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56600000007

第7章 立即行动,把态度落实到实处

只有立即能采取行动的人,才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造就自己的成功;也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会将自己的主意付诸行动,才可能让主意变为现实,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可见,行动的作用非同一般,立即行动的态度是每一个成功者不可或缺的。

行动改变一切

成功者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路却是每一个成才者的必经之路。这就是行动。行动胜于一切。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事实上,每一位成才者都为自己的梦付出过艰辛的劳动。徐悲鸿的画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他那勾勒得栩栩如生、呼之即出的《奔马图》成为现代美术史上的珍品,无疑他是成功的。钱学森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理论奠基人,被选进《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录》。无疑,他的一生也是相当辉煌的。但是,你知道为了这份辉煌,他们付出了多少劳动吗?徐悲鸿临摹了三十年中外名家大作!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辉煌的梦,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一生书写辉煌,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也许很难一下说得清。但是,行动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没有行动就没有成功,更不可能辉煌。有的人想得很多、很绚丽,却不爱把这些想法与行动结合起来。结果,美丽的梦幻成了肥皂泡,一触即破,自己也成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庸才。

我们知道,路需要一步步地去走,饭需要一口口地去吃,纵使你有再灿烂的梦,也需要从迈步开始。

“坐着说,何如起来行?”如果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的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从今天开始。

汽车制造是一个需要想象的职业,只有不断将产品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岿然不动。

当年,福特公司的老板亨利·福特决心要制造出一辆与市场上普通的汽车不一样的——V8型汽车时,他要求公司的汽车工程师在引擎上铸造八个完整的汽缸,而工程师认为那是不可能会实现的。那些拥有一流技术的工程师对这个要求完全无法接受,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总裁先生,我们宁可去绕着地球走一圈,也不会去做这个根本不可能会做到的事情!”

总裁说:“不用担心!你们放心去做!不管你们用多长时间,都必须绝对完成任务,这可是关系着公司美好未来的!先生们,我诚心地祝福你们!但是,如果你们想就此失业,我也会诚心欢送。”

看出总裁是认真的,那些工程师不禁摇了摇头,无奈地去做那件他们认为根本无法完成的事。

过了半年,福特的要求还是没有任何起色。那群拥有一流技术的工程师仍然固执地认为那是不可能会发生的事。

年底公司做统查的时候,工程师们很无奈地告诉总裁,这真的只是一个梦想,不可能会实现。

总裁说:“你们只要尽心地去做就可以了,我相信,我要求你们做一定能帮我开拓新的市场,而且,你们一定要做出来,否则,我就要另外请人了。”

工程师们只好继续研究了。

有一天,老天终于垂青了这帮可怜的工程师,让他们找到了怎样制造V8型汽车的诀窍,打破了当初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的预言,并且给汽车公司带来了无限的市场空间。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公司总裁,是因为他的坚持!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智力与努力共同创造的,不同的时代,智商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古代,主要依靠体力;而到现代,尤其是进入现代知识经济时代后,脑力劳动成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智商在创业过程中占有很大的地位。

只有对市场行情作过充分的了解后,智商才能用到正点上。让人们很难捉摸的商场变化,也有着一定的规律: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势必就会造成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产品的数量就会增加;当产品超出一定的范围,又会导致供过于求;造成物价下跌,企业也就不得不减少产品的生产,从而又会导致供不应求。而想把握好市场的规律,首先,要预见未来的市场趋势,选择正确的投资决策。

当然,了解了市场变化的规律,并不代表一切都成了,要想获得成功,还要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在人生的旅程中,一旦了解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就要马上采取行动、制定对策,打破陈旧思想,不轻易被人为因素影响,敢想、敢做、敢行动。勇于创新,积极地利用你的智商,从容应对,用你的眼光去观察。你或许就会发现市场并不像想得那么神秘,一切都有可能!

实现梦想,行动是关键

一个人,眼光不能太短浅,观念也不能一成不变,认清事实真相,不要自欺欺人,要深入地去分析观念的“根源”。例如,很多错误信息不仅对认清事实没有任何帮助,还会打断你的思绪,会让你犯下无法面对现实、不即时行动的错误。只有认清事实,付出行动,才是管理的精髓所在。不要期盼下一个目标、下一个计划,不要非得把计划做得“万无一失”,只要当下认清了事实,那就努力去做吧!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梦想听起来都很美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几个人能真正对梦想做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多数人都喜欢谈论自己的梦想,喜欢把它当成口头禅,在自己枯燥贫乏生活中添加一份“调味剂”。很多的人带着梦想活了一辈子,却从未想过要去尝试着实现。

世界上,只有人类才会梦想,并有机会把梦想转化为现实。生活也因梦想而精彩,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向往。

你为什么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可能会有很多借口。例如:想去度假,但是没有足够的钱;想学外语,没有足够的时间;想独自创业,又觉得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大多数人对梦想为什么没有成功,或是自己为什么还没有去行动,不愿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把这些原因都归结成是一些外在原因,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自己依然过着平庸的生活,让梦想安静地躺在大脑的某个角落。

其实,你的梦想是否能得到实现,尽管也存在一些外在因素,但真正能够让你实现梦想的还是主观因素。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有敢舍的勇气和坚实地行动。一个人想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就一定要有所放弃。如果你既想登上高耸的险峰,又想慢步在舒适的平原,那就注定不能实现了。

一旦确立了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要马上采取行动,只在心理想想是不会成事的。把事情做成的前提是你要全身心地做,例如一个人想开车又不会开,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去驾校学习。

因此,想实现梦想,行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原动力。有一个学生曾说,他以后要像徐霞客一样做个旅行家,走遍全世界,去感受一望无际的大海,去体会雄浑起伏的沙漠,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去追寻高耸在云雾里的喜马拉雅山的神秘。

但他只是在脑里幻想,他说他现在没有足够的金钱,等到哪天成了百万富翁他就会去做。

那问题就有了:如果这辈子没有成为百万富翁还会不会去旅行?如果你很老了才成为百万富翁,你还能走得动吗?

最好办法就是即时行动,就算现在再艰苦也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不会等待的,尤其是不能建立在其他条件的基础上。很多人正是因为一辈子陷入了“这个必须先做”的定势思维,才会一辈子都只在原地打转,生活也过得也不精彩。

当你拥有了梦想,那要拿出敢舍的勇气和坚实的行动,走出弥漫在岁月里的迷雾,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只有行动,才有机会知道结果

凡事谨慎是为了避免可以避免的错误,可以少一点挫折和损失,但不等于不敢冒险。当遇到严峻形势时,人们大都习惯于小心谨慎,保全自己,当然,这种条件反射很正常。但这种谨慎要是失去信心的支撑,就会变成害怕失败的精神枷锁,结果老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怎样才能缩小自己的损失上。自信者终会战胜害怕失败的心理,而自卑者越谨慎,就会越害怕,最终被自己的恐惧心理击垮。

有时,有把握要做,没有把握也要做,只要适当地考虑到探索创新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敢做可以有利于你的进取,使你少走弯路。如果你怕这怕那,则会将困难和挫折有所夸大,必然会阻挡你的进取,使你最终失去看到事情结果的机会。

那天是个周末,刚刚读大一的林飞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一家电脑公司的招聘启示。他们公司需要三名电脑编程人员,而且可以兼职。这正好适合他。

于是第二天趁下午没课的时间,他就去了位于西直门的那家电脑公司。

天哪!那里竟然是人头攒动。如果换一个人,看见这阵势,或许早就吓跑了。因为既没有经验,又还在读书。

可是,林飞不一样,他觉得他可以得到这份工作。因为他是计算机系的,而且也学过编程,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是他可以叫老板少付点钱给他,而且这是一个多好的锻炼机会啊。

可是人这么多,怎样才能在这些高手中脱颖而出呢,这可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想了一会儿,林飞笑了,就这么办!

他向前边的人要了一张纸和一支笔,写了一个小纸条,并让后边的女孩给他占一下位子,然后他自己径直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招聘的工作人员面前,先给了他们一个灿烂而自信的微笑,而后又彬彬有礼地说:“先生,请把这张纸条交给贵公司的人事主管,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多谢了!”

他灿烂而自信的微笑和他的勇气智慧给招聘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他又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公司也正需要这种有活力、有创新思维的人。

没想到,人事主管打开纸条看过之后却笑了,然后又递给了传纸条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看了之后也笑了,上面写的是:“先生,您好!我是排在第六十八位的男孩。虽然我没有实战经验,但我有勇气接受并完成公司交给我的任务。请把这个位置留给我。”

结果林飞被录取了,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因为编程嘛,就是需要有创意的人。

失败之所以成为必然,就是因为你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不实际存在的失败上,总是往坏处想,必然心灰意冷,结果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害怕失败的人,认为一旦失败,什么都糟糕了。因而总企图避免失败,着眼于怎样才能尽量缩小自己的损失。

可是,他们忘了,做事情的目的在于取得成功,而不在于要避免失败,只有敢于去做事、积极有信心的人,才会有机会知道结果,才会得到成功。

还有人认为面对困难时,过分谨慎,害怕失败,羞于出丑。其实,谨慎从事是指事先全面考虑到另一面,想到会有失败的可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避免因盲目从事、粗心大意而造成的失败,也就是从积极的方面去想,这才是谨慎。如果从消极的方面去想困难和可能的失败,就会越想越担心害怕,越倾向于逃避退却,这就不是必要的谨慎。

由此可见,谨慎从事与害怕失败的根本区别是自信和自卑、心态积极和心态消极。实际上就构成了失败和错误本身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是进取、求变、创新的过程中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你进取,必然会有失误;只要生命存在,你就绝不会彻底失败!失败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害怕失败,缺乏一颗有胆量的心。

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情感的燃料添加了知识的养分,它期待着你迈出双脚开始行动。行动是所有程序的最后一步,公式的内容可以保障结果,但只有行动才最直接引发反应。

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谈得再好,也不如马上进入角色。

这个世界喜欢那些能创造成果的人,而且还会给他们丰厚的报偿。

强调行动,是因为许多人只有一个承诺,然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但是,不行动起来,一切都是痴人说梦。缺少行动的承诺是欺骗自己的开始。

我对承诺是一种创造行动、加快行动的工具并没有什么看法。用不断重复的承诺来刺激你的大脑皮层,可以帮你早一天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然而,信心和愚蠢只有一线之隔,没有依据的信心就是愚蠢。它最大的害处莫过于欺骗自己,把自己推向愚蠢的境地。一个销售主管开完销售会议后,自信百倍地说:“我要成为这销售部的领头人。”但是,却没有深思熟虑或用行动来支持他的诺言。他的话无疑是痴心妄想。

我坚信我们的成功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但是,我也知道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种力量来支撑,尤其是我们面对重重而决心放弃的时候。

芬妮·赫斯特1915年来到纽约,她踩遍了纽约所有的人行道,没日没夜地工作。当感到前途渺茫时,她没说:“百老汇,算你赢了!”而是对自己说:“很好,百老汇,你也许打倒过不少人,不过那可不是我,我会逼你放弃的!”

在退了她36次稿后,她的一篇故事刊登在了周六晚邮报之上。4年过去了,芬妮·赫斯特没有放弃,永不放弃的信念让她通过了考验。一下子魔咒解除了,从此,出版商络绎不绝地往她走来,财富飞快地向她跑着,她几乎来不及数。后来,拍电影的人发掘了她,于是财富有如洪水泛滥一样排山倒海而来。

百老汇可以给任何一个乞丐一块三明治,但它要求那些大赢家们必须永不放弃。而一般的作家都是在第一次碰到退稿,失败之后就放弃了,而芬妮·赫斯特没有,这就是她成功的原因。

多少世界顶级的成功者的秘诀就是:“看准目标,永不放弃,永不停息!”

只有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人都是有理想的,理想的好处是能增加人对生活的热情,使我们在接受考验的时候,还能为了理想而勇敢地面对。然而,除非我们以理想为基础,然后付诸行动,否则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是难以实现的。

有个落魄的中年人每隔两三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来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你,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

终于有一次,他跪着说:“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传来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老兄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故事听起来似乎有些可笑,可笑过之后却不得不令人反思,生活中渴望天上掉馅饼这种荒唐事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沉湎于梦想之中,希望有一天梦想能变成现实。但事实上,这些人永远不会实现梦想,原因很简单,光想不做只能是空想,只有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另一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行动的重要性。一个穷和尚和一个富和尚都住在一个偏远的地方。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一个小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租船沿长江南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走?”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人生目标确定容易实现难。但如果不去行动,那么连实现的可能也不会有。

冥思苦想,谋划着自己如何有所成就,是不能代替身体力行去实践的,没有行动的人只是在做白日梦。

积极地做出行动,难的也会变容易。当你面对某一问题时,往往有许多不同选择,犹豫不决会造成时间的浪费,甚至良机的错失。但如果你及时地采取行动,那么下决定和实施都会变得轻而易举了。

有人说“生活如同骑着一辆脚踏车,不是维持前进,就是翻倒在地。”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在中途把“踩车”的脚松下来,停下来。任何事情行动第一,绝不要拖延,有了目标后就要马上去做,你可以在工作中训练自己养成严格的执行习惯和限时观念,以防止自己的松懈。

心动不如行动。勇于迈出行动的第一步,你成功的几率就会提高。一个人如果光想不做,那么他将永远没有实现目标的可能。

谁都知道天上不会无故掉下馅饼,但生活中偏偏就有很多人终日沉湎于梦想之中,希望有一天能变成现实。可是事实上,这些人永远不会实现梦想,因为光想不做只能是空想,只有行动才能梦想成真。如果你有了强烈的愿望,就要积极地迈出实现它的第一步,千万不要等待或拖延,也不必等待具备所有的条件。记住:你可以创造一些条件!

不劳而获只能是个梦

“不劳而获”是一个诱惑人的陷阱,摆在人眼前的可能是不计报酬的丰厚收益,事实上它是积淀人类贪欲的无底洞。人一旦被它吸引,便会在这无底洞中越沉越深,最终因为贪念而毁掉了自己原本拥有的一切。而拒绝不劳而获,才是取得真正成功的有力保证。

宋国时期,有一个非常勤劳的农夫,种着几亩地,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拾农具回家,以此来维持家里的生活。

农夫的这块土地简直就是他的命根子,一家人的生活也全是依靠它。春天的时候,农夫总会种上许多的庄稼,并且经常捉虫、除草,因此到秋天的时候,就能够得到丰收。在他的地头,长着一棵大树,这棵树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上,非常的粗壮。

有一天,农夫又来到地里干活,收获的季节快到了,农夫看到地里的庄稼长得非常好,心里很高兴。于是,便坐在大树旁边休息,心想:今年肯定又是一个大丰收了。忽然,农夫看见一只兔子飞奔过来,它跑得又急又快,一不小心,兔子撞到了地边的大树,这棵树太结实了,兔子这一撞,就撞断了颈部,不一会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看见了,就飞快地跑过去把兔子捡了起来,自言自语地说道:“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让孩子们美美地吃上一顿了。”说完,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既然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我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呢?

第二天,农夫来到地里,却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他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到了第三天,他还是在地里等着,第四天也一样,第五天也一样……从此以后,这个农夫整天守在大树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反而因为他不好好管理农田,田里长满了杂草,土地更荒芜了。

那些只想不劳而获的人,是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地拥有幸福的,我们一定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创建美好的生活。

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深谋远虑的国王却担心当他死后,人民是不是也能过着幸福的日子,于是他召集了国内的有识之士。命令他们找一个能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法则。

三个月后,他们把三本六寸厚的帛书呈上给国王说:“国王陛下,天下的知识都汇集在这三本书内,只要人民读完它,就能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了。”国王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人民都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来看书。所以他再命令几位学者继续钻研。两个月内,学者们把三本简化成一本。国王还是不满意。再一个月后,学者们把一张纸呈上给国王。国王看后非常满意地说:“很好,只要我的人民都真正日后有奉行这宝贵的智慧,我相信他们一定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说完后便重重地奖赏了几位学者。

原来这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大多数的人都想快速发达,但是却不明白做一切事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只要能够放弃投机取巧的心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成功必定离你不远了。只要还存有一点取巧、碰运气的心态,你就很难全力以赴。

想做的事情,马上去做

比尔·盖茨说:“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只有行动迅速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为有利的位置,才能把握住一个个转瞬即逝的机会。

行动速度决定工作的成就,只有立即能采取行动的人,才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造就自己的成功;也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会将自己的主意付诸行动,才可能让主意变为现实,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立即动手是每一个标杆员工必备的素质。

美孚公司派出的速度小组锁定了潘斯克(Penske)公司,这个公司是给“印地500大赛”提供加油服务的。“印地500大赛”是美国人自己的赛车大赛,当风驰电掣般的赛车冲进加油站后,潘斯克的加油员总是一拥而上,眨眼间就把赛车加满油。看着绝尘而去的赛车,美孚的速度小组惊讶了,经过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潘斯克能快速加油的绝招:潘斯克团队所有成员都身着统一的制服,每位成员都佩戴者电子头套耳机,他们有着细致的分工,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利用而及时与同事联系。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

《英国十大首富成功秘诀》杂志曾经分析并归纳过当代英国顶尖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他们的成功不仅是因为有深思熟虑的能力、高瞻远瞩的思想,而且主要是他们能够审时度势后立即付诸行动的结果。立即采取行动才是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的原因。

这些成功人士共有的本质就是什么事一旦决定,马上就付诸实施;他们的口头禅是‘说了就做,马上行动’。

成功人士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但作为大多数普通的员工,也一样需要立即就行动的素质。为什么有那么多普普通通的人,就是因为在工作中,当面临艰难任务或者难题时,有过多的想法和顾忌,不能够采取果断行动的原因。其实,在面对这样的难题时,应该也必须抛弃所有的恐惧和疑虑,立即着手去做,做了也就没有那些顾虑了,并且做了就会有结果,你也可能就从一个普通的人成了一个名人,一个成功的人。

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在海南有一个家很有名气的企业——海口饮料厂。它有名的原因,不是海口饮料厂实力强,也不是因为它的销路广,而是因为它本来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由于一个人,它最后却变成了海南当地的明星企业。

王光兴接任海口饮料厂厂长时,这个企业面临着生产基本停顿、产品滞销、资金呆死等问题,几乎就是一个要倒闭的空厂子了。王光兴面对这样的状况,经过深思熟虑,他给全厂的员工们下了一道命令:在15天之内,下去调查,并做出全国的市场分析的详细报告;全面改进厂子主要生产品种的原料结构,让它符合当代人的口味。

15天!时间太短了吧!很多员工都感叹。面对这样的艰巨任务,员工们可以有两个选择:第一是,认为改造救活这个企业,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己也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厂长下达的任务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第二是,听从领导命令,立即动起手来。新厂长命令一下达,海口饮料厂虽然有些员工感觉有可能会失败。但还是都积极投入到行动中去,产品质量检测部、研发部、市场部等部门各自忙活了起来,分析原因、研究配方、调查市场、综合信息等,并很快做出了结果。

海口饮料厂的员工们不负领导希望,在15天之内,完全达到了王光兴的要求。接下来海口饮料厂正是靠着这15天一样的精神,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把一个积压了800多吨产品即将倒闭的企业,变成了一个每年能够盈利108万元,在当地了不起的明星企业,企业资产比三年前增加了4倍。

后来,海口饮料厂的员工们回忆说,如果当时没有厂长的果断命令,员工的立即行动,而是犹豫会超过了行动,那么海口饮料厂恐怕在那时就销声匿迹了,永远不可能会拥有后来这样的成功。

确实,面对困境和艰难的任务时,如果犹豫不断,时间就会渐渐磨灭人的决心意志,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的惰性获得胜利,美好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

美国著名的时间效率专家兰肯,他曾经这样说过:“不管任何任务,也不论它有多么艰难,没有不完成不了的。不必害怕,因为你需要的仅仅行动起来,这才是你最应该也是唯一应该关注的事情。因为它不但会使你获得先机,而且你还将会获得继续行动的动力,就是‘行动起来’最终会带领你走向成功。”还有另一位成功人尤拉·霍尔,他是士迪阿吉奥饮料集团公司的创始人,他曾对为他写传记的作者说:“在我最初创业的时候,我首先想的是如何去做,赶快开始,尽快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从没有去想行动中会遇到什么,害怕之类的事情,所以,我最终获得了我所想要的一切。”

我们从成功人士那里得到了行动就是效率,行动就是机会,行动起来才能成功的验证。当我们面对挑战的时候,千万要记得:不浪费任何一点时间在无谓犹豫中,抓住宝贵的时间,立即采取行动。这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是最需要最应该去做的!

生命需要立刻行动,去行动才会有成果,不要犹豫,往下跳了,才有可能去拥抱未来。及时的行动,你会因为得到许多你所希望的东西而感到惊讶——虽然你可能都没觉察到。

立即行动,想到了就立即付诸实践

许多人不成功,只因为他们总在起点上耽搁,在门外徘徊太久。这其中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的是:

1.眼高手低,或者幻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2.“完美病”作怪,哪怕有一点点条件不完善,就自己否定。

3.总认为时间够用,慢一点又何妨。结果拖来拖去,最后把梦拖黄了。

从0到1的距离,常常大于从1到1000的距离。许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往往是由于他们在门外徘徊太久。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次勇敢“跳下去”的行动!做任何事,勇于开始最为重要。

差不多就去做,别在起点上耽搁。

有这样两位青年,大龙与小赵,他们都是很有梦想并富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同时进了一家集团公司,分在不同的分公司工作。这是一家特别重视创造性的公司,公司的董事长,总是在各种场合强调“员工的创造性是公司的最大财富”。两位年轻人能进入这样的公司,真的是如鱼得水,应该能大展宏图、创造非凡业绩了。

然而一年后,进行工作总结时,两人却受到了不同的待遇。小赵因为成绩突出受到了高度表扬和奖励,大龙却因为业绩平平,受到了批评。

其实,刚进公司时,大龙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更好一些。因为他脑子比小赵更活,思维更敏捷、学识更广博,但为什么到头来却做得不如小赵好?

人事部的领导,对两位员工进行了研究分析后发现:一年来,两人都想把自己的创造性贡献给公司,也都很努力。两人唯一的区别是:小赵有了一个好的想法,便立即行动起来,即使要实现这一想法的条件不具备、会遇到困难,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而大龙,尽管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但总是停留在构思的阶段,或者一与现实结合,遇到条件不具备等情况,他就立刻放弃,改换另一个想法。这样一来,尽管好想法不少,却没有一个付诸实践。

分析这点之后,人事部的领导与大龙好好谈了一回心,说:“大龙,一旦有好的想法,就应该尽快付之实践。现在不做,等于永远不做啊!”

优秀人才给我们的启示是:先做再说!正如俗话所说:“早起的鸟有虫吃”。尽早起步后面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爱默生说得好:“要去某一地点,可以有20条道路,其中有1条是捷径,不过还是立刻踏上其中的1条吧!”

然而,有的人并非不知道行动的重要,但是迟迟不愿意行动,结果又产生负疚感,造成意志的瘫痪。结果人们与其说是因为恐惧而不去行动,毋宁说是不去行动而导致恐惧。

那么,该怎么办?不妨学习一下西点军校训练学生的经验——先把自己“豁出去!”

在西点的游泳救生训练中,有一个学生最害怕的动作:穿着军服、背着背包和步枪,从近十公尺的高塔上跳下游泳池,然后在水中解开背包、脱掉皮鞋和上衣,把这些东西绑在临时的浮板上。

尽管对每一个动作,学员们事前都反复演练过,但是真到了要往下一跳的那一刻,大部分学生还是会迟疑,走到跳板尽头之后就会停下来。当然,退缩是绝不允许的,否则将被勒令退学。所以,尽管犹豫,学生们最终还是会纵身一跳。

很多学员都反映:成功跳出那一步的兴奋,是无可言喻的。学生学会了抛开自以为通过思想能够控制一切的假象,体验到行动就能够产生信心。

美国混合保险公司的创始人史丹,觉得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来自于妈妈逼他遵守的一个行为习惯——立即就做!从卖报纸的时候起,他就一直遵守“立即就做”的准则,后来,他通过保险推销,训练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保险队伍,并成为百万富翁。

有一天,史丹听到一个消息:曾经生意兴隆的宾西法尼亚伤亡保险公司,因为经济大萧条发生了危机,已经停业。该公司属于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所有,他们决定以160万美元将这家保险公司出售。

史丹想了一个不花自己一分钱就得到这家保险公司的主意。这个想法实在太美妙了,美妙得让他不敢相信,美妙得使他甚至准备放弃。但是,放弃的念头一出现,他就马上对自己说:“立即就做!”

于是史丹马上带领自己的律师,与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进行谈判。下面就是那场精彩的对话:

“我想购买你们的保险公司?”

“可以,160万元。请问你有这么多的钱吗?”

“没有,但是我可以向你们借。”

“什么?”对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史丹进一步说:“你们商业信用公司不是向外放款吗?我有把握将保险公司经营好,但我得向你们借钱来经营。”

这真是一个看来十分荒谬的想法:商业信用公司出售自己的公司,不但拿不到钱,还得借钱给购买者经营。而购买者借钱的唯一理由,就是自己拥有一帮出色的保险推销员,一定能经营好这家保险公司。

商业信用公司经过调查后,对史丹的经营才能很有信心,于是,奇迹出现了:史丹没有花一分钱,就拥有了一家自己的保险公司。之后,他将公司经营得十分出色,成了美国很有名的保险公司之一。

只要有好的想法,哪怕它看起来很荒谬,都应该立即付诸实践。说不定奇迹就等在你的前面!

让我们记住《福布斯》杂志创立者福布斯的名言吧:“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好,立即做!”

想得再好不如现在就做

大多数的人,在开始时都拥有很远大的梦想,因缺乏立即行动的思路,梦想于是开始萎缩,种种消极与不可能的思想衍生,甚至于就此不敢再存任何梦想,过着随遇而安、乐于知命的平庸生活。这也是为何成功者总是占少数的原因。你是否有真心愿意在此刻为自己的理想,认真地下定追求到底的思路,并且马上行动呢?

有位世界著名的军事统帅曾说过一句名言“我总是先投入战斗,再去制订作战计划。”你根本无须想在行动之前就要先把自己变得“更好”或者先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彻底改变,只有行动才会使人“更好”。因此智者的做法就是先行动,一直努力向前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再去完善目标。只有切实地行动,才会使生活走向正轨。

有位英国文学家、历史学家迪斯累利曾说过:“行动不一定会带来快乐,但没有行动则肯定没有快乐。”

有一个幽默大师曾说:“每天最大的困难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冷的房间。”他说得不错。当你躺在床上认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时,它就真的变成一件困难的事了。即使这么简单的起床动作,亦即把棉被掀开,同时把脚伸到地上的自动反应,都可以击退你的恐惧。

那些大有作为的人物都不会等到精神好的时候才去做事,而是推动自己的精神去做事的。

在四川一个偏远地区住着一个贫穷和一个富裕的和尚。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

“我想到南海去,你看行吗?”

富和尚问:“你怎么去啊”?

“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钵就可以了。”

“我多年就想到要雇条船沿着长江而下,到现在都还没有实现,你靠什么去啊?”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去南海路上遇到的事情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为此感到很惭愧。

富和尚与穷和尚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只会空想,而不去行动,那么想做成一件事是不可能的。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简单的差别吗?只要行动,再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行动,那再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妙用无穷,而用“明天”、“下们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

很多人做事情都有一个习惯:先把事情算计到“万无一失”,再开始去做。其实,这是一种“懒性”在作怪,即使在做周密的计划也可能只是想去做又怕做不成的借口。首先,在生活中的目标,并不全是“生死攸关”的。即使是突然的行动,也不一定会出现状况;其次,目标关系着未来,是不容易把握的,自己真的能实现目标吗?只有行动才能检验。俗话说:“穿上鞋子才知道哪里夹脚。”这说明行动非常重要,只有行动了,才会有积极的心态,目标也才会变得清晰。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马上就开始。时时刻刻记着班哲明·富兰克林的话:“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俗话所说的:“今日事,今日毕。”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就一事无成。

该出手时就出手

就像俗话说得那样,“趁热打铁”,“趁阳光灿烂的时候晒干草”。出手迅捷的人往往能把握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刻。往往就在几分钟之间,胜利与溃逃,成功与失败转手易人,其结局大相径庭。

“关键时刻”决定成败,拿破仑就非常深刻地理解这一点,把握住“关键时刻”意味着战争的胜利,稍有犹豫则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结局。拿破仑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打败奥地利军队,是因为奥地利人不懂得5分钟的价值。但在滑铁卢那场企图击败拿破仑的战役中,在那个性命攸关的上午,他自己和格鲁希就因为晚了5分钟而惨遭失败。吕歇尔按时到达,而格鲁希晚了一点。就因为这一小段时间,拿破仑战败了,被送到了圣赫勒那岛上,孤独地回味一生的起起落落。

在商场上,出手迅捷的原则同样适用。这一原则的根本点,就是要求你抢先行动,第一个占领市场。在当代中国富翁的行列中,有一个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走出来的神奇人物——李晓华。他如今功成名就,拥有资产18亿元,富甲一方。他在致富的道路上,成功的诀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超前行动,是我的最大诀窍”。

80年代初,一些个体户纷纷南下广州。在广州那著名的高地街,人们都把目光盯在T恤、牛仔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上,以便回到当地的市场上,领导服装新潮,赚上一把。

然而第一次涉足高地街的李晓华,他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却在服装的大潮中看到了一个更具特色的东西——喷泉果汁制冷机!

这种机器不仅外形别开生面,而且功能十分奇特。当你喝上它流出的一杯果汁的时候,就会觉得冰凉、清新、沁人心肺。这么好的东西,广州虽有,而在当时的北京,人口众多,但谁也没在市场上见过。

独具慧眼的李晓华,一眼就看中了它!

但是它,身价很高——4000元!这个数字,几乎是李晓华第一次南下广州的全部资本。尽管如此,他还是“买”!

李晓华携带冷饮机北上,当这台冷饮机出现在避暑胜地——北戴河的时候,就刮起了冷饮旋风:冒着大汗的游人,排起了长队,一杯接着一杯……李晓华一下子赚了10多万元。

就在第一台喷泉制冷机于北戴河消费品独领风骚的炎热的夏天行将结束的时候,他又毅然决定出卖这台立下汗马功劳的机器!

一些亲朋好友都吃惊地发问:“一个夏天还未结束,钱像流水似地进来了,这好比是一台印钱的机器,你怎么能舍得把它卖掉呢?这不是傻透腔了吗!”

事实证明,李晓华不是傻透腔,而是精透腔了。

在李晓华看来,这台冷饮机,今年所以独领风骚,就是因为它是第一台,独家经营。一些脑袋反应快的人,肯定会紧跟上。明年的北戴河,将会出现上百台,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可想而知。

正如李晓华所预料的那样,第二年北戴河的夏天,喷泉式冷饮机到处可见,比比皆是。虽然还有人畅饮,但已不见排长队的镜头了。

李晓华牛了,亲友们服了。

李晓华又发现了更好的机会,他利用这笔“原始资本”,购进一台录像机和一台大屏幕投影机。当它第一个在秦皇岛登台时,马上兴起了“录相热”,录相厅场场爆满,每张票竟炒到10元一张!

就这样,金钱又大把大把地流进了李晓华的腰包,一举又赚了数十万元。

李晓华发迹的事例告诉我们,出手迅捷,超前行动,领先市场,就能赚取丰厚的利润。这要求我们永不满足于现状,培养超前意识,并且克服迟疑不决的毛病。对那些拖延磨蹭、深受犹豫不决之苦的人们来说,唯一改正办法就是做出果断的决定。否则,这一毛病将成为摧毁成功的致命武器。

行事要有果断的个性

世事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安稳,有时则出现波浪。当困难不期而至时,我们该怎么面对呢?这时,如果能秉持果断的个性,那么就能有效地克服不必要的犹豫和顾虑,勇往直前。有的人面对困难,左顾右盼,顾虑重重,看起来思虑全面,实际上渺无头绪,不但分散了同困难做斗争的精力,更重要的是会销蚀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果断的个性在这种情况下,则表现为沿着明确的思想轨道,摆脱对立动机的冲突,克服犹豫和动摇,坚定地采纳在深思熟虑基础上拟定的克服困难的方法,并立即行动起来同困难进行斗争,以取得克服困难的最大效果。

在形势突然变化的情况下,果断的个性可以使我们能够很快地分析形势,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对计划、方法、策略等等做出正确的改变,使其能迅速地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而优柔寡断者,一到形势发生剧烈变化时就惊惶失措,无所适从。他们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重新做出决策,而是左顾右盼,等待观望,以致坐失良机,常常被飞速发展的情势远远抛在后面。

果断的个性,是由勇敢、大胆、坚定和顽强等多种意志素质的综合而成。

果断的个性,是在克服优柔寡断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的。人有发达的大脑,行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但过多的事前考虑,往往使人们犹豫不决,陷入优柔寡断的境地。许多人在做出决定时,常常感到这样做也有不妥,那样做也有困难,无休止地纠缠于细节问题,在多个方案中徘徊犹豫,陷入束手无策和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这就是事前思虑过多的缘故。大事情是需要深思熟虑的,然而生活中真正称得上大事的并不多。况且,任何事情,总不能等待形势完全明朗时才做决定。事前多想固然重要,但“多谋”还要“善断”,要放弃在事前追求“万全之策”的想法。实际上,事前追求百分之百的把握,结果却常常是一个真正有把握的办法也拿不出来。果断的人在采取决定时,他的决定开始时也不可能会是什么“万全之策”,只不过是诸方案中较好的一种。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他可以随时依据变化了的情况对原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从而使原来的方案逐步完善起来。“万事开头难”,许多事情开始之前想来想去,这样也无把握,那样也不保险。当减少那些不必要的顾虑后真正下决心干起来,做着做着事情就做顺了。

果断的个性,是在克服胆怯和懦弱的过程中实现的。果断要以果敢为基础,特别是在情况紧急时,要求人们当机立断,迅速地采取决定并且执行决定。比如在军事行动中就需要这样,因为战机常在分秒之间,抓住战机就必须果断。

平时注意养成干脆利落、斩钉截铁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育果断的个性。无论什么事情,不行就是不行,要做就坚决做。生活中不少事情确实既可以这样又可以那样,遇上这样的小事,就不必考虑再三,大可当机立断。否则,连日常的生活琐事也是不干脆,拖泥带水,你又怎能够培养果断的性格来呢?

另外,还必须经常地排除各种内外部的干扰,这些干扰对我们的决策是不利的。果断不是一时的冲动,它必须贯穿于行为的各个环节,在确定目的的时候需要同各种动机进行斗争,这时果断表现为能够抑制和目的相反的意向,抑制错误的动机,保证做出正确的决断。但在决断做出后,还会有许多因素不断地动摇我们的决心,如舆论啦,压力啦,困难啦,各种诱惑啦,等等。周围的人们可能会对我们的决心评头论足,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压力都有可能使我们已经做出的决定发生动摇。并且,在执行决断时排除内外干扰的果断性,有时比确定目标和初下决心时候的果断性还要难。因此,在执行决定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果断性的培养。要养成决心既下就不轻易改变的习惯,不要让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因素干扰我们的决心,把自己弄得手足无措。

立即行动,从不拖延

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做事总往后拖延一步,总愿意在行动之前先要让自己享受一下最后的安逸。只是在休息之后又想继续享受,就这样直到期限已满行动也还未开始。拖延直接导致行动的失败。

古时候作战,兵家策略是“一鼓作气”,防止“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拖延之后再想让疲软的心态鼓起斗志比较困难。不要给自己留退路,说什么“以后还有机会”、“时间还比较充裕”,在制定好计划以后你就没有了后路,唯一的选择就是立即行动。立即行动,使你保持较高的热情和斗志,能够提高办事的效率,而拖延却消耗你的热情和斗志。

在行动之前给行动留下个合理的期限,没有期限的行动常常是无效行动或效率特低。有一个时间约束,就能让你提醒自己:必须马上行动,否则在约定期限内完不成行动计划。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将它落实。不要把它当成一句废话,在提醒自己时要起个作用,不要说:“以后再执行。”以后就意味着这次行动的失败,下次行动继续受到自己拖延习惯的威胁。下一次你还要面对这个问题,为何不立即行动,消灭掉这个坏毛病呢?

成功者必是立即行动者。对于他们来讲,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拖延一分钟,就浪费一分钟。只有立即行动才能挤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比别人提前抓住机遇。

有人说,判断一个人的成功,看他走路的速度和力度,速度快、力度强的人是沉稳而又干练的人,这种人成功的几率比较大,而拖延者的脚步始终是“慢三拍”。对于成功者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快三拍”。

现代生活的节奏是快速的,每个人都加足马力往前冲,如果你还想歇歇,你只能等待被淘汰,危机意识要求人们加快行动的步伐,不能掉队。

为了克服睡懒觉的毛病,你的计划是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第二天,你的闹铃在6点半准时将你吵醒,但你从来没有习惯这么早起床,对自己说:“再睡10分钟吧。”转身继续睡,等你醒来时可能已到了上班时间了。你的计划因为你的拖延成为泡影。

谁都知道拖延的不利影响,可是一旦要行动则又出现了拖延的毛病。人们总会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常见有以下几种借口:

其一、条件还不齐备

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如同发射火箭一样,在发射之前,所有的设备、程序等条件必须全部到位;行动只在发射瞬间,那么这个理由是合理的。

在我们的许多行动中,如果等到条件全部具备齐全以后才开始行动,很可能会丧失机遇。比如,某一企业准备生产一批紧缺商品,但是各种材料数额有限,需要从外地加运。作为总经理,你会等到材料全部凑足才开始生产吗?显然不会,你会利用已有的材料生产,一边生产一边运输材料。如果等到材料全部凑足才动工,可能紧缺商品已成为滞销商品。

以条件不齐备作为借口不行动,只会延误计划,丧失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好已有的条件开始行动,一边行动,一边寻找或等待条件成熟或齐备。

那些叫嚷着“条件不齐备”的人,并非已有的条件完全不充足,他们要么是墨守成规者,做事死板呆滞,要么就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不管怎样,其结果都会延误时机。

其二、行动已经来不及了

这好像是一个合理的理由:“不是不想行动,只是行动也于事无补,那行动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少人就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才放弃了最后的补救机会。

事实上,行动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晚。或许在这之前我们错失了一些好的机会、条件,或者因为自己错误的行为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后果,但是,在一切以前的事态已经成为事实的情况下,我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行动。除此之外,就只能是放弃和失败。

我们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找回失去的机会或条件,弥补损失和过错,让事态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者为行动提供条件。即使失去了机遇,产生错误了,如果不挽救,那只能是一错再错。

行动真的来不及吗?有的人只是太悲观,已经失去自信和信念,才出此言。字写得不好的人在坚持一段时间练宇后,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字已成形,来不及了”。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来不及的行动,只要你从现在马上开始做,并坚持下去,你会看到奇迹发生的。

“来不及”是消极的心态,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补救失去的东西,也只有如此,你才有成功的希望。放弃就是失败。

其三、它是我讨厌的事情

收拾屋子、洗碗拖地是一般人都讨厌的事情。可是,作为家庭主妇或一家之主不会看着又脏又乱的屋子而无动于衷吧?面对自己讨厌的事情,人们很难有行动的兴趣。阿是有的事情你尽管讨厌,但还得去做,有时候还不得不去做。

现在教你对付这种事情的方法:看到讨厌而又必须完成的事情,在想到它讨厌之前,就立即行动把它做完。否刚,你越拖延,厌恶感越强,做起来越烦躁。所以,你不知趁厌恶感还未滋生前或比较弱的时候赶快行动,完成你必须完成的事情。

你讨厌洗碗,在吃完饭以后别休息,别想这活儿有多累,马上把碗洗掉。立即行动既省事又省心。

成功青睐出手迅速者

想到了就马上去做,出手迅捷的人往往能把握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刻。就像俗话说得那样,“趁热打铁”,“趁阳光灿烂的时候晒干草”。往往就在几分钟之间,胜利与溃败,成功与失败转手易人,其结局大相径庭。

在当代中国富翁的行列中,有一个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走出来的神奇人物——李晓华。他如今功成名就,富甲一方。他在致富的道路上,成功的诀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超前行动,是我的最大诀窍”。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个体户纷纷南下广州。在广州那著名的高地街,人们都把目光盯在T恤、牛仔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上,以便回到当地的市场上,引领服装新潮,赚上一把。

然而第一次涉足高地街的李晓华,他跟其他人都不一样,却在服装的大潮中看到了一个更具特色的东西——喷泉果汁制冷机。

这种机器不仅外形独特,而且功能性强。当你喝上它流出的一杯果汁的时候,就会觉得冰凉、清新、沁人心脾。这么好的东西,广州虽有,而在当时的北京,人口众多,但谁也没在市场上见过。

独具慧眼的李晓华,一眼就看中了它。但是它,身价很高——4000元。这个数字,几乎是李晓华第一次南下广州的全部资本。尽管如此,他还是“买”了。

李晓华携带冷饮机北上,当这台冷饮机出现在避暑胜地北戴河的时候,就刮起了冷饮旋风,冒着大汗的游人,排起了长队,一杯接着一杯……李晓华一下子赚了10多万元。

就在第一台喷泉制冷机于北戴河消费品独领风骚的炎热的夏天行将结束的时候,他又毅然决定出卖这台立下汗马功劳的机器。

一些亲朋好友都吃惊地发问:“一个夏天还未结束,钱像流水似的进来了,这好比是一台印钱的机器,你怎么能舍得把它卖掉呢?这不是傻透了吗?”

事实证明,李晓华不是傻透了,而是精透了了。

在李晓华看来,这台冷饮机,今年所以独领风骚,就是因为它是第一台,独家经营。一些脑袋反应快的人,肯定会紧跟上。明年的北戴河,将会出现上百台,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可想而知。

正如李晓华所预料的那样,第二年北戴河的夏天,喷泉式冷饮机到处可见。虽然还有人畅饮,但已不见排长队的镜头了。

李晓华牛了,亲友们服了。

李晓华又发现了更好的机会,他利用这笔“原始资本”,购进一台录像机和一台大屏幕投影机。当它第一个在秦皇岛登台时,马上兴起了“录像热”,录像厅场场爆满,每张票竟炒到10元一张。

就这样,金钱又大把大把地流进了李晓华的腰包,一举又赚了数10万元。

李晓华发迹的故事告诉我们,出手迅捷,超前行动,领先市场,就能赚取丰厚的利润。这要求我们永不满足于现状,培养超前意识,并且克服迟疑不决的毛病。对那些拖延磨蹭、深受犹豫不决之苦的人们来说,唯一改正办法就是做出果断的决定。否则,这一毛病将成为摧毁成功的致命武器。

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每天多付出一点点

在美国汽车业里有一个推销员,连续好几年都是公司排名第一的推销高手,他每天工作到晚上回家的时候,走到房间里,就看到他的书桌前面贴了一句话:“今天你还需要再卖1台车才能回家睡觉。”于是,他又跑出去卖了1台车。

成功者总是愿意在别人还没起床时他先起床;别人还在休息时他先行动;别人走了1里路,他要走2里路;别人读1本书,他就读2本书;别人工作8小时,他就工作10小时;别人拜访10个顾客,他就拜访15个顾客;别人学过一遍,他就要比你多学一遍。

当他超越了别人之后,下一个就是要超越自己。今天拜访了15个顾客,明天就要多一个;今天读了1小时书,明天他还要多读1小时;今天走了2里路,明天就要比今天再多走一点点;在他每天想休息的时候,他就告诉自己再多做一点点。

每天为自己创造出额外的1小时——早起床1小时。这种创造时间的方法异常简单,同时相当有效。如果每天早起1小时,1年就可以创造出额外的10个星期!

如果你是一个雇员,不论你的工资有多少,都只是在为他人创造财富。即使你的工作创造了巨大的利润,也只能分得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你使用这10个星期,为自己工作,则能得到大部分收益。

第一次早起可能会不习惯,不过,随着次数的增多,早起会越来越容易,你的身体会逐渐适应新的节律。

成功不是靠一步登天,而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经过长年累月的行动与付出累积起来的。虽然,任何人都会有所行动,但成功者却是每天都多做一点点,多付出一点点,所以他比别人更早成功。

然而一般人每天不肯多做一点、多付出一点,他总是在想:明天可不可以多睡一点点?多吃一点点?多休息一点点?多玩一点点?少付出一点点?早下班一点点?钱多赚一点点?这样怎么可能成功呢?

想要成功的你,愿不愿意多做这一点点呢?

每天早上起床,你可以问自己:今天我要比昨天多做哪一件事情?我愿意在事业上比昨天多努力做哪一件事情?

心灵感悟

每天多睡一点点、少做一点点是失败者共有的习惯;每天多做一点点,多付出一点点是成功者共有的特质。成功与失败到底差在哪里?就差在这一点点。

干任何事情都必须舍得付出

当我们感觉陷入困境之时,应该要努力寻找突破口。这是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它能将有限的精力与时间发挥出来。在探索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他人的大力帮助,还需要一种千锤百炼的勇气和执著的精神。我们不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一步登天,但可以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达到理想的王国。

干任何事情都必须舍得付出。我们提倡干事要有科学的方法,但千万不要忘记任何有效的方法都是建立在辛勤工作的基础上的,也只有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对方法进行完善、提高。

1970年,张海迪随父母下放至鲁西北农村——莘县十八里堡公社尚楼大队。有一天,村西头一位大嫂抱来一个病得连话都不会说的孩子,就是张海迪认识的那个“小不点”。大嫂说:“你是城里的闺女,懂得多,给看看孩子是怎么回事?”张海迪伸过手摸摸孩子身体,孩子身上发烫,凭直觉,体温大约在40℃以上。一见这情景,张海迪着急了:“这孩子病得不轻,赶快去十八里堡医院!”大嫂一时也没了主意,一阵手忙脚乱,又加上当时条件差,延误了送孩子上医院治疗的时间,那孩子最终没有救过来。面对大嫂一家人失去儿子的痛苦,张海迪终日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若是能治病该有多好!小不点啊小不点,一个多好的孩子!所有这一切,都使张海迪产生了一种高度责任感:我一定要学会治病!我不能眼看着病魔这样猖狂地折磨人、摧残人!

由于病魔缠身多年,张海迪多少懂得一点医学常识。在济南,一位军区后勤部卫生所的曹大夫曾经用新针疗法连续给她针灸过3个月,这种疗法的特点是取穴位少、下针深、刺激强,在病人精力不集中的时候找好穴位,猛一针扎下去也不痛。当时张海迪觉得这疗法有创见,于是特意买了本《新针灸法》,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下乡时,这本书也带来了,就放在自己的枕头底下。现在,何不借此一试身手。她让爸爸进城买了盒银针,又买来一些药棉和纱布。她先把药棉捻成团儿,再用纱布裹上球儿,就在上面练习进针、取针,棉花球几天软了,针一扎就下去,一取就出来,在上面练是练不出好本领的。

张海迪首先想到自己的双腿,腿上集中了几百个穴位,它是一个最理想的、有着韧性的“海绵体”。在腿上练针,可以循着穴位,试出它的深浅,可以扎到最高限度。张海迪愉快地打开《新针灸学》,按书上说的,找出一个个穴位,每找出一个,她都要在上面用笔尖画上一个又一个点儿,腿上画了无数个点儿,她的腿成了花花腿。她在上面练习行针、取针。她的针法越来越熟练,她选取穴位越来越准确。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张海迪发觉这两条腿毕竟是死腿,尽管它俯首贴耳地听自己的调遣,心甘情愿地受她的役使,但是腿的神经系统是麻木、迟钝的,有时一根三寸长的银针扎下去,也引不起一点儿反应。张海迪只好把它暂时甩开,又与自己的两臂、面颊、胸部交上朋友。这些部位的针感是强烈的,但有时穴位选得不准,或扎得太深,就会感觉疼,有时还要见点血。

张海迪的胳膊扎肿了,面颊也扎肿了,甚至为此晕了过去……

不付出超人的代价,就不可能取得超人的成绩,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要学会任何东西,都要付出比正常人更多的辛苦与努力。在一无人指点、二无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张海迪完全依靠自学一点一滴地掌握针灸的要领。为了练习针法、选取穴位,张海迪先在棉花、大腿上做练习,后来她又果敢地在两臂、面颊与胸部做实验……红肿的胳膊、斑斑的血迹,换来的是自己从一名病人逐渐到一位医生的转变。

中国古代就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为理想而奋斗不止,尽管现在我们不太提倡这种近乎残酷的学习、工作方式,但古人那种执著的精神还是应该肯定的。

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什么建树,但谈起设想与目标来却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其实他们的任何想法都仅仅停留在表层,属于纸上谈兵的范畴,根本没有付诸实施,或者仅仅是浅尝辄止。当自身的条件不如别人的时候,要想有一番作为,更要努力,挖掘其他人不具备的资本,以求找到突破的机会。张海迪就是这样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舍得”两字搭配得非常巧妙,只有“舍”才能“得”,只有耕耘才有收获。一个有理智的人不会将自己的前途与命运寄托在类似天上掉馅饼这样偶然的机会上。

同类推荐
  • 精神分析与心灵治疗

    精神分析与心灵治疗

    本书辑录了荣格的11篇文章,用比较均衡的笔墨,从相对平衡的视角,更好地讨论了心理学与东西方宗教的主题。本书的内容还涉及了哲学的范畴,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境界。时至今日,本书中对于东西方哲学和宗教的独到阐述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是研究荣格思想的必读作品,对于心理学爱好者及对东西方宗教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均有较大参考价值。
  • 活学活用心理学

    活学活用心理学

    如果你是老板——活学活用心理学,你就会通过了解员工的心理和需要,适时地调整管理方式,给予员工恰当的关心和尊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其潜能,使之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如果你是父母——活学活用心理学,你就会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变化,适时地调整教育策略,对孩子提出积极的期望,在奖惩孩子时也能恰到好处,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如果你是员工——活学活用心理学,你就能尽快地转变角色,融入职场,化解各种矛盾,在职业生涯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洞悉人性:读这本就够了(套装共4册)

    洞悉人性:读这本就够了(套装共4册)

    每个人都可能被他人的言语以及隐藏在言语之中的某种行为摆布着,每个人也可能就是隐藏着的交际操纵者。操纵者们戴着各式面具,潜伏在你身边,以种种手段,将你玩弄于鼓掌之间。本书就是让你识破情感勒索、心理绑架、隐形操纵等等困境,从而有效地提高警惕,并能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巧妙应对人生困境。本套装包括:《怪诞行为心理学》、《那些准到没话说的心理效应》、《欲念心理学:抓住人们行为里的逻辑》、《洞悉人性: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主导权》。
  • 唤醒内在的力量:老年人自处心理手册

    唤醒内在的力量:老年人自处心理手册

    本书写给已经步入老年,尚可自由选择生活的读者朋友。作者为《光明日报》社所属杂志《新天地》(原名《老年天地》)写了十多年的专栏文章,本书借此精心整理,细分六章,包括如何有尊严地度过晚年、老人如何保有自我、晚年如何跨跃代沟、如何妥善处理家事,以及晚年夫妻相处技巧、怎样面对再婚等。
  • 荣格心理学

    荣格心理学

    《荣格心理学》收录了荣格的经典之作《心理类型》与《荣格自传》。《心理类型》是人格类型理论的源头,荣格的心理类型学发展出了社会人格学、威尔莱测试、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科尔斯人格气质量表、艾森克个性分类、NEO-PI-R等多种人格理论;《荣格自传》中,荣格毫无保留地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一起探讨他那精彩的一生和他毕生研究的精神世界。阅读本书后,读者能够根据内心体验来了解自己、读懂他人,更好地探索心理世界的奥秘。
热门推荐
  • 我的喵系女友

    我的喵系女友

    “陈医生,今天还加班啊?”旁边的小护士边收拾边问道,这位男医生是这家医院有名有权威的医生,年纪轻轻就荣获了好多医学系领域的荣誉,名字叫陈瑾
  • 说话办事取舍之道

    说话办事取舍之道

    说话办事的能力,是获得社会认同、上司赏识、下属拥戴、同事喜欢、朋友帮助、恋人亲密的必要条件。朱自清说:“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是在说话办事里。”知道说话办事重要是一回事,学会提高说话办事的水平是另一回事,要点就在于“取舍”二字。说话办事要有取与舍的标准,要讲取与舍的分寸,要用取与舍的策略。该取者不犹豫,当舍者不吝惜,这样说话才能说到位,办事才能办得好。
  • 斗罗大陆之三星崛起

    斗罗大陆之三星崛起

    新一代新星崛起,他们能创造奇迹,真的能超越神吗?一切的一切尽在《斗罗大陆之三星崛起》
  • 长生岗

    长生岗

    五月之际的东夷大地,乍暖还寒,一场春雨过后,前几天还坐满枝头的桃花,就已经落了个七八成。天气好像转眼之间就又要回到深冬时节一样,刚刚还生机勃勃的枝头已是沧桑零落。再看这街头巷尾,更是不见几个行人。
  • 穆氏有女其名雅斓

    穆氏有女其名雅斓

    古城第一世家齐府大少迎娶穆府千金那日,十里红妆,盛景之大让城中无数待嫁闺阁的女子都羡慕不已。谁料想,三拜之时,齐府少爷的突然离席,让那穆府千金顿时沦为满城笑柄。然而,三年之后,“夫人,今后为夫会对你很好很好的。” 穆雅斓沉默。 “夫人,为夫做的你可还满意?”” 穆雅斓嘴角微扬。 “夫人,为夫愿与你相守一生,白头偕老。” 穆雅斓刚想拒绝,看着某人如玉般的面庞,点了点头,“好。”
  • 在冬深的我还是好想你

    在冬深的我还是好想你

    她也曾在和他正式互相拉黑的时刻,偷偷藏起来一句话|女孩有她的水星记,男孩有他的山海经,最终水星记平行,山海经不可平|
  • 农女有商

    农女有商

    杨苏苏今天踩了狗屎,凭着这踩狗屎的运气竟赶上了穿越
  • 双黎王妃

    双黎王妃

    双黎这个跆拳道高手本来可以安安静静的好好生活,却意外的被雷给劈死了?那道雷还不是偶然,而是某个代理阎王爷的杰作?莫名其妙附身到别人身上,招惹上了一群白痴,双黎表示心很累啊
  • 如果上帝放假了

    如果上帝放假了

    江小山坐在电脑前正嗨着游戏,怎么也没想到有个黑袍人突然出现在了屋里。“你还有七天时间,七天之后死神会带你走!”江小山杀的正欢,只当自己出现了幻听,“年纪轻轻就去死,有病吧!”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他知道,自己真的要死了……
  • B小调

    B小调

    莫小贝是单亲家庭,其母莫贝贝是商海女强人,一切以工作为主,对莫小贝一直是持放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