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9600000035

第35章 天下情怀,文化行远 (1)

历史如果仅仅是事件的集合,那毫无疑问是干瘪的,只有具有文化的历史才是饱满的。当《诗经》被谱成音乐,当苏轼被尊为词家,当武术传遍世界,当孔子风靡全球,一切的一切,因为有了中国元素而更加灿烂、辉煌。

一脉相承的思想,两岸同源的文化,在崇尚竞争力的社会里,所有的底蕴以其独特的角度切入,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强有力的文化亲和力和政治感召力,然后幻化成东方特有的情怀,将绵延的文化传遍四方。

从北京到台北,一弯海峡一样情

去过台北的人,都说到了那里最值得吃的不是大菜,而是小吃。在士林夜市,小吃摊一个挨一个,几乎吃不过来,其中的大饼夹小饼,像两层的春卷夹在一起,香酥异常。到了西门町,在街角一座破破的小楼里,吃着名吃“鸭肉扁”,令人惬意。回过头来,站在台北的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穿着休闲的衣服来来往往,热闹异常。一样的繁荣,只是偶尔听到几句格外具有地方风味的闽南话,耳边尽是同胞软软的普通话,嘴边犹有美味食物的留香,思绪却已经飘远。

从北京到台北真的很远,直线距离据说有1400公里左右。如果我们要徒步走过去,需要出北京,走过富饶的华北平原,跨过澎湃的黄河和宽阔的长江,到达福建,还要跨过台湾海峡才能到达。但是从北京到台北又很近,台湾的日月潭和阿里山的姑娘从小就从课本里走到了我们的心里。看看你所在的城市,你会发现很多商铺以台北冠名。同样的,当你走在台北的街头,那熟悉的名字照样会映入你的眼帘:中华路、仁爱路、广州街、青岛路、和平路等。这些或大陆地名,或中华文化浓缩的词语,让台北与大陆、与中华文化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很多年前,邓丽君的那首《何日君再来》传入大陆的时候,人们惊呆了。乐评人李皖曾在书中回忆:“初听邓丽君的歌完全是一种恐怖的感受,当时台湾是敌区,台湾台是敌台。对内地人来说,邓丽君那种娇滴滴、软绵绵的声音一点儿也不美,十足一个反动派。她说话的声调,正是反映20世纪40年代敌我斗争电影中国民党女特务的声调;而她的歌声,正是女特务和特务头子黏到一起时留声机转出的纸醉金迷的歌声。”

但是不久之后,被定性为靡靡之音的《何日君再来》,却在中国大陆迅速流传。在这之后,罗大佑的一首《童年》,又被大陆歌手成方圆唱得红遍大江南北。从此,两岸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慢慢的,台湾民谣也开始传遍大陆,通过艺术途径的民间交流越来越多。政治隔阂、历史成见只是暂时的,文化同源才是永恒的。海峡再宽也阻挡不住音乐和艺术的传播。当人们的目光转向台湾海峡,当沿着海岸线由北向南望去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可以听见那让人难以忘怀的《外婆的澎湖湾》……

除了音乐,台湾有很多优秀电影人和电影陆续为大陆人所知。有名的像杨德昌、蔡明亮、侯孝贤等,这些人拍摄的作品如《悲情城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在当时成了大陆感受台湾最直接的途径。很多人关于台湾的印象大都来源于此,而这些东西又都引起了两岸人的共鸣,想来若不是基于文化同源的背景,怎么能够这样的默契?

事实上,今天我们在台湾很容易感受到中华博大的传统文化氛围,文化、饮食、路名等都有相同之处。以道路为例,当你走在台北街头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很多让你感到亲切的路名,其中有的是中国大陆地名,也有的很有文化韵味,而有的则是时代遗址,比如南京路、广州路、青岛路等。而这些道路的命名有着内在的逻辑结构,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道路是基于大陆的城市分布而命名的。所以,在台北市,只要你熟悉中国地理,就不怕迷路。

这些路名起得都非常有意思,看到这些我们就会想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想到那些延续了几千年的古圣贤的思想。这些凝结了传统元素的地名让台湾与大陆、与中国文化紧密地联结起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繁衍的纽带,海峡两岸在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水乳交融,特别是普通民众在民间文化方面的交流。两岸民间文化的交流从未间断,民间民俗文化具有传统性、民间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台湾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而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常说藕断丝连,两岸也是一样,虽然从地理上被海峡隔开了,但是实际上一直是在一起的。远的不说,汶川地震,台湾各界纷纷表示慰问和提供援助。台湾企业家大笔捐款,台湾企业和个人共捐人民币近6亿。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致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灾区表达关切和慰问。马英九、连战、宋楚瑜等也分别表达了关切和慰问。同胞之爱拉近了两岸的距离,血浓于水的感情,让多少人为之动容。

近几年来,两岸领导人交流日渐频繁。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吴(伯雄)会”在北京举行。“胡吴会”上,双方以中华民族、和平发展、人民福祉作为主要交流内容,为两岸人民的幸福共策共勉。

“胡吴会”刚落幕,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就率先在厦门进行两岸融冰投资计划。鸿海将在厦门投资数个项目,其中高端光电项目仅一期工程用地就达80万平方米,预计围绕光电子相关产业的总投资会达数百亿人民币。6月初国务院同意设立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以推动两岸贸易往来。

如果我们回望历史,会发现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大一统的隋唐,从辽宋夏金到大一统的元明清,中国的历史传统是统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是一个统一的体系,统一是必然趋势。“大一统”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延续,并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而逐渐彰显出来,对收回香港、澳门主权的坚决及对台湾重回怀抱的期盼,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从甲午战争留下的海峡伤痕,到内战造成的意识隔阂,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时空隔离到今天已经足足百余年。一百年前,“公车上书”时台湾学子的哭喊声至今令人难忘,海岸边踮起脚尖默默的期盼难以浸润干涸的乡音。跨越海峡,从北京到台北,我们之间充满了共同营造的文化气息,在海峡的两岸仿佛可以听见彼此思念的呼喊。同是华夏子孙,我们一直都心连着心。从台北到北京,从北京到台北,一弯海峡一样情,此情比血更浓。

文化:另一条复兴的思路

每年的2月14日,中国的街头玫瑰满地,情人们手牵着手,女孩拿着玫瑰,羞赧掩面,男孩则满面笑容,软声软语说着情话。每年的4月1日,总会被朋友愚弄,让人哭笑不得,但这种愚弄必须被原谅,因为这一天就是给愚人过的节日。每年的12月25日,大城市充满了节日气氛。店内挂满了铃铛,玻璃上画着圣诞老人。当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成为时尚时,某些传统节日却不那么受重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忘却了文化,就是忘却了先祖;忘却了先祖,就是丢失了灵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组建国学院时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如果一个民族的脊梁都断裂了,那怎么谈(民族)复兴?”如果一个民族只有发达的脑和手,而没有坚硬的脊梁,就无法屹立不倒。近代中国国土沦丧就源于文化精神的沦丧,文化精神的沦丧也为近代中国带来弱国的蔑称。

当中国宋朝正在“存天理,灭人欲”,高压钳制扼杀文化发展的时候,欧洲各国已开始走出中世纪的阴影,先后进行了文艺复兴运动和科学革命,文化、艺术、科学、哲学发生了质的飞跃,思想的解放和精神领域的繁荣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进步,最终引发了工业革命,从而使西方文明取得了近代世界的主导权。鸦片战争爆发后,魏源怀着救国图强的梦想精心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国内遭遇空前的冷遇,无人理睬,却擦亮了日本维新人士的眼睛。他们因此开始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明治维新短短数年就成为亚洲强国。

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振兴、繁荣、强大离不开文化的先导和推动。只有观念进步,才有社会的真正进步。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有一段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人类前进的每一步表面上是靠脚带动的,实际上却是由思想驱动的。

同类推荐
  •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媒介教育论:起源、理论与应用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一些大事,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国甚为关注,也引起世界传媒广泛而强烈的复杂反应。从众多而繁杂的媒体声音中,我国民众识别了友好、善意的朋友,也看到了西方仇华、反华舆论的猖獗;识别了西方某些媒体虚假报道后面的反华心态,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外部舆论形势的严峻,领悟到媒介教育的刻不容缓。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中国传播思想史:近代卷

    中国传播思想史:近代卷

    晚清时期乾嘉学派把中国的“小学”传播推向空前的繁荣,但这只是钻在故纸堆里封闭式的诠释传播。也曾产生直面社会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通俗文学传播,但是在末日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传播和民主思想传播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時代,西方的学术和文学艺术急速袭击而來。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使早先只埋头于古典书籍的文人头脑清醒。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记载了作者的心灵成长、记录了作者变革的梦想,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及一种大教育的情怀。全书内容包括:走向讲台——在执著与坚毅中为人师表、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舞台、学生观——你的心我永远会懂等七章。
热门推荐
  • 我是不是笨女生
  • 善行道途

    善行道途

    道,是什么?道化万物,你可以感觉,可以触摸,却说不出“道”的根本。修士,是干什么的?他们是毕生在追寻“道”的人,地球曾经或者现在也有修士。修炼非得逆天?修行非得淡漠?种族不同,争斗!门派不同,争斗!需求不同,争斗!理念不同,还是争斗!争斗就是修炼?当一个地球人穿越到异界,并且修真会后是否也会如此?也许,这个穿越的小子会给出一个另类的答案。
  • TFboys之梦恋樱花

    TFboys之梦恋樱花

    如果跟你一次选择,你是爱还是不爱?你伤害了我的感情,我不会原谅你。——冷沫漓我知道了,眼见不一定为实,请原谅我。——王俊凯走,去童话的地方。——冷沫清清爱的,我最亲爱的。——王源冰山,我说过会把你融化的。——冷沫涵为什么,遇见你,我就高冷不起来。——易烊千玺
  • 神间五十年

    神间五十年

    以《上古世纪》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恶魔战争结束两百年后的西大陆上的一段故事。
  • 拂花异想录

    拂花异想录

    三千世界风云变,六界动荡不安宁。思来缘由是何故,恐是末法尽头时。自末法时代开始已过去无数万万年,六界动荡,灵气逐渐衰竭,上古大能所遗留的秘法谱卷也渐渐残缺不全。此时诸界突生异变,是吉?是凶?一切还未可知。
  • 看向你的第一眼

    看向你的第一眼

    何婵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喜欢上的余奕,大概从见到他第一眼开始,就想让他的眼里都是自己
  • 我们只是迷路了

    我们只是迷路了

    每一个人,在这个星球,都有一个专门为她而存在的爱人。错过了他,她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将就。大学时,邱静怡对学长项楠一见钟情,却被他悄然放弃。两年后,她事业有成,貌美如花,再次遇到闪闪发光的他,两人开始了一段欢喜冤家的甜蜜之旅。邱静怡的闺蜜,舒慧琪、张如烟、刘莹莹曾在最好的年华分别爱上了项楠的好兄弟陈战天、徐凌峰、周博,却因为各自的心不够坚定,眼不够明亮,最终与对的人渐行渐远。项楠说,邱静怡,错过你那么久,只是因为,我们迷路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夫人惹人爱

    总裁夫人惹人爱

    前世,他一直认为,她是他身边最大的卧底而直到生命解释的前一刻,他知道了所有原来,他冷嘲热讽了八年,以为是身边的奸细的她,才是那个最爱他的人今生,他在渡桥之时,许愿再来一次,他定不会让她离开。
  • 眼见为拾

    眼见为拾

    心灰意冷被逼无奈,从高楼跃下,本以为就此结束的生命,却因为一场阴差阳错的穿越而开启新的一章……他是玄晋最年轻的太师,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二线明星。当鬼马少女遇到妖孽太师,两人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