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9200000073

第73章 畅谈农工商

沁心园的茶在东都是一绝,茶道精深,品色浓香,一进门就能有一股淡淡地茶香迎面而来,着实令人心旷神怡。凌风等人找了个僻静的单间,坐下来,要了几壶茶。

“前人说的好,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兴。”凌风开口就为自己的观点定了基调。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兴。哦,凌公子这话从那本书中所见,本……本夫人却从未听闻,也未见过。”武则天淡定地坐在那里,把凌风的话在嘴里念叨一便,问道。

凌风迟疑片刻,略略笑道,“这个吗?还望李夫人见谅,晚辈也不记得,是从那本书上看到。咱们先不管是那本书里的东西,可以谈谈看法,交流一下各自的心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会是凌公子自编吧”,武则天完颜一笑地说。

“嘿嘿”,凌风傻笑了两声,没法回答,反正这话是唐以后的人提出的,权当默认是自己说的了。燕十三在一旁干笑一声,可不是吗,自家的这位公子擅长自编东西,还会假借前人名义。

凌风不与她纠缠此句的来源问题,侃侃而谈说,“就先说这无农不稳吧,有位姓陈的名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有粮在手,心中不慌’。晚辈认为很有道理。农业是第一位的,农耕是第一位的这个绝对错不了。农业国家之根本也,朝廷之根本也,社会安定的根本也。

不重视农业,就没有尽力组织生产;不生产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大家吃什么呢;没有吃的,当然就会有别的想法,就会铤而走险,甚至作乱犯上,大逆不道。同样说又话回来了,若是衣食无忧,没有谁愿意铤而走险的,毕竟那是个犯法的事情,说到底还是粮食的问题。从三皇五帝以来,有多少王朝因为没有粮食,致使国家****,最后被……。秦末,东汉,前隋,那个不是。”凌风有些忌讳的双手一摆,意思国家被屁隔。

“既然凌公子也知道农耕如此重要,为何还要引诱黎民弃耕从商呢,难道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吗”,武则天听后略带质问的说。

“呵呵,夫人别急,听晚辈慢慢说来。正是因为农业如此重要,所以我朝自高祖开国以来,历来重视农业,鼓励农耕,奖赏开荒,轻徭薄赋。高祖朝如此,太宗皇帝如此,自圣上继承大统以来,皆是如此,屡屡奖励农耕。上元元年天后娘娘建言十二事,之首便是劝农桑,薄徭赋,更是深得人心,令天下臣民敬仰,膜拜不已啊。”凌风马屁拍的不错,令坐在一旁的武则天很是受用,面露喜色。

“哦,凌公子这话要是二圣听了,保不准就会给凌公子赏个一官半职。”武则天带着一抹残阳笑盈盈看着凌风道,柳眉舒展,凤眼明媚。娘的,都半老徐娘了,还这般妩媚,难怪两代皇帝都没能把持住自己的裤裆。

“夫人说笑了,不过这话可不说晚辈说的,这话是晚辈的岳父徐州刺史刘大人说给晚辈听的。当然喽,晚辈也认为我朝百姓有福的,纵观历代更是少用。不光明君杰出,就连后宫也是贤后接连不断。高祖时的孤独皇后,太宗时的长孙皇后,那个不是千古少有贤内助,到了本朝武皇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试问,夫人你见过历朝历代有连续三代出明君贤后的吗?反正晚辈是没有听说过。”

凌风的一番说辞令武氏更是欣喜,连连夸颂。就连一旁的上官婉儿与千牛卫中郎将何彪都代异样眼神的看着凌风,不约而同的闪烁一个字——马屁精。

凌风嘿嘿一笑,接着说:“对,农业,怎么把这个忘了呢。正是因为它如此的重要,才会世受重视。也正是因为被大家重视也就显得不重视了。”

“呵呵,凌公子这话不合常理吧。”武则天乐呵呵地打断凌风的话,插问一句。

“俗话说的话,‘话说千遍,不烦也厌。’既然大家都明白这个意思,就会想当然的认为你不说我也知道。说是你的事,至于做不做那是我的事。此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圣圣明,仁怀天下,但是事情需要臣子去做吧,即使自己能够微服私访,毕竟这样的机会还是少的,大多数是靠言官御史朝臣们的禀奏才能所知。宰相尚书不知道的,试问夫人,言官御史有几个离开过两京到一线去查看实情的,他们反映的事情靠的也是下面的人呈奏,有几分实情你能知道吗?

尚若遇到欺下瞒上,为害乡里之人为官,能知道实情吗?不可能知道的。有好的政策未必能执行好,同样二圣如此重视农耕是不是就被下面的臣子所忠心实施呢?

据晚辈一路观察,问题还是不少的,河道失修,通渠不畅,水车已坏。当然这不是咱们所能管的事情,也就说说罢了,夫人不要往心里去。呵呵。”凌风心中暗自发笑,其实就是让你知道。

“岂会如此,朝廷每年不是派官员到各处查察吏治,提清明,除恶吏。”武则天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盯着凌风问道。

“敢问夫人,朝堂何人为官,官从何来?氏族大家。虽说我朝常科、制科不断,选拨了许多官员,但人数太少,纵观朝中百官来源,寒士子弟最多十不过一二罢了。而这些氏族子弟为官,上下相通,左右相连,彼此照应,结果也就不应晚辈明言喽。

再者,世家子弟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平日交接人群皆是相习之人,有几个能够真正体会到民间疾苦,百姓不易,又怎么做到尽力尽责的为主分忧,为民做主呢?性相近,习相远吗,说的就是这个理。氏族为官,廉洁清正,能臣干吏者不是说没有,历史上也有许多,但整体来看不多。哎,夫人你看,小子真是讨打,竟说些没用的。对了还是农耕好啊。”凌风做出一副欠揍的样子,笑呵呵的一笑而过,不在纠缠刚才那个问题。

可要小心,不然将会把整个氏族大家都给得罪了,那样自己将永无出头之日。好在眼前的这位,一直在做消弱世家大户的事情。估计自己的一番话是说到了她的心坎里喽。

武氏虽说面不改色,但内心却顿起波澜,吃惊不已。自己不是一直以来都在做这件事吗,但他为什么却也要反对世家大族呢,在心中琢磨起来。

……

“这无商不富吗,说到底,也是由农而来。我朝税赋除了盐、铁税以外皆是从农收起,此外尚有少量的市舶税,但是农税占到十之八九。晚辈在徐时,从听纪王与刘刺史说过,我朝税赋最多的时候是在显庆年间末年,大约二千万两。今岁由于天灾不断,税赋减少一些,大约也就是一千七八百万两的样子。

但这两年朝廷的支出不减反升啊,边患不断,内灾不止,朝廷要拿钱养兵吧,要赈灾吧,要给百官发饷吧,要给皇亲国戚发喜吧,那项都要钱啊。不给还不行,皇帝还不差饥兵呢,不吃饱饭,怎么打仗,无响百官怎么生活,哪有心思为朝廷出力办差。

可是钱从何来呢?二圣悲天怜悯,体恤万民,提倡节俭,自己生活朴实。但是我朝悠悠天朝,泱泱上邦令四海朝贺的大国应有气度不能减吧,皇家的尊严不能减吧。这些花销都是不能减少的,那就只有从开源上来增加朝廷的税赋收入。

从哪里来加呢?这又是个问题。按说,从现有税赋来源来开,只能是向农户增税,或者寅吃卯粮。可问题又来了,增加税赋吧,于皇后娘娘劝农桑薄赋徭的建言有悖,若是加了赋税不是陷娘娘于不义吗?寅吃卯粮吧,那明年怎么办呢。就这么一年一年的往后推。咱们再做了假设,当然谁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是打个比方,若是遇到大的天灾,连续几年那怎么办?几乎每个朝代都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后果如何,想必夫人比晚辈清楚,史书都有详细的记载。”

凌风没有给她们考虑的机会继续说道:“我朝开国以来,三代君主无不重视农桑,鼓励农耕,奖励开荒,结果如何呢?去岁晚辈有幸结识刚致仕的前吏部侍郎林颂林大人。林大人曾经做过户部的官员,据他及其他的几位大人介绍,结合晚辈自己的见闻,知道一个事实。在三代君王的努力下,我朝农耕之地增加了三成,可是人口却从太宗朝贞观元年的310万户,增加至本朝仪凤元年的630万户。户口增加了一倍以上,而土地却没有同样增加,粮食单产量也没有明显的增加。这就是说,原来一个人可以有十亩田,现在也剩下六亩田,生活只会比原来艰辛,如此以来朝廷会从百姓那里加税赋吗?以二圣的仁慈,定不会的。

既然这块不能增加,那就只剩下盐、铁喽。盐乃百姓必需之物,当下的盐价不低,若是再加税赋,百姓更加不堪困苦,反倒会生出事端来。铁,民间不多,主要是用在军备之上,朝廷怎不会自抽自税吧。”

“是啊,是啊。我家夫君常言,二圣为此屡屡烦心。”听凌风云里来雾里去的绕了半天的武则天叹了口气说道,“可是这与无商不富有何关系,若非凌公子有解决之道。”

“主意倒是没有,不过有一点自己的看法罢了。既然上述几块不行,为何不能另辟其途呢,比如这商。我大唐地大物博,国土辽阔,南方北方,出产不同,商旅不兴,货不能通南北,物不能尽其用,民不能得其利,民无利则不富,民不富则国无税,国无税则兵不强,兵不强则天下危。商人行商纳税,犹如百姓农耕纳粮一样,均乃强国固本之大事。”

“呵呵,凌公子的这个说法尚是头次听闻,也觉得新鲜。不会是凌公子为自己开脱吧。”武则天乐呵呵的说道。“卫鞅子从言‘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朴而可正也。’孔圣人也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话。商贾重私利,与农争人,致使农田荒芜,危机国本,为朝廷之害。抑商乃国家之‘轻利’也。难道不是吗?”

“哦,夫人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商鞅在秦国变法时,秦国国力较弱,军事不强。秦孝王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国家强大起来。当然,这种‘强大’意在军事也就是打仗上面,打仗要吃饭穿衣吧。于是,重农耕,解决吃穿问题,保障战争中的粮草充足,对于征战的胜利很是重要。在当时‘重农抑商’的确有必要。渐渐的也就成了习惯,即使后来在秦惠王时,商鞅被行车裂,这种政策一直都延续着。后来汉朝又沿袭着秦,这样世世下去,‘重农抑商’的传统也就是形成了。

同是秦国的宰辅吕不韦却说过这样的话,‘三代无定法,国难当变通。若墨守成法而不开赈灾之例,秦国危矣!’世人皆知秦国能够统一天下,胜在军伍,力克山东六国。殊不知在此之中,秦国也从与六国商贾进行过一场事关国家存亡的商战,那是无硝烟的战场,若非吕丞相的变通。恐怕结果又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不待武则天问起,凌风便将发生在秦孝文王初年的那场商战娓娓道来。几人听的心惊胆寒,久久不语。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看来这商道并非文人说的那么不堪啊。”许久之后,武则天点头说道,“好似我朝还没到秦国的那个境界。”

奶奶个熊的,你老爹不是也经过商吗,自己心里跟明镜似地,还用问我。

“未雨绸缪,未尝不可。再说了,从中可以借鉴吗?对西南吐蕃,对西北突厥何尝不能扬长避短呢。呵呵,哎呀,小子又在胡言乱语了,该打,真该打。

不知夫人可从听你家李大人说过这样一种情况。我朝农耕之地在增加,向朝廷缴纳全赋之地在减少呢。其结果就是土地集中到了大族世家手里,无地之民渐多,无事可做,便成了流民。但是他们也要吃饭穿衣吧,但是没有耕地可耕,便无事可做。于是乎三五成群,八九为伍,不是为匪,就是为盗。祸害乡里,欺压百姓,置朝堂法度于不顾,藐视朝纲,实为朝廷的一大隐患,不治将害国害民。随着户口的增加,流民也会增加,形势可就不好了。若是有其他的办法将他们有事可做,劳其力,栓其心,岂不快哉。工商可解决此烦事,让他们有人可做,无时惹是生非。

货通南北,交换有无,即可让产出地百姓卖了好价钱,又可让其他百姓有物可用。则物尽其用,民得其利,民殷则国利,商道畅通,则国增税赋。朝廷在其他地方能够取得足够的税赋,也会减少对农耕依赖。降低农耕之户的负担,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使其更有心生产,毕竟谁都想过上好日子。对不,夫人。再者,朝廷税赋多了,也会增加对农耕的支出,加大对河道疏通,灌渠修建,桥梁建设,荒田开垦的投入,这样以来反而会促进农耕的发展,这就叫以商济农。”

“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至于无工不兴又是何解?”在凌风讲话中,武则天不时频频点头称赞。在不影响农耕的情况下,即能拴住人,又能增加朝廷税赋,不失为好的办法。

"  “工者,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因此,工皆为百工也。"

若非百工的发展,我等能住上高大雄伟的楼阁殿堂吗?能穿上华丽的服饰吗?用上这精美瓷器、玉器,文房四宝吗?将士能有锋利的兵刃,坚固的盔甲吗?不能,所以工必不可少。”凌风指着四周的建筑物、手上的瓷碗等向武则天等人说明。

“但,满朝公卿有几个重视工的,士大夫们一再将百工视为奇淫异巧,加以鄙视。天下四行,士农工商,排在后尾。官员们一面享受百工发展带来的好处,一面在那里说此为奇淫异巧,岂不可笑。”凌风喝了口茶后继续卖弄自己。

“晚辈听闻在前隋大业年间,河北道的赵县修了一座石桥,一改过去用木头的历史,能长久不衰,百年不坏。极大地方便了河北道与京畿之地的联系。这就是百工的作用啊。若是朝廷重视百工,将来可以修成更多石桥,造福子孙万代。造更加锋利的兵器,使前方将士御敌有余。建更多更强的水车,轻便省力而又耐用的农具,不也能提高农耕的发展。百工之繁荣,亦能为朝廷增税。”

……

“故而,将其前后相通,晚辈以为,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兴。以农为本,兼顾工商,以商济农,以工促农,全面发展。国富民殷,兵强马壮,盛世万代。咱们泱泱大唐就该让四海臣服,万国来贺。”

“好一个国富民殷,盛世万代,四海臣服,万国来贺。今听凌公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武则天夸赞道。

“夫人之赞,晚辈受惊若恐,亏不敢受啊。”

“凌公子为何不入朝为官,想来,本夫人倒是可以向我家老爷建言。哦,对了,本夫人怎么忘了呢,公子本就是郡主仪宾,想来不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仕为官,上报天子之恩,守护一方,造福万民,青史留名,正是每一个读书之人的毕生心愿。谁不想做那齐之管仲、汉之萧何、蜀之诸葛、前秦之王猛,本朝开国时的房谋杜断啊,他日若君王有令,期天子之信赖,定当报效朝廷,为主分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凌公子真个好志向,本夫人倒是要提前恭贺公子早日功成名就,青史留名。”

“晚辈多谢夫人吉言”

一旁的上官婉儿在武则天的耳边私语一声,之见武氏微微一点头,让她退下了。“今日多有打扰公子,商请公子见谅,来日当情公子再叙。”

“不敢,自该晚辈登门拜见,晚辈就此别过夫人。”凌风说完便于十三离去。下楼后,凌风低声吟唱,声音不大,但在后面的武氏三人居能听见。“且莫说人之初,是善是恶是善还是恶。有谁落地笑呵呵,有谁落地有谁落地笑呵呵。别说人难做别说人好做,好做难做好做难做都得做,做得人上人滋味又如何。……”

同类推荐
  • 回到宋朝做皇上

    回到宋朝做皇上

    在现代,他不过是一个连工作都难以找到的穷苦大学生;在宋朝,他却是可以呼风唤雨、扭转乾坤的不世枭雄;在现代,他的感情专注于师师一人,却屡遭奚落和刁难;在宋朝,他尽可享尽人间绝色,却屡获芳心和真情;在现代,他日出而作,日落不息,却仅有温饱;在宋朝,他风云际会,一展宏图,演绎不朽传奇。………….他是谁?谁又是他?
  • 周风

    周风

    《诗经》为纵,《易经》为横,纵横西周王朝初期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在天崩地坼中领略波澜起伏的醉人周风。周风中有诗有礼有情有爱,有卜筮谶验朝野争斗,和风、凯风、颓风、罡风、暴风,飘忽不定。周文王,矮个子的历史巨人,用非凡的智慧和过人的精力夯实了西周王朝的基业;周武王,胆识过人的王二代,伐纣克商打下了八百年的江山;周公旦,孔子梦中的一代圣人,开创了中国礼仪文化使之蔚然成风。三圣之周风从周南刮到召南,刮过邶、鄘、卫…唐、宋、元、明、清…西周三圣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要吃喝拉撒,也有喜怒哀乐。本书将用通俗语言演绎复杂情节解读西周三圣的历史情怀。周文王称王前史称西伯昌。那就从西伯昌大婚开始吧。
  • 穿越战国做商鞅

    穿越战国做商鞅

    两千七百年前,华夏民族进入了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谦谦上古贵族君子风的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尸横遍野的战国时代隆重登场,一个叫莫苏的意外重生,突然发现他成了那位赫赫有名的变法大臣商君,在这大争之世,他又将有何表现?
  • 供养人

    供养人

    这是一个关于供养人的故事。所谓供养人,即制作圣像、开凿石窟的出资人。在纷繁如海的壁画和石窟中,每一幅壁画和窟龛背后都有它的供养人,每个供养人都有一段往事,或难放下,或难忏悔,或难救赎……千万种情感凝聚成一幅幅壁画,有的有据可查,通过廖廖几句去参阅品读当年的真实历史;有的已剥落残缺,无法细究;还有的只是空白一片,连姓名都不曾提及……只字片语也好,只字未提也罢,供养人当年的往事已通通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只有壁画和窟龛,千年后,依然震撼着我们的视觉,涤荡着我们的灵魂……那些绚烂夺目的壁画,美的到底是画匠的精湛技艺,还是供养人虔诚的精神世界?打动你的到底是艺术,还是信仰?
  • 珠联璧合之秦关汉月

    珠联璧合之秦关汉月

    陆贾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秦朝末年,有幸遇刘邦,并成为了刘邦的心腹军师为刘邦出谋划策,在缔造大汉王朝的历史伟业中功不可没,凭借‘干坤阴阳镜’泡的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惊鸿的程姝,并与其上演一场不一样的霸王别姬……
热门推荐
  • 入梦迷香

    入梦迷香

    你会怎样描述你的人生?我的短暂人生,在那个夜晚之前虽平静如水,但也夹杂着快乐。而在那个夜晚之后,痛苦,悲伤,绝望,一切与泪水,与噩梦有关的东西都接踵而至,直至魔鬼把我推离这个爱恨交织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奈何卿本佳人

    无奈何卿本佳人

    一穿穿进宫,虽是女儿身,但尴尬的是穿成太监身份,却能讨得各位主子的欢心,皇帝莫名情愫,让她情何以堪,不如出宫!没活路了!包袱甩一甩,奔向美好的春意人生!
  • 挽江清

    挽江清

    许江坐在木椅上,听一旁的人闲侃,只道是:“海之极北,云之极南,有一阁名南辰,虚无缥缈,见者极少…”许江嗤之以鼻,不久又有一人道:“那阁仅现于命定之人…”…未曾想嗤者见之,惊之,从之…此后,民间有传曰“盛安之子亦热血,铮铮铁骨万世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文人墨客智慧谋略

    文人墨客智慧谋略

    本书分“乐施好善篇”、“以德为本篇”、“博古通今篇”等十部分。内容有:曾国藩祁门脱险、苏东波为秦少游解难、梁启超自愿当枪手等。
  • 雨过天晴越爱你

    雨过天晴越爱你

    这个世界很大,大到哪怕身处同一座城市,却彼此不能相见;这个世界很小,小到即使没坐同一架班机,仍然能够不期而遇。机场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通常是事故的开始,不,是故事的开始……
  • 非正常穿越者

    非正常穿越者

    作为一个以非正常方式穿越的穿越者,郑炎一没有金手指,二没有绝高的天赋,但他唯一可以少担心的是自己的穿越到底是不是存在着什么阴谋。作者是萌新一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哦⊙?⊙!
  • 莲华传

    莲华传

    莲华:愿天下太平!君离:只要是你想做的,即便是粉身碎骨我也会答应!孟哲:如果可以,我愿来世还做你的哥哥,一辈子替你遮风挡雨!孟子煜:如有来生,我再也不愿生在帝王家。孟浩宇:心儿,如果连你也走了,我要这天下还有何意义?墨亦寒: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错过你。墨凡:大师兄,消消气!墨轩:谁说天下太平了,剑就不必出鞘了?熙嬅:我终究,嫁给了爱我的人。庭落:原来,心比天高命如纸薄的人竟是我。北羽:陛下,您嘱托我的事情,臣没有忘。林柯:对不起,国和家我只能选一个!
  • 唯一和他一起的日子

    唯一和他一起的日子

    我一直在等,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回来....Imissyou.Doyouknow?我的后桌还为你留着,永远...真是可怕,我竟然爱上了只吸血鬼!到现在念念不忘,肯定是他给我下咒了!管,管你有没有呢,我爱惨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