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1600000007

第7章 学术研究的一般方法(2)

但是,由于各个抽象是对事物的各部分及各方面所做的单独考察,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对的片面性和孤立性。所以,在抽象分析的基础上,还必须采取由抽象上升到高级的理性的具体认识的方法——要把抽象获得的简单概念,结合具体条件,做系统而周密的综合考察,寻找出事物各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具有多样性、统一性的具体。这个具体是综合了各方面的统一体,它是高级的理性的具体认识。抽象是客体某一种规定性在思维中的再现,而具体又是客观多样规定性的统一在思维中的再现。抽象与具体统一于领导者的一个完整的思维运动周期之中,同时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因此,具体—抽象—具体,就反映了人们思维活动的实践过程。运用抽象与具体思维方法首先要把握抽象和具体的完整思维过程。抽象和具体作为思维的不同阶段而统一于思维活动之中,成为思维方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离开任何一个方面都不会得到完整的思维结果。研究者要充分意识到无论从具体到抽象,还是从抽象到具体,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反复发展的循环过程。

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认识到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其实质是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这就是要坚持从工作的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此方法,应做到先获取第一手材料,再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最后形成思维抽象,这是一个实践过程。另一方面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总的规律,避免实践的盲目性。还要努力寻求从抽象规定性到具体规定性的出发点,即寻求能反映客体中那种最普遍、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性。也就是说,运用抽象和具体思维方法一定要站在哲学高度,真正掌握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从抽象到具体过程的实质,从而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学术研究主要的几种实验方法

实验研究原来是在自然科学的领域内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近代以来逐步推广到社会科学的领域里,实验法在教育研究和心理研究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教育学说的创建、心理学派的形成或者某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提倡等,一般都以长期的实验作为其立论的依据。

一、观察

观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活动方式,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人们根据研究课题,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或通过辅助仪器及其他科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观察法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控制的科学观察过程,具有客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从而区别于日常生活的观察。一般说来,应用观察法时要注意以下特点:

(1)观察者必须根据研究目的或假设去收集资料。也就是说,科学的观察是在研究目的和假设的指导下进行的观察,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离开了研究目的和假设,观察就会陷入盲目之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但很多却是一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活动。它往往是人们为了获得周围生活的信息,用以个人的生活或调节个人的行为。在科学观察中,研究者往往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选择性。

(2)科学的观察必须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它要求在实地观察前,要根据研究的任务来确定观察对象、观察项目、观察范围和方法,并且制定详细的计划,进行系统的设计,保证观察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因此,观察员要经过系统的训练,掌握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观察的科学方法。这与日常生活中那种无系统、无组织的一般观察是有所不同的。

(3)科学的观察除了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以外,还经常借用科学的观察仪器或装置等工具将观察的结果正确地、详细地记录下来。这些工具除在观察中使用的观察表以外,还包括照相机、摄像机、录像机、显微镜单向玻璃等。借助这些观察仪器,可以克服人感官的生理局限,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的精确度和感官的反应速度,消除感官的某些错觉。

(4)观察结果必须是客观的,能被检验的。也就是说,观察要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况下进行,这样才能使研究者能够考察观察者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采用反复观察,或采用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对观察结果加以对照或检验。

观察按情景条件可分为自然情景中的观察与实验中的观察;按观察方式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分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按实施的方法则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进行观察首先要明确目的和意义,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还要注意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对所要求的观察条件有一定的认识,为观察做好充分准备;然后要在编制观察提纲的基础上实施观察,收集资料并及时做好记录;最后才是进一步地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总之,观察既是一个感知过程,又是一个思维过程,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观察主要被理解为“看”,而在科学研究中,观察还包括理解或从理性上把握的意思。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一个研究者能不能观察到或理解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他应用什么样的理论,也就是说,研究者的理论决定着他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具有不同的经验,有着不同的背景知识和科学训练,因而不同的研究者会从同一对象中观察出不同的东西,得出的结论也因此不同甚至相反。

一般说来,观察法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在现象或行为发生的当时进行观察、记录,以收集研究资料。现场观察既可以把握全盘现象,又能注意到特殊气氛和情景。显然,这些都不是事件发生以后,用访谈法、问卷法所能得到的资料。

(2)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或报告困难失实的材料。例如,婴儿、哑巴不能直接报告他们的思想、情感,疾患或精神异常人员的报告可能不可靠。有时候,用其它研究方法难以收集到的资料,采用观察法则相对容易获取所需的研究资料。

(3)在研究对象不配合的情况下,访谈、问卷法等的实施有很大困难,这时可以用观察法收集资料。

(4)采用特殊设计(如单向透视玻璃),或在特别情景(如参与观察情景)中,观察者的隐蔽性可使其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观察被试行为与活动,并由此得到其它方法不能得到的真实资料。

(5)其它研究方法多以被研究者自陈的方式进行,它们所收集的资料可能会因被研究者本身的偏见、观察错误或期待效应而影响信度,而观察法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偏差。

需要注意的是,和任何研究方法一样,观察法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身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心理与教育科学方面的研究所希望的观察行为经常是不能预先测知的,因此采用现场观察有时难以奏效;有些观察活动可能会影响被观察者的正常行为,导致观察结果失真;观察法的应用,包括训练观察人员、添置观察仪器等,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由于观察时间和观察情境的限制,在研究对象人数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难;观察设计的要求较高,观察研究往往取样小,观察的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程度不高,观察的信度和效度比较难以保证。

二、测量

测量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值化的过程,表明被测对象通过作业和活动所达到的程度或量的多少。测量一般借助测验或量表进行,只对个体的行为做数量的描述。

测验是通过心理与教育测验来研究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即用一套标准化题目,按规定程序,通过测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与问卷法相比较,测验也是通过事先设计的问题来研究被试,但不同的是,测验法是一种更加标准化的问卷形式,同时它不再局限于文字形式,还可采用非文字形式即操作形式来进行研究。

心理和教育测验是通过观察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推论和量化分析心理与教育活动总体规律的一种科学手段。首先,测验是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的,而不是凭主观经验来进行。例如测验人的智力,就应当根据智力理论特别是智力结构理论来编制测验,根据被试在测验上的得分来判断其智力水平。因此,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测验无论是编制、施测,还是评分、解释,都依据一套系统的程序。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心理、教育测验都是依据一套系统的程序去编制和使用的。其次,测验测量的是人的行为,即根据客观的标准化了的程序来测量个体的某种行为。因此,各种测验都是由一系列能引起个体反应的项目所组成,只有测量出一个人对测验题目所进行的反应,才达到了测验的目的。第三,一个测验所测量的一般只是人的一部分行为,而不能测量出人的全部行为。因此测验题目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并且与其它样本有等值。

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以测验作为工具的测量一般都必须要具备两个要素,一个是参照点,一个是单位。参照点是计算事物量的起点,心理和教育测验中的参照点都是人为标定的,例如智商为0,并不是说没有智力。单位也是测量的基本要求,没有单位,数量的多少、大小就无法表示。通常,心理和教育测量所用的单位都是不等值的,即每两个单位之间是不相等的。

心理和教育测验一般是以不同量表方式进行的,根据测量的精确程度,常用的量表有四种方式,也就是测验由低到高有四种水平,即类别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1)类别量表。又叫称名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如学生的学号,某项研究中男性用K代表,女性用I代表等。

(2)顺序量表。它是按照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重要性把一些项目排出等第次序。例如,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排出名次。

(3)等距量表。等距量表是用间距相等的分数点对行为或心理特征进行测量。例如,用5级反应或7级反映方式研究被试即是如此。

(4)等比量表。等比量表不仅可以测量某些事物之间相差多少,而且还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比例,很多物理测量都是如此。

上述四种量表中,通常类别量表和顺序量表取得的数据,只能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结果处理。而等距量表获得的数值则可进一步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阶层相关,并作T检验和F检验,等比量表除此之外还可以计算几何均数和变异系数等。

一般地说,心理与教育测验都具有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等特征,测验的类型则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分类:

(1)按测验目的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描述性测验的目的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的能力、人格等;诊断性测验的目的在于对个人或团体的某种行为问题加以诊断;预测性测验的目的在于预测个人将来的表现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2)按测验方式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个别测验指在一定时间内由主试单独测量每一被试,它专用于年龄较小的学龄前儿童或某些特殊被试,或某些特殊性质的测验。个别测验有许多优点,在测试过程中,主试可以观察被试的言语和情绪状态,能有效地控制被试的言语、情绪状态、行为反映。其不足是费时、费力,要求对主试进行严格的训练;团体测验指在一定时间内由各主试同时对多个被试施测,如“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即为典型的团体测验。团体测验省时、省力,在短时间内可以收集到大量资料,它的缺点是不易控制被试的行为,容易产生测量误差。

(3)按测验材料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文字测验又称纸笔测验,指测验内容是文字材料,引用文字回答。文字测验实施方便,便于回答和统计分析,但它容易受到被试文化程度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非文字测验又称操作测验,指测验内容不涉及到文字,而是以实物、模型、图形和工具呈现,被试只需动手操作即可完成测验。因此它对幼儿或文盲十分适用,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人群。

(4)按测验的功能分为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和人格测验。因为能力通常分为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两种,关于实际能力的测验通常被称之为能力测验,而关于潜在能力的测验则通常被称之为能力倾向测验。能力测验又分为一般能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一般能力测验即通常所说的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多用于测量一个人在音乐、美术、体育、飞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学绩测验主要用于测试个人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由于所测得的结果主要是学习成绩,所以称作学绩测验;人格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心理特征,目前人格测验中既有关于单个人格特征的测验,如性格测验、气质类型测验等,也有包括多个或全部人格特征的测验。

(5)按测验的运用分为教育测验、职业测验和临床测验。教育测验指在教育部门所进行的学生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企事业部门的人员选拔和安置经常进行职业测验、能力测验、人格测验,也有专门的特殊能力测验或能力倾向测验;在临床诊断和心理咨询工作中,常以应用能力和人格测验来检查智力障碍或精神疾病,这些都属临床测验。

除了上述各种类型之外,我们还可以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把心理与教育测验分为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根据受测者的年龄特征把心理与教育测验分为婴幼儿测验,成人和老年人测验,按测验的性质将心理与教育测验分为构造性测验和投射性测验等。

测验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预测,即通过测验以了解个体间的某些差异,并由此预测不同的人在将来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差别。二是诊断,它是把重点放在测量同一个人的不同特征间的差异,例如通过测验以诊断出某人是言语能力强还是操作能力强。测验的这两种基本功能在实际中则有更广泛的体现,下面我们将对此作稍详细的分析。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三十六计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三十六计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禁毒教育读本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禁毒教育读本

    本套丛书共分为:美育教育读本,在五星红旗下成长,学生素质培养读本,启智教育读本,学生行为规范读本,艰苦奋斗教育读本,传统美德教育读本,禁毒教育读本,家长学校读本,英雄主义教育读本。针对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详细地论述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 感动青少年的外国名家选集

    感动青少年的外国名家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感知物理哲学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感知物理哲学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伊索寓言精选

    伊索寓言精选

    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而本书《伊索寓言精选》即在《伊索寓言》基础之上精选而出。
热门推荐
  • 真的无法忘记你

    真的无法忘记你

    《我好像遇见你》发布两章,半年后重起稿。
  • 少年何以忧伤

    少年何以忧伤

    小生年方十六,阅历尚浅,写此纯属爱好,拙笔粗语,难登大雅之堂,敢请诸君笑看。
  • 魔帝抢亲:妖妃太傻

    魔帝抢亲:妖妃太傻

    暗恋男神五年了,好不容易等到今天和男神约会,你特么的居然让姐穿越了,好,我忍,反正这异世帅哥应该也不少。穿越来的第一天就差点被狗咬了,好,我再忍;第二天差点把虫子给吃了,好,我继续忍;第三天出门又差点让一头猪把她这朵大鲜花给拱了,好,我坚持忍;第四天出门竟然让雷给劈了,丫的忍无可忍!那谁,把你那大鸟借姐用用,姐不去把那雷劫了姐就不叫毛线!某女右手扛着菜刀,左手举着胡萝卜,脚下踩着火凤凰,气势汹汹的飞上天。可是,你特么的掉下个美男是嘛意思?美男:“你想怎样?嗯?”某女狗腿地扑上去抱住某男的大腿,“我决定重新再忍!”……
  • 玉嬛

    玉嬛

    回首,君是否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女子在世间摸索成长,跌倒爬起的心路历程。(前朝公主重生励志逆袭)
  • 公主逃爱闯江湖

    公主逃爱闯江湖

    可盐可甜系智勇美帅公主VS黑糖红茶系强势暖痴王爷伪养成文——摄政王少年时的暗恋对象临终把孩儿托付给他。少女养成,他明明已情根深种,为她愿意放弃皇位之争,舍弃生命,却以为这只是对初恋的执念而开不了口。她以为自己在他眼中只不过是母亲的替身,便流落江湖,从此断了对他的念想。硬凭着一股韧劲儿在江湖上立足,却辗转被异国侯门公子求娶后遭遇退婚。原来是摄政想夺妻,又不忍她因退婚而受唾弃和冷眼,强势替她出头:你可知道你退婚的是什么身份?【闷骚版简介】混迹江湖,误入后宫,浮沉数载,她早已不是那个把他当做世上唯一的依靠继续过傻白甜的一生的小女孩。戚宁终于摒除横亘在和她之间的一切屏障,什么替身,什么朝堂,什么血缘!他志在必得,哪知道,她不屑:“皇叔,我若想做皇后,跟你是不是皇帝没有半角子关系。”What?这是要绿了他!他养她几年,丫头竟是个养不熟的,是仗着无论如何他都只要她一个?戚宁:“不论你做了哪国的皇后,我便抢个皇帝来做。你若要回到江湖,我便抢个山头或海岛,让你做寨主夫人或海贼岛岛主夫人。”……真是为老不尊,脸皮真够厚,狗皮膏药还甩不掉了?不过,这狗皮膏药,细品,真……(好吧,承认了又怎样)真香啊!
  • 火神强婚:师弟别跑

    火神强婚:师弟别跑

    琴桑自认为活的很明白,她飞升成仙,领旨为将,最后拼死当上火神,都是为了与自己的美人师弟萧捱在仙界长相厮守。然而事与愿违,琴桑一次缺心眼救人,竟舍了肉身,还丢了一魄,就连萧捱也跟着她吃了五百年的苦。就在琴桑重得神识,准备脱离苦海,再续前缘时,竟发现萧捱明明还深爱着她,却又想与她斩断情丝!若是无情可续,琴桑认命孤守一生!若是情深缘浅,琴桑就要和老天爷争上一争!
  • 一身三体

    一身三体

    平淡无奇的春树突然被天使和恶魔同时附身,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改变,究竟是毁灭世界呢,还是拯救这个世界。
  • 穿越之不负韶华

    穿越之不负韶华

    片段1“你有没有对我,哪怕有一瞬间的心动”“我这个人,也许没有什么大志向,只想和你永远在一起”片段1“瑶儿,我们中午可以在一起了”“你是谁啊,”想起来了,好像有这么一个人。可是,我快忘记他了,很久很久的事了,苏瑶瑶,不管历经多久,我都不会把你忘记,就算你忘记我了,我也会让你重新爱上我,沧海桑田,我都会找到你
  • 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本书正是带着这样的思想,从思想、人际关系、家庭、财富、心灵等方面一一铺陈开来,让读者充分感受简单生活是一种方式,简约生活是一种智慧的思想理念。事实上,当我们对生命的体验真正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筒约是一种轻松之美,一种灵动之美,就像我国唐代的“诗豪”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的那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每个人只要适当地随性而为,而不去看着别人怎样活着,像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那样能够“为自己举杯庆贺”,我们必将在简约生活中获得轻松和愉悦。
  • 恐慌极限

    恐慌极限

    现实中一个被生活压得抬不起头的屌丝李余,意外的接到了主神的邀请。怀揣着改变如今生活情况的李余,毅然得进入了主神空间。李余能否在这如同修罗地狱的空间里,凭借自己的意志逆天改命...《人皮客栈3》完,《饥荒》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