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51600000019

第19章 韩石山提问水平

韩石山、葛水平对话:

韩:我一直认为,新时期初期的作家,普遍存在学历偏低、素养不高的缺憾,中国文学未来的发展与建树,有赖一批学历高、素养好,也更为年轻些的文学从业者的出现。这些年一批优秀的青年作家尤其是青年女作家的出现,证明我的这个论断还是正确的,而你的突然出现却让我惊奇,堪称异数。听说你早年曾从事舞台演出,莫非对你来说,由舞台到文坛,只需踮起脚尖,轻轻地一跃?

葛:我不知道韩老师说的学历,高到多高就算高了?高没有极限,矮却有:贴地行走。我学历不高,可说是没学历,仅小学毕业。考上初中时,也同时考上了县艺术学校。乡间人,眼光短,认为学艺比学文重要,有一技之长的人,一生被人高看,因此也就错过了往高走的机会。学历低的“文学从业者”,因地制宜,只能随自然的法则生长,不敢有半点马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土地瘠贫,雨雪不多,营养供不上,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心动而绝望,只能走一步说一步,走到哪儿世界宽广到哪儿。我无法按照想象来构建未来,我认为那是唯有“神”才能完成的奇迹。我坚决地认定您说的学历高,素养好的事实,但写作是背离意料之中的事。学历高和素养好有时候也有那么点背离意料之中,但是,优秀的人身后都有一团气恩养着,那就是“善”,善不一定能助长学历高,却能让素养好,素养好的人懂得欣赏学历高的人。在您面前不敢卖弄,无知像树叶一样稠密,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有叶子掉下来,落您笑话。生活不是足尖上的芭蕾,岁月曲折,蜻蜓只能点水。

韩:你的写作,从题材上说,是山西偏远山乡的农村生活,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印象,实际上,你的题材是很丰富的,比如《喊山》写的是当今农村的奇人异事,《黑雪球》写的是抗战期间民众的觉醒,《黑口》写的是黑煤窑的灾难,《陷入大漠的月亮》写的是当代新女性的一次出游,虽说题材迥异,各不相侔,但在你的笔下,也还篇篇俱佳,敢问你是如何自由地游走在这些迥异的题材之间的?

葛:是生活。我无法摆脱对一些事情乡下人式的好奇,我出生在乡村,乡村让我的精神饱满,让我有无法述说的喜悦,那些人事感动着我,时间长了,我想写出来。俗常人生,俗常看点,保持着乡下人的判断,事实上我在写城市题材里也有到乡下绕一圈的内容,乡下连着我的脐带,供我养分。我的作品没有您说的那样篇篇俱佳,对事物最朴素的感情和判断帮助了我,我知道我的饭量大小,但我会努力。

韩:据我所知,你早年是写诗歌的,后来有几年,又专写散文,我看过你的几篇散文,还真是不错,就是你现在的小说中,我也能感受到当年的散文的笔调。虽说名类文体之间,没有绝对的阻隔,但总有一些惯性的思维与手法,会制约彼此之间的转换,比如写诗久了写小说难免感情直露,写散文久了写小说常会忽视细节,而你却没有这种毛病,一出道就像个写小说的老手,是无知者无畏,还是一种心性的自然的迈越,一通百通而了无挂碍?

葛:韩老师的问题有水平啊。我原来确是写诗的,我一直认为诗与年龄有关,二十几岁是诗的年龄,年龄的粘带让我颇有一些对诗一见钟情暗将心许的味道。青春,本来就是一个鲜花重放的年龄,不写诗对青春就是一种浪费。年龄大一些,觉得自己成熟了,有些内容了,感觉诗涵盖不了,想写散文,简单到多几个字,都能多一份情绪解答。后来写小说,有一点您说的那样,无知者无畏,现在不是那样了,常常开头就心怵,为伊憔悴上心,写出来的往往不是那样讨好。从写诗到散文到小说,我觉得是年龄的自然迈进,如果讲“通”的话,该用您的话说,有了一点风尘,在人世间显摆了一下,离风月还远着呐。

韩:不管什么题材,不管什么人物,在你的作品中,总有一种女性的精细的观察游荡在文字的表面,又有一种女性的激情沉潜在文字的底里,两者互相交融又各不相害,这或许该是你的作品的最大的魅力,也是你的作品的境界升华的天梯。我想问的是,你是怎样将你女性的情感与体验,倾注于作品,化为那一行行既轻盈又不失其厚重,既世俗又不失其雅致的文字的?

葛:从世俗的角度说,我是一个很典型的俗人,对生活简单要求到一日三餐填饱肚子为满足,偶尔追求一些小情调的东西,也就是做做女红。我念书不多,读书也不多,我只能从普通人身上去寻找生活,而我所认识的普通人里面,人生没有大开大阖,仅仅是因为生存:填饱肚不生事,填不饱肚子时,活人不生事那叫活人!这就是普通人存活的真理。一个活在世上的人,我认为,只有寻常生活可见活人的精神。女人活着,一日三餐,伺奉自己的家庭就像伺奉自己的灵魂,她无法看到还有其它生存方式。但是,女人的心里有一片阔大的天空。当她知道自己在一个特殊的时段里不得不决定自己的行动时,女人站起来要做的事肯定是:爱,宽大而柔情,恨,虽弱于仇恨但坚强而持久。如果说,社会进步是多股绳子拧成的缆索,那么,女人则以自己有限的一生去充当一根脆弱易断的纤维,女人这根纤维一断,整根绳索它就不叫绳索了,肯定叫断麻。我与乡间女人一般无二,有时候就是井底之蛙,后来从书本上也读到了“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墟也”。当我跳出乡间那个“墟”,感受大世界时,我无数遍地思摸,人生再大,也不过是一日,一日三餐伺候好了,日子也就爽心了,三餐不入胃,那是你没有看到艳阳天。所以呢,我的精细是我俗世生活的精细,我的激情是我对生活怀想浪漫的激情,当我把我的矛盾体融入到作品中时,那个女性多半会是另一种生存状态的葛水平。

韩:2004年,也就是你接连发表了几个有影响的中篇小说的这一年,被有些评论家誉之为“葛水平年”,对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这都是绝大的荣耀。当这殊荣骤然而至的时候,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受宠若惊,安之若素,还是恨其姗姗来迟?

葛:俗话说:吵架全凭音高。那么多以文养命的作家在努力创作,怎么能说是我的“年”?做人当本份,我对荣耀从来不抱希望,因为,希望与我只简单到今天和明天,今天我做什么了,明天我还要做什么,我的日子没有后天,太遥远。当荣耀强加到我的头上时,我第一感觉是:受宠若惊。第二感觉是:左顾右盼。第三感觉是:知足吧。我敬重的书本上的文字告诉我,欲小则易乐,足则乐。

韩:你是漂亮的,这没有说头,虽然从出道的年纪上说,偏大了点,勉强还可以说是“正当其时”,当有些人一边赞美你的作品多么多么的好,一边色迷迷地瞅着你也还俊俏的小脸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葛:韩老师,写文章与年纪大小无关,与丑俊也好象无关吧?丑俊是视觉上的一道风景,文章却是感觉上的。如果文章真能简单到您说的那样,一边这样,一边又那样,那么,这个文坛真是太可爱了。

韩:从你的作品能够看出,你对农村生活的感受,是新颖的,也是独特的,且有你自己的笔法,恰巧你又与中国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赵树理是同乡,都是山西沁水县人,如果有人说你是“新时期的赵树理”,或者说你是中国文坛上的“女赵树理”,你听了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若高兴是为什么,不高兴又是为什么?

葛:我与赵树理同喝一条沁河水,我在阅读他的作品,在不断走进他所叙述的人物和故事中,我清楚,是一条河和两岸的生灵规划了他的大命运,同时也促成了一个作家的品质。那个年代,农民是中国社会暴风雨的中心,农民因土地掌握天候,但是,那个社会农民永远只能握着锄头。赵树理属于那个年代的人,但是,他永远属于下个世纪的文学,因为,赵树理是一个高度。文学创作一直以来或者说永远都有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那个时代出现的赵树理,后来人没有逾越的可能。如果有人给我您提出来那样的两顶帽子戴,我谈不上高兴,也谈不上不高兴,因为,我左右不了这样那样的提法,我却可以左右自己。知道日子是在过人,不是人在过日子,天亮了,天催你早起,天黑了,天催你睡觉,你的一天和所有人的一天过去后,人老了,然后,走了,剩下了什么?面对创作应该有一颗虔诚的心,然后好好地写。

韩:在山西,有好些人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着农村题材小说的写作,除极少数优秀者外,大多默默无闻,他们的努力与他们的收获相比,常令英雄气短,悔不当初。而你一出道就光华四射,捷报频传,你能对他们的成败得失,作些中肯的评价,对后来者作些有益的指点吗?

葛:一切皆在于机缘,机缘往往是令人兴奋的。一切皆在于努力,努力往往是让人失败的。一个乡下人永远不能扇起人们欲望的激情,也难以给人诸多人生教诲,更怕将人引到深沉的虚无之地,“什么圣人出来黄河也不会清,没有什么人中国的文学也会生机勃勃漫野葱绿。”(韩石山语)所以,山西文坛,年年春来年年绿。

同类推荐
  • 历代小品

    历代小品

    小品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较短,多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夹叙夹议地说明一些道理,或生动活泼地记述事实,抒发情怀。我国古代即有此种文学样式,明清更为盛行。
  • 杜甫文集1

    杜甫文集1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生爱死爱

    生爱死爱

    本书是一部值得仔细品读的作品。凡夫最大的荣耀,不在一水风行,永无失败,而在屡仆屡起,愈挫愈勇,获拥一颗坚强而高贵的心。
  •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以女性视觉看世界、看人生,用诗意的笔触写女性。全书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非关癖爱轻模样——爱上自己”,从纳兰词牵引出古代女性,进而写到民国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现代社会诸多的女性问题,探讨女性的自立与自强;第二篇“一生一代一双人——爱上生活”,以诗一般的文字,水一样的情感,天马行空的想象,看山看水看世界,写花写意写性情;第三篇“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爱上爱情”,作者从女性的视角出发,描写了各种爱情,或唯美,或细腻,或古风,或家常,总有一款适合你。这是一本颇具唯美意蕴的书稿,感悟与故事相结合,整体风格显得理性诗意,优雅睿智。
热门推荐
  • 助人就是快乐

    助人就是快乐

    世态炎凉。一条主线若干支线的穿插。一个又一个的幕后黑色到底谁是罪人?一个小人物被救世主系统选中。任务完成各种奖励,任务失败将被抹除。一个接一个的恐怖任务。动不动就是生死之间。光明与黑暗,如何抉择?
  • 穿越之女鬼木兰

    穿越之女鬼木兰

    奈何桥畔,所有的连锁药店都是我的产业,其实我最赚钱的还是毒药,阴间血海深仇的为数不少,能放下恩怨情仇的又是凤毛麟角,我只好又是毒药又是解药的卖。职场得意,情场失意,痴爱千年,一场空,万叶千声皆是恨.今古恨,几千般,追往事,又成空,梦又不成灯又烬。看异界第一痴女熬啊熬,能否把爱情煲成汤……
  • 以后一定无畏风雨

    以后一定无畏风雨

    我们予取予夺、却也深陷其中此后无畏风雨,迎风布阵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花开无音雨落无声

    花开无音雨落无声

    父亲惨死,亲人背叛前一天还是千金公主后一天就无家可归,患有心脑血管的妈妈病情突发冒着雷雨她去找车遇到他;她祈求他帮忙送妈妈去医生他一声不吭驾车离去、五年后她再次遇到他她发誓要复仇爬上了他的床后却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秘密、、、、五年后再次相遇童沐楠对夏未犹说“你知道心被挖空的感觉吗?我懂就好你不需要承受太多我舍不得你累”
  • 琴韵

    琴韵

    琴吟,一个光辉般的绝尘丽人,一个独魅天下的光之子。灿耀奇魅恍如蒙尘之仙。谁能摘得这天空中最明亮的星子?谁能令她停下这如风的征程?皇权?武林?当天命所归时,才知道命运的安排!?
  • 不做沈先生的白月光

    不做沈先生的白月光

    沈靖时&安凌(久别重逢、双洁、爱恋、虐宠)……沈靖时有一个秘密,从未向别人提起。他为了那么一个人,其实,做尽了疯狂事。很久之后,他喝醉了酒,附在安凌的耳边说道:“其实,几年前的那晚,我是装醉的……”
  • 公会

    公会

    杀人难么?几千块的黑星、喷子,几十块的汽油,十几块的刀,几块的锥子,一段结实的绳子...如果想象力足够丰富,成本定可以被压的更低,比如,地上随手捡到的一块石头,所以,工具并不是问题。可面对轻则无期重则枪毙的结果,还有人敢么?有...
  • 王爷有请:帝君哪里跑

    王爷有请:帝君哪里跑

    大陆独一无二的异姓王爷家,王爷昏迷,被外姓兄弟夺位,看嫡女怎样一手遮天。某女低头看了看胸上的咸猪手”拿开!“某男”不拿,软软的,很舒服。“反身一巴掌,谁知,某男吻上了唇”这里也软软的。“某女无言以对......十里红妆,只为迎娶某女,谁料,某国捣乱,捣乱婚礼,一顶大帽子扣了上来——克国妖女。当某女一帝君身份坐在大殿之上的时候,笑嘻嘻的看着一群大臣”我还是妖女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家子都有——腹黑。
  • 灭世星途

    灭世星途

    白雪皑皑的琉璃星上迎来十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同时还迎来一位流浪星空的少年和一场巨大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