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427500000015

第15章 无锡拒赠

姜夔好友张平甫是南宋名将张俊的后裔,张俊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后来因参与谋杀岳飞集团而逐渐淡出历史,可其疯狂敛财,达到财能敌国的程度,最著名的是洪迈《夷坚志》中所说,他家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为了防止被偷,张俊命人将那些银子铸成一千两(五十公斤)一个的大银球,名叫“没奈何”,意思是小偷搬不走它们。张平甫继承了张俊的财产,其有产业于无锡梁溪边,张平甫说“欲割地”“输资以拜爵”是在无锡。欲割地:是指张平甫愿给一些田产于姜夔养老用。输资拜爵:是张平甫想捐钱帮姜夔买官。而姜夔就拒赠,这是为什么呢?

无锡是吴文化发源地,也是泰伯让贤故事传播地。泰伯先让贤,后开辟江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融合全国东、西文化,奠定了江南古文明的基础,他不仅仅是吴国的创始人、吴文化的创始人,更重要的,泰伯是一位杰出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和群众领袖,他不坐享其成,而是历尽艰辛,去创建、去开发、去为百姓服务;他不因循守旧继承父业王位,而是去拓新,造就新天地。当小弟季历被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后,泰伯再次让位于侄子昌(周文王),《论语》中就有赞语:“泰伯,其可谓至德也!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曾评论泰伯,有“志让两家天下,功辟万古江南”的至德圣人尊称。

姜夔拒绝张平甫“欲割地”、“输资以拜爵”事,当是姜夔所具有道德品行而决定的,有如下几点值得深入研究:

1:坚守一个“道人”的阵地

姜夔好友潘德久在姜夔到湖州居住时,他给姜夔取的“白石道人”号,说姜夔是有“道德”之人,而不是修道教宗法的道人。即然是有“道德”之人,就应“无功不受禄”。

2:布衣何用揖王公

姜夔的《湖上寓居杂咏》诗第七首“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棹音)软红。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其中“布衣何用揖王公”句是说自己是布衣、草民没有什么必要去求“王公”。“小鱼跳出绿萍中”是说自己已经不错了,有似小鱼跳出了小水塘融入了人生大海。这是一种静态心境,是一种淡定。

3:蓑笠寒江过一生

姜夔有一首《三高祠》诗,其中“沉思只羡天随子,蓑

笠寒江过一生。”是他志趣的追求,也是命运的安排。他在《过桐庐》诗中说:他年此处好垂纶。选好了清闲垂钓之所。

杨万里很是赞赏姜夔的艺术才能,对其性格不适为官也有评语说:“甚似陆天隨。”陆龟蒙、号天随子,他怀儒家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见于笔端,正如鲁迅先生说他“没有忘记天下”。陆龟蒙胸怀天下,又饮誉文坛。不知是巧合还是姜夔的追求,姜夔与陆龟蒙两人确有不少相似之处。姜夔追随陆龟蒙的“自然闲散”、“潇洒自如”、“洁身自好”情趣而拒赠也在情理之中。

4: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这是姜夔的祖先姜子牙在渭水“直钩钓鱼”的一句名言。意为:宁可正取,不可邪为,凡行事需堂堂正正。姜夔“乡试”是无史实资料的,被后人想象“应有”而加的。也是后人不解姜夔“不为官之谜”,认为“乡试”不中理由充分所为。“免解”是有史实的,姜夔在“免解”中被轻易放过而“无果”,只怕与姜夔甘于淡泊无求,清静自守,自珍自爱,有“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意识有关。在“免解”过程中只怕是他没沟通、没看重、没备战、没在意,所以才“无果”也有关联。

5: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这是姜夔《侧犯》词中的句子。姜夔以一介平民、布衣身份,在名公巨儒中穿行、周旋,是以文学立足、学问交际;以良师益友身份出庭堂、进客房。从未屈己于人、阿谀奉承,不媚人、不辱格,意清、性洁、志雅,始终保持独立的清高人格。

姜夔“自修花谱”,守住的是一种寂寞、一份孤傲、一世清贫、一片“红叶”!

6:泰伯三以天下让的事给姜夔拒赠增添了底气

无锡是吴文化发源地,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优雅秀丽,千年悠久历史,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张平甫“欲割地”、“输资以拜爵”赠姜夔事发生于无锡。事由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载姜夔《自叙》,当可信。以姜夔的品德与人格拒赠也当是事实。何况在“德圣”泰伯“眼前”,接受捐赠,好不让泰伯之“德”无教化之功,也会让姜夔自己汗颜于无锡这块圣洁、德高之地!

姜夔有君子固穷的秉性操守,正确对待窭困的旷达,潇洒自如的性情,洁身自好的品德,独立的清高人格,不忘天下的志趣,都令后世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兰亭泼墨

姜清水

兰亭泼墨兰亭考书苑挥毫书苑春

姜夔对王羲之的《兰亭序》情有独钟,多次写跋,并有一卷专著《兰亭考》。第一本跋写于“癸卯年(1183)”,第二本跋写于“嘉泰壬戌年(1202年)”,第三本跋写于“癸亥六月(1203)”,第四本跋写于“嘉定二年(1209年)”。姜夔的《兰亭考》手迹存在于赵孟頫的《乐普堂帖》之中。

兰亭事发生于绍兴,姜夔至少去过两次。姜夔第一次是受张平甫所托为写《张循王遗事》而到绍兴,第二次游绍兴是与辛弃疾和词于绍兴秋风亭及蓬莱阁。姜夔在绍兴有作画的记录。

姜夔与辛弃疾唱和千古风流章句与写《张循王遗事》等事搁置不说,这里主要说姜夔的“兰亭第一考”。

世人所说的《兰亭序》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修禊”,集会上大家都当场赋诗,王羲之挥毫作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这篇序文文采绝美,千古传诵。当日所写的文稿,书法精致,即《兰亭帖》,书家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姜夔在《兰亭考》中记载:唐朝筠州刺史何延之所记的《兰亭始末记》说,王羲之是在跟友人喝醉酒之后,自感有“神助”,写下《兰亭序》。醒来后,他先后创作了数百本《兰亭序》,但都感觉跟当初的无法比拟。

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流落何方一直是个谜。

姜夔《兰亭考》记载了《兰亭序》真迹流失的如下两种说法。

1:王羲之对《兰亭序》珍爱有加,嘱咐儿孙们要把它传下去。其第七代孙智永成了一名禅师,将真迹留给他的弟子辩才。

2:唐太宗得到真迹后,就命人拓书,赐给皇太子和各

诸王近臣。此后,社会上流传出各种各样的临本,如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人均有涉猎。目前流传的《兰亭序》拓本不下百种,一般公认以褚遂良的褚临本、欧阳询的定武本、虞世南的天历本、冯承素的神龙本最具代表性。并说:宋朝有《兰亭序》真迹在,准备送于朝廷而发生靖康之变事未成,后不知真迹所在何处。

当时流传的《兰亭序》是否是王羲之所书,姜夔率先质疑,在《兰亭考》中指出:“梁武收右军帖二百七十余轴,当时惟言《黄庭》、《乐毅》、《告誓》,不说《兰亭》!”今天人们所认为《兰亭考》非王羲之所书!

清朝书法家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兰亭》为王羲之笔迹。提出:“文尚难信,何有于字?”李文田的意见未引起注意。一九六五年郭沫若在《文物》第六期上发麦《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指出:《兰亭序》不仅从书法上来讲有问题,就是从文章上来讲也有问题。从而引发了一场“新中国《兰亭序》辨论”,***主席当时也有批语。终以姜夔《兰亭考》最为接近事实为结。而称姜夔《兰亭考》为“天下第一考”。

姜夔在《兰亭考》中说:“《兰亭》真迹隐,临本行于世:临本少,石本行于世;石本杂,‘定武本’行于世。”

姜夔指出传世唐人墨迹都是“临本”。姜夔所说“石本杂”的时代,是在公元1127年宋室南渡以后。当时出现的四十

六种体系的《兰亭序》凡150多个刻本;南宋数十年间,从高宗赵构起,忍辱偏安,玩物丧志。皇帝以及权臣都把《兰亭序》当做古董来收罗玩赏,仅理宗内府就收藏一百一十七本。上有所好,下必有甚者。所以《兰亭序》刻本在整个南宋时期,风靡朝野,士大夫几乎家置一本。

姜夔也是收藏家,所藏《兰亭序》拓本极负盛名,《落水兰亭》落水前即为姜夔所藏,有他写的三通跋语。他自道:“廿馀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

前些年浙江东阳徐富华所收藏的姜夔《兰亭考》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写的。赵孟頫35岁时,为答谢朋友戴表元的盛意邀请,亲手用楷书书写了姜夔的《兰亭考》一卷,流传至今。

赵孟頫博学多才,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他在我国书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他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在美术与书法上的成就与姜夔一样,在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南宋姜夔的文与元朝赵孟頫的字相结合真是珠连碧合,珍

贵而稀有,可以称之为中国文坛一大幸事,更为可喜的事是姜夔的《兰亭考》手迹出现!

赵孟頫的《乐善堂帖》中有“名贤法帖”一章,其中第八、第九卷全部是姜夔的手迹,《兰亭考》手迹也在这里收录着。

临安上书

姜清水

一生议乐疏国礼两次修书正雅源

北宋在1127年灭亡于金兵铁蹄之下,南宋当年成立。到1186年已是60年了,南宋在这60年间除了应付每年给金国沉重的纳贡,无力北伐收复失地,老百姓生活正如姜夔在《齐天乐》词中所描述的一样“露湿铜铺,苔侵石井”(水深火热之中),更是无法顾及国礼之乐的存在与否。

国礼之乐是国家尊严和形象的表现形式。礼仪之邦无国礼之乐是衰败的体现。礼乐制度诞生于西周一直延续到清末,共几千年,统治者一直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以周代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宗法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调,对后来历代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一生所致力要追求的就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孔子是“礼乐”的坚决维护者。音乐是国粹之一,她能鼓午人民的精神,也关系到国家的兴旺与发展。封建社会都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提倡礼乐治国。礼乐制度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用来维护宗法制度的。

姜夔在1186年到南岳衡山发现国家庙乐“乱”,下决心用一生精力整疏雅乐。他经过十余年的研究整理,于1197年写成《大乐议》与《琴瑟考古图》各一卷。

《庆元会要》记载:“庆元三年四月三日,饶州布衣姜夔上书论雅乐”。也就是说姜夔在1197年上书建言议国礼之乐。

《宋史?乐志》中用大篇幅留下了《大乐议》与《琴瑟考古图》部分内容。姜夔在《大乐议》中阐明了“五议”之意义和诸多乐器演奏方法及乐理。其中音乐理论对我国古乐研究乃至世界音乐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姜夔在《大乐议》中例举了当时国礼之乐乱的诸多方面,提出:“议雅俗乐高下不一、宜正权衡度量;议作鼓吹曲以歌祖宗功德”等五议。

姜夔的“五议”所强调国礼之乐:曲调同一“义”、字言配一“旨”、音声协一“理”、金竹和一“调”。以“谐协”为要求。目标则是音乐器声的完美和谐与高度统一,在统一中求和、在完美中求雅。

从总体来看宋朝虽然政治腐败,言路还较为开通,但也不是没有禁忌的,南宋时宋高宗赵构就违背了赵匡胤“不杀大臣与谏官”之祖训,以“莫须有”罪而把岳飞等主张抗金志士杀掉了。

姜夔上书《大乐议》,得到了“免解”待遇。也就是说,皇上开口了,可以不要经过乡试,直接进入礼部考试。免解是好机会,没有名额限制,不占地方指标,而且是经过皇上许可的,一般只是走走过场,就赐进士出身。好象老天爷故意要跟姜夔开玩笑似的,在礼部面试时,据说是不认识乐器而无果。这就怪了?姜夔能著《琴瑟考古图》一书,而不识乐器,以喜开头终以悲结尾。对此,清朝有学者评论说:“当权者妒才弄权而无果。”我认为姜夔“免解”未果,当是“庆元党禁”所造成的。

姜夔的上书未引起当政者重视。这个是必然结果,一介平民的话语权在那个社会上能得到当权者认可才怪呢!

姜夔的毅力、勇气、胆色、才华非一般人可比!范成大说他是“欲神仙中人”。他不急、不躁、不慌、不忙!认定:自己是努力为国之礼乐而议,终是朝廷不认,自己也问心无愧!一次不行,再来一次!

姜夔在庆元五年(1199)也就是上次上书的第三年,再次上书。这一次不再是议,而是有实体的国礼之乐,饶歌十四首歌词。姜夔在奏文中提到“昧死以献”四字,这既体现了姜夔上书的决心,又体现出姜夔的胆气。

姜夔就是姜夔,他那不屈不挠的个性再次显示出来,在“免解”失利后,仍不停止整疏雅乐的步伐。后期,他又写出了迎送神曲的《九歌》,这是当时国家与庙宇重大活动时,所需要的系列乐曲。现存的《九歌》词旁扣有词谱,共十首。另著有《琴书》,此书已失传。姜夔在1201年写《徵招》词序时,用大篇幅文字描述音乐理论问题,详解徵调与其它调的区别及演奏方法。他一生追求整疏雅乐,真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让人好不敬佩!

姜夔那种契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勤奋作学问精神,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朝廷适用而左右的人格与高尚品德,是当今学术界所要学习的。

姜夔所留下的音乐理论、词与词谱及国礼之乐实证资料,对我们今天研究古代音乐理论、词与词谱、国礼之乐历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杭州火灾

姜清水

杭州遇火歌明月北固登楼励将军

姜夔在1196年从湖州迁家于杭州,至此居住杭州到1221年卒,在杭州生活约25年之久。

姜夔的作品大多是在杭州居住时完成。如《大乐议》、《续书谱》、《绛帖平》、《琴瑟考古图》、《姜夔丛稿》、《铙歌十四首》等等。

姜夔在杭州交友不少,如:辛弃疾、京镗、谢深甫、张平甫、郑侨、朱熹、楼钥、王炎、刘过等。

姜夔在杭州作词主要有《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姜夔次韵词八首;《念奴娇》毁舍后作词;《洞仙歌》黄木香赠辛稼轩词;《角招》词,《莺声绕红楼》词,还有两首《阮郎归》祝张平甫寿词。姜夔在杭州居有两个地方,先在东青门,失火后居西马塍。

杭州是姜夔的成功之地,又是他遭遇坎坷之地,也是他的归宿之地。他在与贫穷抗争之时洒尽豪情与才华,勤奋做学问,达到了他所要求的人生价值巅峰,完成了《诗说》、《续书谱》两部文学艺术理论专著,把中华词推向了最高峰。

姜夔创造性地将婉约与豪放两派词风融为一体,实现了文学界所追求的清刚婉丽、典雅蕴籍、格高境远、韵律和谐的理想风格,开创了中国词史上一种清新的审美方式。

姜夔在杭州“免解”无果,“上书”未采用,中年丧子,火烧房舍,真是坎坷人生!最后他亡故于杭州,尸骨葬异乡。一个“惨”字如何能了!姜夔能身受“悲惨”之况,心胸就又能包容“苦楚”而竭力为改变国家大势尽一个国民之职!

姜夔在杭州遭遇火灾的情况下,还应辛弃疾之邀在镇江与之唱和的,此事被文坛称之为“两座巍巍高山相遇”的幸事。

《宋史》记载:“1204年三月,行都大火,灾难殃及潘尚书中书省、枢密院、六部、右丞相府边民房二千七十余家。”

姜夔的房舍就是这次大火中被烧,有三个儿女也葬身火海。这时姜夔年近五十岁,中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间悲情之事。姜夔头发未白就亡故三个儿女,惨不忍思!他在《自题画像》诗中说:“黑头办了人间事”,是指大火时中年丧子事。

姜夔的《念奴娇》毁舍后作词序有“毁舍后作”字样。他的《湖上寓居杂咏》诗中有“钩窗不忍见南山,下有三雏骨未寒”句。这些诗词都是在说杭州火灾情况。

姜夔的《念奴娇》毁舍后作词上篇说他的行迹,游湖湘山水、闻湘灵琴瑟,看梅踏雪追踪林逋的“梅妻鹤子”生活轨迹,来到杭州,在东青门置“草堂”准备养老,天不遂人意,被一把大火烧掉。下篇词开拍就说“曾见海作桑田”,用“王谢燕”落民间,仙人笑“真痴”、“越只青山,吴惟芳草”历史兴亡“大”事,点出个人遇火灾的“小”。收拍则以“歌明月”心态,表示词人的豁达胸怀。

姜夔的《念奴娇》词写得真切而旷达,以历史兴亡观对照个人遇火灾、以歌明月心胸把自身辛酸、悲苦致于尘世之外。以仙人笑“真痴”戏语,将自己放入仙班。真是无大志者无法做到!也就是在此遇火灾之后不几天,辛弃疾知镇江府,邀请姜夔赴镇江。姜夔遇火灾后,没有沉沦,而且用心激励辛弃疾举兵抗金,北伐收复失地,很快接受邀请赶赴镇江。

姜、辛相会在镇江北固楼,辛弃疾首先开唱,以自己身世和志向质问朝廷给“掌管兵权”而不给“使用兵权”,无法实现收复失地愿望,最后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典故,怀疑自己没有用了。辛弃疾的《永遇乐》词开篇,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此词豪放大气,被誉为辛词第一篇。姜夔的和词紧紧扣住辛弃疾提出的主题,以三国的孔明、孙权、曹操的智慧、计谋、事迹喻辛弃疾,说辛弃疾有条件北伐,可以收复失地。目的在于激励辛将军早日抗金,并以北宋遗民之口说:盼望辛大将军敲响抗金战鼓,吹起北征号角。

这就是姜夔!在个人遇难时仍念念不忘国家兴亡!

这里姜夔告诉我们: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人生价值取向不能只注意自己、关注自己!要时时把国家前途放在个人利益的前面。姜夔的身世与南宋历史都证实了:无国安就无家宁!国破家亦碎!

龙游哀叹

姜清水

神奇壮观乌石寺气势雄浑叹息声

龙游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和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四省通衢汇龙游”之称。东毗金华市、兰溪市,南邻遂昌县,西接衢江区,北交建德市。姜夔在龙游的一声哀叹,鲜为人知。他一生潇洒、飘逸、高唱悲歌、诉说西风消息,却为何发出哀叹呢?

龙游县城北25公里处有一座名山叫乌石山,南宋丞相周必大题曰:“山如削鉄、悬瀑千仞”。乌石山上有座古寺叫乌石寺。

乌石寺建于唐太和元年(公元827),又名招庆寺。乌石寺属佛教和道教传化之地。全盛时期,殿宇庄严,香火兴旺,内有大雄宝殿、金刚殿、天王殿、地藏殿及钟鼓楼等,山门两侧塑四大金刚,殿内佛像皆为樟木雕就。乌石寺历代高僧辈出,道风蔚然,游人香客登临朝拜,络绎不绝。

乌石寺涉及南宋三位抗金名将,一是岳飞。二是张浚。三是刘光世。岳飞曾在寺中过夜,并在木桌上题词:“岳飞奉旨趋阙,复如江右,假宿幽岩。游上方,览山川之胜,志期为国,急欲扫平胡虏,恢复舆图,迎二圣沙漠之辕,辅圣主无疆之休,因结缘佛事,以记岁月。宋绍兴三年(癸丑)十月初三日题。”岳飞还写有“招庆寺送北伐”诗:号令风雷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碟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收复旧神州。

还传说绍兴年间岳飞抗金,战绩辉煌,奉十二道金牌返京,途经乌石寺,参拜高僧圣悟禅师,高僧在滴水观音洞旁石壁上书“你来了”三字来迎接岳元帅。岳飞问壁上所书何意,答云:‘你来’即‘你来’,‘了’者‘了’也。”岳飞沉吟良久,似悟非悟。进幽岩精舍,岳飞问师傅有何可以充饥,老和尚煮面一碗,岳飞问曰:面条竟清淡无味如何下咽,高僧云:“味在其中,酱在下,何不翻也?”说酱油在面条下,你翻一下。酱、将,翻、反,均音谐,示意岳飞:你性命危在旦夕,何不举反旗。岳飞恍然,一时心潮翻涌,毕生精忠报国,万死不辞,岂能反?叛国作罪臣!于是举面碗碎山颠幽岩,不辞而别。入临安述职,果受“莫须有”罪杀害。禅师大哭,天地同悲。碎面条竟成瀑布流泻。今水痕犹存长留岩上,人称“幽岩泪”

张浚字德远,又名紫岩,曾封魏国公,建炎初历任知枢密院事、川陕宣抚处置使等职,积极抗金,对防守蜀地、江淮有重要贡献。绍兴初年曾为相,重用岳飞、韩世忠为将。后遭秦桧长期排斥。

张浚以精忠大义为中兴名相,据说也留题记在乌石寺中,姜夔到寺中拜谒时仍在。至于题何内容今各说不一,有说就是《题道观》诗。又有说是《偈》诗。今录《偈》诗:

教外单传佛祖机,本来无悟亦无迷。

浮云散尽青天在,日出东方夜落西。

刘光世字平叔,将门世家。父刘延庆,北宋徽宗时领保信军节度使,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刘光世,徽宗时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刘光世在诸将中最先进。据说刘光世在乌石寺也有题记。

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南宋朝廷收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兵权;六月,刘光世也再次被收兵权,罢为万寿观使、封杨国公。绍兴十二年(1142),刘光世死,终年54岁,谥武僖。后追封安城郡王。

姜夔在1205年后携妾刘云登乌石寺,他们两人看到岳飞、张浚、刘光世的题记,感慨万千。刘云见姜夔一边不断摇头,一边哀声叹气,知姜夔心中愤闷,就问为何“不悦”?姜夔就讲了三位大将的故事。刘云听后不免也伤心落泪。夫妾二人为了散心而来乌石寺,就被三位将军的历史搅乱了情绪。刘云为了走岀伤感困境,提出要姜夔写诗,姜夔沉浸于悲恨之中无意作诗,在刘云再三请求下,姜夔才答应。就应了“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意境。刘云的请求让姜夔留下了一首千年哀叹的诗。诗名就是:登乌石寺观张魏公、刘安成、岳武穆留题,刘云侍儿意真,奉命题记

诸老凋零极可哀,

尚留名姓压崔嵬。

刘郎可是疎文墨,

几点胭脂污緑苔。

姜夔诗的前两句说:三位大将军结果都到了极致可哀叹的地步,还好留有姓名压高山。第三句说刘光世不太会文笔。第四句是说姜夔的妾刘云泪流让脸上胭脂脱落污染了,少有人来、长满緑苔的台阶上。

真是:凋零将帅多少恨,哀叹诗人万古情!

姜夔在龙游只是哀叹几位英雄,而在浙东就忧思国家无人替百姓说话;忘记了淮北遗民,无人有复国志了。欲知姜夔在浙东怎么说无人替百姓说话;忘记了淮北遗民,无人有复国志了,请看下一文:浙东忧思。

浙东忧思

姜清水

颇忆一词力负重悠哉二字情更浓

姜夔在宁宗开禧三年游浙东。这里的浙东是指处州与温州。也就是现在的丽水与温州两市。姜夔浙东游,有学者认为是姜夔一次悠游,对否?看官看后自有判断!

姜夔《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词中有“一叶眇西来”句,这里提供了两个信息:①姜夔由浙西往东而去。②姜夔是乘船而去的。这样路线图就有了,从杭州出发,走萧山、过诸暨、穿永康,首先到丽水,在浙江丽水观“括苍烟雨楼”,作《虞美人》词。再从丽水逆瓯江而上到达永嘉,作《水调歌头》。在处州与赵和仲合了一对。这个时期姜夔的词作水平不是用“成熟”两字,而是要用“大成”两字了。

姜夔《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词中提到王子晋、王羲之、谢灵运三人。有“子晋只空台”、“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句。姜夔浙东游,在《姜夔传》一书中有构思,说他专为走访叶适而去。姜夔的《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一词,是专为安慰叶适而作,这里不展开说。叶适是永嘉学派的代表,很是欣赏姜夔,可姜夔在词中不说叶适,而要说久远之人与久远之事。这是为什么?

古时温州称永嘉,故永嘉文化泛指温州文化。永嘉是当时的州治所在地,故称为“永嘉学派”。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在浙东地区形成的、提倡事功之学的一个儒家学派,叶适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他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空谈性理,提倡“事功之学”,重视商业,主张提高商人地位。开禧二年(1206)叶适除工部侍郎,回温州了。姜夔游浙东,叶适当在温州,在姜夔诗词中就无叶适踪迹。王十朋是瑞安人,他在饶州做过知府,是姜夔的父母官,而且也是同时代人,姜夔也不提,偏偏就要“不问王郎五马”而说“子晋空台”,“颇忆谢生双屐”!

王羲之是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触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谛,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一气呵成,挥写下千古杰作《兰亭集序》。“王郎五马”说的是王羲之在永嘉任职时,出行需五马驾车。

姜夔酷爱《兰亭序》,家中藏有《兰亭序》四本,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姜夔在词中说“不问”,也就是说不是词旨所要说的“大事”。那么姜夔所要说的“大事”又是什么事呢?

王子晋是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劝阻周灵王不要决洛河之水,决洛河之水虽然会防止洪水冲决宫殿,却会使洛阳百姓生灵涂炭。他的谏言使周灵王大为震怒,将他贬为庶人,他因此忧郁成疾,仅16岁就死了。

谢灵运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仕途就坎坷。谢灵运的诗歌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鄱阳湖)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有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谢灵运二十岁就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等职,刘裕建立宋朝后,封爵为康乐侯,由于刘宋王朝对谢家生有疑忌,谢灵运被降为永嘉太守。谢灵运非常高傲,曾说,天下有一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余下一斗由自古以来的文人共分。他自以为在政坛上应受到格外的器重,殊不料反遭朝廷排挤,被调离京城任永嘉郡守。他任永嘉郡不理政务,一味纵情山水。宋文帝又让他出任临川内史,他还是不理政事,地方官员告状,要治他的罪。谢灵运不服,反把有关吏员扣押起来。他还赋诗一首:“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将刘宋王朝比作暴秦政权,并以张良、鲁仲连自比,暗示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他这种行为和言论,被判免死流放广州。他刚到广州,朝廷的公文又到了,命令将他就地正法。元嘉十年(433年)10月谢灵运在广州被处当街斩首,死时年仅四十九岁。一代文豪犹如一颗流星,在历史的天空划过一道短暂而耀眼的光芒。

王子晋因直言、关心百姓而遭“贬”。谢灵运因才高、有复国志而遇“斩”。“关心百姓”与“有复国志”,这在南宋时是最需要的道德操守。姜夔在词中说“处处长青苔”,在指责南宋:最需要的道德操守离得太远了!

更有趣的是姜夔在词收拍用“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南宋时赤城为金的地域。赤城山在浙江台州天台西北。此赤城当指金国,在说金灭宋之心“近”。特别是一个“悠哉”之辞,悠字的本意就是“忧思”。

《说文》——悠,忧也。

《尔雅》——悠,思也。

《诗?小雅?十月之交》——悠悠我里。注:“忧也。”

《楚辞?初放》——悠悠苍天兮。

《诗?周南?关睢》——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三十首》——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悠,均是具有“忧思”之意。

这时,不免要问:姜夔能在说王子晋遭“贬”、忆谢灵运遇“斩”的情境中“悠闲自得”吗?

回答只能是:姜夔在悠远、悠长的忧思!姜夔在关心南宋国家命运走向!

同类推荐
  •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在皇帝的默许和纵容下,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这些特务组织野蛮生长,再加上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特务机构最多、权势最大的时期。在旧式的政体之下,与被统治的人民相比,皇帝的地位非但不孤立,反而是永远处于危险的边缘,尊严的神圣宝座下,时刻酝酿着待爆发的火山。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不得不想尽镇压的法子,公开的刑律、军校、法庭不够用,也不便用,他们还需要造成恐怖空气的特种组织、特种监狱和特种侦探,来监视每一个可疑的人。而在明代,执行这些特殊任务的特种组织就是锦衣卫和东西厂。作为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言人,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三个机构的历史、职能等认识都比较模糊,本书秉着对历史严谨公正的态度,以真实史料为基础,详细介绍这三大特务机构的发展演变情况,深入挖掘出明代锦衣卫和东西厂的恐怖政治表象下隐藏的真相,深刻揭示了明王朝存在的各种矛盾弊端及其由盛而衰的原因。
  • 重回硅谷

    重回硅谷

    章武,一个社会上班族,S因:跳楼自杀。突然发现自己竟来到了20世纪的硅谷,这段人生,能否让他飞黄腾达,让他青史留名。
  • 狼烟三国

    狼烟三国

    令狐羽意外的得到了一套召唤大法,来到了三国,开始了其风.骚之路。
  • 千寒雪祖门

    千寒雪祖门

    雪字通“血”,寓意江湖仇杀之残酷。然而,残酷的背后,又包藏着多少阴暗诡谲的险恶用心。江湖即朝廷,朝廷亦即江湖。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是真理,然而汹涌暗流的朝廷争斗,当它与江湖相联系时,只会加剧这种斗争的残酷性。“门”字通“们”。寓意身处朝廷和江湖的权贵与草莽们。这种激烈的争斗如果在一个纷繁复杂的背景帷幕下,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背后的铅华洗净,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 大秦从神话开始

    大秦从神话开始

    为了求长生,跟着易小川和高要穿到大秦,面对不是高要却权倾朝野的赵高,阴险狡诈又具真龙天子运的刘邦,三人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至尊小魔妃

    至尊小魔妃

    16岁的菜鸟杀手,一朝魂穿。坐拥万人瞩目的青苹剑,身怀绝世玲珑宝塔,培灵草,植灵树,建万人势力,她不在是人人都能欺之的废物。拥有契兽术,天下魔兽求契约,阵法现,天下阵法大师求拜师。逆天回归,遇神杀神,遇魔封魔,可是,这魔咋回事,怎么封也封不住呢!他,魔之子,从小被送往人间历练,成为人类之子,人前,冷血嗜杀,在她面前,温柔似水。“娘子,爱是什么。”某男一脸单蠢的问道;“滚。”某女一脸羞红,怒吼一声。“这我会,走,滚地毯去。”说完,某男把某女一扑,然后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前途与你不可负

    前途与你不可负

    讲述了男女主从最初的相遇到最后的相爱.包括其中的怀疑,问题等等......
  • 逍遥小山贼

    逍遥小山贼

    一道惊雷,王珂魂穿古代,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一点点防备。王珂仰天长笑,“我终于可以改变人生,主导自己的辉煌了。”“喂,小子,快跑啊!后面有追兵!”别人穿越都是斗天斗地斗苍生,自己则穷困潦倒当了山贼。穿越不易,且行且珍惜。这是一个乱世,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群雄并起,尔虞我诈,能求得生存便已极难。如何才能笑对此生,不负走这一遭?王珂缓缓抬起了右手!
  • 巨龙养成计划

    巨龙养成计划

    他是一游戏高手!它是《英雄联盟》召唤师峡谷里的巨龙!当他们一起穿越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一次奇妙的穿越带来多少的欢乐?本书又名《英雄联盟大战龙与地下城》
  • 魂逆九天之天命神女

    魂逆九天之天命神女

    魂元大陆,一个以觉醒魂灯修炼魂力为尊、为贵的大陆。在这个大陆上有一个关于九重天的传说,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的追寻着这个传说。乌家有女名千雪,世人皆言,命极好!父亲是魂元大陆长帝国第一魂力强者,母亲是魂元大陆圣山学院院长之女,除了父母的宠爱还有两个护妹如狂的天才哥哥。可是这样一位娇娇女,长帝国愣是没人见过。传言乌家女美如皎月。传言乌家女出生就觉醒了魂灯,天赋超绝。长帝国皇帝以中意其为儿媳妇想要见一面,都被护国候以女儿的夫君将来要她自己选为由给拒绝了。据说,本来兴致勃勃的太子殿下,立时黑了脸,命极好的乌千雪从此被命极贵的太子殿下姬长君给惦记上了。两人的命运从还没见过面就缠在一起,一起谱写出一首旷世奇缘,创造了魂元大陆在九重天的传奇。精彩小剧场:“听说你的夫君要自己选?”姬长君凤眸一眯。“嗯。”乌千雪淡淡的应了一声。“为何?”姬长君身上的气息变了。“我命极好。”乌千雪乌溜溜的眼珠子转了一圈。“选我。”姬长君沉默了片刻。“为何?”乌千雪眼睛顿时大了一圈。“我命极贵。”姬长君傲娇的扬起了下巴。推荐阳光完结文:玄医枭后
  • 远古基地异界神

    远古基地异界神

    展语望,体内传承了宇宙中不可预知的神祗血脉,回到永恒大陆的地球人……仲裁基地,至强的创造基地,来自于上一个宇宙时代的最后遗产……也许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与整个异界相抗衡,但当二者相遇时,必将横扫整个大陆!!!仲裁基地属于魔法文明,基本不会出现热兵器,请放心阅读。————————————分割线—————————————QQ群启动:111204994一日两更,有保障~~~~~~~~未归真挚的求一下票票和收藏~~~~~
  • 有了系统来修仙

    有了系统来修仙

    做任务领积分,遇到万苦磨难,只为了找到自己的父母。
  • 宇爱倾城

    宇爱倾城

    文宇是世人眼中的才子,高中的时候恋上了同是才女的倾城,班花暮雪对文宇一往情深,一次偷袭使文宇失去了天赋,变成了资质平常的普通人,他还能继续与万众瞩目的才女李倾城的爱情故事吗?深爱他的陈暮雪又将何去何从,在时间和距离的考验下,爱情会败下阵来吗?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状况下,我们还能相信爱情吗?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在爱情路上为爱坚持的朋友!
  • 8种成功个性

    8种成功个性

    你知道哪8种个性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么?你知道你具备了哪几种么?你想获得成功么?这本书将要告诉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