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3900000013

第13章 话题进行篇 (3)

节目会话过程中,若已对目前的话题没有兴趣,主持人可以借眼前的景色、物品、陈设、耳畔的声响,乃至嗅觉感到的气味、触觉感受到的物状、身体感受到的气温等,来转移话题。“哦,我怎么现在才发现,您穿的这件衣服是相当名贵的”、“这是什么东西?您上次来我们节目好像也随身带着它。”、“您看,现场的这个假山多像一头雄狮!”、“怎么搞的,您一坐在节目现场,还没等说话,我们的观众就已经热情高涨了?”这种转换方式多用在随意性交谈的节目场景,或者交谈中出现了不愉快以摆脱尴尬的场合。

三、另起炉灶,简洁明快

用明白的语言刹住对方的谈锋,直截了当地以一个新话题取代旧的话题。

另起炉灶式虽然直接,但在转换时要顾全对方的面子,特别是在对方谈兴正浓的时候,你可以对只顾自己口若悬河的人说:“这件事咱们有机会再谈吧,我先告诉你一件事……”;也可以在听到不愿听下去的话题时说:“我们不谈这个,谈谈……好吗?”既注意到了礼貌,又达到了转换话题的目的。制止闲言碎语时常用这种方法。

四、答非所问,转移回避

生活是复杂的,有许多问题,我们不便直接表态或不愿把关系搞僵,必要时回避一下,来个答非所问,也不是不可以的。

在某次快男快女歌迷见面会上,陈楚生和何洁同时到场参加活动,现场的歌迷及主持人对两人是否会相互喜欢这一话题非常感兴趣。其中一位歌迷更是直接问何洁,她会不会喜欢陈楚生这一类型的男生,何洁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说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楚生,并希望楚生的演艺之路越走越长。

何洁故意回避这个敏感问题,怕把关系搞僵,借答非所问的方法,把话题引开,避免了在现场与歌迷发生冲突,不能不说是个好办法。

话题衔接

话题衔接,包括节目的衔接,主要是通过衔接语来实现的。

无论是通过镜头处理的电视节目,还是直接与受众交流的舞台节目,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联系是节目主持人责无旁贷的任务,这种将上下两个节目联系的语言就是衔接语。衔接语的作用就是将各个可能本不相关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演员甚至不同风格、国度、时代的节目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它是整个节目的骨架与筋脉,不仅能撑起一台节目,而且还能使各个节目的血液相互流通,赋予更多的光彩。同样,衔接语也要视节目类型、内容而定,不必千篇一律。上海电台著名主持人曹可凡在《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与王群合著)一书中指出成功的衔接语应该做到一“有机”,二“点睛”。他们说的“有机”指衔接语所达到的效果,要求衔接的语言使受众觉得上下两个节目关联协调,就像一个整体一样,无割裂、不相容之感觉。比如,中央电视台陈鸿伟主持的《对话》,有一期专访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前面谈到了政府的文化政策,后面谈到国家的竞争力问题,这两个内容本没什么相干,但由于节目主持人说了下面一段衔接语,两个内容便成了亲、攀了缘。

陈伟鸿:其实这是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非常有帮助的一种坚持,但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您是不是也有过一些什么样的坚持?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其实新加坡曾经创造过很多的奇迹,但是现在面临全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您看到周边的国家、周边的城市,他们的竞争力不断在提升的时候,新加坡在同样的领域当中,他们未来的优势还会持续多久,会是五年、十年或者是更长久?

他们说的“点睛”指的是衔接的功能,即指有些成功的衔接语不仅能使上下两个节目自然连接起来,而且能帮助受众更好地去欣赏节目。比如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一段串联词。

(《爱情三十六计》刚刚唱完)

李咏:董卿啊,你听听,刚才这歌,说什么——谈情说爱36计!

董卿:其实别说谈恋爱了,就说这居家过日子吧,难免磕着碰着,说不定要有72计呢!

李咏:那邻里关系呢,难道还要108计? (后台传来吵架声、快板声……“你你你,怎么了你?哪里来的大脾气!”“吵吵吵,吵什么吵,受了欺负就要吵.....”)

李咏:唉,这是谁啊,怎么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董卿:咱们去看看。

这一段衔接语,前面两句与其说是对上一个节目的概括,不如说是节目主持人由这个节目引发的感慨,而下面一句话既自然引出了下一个节目,又是对上下两个节目的升华,特别是“那邻里关系呢,难道还要108计”这一句,将受众欣赏节目的眼光指向了一个新的标区。关于这方面,曹可凡、王群还总结出了衔接语常见的几种类型:

一、承上启下式

承上启下即上挂下连,用几句话概括小结或评点上一程序内容,然后自然介绍或引出下一程序内容。这种方式能使受众直接感觉到上下两个节目的内在联系。

比如上海电视台《新闻热线》节目在“三八妇女节”期间的新闻里有两条关心女性心理健康的消息,前一条是《女性天生敏感,易增添压力》,接下来的一条新闻是《调节自我,活出精彩》。两条之间的串联如下:

善感是女人的天性,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心理构造,女人可能总是比男人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生活中的压力,但是记者发现,真正意识到要去缓解压力的人却不多。面对压力,调节自己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因为所谓的“压力”其实就是源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受,换个角度,换个思维,生活就可能换个样。

主持人先通过分析女性特殊的心理构造总结了女人敏感的天性,然后自然过渡到缓解压力的方法。这段串联将上下两条信息通畅地连成了一体。

二、制造悬念式

制造悬念即故意不说出一个节目的内容,而将问题抛向受众,以此来衔接上下节目。这种方式能引起受众对下一个节目的兴趣,让受众对下一个节目产生一种神秘感、求知欲,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比如《焦点访谈》一期题为《为谁办学》的节目,在引出河北省东光县实验小学,把招生对象限定为“县城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干部职工子女”的消息时,中间的衔接语就用了这种方式:

一年一度的新学年招生工作正在进行,很多新生家长都知道在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小学新生的入学原则就被规定为划片招生就近入学。这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但是就在前几天,在河北省东关县实验小学招生中却发生了一件怪事。

衔接语末尾提出一个问号,就像是黑夜中前方一盏闪烁的灯光吸引着受众。受众急于要寻求这两个问号的答案,自然会顺着节目主持人这样的衔接语,带着浓厚的兴趣把节目看下去了。

文艺类节目衔接语也常用这种方式。比如中央电视台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一段串联词。

主持人周涛、李咏上。

周涛:李咏,2008年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第30个年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向世界学习各种语言和文化。同时,许多外国朋友也爱上了中国话。

李咏:据我所知,许多外国朋友到北京旅游,一下飞机就想三件事:爬长城、吃烤鸭、学汉语。

周涛:这三件事儿,就属学汉语最难了,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的会的。

李咏:不见得,还真有人唱着歌就学会了……

(歌曲《中国话》,演唱:SHE)

这一段衔接语虽然没用问句,但它同样起到了制造悬念以引起受众对下一个节目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的作用。节目主持人对外国人学中国话这一现象阐发一段议论后,没有像有的衔接语那样把下面节目的内容作一番简单的介绍,只是说了“不见得,还真有人唱着歌就学会了”。这个人是谁呢?他要唱什么歌呢?这个歌为什么能让他轻松学会中国话呢?节目主持人在此卖了个关子,目的是让受众带着这几个自然而然形成的问号,急切地等待着节目的进展。

三、问答对话式

问答对话即由节目主持人向演员或与下一个节目内容有关的人提出问题,然后由他们作出回答,通过对话从上一个节目过渡到下一个节目。这种方式生动活泼,在文艺类节目经常运用。

比如,曹可凡曾为《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张洵澎舞台艺术40周年》文艺演出主持时,有下面一段衔接语。

曹可凡:戏校的学生在排练,我们去看看。同学,你们排演的是哪出戏?

同学甲:我们排演的是《游园惊梦》。

曹可凡:主教老师是谁?

同学甲:张洵澎老师。

曹可凡:同学,你们俩排演的是哪出?

同学乙:我们排演的是《秋江》。曹:谁是主教老师?

同学乙:张洵澎老师。

曹可凡:哦,也是张洵澎老师。那边看看去。同学,请问你们俩排演的是出什么戏?

同学丙:我们排演的是《百花赠剑》。

曹可凡:你们的老师是——

同学丙:张洵澎老师。

曹可凡:哟,张洵澎教的学生真不少,当年她跟着朱传茗等传字辈老师学习,现在自己当了老师,把学到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这种红烛精神令人敬佩。

同学丙:张老师为了教我们,牺牲了舞台演出,许多大奖赛也没有机会参加。

曹可凡:是啊,梅花奖、白玉兰奖等,就因为张洵澎是老师,而失去了参赛的机会。但张洵澎教过的学生,她们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在各级会演中获得优异成绩,像越剧院的方亚芬、陈颖、孙智君,京剧院的李占华、吴颖。哎,你瞧,他们都来了,方亚芬、陈颖、孙智君、李占华、吴颖,你们好。

方亚芬等:我们都是张洵澎老师的学生,听说张洵澎老师举办40周年演出活动,我们特地来表示祝贺,也好借此机会再观摩一下张老师的精彩表演。

曹可凡:好,下面我们就观摩张洵澎主演的《亭会》。为张洵澎友情演出的有上海昆剧团的蔡正仁先生。在张洵澎舞台艺术40周年演出活动中,上海昆剧团的领导和同行给予了热忱无私的帮助,他们都是张洵澎的戏校昆剧大班的同学。同窗情谊深,我们向他们也表示敬佩和感谢。

这段衔接语之前是戏校的昆剧班学生排演的《游园惊梦》、《秋江》、《百花赠剑》等剧目,通过节目主持人与几组同学的一问一答,不仅介绍了学生排演的剧目名称,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张洵澎满腔热情培养昆剧新苗的可贵精神,引出演出活动的中心剧目——张洵澎主演的《亭会》。

问答对话式在专栏节目中也可见到,如中央电视台陈伟鸿主持的《对话》就用过这样的衔接方式。

陈伟鸿:我觉得,作为记者来讲,在1979年,能够代表荚国三大公司来采访邓小平,可以说是自己的记者生涯当中非常辉煌的一笔,如果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的话,可能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是我们看到您,最后还是离开了新闻界,什么样的原因,是觉得高处不胜寒了吗?

叶莺:人生当中有很多的如果,如果是这样,我就不会这样,如果是那样,我就不会这样,当然在这里不能够再谈,如果事实是我离开了,不是说见好就收,而是有一个更吸引人的一个空间,同时有一个更大的声音在召唤着我,也许由于机缘巧合,就这样,进入了美国的外交界,一路走来,现在回头看,我不后悔。

陈伟鸿:您用了多长时间来放弃做记者,来决定开启一段新的路途。

叶莺:三个钟头。

陈伟鸿:只有三个钟头,这三个钟头当中您考虑的是什么?

叶莺:我觉得人生很短,如果不趁着自己还有这个精力,跟这样的激情的时候,去追求你要追求的事情,你可能就错过了这个点,所以我也想在这里,告诉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如果你心里有一个梦,有一种激情,不要让它在你的心里拖累,勇敢地去做一个重要的选择。

陈伟鸿第一段谈话不仅与之前叶莺采访邓小平的内容自然衔接了,而且与之后谈论叶莺离开新闻界的话题融为一体。两个话题的安排有张有弛,衔接语则使节目锦上添花,有问有答,生活的情趣尽在其中。

四、介绍评点式

介绍评点即节目主持人说一番话语,让受众对下一个栏目的节目内容、演员有所了解、熟悉。这种方式用得恰当,可使受众对下一个节目或演员产生一种好感,缩短节目或演员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如董卿在第十三届CCTV歌手大赛中的一段衔接语。

董卿:谢谢评委。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几位演唱者,她们来自四川黑水县只木林乡夸伦寨(音),对吗?从成都去九寨沟有一个岔道可以到她们的家乡,那是一片原始森林。我很高兴能够又一次看到班初(音),因为上一次她来参赛的时候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忧伤但是也特别美丽的故事。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班初告诉我们说,她的爸爸是那个山寨里唱歌唱得最好的歌王,她的妈妈也是寨子里最美的姑娘,特别热爱歌唱,这两个年轻人就相爱了,而后结合。但是就在班初出生一年多的时候,她的爸爸就去世了。从此她的母亲就再也没有唱过歌。直到班初来到我们的舞台上,当她的妈妈看到女儿在舞台上为全国的观众唱歌,当班初回到家乡,母亲抱着她流泪了,而且又一次开始放声歌唱。那个故事美得在我们的脑海当中让人挥之不去。

董卿的这段点评介绍不仅是从侧面讲述关于班初的一个故事,也是在渲染节目的情感气氛,使评委和观众对这位淳朴的选手产生一个美好的印象,为下面的评分做了铺垫。

同类推荐
  •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

    我们每天都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或是擦身而过,但是你可想过,这些我们视为习以为常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也许就是改变我们生活、让我们事业迈向成功的贵人?没错,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并不像我们的亲朋好友那样的重要,但是往往就是这些人才能以客观、抽离的观点提供我们事业的机会、看问题的方式,还有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互相支持与关怀。
  • 明星正能量

    明星正能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情场之路、职场之路、心灵之路,皆是歧路多多。生如梦幻泡影,须臾即变。如何行进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如何把成长路途中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如何探究到那最真实不虚的部分,是每个人或迟或早都要面临的选择,也是一门生命的功课。本书介绍了国内诸多一线明星们的能量转化之道。正如李光洁曾在接受访问时说:任何事情都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人生就像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颜色。从这个角度看,是阴霾和晦涩的,转换个角度,也许就看到了明亮的色彩。萨提亚也说过:改变是可以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的改变。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本书是村官上岗必备手册,提供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村官的角色,胜任工作。
  • 创新教育育英才

    创新教育育英才

    有关“培养模式”的概念,目前在各高校的研究中颇有争议,下面给出的是培养模式和与培养模式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几家之说,其中包含了我们对这些概念的认识。
热门推荐
  • 混沌江湖之刀神

    混沌江湖之刀神

    在江湖之中,从来都是身不由己的。烦恼轻抚手中短刀,我从来没有想过成为最顶尖的那一批人,被叫做高手的那一群人,很多人自称为侠,很多人自称为魔,但是我想成为我自己,于是我开始领悟!
  • 清平调:裳容

    清平调:裳容

    嘉绪三年,云王府王妃产下双女,天降祥瑞。熟知是福是祸?
  • 鬼王的腹黑狂妃

    鬼王的腹黑狂妃

    她是21世纪法医,医剖双学。她手里那把手术刀,医得了活人,也验得了死人。一朝穿越,竟成了京都叶家的庶出大小姐,还特么的是个不受宠的大小姐。初遇,他绝色无双,奄奄一息地躺在她院角的雪地里,她凭着自己那单薄的小身板,硬是把他从雪地里给弄回了她的房间。她给他疗养,照顾他一日三餐,直到他康复离去,她才有床好好地睡上一觉。再次相遇时,她和他都傻眼了。原来眼前这人,就是当初她选择离开京都也不嫁之人。而他也很是惊讶的看着她,原来,这就是他已事务繁忙一推再推,也不愿意娶过门的妻子……
  • 桃花剑至尊

    桃花剑至尊

    习剑之人拥有了《桃花剑谱》就拥有了绝世奇功,因此,一些武林败类不择手段夺取《桃花剑谱》,制造了一桩桩血腥惨案!陶氏家族因为拥有剑谱遭受了血腥磨难,桃花三剑客遇难,几乎惨遭灭门,少年英雄陶云贵跌落悬崖,急死一生,遭遇奇遇,终于学得了绝世奇功,打败了浮山二妖,清扫了观音神风教,灭绝了巫山魔鬼,成为了真正仙剑至尊……
  • 乾坤五门

    乾坤五门

    因同学的玩笑,主人公沮丧,被雷电带到了一个以实力为尊的武者世界,在新的大陆遇到了一生中的爱人,结交了兄弟,走上了复兴家族的道路,寻找传说中的神石,最终成为风云大陆的打不破的神话
  • 恶魔撒旦的纯爱哑恋

    恶魔撒旦的纯爱哑恋

    大雪纷飞,一座堂皇的房子内,发出争吵的声音。“沫儿,沫儿,你不能走!沫儿!”一个帅气的男生疯狂的叫着。“你这哑巴,你有什么资格留在韩家,皇室韩家,容不下一个哑巴!你给我滚!滚出去,不要污染了这块土地!”一个女子恶狠狠地说。一旁的中年男子没有说什么话,可怜的哑女被赶出门。“柳荆迭、韩益、柳琳琳!我不会放过你们的!”女孩在心中叫道。10年,公主归来,地狱中的曼陀罗,如烟花般绽放,来自地狱里的撒旦,10年前,欠下的债,是该要回来了!这只是个开始,魔女撒旦的复仇,现在开始。
  • 夜帝的赌神小妻

    夜帝的赌神小妻

    一出生就被说是天煞孤星,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父亲都把她送走了,她就这样磕磕绊绊的长大了,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一场机缘巧合竟然成了女赌神,还有有了不同常人的桃花运,是不是老天爷看她可怜,对她后半生的照顾?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他在《最好的我们》里是文娱才子路星河!他在《笑傲江湖》里是武林神话林探花!他在《隐形守护者》里是谍海传奇肖途!他在《天下第一》里是爱美人不爱江山逍遥侯朱无视!他在《都挺好》里是商界巨子石天冬!他在《我是特种兵》里是全能兵王庄焱! 他在《神雕侠侣》里是挽狂澜于既倒的一代天骄杨过!他在《诛仙》里是仙门巨擘林惊羽!李杰:“我只是条不想被催更的咸鱼啊。”诸天万界流传着属于他的传说,传奇仍在继续。。。目前进度:最好的我们,笑傲江湖,隐形守护者,天下第一,都挺好
  • 艾莉诺好极了

    艾莉诺好极了

    每当有人——出租车司机、牙医——问我做哪一行的,我都告诉他们,我是“坐办公室的”。九年了,从来没人问是哪种办公室,也没人问我在那里做哪种工作。我不是在抱怨,这很好。我一直避免与他人有所羁绊。我没有手机,基本不上网;我从不主动与同事聊天;除了社保局的,抄水表的,传教的,送外卖的,没人拜访我的公寓。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跟地球的连结微弱如蛛丝,只消一阵强风,我就能离地飞走,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每当沉默和孤独排山倒海而来,我就和波莉说说话。波莉是我的盆栽,是我童年里唯一幸存的活物,一路跟随我待过各式各样的寄养家庭。事实上,我就像波莉一样,只需要最低限的照顾和关注,大多时候自立更生。我知道别人背后怎么议论我:怪咖,奇葩,神经病。但我一点都不困扰。我很好,好极了。我不需要其他人──我的人生没有大破洞,我个人的拼图里没有缺块。至少,在遇到雷蒙之前,我一直这样相信着。
  • 无敌小人物在都市

    无敌小人物在都市

    他是杀手之王,但也是一个小人物。看一代杀手如何纵横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