太清门人与西海小公主的故事。本书扣扣群:876243677
  • 斗罗之切换

    斗罗之切换

    我的武魂是一个可爱又话痨的女孩,拥有剑与魔法仗两种形态,魔法杖有光,暗,火,水,冰,雷,土,风,秘术是一种奇怪的能力让人防不胜防,还有森林形态。
  • 徒弟请自重

    徒弟请自重

    访谈节目,主持人问道:各位觉得林尘是一位怎样的人。“他好懒,有实力却不作为,徒弟被欺负了还乐呵呵的,很烦!”“他一直很优秀呢。”“大哥永远是我大哥!”“他......也就那样吧!嗯!”“他呀,什么都懂一点,歪道理特别多,对谁都特别好.......”某人在后台听着,很高兴地点了一个赞。“就是啊,特别怂。”.......一个安卓安装包闯入苹果系统的故事。欢迎各位老爷观看。
  • 异少女幻想

    异少女幻想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的进化,但一次意外的发现揭露了超古代文明的冰山一角,科学家按照发现开始进行研究却不知他们却在一步一步的迈向灭亡。
  • 海贼之神级战力

    海贼之神级战力

    在这片大海上,拥有王的资质的强者不在少数,但是拥有神的资质的家伙,只有一个!当海贼的世界发生了惊天的大变故之后,慕伦来到了这个世界,成为了天龙人中数百年才会诞生一个的拥有神之资质的少年。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慕伦发现海贼的世界远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复杂。
热门推荐
  • 贞观傀儡案2:墨武非攻

    贞观傀儡案2:墨武非攻

    颜无咎与秦木兰当场做实验,证明墨家蛊虫并不能携带瘟疫,并且说明流民手中的墨家机关与传播瘟疫的矛盾,墨家人不会一方面发放机关术,一方面又传播瘟疫,灾民在知晓此事之后也退兵,事情到了这一步,公输初已经别无退路,只能与墨家展开最后的决战,没有了灾民,墨家也可以放手与公输家展开斗法,一场精彩的机关术之战就此展开,公输初最终失败,公输家也就此一蹶不振。与此同时,墨家元气大伤,中原两大江湖门派再无力左右权利。
  • 六界天道

    六界天道

    自从六界三十六重天,天道崩塌之后,混乱便是成为唯一旋律。叶轩,穿越附身到了一个亡国太子身上。觉醒天道系统,从此开始了重建六界秩序,征服三十六重天之旅。
  • 咒使

    咒使

    世间万物皆分阴阳。阴,即代表物质;相反,阳即代表能量,阴阳之间相生相克。阴之次元,顾名思义,就是由物质为主,能量为辅的空间这便是人类所生活的空间,在物质资源丰富的阴之次元里,人们选择了科技的发展。阳之次元则反之,在那里人们善于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能量,将其化为自己的能力……世界分为三大空间:虚无、阴和阳上古时期,阴阳空间并存,由于特殊原因在几千年前分离,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
  • 阔别英雄

    阔别英雄

    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在人心险恶的江湖中怎样活下去?又该怎样才能活出自我,免受世俗凡尘的羁勒?非常之人成就非常之功,又谈何容易?
  • 快穿女配逍遥指南

    快穿女配逍遥指南

    星元222年,2月2日,22号星舰遭遇恐怖红物质能量暴,形成千万年无法闭合的时空缝隙。云苓本以为就此死亡,却被某个无量系统绑定了灵魂,只好不断穿梭于古今中外各个位面世界完成各种任务.......不问自由,不求长生,当真一心飘渺无求?不,她只愿找回过去。一念唯求,一念执着。痴人执尔,若不放下,何以逍遥?
  • 萌小姐坏先生

    萌小姐坏先生

    你呀你整天就知道看耽美你还会看什么?我还会看你呀!我的坏先生~
  • 没有名字的身体

    没有名字的身体

    十三岁的少女,突遇生命中最为尴尬的一刻,在无地自容的羞愧中,她看见年轻的化学老师穿过油菜花开的校园小路向她走来。漫长的时光从这里开始……三十年后,她深爱的那个人因心脏病死去。她对自己说,现在可以老了,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乎她的年龄和容貌。自己也再没有忧虑,没有伤心,没有害怕和惊悸。这是一个用感性的语言和更为感性的灵魂叙述的故事。在密集而带有压抑感的文字中,你会读懂女人的身体,读懂女人眼中和梦中的爱情。
  • 龙潭

    龙潭

    曹永,1984年出生于贵州省威宁县。已在《人民文学》《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山花》《江南》《长城》《作品》《滇池》《星火》《雨花》《文学界》等刊物发表小说若干,有作品被翻译到俄罗斯。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
  • 万象平行

    万象平行

    【欢迎来到万象平行】【技能、物品、属性,构成玩家】【主线、角色、背景,架构世界】【酣畅淋漓的武侠战斗、绚丽多彩的奇幻魔法、夺命惊魂的惊悚冒险、超脱世俗的未来世界,一切尽在万象平行!】【点击右侧按钮即可加入游戏】——————游戏无限流、世界科幻风,主角崛起篇
  • 生命中多出你们

    生命中多出你们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