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26900000006

第6章 从今天起,我要当神童

吃完早饭,叶雨向被派来服侍自己的小道童要了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把水泥的简单制造法写了上去,同时也写了一些自己觉得可以尝试的营销手段。

什么?你问这样不会引起怀疑吗?一个孩子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些?

不过叶雨对这些倒是不太担心,水泥制造法来历很好解释,自己师傅炼丹的时候练出的副产品。什么?炼丹怎么会练出水泥?emmmmmm,鬼还知道炼丹怎么会练出火药来的呢!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往炼丹上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炼丹练出的奇葩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人会去怀疑的。

至于不符合年纪的营销手法问题也不大,因为叶雨准备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神童。

虽说物质决定意识,叶雨在自己六岁身体的影响下思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低龄化、幼稚化的情况。但不管怎么说,叶雨都曾经是个成年人。

即便已经在艾欧尼亚当了三年的儿童,可实际情况下叶雨是不可能表现的和一个孩子一样的,而且叶雨也不需要掩饰着自己与其他孩子的不同,或者说这个时代的孩子都被迫要去表现自己很成熟,很特殊。

不是战争年代的影响,也不是通常来讲的古人由于寿命原因通常早熟,而只是很简单的,贯彻华夏历史与现实的神童情结。七岁圣人师——项橐(tuo)、十二秦国相——甘罗、六岁称象童——曹冲、垂髫(tiao)著咏鹅——骆宾王、九岁中举人——杨炯。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孔融子,砸缸的司马光等等数不胜数,各种乡野传说有多离奇就有多离奇,就比如说东方朔两岁背《魏史》,可实际是不可能的,东方朔两岁时哪有机会接触到《魏史》。(春秋战国的魏史)

即便是叶雨穿越的时代,这种情结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了,从出生前就开始胎教,出生后等到稍微能够活动的时候就套个游泳圈扔水里锻炼孩子的身体,让孩子最快的学会走路。

能够记忆说话后,各种训练就接踵而至,以前的父母是只教孩子叫爸爸妈妈之类的称呼,现在则是会说话时就开始教唐诗宋词了,有了逻辑思维后,认字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的需求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绘画、书法,都是需要去学习的。

有时叶雨教着初中孩子公众知识就特别好奇,他们为什么这么赶,而且问题在于,你现在学这个,等到了老师教这个的时候这些孩子要怎么办?继续听已经学会了的知识?这不有病还浪费时间吗?做别的事?那你肯定不想在学校混了。

不过那时的叶雨没去问,因为很多时候家长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只是为了求个心安,我花钱了,尽心尽力的供你读书,上补习班,我已经尽到了我作为父母的职责了,所以如果你不够优秀那就一定是你自己的原因。

还有一些父母则是把补习班当做托儿所在用,当然不是说这些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孩子的诞生一般源于责任,很多父母实际上没有做好迎接一个孩子的准备,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通过物质来做补偿。

不过,写这些的主题不是对于这种培养手段的评议,而是用来说明在现代各种教育下,每个孩子都被迫成为了一个神童,当然更重要的是用这些来证明神童情结确实是贯穿整个华夏历史的,这种情结在宋朝影响也很大,要不然王安石也不会写出《伤仲永》来。

当然,这种神童情结的好坏和影响叶雨是不关心的,叶雨只是知道宋朝有很浓厚的神童情结,即便这是架空历史的宋朝,这种情结也是存在的,叶雨可以用自己是个神童来解释他正在书写的营销策略。

至于不合时宜失败了怎么办?呵!一个孩子写的策划书你也能不加修改的全信?这不是傻子么!就好像当年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时候,有领导要去叶雨的学校检查,同时需要上交一份钢楷给领导看。

叶雨由于字写的太差就被老师从初中部换到高中部去,当时高中部在上课,上数学课,教的是新知识,解方程的那种,叶雨闲着无聊就听了一听,感觉挺简单的,然后就到了喜闻乐见的老师提问学生低头环节。

紧接着重点出现了,叶雨根据自己临时听到的东西自信满满的算了一个答案,然后哈了一口气写在桌上,拉了拉自己的临时同桌,然后这个临时同桌就举手把叶雨的答案报了上去,果不其然是错误的。

曾经的叶雨觉得挺对不起那个临时同桌的,可长大后仔细想了想,那人怕不是个傻子哦!用脚后跟想一想也能明白如果一个初中生用半节课就听明白一个高中数学知识点,那他怎么可能坐在你旁边,不要因为自己是学渣就觉得别人都是学神,也有可能只是渣的没有你那么碎而已。

当然也可能是被高中的学习逼昏了头脑,并且之前的同桌经常这样做,所以让他忘记了他旁边只是一个为了应付领导检查的临时同桌,只是叶雨记得自己是和一个高中女神换的位置,在华夏大地上的高中怎么还会允许男女混坐呢?

emmmmmm,好像扯的有点远,算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于孩子的话肯定是要判断一下是否正确的,即便那个孩子是个神童。

过了一个时辰左右,叶雨停笔了,虽说内容不算太多,但思考适合不适合这个世界花费了叶雨很长的时间。什么?你问叶雨这么感知时间的,很简单的啊!

看系统显示的时间啊!

叶雨并没有传说中只要抬头看看天就知道大概时间的能力,他所做的只是看一下系统显示的时间而已。

叶雨看着自己耗时良久才写出的东西总感觉有哪里不太对,可是看来看去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字迹端正,毕竟书法10级挂在技能面板上,内容上也没超出时代太多,只是些思路转换而已。

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同类推荐
  • 猎之旅

    猎之旅

    人类不得不考虑翻身,组建了一届又一届猎杀精英队。
  • 冰神魇

    冰神魇

    在最残酷的世界中会给一个人带来多么残忍的扭曲呢?我始终记得泪水顺着他精致又充满刚毅的脸颊滑落的样子,我还记得他紧紧抱着的怀中女孩的凄美的笑容和她的绝世容颜,随后他看了看前面的天空,我想也只有他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他对着怀中的女孩温柔的笑了笑,放在了地上,迈向了那最恐怖的世界。
  • 无界一初阳的新生

    无界一初阳的新生

    没人可以阻挡我们的,对吗?本作品为西方幻想,第一次写这种类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尽管提
  • 吃出个星辰大海

    吃出个星辰大海

    吃吃吃,就能提升实力修为。吃吃吃,就能学会功法技能。林轻歌本来只想吃遍天下美食,却没想到吃出了一片星辰大海!
  • 生与死的讴歌

    生与死的讴歌

    人生往往,生死寥寥,与你们相遇的时光是我人生中最美的回忆。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留恋就是未完成的心愿,如有来世,愿依然能与你们相遇。“小子,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是的,女神大人。有点放不下现世的挚友们。”“给你个机会,麻烦带他回来。”“真的?”“信不过本女神?”“不敢,死亡女神大人。”“那就麻烦了。以神之名,送你回到现世,无论如何,请将他带回来!以神之名……拜托了!”我以神之名再次步入战场,无论成与败!无论过与往!为了最后的心愿!与你一战!
热门推荐
  • 厉少你的宝贝请签收

    厉少你的宝贝请签收

    害!叶云清重生后处处开挂,哥哥爷爷,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团宠上天意外捡了一个男人,还顺带救了人家的爱宠。“小雪,你真好看,明天我到动物园给你相亲个对象!”女人!I不叫小雪!这是重点吗?我堂堂兽中之王还缺对象!每晚,在厉北宸杀气的眼神下,总有那么一只灰溜溜的从叶云清房中出来。一把搂过叶云清霸道的说到:“你是我的女人,心中只能有我一人,再有下次,就炖了,做红烧狮子头。”他爱她,护她宠她,都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就摘了这花,堵了这水,都给带回家。路人:“………………”
  • 做人要小心

    做人要小心

    在本书中,我们尽全力为你提供那些应该加倍小心,而又常被忽略的“小心”故事,在细致的评析和点拨中,深入浅出地为你展示一个新的世界。
  • 叶家

    叶家

    我们都喜欢童话,童话里有公主和王子,灰姑娘和王子。那句“从此公主(灰姑娘)和王子快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让人以为幸福的爱情就是经过重重考验然后修成正果,然后后来的一切幸福快乐有如笔尖轻轻带过一般简单容易。我们长大以后才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们的爱情都很辛苦。不过,后来我们也知道了,童话里那些幸福甜蜜如果不经历苦痛挣扎,会像一座沙雕城堡,海水袭来,瞬间坍塌。我们依然能够幸福,只是我们的幸福并不那么完美。
  • 火指

    火指

    这是一场战争,也是一场传说。是仙也是妖。这里是历史的遗迹,也是未来的科技。
  • 霸道公子爱上我

    霸道公子爱上我

    欧阳罗伊很爱她。她对欧阳罗伊永远是那一种在乎我不在乎那种关系。她被慕容伟的虚伪爱情所迷住,却不知慕容伟只是利用。当她看破一切的时候,身边还剩下什么?是爱情还是友情啊
  • 虽然但是我只是一只小蜗牛

    虽然但是我只是一只小蜗牛

    沈昀一朝穿越到自己看的小说《开局一百抽》里,成了一只自带绿毛龟基因的蜗牛。准备去抱男主金大腿,却被系统告知原来的男主有事儿来不了了,由他担起男主的重任。虽然但是他只是一只小蜗牛啊!(一只小蜗牛在不顶用的系统外挂帮助下在地狱级异界的生存奋斗史)非主流穿书,末世题材的种田文,前期基建为主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生存法则(Mbook随身读)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生存法则(Mbook随身读)

    《Mobilebook随身读: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生存法则》结合大量世界500强员工的经典案例,逐条剖析职场生存法则的真义,为职场人士提供努力的目标、成功的方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只要用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辉的法则指导自己,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就能成为优秀企业真正需要的优秀员工,就能在现代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 笑得深刻

    笑得深刻

    本书搜罗中外笑话,汇集成书,包括名人笑话、生活笑话等,让读者在欣赏笑话的同时感悟人生哲理。
  • 今兮复何夕

    今兮复何夕

    青梅竹马却也绕不过世态苍凉,多年后他看似不经意的出现,却打破了她原有的生活轨迹。“好久不见”“没有很久,你一直在我心里”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