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93700000134

第134章 唯一死尔

晋献公死了,带着遗憾,带着不甘,带着无限的担忧。身后事如何?他已经看不到了。

现任太子奚齐,已经十五岁,懵懵懂懂的年纪,还需要大人的庇护。他根本不知道,从父亲去世的那一刻,危险,已经降临在自己身边。

他的人品如何,史书没有丝毫记载,但他绝对不是神童,他控制不了局势,驾驭不了群臣,掌握不了晋国这艘大船。最糟糕的是,他有一个美丽却让许多人痛恨的母亲。当然,这并不怨他。

晋献公的棺椁还停放在灵堂,没有下葬,大家都处于悲伤阶段,里克,已经谋划着剪灭骊姬一党了。

太子党与骊姬党,双方仇视多年,到了见红的时刻。

太子申生之死,给太子党沉重打击,断绝了他们的希望;现在,骊姬党的靠山没了,内部人心惶惶。以里克为代表的太子党,没有了顾忌,开始谋划抢班夺权。

里克是太子申生的坚决拥护者,当初一念之差,没能拯救申生,让他痛心不已。

他要复仇,要替太子申生鸣冤。

晋献公去世,老臣狐突看出朝堂内部波涛汹涌,继续称病不出,躲开是非;至于荀息,忠贞有余,决断不足;里克已经忍耐多年,是该站出来,为申生报仇的时候到了。

他并没有盲目出手,为了保险,开始联合各方势力,为申生翻案。其中,申生、重耳和夷吾的支持者(各有各的母家),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联合起来,准备对骊姬党发动致命一击。

没有晋献公坐镇,骊姬全靠荀息支撑,明显处于劣势。

但是,里克与荀息私交非常好。当初,他俩与邳郑曾经谈论晋国的未来,‘三巨头’各持己见;如今,真的到了刀兵相见之时,他们各为其主,分列两个党派,不得不直接交锋。

这一切,都是骊姬造成的。

里克知道,荀息忠诚,天下罕见。现在,朝堂之上,许多大臣都痛恨骊姬害死太子,赶跑重耳和夷吾,如果发动政变,荀息必将成为受害者,必死无疑。

他不想与荀息为敌,更不希望荀息成为牺牲品。故而亲自找到荀息,试探道:“三位公子的同党,将要杀死奚齐。外有秦国,内有百姓,都要帮助他们,你准备怎么办?”

这几句话,可谓掏心窝子,几乎把自己发动政变的预谋和盘托出,所有把柄都交给了荀息。以此表达诚意,希望他迷途知返,不要支持骊姬一党。

在政治旋涡里,这种无原则的坦白,很容易被人一网打尽。但他知道,荀息不是那种果决残忍的人,绝不会为了政权,错杀一千;而且,众位大臣的背后势力,也很强大。

荀息听出话外之音,斩钉截铁地回答:“国君刚刚去世,就要杀死他的遗孤,我不会那么做。如果不能保护太子平安,唯一死尔。”

从定义‘忠贞’,到‘唯一死尔’,每一句话,让人充满敬意。

‘忠臣不怕死’,荀息可谓最典型代表。

里克此来,其实就是为了拯救荀息,想把他从危险境地解救出来。如果荀息能同意合作,共同铲除骊姬党最好,否则置身事外,里克也完全可以保他平安。

然而,荀息宁死不屈,坚决拥护奚齐,完全站在里克的对立面上。

其实,荀息也明白,奚齐的太子地位,来路不正。但是,国君临别托孤,对自己充满期待与信任;自己也信誓旦旦答应,‘忠贞’护主,至死不渝,岂能临场变节?如果违背君命改朝换代,何以为人?

里克又说:“如果因为你的死,奚齐得以立为国君,那也值得;可是如果你死了,奚齐照样会被废掉,岂不白白送死?”

荀息说:“昔日国君问我:如何以臣事君?我对以‘忠贞’。如今言犹在耳,我绝不会因为爱惜自己的身体,而违背‘忠贞’的誓言。”

里克走的实用路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荀息则是理想路线,说到‘忠贞’,就一定要做到完美。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两种不同的思想境界,相遇后必定水火不容。

面对荀息的坚定,里克知道无法动摇,叹息而去。

他又找到‘三巨头’之一的邳郑,问道:“三公子的党羽,要杀死奚齐,你打算怎么办?”

邳郑也是太子申生的支持者,早已对骊姬一党深恶痛绝,压抑了许多年。现在晋献公去世,再没有什么顾忌,他知道朝政由荀息掌管,于是反问道:“荀息怎么说?”

里克回答:“荀息将要为奚齐而死。”

邳郑说道:“你努力吧!两个国士策划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我将全力以赴帮助你。你先带着申生手下的七位大夫等我,我将让狄人行动起来,联络秦国动摇奚齐的势力。而且拥立差的国君,我们将获得丰厚的报酬,人望好的不让他回国,晋国还能是谁的天下?”

这几句话,听起来完全变了味儿。把一次为国为民而发动的政变,变成了满足个人私欲的叛乱,思想上明显落了下乘。邳郑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应该好好接受教育。

里克听了邳郑的话,心里很不舒服,好像自己这么做,纯是为了当官发财谋私利一般,完全违背了内心的初衷。之所以谋划废掉奚齐,只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能有一个贤明的国君,为了让晋国更加强大。

他马上批驳邳郑:“这话不对。首先,骊姬迷乱国君,欺骗国人,诬陷群公子,害死太子申生,我们铲除她,是为了安定民心,消除忧患;其次,义是利的基础,我们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公义;如果杀死奚齐是为了谋取好处,那是贪利背义,只能国乱身危,还要被诸侯记载史册,遗臭万年。否则都是先君的儿子,奚齐又有什么罪过?”

里克的内心,并非为了谋取私利,完全就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为了正义。否则让骊姬一党专政,如优施、‘二五’那样的蠢材,晋国岂不乱套?百姓岂不遭殃?

同一件事,不同的出发点,就可以看出人品的差异。听了里克的正义言辞,邳郑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拜谢里克,诚恳接受了他的意见。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里克,注定在春秋时期,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他们的谋划,存在一个重大漏洞——没有提前确定好继承人。

或许,很多人认为,这并不是关键,因为那个位置有巨大吸引力,给谁谁不要?不过,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里克的预料,这个漏洞是致命的。

其实,在里克等人的心中,早已有了最适合的人选,就是重耳。他贤能英明,深得民心,而且手下人才济济,必须由他来掌权,才能率领晋国,称霸中原。

里克相信,重耳一定会接受这份大礼。会吗?事实告诉我们,主观臆断,不可靠。

公元前651年10月,里克派人在居丧的茅屋里,刺杀奚齐。此时的奚齐,刚刚十六岁,青春昭华,只因生在君候之家,卷入权力之争,转眼成为牺牲品。

虽然他没有改元,没有正式即位,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但他是合法的继任者。奚齐,成为春秋时期第十三位被弑的国君。

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不知骊姬是什么滋味?恐怕她的心,都碎了,造孽啊!

晋国,原本可以在申生的率领下更上一层楼,以他的仁慈,绝不会为难骊姬母子。骊姬,可以安稳当她的太后;奚齐,也可以开心地当他的公子,母子过着富足快乐的生活。然而,骊姬不甘心,非要去挣、去抢、去夺,结果造成如此悲剧,害人害己,最后一无所有。

多年的努力谋划,现在,一朝成空,还丧失了儿子。骊姬心头滴血,欲哭无泪,自己错了吗?错了吗??错了吗???

刺杀新任国君,罪可灭族。谁是幕后真凶?不用查都能知道,荀息心里明镜一样。但他没有四处捉拿凶手,没有在朝堂掀起新一轮杀戮,而是准备自杀,以死来谢罪。

作为托孤大臣,没有保护好太子,没有完成国君的遗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内心痛苦,无颜见晋献公于地下,只能兑现自己的诺言,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忠贞’。

有人劝他(估计是骊姬指使):不如立骊姬妹妹的儿子卓子为晋君。

荀息也实在,不仔细考虑形势,真的立卓子为君。

这次,他加强守卫,层层保护,然后安葬晋献公。他也不想一想,那群人能甘心吗?里克既然敢刺杀奚齐,已经与骊姬一党彻底决裂,岂能让卓子担任国君?

荀息是国相,掌握大权,完全可以捉拿凶手,对政敌展开一轮疯狂杀戮。但他没有,也许,他希望里克等人能忏悔,希望他们能和平相处,或者想先稳定局势,秋后算账。

善良、宽容、犹豫,这是他的弱点,致命的弱点。

里克与邳郑,那都是大风大浪里出来的,有勇有谋,既然做了,必须做绝,不会再心慈手软。

公元前651年11月,他们不再隐藏,与众位大臣联合起来,率领甲兵,在朝堂上杀死骊姬、卓子。此时的卓子,还是个孩子,就这么被无辜的搭进性命。

由于时间短暂,年纪幼小,并非正式国君,上任也没几天,虽然被杀,这里并不把他列入被弑的行列。至于骊姬,作为春秋时期七位著名的美女之一,她的生活原本很幸福,结局却是最悲惨的。拥有漂亮的脸蛋,却没有善良的心,注定是个悲剧。

荀息满腔悲愤,无力回天,于是引咎自杀。

他是个忠臣,纯粹的忠臣,忠的有点愚,愚的让人怜。在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他没有展现出‘假虞灭虢’的谋略,没有雷厉风行地铲除隐患,仿佛一个待宰的羔羊,任凭别人出招,自己成为牺牲品。

不过,他的‘忠贞’,让后人赞赏佩服。君子说:“白玉有了斑点,可以磨掉;言语有了毛病,就无法挽回了。荀息,就是这样的人啊!”

由于荀息忠于国君品行高尚,晋国的历代国君,对他的后人都十分重视,十分关照。后来的智氏、中行氏,都曾在晋国辉煌一时。

荀息死了,死的光明正大,虽死不改其志。

当初,为了防止群公子挣位,骊姬想办法赶跑了他们,还蛊惑晋献公,在祖庙设下诅咒,禁止回国。从此以后,晋国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所有公子居住国内。

自从晋献公铲除曲沃庄伯、曲沃桓叔的分支之后,晋国的公族已经被大大削弱;‘骊姬之乱’后,晋国公族更加衰弱,这导致晋国不得不重用外姓。

短期之内,外姓人才得到重用,但是,若干年后,由于晋君昏庸,难以驾驭大臣,导致君权逐渐受到挑战。到了春秋末期,大权旁落‘六卿’,最终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演变成了著名的‘三家分晋’。

里克与邳郑取得了胜利,然而,他们的命运,并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跟荀息一样,他们也是这场大戏中的两个小兵,身不由己。

因为,他们没有选好继承人。

同类推荐
  • 幽州刘玄德

    幽州刘玄德

    刘备:“孟德,袁绍这么难打,你是怎么打赢的?”曹操:“要不你让位,我来试试?”刘备:“一边凉快去。”曹操:“玄德、仲谋,八月十五我纳吴氏,你一定要来。”孙、刘:“...”曹操:“群臣已死相逼,我也没办法啊。”凸凸凸
  • 中世纪王朝模拟器

    中世纪王朝模拟器

    ******“不列颠的怪物在鲁昂港登陆。”“食人的魔鬼向弗兰德斯前进。”“正义的联军必将胜利。”“诺曼底挺近塞纳河。”“英格兰王接近圣城巴黎。”“伟大的联合王国今日诞生。”康斯坦丝第一百零七次生日宴会上,向来自西欧大陆的群臣们颔首。然后一把接过教宗手捧的皇冠,扣在头上。宣布:西罗马帝国成立(重生)啦!并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好感-1000;希腊王国巴西琉斯好感-1000;从公国到帝国,半群像乱编家族史说。
  • 顺水推周

    顺水推周

    一个学宋史的研究生穿越回到公元954年,本想冷眼旁观见证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但是一件件意外让他卷入了历史的浪潮之中。历史发生改变,是顺着浪潮推周驶向历史的彼岸?还是推周驶入历史的旋涡……
  • 明末好女婿

    明末好女婿

    “崇祯,别急着上吊,只要把女儿给我,我带你杀出北京!”“李自成,这座北京城就留给你了,好自为之吧!”“多尔衮,我陈越有朝一日必定打进东北,把你满洲人赶到北冰洋,去和爱斯基摩人为邻!”穿越到崇祯末年,遇到了崇祯的女儿坤兴公主;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却要担负起整个国家。书友群:299967292,新建群最早进群有福利啊
  • 嘿,那妞儿别跑

    嘿,那妞儿别跑

    有句话说的好:吃了我的吐出来,拿了我的还回来。可是,有这么一个人,不仅吃我的穿我的,还夺走了我的心,到头来就想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吗?绝对不行,我!林枫,绝对不答应!嘿,那妞儿别跑!
热门推荐
  • 淡然独傲

    淡然独傲

    我本淡然,我亦狂傲,淡然而来,狂傲而去,动我亲,我爱之人者我必千刀万剐!!!!
  •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本书里的故事有些是很古老的,没有经过改编的,有些是新的,有些是由旧的故事改编的,它们在经过无数次的讲述后,演变成现在的形式。这些故事有的被缩减,有的被加长,有的保持原来的结构,有的结构已被改变,都是讲故事的人根据听众的特点有意或无意为之。有一些故事还保留着很久以前的形式,之所以被收录在这里,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喜欢听这些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培养孩子机敏、诚信、善良、勇敢、知足、谦虚的品格,让孩子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心灵。此外,本书将作品中最精彩的故事情节绘制成画,让孩子如身临其境般,进入童话世界,感受故事的精彩,获得身心的愉悦,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 太后很倾城

    太后很倾城

    当了三年皇后、二十年太后的洛夕瑶却在新帝亲政大典这天,独自一人待在寝宫饮下毒酒。却不料未死,还一朝梦回自己15岁那年。那年长安花开花落,也是当年她站在树下初遇他的时候,那人着鲜衣怒马,陪她一日看尽了烈焰繁花
  • 已婚老仙女的斗智斗勇

    已婚老仙女的斗智斗勇

    记录一个已婚老仙女的家庭琐事,奇葩婆婆,智障老公,乖乖宝贝
  • 灵之长逢

    灵之长逢

    九州大陆万年一易主每到此时天选二人一同登上擎苍塔这两人之中,活人驭九州,死人堕九渊度过少年不知愁的日子,也逃过九死一生,扛过撕心裂肺的痛当长留与朝逢一同站在塔顶“容遂,这夕阳确实比我们当年看得要好太多”“当年许下的愿望,终于还是实现了”“可惜······”少年时的萌动心思,青春时的热烈爱情再到桃花盛开时许你十里红妆有了贴心丈夫,生了儿女双全,可那乱世之中再偏安的角落也注定要被波及既然如此,那不如我就夺了这天下!可尽了人事,却仍然逃不过天命且看两位来历成迷的孤儿,如何彼此救赎,走上九州大陆之巅!
  • 仙剑怪侠录

    仙剑怪侠录

    人魔神,仙妖鬼都逃不过一个情字,看尽天下恩怨情仇,写尽天下痴男怨女。
  • 美人娇悍

    美人娇悍

    本是将门虎女,有倒拔垂杨柳的本事,却因为家族遭灭,一朝赴死。再次睁眼,却变成了身陷绝境的闺阁弱质傅掌珠。兜兜转转间,她得到京城去,要查明真相,手刃那个背叛谢门之人。此去京城山高路远,荆棘丛生。但傅掌珠相信,只要她勇敢的走下去,终能迎来光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天圣者

    绝天圣者

    家族的落魄少年,意外地得到了一颗宝珠,命运从此改变,踏上了无尽修行之路!
  • 一一生生皆是你

    一一生生皆是你

    阮生的执著,朱一一的随性,注定了他们一生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