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12200000001

第1章 独之章 夜访者

农历己未年七月的一天傍晚,秋雨过后的湘西村褪去了几分暑气。年过花甲的王船山抚完琴,打算把几日前写成的《庄子通》再推敲润色,明日好向学生们讲解。

“夫天虚故受,天实故撰。……知天之虚,知天之实者,古今鲜矣。”王船山正专心审阅《大宗师》篇,忽听见王敔轻叩书房门:“爹,爹,柴门外有自称来自衡山的道士求见。”

衡山道士?王船山心中大感奇怪,隐居石船山之前,他因抗清被清廷通缉,却始终疏佛远道,哪怕流亡时寄宿荒山僧寺著《老子衍》,亦或登衡山落雁峰之时也未曾与僧道有来往。今日却有道人登门,实属怪事。

道人来访所为何事?王船山心想。是清廷的眼线?清廷早已知晓自己隐居,但只是派人远远监视,并未有来说服自己的意思。

或是抗清志士来访?自永历帝身亡昆明之后,自己已不参与抗清行动,而是潜心解经授业,教育学生。这点众所周知,否则自己早被捉拿了。

亦或是吴三桂的人来讨文章?但吴三桂去岁求劝进表已被自己拒绝,吴三桂也已病死,再来亦不可能。

“敔儿,吾不交僧道,告诉道人,请他回去吧。”王船山定了定神,对书房外说道。

王敔答应着出去,过不多久又回来道:“爹,道长说今日拜访,是为祝贺您写成《庄子通》,并有珍藏的书籍相送。他还说您的阴阳二气实体之宇宙观,古已有之,并非您的独创。”

王船山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神情。《庄子通》几日前才写成,道人如何得知?自己的宇宙观在《庄子通》中有阐述,确让道人说中了,看来此人精通天文,还说有书籍相送……倒像某些志怪小说中巧遇仙人的桥段。王船山暗忖。

“请他进来吧。”王船山沉思一会说道,边说,边踱到堂屋。

王敔答应着,便出去请道士。待道士走近,王船山才看清他的长相:道士身形有些魁梧,脸型稍长,五官端正,神采安然,眼神内敛。头上简单挽了个道士髻,簪一根木簪。身着百衲衣,背着竹经箧,经箧的边上插一把拂尘,上端插一把伞。腿上绑绑腿,脚上套白袜,穿藏蓝色布鞋,布鞋底却很厚,是厚木板的底。令王船山感到惊奇的是,下午雨才停,屋外的道路还十分泥泞,道士的鞋却非常干净,没沾一点湿泥。

道士见了王船山,便非常高兴,毕恭毕敬地行了拱手礼,说道:“晚辈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荣幸之至。夜间拜访,行事唐突,还请先生见谅。”顿了顿,向王敔行礼,又转向王船山道:“晚辈姓魏,先生称我魏乾道就好。”

王船山心中略觉怪异,一位方外之人,举手投足却是俗家礼数,似乎来拜访的不是道士,而是一名儒生。表面不露声色,询问道:”魏道长自何处来,来蔽庐所为何事?”

道士答道:“晚辈居衡山已有二十余年。三年前先生登落雁峰,晚辈无缘得见,近日知先生著成的《庄子通》,是高屋建瓴通解《庄子》的佳作,特来向先生道贺,并献上书籍一套,还请先生收下。”说罢,解下经箧,轻放于门边。

“道长谬赞了,老朽的《庄子通》,不过是些粗浅的心得,要说钻研透彻了庄子,那还差得远呢。”

王船山的话音刚落,但见道士已经从经箧中取出一个方方正正的书盒。奉到了王船山面前。

“先生过谦了,”道士说道,”先生请看,这套书便是晚辈的贺礼。”

王船山定睛一看,书盒封面上写着”崇德历书”四个字。心中便起疑惑,满清在关外便有历书编成?此事闻所未闻。转念一想:当时满清未行明制,无人力也无精密仪器观测天相,且无长年积累的海量观测资料,又岂有能力编撰历法?此人携来此书,难说不是清廷冒用前朝旧历冠以满清年号,以向我炫耀清廷也有能力编写历法,好说服我为清廷效力。想到这,王船山当下戒心大起!

道士察觉到王船山面有愠色,也不急辩,只说了一句:“先生勿恼,请稍等片刻。”说罢将右手拇指按在”德”字之上,轻轻地按压数十圈后,”德”字渐渐消失,一个”祯”字显现出来。

《崇祯历书》!船山父子大吃一惊。历书的编写和颁发历来是皇家极为重视之事,只能由钦天监和具有极高天文才能的近臣经手,编写完成后还需皇帝亲自审阅,决不允许民间偷习历法演算。况且王船山深知,《崇祯历书》编成之后,因中西历法之争和明末战乱,一直未能正式刊行。原版历书即使流散于世,若非小心保护,也会被清廷搜走销毁,今日却实实在在地以原名出现在眼前。

“晚辈为防此书被清人掠去销毁,在各卷封面和扉页上略施小技,请先生勿怪。”道士语气平静,眼中却多了一丝坚定。

王船山注视了道士一小会,随即让王敔关严掩着的房门,对道士说道:”老朽见道长珍藏之书,知道长来历不凡,还请道长进书房一叙。”说罢便请道士进书房就座。

坐下之后,王船山开口道:“魏道长,此书甚为宝贵,老朽的《庄子通》难以与之相提并论。今日以贺礼赠与老朽,即使老朽忝收,也想知晓是何原因,道长可告与老朽一二?”

“先生既有疑问,晚辈便如实相告,”道士说道,”晚辈是京师顺天府人,祖辈世代在钦天监任职。晚辈自幼修习家传之学,天文,地理,历法皆有涉猎,音律也知晓一二。所以方才晚辈才在门外说阴阳二气之论源自天文学。不过与先生的思想相比,晚辈之言实属班门弄斧,让先生见笑了。”

王船山摆摆手,坦然道:“原来道长出生钦天监世家,难怪会对阴阳二气的宇宙观如此熟悉。老朽对天文和历法演算只是有所涉猎,也知阴阳二气之说古已有之,老朽亦赞成此说。老朽认为,气并非虚无缥缈之物,而是实体,是组成世间万物的本源。宇宙运行便是气的变化历程,此种变化可以用《周易》之”易”概括之,也可视作‘新故相推’与‘生生不息’。宇宙之核心,即在于‘生’与‘动’。”

道士赞叹道:“先生高见。晚辈正是敬仰先生才学,知道先生不仅是精通道儒典籍的大家,也熟稔天文地理之学。更重要的是,先生与当世其他几位大学者不同,此书能送与先生,不仅是先生与我的机缘,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王船山问到:“道长何出此言啊?”

道长说道:“晚辈已出家,先生见我经箧与厚底鞋,便已知道原因了。”说罢与王船山意味深长地对视了一眼。昏黄的灯光中,两人都苦笑起来。(王船山自清朝强推剃发令以后,拒不剃发。每次出门,不论昼夜晴雨,必撑伞,以示与清廷不共戴天。穿厚木屐,以示不沾清廷之土。当时与王船山齐名的几位大儒多已剃发,有人还进京服从清朝统治。)

稍傾,王船山说道:“道长有心了。想此书珍贵之处,不仅在于传世稀少,还应有特别之处,或者说,秘密吧。”

“先生果然是洞察幽微。”道士说道:“《崇祯历书》全本一百三十七卷,这只是其中的《治历缘起》十二卷与《古今交食考》一卷。历书由西历局参照中西历法编成,以西法为主,是为新法。编成之后,南北两京钦天监皆有存档,据说朝鲜也受赐一套。明亡后,清人倚重西洋教士汤若望等人,删改历书内容,改名为《西洋新法历书》颁行。”

王船山听罢,眉头微皱,道:“老朽也知清廷颁行西洋历法,宣称《大统历》已通行两百余年,久未修正,与当今季节天象偏差颇大。又称洋教士所带来的西洋历法与天象密合,所以要废止旧历,颁行西洋历。清人此等说辞,断不可信,不过若非道长相告,老朽还不知有此等托名改历的内情。”

“确是如此。历书中天文观测仪器与技法的部分删改的地方不多。删减最多的,就是《治历缘起》与《古今交食考》。《治历缘起》缩减为八卷,《古今交食考》也有大量删改。”道人说道。

“删改的内容如此之多?”王船山问道。

道士点了点头,说道:“历法乃是皇权的宣言。改朝换代之时,删改旧朝历法本是常有之事,不过删改的多是旧朝帝王的谕令用词和对帝王的称呼,天象的预测与记录并不会被删改。然而从清人刊印的版本来看,原版历书的这两部分有大量的天象记录被抹除,而且删改天象记录的,不是清廷,而是西历局中的西洋教士。”

王船山有些惊讶,道士的言语出乎他的意料,他感觉到,有关历书的秘密才要真正被揭开。“西洋教士?他们为何要删改历书中的天象记录?他们这样做是何目的?”

道士没有直接回答王船山的问题。而是问道:“先生应知崇祯年间的中西历法之争,那先生可知历争比试的结果?”

王船山捻了捻胡须,回忆道:“老朽当年于岳麓书院就读时,就得知历法争之事。当时京城历争的两方争论异常激烈又旷日持久,西历局攻击钦天监理论滞后,推算不精,早应淘汰,钦天监攻击西历局剽窃成果,谎报记录,违背伦理天道,历争结果一直没有定论。后来山河破碎,老朽四处奔走抗清,也未顾及了解当年历争的结果了。到十多年前清人颁行新历,才断续得知当年钦天监同西历局前后进行过多次实测比试,次次皆是西洋历法胜出,钦天监全军覆没。哎,大明已亡,其亡也忽焉。历法长年疏于修订,所以技不如人。历争的失败,又何尝不是故国暮年的缩影呢?”说到这,王船山的情绪有些低落。

“先生,事实并非如此!”道士的声音突然高了一度,让王船山陡然一惊。道士自觉失态,回复正常声音说道:“天文推算比试,从来都是以精度为判定标准,谁算出的结果与实际天象更密合,谁就获胜。若是西法大获全胜,钦天监定将承认技不如人,绝不会阻拦历书颁行。然而历法之争一直未停止,直到崇祯帝殉国时历书也未公开,先生难道未察觉到其中不合常理之处么?”

“你是说……?”

“西洋教士删改了比试结果。”道士看着王船山说道。说罢坐近灯旁,取出书盒中的几卷书,翻与王船山看。

“先生请看此处。崇祯七年甲戌岁三月初一日丁亥朔之日食。此次日食为西法面临之首次日食校验,且是改历以来京师能见之最大食分日食。(以日食为例,初亏:日食开始时,食甚;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食分:太阳或月亮被遮蔽的程度,以太阳或月亮的直径为单位来计算,几分就是被遮了百分之几十。)若这次新法推算精准,对其尽快颁行极为有利。‘崇祯七年甲戌岁三月初一日丁亥朔日食,新法推得初亏辰正四刻内二十五分一十一秒,食甚巳初四刻内六十一分三十四秒,复圆午初一刻内三十九分二十三秒,俱与天密合。……大统俱先天一刻有奇,推食分六分五十余秒,魏文魁推初亏先天二刻,食甚、复圆各先天一刻。论食分,本日实测得八分有奇,魏报八分,略不及天,依新法推,应得八分四十秒,正与天合,其报六分者,偶为交周平行表旧本所误,非立法之不善也,本食……虽一时简点有失,罪所不辞,然欲以此病法,则冤矣。……’新法自称‘俱与天密合’,推算的初亏,食甚,食分三数实际却俱有误差,且对预报之食分值误差偏大而辩解,还对照实测结果修正推算数据。”

“嗯……那《大统历》与魏文魁所推的精度,又是如何的呢?”

道士答道:“《崇祯历书》中并未详细记载。偏偏不巧得很,魏文魁公与家父私交很好。其人著有一书,书中正好记录了此次日食的各种预测数据,晚辈早年曾借阅过。(魏文魁,河北满城县布衣出身,其人精通天文历法演算,算法不同于《大统历》,被明廷特许加入钦天监。书为魏文魁著《新中法选要》,收录于其徒薛凤祚的《历学会通》之“考验部”中。)至于《大统历》预测出的数据,家父曾命晚辈牢记。魏公,《大统历》,新法三者与实测值相比,魏公推算日食食分为八分,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大统历》与新法分别推算为六分五十余秒和六分,误差较大。至于初亏,食甚,复圆的推算,《大统历》误差最小,魏公与新法则皆略有偏差,不过与实测值的误差在一刻之内,不算误差偏大。”

“如此说来,此次日食推算,总而言之是钦天监占了上风了?”王船山问道。

“不错。魏公与《大统历》分别在食分和日食时刻上更为准确。虽然新法的日食时刻误差也不甚大,但食分却出现了明显误差,正因如此,西历局要专门对此进行辩解,并特别予以注明。”道士回答道,接着又翻向另一页,指与王船山看。

这段记录的是崇祯皇帝关于这次日食比试下的圣旨:“日食初亏、复圆时刻方向皆与大统历合,其食甚时刻及分数,魏文魁所推为合,既互有合处,端绪可寻,速着催李天经到京,会同悉心讲究,仍临期详加测验,务求画一,以裨历法。魏文魁即着详叩具奏,钦此。”

王船山看罢,说道:“依圣旨所言,崇祯帝依然相信传统历法更胜一筹,还对新法有了些许不信任,而且希望魏文魁与李天经通力合作完成历法的修正。”

道士点点头,说道:“魏公正是凭此次日食之表现获得崇祯帝垂青,正式参与改历,并成为后来历争之中支持传统历法的主力。”

“那此段圣旨是否也被删除?”

“并未被删除,想是删除后影响前后内容连贯,才得以保留。”(站在今天的角度,正是这段未删除的圣旨,成为学者研究历书中被删除的日食记录的突破口。)

“原来如此。道长对多年前的日食数据记得如此清楚,记忆力非同寻常,老朽佩服。”

“先生过奖了,晚辈少时每日勤练速算速记之功,至今未敢荒废,凡用心阅览的文章与数字,勉强能说得上是过目不忘了。”

道士继续向王船山介绍道:“方才记录的日食是意义最重大的一次,而历书中被删改的记录不止这一处。先生请再看此处,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之日食……”

“以及此卷此处,崇祯四年十月之月食……”

……

道士先后给王船山翻看了《治历缘起》和《古今交食考》中十余条历争之时天象的记录,涉及数次日食,月食,行星运动及行星合月。这些记录显示,有些天象钦天监推算更胜一筹,而有些天象虽是西法在某些数值上更精准,但钦天监数

据的整体误差反而比西法的要小,中西两历各有千秋。但据道士所言及清朝所颁的《西洋新法历书》,这些记录或被删或被改,由此造成了西法”俱与天密合”,完胜传统历法的假象。

王船山听完道士介绍,沉默了好一会,仰面长叹道:“原来被删改的记录有如此之多,难怪历法之争持续多年。老朽受骗久矣!老朽只知记录天象如记录历史,史笔如铁,却未想到那西洋教士并非我中土人士,不会对天象记载有敬畏之心,而将记录大加删改。若非道长今日指点,老朽余生都要被蒙蔽了。”

道士放好历书,说道:“非我历不如人,亦非我技不如人,奈何决定比试胜负的因素在历书与算法之外。自江山易主,京师钦天监人多数改为效命清廷,《崇祯历书》的刻板尽数落入西洋教士之手。清廷有意打压原钦天监之人,任用西洋教士主导钦天监,所以洋教士才有机会删改历书中对自己不利的内容。”

王船山道:“非技不如人,非历不如人。是啊,想几千年来,我中华历法经各个朝代不断修正改进,方能一直指导天下耕收,又怎会出现巨大偏差,在比试中次次败北?而崇祯帝修正历法,本意是顺应天时,让历法更为准确,更好地指导农作生产。即使明末人祸天灾并起,也未放弃过修历。岂料清廷窃位之后,洋教士为一教私利,篡改记录,以达到抬高西历,贬抑中历的目的,方便在我中华大地上传播他们的宗教,着实可恨。更可恨清廷为巩固统治,放任洋教士删改天象记录,欺骗天下人,伪造西历先进,中历落后的假象,更好奴役我百姓,真是好恶毒的诛心之举!”

“先生,正因为当年西历并未真正获胜,清廷钦天监的历争也由此一直未停息,但历争的数次比试,也是洋教士的推算‘俱与天密合’。”

“经道长详解历书中被删减的内容,老朽已不相信西法所谓的‘密合’了,这数次比试,西法是如何获胜的,也是靠删改记录?”

“应非事后删改记录,而是直接将测量数据改成预测数据上报。我虽未见过比试记录,但知用西法推算定有偏差。要与实际天象密合,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荒谬至极,”听到这,王船山哂笑道,“若非清廷刻意包庇,此等事件发生一次就足够让推算之人身败名裂,哪还会发生数次。当真是沆瀣一气,无耻之尤。”

“所以十几年前有人连番向清廷上书攻击西历“十谬”及暗窃中华正溯,其言并非无中生有。然而有清廷有意包庇西洋教士,即使历狱事件中汤若望病死,事件平息后,依然是洋教士主导钦天监。”道士说道。

“以道长所言,洋教士还窃取天文资料?钦天监如此机要部门交与他们主管,岂非开门揖盗?如此一来不知多少钦天监典籍会被窃走。如此看来,此书能得以保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王船山叹道。

道士说道:“确实如此。”接着,道士道出了保管历书的过往:“明亡前一年,家父担心历书毁于兵祸,而后世之人无从知晓历法之争的真实面目,冒死罪将存放于钦天监中一套历书的这两部分偷偷带出,命我与长兄二人将其带回湖广宗族故居妥善保管。后清兵攻入湖广,我兄弟二人不愿剃发降清,便出家为道,携书居于衡山之中。十几年前长兄将逝之时曾嘱咐于我,自江山易主,我辈已无处施展天文演算之法,与其隐藏历书,使之渐渐为世人遗忘,不如在合适的时机赠与有大才大德之学者,也能让历书物尽其用。”

说罢,道士起身对王船山再行一礼,语气中满含敬仰:“若论博古通今之资,先生是当代翘楚,若说启迪后世之心,更无人出先生之右。这套历书,还请先生务必收下。”

王船山谢过道士,说道:“道长过誉了。道长多年来历尽千辛万苦,才保存好此书,今日相赠,老朽已深知道长用心。明虽亡,然我中华之学识并不落于人后。老朽潜心著书立说,即是决心探究天地的本源,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与治乱得失,以启迪后世。”

王船山沉思片刻,又说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若是只研习经史子集而不知天地运行之道,是无论如何不能深刻理解这一句话的。”

道士说道:“先生之宏愿,晚辈钦佩之至,此书在先生手中,果真有了个好归宿。”

“道长客气了,与道长交谈,老朽受益良多。这篇《庄子通》,几日前刚完稿,若道长不嫌弃,老朽作为还礼赠与道长,还请收下。”王船山拿出《庄子通》说道。

“先生要赠与晚辈,晚辈求之不得,只是《庄子通》还要用来教导学生,若晚辈带走,先生又要劳心再写。不如晚辈只将著作收下,手稿仍请先生收好。请先生稍等片刻。”道士笑道。

说罢开始快速默记《庄子通》,看得王船山连连点头。不到一炷香时间,道士便记完了手稿,向王船山告辞,先生挽留不住,便送他到门口。

道士背上经箧,对王船山说道:“天色已晚,先生请早些休息。路上有歇脚之处,山间野兽也伤不了我。”说罢向王船山父子行礼道别,点亮了经箧前的灯,转身离去。不一会,那一点灯光便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而天穹上,已是满天星斗。

当晚,王船山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打着伞站在草堂外的星空下,手中点着一盏小灯,成群的年轻学子赶来请他点亮他们手里的灯,点亮了灯的年轻人又陆续离开。人群连绵不绝,灯火映红了东方的夜空。

一年后,王船山写成《宋论》初稿,再一年后完成《庄子解》三十三卷,之后十余年,王船山著作层出。

王船山逝世后,湘西草堂因意外被烧毁,王敔在原址上筑成新屋,而《崇祯历书》下落不明,但王船山的思想超出了单纯的学术范畴,影响后世几百年。在近代整个中国处于最危险的时候,大批仁人志士深受其思想启迪,投身到拯救国家和民族于危亡的伟大事业中。

同类推荐
  • 刘永福抗法抗日传奇:黑旗将军

    刘永福抗法抗日传奇:黑旗将军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衰弱的清王朝与列强的战争几乎以屡战屡败为结果,只有两人是例外。这两人都是钦州人,一个是刘永福,另一个是冯子材。百年的抵抗史,刘冯都是不能抹去的。本书说的就是黑旗将军刘永福越南抗法、台湾抗日、晚年抗清的故事。
  • 唯财是图

    唯财是图

    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地过了而立之年的窦毅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穿越了!内心有点小激动的同时又很悲伤:不公平!为什么别人穿越自带主角光环,自己却似乎带的是主角紧箍咒呢?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一贫如洗?还是个废柴?难道不能给点好的剧本让他穿吗?又不是竞选中国比惨王,至于让他惨得这么天怒人怨吗!不过没关系,他就不信以他的智商还玩不过一群古人,且看他逆天改命步入青云……
  • 容斋随笔-容斋随笔(下)

    容斋随笔-容斋随笔(下)

    汉武帝外事四夷,出爵劝赏,凡将士有军功,无问贵贱,未有不封侯者。及昭帝时,大鸿胪田广明平益州夷,斩首捕虏三万,但赐爵关内侯。
  • 回到明朝当少爷

    回到明朝当少爷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苏云,一觉醒来穿越来到了明朝,成为一家商户的家丁!这个登记森严的社会上,看苏云如何辗转腾挪,建功立业走上人生巅峰!
  • 天下霸血

    天下霸血

    韦风,字中正,武则天大周——天授元年690的一个秋天,天还是那样的沉......这里四季繁华,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爱恨情仇,有兄弟情深,有金戈铁马,有歌舞升平,是一个诡诈、淳朴、斗争的矛盾世界,也是有着坚韧意志,兴吾礼仪之邦,谱写盛世华章的一部传奇!有一种信念叫至死不渝,有一种风流叫还看今朝;有一种霸气叫横扫千军,有一种神话叫千古流传。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神都洛阳——风云龙虎际会,大周边陲——旌旗漫卷。韦风,铁肩力担狂澜滔天,前世今生,仍不免儿女情长,刀光血影,相依相随。为君无悔,君又为谁流下一滴相思泪?一蓑烟雨,天下霸血。【求推荐票、求收藏\(^o^)/】
热门推荐
  • 深渊地狱

    深渊地狱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世界各国达成共识解除相互各国的戒备,使得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地球的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就在人类的数量快要到达了地球承受的极限,于是人类联合政府设计了两个移民计划,太空殖民和时间移民。随着可控核聚变和冬眠技术的突破,这两项移民计划不再成为想象。 而在这些计划进行中的时候,俄罗斯想到了之前的钻井计划于是提出了建造地下城,而这也就是一切的开始。
  • 斗罗之顶级魂兽

    斗罗之顶级魂兽

    该的终于差不多。欣慰。这是一个魂帝不如狗,斗罗遍地走的年代。第一卷是主角(魂兽)王虎带领魂兽发动兽潮攻击人类的故事。身为虎族,自带虎威光环。开局直接获得了虎神传承。可以轻松收服其他的魂兽而不用担心背叛。修为全靠虎神九考提升。第二卷就是唐三的养成计划。最后推动兽与人的和平。神界必炸。
  • 天衍炼仙

    天衍炼仙

    一个被视为灾星的少年,在一次意外遭遇后逃离苦海,是天意还是巧合?孤身走尽天涯路,看穿世人心中想。灾星如何?福星亦如何?崎岖仙途,坎坷求索,笑看人生何必苦相对,我欲逆天何惧他人言!QQ讨论一群:187284235QQ讨论二群:133199279
  • 忆夏随笔

    忆夏随笔

    爱夏天,带着微凉的心意,去触及美好的时光。生活还在继续,有你,有我,有他。忆夏随笔,不平凡的回忆。
  • 离魂师之校园风云

    离魂师之校园风云

    主人公莫名其妙的一个梦,打开了家族传承离魂术的世界。通过主人公利用游离与他人的梦境获知改变影响世界。从一个学渣高中开始,改变自身的命运。实现自我的逆袭!
  • 武异天下

    武异天下

    武功与异能的结合会有怎样的威力?神兵“诛邪”刃下有多少邪恶之徒的头颅!我是中国的超级英雄,蜘蛛侠算什么?受得了一掌万佛朝宗?钢铁侠算什么?吃得住诛邪一刃?
  • 潜能界之召唤王

    潜能界之召唤王

    杨龙获得了修行界排行第一的选功天丹,这是一颗改变自身资质,并可自主挑选至强修炼功法的天丹。但却因在吸收过程中,丹力过强而导致杨龙重生在一个以潜能为主的世界中。在太蒙大陆中,选功天丹发挥了其作用,替主角选择了一个潜能。杨龙发现,选功天丹选择的潜能居然是太蒙大陆最垃圾的潜能——威能耗减……………………………………新书需要《收藏》和《票票》,觉得书看得过眼的,请点击收藏。如果觉得不错的,请点击收藏外加投票。
  • 我主你仆:老婆回家可好

    我主你仆:老婆回家可好

    她,众人宠爱的公主。十一岁假死,十三岁成了“暗影”未来接班人,二十岁来到A市与他相遇。他,雷厉风行的总裁。十一岁被“她”救下,十四岁听说“她”死了,二十四岁在A市与她相遇。“苑歆韵,做我女人吧。”“呵呵,直接说要上我,我想我会更好接受。”在特定的时间遇见特定的人,只不过有的时候时间一过,人也就走了。地球是圆形,请相信不管怎样我们终会相遇。
  • 信树摇花

    信树摇花

    这从来不是一场追逐游戏,他和她之间其实什么都是明明白白的,只是一场游戏,我永远都不会对你说我爱你。
  •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比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比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围绕中东欧和独联体16个转型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影响因素、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机制和资本流动逆转与金融稳定性关系四个主要方面,为同处于经济转型和金融开放中的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