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2000000055

第55章 战略决战的辉煌胜利(6)

七届二中全会从3月5日开到13日。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的重要工作人员有11人,因为交通条件等原因缺席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共20人。这是一次制定夺取全国胜利和胜利后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极其重要的决策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报告和总结。

毛泽东说,辽沈、淮海、平津三战役以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今后是要解决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国民党剩下的100多万作战部队。他指出:“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人民解放军不仅永远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我们必须准备把210万野战军全部地化为工作队,以便开展新解放的广大地区的工作。

毛泽东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他说,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当然,城乡必须兼顾,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在城市斗争中,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共产党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以便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城市中的其他工作,都必须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

毛泽东响亮地提出:“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现在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站在我们方面。”“我们希望4月或5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我们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就在中国共产党决心从全国范围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势力,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闭幕的两个半月中,四分五裂的国民党政府对“全面和平”的口号却喊得越来越响了。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临长江、南京城内已微闻炮声的情势下,众叛亲离的蒋介石被迫“引退”,于1949年1月21日离开南京,由李宗仁出来代行“总统”职务。但蒋介石实际上仍掌握着国民党政府残存的大权,并在筹谋放弃大陆经营台湾的计划。李宗仁在蒋介石“引退”的第二天,发表声明,表示“中共方面所提八项条件,政府即愿开始商谈。”看起来,李宗仁政府似乎愿意以中国共产党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开始和谈。其实,他只是想通过和谈,同中共实行“划疆而治”,以保住国民党统治的“半壁江山”。

毛泽东对这一切自然看得很清楚,但他为了减少战争对人民的损害,早日实现和平,还是复电李宗仁表示愿意同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开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不久,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早春的3月似乎和中国共产党有特别的缘分。1947年的3月,党中央离开延安,转战陕北;一年后的3月,党中央离开陕北向西柏坡进发;又过了一年后的3月,党中央又从西柏坡向北平进军。

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一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早晨,然而,这个早晨却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

就要出发了,毛泽东依然站在他的办公室里。这间小屋一切如故,只是桌上空空、墙上空空,卫士们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收走了,只剩下那套白木桌椅。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淡淡的烟雾慢慢弥漫开来。就要走了,就要离开这个小屋、这个小院、这个村庄了,离开这个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最后一个司令部,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伟大战略转变。

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9个月零29天,说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说不清有过多少次焦急和忧虑,更说不清起草了多少电报、文章,用过了多少纸墨。

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调动千军万马,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是震撼世界的大决战。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奠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稳固基础。毛泽东知道,他和他的战友们为之奋斗了28年的理想就要实现了,所以,当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在平津战役结束的那一天来到西柏坡时,毛泽东对这位由斯大林派来的使者说: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攻克南京、上海各大城市。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是建立新政权。这个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实现了整个民族的百年夙愿,绘制了新中国的伟大蓝图。

在这里,人们看到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伟大的新时代的开始。

漫长的28年,漫长的道路。从上海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到遵义,从遵义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这段实实在在的历史,这当中的困苦与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深刻地感觉得到,旁观者恐难以将之叙清。作为后来的人们,则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拂去历史的尘埃,跨越年代的距离,去接近它,去感受它,去为它怦然心动。

毛泽东走出小屋,走出小院,金色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他抬头望去,天空那么蓝,山那么青。

汽车队已经排列在通向村口的路上。村民们站满了整个村庄,在路两旁、在山坡上、在吐出绿色的田野里,人们用依恋的眼神默默地注视着毛泽东。

毛泽东抬起头,望着面前那一张张朴实、敦厚、善良的脸庞,望着那一双双没有任何矫饰的真挚的、动人的眼睛。哦,又是一次告别!一年前,毛泽东在离开杨家沟时,他曾看到过这样的目光,今天,他又看到了这目光。

汽车开动了,发动机发出轰轰的声响,然而,毛泽东似乎没有听见这声响,他默默地注视着窗外,注视着那向后退去的土地和山峦。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一行进入北平西郊。

4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后又加聂荣臻)为代表组成的中共代表团,与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4月15日,中共代表团在尽可能地采纳国民党政府代表团提出的意见之后,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定案)》交国民党政府代表团,限南京政府于4月20日前表态。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签字,和平谈判破裂。

当晚,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4月21日,毛泽东起草并发布了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根据毛泽东和朱德发出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第二、第三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乘风破浪,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长期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

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那天下午,毛主席起床后,手里拿着《人民日报》号外,从屋里来到了院落的凉亭里。他坐在藤椅上,看起报纸来。因为报纸上登的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所以他看报时心情是很高兴的。看完报纸,也没有在院子里散步,也没有和任何人交谈,他就回到办公室里去了。在办公室里,又把报纸看了一遍,边看边在报纸上画了一些杠杆和圈圈。看上去,毛泽东似乎还比较平静,其实,此时他的胸中正宛如滚滚的波涛,汹涌澎湃。他铺开纸,给刘伯承、邓小平写了贺电后,又挥笔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赢得人心,赢得全中国

每个时代,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伟大人物的印记。毛泽东正是这样的伟人。在与他同时代的人物中,没有人能与他相匹敌。几乎没有人怀疑这是共产党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毛泽东那魁梧的身材,那深植于东方文化深厚土壤的鲜明的性格、浪漫的气质、幽默的谈吐、深邃的思想、横溢的才华、博大的胸怀,所有这些都成为中国人拥戴崇敬他的条件。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两句诗反映了毛泽东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也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意愿。当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时,国民党的总兵力还有204万人,控制全国人口的58

%,城市的63%,土地面积的73%。上海、青岛等地驻有美、英等国的军舰和海军陆战队。但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已被歼灭,剩余的军队中只有白崇禧部和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部还有较强的战斗力,胡宗南部正由西北向西南撤退。由于人心已去,士气涣散,已难以组织坚强有力的抵抗。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实力派中,不少人不愿再打内战,正在酝酿起义。大进军的形势十分有利。

在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号令下,人民解放军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大进军。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他的事业王国为他的慈善事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在短短的10来年中他从露宿街头的摆摊者,迅速成长为拥有几十亿资产的亿万富豪。他从挣得第一分钱开始就开始做慈善,一直以来都是以“半捐”的姿态屹立在慈善界当中,而且不是死后“半捐”而是随时“半捐”。他一直高调做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了沉寂中的富豪界。高调的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善、另类的“裸捐”,这个慈善界“非主流”的头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如果你对陈光标感兴趣,请不妨翻开胡洁萍所著的《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其中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 王者之地

    王者之地

    《王者之地》讲述了: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时,途经鄂尔多斯。他目睹了这里水草丰美,梅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他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感慨之余嘱咐左右:“我闭眼之后可葬于此处。成吉思汗贺崩后,这里建筑了万世永存的成吉思汗陵,这里成了大汗灵魂保佑下的王者之地,这里演绎了蒙古儿女崇敬祖先、热爱家乡的一系列传奇故事……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热门推荐
  • 高血压饮食密码

    高血压饮食密码

    本书从二百多种有益于高血压病的食材和药膳进行重点解析,详细讲述了各种食材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并教会读者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合理搭配,科学烹调,从而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规划好自己的饮食。
  • 词径

    词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个逆袭的网瘾少年

    那个逆袭的网瘾少年

    一款名叫破晓的游戏爆红网络,经久不衰,林柒,一名实力超群却甘于平淡的破晓现役3线不知名小战队的替补选手,联盟狙神管他叫师傅,退役的前任剑圣喊他个大哥。而这份平静的生活,却在破晓10周年的周年庆上被打破了..."我是谁?"“我只是一个逆袭的网瘾少年罢了。”(作者本人极度懒散,想写就会写,不会追着要推荐票,每天不定时不定量更新,看心情叭)
  • 空间戒指之最强魔术师

    空间戒指之最强魔术师

    事业、爱情失败的黄维,在回家路上抓到一条鱼,在鱼肚里得到五行空间戒指。在不断的升级戒指中,黄维的本领也随之强大,他妆扮黄家驹,张学友无人能识破,他组建足球队黄家军一路横扫,足协无可奈何,他驯服海洋生物举行大型魔术表演,他切原石、斗赌王、捞沉船、寻宝藏,倍受美女青睐,他是绝世明星,也是最强魔术师。
  • 明末金书生奇事

    明末金书生奇事

    满清该入关就得入关,大明该亡就得亡,不魔改历史,不意淫逆天,不龙傲天不种马……(那他么还有什么看点)以真实历史人物为原型,以崇祯二年、崇祯十七年、顺治十八年为节点,书写一个小人物的传奇人生……
  • 灵魂光辉

    灵魂光辉

    左手魔法,右手长剑,敢笑天下英雄!这是一曲剑与魔法的旷世传奇。
  • 蓝之冰

    蓝之冰

    还要堆砌多少悲伤,才能聆听你的声音,若无其事地紧闭双眼,孤寂着,心竭若死,祈求温暖,现实又要承受起几多伤痛,蜷缩在冰之花里,痛苦和悲伤,一忘皆空……
  • 擎天霸者

    擎天霸者

    本以为普通的一生就此过去,没想到啊,一场突如其来的穿越
  • 西行录

    西行录

    一部关于英雄联盟的“西游记”(不玩游戏的也可以看)“你觉得有佛吗?”“信则有,不信则无”“那你信佛吗?”“有就信,没有就不信”既然地藏王菩萨已不在,当阿弥陀佛又成了禁忌,就让我来普度众生!让世人争渡!
  • 狼情:双刃

    狼情:双刃

    古怪的学院古怪的班级每逢十五月圆必是空无一人.破碎的家庭残损的身体,心灰意冷被送回故乡.古怪的班级古怪的人,在这她似乎也是多余...却又不是如此在这她找到了友情亲情还有刻骨的爱情.两把各家族先祖守护的利刃磨砺了他们的情好在最后终是得一人心携手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