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12600000048

第48章 印刷术

李松说:“其实牧民们赚点钱真是不容易,草原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很辛苦地把羊养大;而编织这些羊毛制品也非常累,我自己就试过,所以很清楚。我们应该给别人留条路。”

最终,朝堂之上做出决定:由工部加紧挑选数百名熟练女工,进行培训,然后派往各牧区,教牧民们制作毛线和各种纺织品,并负责收购最初的羊毛制品。等市场培育起来后,再交给商贩们打理。

同时还规定:中原商贩原则上不得从牧区购买羊毛,如果购买了,则过关卡时会被征收较重的税。从牧区购买的应至少是毛线,纺织品更好,这些一律不收税。

李松觉得比较满意,这样的话,可以保证牧民们有一个不错的收益,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没问题。如果勤劳的话,甚至可以发家致富。

这些措施看似是在帮牧民,其实是帮晋朝。取得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也有利于下面即将开始的发展计划。

农历8月,第三次收获的季节。跟去年一样,公主留了些玉米、土豆、红薯,其他大部份都上交了粮仓。她送了些到宫里,也送了些给贾南风。这位太子妃没说什么,收下了。

这几天,展会上订货的大臣们,纷纷把货款都送来了,都是全额付款。

饥饿营销厉害啊,都怕地毯买不到,抢着先付钱,连皇上也不例外。当然,接下来肯定优先为皇上做地毯,这个没人敢争。

现世界里,手工羊毛制品就很受欢迎,到了新世界也一样。比如一个羊毛帽子,就可以卖1两银子,在茶卡盐湖那里能买2只羊呢!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在大都市卖出,价格果然不可同日而语,古今都一样啊。

最典型的是羊毛地毯,李松的定价是每个50两,已经收到了6个订单,而且都已付款。这订单够女工们忙活一阵子的了。

假如将来由牧民家庭来编织出羊毛地毯,就算商贩要赚取大半的利润,牧民家庭也可得到大约20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中原家庭一年的基本生活费了。

当然地毯的需求毕竟没那么大,但是那些帽子、围巾、袜子、手套,需求还是不少的。最大宗的应该是毛线了,李松已经预感到每年需求量巨大。

现在就等工部一步步来推进这个过程了。哪想到这个时候,工部派人来找李松,要求把那些资料给他们,不然没法培训女工。李松也只有这么一份,但工部的事要紧,他只好把资料先交给工部,只留下了一本《棒针编织大全》。

工部尚书裴秀拿到李松送来的厚厚一沓资料,惊叹不已,他没想到看似不起眼的羊毛,竟有这么多的工艺,可以制作这么多种物品。

不过,这资料上也有很多奇怪的符号,比如1、2、3、a、b、c之类,他从没见过。幸好资料上的繁体字都还是认得的,配图也看得很清楚,那些怪符号并不影响对资料的理解。但是,这么好的资料只有这独一份,确实太少了,不利于培训,要是再多几份就好了。

安宁侯府这边,李松也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工部的努力有成效,势必会生产出大量的毛线。随着毛线热销,对棒针编织资料的需求也会很大,几千、几万本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么多本书,回到现世界去打印是不现实的,只能因陋就简,在这里印刷。

而印刷术作为华夏四大发明之一,目前条件下完全能够实现,且对于文化、教育事业意义重大,符合李松选择项目的原则,因此他马上就把印刷术作为下一件事了。

历史上,晋朝时印刷术尚未出现,直到唐朝时期,开始出现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工艺,一般用枣木或梨木作板材,在板面上刷一层浆糊,再将原稿写在薄而透明的纸上,反向贴在板上,用刻刀按原稿把图文之外的部分去除,即成为印版。在印版上刷墨,把纸铺在印版上,用刷子轻匀刷过,图文就转到纸上了。

雕版印刷的缺点是:每个字都要刻在版上,雕刻工作量很大。因此,宋代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元朝的王祯创制了一套木活字,用其试印县志,效率很高。王祯还设计了转轮排字架,活字依韵排列在字架上,排版时转动轮盘,方便人取走木活字,提高排字效率。

此后木活字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传入欧洲。德国的谷腾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印刷技术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被誉为“文明之母”。

到了现代,在电脑排版印刷出现之前,印刷行业都采用铅字。不过考虑到晋朝的情况,李松决定还是采用简单易行的木活字。

李松打印的资料,都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基本上都是图文混排。现在需要重新编排,把文字与图片分开,文字部份全部用木活字排版印刷,图片部份则只能采用雕版印刷了。

而木活字印刷,就得先制作木活字,常用汉字都有几千个,每个要制造几份,使用频率高的汉字,如“之乎者也”、“的地得”,还要多制造一些。而且此时的汉字都是繁体字,笔划多,所以光是雕刻木活字的工作量就已经很大。

这个事情看来还是得麻烦张华了。李松去见了张华,介绍了木活字印刷的原理。

张华不愧是读书人,他很快就明白了木活字印刷的原理。其实也好理解,古人多有私章,朝廷也有很多官印。而木活字印刷,不就是这些章、印的大规模使用吗?整本书都是由一个个的章、印组成的。

张华非常兴奋,怎么他就没想到这方法呢?此前,所有的书都是靠人工抄写来传承,不仅工作量大,书的数量也始终有限。如果采用这种印刷术,不就可以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吗?这真是读书人的福音啊。

同类推荐
  • 我的老婆叫李瓶儿

    我的老婆叫李瓶儿

    当客轮倾覆,蒋文蕙把自己的救生圈给了酷似初恋的陌生女子;当他睁开双眼,自己的老婆竟然是李瓶儿。作为男人,心里是多么的纠结。请看他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在陌生的大周杀出一片天空,携手红颜,泛舟中华。
  • 汉斋

    汉斋

    我四岁跟着一位奇怪的老书生读了整整十年书,然后有一天老书生要走了。我问他,你走了我怎么办?他说,大汉长安有一间斋院……于是我不远万里从极北走到了长安,认识了大河那位雪女,西凉的那杆金枪,国公府的那位天才,斋院里的诸位师兄姐,还有看门的那条大黑狗。
  • 大齐乱世史

    大齐乱世史

    一部齐国的兴衰史!不狗血,不太监,没有绚烂的武功,只有平淡的历史.美人一更新,这是我第一次写作,前面可能有些枯燥稚嫩,但我后面回越来越精彩!
  • 锦衣王侯

    锦衣王侯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
  • 铁血新中华

    铁血新中华

    很无奈的封笔了,对不起大家
热门推荐
  • 蜀唐

    蜀唐

    东汉三国,兵戈铁马,平安与安宁是百姓最大的期望,却难如登天。战乱年代,苦的是百姓,死的是军人,胜的是皇帝,赚的是商人。在这乱世,幸好有他(她)。她对他说"你是我生活中最耀眼的光。”他对她说“你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宝”
  • 与蛇共舞

    与蛇共舞

    好奇、爱管闲事的普通女职员,不断的被鬼和妖痴缠,她一次又一次被陷入困境!经历赋予成长,她在凶险的过程中蜕变,在蛇妖的帮助下,踏上漫长的女天师之路……阳光的大男孩,有着人与妖结合的肉身,他挣扎过、懊恼过,却逃不开命运的磨盘,相爱之人突然成了杀母仇人,而且情系两男,他该如何选择?他是狐妖,美貌与智慧并重的男狐妖,从邈视到守护,他天上人间至死不渝的守着她,哪怕为了成全她放弃生命……
  • 遗失的土夫子

    遗失的土夫子

    叶寒,你认识自己吗......一个普通的青年,偶然的下了一次墓,不仅颠覆了他对世界的认知,还冥冥中觉得自己与某些未知有隐秘的联系。他想弄清缘由,可离真相每近一分,他失去的东西就多了一分......
  • 大辽王

    大辽王

    何为天下?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受困于天下霸业之争?英雄气、儿女情、侠义、野心。该何去何从……
  • 少帅夫人太厉害

    少帅夫人太厉害

    遇见本就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可能早晚都会遇见,可能过程和结局会不一样但是现在遇见了就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她误入他的视线内——他直接闯进她的生活中原本平静的两人,可能也只是会按着生活的轨迹继续生活,现在却因为对方的出现,打乱了一切,把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原本交际的轨道偏离,将两人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宛城最尊贵的公子哥,她不想与他有关“水信儿,你只能是我的”她对闯入自己生活里的这个人无法预料,也无法控制“你······”最后却也无法控制的爱上和依赖她知道他杀伐果断冷血无情,但是却对她极好“你疯了”“遇见你,我就没理智过”
  • 樱花树下的笨蛋女孩

    樱花树下的笨蛋女孩

    蓝诗凝一个人走在去悬崖的路上,她的泪不知道流了多少为这份爱情付出了多少换来的却是他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的事实无法掩盖的事实。那一刻她绝望了,她累了她想要放手。不过她蓝诗凝一辈子都没有输过也绝对不可能输,她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从哪里相遇就从哪里结束,她独自向悬崖边走去……
  • 神荒灵

    神荒灵

    我要保护部落,保护自己的妹妹,所以要让自己变的更强,一位少年从海棠走出来,为了自己的承诺,必须变强才行。
  • 噩梦的彼岸

    噩梦的彼岸

    一次调查死亡的案件,让身为大学生的韩洛对这个世界有了重新的认识。在学校里他被人当成笨蛋的自己,究竟是什么人,这个世界又真的像肉眼所见的那样真实吗?
  • 邪尊宠妻:腹黑小兽妃

    邪尊宠妻:腹黑小兽妃

    【一对一爽文,放心掉坑】前世她是神枪手女特工,因执念来到异世,原本身份显赫,却生在冷宫。是公主却背负母“通奸”的罪名。孤苦无依、敝衣粝食,草包、废材是她的代名词。有一手惊天的医术,却是让人闻风丧胆毒仙。亦正亦邪全凭心情。下毒快哉快哉,毁容?不救。不死不医。中毒?除非万金报酬。废材?就让世人看看什么是绝世天才,丑陋?闭月羞花也不及她半分。孤女在逆世中傲视苍穹,废材草包也能成就一番霸业。
  • 风浪的江湖

    风浪的江湖

    一个有侠肠而无侠才,负侠气而无侠资的男人,因母亲早逝,父亲懦弱,为保护家人,他从小学了武术,之后再没有人敢欺负他们。结婚开始安定的生活后,他蓦然发现,当初对家庭付出最多的自己,却活成了兄弟中最落魄的一个。他苦闷,却又无法言说,为求心理的慰藉,他开始整日把“我走南闯北,闯荡江湖”挂在嘴上,这为他招来许多嘲笑和欺骗。为求解脱,他开始借酒浇愁,酒后就对妻儿家暴。几个孩子因此不敢同他亲近,并且都或多或少有了些心理问题。浑浑噩噩走完大半生。当年老衰弱时,他才发现,他所谓的江湖,已把他和儿女们隔到了江湖两岸。父子父女之间,相对时只会彼此局促!只有和他争吵打骂了一辈子的老伴,才能和他有两句共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