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427500000019

第19章 浙东忧思

姜夔在楼钥的安排下,于宁宗开禧三年秋季到处州拜访叶适。姜夔从杭州出发,走萧山、过诸暨、穿永康,首先到达丽水。处州太守赵和仲听说姜夔来了,心里很是高兴。他早就听闻姜夔才华超群,棋琴书画、诗词歌赋、音乐金石,样样岀众。今日能有一见,该要讨教一、二。心中也有“疑问”,姜夔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当然也有比试之意。赵和仲岀于尊重对手之礼,早早岀得城门热情迎接。

这个时期,姜夔的大名已是传遍朝野,合肥恋歌,范成大赠小红,与辛弃疾唱和,《白石道人歌曲集》版行,兰亭考等亊象传奇故亊一样在社会上流传,特别是两次上书议大乐亊,影响更大。姜夔的重情重义、潇洒飘逸、敢作敢当、著述丰富、多才多艺的名声在社会上树起来了。他的词作水平不是用“成熟”两字,而是要用“老到”两字了。

有不少青年人以一睹姜夔风釆而感到自豪,而有些自以为有“才”之士,想尽办法找机会要与姜夔一比高下。

处州太守赵和仲就很出一下风头,做好准备要与姜夔比个高低。姜夔他不知情,看到太守赵和仲在城门口迎接已是很高兴!

待姜夔进得州府堂前,赵和仲也不让座,上茶,竞拉住姜夔说:“姜兄,我有一对,想了好久无法完成,想请教一下!”

姜夔看了一赵和仲,见他有点紧张,加上堂前还有一帮赵和仲部属,不好抜了他的脸面,就说:“我们坐下慢慢说!”

赵和仲才回过神来,知有失礼数,马上吩咐部属:“上茶!上好茶!上房拿“永嘉乌牛!””转身对姜夔说:“您请坐!请坐上座!”

姜夔在来之前,向楼钥了解了一些赵和仲的情况。赵雍,字和仲,号竹潭。赵鼎之孙,荫封太守。

赵鼎字符镇,号得全居士,山西闻喜县人。宋徽宗建中五年考中状元。南宋绍兴四年任尚书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转年升为御史中丞要职,有《忠正德文集》传世。

南宋绍兴八年,由于金兵大举南侵,丞相赵鼎力荐岳飞抗击金兵,极力反对奸臣秦桧割让黄河以北的广大土地的议和主张,而遭陷害被“非罪远谪”到昌城。赵鼎在崖州水南村寓宿裴闻义家,给宋高宗的进谏奏折中,再次表达了抗金救国的决心:“白首何归,帐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坚强的意志使秦桧感到胆寒。赵鼎因此遭秦桧再三陷害,甚至连遣人持诗书和药酒前往昌城慰问赵鼎的广西帅将张宗元都遭到株连。

绍兴十七年八月,赵鼎只能以死来表示抗争,自书墓石铭:“身骑箕尾归天上,气壮山河壮本朝。”向世人表达:宁死不忘抗金救国,不忘祖国的强大。最后绝食而死,葬于昌化县。

后来,在朝廷众臣的努力劝说下,第二年尸骨才从墓内迁出,奉旨“归骨”家乡浙江石门,留下生前部分衣冠葬于原墓**,成为赵鼎衣冠墓。陵墓坐北向南,墓前神道碑上阴刻“大宋状元内候宰相赵鼎公之墓”。南宋隆兴元年孝宗即位,为赵鼎平反,追封为丰国公,赠太博,溢忠简,后人亦称“赵忠简”。

姜夔对这位忠臣名相之后还是有几份敬意的。赵和仲就是有些失礼也还是能够包容的。姜夔第一口茶下肚就问赵和仲:“赵太守请告知上对!”

赵和仲有些迫不急待地说:“金风凉夜深,吹我萧萧发。”

古人常称:春天为和风,夏天为熏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赵和仲的对中在说秋天夜凉,吹得头发散了。

姜夔明白赵和仲的对联是以景说时亊,在说去年一仗,金人打得宋人惊神未定,他至今仍怒发冲冠,又不知该怎么办!赵和仲是探姜夔从京城带的口风,也在试姜夔的才华。姜夔心里想:赵和仲此处用金风很是有水准,不露痕迹的把他要问的话扣入对中,看来赵和仲不是平平泛泛之辈。

姜夔笑着和了一个顺水对:“起折丹桂枝,惊落花上月。”和对中其意是说,你赵和仲要是想岀风头,会惊动上天。

姜夔的这对一岀口,赵和仲知道姜夔高明,既回答了他心中的疑问,又把亊情说得圆滑。赵和仲很是佩服,也明白唐突了一些,一时冲动,原准备的二、三题对不敢再岀了,急忙说了声:“对得好!对得妙!”

姜夔还是笑容回道:“赵太守上对出得奇妙,我只是应太守秋时有桂花而对!”

姜夔的话音落地,同时赵和仲脚下有冷汗滴到官靴内,头上冒水。生怕姜夔点明。

堂前有一个懂得点文墨的人说:“赵太守上对出得巧,姜老先生对得妙!赵太守说金秋起早摸黑,勤劳损头发。姜老先生对为了折取桂冠,不怕惊吓月宫。真是棋逢对手,让我们开了眠界!”

堂上其它人合着说了一句:“开了眼界!”

姜夔这时对去年宋金一仗如何看,怎样消除影响,其实心中也没有数。这次楼钥让他来访叶适,也是为去年一仗的亊而来。说穿了是楼钥让姜夔到温州安慰叶适的。

叶适,字正则,号水心。浙江瑞安人淳熙五年进士第二名获榜眼。历仕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至权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

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于半壁江山,时有灭亡的危险。当时“永嘉学派”的志士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民族危亡的危机,他们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一边探索富国安邦的应对之策,一边提出反对空谈义理,积极研究和解决问题,反对当朝者苟安求和,主张抗金和收复故土。忧国忧民甚切,在政治态度、思想学术和观念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道学作彻底决裂,独树一帜,旗帜鲜明地极力宣扬和提倡功事之学。

叶适在哲学上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他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空谈性理,提倡“事功之学“,重视商业,主张提高商人地位,观点与朱熹、陆九渊对立。在诗文创作上,继承韩愈“务去陈言“、“词必己出“的传统,从观点到文字均力求新颖脱俗,提倡独创精神,主张“片辞半简必独出肺腑,不规仿众作“。其文雄赡,才气奔逸,尤以碑版之作简质厚重而著名当世。他不满江西诗派奇拗生硬和“资书以为诗“的诗风,而倾向于晚唐,尤其尊崇姚合、贾岛的流利清淡。与“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等人友善,曾刊印他们的诗集,并极力推崇,如在《徐文渊墓志铭》中说“四人之语遂极其工,而唐诗由此复行矣“。他的诗“用工苦而造境生“,“艳出于冷,故不腻,淡生于炼,故不枯“。所作不限于五律,多五七言古,题材大于“四灵“。

叶适讲究“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即只重农业、轻视工商的政策。强调“道”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由气构成,五行八卦都是气的变化形态。提出“一物为两”、“一而不同”的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命题,认为事物对立面处于依存、转化之中,但强调“止于中庸”。认识上主张“以物用不以己用”,提倡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反对当时性理空谈,对于理学家们所最崇拜的人物如曾子、子思、孟子等,进行了大胆的批判。认定《十翼》非孔子作,指出理学家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提出“无极”、“太极”等学说的谬论。在哲学、史学、文学以及政论等方面都有贡献。

叶适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开禧二年,叶适除工部

侍郎,韩侂胄是要利用叶适的声望,想进行北伐,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叶适说这件事至大至重,一定要考虑周密,“故必备成而后动,守定而后战”,要考虑战事给各方面带来的后果。正如叶适所料的一样,这次北伐条件不充分,也没有周密的准备,加上用人的不当,吴曦的叛降,虽然战争初期,获得一些胜利,但很快战争的形势发生变化,金兵南下,形势危急。

韩侂胄伐金兵败,开禧二年冬,朝廷送韩侂胄之首于金谢罪议和。后中丞雷孝友却弹劾叶适,“罪名”是叶适曾“附侂胄用兵”。叶适因此被夺职,赋闲在老家瑞安。

叶适曾向上举荐过楼钥,楼钥在韩侂胄被诛后,起用为翰林学士,升为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迁端明殿学士。

姜夔是楼钥与叶适两人的好朋友。姜夔的才华也是楼钥与叶适两人最极为赞赏的。楼钥在叶适被夺职赋闲家时,让好友姜夔来看望,足见楼钥是个重情、知恩图报的人。姜夔也乐意在叶适被夺职时与他见上一面,聊个天,说句安慰之语。姜夔与楼钥都有此意,就一拍即合。楼钥考虑让姜夔到处州,有两方面好处:一是朝廷刚刚处理此亊,时局还不稳定,叶适夺职不久,不可大张旗鼓,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树敌,这亊又得要做。二是姜夔也是叶适的朋友,加上姜夔在民间与官场都有名声,他在地方上会受到欢迎,又能完成心愿。至于怎么安慰叶适,姜夔还真没想好,就又遇上赵太守出题。

赵和仲所说“金风凉夜深”之意,即指“开禧二年,韩侂胄伐金兵败。”亊,好在姜夔以巧思妙对度过了这第一“关”。赵和仲也因与姜夔的第一次交锋,深知姜夔名不虚传,对姜夔的好感铭刻于心了。

第二天,姜夔提出到烟雨楼去看一看。赵和仲马上答应,并亲自作陪,过好溪、爬三休到达万象山峰巅,登临烟雨楼。

万象山,城中之山,此为最高,位于丽水西南隅,一面依城,一面临江,倚江而立,高矗入云,雄奇夺目,秀气逼人。沿着万象山的石阶而上,树影婆娑之间隐约可见山下的街市。万象山与小括苍山相连,在莽苍的小括苍山间,处州府治就在密林深处。

万象山山径迂回,古木参天,亭阁错落其间,素有“洞天烟雨”之称。登临万象山,周围的自然景色全收眼底,远可俯瞰丽水城万家灯火,繁华闹市风貌,近挹山下溪流涧泉奔出,宁静山林风光,感受参天大树荫凉美景,净化人们的浮燥心灵。

烟雨楼是杨嘉言在北宋政和初年任处州太守时始建。楼建成以后,聚合了这一带的晨烟暮雨与飞云雾霭,堪称放松心灵的仙境。

烟雨楼重檐飞翼,典雅古朴。楼周围亭阁、长廊、假山、花台,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轩楹开豁、栋宇华丽,辉煌璀璨、繁华热闹。

烟雨楼是观赏处州城郭和瓯江两岸景色的最好视点。当时和后来的地方政要和文人墨客,往来如织,对它吟哦题诗不绝。

北宋政和末,处州太守钱竽就写有名作《烟雨楼》诗。诗云:

人在神仙碧玉壶,楼高壮丽壁成隅;

风云出没有时有,烟雨空漾无日无。

但得绿樽闲对酌,何须红袖醉相扶;

郭熙去后丹青绝,剩作新诗当画图。

当时的处州吏员郑侠也吟有《烟雨楼》诗:

仙人居处即鳌宫,更作层楼峭倚空。

群岫远来烟漠漠,大江南去雨蒙蒙。

范成大在乾道四、五年间任处州知州时重建烟雨楼,并在大门前题有“烟雨楼”三字。还写了一曲《虞美人》,以抒当时心境和赞美烟雨楼雄伟。

烟雨楼落成时,新任知州李处全赶到烟雨楼接任范成大并道贺,还留下了一曲《水调歌头》。

李处全的《水调歌头》词如下:

《水调歌头》

处州烟雨楼落成,欲就中秋,后值雨

楼观数南国,烟雨压东州。溪山雄胜,天开图画肖瀛洲。我破瀛洲客梦,来剖仙都符竹,乐岁又云秋。聊作幻师戏,肯

遗后人愁。

趁佳时,招我辈,共凝眸。君侯胸次邱壑,意匠付冥搜,刻日落成华栋,对月难并清景,千丈素光流。老子兴何极,小子趣觥筹。

这些诗词描绘了烟雨楼的高耸壮观,画栋楼台为“鳌宫”,似玉楼;壁立城隅,高峭倚空。而诗人词人所见的“风云出没”、“烟收雨霁”、“数南国”、“压东州”、“大江南去”的景象,也只有在此楼上才能看到和体会到。

姜夔与赵仲和一行经过跋涉,一步步登临,边走边说些“美景”、“落叶”等话题。姜夔一路上了解了点丽水风俗人情。

他们上得万象山,姜夔有些气促,精神就很好。特别是在烟雨楼前看到“范成大”的落款,眼前顿现“苏州绝唱”的情景:范成大坐在堂上,小红等人唱《暗香》、《疏影》,他一边品茶,一边不住的点头,时而击节,得意、轻松、惬意、愉悦挂在脸上、表情中与体现在手试、点头上。范成大的音容笑貌是那么真切地在姜夔脑海中泛起。姜夔不觉中停步许久,旁人催赵太守促前行后,姜夔才定神进入大堂。

姜夔在大堂见到了范成大的《虞美人》词,品味再三,又在赵太守的催促下上了三楼。姜夔在烟雨楼上,山峰在脚下,有“山高我是峰”之感。凭栏四顾,目与天平,脚踏彩云,身在晴霏雾霭之间,丹青水墨尽收眼底。千山魏峨,万木青翠。姜夔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给他带的美景,竟忘形而高声呼喊:“江山美好!”

姜夔与赵仲和一行返回到大堂,姜夔若出门,赵仲和上前拉住姜夔说:“楼主准备了文房四宝,务请先生留下墨宝一方。”

姜夔爽快地答应了一个字:“好!”

姜夔就是在烟雨楼大堂上和了范成大的《虞美人》词。全词如下:

虞美人

栝苍烟雨楼,石湖居士所造也,风景似越之蓬莱阁,而山势环绕,峰岭高秀过之。观居士题颜,且歌其所作《虞美人》,夔亦作一解。

阑干表立苍龙背,三面巉天翠。东游纔上小蓬莱,不见此楼烟雨未应回。

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蒙处。老仙鹤驭几时归,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

姜夔词作的上片,盛赞烟雨楼的“高秀”比绍兴蓬莱阁还要美,楼的栏杆外立在万象山的山顶,楼的东、北、西三面山势高险,天空翠碧澄蓝。这一带的晨烟暮雨,他是不愿离开的。姜夔以虚笔,来烘托万象山风烟云雨的胜景。下片,词人先正面叙写万象山一带迷蒙的景象:如今回看来时之路,却已是雾霭一片,溟蒙不清;后再悼念忘年交的诗友范成大,说范成大几时会像丁令威那样化鹤而归!尽管人间沧桑,世事交替,而山川城郭未必不是依然如故。

姜夔词的“未必山川城郭是耶非”典指丁令威化鹤成仙亊。岀自伟大的田园诗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续写的《搜神后记》。“丁令威”的传说就载于《搜神后记》,而且是全书十卷近120篇传说故事的第一篇,就连最为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也排列其后。丁令威的故事可谓浑身是“典”,其中,“千年华表”,“城郭人民”,“丁令威”,“辽东鹤”,“离家千年”,甚至“有鸟有鸟”等被随处引用,可谓文史领域的一株奇葩。

此后历代不少文人运用此典,丁令威的形象也丰富起来了。

李白在“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中咏道: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杜甫在“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中咏道: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庾信的“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

欧阳修的“归来恰是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杜牧的“千年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王安石的“当日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丁令威的故亊经过千年的风雨历练与流传,他成了与妇孺皆知的“八仙,寿星,七仙女,二郎神”等齐名,而且能与“尧,禹,轩辕,苍颉”等华夏精英并列榜上。他的精神世界、品德也日渐丰满。如:爱民如子,敢作敢为;勤奋好学,立志专一;多才多艺;颇有人情味儿的神仙。

姜夔在词中把范成大喻丁令威,有赞扬范成大之意!

在姜夔落款收笔时,大堂上响起了掌声,异口同声说:“好!”

赵仲和在掌声停下后说:“姜先生词、书双绝!我等追之莫及!”

楼主高兴地说:“姜先生的墨宝,是我镇楼之宝!”说完又力邀父母官赵仲和留字。

赵仲和为了应和场面,也留下了一首《烟雨楼》诗:诗云:

画栋飞云暮霭寒,楼台城郭有无间。

烟收雨霁曾看否?见尽东南万迭山。

题字完毕,楼主盛情留姜夔与赵仲和一行人用歺再返府地。

赵仲和一边陪姜夔游历丽水,一边派人去瑞安通知叶适。姜夔在丽水过了数日,在赵仲和的陪同下,乘船逆瓯江而上往东南方向,不一日到达永嘉。

永嘉,是“水长而美”的意思,山如北斗,城似锁。传说是郭璞的创意。郭璞好经术、工诗赋、善卜筮、精五行、通天文、知地理的通才,东晋323年建城时,著名学者和文学家郭璞,有说是任永嘉太守而登上西山,观看地形,看到九山错列,好象北斗星座一样,依山控海,形势险要。是建造郡城的好地方。他认为华盖、松台,海坛,西郭四岭如北斗的斗魁,积谷,冀吉、仁王三峰似斗构黄土,灵、官二山则是辅弼。于是定下建城之策:“城绕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

姜夔与赵仲和顺利登岸。这天叶适带着家人与永嘉的朋友,早早来到码头等候。姜夔与叶适是老朋友见面,双拥良久,有许多不能言之语,尽在拥抱之中。叶适向姜夔与赵仲和介绍了当时在永嘉的“永嘉学派”学术巨头们。

当夜姜夔与叶适两人谈到深夜,包括诗词、音乐、书法、理学、哲学、史学、文学、功利学、金石、时亊等。姜夔也把楼钥之意说明了,并告知丘崈也准备一同来看望,被楼钥的“不妥”之辞给拦住了。叶适点头,表示同意楼钥的耽心。

第二天,叶适与“永嘉学派”人士陪姜夔和赵仲和在永嘉

观赏风景区,登临“吹笙台”、漫游“池上楼”、观赏“谢客岩”。漫歩五马坊、追寻花鹿迹、畅游江心屿,体验冬无严寒,夏不酷热城市生活;品赏海鲜美味。

第三天,叶适带领大家,泛舟楠溪江。

楠溪江两岸峰峦起伏,地势险要河流柔曲摆荡,缓急有度,江水清澈见底,纯静柔和,水底卵石光洁平滑,色彩斑斓。泛舟漂游江上,近观郁郁滩林,远眺绵绵群山,俯视澄碧江水,令人心旷神怡。

楠溪江流域特质的山岩中出现峰笔立、崖如削、洞悬壁的奇异景观,与柔美的楠溪江水景形成强烈对照,极具刚性之美。较为突出有三面环溪、一峰拔地而起的石桅岩,有姿态各异、参差笔立的十二峰,有四面绝壁、观天如井的崖下库,以及诸如陶公洞、鹤巢洞、天柱峰、棒槌岩之类的奇峰异石,数不胜数。楠溪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著称。

楠溪江流域山体的断裂构造使各支流形成山崖险峻、峡谷深切的复杂地形,产生了多姿多彩的瀑布。其中有百丈瀑,有连续如梯的三级瀑、七级瀑,有形同莲花的莲花瀑,有声如锣鼓的击鼓瀑和打锣瀑,有藏而不露的含羞瀑,有飞珠溅玉、阳光下彩虹映碧瀑的横虹瀑,还有在百丈内的溪谷中出现形态各异的九叠飞流。奇峰峭壁,飞瀑碧潭,构成了层次丰富、动静有致的独特景观。楠溪江享有“天下第一江”的美誉。

姜夔他们为楠溪江两岸,奇特的造型,优美的神韵,深邃的意境,不时发岀“真美”的慨叹!

第四天早上,叶适与大家往府地西边的郭公山。永嘉人视郭璞为开城鼻祖,并将西廓山改为郭公山,山脚有白莲塘,并在郭公山之巅临江处建了一座富览亭。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历任宣城、丹阳参军。晋元帝时期,升至著作佐郎,迁尚书郎。郭璞一生的诗文著作多达百卷以上,数十万言,《晋书?郭璞传》称“词赋为中兴之冠”。

《晋书?本传?卷七十二》记述一亊:璞以母忧去职,卜葬地于暨阳,去水百步许。人以近水为言,璞曰:“当即为陆矣。”其后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

叶适他们沿着长满苔藓的小道缓步而上,片片绿色透过轻灵的雨雾映入眼帘,草丛中,枝叶上,沾满晶莹剔透的水滴,洁净得象刚出浴的仙女,偶尔沾在身上,给人一种莫名的美感。穿过一片浓密的松树林,芳草萋萋,各色名花争奇斗艳。继续往上攀爬,来到了山顶,郭公山之巅的四周,围满雕刻精巧的白玉栏杆,中间有一方形亭台,台上筑一气势恢宏的朱红色六角飞檐亭,名曰富览亭。“富览亭”三字,笔法遒劲,夺人目光。传说为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书写,姜夔在此之前未见,再三品赏,认为“真”!

富览亭为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制红色宝顶,内柱为四根红色大木柱,外柱为四根花岗石雕龙圆柱,天窗上精美彩绘藻井,亭子进口处添上王羲之书法,真是美轮美奂,令人叫绝。

他们一行人凭栏远眺,眼前烟火繁华城市,远处黛色的群山,显得愈加神秘壮观;江中的绿洲—江心屿,被一团薄薄的、淡淡的云雾锁定,只依稀可见它那害羞的神韵,彰显岀她的朦胧之幽美。却闻瓯江那边,发出阵阵而细细,如天外来音乐之声的江水流动声进入心扉,令人心静神怡,恰似身在仙境。

郭公山不高,则美不胜收,它因山而美,因江而美,因景而美,更因郭公赋予了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而美!

唐时刺史张又新登郭公山题咏:“昔贤登步立神州,气象千年始一浮;南望群州如列宿,北观江水似龙虬。”也是盛赞郭公山美景。

叶适他们一行观赏郭公山风景后,坐在富览亭中椅子上休歇,品赏“乌牛”茶,互相交流,谈天论地,杯碰人笑,好不自在与轻松。突然,赵仲和站起来说:“姜先生游览永嘉数日,有何收获?能否来一曲?让大家开怀除疲劳!”

叶适在一旁鼓劲:“我最欣赏姜先生的词!在临安常与楼钥、黄度、丘崈说“词以夔为最善!”在永嘉也常说到。姜先生的词的确是“辞美、韵高、委婉而言及利害!”应该唱一曲助游兴!”

姜夔听到赵仲和提议,以为赵仲和在丽水对对上不服,本不想唱词回应,“提之任之!”经叶适这么一说,他认为该把楼钥交待的“安慰”任务完成好,有必要“唱一曲”让叶适明白当今之虑!于是答应了一声“好!”站起身,四顾一下大家,以示告知“准备开始唱了!”稍低头一时马上抬头说:“夔,现丑一回!”接着姜夔唱出了一曲《水调歌头》:

“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平生梦犹不到,一叶眇西来。

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推。天外玉笙杳,子晋只空台。

倚阑干,二三子,总仙才。尔歌远游章句,云气入吾杯。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处处长青苔。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

姜夔一曲音落,赵仲和带头鼓掌并说:“晚霞中的富览亭被姜先生唱活了。王羲之的书法与五马坊,可以不问;子晋台空空,谢公双屐已远,时序迁移,只有江山美!词好曲好!体现了此次快乐之游。只是杯可改怀。“云气入吾怀”,恐要更大气些!”

赵仲和没有听懂姜夔的词意,认为只是应景而作,所描述的是“游赏情景,”所表达的是“无为而自得”的情怀。

“不可改!”叶适被姜夔的词带入了沉思。“姜先生透过茶杯中飘起的云气看到屈原《远游》的内心世界,王羲之的书法与其五马坊是可以不问,但王子晋的“心”不可无;谢灵运的“志”不能丢。此词专为我而作也!让我无地自容!”

叶适是知姜夔之心,懂姜夔之意!

姜夔《水调歌头》富览亭永嘉作词中提到王羲之、王子晋、谢灵运三人。有“子晋只空台”、“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句。

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异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姜夔酷爱《兰亭序》,家中藏有《兰亭序》四本,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兰亭集序》经姜夔“质疑”而后世认证王羲之无此书法,可王羲之“书圣”地位不变。

谢灵运,原名谢公义,字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文学家,诗人。祖籍陈郡阳夏。祖父谢玄,晋车骑将军;父谢瑍,不慧;其母刘氏为王羲之外孙女。他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东晋时,他18岁袭封康乐公,刘氏南宋朝建立后,按例被降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谢灵运因是名公子孙,才能出众,认为自己应当参与时政机要,但宋文帝对他“唯以文义见接,每侍上宴,谈赏而已”。在朝不得志,曾外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好营园林,游山水,制作出一种“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的木屐,后人称之为“谢公屐”。

永初三年,由于刘宋王朝对谢家始终怀有疑忌,谢灵运被降为永嘉太守。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又才华横溢,非常高傲,曾说,天下才共有一石,建安诗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余下一斗由自古以来及现在的闻名之人共分。他恃才傲物,自以为在政坛上应受到格外的器重,殊不料反遭朝廷排挤,被调离京城建康。所以在郡心情烦闷,不理政务,一味纵情山水。平日写写诗文,以宣泄胸中块垒。一年后,称疾辞官。

刘宋文帝元嘉八年,宋文帝又让他出任临川内史,但他还是不理政事,终日出游,被地方官员纠弹,要治他的罪。谢灵运不服,反把有关吏员扣押起来。他还赋诗一首:“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将刘宋王朝比作暴秦政权,并以张良、鲁仲连自比,暗示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这种行为和言论,加重了他的罪名,被判免死流放广州。可是刚到广州,朝廷的公文又到了,诬他又犯下了新的叛逆罪,命令将他就地正法。元嘉十年十月谢灵运在广州被处当街斩首,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王子晋,周灵王的儿子。王子晋从小就是个非常聪明而有胆识的孩子。据说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正赶上连降大雨,洛邑附近的谷水和洛水合流,洪水漫过了堤岸,几乎要冲毁王宫。灵王着了急,忙命人运土堵水,王子晋为了劝止周灵王不要决洛河之水,这样虽然会防止洪水冲决宫殿,但却会使洛阳百姓生灵涂炭.讲了一套“川不可壅”的大道理。他的谏言使他的父皇周灵王大为震怒,将他贬为庶人.他因此忧郁成疾,仅16岁就死了.百姓感其恩德,就以平时的称呼“王子“而流传。

王子晋因直言、关心百姓而遭“贬”。谢灵运因才高、有复国志而遇“斩”。“关心百姓”与“有复国志”,这在南宋时是最需要的道德操守。姜夔在词中说“处处长青苔”,在指责当时政局:最需要的道德操守离得太远了!

姜夔词的开拍“日落爱山紫,沙涨省潮回。”句,是告知叶适:不要对朝庭抱什么幻想,也不要以朝庭用否而决定人生价值。江山是我们的,要珍爱其壮观与美丽,沦海桑田,时序变迁,天生我才要善用。姜夔在词收拍用“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南宋时赤城为金的地域。赤城山在浙江台州天台西北。叶适以为此赤城当指金国,在说金灭宋之心“近”。特别是一个“悠哉”之辞,字的本意就是“忧思”。姜夔在忧患之中也在提醒叶适要保持忧国忧民之心!

叶适在姜夔游浙东之后,就搬家永嘉水心村,专心研究学问与讲学,十余年含辛如苦的坚持,奠定了他在“永嘉学派”中的“代表”地位,并完成了他的《水心文集》巨作。叶适的“功利之学”思想、忧国忧民意向、厚民富民之心、抗金复国志,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姜夔的浙东游,不仅仅是留下了“记游”词,也留下了值得赵仲和、叶适等人“激赏”到折节程度的才华和足以让世人称颂的那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同类推荐
  • 我在李唐做卧龙

    我在李唐做卧龙

    古有仓颉造字,今有诸葛青云,穿越李唐。(没有系统)单女主——————文章纯属胡诌,不要将正常历史对号入座
  • 晋朝那些事儿·叁:疯狂时代卷

    晋朝那些事儿·叁:疯狂时代卷

    这一卷主要讲述司马氏南渡,东晋建立之后,内部矛盾,不可调和,导致王敦造反,武力进入建康。东晋孝武帝病死,司马绍继位,终于平息王敦之乱。其间杂述北方局势:刘汉纷乱,江河日下;鲜卑崛起于辽东;刘琨孤守北方,穷困而亡;石勒反汉,称雄江北;祖逖北伐,力挫石勒,但壮志未酬身先死……
  • 明月照汉关

    明月照汉关

    统一帝国的荣光已成昨日昙花,皇帝都被置于军阀们的股掌之上。非常时期,看一个黄门小郎官如何崛起改变倾颓大势?
  • 谁说商人只逐利

    谁说商人只逐利

    金钱,爱情,声名,梦想?小孩子才做选择,既然穿越了,那我全都要且看小江发家致富,抱得美人归
  • 靖国难

    靖国难

    架空的明朝、靖难的江湖。清君侧、靖国难。
热门推荐
  • 沐晚

    沐晚

    多年后的重逢,让你我都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 异界废土秩序

    异界废土秩序

    穿越到异界,行走在废土。在这里,秩序第一条——活下来;秩序第二条——让更多的人活下去;秩序第三条——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活下去。备注:无诸天,无系统,无后宫,科幻成分半硬半软,节奏缓慢,适合拌饭,慎入!
  • 我的奇妙新世界

    我的奇妙新世界

    周涛,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场奇妙的遭遇,一个宇宙上的奇观!使他成为了一个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探险家。命运的转折,奇妙的世界,离奇的人生,彪悍的土著!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意想不到的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勇敢的心在成长,人在绝境中的拼搏,永不言放弃!
  • 帝王之刃

    帝王之刃

    吾有一法,铸脉如刀,锐不可挡。吾有一刀,斩天裂地,所向披靡。刀者,当如霸王降世,踏无尽战火,登临绝巅。有一天,北方拖着把刀,笑着将无尽大陆的天,给捅破了……
  • 末世之渊主苍生

    末世之渊主苍生

    千界魔魂齐聚乱世,万灵崛起血海争雄!精灵帝国、兽人王朝、神圣国度、傲世龙城,百族林立,谁主苍生?掌深渊之力,立众生之巅,暴君雷狂笑瞰群雄,“放下屠刀,魔……让你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初景悠悠

    初景悠悠

    你到底是谁?幽远深宫,少女抬起头望着少年低沉的眉宇“不管谁是太子,我都是太子妃,这就是命!”荒蛮戈壁,落日余晖里,绯丽的女孩拉住男孩的衣袖“你让我当皇后,我就跟你走啊!”两个来自未来的女孩,是改变命运?还是正视历史?谁能得到帝王真心?谁能成为后宫之主?
  • 沉渊界

    沉渊界

    血色的剑刃终将插入他们的心脏!鲜血、黑夜和白骨是这个世界新的三原色!这是一个善恶争鸣的世界,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这是一个黑白混浊的故事。那个单纯的少年辰渊究竟将如何沉浮?
  • 穿越之情系千年

    穿越之情系千年

    一个高傲、风流的左贤王,他不惜放弃王位,只为追逐自己的最爱;而他,伟大的大央国皇帝李刻,为了得到她,寻访天下名医。她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守卫爱情,最后却累累伤痕,她冷傲地把王位、权力和荣华踩在自己的脚下,站在两军交战的城楼,寂寥地歌舞,只为在陌生的古代寻找梦一样美丽的真爱。
  • 少主靠边站:野蛮娇妻难搞定

    少主靠边站:野蛮娇妻难搞定

    她,因为复仇来到陌生的城市!因为误打误撞掉进了灰太狼的陷阱,她时刻找机会对仇人下手,他时刻找机会拖她的后腿!终于忍无可忍的她拍桌而起,对着淡定爷一阵咆哮:“你要是再捣乱,我把你孩子拍死在肚子里。”男人无所谓的耸着肩,“你拍啊,我还不想因为他的到来影响我们的二人世界!”毫不负责任的话,让女人气得发抖,“你说,你要怎样才可以不阻止我?”男人听到这话,双眼冒着贼光,把一份结婚协议推到她面前,“把这个签了。”女人看到面前的东西,瞬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