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2300000043

第43章 古今音韵变迁总论(2)

政府方面既任其自然,不加统一;民间还没有人作韵书,来审定字音。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韵部混杂,自是意中事。

第三期的音

13.第三期的音,却比第二期要有条理,因为从这一期起有书了。第一部书,是——

魏李登的《声类》。

后来又有——

晋吕静的《韵集》;

南齐周颙的《四声切韵》。

此外见于陆法言《切韵序》和《隋书?经籍志》的,还有好几种。这些书,现在都已亡佚,所以他的内容如何,是不能知道的了。

14.他们定音的标准,还有可考的。北齐颜之推《家训》的《音辞篇》里说:

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高贵乡公不解“反语”,以为怪异。自兹厥后,音韵蜂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指马之谕,未知熟是。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

照这段话看来,可以知道这第三期的韵书,是用当时的首都的音作标准的。但这期的中国,分作好几个国:起初是魏、蜀、吴三国鼎立;中间是晋朝和十六国各占一方;后来就是南北朝对峙。当时的百姓,生在那国,就认那国为正统。作韵书的人,就拿他所生在国的首都的音定为标准音了。但是首都的音,其价值本来和各处的方音没有什么高下。要是遇到那些过于俚俗,不能行远的音,就不能完全依用,总得把各处的方音兼取几分。所以颜之推说“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了。

15.这期韵书的分韵分纽,究竟和第四期的《广韵》诸书怎样的不同,现在固然无从断定。但也不是绝无可考的;因为这一期的诗,现在存留的还很多,只要有人把这些诗中用韵的字,照顾炎武、段玉裁他们考《诗经》的韵的方法,排比起来,假定为若干韵部,这不是不可能的事。还有唐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其中采取这一期的人所作的反切,又是非常之多。如能把他采辑出来,和《广韵》的反切参证,则这期的音,必可发明许多。

第四期的音

16.第四期,是韵书很完备的时期。这期有四部最有名的韵书,就是——

隋陆法言的《切韵》,

唐孙愐的《唐韵》,

宋陈彭年等的《广韵》,

宋丁度等的《集韵》。

17.这四部韵书,后面三部,都是《切韵》的变相,可以并作一起论。现在《切韵》和《唐韵》都已亡佚,就剩了《广韵》和《集韵》了。所以现存的韵书,以《广韵》为最古。

《广韵》卷首,刻有陆法言的《切韵序》和孙愐的《唐韵序》。陆序有云,“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照这两句话看来,知道陆氏审定音韵,是兼采南北之音的,不是以首都之音为标准的。这是和第三期不同的地方。

18.一国之中,语言统一,是很重要的事。所以对于不同的语音;在学理上虽然不能判断他们的是非;在应用上却不能不在这许多不同的音的中间,拣选一个,作为标准音。

这选音的时候,拿什么来作标准呢?我想,这是没有一定的,只能看当时的情形来定夺。所以如周朝的时候,是诸国并立,中国尚未一统。所谓“王室”也者,不过是诸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这一国因为兵力强盛的原故,迫令别国去服从他,尊他为天子,服从他的政教;那么,全国的语音,自然就拿他的来作标准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全国又不统一,但是大家都是认己国为正统,目别国为僭伪。彼此既不相下,则定音的标准,只好各从其主。就是颜之推所谓“共以帝王都邑……为之折衷”的办法。所以那时候虽有韵书,虽有标准音,都是不止一个标准音。到了陆法言的时候,在政治上,南北是统一了,但是,南朝从魏晋以来将近四百年,是个独立国,他的文化,程度是很高的,和北朝是不相连络的;兼之对于声音的研究,南朝人又是特别擅长的。要是因为政治上统一于北朝,就定北音为全国的标准音,叫南人完全牺牲他研究了四百年的成绩,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切韵》只能兼采南北之音了。

19.孙愐的《唐韵序》里说:

陆生《切韵》,……随珠书类,虹玉仍瑕,注有差错,文复漏误。若无刊正,何以讨论?

《广韵》书首,即题“陆法言撰本”数字。那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的敕中说:

旧本既讹,学者多误。……爰择儒臣,……校雠增损,质正刊修。……仍特换于新名,……宜改为大宋重修《广韵》。

《集韵》卷首的《韵例》中说:

先帝(宋真宗)时,令陈彭年、丘雍因法言韵,就为刊益,景祐(宋仁宗)四年(1037),太常博士直史馆宋祁、太常丞直史馆郑戬建言,彭年、雍所定,多用旧文,繁略失当。因诏祁、戬与国子监直讲贾昌朝、王洙同加修定;刑部郎中知制诰丁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李淑为之典领。今所撰集,务从该广。

照此看来,可知《唐韵》、《广韵》和《集韵》,对于《切韵》,不过加若干字,改几个音,于法言定韵的标准,是没有改变的。所以现在《切韵》虽亡,幸而《广韵》书在,我们尽可据了《广韵》当作《切韵》研究(本编所说《切韵》如何如何,都是据《广韵》说的。有时称《广韵》,有时称《切韵》,因为图称说的便利,所以名称不能一律)。

20.《切韵》这部书,因为是“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所以前乎《切韵》的周汉六朝之音,后乎《切韵》的元明清和现代之音,大致都不出《切韵》的范围。我们现在无论考求周汉的古音,或说明现代的国音,都该拿《广韵》作为重要的参考书。

21.唐朝末年,有守温定《三十六字母》这是专门讲“音纽”的。和《广韵》合起来研究,可以明白当时的音纽和韵部。不过《广韵》里的音纽,和守温《字母》不尽相同(《切韵》和《广韵》也有不同),所以守温《字母》,虽然是这第四期中专讲音的东西,但是这一期的音,不能完全拿《字母》来包括。这其间的异同,在第五讲里说明。

第五期的音

22.第五期的标准音,与第四期大不相同。你想,《切韵》这部书,是作于南北初混一的隋朝,历经唐宋两代,七百年间,政治有改变,文学有革新;那么,这标准音自然也发生变迁了。

怎样的变迁呢?就是把隋唐以来兼采南北的标准音,变为偏重北音的标准音了。现在把他分开讲一讲。

23.(ㄅ)政治的改变。自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以后,直到蒙古可汗统一中国,这三百余年间,外族的势力,一天一天的强盛,起初是割地,中间是分了半个国家去,最后竟灭了中国,进来作中国的皇帝了。这割让的,都是北方的土地;元朝的首都,就是现在的北京。外族对于中国,能由侵略土地而到了占领全国,则势力的雄伟,自不待言。当时中国的百姓,震于他们“长驱直入”之势,俯首投降,又作他们的官吏,则语言的声音,自然就跟着他们改变了。他们的首都,就是他们的势力的中心点。首都的语音,就是他们的官话。汉人仕于其朝者,自以能讲官话为荣。归乡以后,再把官话来夸耀乡里;乡里的人,“情钟势耀”,彼此学习官话,这都是意中所有的事。因为这么一来,首都的官话的音,自然渐渐的成为标准音了。

24.(ㄆ)文学的革新。陆法言作《切韵》,其用意在乎审定声音,并非为作诗者押韵之用。他的序说里说,“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因此,他所分的二百六韵,其中有若干韵列字甚少。唐朝以诗赋取士,拿《切韵》作为“诗韵”用,就不得不把那些字少的韵和别的韵合用,以便押韵了。那主张把(切韵)里若干韵合用的人,唐朝有个许敬宗,宋朝有个贾昌朝。二百六韵,经许、贾两人的合并,实际上只有一百七韵了(南宋末年,有个刘渊,他把这合用的各韵,老老实实并合为一百七韵。元朝又有个阴时夫,他把一百七韵中又并了一韵,成为一百六韵。均详第五讲)。这一百七韵的合用,全是卤莽灭裂归并的:尽有母音同的韵不合用,母音异的韵反合用的;于音理上和自然的语音上都说不过去,只有那些爱作律诗和绝句的人遵用他便了。宋朝的词,是当时的新文学。因为其中多用当时的活语言,并且还要合入乐器的原故,就不能用这种不合音理不合自然语音的韵了。所以词的用韵,别有一种面目,和那一百七韵的固然不同,就是和《切韵》也不相同,大概是依着当时的语音用韵的。据此看来,可见宋朝的音已经和《切韵》不尽符合了。到了元朝,北曲大兴。作北曲的人,几乎都是北方人。曲中文句,都是用北方的语言作的,则押韵的字,当然是纯粹用北音,决无再守《切韵》以来的归韵之理。后来北曲作得多了,周德清据了来作《中原音韵》,于是元朝的标准新韵书就出现了。

北音在政治上认他为一种很漂亮的官音,在文学上又认他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新韵。因为这两个原故,渐渐就成为全国的普通语音了。

25.《中原音韵》初出的时候,社会上未必就公认他为一种新韵书,不过当他一种“曲韵”便了。可是大家讲话的声音,于不知不觉之间,早已同化于北音,早已默认北音为标准语音,——不过他们虽然默认,他们自己还没有知道罢了。所以到了明朝,那部奉旨编纂的《洪武正韵》,竟用了《中原音韵》来作蓝本。

26.明清两代的文学,除了几部好的小说以外,简直说不上什么。那班“古典派”的诗人,守住“烧料”的主义,于是排斥《洪武正韵》等书的韵,仍守唐宋的韵——不是《切韵》,就是那阴时夫的韵。他们以为如此,则可以保存旧韵了。然而无聊文人对于旧韵,虽时时争持于纸上,而实则节节失败于口中。不但一般人的口不肯服从他们,就是他们自己的口,也拗不过环境的势力,不能依着阴时夫的韵读书讲话。所以他们虽然“痛斯文之将丧”,终不能“回既倒之狂澜!”到了现在,制定国音,还是沿用《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一系的音。

第六期的音

27.第六期,就是现代了。现在的标准音,就是注音字母。

1913年,教育部召集读音统一会,由各省选派代表,并延聘通人,商订全国公用的标准音。结果,即制定三十九个注音字母;并取《音韵阐微》(清雍正时的韵书),于其中选取六千五百余字,审定他的读音,注上注音字母。这注音字母是全国公用的音,也可以称为“国音字母”。

会事既毕,即由会中将审定的六千五百余字,编成《国音字典》,并将《音韵阐微》中未曾审定的六千余字,也比照已审定的注上读音。此外还加上普通应用而为《音韵阐微》所无的六百余字。

28.注音字母定音的标准,虽然本于《中原音韵》以来的韵书,可是这样制造记号以表声音的方法,却为前此所未有。这是中国表音方法的大进步!

以前表音的方法:表明一个字的音,是用反切的;表明许多同母音的字,是用韵书的。这反切所用的字和韵书的韵目,还是汉字。因为不知汉字的音,所以才用反切,才分韵部,乃反切和韵目仍用汉字,则对于不识字的人,毫无用处。这是中国以前表音方法的大缺点。现在有了这种音标的记号,则今后对于文字容易认识,对于音读也容易统一了。

29.从元明以来,虽说因为政治和文学上的关系,北音成了全国的普通语音,但绝不是以纯粹的首都的音为标准。这是因为首都的音不能完全采用的原故(详14节)。《中原音韵》大概就是如此。《洪武正韵》,因为是一代官书,所以更不能不“参校方俗,考核古今”。到了现在的注音字母,还是如此。当读音统一会开会的时候,劳乃宣氏曾经发表过一篇意见书。他主张取全国中最多数和纽韵最简少之音,合于上列二条件之音,就是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东三省及江苏、安徽北部之音,所以国音应该以此类之音为标准(原文详载第三讲中)。后来审定国音的结果,即从劳氏之说。

30.上面所述的六期,又可以括为四期,就是——

第一第二合为一期,以第二期包括于第一期之中。这期的音,以形声字的“声母”为根据。

第三第四合为一期,以第三期包括于第四期之中。这期的音,以韵书为根据。

第五期的音,还是以韵书为根据,不过这期的韵书,和前期大不相同了。

第六期的音,以音标为根据。

31.本编就这四期,分成四讲。每讲说明那期的音韵和他期不同之点。因为国音字母是今后通用的音标,所以首先讲述。次讲元明之音,次讲三十六字母和《广韵》二百六韵,未了讲近人所假定周秦古音的纽韵。各期的纽目韵目,都用国音字母和他对照,以明其异同。又因为以前的纽韵,有些音为现在所不用的,注音字母中未制字母,所以又列罗马字母,藉以明其音读。

同类推荐
  •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英文版)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英文版)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100余万字,于1580—1588年分三卷先后在法国出版。此后,该书再没有绝版过。《蒙田随笔全集》卷帙浩繁,旁征博引,文采斐然,娓娓动人,与培根的《人生论》和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已经收录于“最经典英语文库”),并称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之作。从此,随笔(essay)作为一种文体确立下来。《蒙田随笔全集》创作的背景正是法国内战期间,宗教战争的残酷深深刺痛蒙田的心,家国离乱的悲哀与痛楚,贯穿随笔创作的过程中。然而,思想者的身份使他在创作中尽量保持一种理性和深沉,他将愤懑之情化作清新激扬的文字,通过谈自己而谈人类、谈世界,侃侃而谈中,引导人们去体会文字间蕴含的人生真谛。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

    本书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卷,收录了《赋与中国现代新诗》、《郭沫若与巴蜀文化》、《鲁迅旧诗新论》等28篇文章。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热门推荐
  • —与神同行—

    —与神同行—

    这是一个灵气复苏的时代,无数天骄横空出世,却终究落得黯然收场。那一日,大地裂开了缝隙,山峰塌陷,骇浪咆哮,世间从此变得不再平静。那一天,冷酷大叔和苦命少女相遇,在那以后命运就紧紧纠缠在了一起。穿梭火海,跨越生死,不停的闯荡又不断的跌倒,可依旧一次又一次爬了起来。多年后,脑海里依旧还记得大叔曾说过的一句话:“我若在一日,你便不会死!”我不信命,也不信运,但我,信大叔!
  • 快穿之循道

    快穿之循道

    【无cp快穿文,不喜勿入】系统搜索到洛拾白时,她躺在木棺中,被封印的红光从她身上亮起,她却笑得恬静而温软,不像是要被封印,倒像是要去奔赴一场盛大的旅行。它趁她还清醒的时候与她对话,解释了自己的来历以及目的。最后它问:“你好,请问你确定要和我们合作了嘛?”洛拾白喃喃:“……穿梭万千世界,修复世界漏洞?——好极!”她自出生起就被困在一处,思慕外界风光而不可得,只能从书里窥见一二风采。如今却有这奇遇,岂不妙哉!她看完合同条款爽快答应,毅然而然地踏上了这未知的旅程。【看书之作者大大给可爱小读者的温馨提示:1.作者是个萌新哦不咸鱼。2.把这本书加入收藏吧,您能体会到养女鹅(书)的快乐!其实就是因为本人是学生,学业为重,更新不定,不过不会弃书哒,毕竟是正儿八经写的第一本(?)3.文难免会有bug,但我一不更新就会去翻前面的章节自己看,所以能保证尽量修到相对完美。不过如果有看书的小可爱给提意见,我也很高兴哒,毕竟不用自己找(喔我暴露了)4.如果追一本等不及,可以追十本,这样就等得到我更新啦!(虎狼之词)】
  • 栀子花开因有你

    栀子花开因有你

    栀子树下有一个少女看着栀子树上的花苞,好像在期盼着什么,瑾年,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 错捡失忆总裁

    错捡失忆总裁

    她七岁生日惨遭灭门,是伊家家族留下的唯一血脉。消失十年,回到A市,只是一家小企业的小员工,晚上到便利店打工。他不但是黑道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帮老大,更是能玩世界经济于鼓掌之中的神秘总裁。他从小就经过残酷的魔鬼训练,做事心狠手辣。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在伊恋在晚上回家的路上救了他。如果他们没有背负家族的深仇,将会是特别恩爱的一对。他恢复记忆后,她不再是他最疼爱的人。三年的分别,他变得越来越心狠手辣。三年后的回归,她众星捧月。经过这三年的洗礼,她从钢琴家蜕变著名歌手,又从著名歌手转向家喻户晓的国际巨星。三年后的相遇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他们是否还能携手共度?
  • 重生无忌:青梅萌妻太嚣张

    重生无忌:青梅萌妻太嚣张

    “你冷漠无情无理取闹!”女人穿着睡衣,站在他面前闹腾。“谁无理取闹了?”男人眼睛都不抬一下,继续玩手机。“就是你这个变态老欺负我!”“我还可以更变态一点,你要不要试试?”男人终于抬起头来,笑容里怎么看都带着些不怀好意。站起来,弯下腰,修长的手指捏着手机给女人看,屏上正显示出一个小女生提着个裙摆,裙子兜起来,里面装的全是奶糖,蠢萌蠢萌地对镜头笑。“啊!我命令你,立马删掉这张照片!”瞬间炸毛了,女人猛的扑了过去,大灰狼张开手臂欣然地将小白兔纳入怀中。“老婆,晚上再来大战三百回合,明天你要是不赖床,我就把这照片删掉。”(腹黑萌宠文,青梅竹马,每天保证更新,欢迎入坑)
  • 神级武侠系统

    神级武侠系统

    被神级武侠系统绑定的梁凡,走上了强者的道路,一个个武林高手被他召唤,传说中的武学典籍,起死回生的丹药,……冷艳的校花,火爆的警花,温柔的御姐,……一个个美女都纷纷而来!
  • 与君共赴桃花宴

    与君共赴桃花宴

    一个是逍遥自在的蝴骨仙,一个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魔界大公子,他风一样的闯入她的生活,千年老树得以开花。那一日,她戏谑的挑起他的下巴:“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人了!”他只是笑而不语。半个月之后,她被他一剑穿心,她消失在所有人的生活中,他疯了似的找她,十年之后,再次相见,她忘了所有的一切,可他却说:“前尘往事,忘了便忘了,我们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可此时,两人已身处巨大的阴谋之中。“许了什么愿?能告诉我吗?”“我希望这件事结束以后,就开一家茶馆,我来说书,你来煮茶!”他再次笑而不语,当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还有什么资格许下承诺呢?
  • 欠我一个早安吻

    欠我一个早安吻

    【暖宠温馨文,乌龙恋爱,假戏成真】连川一直以为,爱上程苏夏是在那年冬天,她坐在他的店门口,像个走失的孩子。小姑娘中分的长发有些散乱,脸蛋还有余红,一双猫儿似的眼睛里氤氲着水雾,连川被那双眼睛“刺溜”电了一下,竟然有一种酥麻感从他脚底板直往上蹿。连川的心跳乱了,用力地捂了捂心脏,吸进一口凉气。后来许多年,连川突然明白,原来他对程苏夏早已觊觎多年,藏也藏不住的喜欢。—————程苏夏一直以为是自己先动的心,所以爱的更多一些。直到某日,某人拿出一张保存完美的情书。她才知道,原来一直有人,毫无指望的等着她。
  • 独掌寰宇

    独掌寰宇

    主角语录你们只看到了我背后的辉煌,却看不到我眼前的落寞!天地不仁,我自仰天笑沧桑;红尘不义,独坐高台掌乾坤!天要阻我我就灭天,神要挡我我就屠神,你要挡我,抱歉你不配!
  • 宫女时锦

    宫女时锦

    大昭京师有言道:温氏有女,淑慎其身,才可咏絮,貌妖且丽。世人只知有女当如温时姝,却不知温氏亦有奇女温时锦。生前卑微如蝼蚁,死后让几位天家皇子念念不忘,可大昭史书从没有关于温时锦的只言片语。前小半生假死进深宫成掖庭宫女,助堂姐温时姝荣宠后宫冠盖京华,将温氏家族推向大昭权力巅峰。后小半生被砍掉双腿,毁掉容颜,囚禁于铁笼,一生灼灼其华最后付与一炬。既生姝,何生锦!嗜血归来,且看她运筹帷幄,枕戈剚刃!且待她步步为营,荣宠后宫!且让她扶助夫君,一统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