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87100000030

第30章

肖太平的第一座煤窑是在同治十二年冬天开工的。窑址选在侉子坡上沿二里多路的一片荒地上,北面地界紧贴王家窑,东距桥头镇没多远,南临大漠河。黄道吉日是请了两个风水先生几经反复才择定的,破土动锹那日,放了上千头“天地响”。白二先生、李五爷、王大爷和玉骨儿都赶来恭贺,侉子坡上没下窑的弟兄也都跑去围观助威,工地上一片红火热闹。

肖家窑正挖着,还没正经出炭,肖太平又以窑做抵押,借下白二先生三千八百多两银子,在大漠河上修建了第一座煤码头,并购置了第一批运煤大木船。

到得同治十三年,肖家窑出炭时,肖太平的煤码头和大木船都用上了。由八条大木船组成的船队开始连樯南下,顺大漠河入运河直接向江南乃至上海运送煤炭。以往桥头镇的煤都是从陆地肩挑车载运往漠河县城,再从漠河县城沿运河水路和陆路官道两路向南卖运。由于中转太多,费时费力,运资费用居高不下,窑上的钱赚得就少。别人没看到这一点,肖太平却看到了,所以打从买窑地起,肖太平就盯着大漠河不放,非要在大漠河畔买窑地,非要在大漠河畔立窑。

白二先生、李五爷、王大爷开始时都不大理解,认为这是发疯找死。白二先生好心劝过肖太平,要肖太平谨防大漠河河水透进窑里,被大漠河害了。结果却是,大漠河不但没害了肖太平,倒是成全了肖太平。肖家窑的煤出了窑口就进了煤码头,再不需陆路中转,利银一下子多了二成还不止。白二先生、李五爷和王大爷这才再一次发现了肖太平过人的目光。

因为肖太平过人的目光,桥头煤直下江南的新时代不可逆转地开始了——尽管开始时只有八条船,规模很小。

也就是在同治十三年前后,窑上力夫紧缺的状况得到了缓解。桥头镇周围三省四县的人们渐渐聚向了这片新兴的窑区,农闲时便成群结伙跑来下窑。从那时起,白李王肖四家窑上,除了夏秋两季农忙时,已基本上不存在力夫紧缺问题。

虽说如愿以偿开了自己的肖家窑,做了窑主,肖太平却没有趾高气扬的样子,仍尽心尽职地做着白家窑的窑掌柜,和白二先生的关系不但没有疏远,反倒走得更近了,好得像一家人。肖太平常记着白二先生的好处,真诚地认为,没有白二先生就没有他的发达。同治八年,白二先生让他包下白家窑,给了他发家致富的机会。同治十年,白二先生冒着窝匪的风险,毅然处置了章三爷,从根本上呵护了他。到得自己开窑、建煤码头,白二先生又是出头帮他买地,又是借钱。

白二先生的这些好处,让肖太平记了一辈子,一直记到死。肖太平死后留下两条遗训中的头一条就是,肖家后人们必得牢牢记住白家的恩德,日后三代逢到和白家发生争执,肖家后人都要避让。后一条与白家无关:任何时候都不要结交贫穷的亲戚朋友。贫穷的亲戚朋友不会给肖家族人带来好处,只会带来麻烦,闹不好还会带来无端的嫉妒和仇恨。

肖太平对白二先生的恭敬,也得到了白二先生恭敬的回报。白二先生并不糊涂,白二先生知道,自己成全了肖太平,反过来肖太平也成全了他。没有这个叫肖太平的前捻党二团总,就没有白家乃至整个桥头镇煤窑业的全面兴盛。白二先生终其一生不服别人,只服肖太平。到得岁暮晚年,肖太平已死了很多年了,白二先生还常常一口一个肖大爷地提起肖太平。

白二先生常对人说,啥叫仁义?人家肖大爷一辈子活得就叫仁义。凭肖大爷的过人的气派本事,同治八年以后,他想哪天开窑做窑主都成,想闹腾多大都成。可人家肖大爷却一直耐着没动,因啥?就因着不愿和老主家窑上争力夫。直到同治十三年,力夫不缺了,人家肖大爷才不紧不忙地弄起了自己的窑。这样的爷谁能不服?人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哩。说到肖太平的能耐,白二先生总要提起同治八年煤窑上的昼夜作业制,还要提起同治十三年的煤码头和船队。越到后来人们看得越清楚,昼夜作业制的意义不仅仅是把一座煤窑变成了两座,也划时代地改变了桥头镇人祖祖辈辈沿传下来的生息习惯。而煤码头和船队给桥头镇煤窑业带来的变化更是历史性的,煤码头和船队的出现,使得质优价廉的桥头煤在铁路时代来临之前,就先声夺人地打开了南运河两岸和江南各城市的庞大市场。

这期间,肖太平和李五爷的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李五爷在肖太平的煤码头上看出了省力省钱的门道,就想用肖太平的码头运自己窑上的煤,先是出银一千四百两和肖太平合伙扩大了运煤船队。后来又和肖太平商量,干脆把李家窑交给肖太平一起弄着,自己专做运煤卖煤的二掌柜——不但运卖自己窑上的煤,也同时运卖肖家窑上的煤。第二年——光绪元年,白家窑也在肖太平的力主下修建了通往大漠河煤码头的路道,李五爷就连白家窑的煤也一同卖了起来。

到得光绪二年,除了王大爷的王家窑,桥头镇采煤业和运销业的第一次大联合不显山不露水地自然完成了。水路直运和联合采销,大大地降低了白肖李三窑成本,也在客观上形成了强大的资本群体对日渐强大起来的劳动力群体的威慑力。

自然,桥头镇煤窑业史上这第一次大联合不同于后来那些煤矿公司具有现代意义的组合、兼并和扩张。这次联合的基础并不牢靠,没有什么股份、控股之类的说法,也没有谁能对三家小窑的资本进行统一调度。白二先生、肖太平、李五爷不论产煤还是销煤,都是各记各的账。利益行为上互为依托,也互为控制。肖太平控制着李五爷的窑,李五爷控制着肖太平销出去的炭,而白二先生执掌的总账房则控制着三家的银炭进出总账。

运煤的大木船一条条下水,满载着桥头煤连樯南下时,三孔桥下的大小花船上的姑娘却陆续上了岸。桥头镇卖淫业历史上的花船时代进入了落幕前的尾声,而名副其实的花窑时代开始了。

光绪初年的桥头镇,常年在白肖李王四家窑上下窑的单身窑工已不下两千号人,加上煤码头和船队上的力夫,就有两千五百多号人了。冬春两季农闲时,四面八方的人都到窑上来挣现钱,镇上竟是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比漠河城里还热闹。这样一来,大小十几条花船和二十几个姑娘就远不能应付越来越多的青壮男人了。玉骨儿便于光绪元年春,在三孔桥下沿盖了八间青砖红瓦的新窑房,自己上了岸,也把新买的一批姑娘安置在岸上。光绪二年,玉骨儿又在八间窑房两头盖了十二间东西厢房,除却一条成色尚好的楼船,卖掉了余下的全部花船,把大部分姑娘都拉上了岸。

桥头镇有名号的花窑这一年正式出现了。花窑名号叫“暖香阁”,是玉骨儿请了场花酒,让秀才爷起的。

暖香阁开张那日,肖太平、李五爷和漠河城里的几个爷都到了。白二先生被肖太平硬邀着,也破例到了。玉骨儿用上好的美酒和新来的姑娘招待了各位爷,后来还把一个名叫小香的姑娘送给白二先生做了三太太。白二先生过意不去,送给玉骨儿一条路——出银修了暖香阁门前到三孔桥头的一段黄泥路。路修得正经,矸石打底,上铺细石渣,宽约两丈,极是平坦,雨天再不沾脚,大人老爷的车马轿子能一无阻挡地直达暖香阁门前。

也是在这一年,由肖太平牵头,肖白李王四家窑王捐银,修建了从镇东到镇西的盛平路。同时,肖太平又独自出钱修了从桥头镇经肖家窑到侉子坡煤码头的车马大道。加上原有的老路,一个以桥头镇为中心,串连四家小窑和煤码头以及皇家官道的道路网便形成了。这使得后来官窑局的道员总办赵老爷一眼看上了这里,堂堂朝廷的官窑局没设到漠河城里,倒设到了这名不见经传的桥头镇上。

朝廷起办官窑这时已初露端倪。光绪元年六月圣母皇太后懿诣恩准李中堂煤铁开采的奏请。光绪三年八月,李中堂正式在北地开平镇窑区设办官窑局,以西方列强的现代洋井之法大规模开采煤炭。桥头镇进入官家视野,进行现代化的西法开采,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了。

漠河知县王大人的态度因此发生了变化,再不说桥头镇煤窑“大匿巨凶”,“藏亡纳叛”。逢到城中绅耆人等骂起桥头镇煤窑,王大人总说,李中堂是对的,现在看来,要富国强兵非得掘煤冶铁不可。到得王大人因漠河教案撤了差,钱宝山钱大人做了漠河知县更一头扎到了桥头镇窑上,和肖太平打得一团火热。

那时,没有谁会料到,后来——光绪十七年的官窑局会给桥头镇带来一场巨大而血腥的灾难,肖太平竟会那么绝望地倒毙在和官窑局、大洋井的血泪拼争中,就此结束了他所代表的小窑时代,也结束了肖氏家族的一代繁华梦……

同类推荐
  • 诡蝶杀人事件

    诡蝶杀人事件

    小说讲述了发生在桐城的一起高智商罪犯越狱案。用蝴蝶诡异杀人的罪犯洪胜,在法院宣判死刑当日离奇越狱成功,行为学家肖海清、痕迹专家王健等人随即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追捕。
  •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国安突击

    国安突击

    梓夜发觉男友威灵部叛国行为,善良规劝却被杀,威灵部又色诱梓夜妹妹梓笑,妄图找到自身败露的根源。国家安全局人员利用其恐惧心理,让梓笑扮演已逝姐姐梓夜,开始与间谍组织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游戏。
  • 儒林外史(全集)

    儒林外史(全集)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如写周进、范进为考中举人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到胡子花白还没有考中秀才。尽管生活极为困顿,还是念念不忘科举考试。周进路过一处考场,进去观看,触动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声大哭,竟然难过得死去活来。后来在一些小商人的帮助下参加了考试,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才时来运转。当他考中举人时,以前讥讽挖苦他的那些人,都来奉承他,把他吹捧成最有学问的人。又如范进,中举前家里穷得没有米下锅,抱着一只老母鸡去集市上卖。当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时,竟然喜极而狂,变成了疯子,幸亏岳父胡屠户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复了清醒。这时候,当地的乡绅等有头脸的人物都对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财产的,范进的生活立刻发生了变化……等等,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 法医宋慈2

    法医宋慈2

    南宋湖南长乐乡,连环挖心案让“鬼嫁娘”之说不胫而走,一时间谣言四起,地方百姓人人自危。郡国公之子安盛平、金刀名捕徐延朔奉命查办此案。宋慈应同窗安盛平之邀,参与到案件的侦破中。宋慈自幼跟随父亲宋推官,亲历了不计其数的形形色色的案件,能查常人所不觉之处。死者指尖的蹊跷伤痕、棺材中神秘的栀子花香、黑色的粉末、红色的鬼面……他熟练运用专业技巧逐一分析,一步步还原“鬼嫁娘”的犯罪手段和过程。芙蓉阁内莺莺细语,凤栖山上落寞孤坟。妖娆青丝,红颜倾城,“鬼嫁娘”的身上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南城女尸案、窦氏之死案、无名人头案……看宋慈如何验尸、取证,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之沐歌清影

    斗罗大陆之沐歌清影

    沐竹党看过来!斗罗大陆全员皆爱,但偏好戴沐白朱竹清这对cp从全陆地高级魂师大赛结束开始讲述剧情+糖+车+刀,你要的全都有原著漫画动漫统统烂熟于心,不会人设崩,不会小学生文笔不足之处看官老爷们多多包涵(抱拳)
  • 大帝在上

    大帝在上

    苏直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小乞丐,躺在一家古代医馆里。而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气质冷艳的大美女。对方却告诉他······什么?自己的前身,这个小乞丐,就是因为这女人而死的?啧!红颜祸水,古人诚不我欺!惹不起,惹不起!不想再被杀一次的苏直,决定对眼前之人敬而远之。然而,事情远远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在前方,有更大的危机在等着他······
  • 超级新闻人

    超级新闻人

    寒门出身的新闻系学生严宽,一次意外,让他拥有了开启新闻界的金钥匙;正所谓一入新闻深似海,从此节操成路人!又所谓“你撬我墙角,我挖你祖坟”!明星,土豪,大叔,大佬,统统都到碗里来,让哥好好地治治你们!
  • 假面具中的爱情

    假面具中的爱情

    本书分两部分:前部分主要收集了陈瑜清一生所翻译的外国文学及霞飞元帅回忆录等译作后面部分是他所撰写的回忆录、纪念和记事文,大多数发表在各类期刊上,也有以书信的形式对早年往事和亲友的回忆,这部分作品按照发表的时间进行编排,同时把作者父亲在50年代所写的《自传》整理编入其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老姚家的搞笑日常

    老姚家的搞笑日常

    “新型胡同”下发生的故事:《老姚家的搞笑日常》,一个倔老头,一个创业青年,一个全职妈妈,一个大龄剩女,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述说生活哲学。他们身边林林总总的朋友里总能找到你的影子。
  • 女配的新生活

    女配的新生活

    当夏娅娅发现她那自以为是的爱情,带给父母多大的伤害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如果可以从头再来是不是结局是另一个样子。
  • 电娱之黑暗血统

    电娱之黑暗血统

    游戏工作室的青春日常,有欢声有笑语,更有置身虚拟世界的生死历练,尔虞我诈,友情交织着爱情,汗水夹杂着泪水,在无尽的世界中,怀揣梦想,挑战勇者的最终极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珍惜与你的日子

    珍惜与你的日子

    曾经的青梅竹马,到因生活的波折,彼此相形渐远,或许是特别的缘分,再次相遇,彼此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