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5900000004

第4章 奴隶制五刑(2)

在夏、商、周三代,劓刑的使用都比较普通。同黥刑类似,三朝以劓刑处置的罪行均有一千条。战国、秦及汉初都有劓刑。劓刑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肉刑并用,或作为劳役刑的附加刑。如劓、黥并用,被割掉鼻子本来已使人难以抬头见人,又施加黥刑,就更加使人丑陋不堪,无地自容。在秦代,劓刑除了可与黥刑并用外,受劓刑的人一般都要为国家服劳役。如对不足五人的群盗,如果偷盗得赃超过六百六十钱,要给予“黥劓以为城旦”的处罚。一群没有鼻子、脸上又刺了字的人,艰苦挣扎在修城筑墙的工地上,多么凄惨的一幕,可是在那个时代,他们不仅曾经是罪人,他们更是奴隶。

劓刑,这种残忍的刑罚在我国古代社会使用的时间比较短,汉文帝时将劓刑改为笞三百,汉景帝时又减少了笞数改为笞一百。后至汉晋,法律上已没有劓刑。南北朝时,梁一度用劓刑代替死刑,到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年)废除。此后,只有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统治时期,才偶尔用此刑。

(三)刖刑

刖刑,又叫剕刑,犯人受此刑罚要被砍掉一只脚。周时称刖,战国、秦时则称其为斩止(古时,止通趾)。

战国时,此刑罚根据惩罚强度分为斩左止和斩右止两种。当时人以右为上,左为下,因此,以斩右止为重,以斩左止为轻。汉文帝改肉刑时,便把斩右止改为死刑,斩左止改为笞五百,这更加说明斩右止比斩左止刑重。而若一人两次犯罪都应受斩止刑,已被斩掉一只脚,那就要斩掉另外一只。楚国有一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因觉是宝物,便将其献给了楚厉王。厉王请来玉工鉴定,玉工却说所献之物是块普通石头。厉王便以欺君之罪对和氏实施刖刑,砍掉了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为不让宝玉被埋没,和氏便又将玉献给了武王。武王自己也难辨真假,便又让玉工检验。玉工验后仍说所献之物是石非玉,楚王便又对和氏实施了刖刑,又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和氏已经心灰意冷,没有再去献玉,而是抱着玉在山中痛哭。他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里都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觉得其中肯定有缘故,于是便派人问他为何如此伤心。和氏回答说:“我并非因为自己的脚被砍掉而伤心,而是在哭一块好玉硬被说成是石头,我更难过的是忠诚的人反被说成是骗子。”文王听后,速命人把玉取来,请玉工认真检验,结果发现果真是块宝玉,文王便让玉工将其雕琢成一块巨大的玉璧。因为和氏献玉有功,文王便将玉璧命名为“和氏璧”。可怜这一心献宝玉的和氏,本出自真心,却因为统治者的专横,先被砍掉左脚,又被砍掉右脚,也可以算做历史上的一幕悲剧了。

和黥、劓相似,刖刑往往并非单独使用。在奴隶制时期及战国秦国时代,受肉刑的人多变为实际上的国家奴隶,为国家服劳役。《周礼·秋官·掌戮》中记载“刖者使守囿”,即让受刖刑的人看守园囿。齐、楚等国也让受过刖刑的人守门。这都是让受刖刑的人从事不需长途跋涉、行路太多的劳动。此外,为加重刑罚,秦还制定了将刖刑与其他肉刑如黥并罚,并加服劳役的规定。

古代史料中记载,夏朝有膑刑,并有刖刑就是来源于膑刑的说法。而“膑”也作“髌”,指人的膝盖骨,膑刑就是将人的膝盖骨去掉的一种刑罚。并有说法称,夏代的四种肉刑中膑刑最重,宫刑次之,而不是像后来一样的宫刑最重,刖刑次之。的确,人没了膝盖骨,便不能直立行走,而受宫刑者坐卧行走均不会受影响,这两者相比较,自然膑为重,宫为轻。后来膑刑被刖刑代替,刖刑虽然将人的脚砍断,但受过刖刑的人穿踊(被砍掉脚的人穿的一种鞋,也叫假足)甚至不穿踊都可以行走。在秦国被斩掉左脚还要服城旦劳役,显然,刖比膑轻。而宫刑使人丧失了生殖能力,刖刑只使人行走能力降低,很明显,宫重于刖。这样,在奴隶制五刑的排列上由轻到重便为:黥、劓、刖、宫、大辟。

关于膑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膑并不常用,因此是独立于五刑之外的。战国时期,各国广泛使用斩止刑,而孙膑却在魏国受了膑刑。孙膑与庞涓同时学习兵法,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受祖先影响,兴趣浓厚、学习刻苦、肯于钻研。而庞涓则心高气傲、浅尝辄止,才一知半解便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能百战百胜,他很早离开师门,到魏国供职。庞涓自知自己不如孙膑,更加怕孙膑学成后会超过他,便设计陷害孙膑。他先是客气地请孙膑来同自己一起为魏国效力,而孙膑来后,他便设计使孙膑入狱,并对其实施膑刑。这样,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再也不能驰骋疆场,指挥千军万马。但庞涓并未真正如愿,孙膑虽不能走路,但仍有过人的军事才能,齐国将其请去后,齐魏交兵时,庞涓还是败在了孙膑手下。不仅如此,孙膑还著有《孙膑兵法》,对后世影响甚远。

无论是膑刑还是刖刑,在汉之前,没有谁怀疑过其合理性。此种酷刑缘何被广泛使用呢?奴隶制时代,人们还没有改造罪犯使之重新做人的观念,而是受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的影响,要求侵害他人者受到与其所施加给他人的损害相当的惩罚,这正是所谓的“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肉刑)”。肉刑包括刖刑,其主要的意义是惩罚,但同时也是复仇的手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刑去刑”便成了法制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即使用肉刑,可以止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行肉刑可以使没有受刑的人害怕,从而不敢去犯罪,人们都不去犯罪,则刑罚便可以停止了,即“刑一人而止境内之邪”;二是受到肉刑的人也失去了犯罪的能力,不能犯罪也便不用再用刑。正是在这种以刑止罪的思想指导下,战国时的肉刑才极为普遍。汉文帝时,少女缇萦提出使罪犯“自新”的观点得到文帝肯定,并因而宣布废除肉刑。此后,刖刑便极少出现,只是在南朝宋明帝和明代朱元璋时出现过与之类似的“断其两脚筋”之刑。

(四)宫刑

宫刑,也称为阴刑、蚕室刑等,这种刑罚就是破坏人的生殖器官。实施这种刑罚,对于男性犯人则割去其外生殖器,而对于女性犯人则施以幽闭。对于幽闭,有不同的看法,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幽闭即是将女子幽禁在宫中而不得外出;而另一种说法认为幽闭是用棍棒击打女性犯人腹部,把子宫压离正常位置,堕入腔道,使其不能交媾及孕育。

该刑罚起初主要适用于犯淫乱罪的人,即《周礼·秋官》中所述的“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因此宫刑有淫刑之称。后来,宫刑不仅对犯淫罪者使用,而且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重刑,可以对多种重罪使用。

宫刑起源较早,据《尚书·吕刑》说,黄帝、舜、禹时期的苗民发明了这种刑罚,当时称“椓”。也有传说夏代“宫辟五百”,意思是当时规定用宫刑处罚的罪行有五百条。周代也有“宫辟三百”的说法。秦代的宫刑使用较多,《史记》记载:秦始皇建造阿房宫时曾动用“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隐宫即宫刑。

宫刑也称腐刑。对于腐,一种说法认为受宫刑的人便不能生育后代,像腐朽的木头一样不能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称为腐;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受过宫刑的创口气味腐臭。而不管怎样,受过宫刑便不能生儿育女,因此古代有“公侯无宫刑”之说。因为公侯们身份高贵,为了不使其断子绝孙,便不给他们使用宫刑。战国时期,为了使某些有特殊身份但所犯之罪应当处以宫刑的人不受此刑,法律允许他们以钱物赎免宫刑。

汉初,宫刑被文帝废除。而在此之后,统治者又觉得有些罪行处死显得过重,而若不处死仅用徒杖之刑又不足以示罚,因此在宫刑废除二十年后又恢复了。汉景帝中元四年(公元前146年),宫刑成了宽赦死刑的替代方法,虽不是法定常刑,却为复活宫刑开了先例。汉武帝时,司马迁、李延年等均受宫刑。而此时,宫刑不再是死刑的替代刑,而是由皇帝临时决定使用的独立刑罚。直到东汉陈忠在汉安帝永初年间(107—113)上书请除蚕室刑,获准,这样,汉代才又一次宣布废除宫刑。

刑罚的文明程度常常是同统治者的文明程度相适应的。南北朝时期,南朝统治继承魏晋法律的传统,没有宫刑这种刑罚。而北朝,由于受了落后的少数民族的影响,宫刑成了其刑罚野蛮的标志。而北齐灭东魏后,受文明社会影响,统治者又一次废除了这种酷刑,但这还非古代宫刑的最后根绝。如清律《名例律》规定的“五刑”中虽然没有宫刑,但其对谋反大逆罪却规定,即使子孙确不知情,11岁以上的也要阉割(即宫刑)发往新疆给官为奴。

古代受肉刑的人一般都要为国家服劳役,并且服劳役的种类直接同犯罪性质相关联。因淫罪而受宫刑的人可以守内,即在宫里服役;而后来宫刑常对谋反大逆者使用,这些人则不能在宫中服劳役,如秦时让因此受宫刑的人筑长城,从事最繁重的野外劳动,明清因此受阉割的人则被发配边远地区给官为奴。那些在宫内为奴的人,由于经常接近皇帝,有机会涉足政事,因此在中国古代史上宦阉乱政的场面一幕又一幕,不亚于外戚专权。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都是阉宦当政的典型。他们虽非因罪受刑而入宫,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危害不浅。

(五)大辟

大辟,即死刑,是奴隶制五刑中最重的刑罚。大辟作为五刑中的极刑,其行刑手段也多种多样,许多刑罚始于奴隶社会,如斩首、绞、弃市、车裂等等,其中有的行刑方式后代也一直在使用。

对于大辟的各种各样残酷的行刑方式,本书将连同封建制五刑中的死刑一起在第四部分中作详细介绍。

同类推荐
  • 中国神秘文化

    中国神秘文化

    本书是在大量参考前人著述和当代许多学者著作基础上完成的,它仅是对“中国神秘文化”进行介绍和探讨的一个初步的尝试。读者在翻阅本书的过程中,若能细心体察,精心鉴别,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就可采撷中国几千年沉积下来的生存智慧,陶冶博大的文化胸襟,充实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获取事业的巨大成功。
  • 艰苦朴素(上)

    艰苦朴素(上)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交通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交通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卓尼洮砚产业文化

    卓尼洮砚产业文化

    尼自然风光瑰丽,生态多样,是一座植物学的博物馆,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尘封,使这里成为现实世界中的香巴拉。卓尼是历史上华夏文明最早发祥的地区之一,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流经这里,县内洮河流域密布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等文化遗存。
  •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自古被人尊崇为人生大事,予以隆重庆典,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礼仪习俗也成了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热门推荐
  • 诗词年代:唐诗宋词名家纪事

    诗词年代:唐诗宋词名家纪事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两座山。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大唐的傲骨铸就了唐诗的气度,宋朝的柔风吹就了宋词的韵味。理性与感性,言志与抒情,意境与意绪……两种美,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构成了中国古典韵律文学中最为纯美的二重奏,让人心旷神怡,令人如痴如醉。本书以史事为蓝本,以诗文为佐证,以奇思妙理为笔,以浓情旷怀为墨,酣畅淋漓而又明晓畅达地绘制出二十二位唐宋诗词名家的生命轨迹和命运蓝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呆萌小萝莉贺少快接住

    呆萌小萝莉贺少快接住

    她是他的依诺妹妹。他是她的言哥哥。一场阴谋让他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从此变得冷漠无情,阴沉不定让人惧怕。直到某一天,他在路边捡到了一个软萌软萌的小萝莉,从此被她偷走了心。她是他的小宝贝,是他用生命去宠的宝贝。他不准任何人欺负她,伤害她。“爷,夫人和别人打起来啦!”“走,带上军队去给夫人助威...”“爷,有人对夫人说...您对她只是图个新鲜罢了...。”“去告诉夫人往死里打,天塌下来有我给她顶着。”“.........”
  • 你的手很撩人

    你的手很撩人

    情人节当天,白滢瑢收到一张图片,照片里双手比着爱心,爱心的周围写着:当我女朋友好吗?手控的她看到图片高兴得原地蹦了五下,抱着手机仔细的一遍又一遍的看,生怕是假的。随后她收到他发一条私信:我控制不了我手,它比了爱心,它还顺便发给你了。她刚看完,手控博主又发了一条:最后它有些过分,它想牵你的手过以后的每一天,所以你同意了吗?白滢瑢摁住内心激动的心,回复:我同意了,谁让你的手很撩人。内心os:也很撩动我的心,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第二天,一向少更博的手控博主竟更博了。北祁:成功牵到小可爱一枚,今年手不再孤孤单单的了。配上他与她十指紧握的图片。众粉丝伤心:到底是谁,把我家祁抢到了,上辈子拯救世界了,竟得到如此美手。还十指紧扣,[心痛.jpg]
  • 我还在这儿你呢

    我还在这儿你呢

    作品就漂泊不定的,有时会很甜,有时又会很虐,还会有点都市感,生活一点,幻想一点
  • 小黛往事

    小黛往事

    小黛是一个看似大大咧咧,实则敏感多心,很多想法却缺乏勇气的小人物,此书讲述了小黛同学从大学到工作的点滴故事,主攻情感。
  • 无常九记

    无常九记

    无常仙君们,来往穿梭于阴世,阳世,见多悲欢,也见多离合,见多视死如归之士,亦见多哀嚎不能自已之士,更见多平生的遗憾,未出口的言辞就在奈何桥上散落成点点闪所之光,彼岸花红得愈发娇艳,每一朵都是一个人对这个世间的留念。
  • 别点了管理的死穴

    别点了管理的死穴

    做好管理的难度之高,我们可以想到,稍不留神,就会点了管理的死穴,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因为,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更要善于自我反省。没出问题不代表没有潜在危机,管理者一定要善于观察和总结,多多和员工交流,看看自己的管理有没有出问题,千万别点了管理的死穴。
  • 隐士仙尊

    隐士仙尊

    无尽的岁月,悠悠道心,铸造天地之魂,天地独仙,无尽的孤独岂能是仙所向往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