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6700000017

第17章 菜根谭·勤学好问,不断提高自己

人生需要求知,在漫漫人生长途中要不断地学习,学问是点滴积累起来的,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方能得大学问。“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清代的顾炎武如是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一刻都不能松懈。每天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常学常新无所止,厚积薄发。

不学无以知,不知无以用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你一辈子都在学习中度过。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候则完全是无意识的。有意识地学,是先有目标,然后才行动。因为方向明确了,所以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意识地去学习呢?未必。

《菜根谭》中讲,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夫之胚胎。此时若火力不到,陶铸不纯,他日涉世立朝,终难成个令器。孩子是成年人的前身,而学生是官吏的前身。如果在孩童和学生时期磨炼不够,这段时期没有被教养好,或者没有勤学习,那么,来日踏入社会做事时,就很难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说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用功读书学习,才能掌握知识,使自己有用武之地。

古往今来,学习备受人们重视,这是因为无学将无以致用。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你愿意学,机会多的是。为人处世中,愿意学习和不愿意学习,其结果大不一样。有的人先天条件好,因而自得其满,这些人往往是一事无成。所以说,劝人学是件善事,听人劝是一件好事。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中的“七十二贤”之一,以勇武刚直、擅长治政而著名。但他在刚刚见到孔子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见子路来见他,以为他是为求学而来的,所以迎头便问:“你爱好什么?”子路没弄清楚孔子的意思,贸然回答:“我爱好长剑。”孔子摇了摇头,说:“我问的不是这个。我是说,你是个有能力的人,假如再加上勤学好问,成就将不可限量。”

子路理直气壮地说:“南山上的竹子,本来就直挺挺的,用不着矫正。砍来当箭用,可以射穿犀革。由此看来,本质好就行了,做学问有什么用呢?”

孔子进一步解答道:“不错,砍了竹子,是可当箭用的。但如果在它的一端束上羽毛,在另一端装上金属的箭头,并且磨得十分锋利。难道不会射得更加深入吗?”

子路听了,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我十分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学而知之,是自古以来治学立身的良训,也是为人处世中能够有所成就的根本之策。像子路刚开始那样,根本就不懂得学习重要性的当然很少,但大多数人只是满足于一知半解或是浅尝辄止,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心理状态。

中国有句名言:“宁为有瑕玉,不作无瑕石。”

玉虽有瑕但终归是玉,石虽无瑕但终归是石,玉、石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尽管他会有一些缺点、毛病,但瑕不掩瑜,终归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个平庸的人,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无可挑剔,但终归是个平庸之辈。人生一世,具有真才实学才是根本。

精益求精,每天进步一点点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就会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够充实,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

《菜根谭》中讲道,凭意兴作为者,随做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况时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如果仅凭一时和兴致去做事,就不会坚持到最后,因为激情和兴致一过,就再也不能坚持下去了,这样是难以长久奋发向上的;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能被领悟的地方,也会有被感情所迷惑的地方,毕竟情感不是一种永久光亮的引导明灯。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求学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丢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则会很容易退步。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1920年以后他退出了政治舞台,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在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里,都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就。但梁启超的朋友周善培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的文章。周善培说:“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这不待我来恭维你。但是,写文章有两个境界:第一步你已经做到了,第二步是能留人。司马迁死了快两千年,至今《史记》里的许多文章还是百读不厌。你这几十年中,写了若干篇文章,你想想看,不说读百回不容易,就是使人能读两回三回的能有几篇文章?”

梁启超听了这么刺耳的话,犹如挨了当头一棒。但他毫不生气,而且很虚心地向老朋友请教:“你说文章怎样才能留人呢?”周善培很认真地回答:“文章要留人,必须要言外有无穷之意,使读者反复读了又读,才能得到它的无穷之意,读到九十九回,无穷的还没有穷,还丢不下,所以才不厌百回读。如果一篇文章把所有意思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意思先穷了,谁还肯费力再去搜求,再去读第二回呢?文章开门见山不能动人,一开门就把所有的山全看完,里面没有丘壑,人自然一看之后就掉头而去,谁还入山去搜求丘壑呢?”梁启超觉得周善培分析得透彻精当,很有见地,击中了自己文章的要害,所以,他连声称谢,虚心接受。从此,梁启超写文章更加精益求精,下了一番工夫,果然受益匪浅。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虚心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够精益求精,不断进步。如果只是粗通了一点皮毛就骄傲自满,只会阻碍自己前进的步伐。有大学问的人绝不会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满足现状。

同时,在人生的各个不同阶段,知识能给人以不同的启发,让人们学会用不同的思维和思想来把握世界与自我的本质,从而使得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精彩,让有着无数未知数的人生旅行充满乐趣。

求学当有绳锯材断的精神

孔子认为学习是要持之以恒的,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他从十五岁立志学习,一直到去世都在孜孜以求。孔子本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也非常准确,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常常连自己腹中饥饿都感觉不到的人,有时候连吃饭都忘了。一旦学问上有所获益,又会快乐得忘记忧愁,连日渐衰老的威胁也忘了。正因为孔子的为学精神是永远年轻的,才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为终生不倦地学习,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有新的境界。正如陆游所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庄子·养生主》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也表达了这层意思。一个人,若想有一个美好的、成功的人生,必须要有恒心。

有一个和尚叫善静,他27岁时弃官出家,去乐普山投奔元安禅师。禅师令善静管理寺院的菜园,在劳动的过程中修行。

一天,寺内一位僧人认为自己已经修业成功,可以下山云游了,于是就到元安禅师那里向他辞行。当然,下山是要得到禅师的批准的。

元安禅师听了僧人的请求,笑着对他说:“四面都是山,你往何处去?”

僧人无法想出其中蕴涵的禅理,只好转身回去。

那人无意间走进了寺院的菜园子。

善静正在锄草,看见僧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就惊讶地问:“师兄为何苦恼?”

僧人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善静马上想到“四面的山”就是暗指“重重困难”、“层层障碍”。元安禅师实际上是想考考僧人的信念和决心。可惜,僧人参透不了师父的旨意,于是笑着对僧人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意思是: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高山都无法阻挡。

僧人于是就来到元安禅师那里,对禅师说:“竹密岂防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

僧人以为师父一定会喜笑颜开地夸奖他,然后准他下山。但元安禅师听后,先是一怔,继而眉头一皱,两眼直视僧人道:“这肯定不是你想出来的答案!是谁帮助你的?”

僧人见师父已经察觉,于是只好把善静和尚的名字说了出来。

元安禅师对僧人说:“管理菜园的僧人善静和尚,将来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多学着点吧,他都没有提出下山,你还要下山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自身,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正如《菜根谭》中所讲的,绳锯材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要努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用绳索当锯来锯木头,时间久了也可以将木头锯断,水滴落在石头上,时间久了也可以穿透坚硬的石头;同样的道理,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有所成就;几条小河中的水汇集在一起自然能形成一条较宽的河流,瓜果成熟了,自然就会从枝头上掉落下来;同样道理,修行学道的人也只有遵守自然规律才能修成正果。

世间的道理大多相同,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持之以恒,才可能实现人生的飞跃,获得人生的辉煌。

求知不求真,不如不求

《菜根谭》中讲: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读书不研究圣贤者的思想精髓而只知背诵文句,这样的人只能成为一个写字匠;做官的不为人民着想而只知道领取俸禄,这样的官像一个穿着衣冠的强盗;只研究理论知识而不切身实践,这样的人就好比一个不懂得佛理只会读经的和尚;有些人事业有成以后不想为后人积些阴德,那么,他们就会像眼前正在绽放的艳丽花朵,用不了多久就会凋谢。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侧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明矣。”

《庄子·应帝王》中讲了一则很吸引人的故事。

从前,郑国有个占卜识相十分灵验的巫师,名叫季咸,他知道人的生死存亡和祸福寿夭,所预卜的年、月、旬、日都准确应验,仿佛是神人。郑国人见到他,都担心预卜死亡和凶祸而急忙跑开。列子见到他却内心折服如醉如痴,回来后把见到的情况告诉自己的老师壶子,并且说:“原先我总以为先生的道行最为高深,如今又有更为高深的巫术了。”壶子说:“我教给你的全是道的外在的东西,还未能教给你道的实质,你难道就认为自己已经得道了吗?只有众多的雌性可是却无雄性,又怎么能生出受精的卵呢?你用所学到的道的皮毛就跟世人相匹敌,而且一心求取别人的信任,因而让人洞察底细而替你看相。你试着跟他一块儿来,让他给我看看相吧。”

第一天,列子跟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用不了十来天了!我观察到他临死前的怪异形色,神情像遇水的灰烬一样。”列子进到屋里,泪水弄湿了衣襟,伤心地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如同地表那样寂然不动的心境显露给他看,茫茫然既没有震动也没有止息。这样恐怕他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试试再跟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真是幸运啊,你的老师遇上了我!征兆减轻了,完全有救了,我已经观察到闭塞的生机中神气微动的情况。”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天与地那样相对而又相应的心态显露给他看,名声和实利等一切杂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机从脚跟发至全身。这样恐怕已看到了我的一线生机。试着再跟他一块儿来看看。”

第三天,列子又跟季咸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你的先生心迹不定,神情恍惚,我不可能给他看相。等到心迹稳定,再来给他看相。”列子进到屋里,把季咸的话告诉给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把阴阳二气均衡而又和谐的心态显露给他看。这样恐怕看到了我内气持平、相应相称的生机。大鱼盘桓逗留的地方叫做深渊,静止的河水聚积的地方叫做深渊,流动的河水滞留的地方叫做深渊。渊有九种称呼,这里只提到了上面三种。试着再跟他一块儿来看看。”

转日,列子又跟咸季一道拜见壶子。季咸还未站定,就不能自持地跑了。壶子说:“追上他!”列子没能追上,回来告诉壶子,说:“已经没有踪影了,让他跑掉了,我没能赶上他。”壶子说:“起先我显露给他看的始终未脱离我的本源。我跟他随意应付,他弄不清我的究竟,于是我使自己变得那么颓废顺从,变得像水波逐流一样,所以他逃跑了。”

经过这件事情后,列子深深感到未曾学到“道”,于是他像从不曾拜师学道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三年不出门。他帮助妻子烧火做饭,喂猪就像侍候人一样。对于各种世事不分亲疏没有偏私,去掉过去的雕琢和华饰恢复到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像大地一样木然忘情地将形骸留在世上。虽然涉入世间的纷扰却能固守本真,并像这样终生不渝。

列子为什么不能达到他老师壶子的境界,就在于他没有学到真正的“道”。庄子通过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去求知,一定要求真知,否则只能是白费时间,浪费生命。

求知需求真知,一个人如果不能求学那些好的、真正对人生有用的知识,还不如不去浪费时间。求得真知才有可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同类推荐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处世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处世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做一个会赚钱会处事的男人

    做一个会赚钱会处事的男人

    本书内容包括:规划:成功男人的一生是用心绘制出来的、自荐: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只“潜力股”、勤奋:老天从来不让“笨小孩”吃亏、诚信:信誉是跟随男人一辈子的资产、度量: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出来的等。
  • 故事与人生

    故事与人生

    人生就是一个个自己演绎的故事,把别人的故事放到自己的现实中来,将人物角色换位进行对比和思考,这样不仅能获得宝贵的经验,还能收获一些极其珍贵的感悟。感悟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所谓感悟就是通过接触和认识,而得到的新的认识。感悟能使我们认清形势、认识自己、不断修正自己,并让自己的思想进步、信心增强、人生目标明确。
  •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本书从揭秘性格、解读性格入手,从多层面,多角度,向读者展示了成功者的卓越性格与影响我们发展的性格缺点与障碍,并向读者提出了一些改变性格缺点、培养良好性格的策略与良方,从而指导读者跨越性格障碍误区,走向成功与幸福人生。
  •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本书以“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为核心,运用富有人生哲理的论述及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典的事例,向读者深刻地揭示了厚道为人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能使读者深刻地领悟其中的真谛,从而在生活工作中成为一个厚道之人。
热门推荐
  • 神奇宝贝之我是门阀

    神奇宝贝之我是门阀

    陈浩穿越到了精灵世界变成了大木天,听说有个很厉害的博士叫做大木雪成,自己的老爸貌似被他吊打过,自己该怎么办?(作者标题取的不咋样,但是内容绝对精华。)(qq群号:1046507689)
  • 妖宝

    妖宝

    带着万火之源穿越而来的主角,遭遇了一个坑死你不偿命的妖宝。这家伙天生丑也就罢了,没事还偷偷的去美女家,找美女的母妖宝谈恋爱。自家的妖宝丑,终生大事,主角也捉急。于是乎,他找上了美女,说道:“咱们做亲家吧…”
  • 我要成为杀手

    我要成为杀手

    一个下等人,依靠一个不畏生死的心,一步一步成为一个主宰。
  • 多功能辅助系统

    多功能辅助系统

    范维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坑人的相遇,一个坑人的系统,一个坑人的人范维看看周围说:“我擦,我居然穿越了。”叮!系统启动!
  • 孤独是原罪

    孤独是原罪

    一位大学生青年寻找自我的现代故事。亲情、友情、爱情的思考;现实与能力的彷徨。仅以此书致敬《挪威的森林》和《十一种孤独》。
  • 韩公子这次换我护你

    韩公子这次换我护你

    椛泠谷天地万物唯椛泠,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修了3000年的树枝丫精灵试验了兜兜的新机制“呀吼”被送上了天,原本想着这一飞可以激发她这小龄精灵过早学会御云仙术,让她能在这椛泠谷有个茶话,这一送给他来了个送命礼不偏不倚倒霉的踩在了椛泠谷黛门殿禁地的法门上,掉落民间,啪嚓一身被男子踩个粉碎……屹山村重生在14岁楚家幺女佞客身上,这家人啥都没有就是人丁兴旺,祖辈四代加起来都能组个军队了,生了3000年还真真没遭过这种罪过,吃不好、穿不上,重生的时候还一身伤差点死掉,要想一家子能过好日子得先齐心协力才是。 韩萧:没有人怕过我你是第一个... 楚佞客:没怕过什么,就你一个...
  • 宫之恋殇

    宫之恋殇

    她、一朝替姐出嫁;他、日日缠绵病榻;她、一朝泯灭良知他、日日狼子野心她爱他的时候他爱她,他爱她的时候她爱他。四个人被命运互相嬉弄。到头来谁是谁的梁伯。
  • 混在瓦洛兰那些年

    混在瓦洛兰那些年

    这是一个LOL的背景故事前期也许很平淡请坚持坚持看下去故事简单的说就是:1.建立起点孤儿院收集并培养孤儿2.之后把符文之地发展成现代社会模式形成统一3.统一整个符文之地所有力量对抗虚空想想那个场景,最后大决战多燃,这些情节就这么一想我特么都尿急神王诺手:以吾之血祭我发诺克萨斯神王盖伦:我将带头冲锋沙皇:恕瑞玛,你的皇帝回来了艾克:这就是祖安人打招呼的方式蒙多:觉得你是个大娘们儿兰博:班德尔城一展雄风的时候到了刀妹:奶奶总说……王林:我特么打死你奶奶新人新书,想要我写那个英雄只管吱声儿,还有,可以侮辱我的人格,也能践踏我的尊严,但可不能说我的书辣鸡……会说话的读者请务必在评论区多说几句不然……我可能要自己给自己投票,自己给自己评论,“嗯……这书不错,作者真乃神人也”然后切换到作家号回复,“谢谢宝宝鼓励”……
  • 快穿之反派你别理我

    快穿之反派你别理我

    我叫旎珞珞,一只在山里修炼了百年的蛇,在我化蛟时一道雷没有任何预兆的劈在我身体上。。。。然后我就绑定了一个可以带我穿越时空的系统,开始了各种的作……系统:宿主请注意你的态度,对反派大大要温柔,要教他善良……我:滚,别理我,我想静静……反派:不可以,你只能想我!
  • 生生不灭

    生生不灭

    生与死到底谁更容易?毫无疑问,死亡让人恐惧,但是却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而活下来,你可能要花费你所有的精力,耗费掉所有的智慧,才能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生存下去。他是一个孤儿,每天为了活下去而奋斗,他以为被抛弃,连活下去都成了一种奢望,这就是最惨的人生。当真相被揭开,那种残酷比他以为最惨的人生还要惨无数倍,但是有一天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为追寻真相,让脚下流血漂橹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