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38500000001

第1章 “死”了五万次的人

失去了听力的我已永远无法听清美妙的歌声了,但是,我却能感受得到歌词的昂扬,那是一位从软弱中走出来的残疾勇士吹响的向命运宣战的号角,召唤着每一位有志气的残疾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牡丹的拒绝

文/张抗抗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4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声名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们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4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唯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球,国色天香。

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想象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象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4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胡振宇:“90后”开火箭公司

文/陈世冰

梦想,是坚信自己的信念,完成理想的欲望和永不放弃的坚持,是每个拥有她的人最伟大的财富。

——任初七

胡振宇,翎客航天创始人兼CEO,他1993年出生,在科技精英云集的航天系统中,无疑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从中学时候起私自研究炸药,到大学期间逃课研发火箭,再到刚毕业就创办中国第一家民营火箭公司,在被国企垄断的火箭市场分得一块蛋糕……他的经历堪称一部青春励志大片。

走钢丝的“坏孩子”

胡振宇和炸药结缘十分偶然,在他刚记事的时候,一次看到一家商场开业放烟花,冲天而起的礼花绚烂至极。爸爸告诉他,烟花之所以能冲向天空燃放出炫目的礼花,是因为一种叫炸药的东西产生爆炸的力量。从此每每看到燃放的烟花,胡振宇总是看得如醉如痴,对爸爸说的那个炸药产生了种种神秘的幻想。

上了初中,他参加了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每次上完实验课,胡振宇总是偷偷拿些没有用完的氯酸钾、硫黄、铝粉、镁粉等实验品回家。晚上,家人睡觉后,他就拿出来对照书上教的配方进行研究。往往是完成一组数据配方,夜已经深了。

在一个冬天的深夜,他按最新的配方把200克的炸药调配完毕,插上引线后,阵阵睡意袭来,就在他晃动铝罐的一刹那,炸药突然燃烧起来,胡振宇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装炸药的铝罐瞬间就熔化了,滚烫的液体喷洒在他的手上。

熟睡中的父母惊醒了,他们把胡振宇送进医院,将他房间里所有的实验品统统扔进了垃圾池,并责令他以后再也不准做这样危险的事情,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检查他的书包,也不给零花钱了,切断了所有他们认为可能购买配药的渠道。胡振宇却上了瘾,不在家里做,周末就去同学家,配好后再拿回家里,藏在衣柜、床底下的某个角落。

胡振宇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迪生的故事就像是一粒种子种在了我心里,发了芽,生了根。任何教育,只要是不让我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都当成耳边风。”

到了高中,作业负担一下子重了起来,因为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化学上,其他高考科目都亮起了红灯,但这并没有遏制胡振宇的兴趣和探索。他和喜欢化学的同学每星期凑出一点零花钱,组建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公共实验室用来调配炸药。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周末都会把方案、流程写好,计算好公式,看似枯燥的实验,他和小伙伴们却乐此不疲。一天晚自习后,胡振宇来到了操场,他带来了约莫1克重量的炸药,他要进行一次撞击实验,通过敲击使它分解。胡振宇心里有些紧张,他知道这炸药虽是1克,但这是有机炸药,性能要高很多,对于结果他一无所知。他觉得今晚是他长这么大以来最安静的一个夜晚。“轰”的一声巨响,整个校园,包括校外面公路上的行人都听到了。胡振宇什么也听不见了,他只看见路灯下跑来的人群。此时,最大的声响来自他的心底,就像一面支撑梦想的墙倒下了,一种莫名的恐惧随着爆炸的烟尘腾空升起。

班主任、校长和他的父母赶到公安局的时候,胡振宇已做完了笔录。市公安局的爆破队长连夜把从他家里搜出来的近5公斤的炸药送到山里进行销毁。

第二天,公安局领导和校长还有班主任都极力主张开除胡振宇,但他的化学老师说:“你们如果把他开除,让他流入社会,他会变得更加危险,同时你们有可能扼杀了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的未来。”就这样,胡振宇又幸运地留在了学校。

黑暗中的舞者

2010年9月,胡振宇以网球特长生的身份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有一天,胡振宇无意间闯入了一个叫科创论坛的网络社群里。这是个火箭爱好者的论坛,里面有不少民间科技达人。但是他们一直有个短板,火箭升空需要一种燃料作为推力,这种燃料就是炸药,市场上买不到。一直对炸药有研究的胡振宇立即向论坛版主发出申请说,自己可以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进入论坛后,他如鱼得水,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这个论坛里。但他很快发现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各自为战:有的专门搞设计,有的擅长搞制造,有的只能搞组装。胡振宇想,如果把这些人组成一个团队,那么火箭从设计到加工、制造、组装,整个流程全部做出来就会事半功倍。

2011年9月,广州在校大学生独立研究探空火箭的项目团队成立了,组长是胡振宇。那时,胡振宇的想法很简单,“就想做很牛很炫的产品,能升上天就可以了。”

2011年11月,团队要进行第一次仿真实验。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胡振宇和他的团队从来没有在凌晨3点前睡过觉。他们买不起发动机来采集推力和压力数据,就拆了实验室的抽屉做了一个测试台,然后到处借钱买来传感器、滑台、钢板、模板,火箭的箭体就用市场上买来的PVC管。测试的头一天晚上干到了快天亮,睡了半个小时。为安全起见,凌晨6点他们借了辆自行车把这30多公斤的设备,拉到了大学城的外环。四周静极了,胡振宇仿佛听到了伙伴们怦怦的心跳。胡振宇极力让自己颤抖的手安静下来,按下点火开关,一瞬间,两个多月所有的努力、心血和设备顿时炸为了乌有。

第二次,火箭还没有起飞就在发射架上炸开了。

第三次,火箭就像是一块石头,稳稳地立在那儿。

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

他们弹尽粮绝,要将项目搁置了。

柳暗花明,一个成功的校友看到了胡振宇和他的团队的报道,他联系胡振宇,提供了10万元钱的无偿资助,希望他们将梦想继续下去。学校这时候也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实验器械,请导师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

2013年7月,胡振宇和他的团队要进行一次终极仿真实验。烈日当空,20多人扛着铁锹,抬着发射架在还没修好的高速公路上走了3公里。大家齐心协力把这50多公斤的火箭组装、安顿在发射架中。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拿着铁锹挖了几百公斤的沙子,装在沙袋里面,一个个垒起来做成掩体。7月28日下午两点,这个火箭承载着胡振宇和团队的梦想呼啸着直射苍穹。

伙伴们欢呼着拥抱在一起,胡振宇背转身,双手捂住脸,泪水涌出。他想,成功是最让人畏惧的一个词汇,它或远或近,蕴藏着看不破、悟不透的玄机。

吃螃蟹的第一人

2014年1月,还是大四学生的胡振宇,在深圳注册翎客航天,成为国内第一家民营航天公司,主营探空火箭。

在国内市场,探空火箭的开发应用一直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垄断,但胡振宇偏偏要从中分一杯羹。他说,因为体制的原因,国企提供的探空火箭服务,每次发射报价高达300万元,而探空火箭的主要客户是科研经费相对紧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于300万元一次的报价,他们有些力不从心,因此研发低成本的探空火箭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对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而言,探空火箭价格低廉,远不如发射卫星赚钱,因此也没有太大的投入意愿,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往往滞后,这正是翎客航天打破国企垄断的发展契机。

胡振宇说:“翎客航天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性价比。”2014年9月底,翎客航天研发出一种体形更小的探空火箭,长度3米,箭体直径300毫米,有效载荷40公斤。它的作用是将搭载的仪器送到几十至几百公里的高空,进行几分钟的科学观测,发射一次的成本仅为150万元。胡振宇说:“我们能做到低成本的研发,来源于对每一条渠道供应链的压缩,我们的火箭燃料、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核心的组件一定是从最基础的工业原材料开始独立生产,采购的东西只占20%。最为关键的是,一枚探空火箭价值上百万元,但上面的载荷可能价值上千万元,之前基本上用一次就废了,我们现在可以做到载荷回收,甚至让火箭原路返回。”

价廉物美的探空火箭引来了众多高校和相关的科研院所的关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研究院也闻风而来。2014年10月的上半月,翎客航天就接到了十份订单,价值1600万元。

对于未来,这位“90后”的公司负责人充满了信心:“到2014年年底,公司将完成融资一个亿。三年后将最大飞行高度200公里以上、载荷50公斤以上的探空火箭推向市场。五年后,推出直径达3.35米的小型卫星运载火箭。”

是的,胡振宇成功了。他回首少年时代,指着办公室墙上那幅中国象棋盘的摄影作品,语气有些沉重地对记者说,这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一幅作品,棋子都是活灵活现的卡通图案,表情各异。每个棋子都有自己固定的行走路线,它不能有任何的改变。这些棋子就像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们一上学,就会沿着一条固定的线路前进。我那时读书,捣鼓炸药,研发火箭,完全是离经叛道,无异于是在走钢丝。我在看不见未来的黑暗中东闯西撞,就像一件瓷器,不经过烈火就不会有脱去泥胎的质地。梦想就像是一只疼痛的火把,召引着我一直向前去。

载于《读者》

高尔基说,暂时的是现实,永生的是梦想。那些绝望与希望并存的时刻,都是躯体与灵魂的高度对话,从而一次次遇见更好的自己。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死”了五万次的人

文/汤小小

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

——比阿斯

15岁时,他初涉影视圈,很幸运地得到了一次出演的机会,饰演一个被武士一刀劈死的坏蛋,只有几秒钟的镜头。

为了这几秒钟的镜头,他把剧本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虽然自己饰演的角色只被编剧一笔带过,但他还是根据剧情,琢磨出这个人物的性格,和武士打斗时的心态,根据这些,再推理出被杀死时的表情和动作。

因为准备充分,这个镜头一次就拍摄成功,这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也因为这次的成功,让导演记住了他,以后再有这样的角色,就会第一个找到他。

这样,他又得到了几次出演的机会,虽然每一次呈现给观众的,都是被杀死时的几秒钟,但他每一次都不敢有丝毫马虎,剧情不同,人物不同,死时的状态当然也应该不同,每一次,他都认真看剧本,根据当时的情景,设计出不同的死亡方式,有时是翻白眼,有时是慢慢跪下,有时是狂喊大叫,有时是吐血而亡。

他自创的神态各异的死法,吸引了很多导演和演员的注意,慢慢的,找他拍戏的人越来越多,每一次,都是扮演被杀的角色。

随着“死亡”次数的增加,他慢慢有了一些知名度,很多人劝他,不能光演那种无足轻重的角色了,应该尝试转型,要求导演加戏,争取多露会儿脸,从几秒钟到几分钟,再到重要的配角,最后做主角。

他却摇摇头,人人都去做主角,坏蛋谁来演呢?演好坏蛋也是一门学问啊,演得好,就能衬托主角的英勇,提升整部戏的品质。

别的演员有接不到戏的时候,他却平均每天都要跑三个剧组,这么忙碌,又演得轻车熟路了,按说,他只要往镜头前一站,随便做个死亡的动作,几秒钟,就能拿到劳务费走人了,可是,他却对每一个角色都不肯马虎,总是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死法。

除了那些传统的死法,他发明了虾米式死法,把身体弯成一只虾,一伸一缩,不停地抽搐,还发明了搞笑怪诞式死法,在倒下的瞬间,做一些搞笑怪诞的表情和动作。

这样的角色,他一演就是50年,算起来,他在屏幕上总共“死”了五万多次。而这五万次的“死亡”,把他锻造成一个顶级的特技演员,得到观众的喜爱,得到同事的尊重,得到导演的称赞。

他的名字叫福本生三,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因饰演被杀的角色而成为知名演员,以最无足轻重的角色而赢得尊重,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五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的职业操守。无论多么微小的事情,只要认真坚持去做,就会创造奇迹。

载于《意林》

追梦路上,坎坷丛生。会有很多的迷茫,未来遥遥无期,不知道该去往哪里。既然不知道去往哪里,那我们不如就过好每一天。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更好的路,你选择的那一条,只要坚持走,就是最好的路。好多年以后迷茫的人依旧迷茫,可你已经脱胎换骨。所以,你只要做好自己,其他的上天自有安排。

在“岔路”上找回自信

文/嵇振颉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

2008年高考,他以660多分,青海省理科第五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

入学前,他觉得生命科学是交叉学科,未来的职业前景一定不错。可是,一切似乎朝着他设想之外的方向运行。专业课枯燥乏味,让他感到很不适应。他不想成为只会搞理论的学究,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他想换个专业,由于绩点不够只能作罢。于是,他开始放纵自己,在网络游戏中醉生梦死。通宵“练级”“做任务”,他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暂时休学回家静养。身体稍微好一点,他又决定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到社会上“闯荡”一下。他当过电话接线员、做过流水线工人,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又不擅长交际,只能干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休学期满,他辞去工作,再次回到宁静的校园,希望重新找回自信。

可是,现实再次泼了他一盆冷水,他对未来越来越迷茫。就在此时,朋友邀请他参观就读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课堂上,学习内容不只是枯燥的理论。来自生产第一线的老师傅,手把手地传授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一个念头在心里萌发:从北大退学,到这所技师学院继续学业。

“什么?你要从北大退学,去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学校?你是不是疯了?”很多人对他的想法表示难以置信。父亲在电话里和他吵了好几架,气得撂下几句话:“技校是什么地方?那是读书不好的人去的地儿。你这个高才生去那里读书,不是大材小用吗?如果不听我的话,以后有你后悔的。”

他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他决定先说服母亲。听到儿子的决定,母亲也很震惊。不过想到儿子在北大读书的痛苦经历,做娘的心还是软了下来:与其让孩子一天到晚生活在苦恼中,还不如顺着他的兴趣尝试新的道路。终于,在母亲的劝说下父亲同意了他的决定。

2011年冬天,他来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求学。考虑到他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学校让他直接进入技师班学习,并给他配了最好的班主任。他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十几台从瑞士进口的数控机器。为了赶上大家的进度,他学得格外认真:总是第一个来到实验室,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常常连饭也忘了吃。直到实验室管理员在一旁催促,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凭借北大的理论基础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技术学习,他成为了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2014年11月,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会场上,他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比赛中,他的一招一式都显得那么娴熟,最终夺得数控技能大赛第一名。好多企业向这位行业技能高手伸出橄榄枝,他用成绩证明曾说过的话:“如果一辈子都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你的一生就毁了。”

他叫周浩,是一名从北大退学的、在读的技校生。面对媒体采访,他自信地说:“我所学的技术在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只要在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工作,都会很强大的!”

正如乔布斯所说:“你必须要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在别人认为的“岔路”上,周浩找回了自信,找到了他所热爱的事业,由此成就了精彩人生。

载于《意林》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那个最真的自己,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努力成为想成为的那种人。就像村上春树说的那般贴切:“你要听话,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所有绝境都必藏生路

文/王万龙

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

——海伦·凯勒

他诞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桑顿乔森林地区的一块贫瘠的土地上。他的出生,似乎就意味着要尝遍世间的悲苦与辛酸。3岁丧母,7岁丧父,童年的笑声还不曾透出他的咽喉,他便成为了举目无亲,孤苦伶仃的孩子。

命运将所有的不幸都压在他柔弱的肩膀上。为了生存,他不得不作出比山区里一般的孩子更为艰苦的挣扎。他先是寄人篱下,为了做工,尽管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可仍是吃不饱饭。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他亦不曾拥有朋友。他每天需要过的生活就是在不停劳动的同时,忍住主人和孩子的嘲弄以及虐待。

为了脱离困苦的生活,为了让自己的身体不再经受摧残,他先后跟从了五个主人,但遗憾的是,情况丝毫没有好转。

14岁的深夜,他决定要有所突破,要彻底挣脱这种奴隶式的生活。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清晨,他仓皇出逃,颠沛许久之后,终于在一家锯木厂找到了工作。无意间,他在工作中得到了一本名为《自己拯救自己》的励志图书,他想,自己也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因此,忽然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力图抓紧一切可以读书的机会刻苦钻研。

和所有孩子不同的是,他的求学经历是个窘迫不堪的马拉松实验。他一面工作,一面靠微薄的收入来断断续续地上学。从14岁读到23岁,他终于踏入了大学校门。

他知道这一切有多么来之不易,因为不肯错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甚至为了逼迫自己努力读书,他还给自己制订了一系列的苛刻的学习计划。9年后,当同龄人正为前程忙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已经顺利拿下了波士顿大学学位,奥拉托利会学士学位,波士顿大学硕士学位,哈佛医学院博士学位,以及波士顿大学的法学学士学位。

同时攻读多个学位并未影响他的收入。毕业前夕,他已经积攒了2万美元,以备创业。17年后,40岁的他成为了一位旅店业里的举足轻重的大亨。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的时候,天灾人祸接踵而来。连年干旱致使经济萧条,日渐衰落,更要命的是那些对他来说是重要至极的旅店,均在一场场不知名的大火中被夷为平地。倾注了其一生心血的五千多页的手稿,也在大火中消失殆尽。

他不曾就此屈服,尽管负债累累。他带着永不更变的梦想来到了波士顿,开始了成功学方面的创作。比起以前,他此时更有资格投身这个神圣的事业。悲苦的童年,40多年的奋斗生涯,传奇的人生经历让他曾站在了人生的最高处,又被抛入低谷。因此,命运的磨难,让他对财富拥有着异于常人的领悟力。

1894年,在他心灵深处沉寂了30年的梦想终于实现。其处女作《伟大的励志书》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一年之内便再版11次。截至1905年,仅在日本一国的销量就突破了100万册。

三年后,他义无反顾地创办了《成功》杂志。同样,获得巨大成功。单册发行量超过30万册,拥有员工200名。但命运喜欢对他加以捉弄。1911年,《成功》杂志因先产生内部分裂,后得罪权贵而被告上法庭,无奈停刊。他又一次被命运从巅峰抛至谷底,债务缠身。

他仍不曾放弃,于7年之后再次创办了《新成功》杂志。此刻的他,已是步履蹒跚,77岁高龄。直到6年后他谢绝人世,这本杂志还是照旧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忠实读者。

这就是奥里森·马登——全世界公认的美国成功学的奠基人和历史上最大的成功励志导师,成功学之父。

如果有人要探寻奥里森·马登的成功秘诀,那么,我想答案一定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有绝境的悬崖边,都必然会暗藏着一条通往光明的生路。

载于《意林》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就得承受相同级别的考验。在皇冠加冕之前,你只需要做好自己。要知道,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每个人都可以是第一名

文/李红都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松下幸之助

自从11岁打针意外失聪后,我就一直梦想着哪位神医能救我出苦海,还我清晰的听觉。

都说实现梦想是要吃苦的,我不怕,为了实现复聪的梦想,小小年纪的我便可以天天屏着呼吸一口气喝下一大碗中药汤,可以忍着眼泪在父母的陪同下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喝了无数苦涩的中药汤,忍受了无数次银针刺入肌肤的痛苦,但听力仍没有起色。

爸爸说:“好好学,考个第一名,这样,你就会赢得更多同学的敬佩。上帝也会被你的勤奋感动而恢复你的听力。”我信了,我把这考第一名当作我人生的梦想,拼命地努力着。终于有一天,我考了全班第一名,我的成绩让老师和同学无比震惊。只是,上帝可能睡了,他没有看到我把梦想举得高高的手臂……

高中毕业后,因为残疾,我没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普通高考,只能去上对身体条件没有特别限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班。我付出了常人双倍的努力攻下了专科文凭,却仍然找不到好的出路。

为了生活,我曾在三伏天顶着烈日,在工厂中像男人一样去搬铁箱子,我曾在三九的寒冬,到饮料厂去当洗瓶工,任冰凉的水把手和心都冻得麻木……唯一能让我感到快乐的是,发工资那天,我小心翼翼地揣着微薄的薪水跑到离工厂不远的书店,尽可能多地买回我想看的书本和杂志。

读得多了,心里就萌发了一个新的梦想,我想让自己的文章也变成铅字,我开始给厂报投散文和随笔,居然投中了好多篇,这让我对梦想有了更多的希望。

2002年年初,我决定冲刺外省的刊物,便将生活随笔《歌在心里》手写稿投给了《中国残疾人》杂志。没想到,那年4月初,我就收到一笔100元的稿费和一本样刊。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几年后,家里添置了电脑,写作更方便了。每晚哄睡了孩子,我便开始在电脑上打出一行行文字,播种我的梦想。

为了更好地掌握文学创作的技巧,2008年,我大胆地报名参加河南省成人高考。考前磨枪备战的苦和累,没有吓倒我,我以超过分数线128分的好成绩考取了河南省一所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中文系函授本科班,成了洛阳市第一位学中文的聋人本科生。

随着我写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洛阳市作家协会、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河南省作家协会先后向我敞开了大门。公司领导知道了我的奋斗事迹之后,也被我追求梦想的执着感动了,之后,我幸运地成了企业报的一名编辑。

看着捧在手里的中文本科毕业证、省级作家证和各类征文获奖证书,我知道,这是岁月颁发给我的沉甸甸的勋章……

我的奋斗故事经洛阳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之后,一位因为残疾而看不到希望的残疾人朋友在网上向我询问成功的秘诀。QQ上,她向我讲了因为残疾而经历的种种坎坷,讲述了她不尽如人意的工作和生活。

我动情地在网上向她诉说了我挣扎在命运低谷时的痛苦和凄迷,那些不为众人所知的酸楚令她感慨不已:“没想到你也有那么难的时候,那么苦的经历……”

她的话,让我突然想起刘德华的一首歌every one is no.1:

“我的路不是你的路,我的苦不是你的苦。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能力,把一切去征服……”

失去了听力的我已永远无法听清美妙的歌声了,但是,我却能感受得出歌词的昂扬,那是一位从软弱中走出来的残疾勇士吹响的向命运宣战的号角,召唤着每一位有志气的残疾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载于《意林》

当年聚美优品总裁陈欧年轻的脸庞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说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的时候,我想,感动的不止是他自己。年轻光鲜的背后,是那些鲜为人知的蛰伏与努力。没有人能够轻易摘取胜利的果实,那些最后成功的都是跑赢自己的人。

这座城市的繁华并非与他们无关

文/袁恒雷

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彭沙尔

2001年,张轶超在复旦大学读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同学一起去上海市郊江湾镇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给那儿的孩子们上课——杨浦区江湾镇是农民工聚居的地方。

原本,张轶超是冲着玩儿去的。他想象中的画面是这样的——虽然学校很破旧,可孩子们很天真,上课时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高高兴兴;等他们要离开了,孩子们依依不舍,挥手相送……就像电影里那样。可是现实完全不是如此——整堂课非常吵闹,没有几个孩子认真听讲。当有志愿者拿出一大袋糖果时,他们才终于安静下来。

当他们离开时,学校的老师把一大袋糖果撒向空中,孩子们开始抢,有人打闹,有人哭……就在那一刻,张轶超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难道给孩子们带些好吃的糖果就能够改变什么吗?张轶超觉得自己的想法太幼稚了,要改变一点什么真是任重道远。

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每年都在扩张,往田地中生长,到处在建地基、造房子,无数劳动者离开他们的土地来到上海,从事那些最苦最累的活,维持这个城市的运转。可是人们往往只看到这座大都市的华丽光鲜,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些隐没在灰暗角落里的面孔。

那些跟着父母来到大城市的孩子难道真的可以享受到城市给予的荣耀吗?当很多上海家庭不惜代价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让孩子上名牌大学的时候,那些辗转来沪的外地孩子却还在为争抢一颗糖果而打架,而哭闹。

从那以后,张轶超开始力所能及地为外来孩子做事情。

一到周末,他就去农民工子弟学校上课;一有机会,他就为孩子们募集图书、体育用品和电脑。

第二年,张轶超意识到这些农民工子弟缺少一个固定的场所,孩子们下课后甚至没有一个学习和交流之处,他们的父母也没时间管他们。在朋友的资助下,张轶超租了国权北路久干公寓的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作为孩子们的活动基地,命名为“久牵”活动中心。

就这样,张轶超做志愿者的热情越来越高,复旦大学的同学也给予了很多支持,轮流来给孩子们上课,开启了很多课程。公寓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

但好景不长,一年之后这个地方就撤了。没别的原因,没钱了。张轶超发现,当你试图改变一点什么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他只好重新把志愿者工作的中心放回学校,他又定期去给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上课。

后来,张轶超一个人躲在家里看电影,看着看着,他感动极了。

那部电影叫《放牛班的春天》,电影里,一群孩子在马修老师的指挥下,用童声唱出了天籁般的《海洋》,张轶超的眼睛湿润了。一个念头在他的心里激荡:“我也要搞个合唱团!”

但张轶超的合唱团却办不起来——什么都缺:一没基础,二没老师,怎么办?

后来,他在网上和一个做公益的朋友闲聊,聊到电影,他就说看了《放牛班的春天》后想办个合唱团,对方说正好他那儿有一位志愿者是学音乐的,可以当老师,免费教孩子们唱歌,要不试试?

于是,2006年2月28日,张轶超和这位音乐老师到那所民工子弟学校挑选了44个孩子,成立了合唱团,名字就叫“放牛班的孩子”。

然而合唱团成立的第一个月,张轶超花得最多的时间是用来劝架和维持纪律。好不容易把纪律维持好了,孩子们终于可以安静地坐下来一起唱歌了,一张嘴,张轶超又愣住了。这44个孩子没有一个受过音乐训练,没有一个能完整地唱完一支歌。他们认为的唱歌就是把歌词大声地喊出来。

张轶超告诉他们,合唱不是让自己的声音盖过别人的声音,合唱是所有人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构建,把一个最美好的世界用歌声表达出来。

合唱团找老师很困难,专业的老师上课一次最低500元,张轶超自然是付不起的,只好靠志愿者来教孩子。但志愿者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员很不稳定。合唱团的老师有在校大学生,也有公司白领,短的教一个月,长的教半年一年,已经先后换过7个老师了。

一开始,张轶超雄心勃勃地梦想着训练出一支非常棒的合唱团,就跟电影里一样,去全国巡演,让所有人都关注到这个农民工子弟群体。

然而,现实不是那么容易被梦想超越的。跟城市孩子相比,这些外来农民工的子女们天生有一种自卑感。张轶超发现,这些孩子甚至都不敢在人前大声讲话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更没有自信。这些孩子与本地孩子的处境有着天壤之别。

张轶超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一家贵族学校当老师,待遇相当不错。上那所学校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高中一年的学费就是8万元,上课用的是国外教材,高中毕业不参加高考,直接去参加海外高校的入学考试。

但是这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又是怎样的状况呢?他们甚至没有一座安静的校园,教室都是临时租用或改造的,有的是仓库,有的是废弃的厂房,桌椅歪歪扭扭破烂不堪,师资更是不行,有的老师英文发音很不标准,这样的场景会让人怀疑——这也是在上海吗?可这的确也是上海。只不过,太多的人对这个群体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

张轶超从做志愿者的那一天起,努力在做的就是想让那些外来的孩子能多感受一些这座城市的美好。

在经过张轶超和众位志愿者的不断努力下,畏畏缩缩的孩子们终于挺起了胸膛,不敢开口的孩子也张开了嘴,只知道喊歌的孩子也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节奏发出声音了——“放牛班的孩子”的歌声终于放飞。

三个月后,孩子们迎来了第一次公开演出,在中福会少年宫,合唱团唱出了《让世界充满爱》《拯救世界》《童年》三首歌。

在张轶超听来,孩子们的歌声不能说有多精妙——因为他们根本无法企及那些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的合唱团的水平,但是张轶超在舞台边听得泪眼朦胧。演出结束后掌声如潮,有几位外国友人一直站着鼓掌,用不熟练的中文对孩子们说:“你们是最棒的。”

那一次,观众们还捐献了10万元钱,用来资助合唱团。

对孩子们来说,合唱团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在上学和帮父母干活之外。他们感受到了从未属于他们的被人尊重的自信和快乐。

为了这个合唱团,张轶超越来越忙,贵族学校的工作顾不上了,索性辞掉。正当他想放开手把合唱团搞得红红火火时,一个巨大困难摆在了面前——那所民工子弟学校因为无法达标,关闭了。

无奈之下,张轶超自掏腰包,在逸仙路一个小区租下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建立了另一个“久牵”活动中心。那地方不大,人却不少,每个周末,分散在四处的孩子们又会来到“久牵”相聚。

在这里,这个合唱团不仅仅是合唱团,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和课程,古筝、笛子、吉他、口琴……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按照自己的兴趣感受快乐。

每年夏天,“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都要举办一次“回乡之旅”活动,张轶超带着孩子们回到他们老家的村庄给孩子们演出。

他们每年有几个专场音乐会,还有久牵新年音乐会;他们参加了世博会的演出;在2012年东方卫视的春晚上,合唱团的孩子们还跟姚明共唱了一首《快乐相随》。6年了,“放牛班的孩子”继续唱着,而且名气越来越大。

这些年来,进进出出合唱团的孩子有一百多人。张轶超发现每个孩子都在这合唱的歌声里变得热情、开朗、活泼、自信——他甚至发现,孩子们在唱歌的时候,每个人的眼睛都闪闪发亮。

张轶超自己也变得不一样了,他更安静了。他不再奢求“放牛班的孩子”成为一流水准的合唱团,那已经不是他的目标——他只想要孩子们享受音乐,从歌声里感到快乐。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这座城市的繁华并非与他们无关。

载于《意林》

一个心怀大爱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充满力量的,并且借助这力量一直向上攀登,最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猫鼬的勇敢必修课

文/张云广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福楼拜

非洲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是地球上最干旱、最炎热的地区之一。然而,在这片堪称遍地荒芜的环境中却活跃着一种小型哺乳动物——猫鼬。

即使是长到成年后体重也仅有700多克的猫鼬在危机四伏的沙漠中的确算不上强悍,但数十只猫鼬聚在一起群体生活就可以大大弥补这一不足了。

同伴们睡觉休整或者低头觅食时,群体中总有一只猫鼬自动担当起警戒放哨的职责。猫鼬的两条后腿和长长的尾巴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脚架来支撑直立的身子,而脖子转动的灵活性则保证了“雷达”具备全方位扫描和探测的能力。当危险迫近,正在警戒中的猫鼬会根据不同的天敌发出不同的预警信号,以便让大家做好与之相适应的准备。

通常情况下,若是危险来自于空中,如猛雕来袭,猫鼬通常会迅疾地撤到地下有着数个出口的网状“防空洞”中,这样一来,外面长有利爪的猛雕只有望“洞”而徒自兴叹的份儿了;若是危险来自于陆地,如胡狼打劫,它们则往往会弓着后背,四脚踮起,毛发竖立,摇动头部甚至以吐唾沫的方式来吓阻来犯之敌,而同仇敌忾的猫鼬多半会赢得斗争的最后胜利。而在遭遇毒蛇挑衅时,猫鼬也自是不会错过这样的迎接挑战的好机会。

一只小猫鼬因耽于玩耍而掉队,遗憾的是,它的紧急呼叫声不但没有把同伴们唤来,而且还不幸地被附近一条毒性极强的蝰蛇的热感应器官锁定。走为上计,察觉到自己身处险境的小猫鼬迅速逃离,经过一番周折之后终于重新回到了猫鼬家族的安全怀抱之中。

故事还没有结束。得知有一条毒蛇在附近出没后,数十只猫鼬带着刚刚受到惊吓的幼兽一起奔赴现场,然后分散开来从不同的方向对还在原地的蝰蛇展开了围攻行动。竖起尾巴、摆开阵势,配合默契而有节奏地主动出击,又快速闪避以防遭蛇咬伤,成年猫鼬们在给幼兽做亲身示范呢!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遭遇蛇咬成年猫鼬也可以自行恢复,在猫鼬与毒蛇的长期战斗中,前者已经进化出对蛇毒有着一定抵抗和抑制的物质。经过多个回合的较量,高度紧张、疲惫不堪且意识到自己占不到丝毫便宜的蝰蛇选择了狼狈而逃,很快就消遁在猫鼬们的视野中。

这是一次惊险而刺激的智慧与力量的比拼。在此比拼过程中,小猫鼬曾一度掉头想要逃走,每次都被成年猫鼬成功地阻止。后来,也许是受到“大人们”的行动激励,小猫鼬竟也尝试着加入到战斗的序列并模仿成年猫鼬的一些格斗技法跃跃欲试,是成年猫鼬用自己的“身教”给幼兽上了一节重要的勇敢课。

虽然“避害”与“趋利”一样是生物生存的一条重要法则,但是如果一味地选择避让势必会失去以解决问题为途径进而推动能力增长、心智成熟的契机,势必会让自己的战略空间一再地受到压缩,况且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只靠逃避就能得到解决的。

漫漫征途中,总有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总有一些时刻需要我们主动地进攻,再勇一点儿风和日丽,再进一步海阔天空,就像成年猫鼬们做的那样。

载于《意林》

做任何事都需要十足的勇气,没有勇气就克服不了困难,没有勇气就改正不了错误,没有勇气就取得不了成功。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勇气是至关重要的。

倔强为王

文/倪西赟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

——萧伯纳

小时候,我家的牛栏用石头垒成的,中间横着几条木棍当梁,梁上面是高粱秆和稻草铺成的顶。牛栏低矮,却朝阳,冬暖夏凉。老黄牛不干活的时候,就卧在那里,悠闲地嚼着干草或者青草,晒晒太阳。可不知在什么时候,牛栏的横梁上挂了一窝马蜂。马蜂每天飞来飞去,忙忙碌碌。

一天,一向安静的牛栏里,传来老黄牛“哞哞”的叫声。

我忙跑过去一看,原来有一群飞舞的马蜂正追着老黄牛猛蜇。我吓了一跳。老黄牛怎么会惹上马蜂了呢?我看到横梁上的马蜂窝有点歪,估计是老黄牛用尾巴扫蚊蝇时,一不小心扫到了马蜂窝上,惹怒了马蜂。我看到惨不忍睹的老黄牛,忙把牛栏打开,把它放了出来。但是马蜂随即追了出来,老黄牛又蹦又跳,最后忍不住一头扎进院子里的草垛里,那群马蜂意犹未尽地悻悻离开。

第二天,我看到老黄牛没有了往日的悠闲,它的眼睛红肿,眼角流着脓液,一副很可怜的模样。

我抚摸着平时温驯而又可怜的老黄牛,恨死了梁上的马蜂,我想到了用竹竿把马蜂窝捅掉,但又怕跑不过马蜂,被马蜂蜇。我想用火攻,但是牛栏是用木头和稻草做成的,容易引起大火。想来想去,没有想到什么高招。

就在老黄牛被蜇的第二天,在牛栏的左上角,不知什么时候织起了一张小小的蜘蛛网。我想,如果蜘蛛网能够网住这帮凶残的大马蜂,也算是为老黄牛报仇了。

第一天,这张小蜘蛛网收获甚微,只网住了几个弱小蚊蝇。我不禁摇头叹息。

又过了几天,我发现那张小小的蜘蛛网真是弱不禁风,已残破地挂在墙角。几只大马蜂从蜘蛛结网的地方进进出出。或许是马蜂们大摇大摆惯了,感觉不习惯,横冲直撞,把那张小小的网撞得稀巴烂。

一天晚上,我提了半桶水倒在老黄牛饮水的槽里。此时,马蜂们不再嗡嗡飞翔,或许早已进入梦乡。

月明星稀,我借着微薄的月光,突然看见一只灰色的小蜘蛛,正在悄悄结网。

早上的时候,我发现那张网已经织成了,蜘蛛网比之前的那个网大了些许。

柔和的阳光照进牛栏,也照到了那张小小的蜘蛛网上,犹如银丝,闪闪发亮。

此时的马蜂们,也开始出动了。它们一个个像十足的战斗机,嗡嗡地一晃而过。我看见一只个头较大,通身黝黑放亮的大马蜂,不知道是没有看到那张蜘蛛网,还是不惧那张蜘蛛网,一下冲了过去,那张网一下被扯烂,简直不堪一击!

网没了,马蜂们更加忙碌了,出出进进,如入无人之境。我看不到蜘蛛的踪影,或许正躲在一个角落里睡大觉呢,我不禁替蜘蛛悲哀。

不过,蜘蛛好像很倔强,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我总看到网破了,不久又会织起一张网。我惊讶于蜘蛛的勤劳和屡败屡战的精神,但是不再抱任何希望。毕竟力量悬殊!

好久不去牛栏了。一天早上,偶然发现那张蜘蛛网没像之前那样支离破碎,仔细观察,蜘蛛网好像一层层加固了,看上去不再单薄。但蜘蛛网中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破洞,像子弹穿过去那般大小。那只个头最大的大马蜂,依旧驾着战斗机似的躯体,马力十足地在蜘蛛网中间的那个洞里穿来穿去,好不逍遥快活。

我想,这个蜘蛛虽然扑捉不到大马蜂,但也经尽力了。或许也累得筋疲力尽,越来越瘦了吧?可是当我再次看到那只蜘蛛时,小小的蜘蛛已经长大了,看上去很强壮。但是,我依旧不抱希望。

一个夏天将要过去,老黄牛早已养好伤,精神十足地干活,没事的时候晒晒太阳。只是再也没有招惹那些大马蜂,老黄牛和大马蜂看上去一团和气。

偶然,我又想到了那张蜘蛛网和那些大马蜂。我又来到牛栏边,远远就看见那张蜘蛛网已经支离破碎。

我叹了口气,这场蜘蛛和大马蜂的大战,最终以蜘蛛的全败而告终。或许,蜘蛛从第一次结网就选择错误,而不停地结网更是一种错误。当我即将离开时,突然发现有一条蜘蛛网,沿着石墙,快要垂到地上。那只骄傲的大马蜂,被蜘蛛网裹了个严严实实,像一只冬眠的茧。看样子,大马蜂已经死了。看场面,显然是经过了一场大战。蜘蛛是用尽最后的力气,最终将那只像战斗机似的大马蜂狠狠缠住,再也不放过。

不久,蜘蛛又在原来的位置结好了网,我知道,倔强的蜘蛛才是真正的王者……

载于《意林·绘》

倔强不过是有一颗永不服输的心而已。没有一条路是舒服的,最后到达终点的人,一定是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人,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高四”,泪流成歌

文/罗光太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萧伯纳

我没想到会在高考时败得那么惨,我的状态很好,还以为自己考得不错,但分数出来时,我却是欲哭无泪。看着身边那些考得好的同学,看着他们灿笑如花的脸,我真希望把他们扔到撒哈拉沙漠去,或是自己挖个地洞躲起来。

我木然地坐在床上,望着垩白的墙,大脑一片空白。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只有520分?和我自己的估分相距遥遥。而那些原本成绩和我差不多的同学都考到了600多分。我怀疑会不会是分数弄错了?或者只是一个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的分数,种种假设,我骗不了自己,准考证上的号码我能倒背如流,又怎么可能是看错分数?

我一天一夜没吃饭,连门也没出,绝望得就想结束此生。见我如此消沉,在劝了几次无效后,父亲终于动怒了。他情绪激动地骂我,说我不争气,问我这样要死要活的做给谁看。而我心里堵得慌,口不择言地和他吵了起来,跑出家时还扬言再也不回来了。

我跳上一辆公交车,在城市另一边的终点站下了车。没有目的地,我只想离开家,不想看见熟悉的人。游荡一阵后,我逛进了附近的网吧,那里于我是个安静的港湾。直到第二天早上,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而人也昏昏欲睡时,我才恍恍惚惚地离开网吧。

回到家,家门紧锁。在我一遍遍敲门时,邻居的阿姨出来,一看见我就惊讶地问:“孩子,你跑哪去了?现在才回来。还不赶快去人民医院,你父亲昨晚上到处找你,出车祸了……”没听她说完,我就往医院跑去。

到医院时,我碰到了从老家赶来的二叔,他带着我找到了焦急地等在手术室外的母亲。我低低地叫了一声“妈”,母亲转过头冷冷地盯着我,满眼的无助,满脸的泪水。母亲挥手打了我一记耳光。

经过6个小时的抢救,父亲的命是捡回来了,但他永远失去了左小腿。后来,小姑告诉我,父亲看我半夜还没回家,打我的手机又关机,于是慌乱地四处寻找,担心我想不开去做傻事。他骑着摩托车满城地找我,凌晨,在街上的拐弯处撞上了一辆早起载菜的农用车……

那段日子里,我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但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减轻我内心对父亲的愧疚。一夜长大,说的大概就是我这样的孩子,我终于明白父母比我想象的还要爱我。

8月份时,大家陆续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没有填报志愿,母亲要我回去复读。我本是成绩不错的学生,还是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部长,如果现在以一名“复读生”的身份回去,颜面何存?我只希望能早点出去打工,18岁的我要为父母分担些压力。因为更糟糕的是,肇事司机跑了。由于当时天还没亮,没有目击者,而父亲被车撞时又没看清车牌号码,所有的医疗费用就得自己支付。家里经济拮据,我不想再让父母因为我发愁。就算下一次考上大学,大笔的学费从何而来呢?

见我态度强硬,母亲一直抹着泪水。一天,考上大学的同学举办“谢师宴”,他们也特意过来请我。我把他们拒之门外,心里的痛无法言说。站在阁楼的窗前,望着昔日同学远去的背影我默默流泪。我曾经那么骄傲,现在却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了。

还在住院的父亲知道我拒绝复读时,状态刚好点的他气得要一把扯掉身上的输液管,说:“这就是你对我的回报?”那忧伤的眼眸刺得我心疼。我站在父亲的面前,低着头。看着他空荡荡的左小腿裤管,眼中噙着泪。

“如果你执意不回去复读,我也不治了,一家人回去等死。”父亲下了最后通牒。“小磊,你真的要逼死你父亲吗?你好好回去复读,砸锅卖铁我们也会供你的,你有能力读出个名堂来……”母亲哽咽道,眼睁睁地望着我,父亲也看着我。我抬起头,又垂下,脑海中倏地浮现出高考前我在全校大会上代表毕业班学生作报告的场面。学校里每个人都认识我,一个别人眼中所谓的“优秀生”,居然成了“高四”学生,我实在不敢想下去……

“我知道你会难为情,可就不能从头再来吗?有的人考了几年才考上,你为什么就不可以再试一次,多给自己一次机会呢?”父亲态度缓和下来。看着父母乞求的眼神,我咬着牙,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接受你们的安排。”

高考失利,责任在我,怎么可以让我的父母替我背上沉重的包袱呢?内心深处,我又如何割舍得下我的大学梦?所谓的“面子”都是自己替自己挣的,别人怎么看终究是别人的事,和我的人生无关。我下定决心,回校复读,开始我的“高四”生涯。

我回校复读的消息像风一样传了出去,很多老同学都发来短信鼓励我,说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等着我。

熟悉的校园里,我已经是一个“高四”生了。面对别人或热情或故意的询问,我一概不予理睬。曾经光芒四射的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现在只是一个“高四”生。异样的目光如芒在背,我努力坦然自若。

学校安排我插班复读。当我第一天进到我复读的班级时,遇见了一个我实在不想在这种情况下遇见的人——程樱。她曾是学生会的宣传部副部长,原来我们经常配合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算得上是合作默契的工作伙伴。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这样一种工作关系,我是不会在她面前难堪的,更重要的是,程樱曾经喜欢过我。她给我递纸条,邀我出去玩,甚至曾勇敢地当面向我表白。而我对她没有这层意思,而且当时面临高考,我冷漠地拒绝了她。我对她说:“我是要考大学的,到清华来找我吧!”我的拒绝不算生硬,却同样伤透了她的心,她是一个“有仇必报”的小辣椒型女生,被我拒绝后,面子上过不去,就辞去了学生会的工作。她当时还曾扬言,会恨我一辈子。

程樱看见我时,惊讶得像大白天遇见了鬼一样。或许吧,在高中校园里再看见我,对于她无异于大白天见鬼。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会没考上大学,会回来复读。

“小磊?你……”程樱连话也说不利索了。我怔怔地看着她,做好了接受她暴风骤雨般的打击和讽剌的准备。只是出乎我的意料,程樱没有对我冷嘲热讽,目光中反而满是怜惜和疼痛。此时的我讨厌她这样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己很可怜,甚至于可悲。

“小磊……”程樱轻唤我,我装作没听见,掏出书本,认真学习起来。对她的热情和友善,我没有感动,只有决绝,希望她不要再来打扰我,我不需要安慰,只想安静地度过“高四”的时光。

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的成绩本来就不错,再复读一年,每次考试都能排在年级前几名。面对别人羡慕的目光,我一点欣喜也没有,我知道在高考考场上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

日子平静如流,我包裹着自己,艰难前行。

我以为自己可以把程樱抛在记忆之外,以为我们之间再也不会有交集。但有时候越想逃避,却越躲不开。

那天晚自习,我来到教室时,程樱在和别人吵架,反正不关我什么事,我径直走到座位上看起书来。见我进去,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我。我好奇地抬起头,心想:为什么大家都用奇怪的目光看我?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又捧起书本看起来。

“程樱,你以为他会喜欢你吗?他连看都不想看你一眼,自作多情,我说他两句怎么了?不就一个复读生嘛!”那个女生刻薄地大声嚷道。“他不看我碍着你了?我就不允许你说他的坏话。”程樱也不甘示弱。

这些话灌入我的耳朵里时,我惊呆了,原来她们是因为我在吵架。

吵着吵着,程樱气不过,居然冲过去打了那女生一记耳光。那女生也挥舞着手臂扯住程樱的头发,两人扭打成一团。有的同学开始在边上起哄,整个教室乱成了一锅粥。老师来时,那女生还骂骂咧咧:“程樱,我跟你没完,我们的姐妹到头了。为了一个复读生,你居然敢打我!”程樱红着脸,不吭声。

我突然注意到那个女生原来是程樱的一个好朋友。之前,我拒绝程樱时她也在场。顿时,我的心又乱成了一团麻。我知道自己不能当作什么都不曾发生一样,想找程樱谈一谈,但又无法开口。犹豫良久,我给程樱写了一封信。

我告诉她,希望她能把高考放在目前的第一位。同时,我感谢她对我的维护。但也提醒她,有这一次就够了。她的成绩不错,正常发挥能考上好学校。高考失利那种欲哭无泪的痛楚,我不希望她也经历。这是我唯一能为程樱做的。

再次面对高考,我没有了最初的激情和狂热,也没有伟大的憧憬,只想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任务。父母期盼的眼神就像我心中的一盏灯,时刻提醒着我:一定要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天道酬勤,上天还是眷顾了我这个勤奋的“高四”生。再次高考,我终于考到了全市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知道高考分数的那个晚上,父母喝醉了,抱着我笑着流泪。我心里知道,这一年的时光,于我、于父母都一样是种煎熬。

夜深时,我依旧坐在阁楼的窗前,望着窗外那轮明月,思绪万千。月光如水,空气中夹杂着夜来香浓郁的芬芳,远处时不时传来缥缈的歌声。这个温馨的月夜,我泪流成歌。

载于《意林12+》

对于每一个经历过“高四”的人来说,那段岁月更像是一次蛰伏后的重生。

同类推荐
  •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本书立意陶渊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并结合其对人生独特而超越的思考、其诗文创作的高妙意趣以及中外大量相关例证来论析这一境界的意义与价值。
  • 中国诗学多元解释思想研究

    中国诗学多元解释思想研究

    本书以“诗无达诂”为纲领,从解释学的角度,系统梳理和分析中国诗学中多元阐释的思想和特点。上编分析跟多元解释形成的四个前提条件,即文本、读者、哲学、美学的规定性;中编辨析“诗无达诂”命题形成过程,下编总结有关多元解释的三大特征即审美主义、神秘主义、体验主义。全书史料坚实丰富,逻辑严密有力。
  •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儒和道是中国文化中截然不同的两个系统。一个人从事职业的时候去承担责任。认同规则,在社会上积极努力,就更体现儒家色彩。当一个人回到个人角色中。去放松自我,心灵邀游。热爱自然。看到生命本质的欢欣.其实就更接近道家的状态。——于丹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城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冒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将集中地体现在城市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我们必将加快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易中天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诞命人

    诞命人

    “你是谁?”江明疑惑地问道。脑袋一阵剧痛,脑海里的声音没有做出任何回复。随着意识扰乱逐渐减轻,越来越多的谜团浮上冰面,曾经所拥有的被遗忘的过去、被虚假欺骗的未来、高空万米之上的空间屏障破碎不堪,等待着下一次的撞击…
  • 修罗魔帝的小娇妻

    修罗魔帝的小娇妻

    本来以为只是去世俗界寻找那股神秘的气息,结果却遇到个无赖,说好的魔帝冷酷无情,谁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同时,却遇到不少桃花,可怜的魔帝只能去掐桃花......
  • 英雄联盟之爆笑穿越

    英雄联盟之爆笑穿越

    屌丝男意外掉进下水道,竟然穿越到瓦罗然大陆和草丛三基友做朋友,认光辉女郎做妹妹至于小狐狸嘛,嘿嘿,那是情人!
  • 太子妃求您别作妖了

    太子妃求您别作妖了

    大祸害云微澜竟又重生了?!这次重生在了胖傻子郡主身上!众渣表示:稳住,别方。然而,云微澜醒来虐渣就算了,怎么连之前对她避如瘟疫的绝美太子也一起帮虐渣?东宫被烧前:美太子:“孤只帮你退婚,做太子妃,休想。”某祸害连连点头:“姐也不稀罕。”东宫被烧后:美太子故作淡定:“孤今日向父皇求赐婚。”某祸害内心OS:大好事,要嫁给他的姑娘真是为民除害!美太子妖孽一笑:“所以,你想何日成亲?”某祸害喷水:“卧槽,你咋肥四?”于是,某祸害连夜收拾包袱跑路。后来的后来,新帝登基,跑路失败。某帝勾着她下巴:“阿澜,孤为你连东宫都烧了,你还想抛夫弃子?”某女:“……”等等,他咋知道……
  • 摊牌了我是无上至尊

    摊牌了我是无上至尊

    摊牌了,我是无上至尊……不犯我,我们萍水相逢,想杀我,可以试试
  •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世界越来越狠,但完全可以战胜!

    本书以强大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为支撑,以丰富的案例、一阵见血的分析揭秘出社会各色狠角色形成的人格因素和社会因素,完整呈现战胜狠角色的实用方法,狠角色都有哪些特征?如何识别身边狠角色?面对狠角色如何占据强大的心理优势?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拒绝被狠角色决定命运?
  • 穿越之一世卿朝

    穿越之一世卿朝

    三个女生一起穿越到一个架空王朝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 你不是我的透明人

    你不是我的透明人

    李言伊每天都在想,如果现实中也可以像聊天工具那样,只要右键单击对别人设置隐身该多好,安心踏实的做着边缘化的透明人,不引人注意,不担心被谈论到。被忽视的感觉,虽然有点不舒服,但已习惯并不在意。直到苏久察的出现,让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再是隐没人群不可寻的人……
  • 别怪我无理取闹

    别怪我无理取闹

    双向暗恋,学渣和学渣的甜蜜互怼,从校服到婚纱,甜文。时光那么长,我想,慢慢地喜欢你。那些噩梦般的补习年头里,赵敏敏就那像满墙郁郁葱葱的爬山虎,慢慢占据了魏行止的大床,他的书桌,他的零食,他的游戏机,他的漫画书,他的年少时光。等他匆匆回头之时,才发现赵敏敏已经成为了和他形影不离的人。他上课睡觉时是赵敏敏替他望风打掩护,赵敏敏被桌角磕伤时是他帮她上药包扎,他们一起上学下学,一起偷溜去网吧上网,一起被老师吼去门外罚站,一起常年并列年级大榜倒数第一二名。在那么无聊沉闷又让人留念的青春岁月里,他们不经意地填满了彼此生活里的那些乏人问津的空隙,成为了彼此心里旁人都无法替代的存在。
  • 江湖路之逍遥行

    江湖路之逍遥行

    一个少年手持三尺青锋怀揣着梦想踏上了江湖路一个镖局世家的孩子,偶然中拜入了武当本想潇潇洒洒的做个游侠可是现实却偏偏逼他做了大侠这是一个少年的奋斗史,里面有热血,潇洒,欢笑也有悲伤和痛苦本书慢热,请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