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427500000008

第8章 长江温情

姜夔因萧德藻之约于淳熙十三年,岁次丙午除夕夜离汉阳,在淳熙十四年,岁次丁未正月到达湖州。

姜夔在离开汉阳时,他是带着“不舍”、“忧伤”、“愁苦”和“希望”、“雄心”、“大志”而踏上征程的。

不舍:鄱阳家室;汉川大姐;湖北朋友;别离亲情友情!

姜夔在汉阳作《探春慢》词“别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诸君”时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

妻子灵魂的“倚竹愁生步罗袜”;大姐诗含的“爱”;诸朋好友的“章台走马”憧憬;“小窗闲共情话”。他没有忘记,而是一幕幕展现在姜夔眼前,铭刻于心上。他也清楚:此次“扁舟东下”,归来就很难!姜夔在词中说:“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可他去后,就未归来!

忧伤:时局“古城阴”、“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沈沈。”“哀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整个国家仍然是“国破山河碎”、“国难深重”、“积重难返”的形势。

愁苦:姜夔在《探春慢》词中说:“老去不堪游冶”、“谁念飘零久”、“幽怀难写”。也耽心此番东下,只不过是又一次温故扬州残破,“重访问竹西”忧伤。

希望:姜夔心中想有“苕溪月”“又照我”,萧德藻的推荐,能会见当今巨儒杨万里,自己的才华也许会被发现,能走上一个高大的舞台。

雄心:姜夔是充满着胆色与勇气去面对前面的路,下定决心、排除杂念,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热烈情绪,在大年三十日,“乘涛载雪”而东下,准备着得到“五羖皮”的才华与声誉。

大志:姜夔是想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熟悉的领域内,展示才华,特别是“礼乐”方面,要有所建树。为百废待兴的国家岀尽全力,贡献所有!

天空中飘着雪花,又一个寒潮降临湖北。这次的雪片如鹅毛大,风不大,雪片就后片追前片,一片比一片急,洒落在地上一片白,一层压一层。

汉阳码头上,人来人往,似流如织。有生意人赶回家团圆;有追债人拿到钱或没拿到钱的都急着赶回家交差;有躲债人或逃荒的也在这天赶回家与亲人团聚。不管谁来谁往,都只有一个目的地——家。温暖的家也好,穷酸的家也行,俗话说:“在外金床玉食,不如家乡狗窝踏实。”

姜夔与码头上的各色人都不同,只有他怀着复杂的心境,在这大年三十离亲朋好友而远行。不论姜夔的姐夫、外甥、好友怎么劝,他仍坚持这天要离汉阳。

辛克清多方打听,就是没有专程到湖州的船。大家都在着急:姜夔耽心今天走不了,那要等到春后冰融,误与萧德藻之约。辛克清他们耽心等久了,误与亲人团圆时间。正在为难之时,江边有一个渔民观察、打量好长时间,好家是认岀谁了,看岀了什么端倪。他突然上前与姜夔打招呼:“姜少爷!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姜夔不认识对方,被一声久违的“姜少爷”叫得反应不过来,迟迟钝钝没说话,看了看对方,准备搭讪时,辛克清上前说:“你是沈器之的父亲?”

姜夔后来到杭州居住生活,在徐南卿家才见到沈器之面。这时沈德福已葬身大海了。姜夔曾留下《答沈器之》诗两首。其中有“江汉乘流客,乾坤不系舟”的感叹和发出“槎头有新味,人在太湖西”,客在他乡的无奈。

“是!辛先生,你也在!”渔民回答。

“姜少爷准备去湖州,可找了好长时间船,没有找着合适的船!”。

渔民又问:“几个人去?”

辛克清不在意地回道:“姜少爷一人!”

渔民说:“我愿送一程!”

“你!”辛克清好象没听清楚。“天寒地冻,路途遥远,你送!”

渔民说:“不管多远,我都愿送!”

辛克清问:“多少银两?”

渔民说:“不要银两!”

郑次皋说:“我们没时间跟你开玩笑!”说完准备走开时,渔民拉着郑次皋的衣服,挡在郑次皋面前。郑次皋被渔民这一行为吓着了,没等渔民说话,就睁大眼睛说:“你要干什么?”

渔民说:“诸位小弟,你们不认识我了,我可是姜县令在姜堤边救的人呀!姜县令是为我而走的!姜县令是我的救命恩人,我送送姜少爷去湖州都不能做吗?”又转向辛克清说:“辛先生,你说句话吧!我们是认识的!”渔民激动了,语气软中带强,说话声音高了!

“你是?”姚刚中好象想起来了。

“沈德福!”

“沈衙役!”

“对啰!”

“说起来有点印象!”

“你怎么成渔民了?”

“说来话长啰!我早该陪姜老爷去的!”

“既是如此,那就让姜夔上船,叫他们叙旧情去,我们也该回家过年了!”郑次皋说。

“这样好!”辛克清说。

郑次皋是耽心回家晚了,误团年饭。辛克清是怕说多了“那件伤心亊”,大家不愉快。

他们就这样在汉阳码头,摇摇手,互道一声“再见”,与姜夔分别于大雪纷飞的大年三十!

沈德福的船顺扬子江而东去,顺水顺风,只需把好舵,就能前行。

船稳人安后,船在正道上往东南而走。沈德福首先发话:

“姜少爷,为什么非要今天走?”

“若今天不走,就要等冰化雪消才能走!我估计这场雪下来,扬子江要冰封船停。”

“你有什么急亊要去湖州?”

“怪我无用,没考上功名,在江湖上飘零!”姜夔把与萧德藻之约的亊告诉了刘德福。

“少爷,怪我!我早该陪姜老爷去的!”沈德福一句“少爷”,把两人的心拉近了。

姜夔摇了摇头说:“亊情都过去了这么久,本就不是你的过错,只是造化弄人,天道不公!”

“少爷,这十八年来你受苦了?夫人可好?”

姜夔被沈德福这一句问呆了,勾起了他的思绪。他对沈德福叫了一声“沈叔!”然后把他十八年来的亊与母亲去世的情况告诉了沈德福。

姜夔最后说:“我是下了苦功学习的,说怪也就怪,在几次乡试时都有些不中的原因,不是病,就是主考认为不切题或什么的,就是不让我中。母亲在我乡试未中,气后一场病,不久就去世了。”

沈德福说:“是我害了你一家!若姜老爷在,他会飞黄腾达,你也不会落到此步天地。”沈德福说着说着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今天若不是你主动打招呼,那件亊我都忘掉了!你不要太自责!说说你这十八年都是怎么过来着。”

沈德福从那次姜天柏出亊后,总以为是自己的不慎害死了姜县令。亊后不久就辞去了衙役职,买了一只船,当时只是岀于找回姜天柏身首的简单想法。后来,水退了,他也找了几个月,仍未见到姜天柏,不甘心,就继续找下去。水退水涨,春去秋来,为了生计就又不耽误寻找姜天柏的下落,以打魚为活,寻访姜天柏音信为职责。他沿着扬子江两岸走访,岸上的坟墓、土堆,江边的船只、人家,他都不放过,一一问个明白,查个清楚。从汉阳为起点,到吴淞口为终点,来来回回数十次,十八年就这样度过来了。

沈德福越说越觉得轻松,跪在船头向天拜了三拜后又说:“今天真是天开了眼,让我有幸遇见少爷。还能与少爷同船度日,我这一生够满足了!”

“到了赤壁,有孔明的《后出师表》”。

没等姜夔回话,沈德福就背起来了:“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这里还有苏轼的《赤壁两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刘德福又背了起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沈德福还把《乌台诗案》说得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说:“苏轼反对王安石新法,民间就俗托出不少故亊。如苏轼改王安石的诗等等。苏轼在元丰二年三月,移任湖州。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逋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李定、何正臣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总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诗案就是苏轼到湖州任所时写的《湖州谢上表》引起的。表中说:“臣……荷先帝之误恩,擢至三馆,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陛下……知其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苏轼这几句牢骚话,笔下的“新进”,指的是王安石变法时被引进的一批投机钻营的“群小”。“生事”一词,已成为保守派攻击变法派的时下习惯用语。这些用语自然刺痛那些仍然窃据高位,谋取私利的“小人”。第一个站出来检举苏轼的是御史里行何正臣,紧接着是王安石的学生李定。宋神宗在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的百般构陷下,只得降旨将苏轼交御史台,由李定为首的“根勘所”负责审理。他的笔触更加尖刻犀利且指责积贫积弱的朝廷,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得到平复,然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轼在御史台内遭到严刑拷问,他自认难逃死罪。最后终能幸免一死。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蒙神宗的恩赐被判流放黄州,苏轼被拘禁近百日,后获释离开御史台之狱。史称《乌台诗案》。”

沈德福说完这些,自觉有些不恰当,后又自言自语补充说:“今天,我过黄州,去湖州,是送夔儿由贵人举荐,岀山歌舞人生,可不是象苏轼那样遭贬与入狱。”

姜夔说:“叔父,苏轼的一生是在宦海中沉浮的一生。他既看到新法的流弊,继续坚持守旧的观点,不断地指责变法运动,又在实践中局部地推行新法。在政治上虽属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因此成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受害者。《乌台诗案》的起因是较复杂的,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政治上为政敌所不容,文字上又授人以把柄。遭贬与入狱是苏轼的起步,不是他的结束。苏轼从《乌台诗案》后,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已全然消失,取而代之出现的,则是另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赏识,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他豁然开朗,飘然独立,大度,都是遭贬之后才有的。“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耐客思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就是说《乌台诗案》受伤的是朝廷与百姓。朝廷少了一位敢直言之官,百姓少了一位好父母官。对苏轼他自己来说,倒是《乌台诗案》成就了他。”

沈德福边点头边说:“前面所说,很有见地,这最后一句又是怎么说?”

“成就了他的“文学大家”!”

沈德福说了一个“对”字,仍是边点头边说。

“到了西山,有孙权的“望江楼””。

沈德福把孙权的故亊给姜夔讲了许多。如《少年大志,十五而立》、《灭黄祖占夏口》、《胆略超群,乘马射虎》、《智胜关羽,谋夺荆州》、《草船借箭》、《八字书信退曹操八十三万兵》等等。

“到了九江,有周瑜的“点将台””。

沈德福又把周瑜的故亊讲给姜夔听,如《周瑜打黄盖》、《赔了夫人又折兵》、《赤壁败曹军》、《诸葛亮哭周瑜》。

姜夔这一路听来,对沈德福所讲与饶州府学教授所讲及他所读《史记》、《春秋》、《三国志》、《资治通鉴》、《资治纪亊本末》等典籍,虽然有些不同。如孔明的《后岀师表》与黄州赤壁无关,沈德福就讲得头头是道,味足意到,也就听之任之,就算是一次温习功课,倒还认为沈德福所讲比看典籍,还要生动与别致。特别是沈德福的记忆力值得称道,一字不差的把孔明与苏东坡的名篇背下来。姜夔也的确不但在沈德福身上学到了一种锲而不舍精神,而且看到了人的求知与生活本性。

姜夔这次与沈德福的同舟相伴,给姜夔带来的不仅仅是弥补了姜夔某些知识的不足,更主要的是沈德福给姜夔树立了一个人品、道德榜样!沈德福为了寻那“心中”不可能找到的“神”,竞在长江上“游”了一十八年之久!这是无法用“滴水之恩,湧泉相报”的简单报恩思想所能解释的。

雪还在下,船仍在行,夜深天寒,人未休歇。

“沈叔,怎么不讲了?”

“我讲得不好,让你见笑。”

“很好!你讲得很好!”

“我这是途听道说来的,不是正史。解解闷用,还是不错的。你休歇下!我耽心明天湖口以上段江面全部会冰封,今晚赶路,明晚到金陵我们就可以慢点走!”

“我也睡不着,我不妨唱几首诗给你听!”

“少爷……”

“以后不许再叫少爷,叫……叫侄……就叫夔儿吧!”

“人家听了不好!”

“有什么不好?我为有你这样的叔父而自豪!”

“当真!”

“到湖州当有三拜之礼认叔父!”

“不可!”

“那就在此!天为证,江为证,雪为证,江水为证,向上苍宣告,我认叔父了!”

“好!就叫夔儿!你就唱吧!”

“好!夔儿领叔父之命!”

“马背何如牛背,短衣落日空山。

只麽身归盘谷,未须名满人间。”

“好个“牧童歌”,有情有景!牧童短衣骑马,潇洒彯亮。深山盘谷放牧,无名可为。只是“落日空山”定位,未免有些伤感。”

这首诗是姜夔专为眼前刚认的叔父沈德福而作,借牧童为题,意在说沈德福用看似平凡、细小之亊,体现岀了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内涵。

姜夔知沈德福未理解又唱了一首《桂花》。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

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

南山北山路,载花如行云。

阑干望双桨,农枝储待君。

西冷荫歌舞,夜夜明月嗔。

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

楚调秋更苦,寂寥无复闻。

来吟绿业下,凉风吹练裾。”

姜夔从沈德福的角度,以桂花喻姜天柏,全诗在说沈德福与姜天柏之间的“情”,是可歌可泣的!姜夔把沈德福“追寻桂花”之“神魂”的过程,用“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描述得入木三分;姜夔也把其父亲姜天柏的舍己救人精神,用“弃捐頳玉佩,香尽作秋尘”,勾划得岀神入化。

姜夔与沈德福交谈不知不觉天亮了。

姜夔告知沈德福:“叔父,石钟山到了!”

沈德福说:“石钟山的得名,历来就有两派观点,即“主声派”和“主形派”。”

姜夔说:“苏轼有《石钟山记》!”

沈德福又隨即背岀了苏轼的《石钟山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亊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沈德福背完苏轼的《石钟山记》突然问姜夔:“夔儿要回鄱阳吗?四天可来回。从湖口出发,到吴城,走长山,过龙口,至尧山即到。若水涨时,可不到吴城,走瓢山,至长山,到尧山。”

“你去过鄱阳?”

“去过鄱阳四次,而且都在东流水桥边,你家院门口待过许久,每次也都见到你后,再离开。”

“为什么不进家门?”

“不要问我为什么,现在是我问你回鄱阳吗?”

“不啦!”姜夔边说边摇头。

雪片飘扑愁人面,往事缠绵难派遣,望家乡,近眼前,千里别儿音信断,何情阻隔两心悬。姜夔带着满腹愁怅顺长江之水东去。

小船行于江上,白茫茫的雪景映衬下,水、天、地三象一色,船倒似在天空上飞舞。过抚湖,穿安徽境出,进入金陵界址。

淳熙十四年,岁次丁未元日下午,姜夔与沈德福到达金陵。

沈德福说:“今晚在金陵不走,封江至金陵最早也在大后天。明天天一亮,我上码头添点食品再走,晚上到京口过夜!”

“听叔父安排!”姜夔急急赶路,为的也是避封江,当知己追过封江时日,心里轻松了。

沈德福把船系好,两人添饱了肚子,就睡下了。

“姐姐,你说气不气人?夔哥说我们只会弹唱,不会跳舞。”王家妹象生气,又象撒娇似的跑到姐姐身边告状。

“那你就跳一支《贵妃醉酒》给夔哥看看,让她开开眼界,不就得了!”谢飞燕回道。

“不吗!我们一起跳《仙女散花》,气气夔哥!”

“好吧!”

姐妹俩貌如天仙,在姜夔身边舞起。谢飞燕舞步“轻盈”,王家妹身姿“娇软”。

姐妹俩把一段《仙女散花》舞演绎得曼妙,出神。花辨撒得姜夔一身。姜夔看着姐妹俩喜笑甜美,姿态万千,风情万种。姜夔看着看着十分高兴,连声说:“好!好身段!好表情!”

随后好象是来了一段《二乔出嫁》。姐嫁苏东坡,妹嫁王安石。苏家大轿、王家高马来到合肥赤澜桥上,飞燕、家妹在家不情愿的往头上插花,用泪洗面,一个喊夔哥,一个往姜夔身边跑。姜夔很是生气,直往赤澜桥上跑去,以身体堵住大轿与高马。

沈德福感觉姜夔身子在被子外了,伸手拉了一下被子,帮姜夔盖好,又睡了。

苏家大轿、王家高马被姜夔拦走了。飞燕、家妹姐妹俩听姜夔说“苏家大轿、王家高马走了”,很是高兴,马上跳起来抱住姜夔。姜夔轻轻推开姐妹俩说:“我要回鄱阳了!”

妹王家妹给姜夔一封书信,并交待:“到了鄱阳再许打开看!”

姐谢飞燕给姜夔一件亲手织的毛衣,含泪依依不舍的说:“天冷穿这毛衣,不要忘记今日!”

姜夔说:“我现在就穿这衣服!”

姜夔说着伸手准备穿衣服。他睁开眼一看,天亮了,船在码头边,叔父不见了,知叔父上码头买食品去了。

姜夔回想起刚才的情景,才知是一场梦。他很快根据梦境与自己身世及所具历史环境,唱岀了相思名篇,合肥恋歌中的佳作,《踏莎行》与《杏花天影》两词。姜夔以词的形式,借“相思”之题,点出时代背景的“冷千山”局势与人民冷暖“无人管”的现实状态,也道岀了“更移舟向甚处”的惆怅。

沈德福买了食品回船,两人吃了早歺,又开始驾船向东去。

沈德福说:“到了京口,京口在东晋之初,居民多为幽﹑冀﹑青﹑徐﹑并﹑兖诸州侨民。民风勇悍,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京口的晋陵郡侨民常征战于江淮间,桓温谓京口“兵可用”。太元初,谢玄镇守广陵,召募江淮劲勇,京口及晋陵郡侨民纷纷应选,组成著名的北府兵。肥水之战,东晋依靠北府兵,大败前京口扼水陆津要,交通便利。《隋书?地理志》说:“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都城建康所需生活物资,主要由之转运而来。京口作为军事重镇,其安危常决定偏安朝廷的存亡,统治者极为重视。东晋镇守京口者多为朝廷心腹,但仍难防止王恭﹑刘牢之的倒戈。刘裕自京口起兵,消灭桓玄,篡晋建宋,宋武帝刘裕遗诏规定:“京口要地,去都邑密迩,自非宗室外戚,不得居之。”齐﹑梁﹑陈沿以为制。京口居民从军者多,户口减少,宋元嘉二十六年,徙民数千家,以保证繁荣。南朝帝王即位之初,多亲临京口,安军抚民,因而南朝时京口局势比较稳定。”

姜夔说:“东汉建安,孙权治此,称为“京城”。刘裕发迹于此,宋时称为“北京”。京口地处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为兵家所重。作为军事重镇,其安危常决定偏安朝廷的存亡。在徽宗政和三年改润州为镇江府时改京口为镇江。当时统治者认为镇江的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江,形势雄险,为镇守江防之地,故取名镇江。倒是应了徽宗之意,本是后方,今天真成了镇守江防之地了”。

沈德福说:“京口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著作的诞生地。历代文人墨客在京口留下的名篇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姜夔说:“他日必来京口!”

沈德福说:“夔儿他日来京口,定会留下传世诗词!”

姜夔日后果在京口与辛弃疾唱和风流章句,这是后话。

姜夔与沈德福驾船从京口,走丹阳,穿金坛入太湖。

湖州就在姜夔与沈德福的眼前!

同类推荐
  • 胡说三国之封神

    胡说三国之封神

    将神话传说带入三国世界,会激起不一样的火花。关羽为何成为武圣,诸葛亮为何某算无双,司马懿为何三国归晋,这一切都可以在胡说中找到答案。
  • 魔盘大唐

    魔盘大唐

    自从他来了,这方天道就乱了,他在大唐大宋上画了个圈圈,他说,这天下就是我的了。
  • 晚明商旅

    晚明商旅

    晚明富商生活实录,原汁原味原生态,尽显盛世繁华。豪车,豪宅,豪门,豪气冲天。美景,美食,美人,美不胜收。亲情,友情,爱情,情真意切。
  • 大征服之称雄大漠

    大征服之称雄大漠

    成吉思汗和他的父辈及其子孙七代蒙古大汗共同完成了一幅人类前所未有的大征服画卷。这部历史巨卷中不仅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神煞杰作,还有画龙点晴的天才而神奇之笔;不仅有毛骨悚然的血腥屠杀,还有柔情风骨的情感缠绵。从复仇、掠夺、屠杀到止杀、扩土、征服,折射了当年一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少年和他的子孙们一步步走向大元帝国的艰苦卓绝和人性觉醒的历程。本书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超越时空的感观,叙述那些可歌可泣和鲜为人知的奇异、诡秘的故事。为了完整翔实地再现那个时代的画面,书中难免涉及到大草原男人的性虐与贪婪和女人的激情与宿命。然而,这些恰恰是大征服至为重要的一种原始动力,也是征服者从蒙古大草原走向大元帝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再世武圣

    再世武圣

    当关羽在拥有比以前更好武艺同时还有现代的记忆,会发生什么?当历史上命运凄惨的貂蝉,蔡琰,甄宓在改变的历史中碰到关羽,她们的人生还会和以前一样吗?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历史,弥补历史的遗憾。平四夷,征欧洲,笑傲天下。让大汉立于世界之颠。
热门推荐
  • 萝莉杠上大明星

    萝莉杠上大明星

    她的小摩托撞上了他的大跑车,俩人撞得魂儿都飞了。一觉醒来,她成了前有美男环绕,后有美女投怀送抱的冷酷大明星,他倒成了大明星的贴身助理,这下她懵了,糊里糊涂就爱上了这具身体的正主儿,巫蓝啊巫蓝,赶紧醒醒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医圣狂人

    医圣狂人

    宁羽偶得古书,在一次无奈的出山中,阴差阳错的遇上了总裁,从此踏上人生巅峰。
  •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盛世王妃:医女有点萌

    盛世王妃:医女有点萌

    新婚之夜,她命丧未婚夫和堂妹之手,却重生在邻国古村,从此,命运颠覆……从田园至朝堂,她素手银针,医行天下,步步为营,倾覆山河!本想报了仇就离开了,却不想,有人不乐意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以夏之名

    以夏之名

    洛安颜早已平静的生活是在叶远回国后改变的。3年的时间,她早就变的冷静淡然,却依旧会为了叶远心疼。她原以为就这样永远被伤害下去,可当那个对她永远温尔如玉的顾默出现时。她,却有一点点心动了....
  • 西域巫棠传

    西域巫棠传

    错综复杂的朝堂,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碰撞,诡谲的朝堂风云,中原与西域之间的斗智斗勇。坐看西域小公主,觉尔察巫棠的权谋策划,在权力的斗争中,迷失自己还是一如初心?他与她,高手过招,招招致命。对弈中暗暗升起的情愫是否可靠?她只回答——与君斗,其乐无穷。
  • 乡村灵异录

    乡村灵异录

    天生体弱多病,却拥有着一双时灵时不灵的阴阳眼,灵魂能自动出窍。一次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过去,知道了一件野仙界惊天的秘密。他游走于阴阳两界,灵界偶尔也去转转。一个凡人却拥有着无上的法力,是天生还是传承?评论鬼界的是是非非。一个窝囊废胆小鬼纵横鬼界?这是要逆天吧。他,一句话,野仙界莫敢不从。他,面对着前世和今生的恋人该何去何从。一段离奇古怪的传奇故事。一段恐惧惊险的神秘旅途。一段笑谈风云的鬼狐精怪。一段惊险刺激的乡村怪谈。他,到底是谁?敬请关注一点残心的《乡村灵异录》
  • 我的老婆是扶弟魔

    我的老婆是扶弟魔

    小舅子开车撞了人,岳母让聂峰卖肾赔偿对方。一怒之下,聂峰当场宣布离婚,失魂落魄的他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喂,我是你爸爸!”“我还是你爸爸呢!滚犊子!”“峰儿,我真是你爸爸!”“得,你要能当场给我打五百万过来,我立马认你这个爹!”叮咚,短信提示音响起:您已到账10000000000元。
  • 斗尊龙魂

    斗尊龙魂

    祖龙大陆,龙武魂为尊!封家,祖龙大陆上最为强势的家族之一,族人大多数觉醒的都是龙武魂。封于修,一个从地球穿越过来的人,武魂是……三颗蛋?反套路!无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