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68900000077

第77章 截搭题

如果说第一题是普通题,那么第二题就是拉分题了。陈惇敢保证,第二题会拉下去一大批人,如果自己不留心的话,也会加入到这个行列里去。

曹正出的是一道截搭题,而且不是简单的截搭,“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这四句话,是四书每一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取自《大学》,“天命之谓性”取自《中庸》,“学而时习之”取自《论语》,“孟子见梁惠王”取自《孟子》。

这种混搭无怪大部分考生一看题就想回家,但也有例外的,比如陈惇看到一个考子甚至没有做第一题,而是微笑着开始做第二题,显然已经成功破题。但更多的人是苦思冥想,汗流浃背,甚至面露痛苦,茫然不已。

这种截搭题虽说困难,但是的确是很有奥义,它要求考生要熟知经义,知道搭在一起的一句或者几句话分别出自哪里,同时还要找出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之间的逻辑,提取中心思想然后自圆其说。

所以世人说,大题不如小题难,小题都是截搭题,考察考生不受束缚的思维能力,这在陈惇眼里,不是难事;在徐渭的眼里,更是轻而易举。但是在当今绝大多数读书人那里,他们思维僵化,根本不懂得随机应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竭尽一生精力钻研八股文的写法,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不仅造成八股文内容空洞,专讲形式,成了文字游戏,同样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整日里诵高头讲章、背程文窗稿,早已经成了古板迂腐,百无一用的泥人。

陈惇还没有收到这样的荼毒,他思维灵活,既有联想力,又有灵敏的逻辑思维,这在曹正考验他的时候,显得很突出。所以曹正才说了几次,一定保举为案首的话——当年曹正也是卡在小题上,痛苦了十几年才一举高中,本以为这家伙对截搭题是深恶痛绝,没想到当了主考官之后,却偏爱这种题型。

这也是陈惇敢尝试县试的原因。

他把这一次考试,称之为“尝试”,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水平还有所欠缺,虽然他发现了自己过目不忘的神奇技能,也利用这个技能迅速背熟了许多程文讲章,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不能达到其他考生应有的水准——但是当他知道了截搭题的存在,他就又觉得自己理应试一试了。若是说死板的八股文,他还做得不好;但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截搭题,却可以给他发挥的空间。

制艺即八股文也,八股文要求用对偶句行文,每篇经义文章,都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部分组成。在国朝初年的时候,内容有严格的限制,作文只能引用《四书五经》的语句,不许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须使用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即按程、朱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演绎成文。

但是后来风气开放,考生可以使用譬如《左传》、《国语》等书中的语言,引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的语句,甚至引用诸子百家的语言。

陈惇深吸了一口气,搓了搓手。他丝毫没有发现自己的双手已经冻红了,有些考生已经被冻得不由自主地跺地了。

八股文,破题最重要,你怎么破,就得怎么写,可是这道题该怎么破呢?

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陈惇不由自主开始默念之后的段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开宗明义便是说这修身齐家的话,从“格物致知”开始,达到最后的“治国平天下”,是一步步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第二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是在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句话是在说明人人都有的本性和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便是圣人了。

第三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实践它。并不是学过的东西,要时常温习!虽然朱熹在注释中提到“习”字含有的“反复不断”的含义,但习字并不是“重复学”的意思,要大家学习了之后再学习?而且是反复温习同一种东西?不,“学”是“学”,“习”是“习”,从“学”到“习”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第四句,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头啊,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这句话的核心就是儒家的核心,仁义。

所以这四句话,怎么才能贯通,且提炼出一条完整的逻辑呢?

陈惇思考起来,他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读书人的最高追求是什么?

毫无疑问,治国平天下!这是第一句引发出来的话。

第二个问题,陈惇问自己,怎么才能治国平天下?

简单,因为《大学》说了,要先格物致知,然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为什么格物致知之后,就可以治国平天下了呢?

陈惇在这里,不能引用任何除了程朱理学之外的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要知道,自古对于“格物致知”这四个字,众说纷纭。很多学派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解,但在科举考试中,陈惇只能用朱熹对这四个字的标准注释: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穷究事物的道理,事物有什么道理呢?

陈惇略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来,他环视整个考场。就在这一刻,他仿佛有所悟。

整个考场,有埋头苦答的考生,有分发卷子的书吏,有监视考场的衙役,有出题的考官,还会有改卷子的人,这些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名字,科举考试。

这种考试已经形成了,但它是怎么形成的?它已经有了自己的运行方式,它为什么能形成这样的运行方式?

所以格物致知,就是认识这种事物,以及它背后的这种运行方式。

那不就是认识社会吗?

社会是什么呢?

社会是人啊。是人组成了社会啊。

所以大学之道,是让你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组成这个社会的人。

可是人是什么?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动物,不是草木。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只能压抑、只能抗拒,却抹杀不掉的东西。

那你要了解人,是不是要知道人的这种天性是怎么回事呢?既然有本性,那就一定有后天社会加在人身上的东西,这就是你要格物致知要知道的东西,

第一句和第二句串在了一起,陈惇用笔点了一下,“性”,是指自然天性,“道”,是指由天性而发,自然而然形成了规矩原则,“教”是指主动及被动性地适应这种规矩原则,而这种规矩原则就是构成社会的基础,你要想治国平天下,就应该先了解这三种东西。

于是第三句也顺理成章地接上了,你既然了解和学习过了这些知识,就应该去实践它。你既然知道了社会的运行规律,就可以凭此改良甚至改变这个社会,为人类做出更有益的贡献。

那么第四句有关仁义的话,就是更上一层楼了。所谓社会和人的运行规律,是大家都有自我求生的欲望故而为了自己更好生存而与他人建立起相互联系、相互的规定秩序,但是这种规则秩序绝不是能照顾到所有人的,因为人是利己的,所以真实的社会是战争、剥削、种族、优胜劣汰占据的,在这个时候,儒家才提出了一种平衡社会关系的办法,仁义。

陈惇长吁了一口气,他知道该怎么破题了。

“自古帝王之治、圣贤之道,不外中和。中和者,举天下万世所宜视为标准者也。故圣人执中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

破题一句话写完,看着浸润的墨迹,陈惇开始承接破题,阐明题意。所谓的“中和”,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人人都有的本性和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这是圣人;当我们达不到圣人的水平的时候,那就遵循仁义吧。

曹正一直在观察着考生,尤其注目陈惇。他看到很多的考生从茫然到被迫下笔,或者干脆交了白卷,三个时辰过去,留在考棚内的考生不过十七八个了,这当中就有陈惇。

陈惇写完最后一笔,只感觉心怀舒畅,然而却被一道强烈地不能忽视的目光刺中,抬头一看果然是曹老爷。被这目光盯着,陈惇都可以想到他在想什么——怕是怀疑陈惇是个内里草包的家伙,考场上现了原型了。

陈惇不敢迟疑,顿时上前交卷。

接过他的卷子,曹正哼一声道:“写得这么慢,往日的机灵劲儿到哪儿去了?”

曹正给他辅导的时候,自然出过截搭题,彼时陈惇的反应又快又准,让曹正喜不自胜,这一次曹正自以为出的截搭题不如以往的难,却没想到陈惇用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堪堪写完。

“回去吧,”曹正一挥手道:“要是写得不好,初试复试也不要来了!”

正场没发挥好,还有初试复试的机会,没想到曹老爷却连这个机会也不给了,这样也搞得陈惇有点压力了,做了个鬼脸出来:“老爷明鉴,我反正是拼了命了!”

曹正把他轰了出去,快步走出考棚的陈惇顿时感觉头脑为之一清,他远远就听见尚薇的叫声:“大哥出来啦!”

成远有才迎上来:“怎么样,考得好吗?”

“一般一般,全县第三。”陈惇呵呵一笑,看着陈温担忧的目光,顿时上去抱了一下他:“顺利着呢,我这叫胸有成竹!”

同类推荐
  • 中华历史全书(中)

    中华历史全书(中)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个中国人无不以此为自豪。
  • 三朝纷争之英雄辈出

    三朝纷争之英雄辈出

    风云涌动,硝烟四起,诸侯争霸,权力纷争;权利、女人、战争……诸侯与帝王之争,忠臣与奸臣之斗,最终化尽一缕灰烬。500年夏朝,600来年商朝,800年的周朝,无数硝烟弥漫,一切只是镜花水月。
  • 历史快餐.前二世纪:帝国时代

    历史快餐.前二世纪:帝国时代

    汉帝国在“黄老政治”的引导下,经过40多年的休养生息,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汉王朝的国力迅速增强。尤其在消灭地方皇室支裔的叛乱后,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儒家学派被确立为官方的学说后,中央集权更获得了思想上的保证,并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强力的政权加上执政者的抱负,西汉王朝一改先前对外的收缩,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西汉王朝最大的对手——北方匈奴帝国,最初屡屡对西汉王朝挑衅,在公元前2世纪被强大起来的汉王朝消灭了。而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许多杰出将领,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奇迹。
  • 我在秦朝修长城

    我在秦朝修长城

    什么?这是秦朝?我还要修长城?不!妈妈我好想回家!
  • 唐韵

    唐韵

    一名颇有才情的小医生,穿越来到大唐贞观年间...试看一名穿越人,如何利用前世所学,在大唐初年展露自己才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长孙皇后、长乐公主、李恪等诸多的人因他的到来而命运改变...******千年之间,世事变迁,繁华都已落尽,如梦无痕;一缕唐音,一曲唐韵,述写梦中大唐,悠悠盛世!------还有盛世中的数段儿女情事!(新建一QQ群:116771243,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进群聊聊!)
热门推荐
  • 快穿女配不做人了

    快穿女配不做人了

    [爽文]系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个扛着加特林的不是我的宿主!女配快穿系统迎来了史上画风最清奇的员工,每次都脱离剧情却又完美的完成任务。你见过在豪门校园文里做火箭的女配吗? 你见过在娱乐圈文里研发癌症药物被全世界崇拜的女配吗? 你见过在末世文里用科技消灭丧尸病毒的女配吗? 你见过在星际文里追着虫族啃的女配吗? 如果你没见过,那你都可以在这本书见到! 温秋雨:谢邀,人在古代,刚刚做完微型原子弹,皇帝老儿很赏识,差点把皇位让给我。 每当男女主暗戳戳想要弄死她的时候,全世界都出来抱住了她的裤腿:求宠幸!求蹂躏!求求看一眼孩子吧!!可最意想不到的是,正当她在各个世界大展拳脚的时候,每个领域却遇到了一个和她一样优秀的男人。他:感动吗?看着面前巨大的追踪导弹,温秋雨咽了咽口水:不敢动,不敢动。[久别重逢1v1]
  • 西游之鹏程万里

    西游之鹏程万里

    “轰隆!”一声震天巨响,赵阊(chang)的灵魂突然和一只刚出生的不明鸟类重合在了一起。而此地,叫做西牛贺洲!
  • 星际旅行无限战争

    星际旅行无限战争

    这部作品是讲述男主一行人,如何在众多星际文明之间的纷争之中,守护人类文明,为人类文明寻求生存而努力的故事。
  • 清風

    清風

    【短篇集】惆風是一个孤儿,他被带进傲雪宫时,第一眼看见的,便是他今后的师傅——清芴。他记得当时他看了清芴很久,震惊于清芴银色的眼睛和那倾城的容貌,而清芴一眼都没有看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雪四的臂上。惆風后来才知道,清芴的眼睛看不见。那时他十二岁,清芴十岁。群号:347067919
  • 少年传销记

    少年传销记

    一个处于懵懂年龄时段的少年被网友有预谋地骗到传销窝,本书描述少年在传销窝的经历,本故事实属真实。
  • 女配风华:丞相的金牌宠妻

    女配风华:丞相的金牌宠妻

    古老的神骗世家越家的传人的她穿越了,穿越成了女主她妹,顶着嫡女名号,专门欺压庶妹的恶毒嫡妹,她,现代王牌杀手,冷血狂傲,睚眦必报,穿越成世家不受宠的庶女,还被嫡母嫡妹庶妹压迫,一朝重生,锋芒必露,治嫡母,惩恶妹恶兄,做得一帆风顺,如鱼得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位面神警

    位面神警

    意外事件的发生,竟让苏浪成了三界警察,跑车、金钱、美女接踵而来,还有一条坑爹的地狱犬,辖区之内我最大,三界法律为主,武力为辅,管你是神是魔,触犯法律,必须逮捕,当屌丝开始逆袭,到底是幸运呢?还是凑巧?又或者只是一场阴谋?奇怪的警员守则,神魔的背后到底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当堕落来袭,又如何能拯救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仇珠恋

    仇珠恋

    天下苍生,与我何关?你做过何等功德,又与我何干?我只向你要那圣山之巅,那害了珠儿的一剑!江湖恩怨江湖了,师尊,今日便做个了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