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3600000024

第24章 智者对峙

公元234年4月,蜀军从汉中出发进入斜谷,十几天后来到魏国雍州境内的郿县。六年前的第一次北伐战争中,蜀将赵云曾率领一支偏师在这里牵制曹真。今天,诸葛亮的目的并非要占领郿县,他只是路过。

与此同时,魏国也获知诸葛亮到达郿县的消息。

有人担心诸葛亮会直取东部关中,遂向雍凉都督司马懿提议:“诸葛亮声势浩大,我们不如退到渭河北岸避开蜀军锐锋,然后以渭河为屏障和蜀军作战。”

司马懿摇头道:“绝不能把渭河以南拱手让人!诸葛亮谨小慎微,他肯定没胆量深入关中,我料他会去西边的五丈原安营。传令诸军,在渭河南岸迎敌!”

诸葛亮在郿县短暂停歇了一会儿,他面临一个选择,向西,还是向东?东边是雍州最重要的关中地区,若能拿下,足以撼动魏国半壁江山,但也会陷入魏军的包围。西边是雍州偏远地区,就算攻下来也对魏国造不成太大损伤,但稳扎稳打不会有什么风险。

魏延强烈建议:“咱们只要向东疾进,不出几天就能兵临长安城下!”魏延自刘备时代任汉中都督,性格好大喜功,曾三番五次向诸葛亮提议由子午谷奇袭长安却不被同意。

诸葛亮向东眺望着,他的目光径直越过司马懿的大军,甚至越过长安,仿佛能看到洛阳,看到了故乡徐州琅邪。然后,他毅然掉转了马头。

“全军向西,屯兵五丈原!在那里准备和魏军决一死战。”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和司马懿预测的分毫不差。

在这片开阔的平原上,诸葛亮扎下了营寨,司马懿则驻扎在五丈原东边不远处,两军皆以渭河保护自己的侧翼,双方的军阵皆布置得毫无破绽,谁都不想贸然出击。诸葛亮派出一支偏师渡到渭河北岸,打算伺机攻略雍州北部,打破僵局,但被雍州刺史郭淮挡了回去。

随后,诸葛亮开始在渭河南岸屯田耕种,摆出一副要打持久战的姿态。

魏军众将按捺不住,纷纷请缨出战。司马懿不想耗损兵力,又不好直接违背众将的意愿,便推托道:“坚守避战是朝廷定下的策略,诸位不要急,容我向朝廷禀明情况。”当即,他装模作样地呈上一封奏疏,请曹叡准许出战。

半个月后,卫尉辛毗带着曹叡的答复来到雍州。

“诸将听旨!陛下禁止出战,只能坚壁据守,等过些日子蜀军就会因军粮耗尽退兵。”

魏军诸将一片哗然。

辛毗并不慌张,他朝身旁的侍从招了招手。“呈上来!”

侍从毕恭毕敬端过来一个托盘。辛毗缓缓揭开托盘上的盖布,将其中的物件高举过头顶。

这物件由纯金打造,长约八尺,最上部装饰着黄色旄羽,名叫节钺,正是代表皇帝权力的信物。见节钺如见皇帝。

辛毗这架势,官方称作使持节,乃是极高权力。使持节重臣无须上报可自行对两千石以下官员处以死刑。我们在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时经常会见到这样一幕,将领随随便便对违反军令的下属喊道:“来人哪,给我拖出去斩了。”这让我们形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古代草菅人命,其实不然,即使在战争时期,获得使持节的重臣也屈指可数,而普通将领根本没有生杀大权。使持节还有其他称呼——持节、假节、假节钺、假黄钺等,魏朝时,这些称呼都是一个意思,到了晋朝才又细分出三六九等。

辛毗亮出节钺不怒自威,谁再敢嚷嚷,项上人头不保。群情激奋的魏军眨眼间鸦雀无声。

司马懿偷偷朝辛毗会心一笑。他正是想借曹叡之口来压制诸将请战意愿的。

在不远处的蜀军大营中,蜀将姜维也获悉魏军的情况。他失望地说:“辛毗持节而来,这下魏军更不可能出战了。”

诸葛亮苦笑了几声:“司马懿本来就没想出战,高调请战只为安抚众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果他真要打,还用得着上奏朝廷吗?”

同类推荐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 麦克谦传

    麦克谦传

    本书是麦克谦(R.M.M’Cheyne,1813~1843)的好友安德烈·波纳根据麦克谦的日记以及通信编纂而成,详细记录了麦克谦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麦克谦是19世纪前期苏格兰国教牧师。虽然他任职时间并不长,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但对苏格兰国教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去世后不久,国教就分裂,但分裂的各派都高度评价年纪轻轻的麦克谦。麦克谦一生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似火。他高尚的品格影响了许许多多人,包括后来在中国作出有益贡献的宾惠廉、戴德生等人。尤其是他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工作态度更成为激励年轻人奋发图强的表率。本书自19世纪40年代出版后,在欧美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多次重印、再版。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商圣范蠡

    商圣范蠡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彪炳史册的人物,或建功立业,或以道德文章传世,他们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杰出代表,后人以“圣贤”视之。圣贤者,民族道德的典范也,既是历史前进的伟大创新者,亦是历史烟尘沉淀下来的璀璨明珠。
热门推荐
  • 三女一生

    三女一生

    遥望天空。世界永远都是那么的灿烂。可是,谁能读懂她的心结?刚开始穿越,竟然就被……了,磕磕碰碰忐忑之路过去,变成了,勇往直前的,冰雪女神。她不记得何时招惹过任何人,开始考神世了。竟不知被人拉下,被绿茶妹写人事。她不能被人阻挠,巧入火海,竟然,偶然记住了前世。到十五那年,竟然有人给她送了,事件。七世过去,她将回到天宫,她踩白莲花,她踩绿茶妹,他替她掐桃花,他替他自己打情敌。历经千辛万苦,他们能否走在一起?
  • 加油吧,实习生

    加油吧,实习生

    我,像大多数人一样,走到实习的单位,面对着迷茫和未知,走进实习生活,开始认识和了解这个混乱交错的体系……
  • 一倾芳泽

    一倾芳泽

    那是一个夏季的夜晚,如常清脆的蛙叫和鸟鸣,让朦胧的黑夜显得愈发宁静、恬淡,夜晚的轻风徐徐地吹过村口那片田田的荷塘,于是空气里都充满了莲叶的清香,吸入鼻翼间竟是无比舒畅,十五的月光也如往常一般皎洁温和,柔柔的洒在地面上,仿佛置身于西子湖上一池银波微微荡漾,又似西子温柔的手多情地拂过心头……然而,这毕竟是七月,是七月的那个中元之夜,随着那一声婴儿落地的“哇哇”哭声,一切便在顷刻之间翻天覆地……
  • 我才不是女孩子呢

    我才不是女孩子呢

    IG是国内第一的女子天团,4位超级大明星受着广大歌迷的爱戴,突然有一天她们受到消息:将会有一个将会有一个刚从监狱里刑满释放的犯人来顶替乐队的主唱也就是她们队长的职位。天啊!他居然还是个男的...这可怎么办才好呢?珊珊、雪儿、霜儿,欣儿姐妹们快点行动起来啊!一定要打倒方源这个大坏蛋......
  • 终极狙击手

    终极狙击手

    特种兵、狙击手、公路赛车、神秘的职业化特种部队、一段几十年的战友情,构成了终极狙击手最主要的篇章,王小云,一个为了善良的业余车手,因为家族仇恨,刚上大学不到两天就被迫加入了军队,在里面,他认识了一群充满个性的军人,在经过残酷的测试之后,他成功加入了军队,带着祖辈的荣耀,成为了一名狙击手,并且在战争中成长,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之后,为了自己深爱着的人,脱下了军装,和对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公路赛……
  • 世界经典惊悚故事集

    世界经典惊悚故事集

    本书精选近50个最好看、最诡异、最恐怖的惊悚故事,囊括了世界恐怖小说大师的经典力作。来自地狱的恶灵、被命运追逐的主角、卑鄙猥琐的杀人者……一个个故事仿佛一首首充满了跳音的小提琴曲,处处出人意料,但一切又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除了悬疑的主旋律、惊悚的点缀,还暗含了对人性的剖析——真相,隐藏在死亡深处,但那也许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恐怖小说大师们魔鬼般的手指轻轻一拨便将我们带入战栗的深渊,感受不一样的惊险阅读刺激,体验一种超乎想象的靠前冒险。
  • 薰衣草恋爱语

    薰衣草恋爱语

    一望无际的大海,那里会有我的落脚之处吗?对不起,尽管我很爱你,但这不代表我能接受一切,所以,我不会再回去了,不要来找我,更不要来挑战我底线了!
  • 我家宿主总想睡觉

    我家宿主总想睡觉

    系统:宿主,你在干什么!常乐:想睡觉。系统:宿主,快完成任务啊!正在睡觉中的常乐……系统:宿主,任务时间快到了啊!依旧在睡觉中的常乐……
  • 乖听话之一心只为TA

    乖听话之一心只为TA

    蓝枫高校里有一对姐弟,他们时不时搞事情出来,同年级里有2位和姐姐是女闺蜜,有位高大帅哥是弟弟的生死兄弟,而这一位铁哥们却又了不一样身份地位,而那对姐弟的身份也扑朔迷离……一场青春校园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拉开帷幕……
  • 哥哥别试探我

    哥哥别试探我

    一个雨夜的偶遇,一次命运的转折,一个特殊的女孩,一个善变的男孩。谢谢你在我身旁,不要试探我对你的爱,因为它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