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32200000002

第2章 《少年维特之烦恼》导言

歌德出生的时候,中国的曹雪芹正在埋头写《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等到歌德开始撰写《少年维特之烦恼》,曹雪芹早已离开人世。从时间上来说,少年维特开始风靡欧洲之际,《红楼梦》一书也正在坊间流传,悄悄地影响着中国的男女读者。很显然,相对于同时期的欧洲文化界,歌德已是一位对中国相对了解更多的人;但是事情永远相对,由于时代和地理的原因,西方对东方的了解并不真实,自始至终都难免隔膜和充满误会。欧洲当时推崇的中国诗歌和小说,差不多都是二流的,甚至连二流的水准也达不到。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可以证明歌德对曹雪芹的《红楼梦》有所了解,虽然歌德的家庭一度充满了中国情调,他家一个客厅甚至用“北京厅”来命名。

歌德时代欧洲的中国热,不过是一种上流社会追逐异国情调的时髦,在《歌德谈话录》一书中,歌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热烈口吻说:

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

这些对于欧洲人来说似乎很内行的话,有意无意地暴露了歌德对中国文化的无知。歌德心目中,中国人的最大特点,是人和自然的和谐,金鱼总是在池子里游着,鸟儿总是在枝头跳动,白天一定阳光灿烂,夜晚一定月白风清。中国成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乌托邦,成了诗人脑海里的“理想之国”。歌德相信,除了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国的诗人在田园情调之外,一个个都很有道德感,而同时代的“法国第一流诗人却正相反”。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歌德特别举例说到了法国诗人贝郎瑞,说他的诗歌并非完美无瑕,“几乎每一首都根据一种不道德的淫荡题材”。

歌德被德国人尊称为“魏玛的孔夫子”,这种称呼在明白点事的中国人看来,多少有些莫名其妙。事实上,歌德并不是什么道德完善的圣人,他也不相信仅仅凭单纯的道德感,就能写出第一流的诗歌。任何譬喻都难免有缺陷,说歌德像孔夫子,更多的是看重文化上的地位。以诗歌而论,歌德更像中国的杜甫,他代表着德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以小说而论,说他像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也许最恰当不过。歌德被誉为“奥林帕斯神”,是“永不变老的阿波罗”,与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孔子相比,他更文学,更艺术。

歌德生前曾相信,他的小说不仅风靡了欧洲,而且直接影响到了遥远的中国。杨武能先生的《歌德与中国》一书中,援引了歌德的《威尼斯警句》,从中不难看到歌德的得意:

德国人摹仿我,法国人读我入迷,

英国啊,你殷勤地接待我这个

憔悴的客人;

可对我又有何用呢,连中国人

也用颤抖的手,把维特和绿蒂

画上了镜屏

这又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如果歌德明白了大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明白了当时耸人听闻的文字狱,他就会知道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古老和遥远的中国绝不可能流行维特和绿蒂的故事。此时的大清帝国处于康乾盛世尾声,正是乾嘉学派大行其道之时,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说,无论诗歌还是小说,都是不算正业的旁门左道。歌德并不真正了解东方的中国,而中国就更不可能了解西方的歌德。歌德的伟大,在于已经提前预感到了世界文学的未来,他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世界各国的文学将不再隔膜,那时候,不仅西方的文学将相互影响,而且神秘美妙的东方文学,也会加入世界文学的大家庭中来。歌德近乎兴奋地对爱克曼说,他越来越相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随时随地正由成千上万的人创造出来,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写了一首好诗,就夜郎自大地觉得他了不起。歌德充满信心地发表了自己的宣言,他认为随着文学的发展,单纯的民族文学已算不了什么玩意儿,世界文学的时代正在来临,每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中国人知道歌德,起码要比歌德了解中国晚一百年。有趣的是,经过专家学者的考订,虽然零零碎碎可以找到一些文字数据,证明歌德这个名字早已开始登陆中国,然而歌德作品的真正影响,并不是来自遥远的西方欧美,而是来自不很遥远的东方日本。歌德并不是随着八国联军的洋枪大炮闯入中国的,在“中西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基础上,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动机,首先是“富国强兵”,是“船坚炮利”的物质基础;其次才是精神层面的文学艺术。以古怪闻名的辜鸿铭先生也许是最早知道歌德的中国人,他在西方留学时,曾与一个德国学者讨论过歌德,话题是这位大师是否已经开始过气,而他们的结论竟然是完全肯定。在辜鸿铭笔下,歌德最初被翻译成了“俄特”,所谓“卓彼西哲,其名俄特”。

最初有心翻译介绍歌德作品的中国人,应该是马君武和苏曼殊,这两位都是留日学生。王国维和鲁迅在各自的文章中,也曾以赞扬的语调提到过歌德,他们同样有着留日的背景。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不管我们相信不相信,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直都与近邻日本紧密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似乎已习惯了跑到邻居家去借火沾光,革命党人跑去避难,年轻有为的学生跑去求学,为了学习军事,为了学习文学或者科学。最终引起了战争也好,输入了革命思想也好,反正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说到底,歌德在中国的真正走红,无疑要归功于郭沫若在1922年翻译出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而郭沫若之所以会翻译,显然又与他留学东洋期间,这本书在日本的家喻户晓有关。众所周知,歌德最伟大的作品应该是《浮士德》,但是要说到他的文学影响,尤其是对东方的影响,恐怕还没有一本书能与《少年维特之烦恼》媲美。

不太清楚郭沫若译《少年维特之烦恼》之后,中国大陆一共出版了多少种译本,影响既然巨大,数量肯定惊人。也许多得难以统计,根本就没办法准确计算,经过上网搜索,只查到了一位日本学者统计的数字,迄今为止,在日本一共出版了四十五种《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却很容易一目了然地说明问题。任何一本书,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通常都有产生影响的基础。研究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渗透,不难发现,很长一段时间内,歌德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他作家。时至今日,读者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早已五花八门,同样是经典,有人喜欢英国的莎士比亚,有人喜欢法国的巴尔扎克,有人更喜欢俄国的托尔斯泰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有人喜欢各式各样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特征的现代文学,却一度被《少年维特之烦恼》弄得十分癫狂,年轻的读者奔走相告,洛阳顿时为之纸贵,由“维特热”引发为“歌德热”,显然都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回顾上世纪发生在中国的“歌德热”,无疑以两个时期最为代表。一是“五四”之后,这是一个狂飙和突飞猛进的时代,思想的火花在燃放,自由的激情在蓬勃发展,郭沫若译本应运而生,深受包办婚姻之苦的年轻人,立刻在维特的痛苦中找到了知音,在维特的烦恼中寻求答案。爱情开始被大声疾呼,热恋中的男女开始奋不顾身,少年维特的痛苦烦恼引起了一代年轻知识分子的思考。再是粉碎“四人帮”之后,经过了十年的文化浩劫,启蒙的呼唤声再次惊天动地响起,世界文学名著在瞬间就成为读者争相购买的畅销书,1982年歌德逝世一百五十周年之际,纪念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当时的西德海德堡召开,中国派出了以冯至为首的代表团。冯至是继郭沫若之后,歌德研究方面的最高权威。

比较两次不同时期的“歌德热”,惊人的相似中,还是能够发现某些不一样,譬如在“五四”以后,《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读者市场几乎是一枝独秀,它成了追逐恋爱自由的经典读本,引来了为数众多的模仿者。这得力于当时新文化运动的社会风气,得力于当时的青春豪情与热血冲动,正好与歌德写完小说的那个时代相接近,维特的遭遇深入了人心,文学革命最终引发了社会革命。上世纪80年代的歌德热却呈现出了多样性,另一方面呢,作为世界文学名著,歌德再次赫然出现在书架上,与其他的一些世界文学大师相比,他的作品虽然也畅销,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压倒优势。在过去,看歌德的作品,更容易与年轻人产生心灵感应,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在今天,与阅读其他大师的作品一样,更多的只是为了提高文学修养,具有重读经典的意味。这是个只要是文学名著就好卖的黄金时代,而在歌德的一系列作品中,又以《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销量最大,各式各样的译本也最多,无论印多少都能卖出去,但是说到影响力,已很难说是最大。歌德所预言的那个世界文学时代终于到来了,据资料统计,中国进入新时期以来,歌德作品的翻译品种、印数和销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其他的作品恐怕都很难说是畅销。

为什么到了今天,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还会有那样的生命力,这显然是与读者有关。文学作品的最大阅读人群,从来都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以今天的习惯用法,“少年”维特其实应该是“青年”维特,当初郭沫若翻译的时候,用的只是汉语的古义,古人称“少年”为青年,与今人所说的少年儿童并不是一个意思。少年不识愁滋味,这个少年就不是指小孩。“少年中国”和“少年维特”,都是非常具有“五四”特征的词汇,这里的少年特指青春年华、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与幼稚的孩童无关。《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过去拥有读者,在现在仍然还能拥有读者,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够被年轻人喜爱。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科学如何进步,年轻人总是有的,年轻人的追求和烦恼也总是有的,只要有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追求和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就一定还会有读者。

此外,从世界文学相互交流的角度去考察,同样是歌德的作品,之所以《少年维特之烦恼》会比更具有人性深度的《浮士德》更容易受到读者欢迎,除了是很好地迎合年轻人的阅读心理,恐怕也与散文体的更容易翻译和诠释有关。毫无疑问,世界文学的交流一方面势不可挡,但是不同的语言之间,仍然还会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诗无达诂,小说比较容易再现原著的神韵,只要故事不太离谱,创作者的本意,翻译者比较容易传达,读者也比较容易把握,而讲究韵律的诗歌就大不一样。中国的好诗很难翻译到国外去,欧洲的好诗同样也难以翻译成中文。虽然歌德的《浮士德》已出现了多个中文译本,可是读者在接受叙事诗风格的《浮士德》时,总是不能像接受《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样来得直截了当。

2007年4月17日于河西

同类推荐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匿名区1+1系列(全集)

    匿名区1+1系列(全集)

    精选自中文互联网平台九年来扣人心弦的匿名故事,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有世间冷暖,有逆境成长,精心打造或温暖、或治愈、或遗憾、或励志、或感人、或幽默、或启迪的“复合味”情感故事。为什么匿名的故事更好看?遗憾事乃世间常有,难为情是世间常态,这样多重复杂的情绪,既动人,又有回甘。我多羡慕他们,如果可以一条路走到头,谁想翻山越岭?谁不想多懵懂几年,还可以被称为孩子,还有资格犯错,还有机会被原谅,更不要说有大把的机会。但我们不行,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收录了丁玲的散文精品数十篇。丁玲的创作源于生活,她作品中的人和事,大多是她经历过或看见过的。她的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激昂、豪放,凝练深邃,雄健酣畅。用最普通的文字写出生活中的各种情愫。
  • 竹取物语图典

    竹取物语图典

    创作于10世纪初的《竹取物语》(又名《赫映姬物语》)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语文学。故事写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个美貌的小女孩,经3个月就长大成人,取名“细竹赫映姬”。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可是这些求婚者都遭到失败。这时皇帝想凭借权势来强娶她,也遭到拒绝。赫映姬在这些凡夫俗子茫然失措之中突然升天。
  • “疫”史为鉴

    “疫”史为鉴

    从近代国境卫生检疫史实中挑选了8个有代表性的故事,与大家深度分享。这8个故事,一方面从传染病的角度,我们选择了《国际卫生检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的“三大”法定检疫传染病,尤其是在近代中国影响较大的两类——鼠疫和霍乱;另一方面从地域的角度,我们选择了东北、西北、西南以及东南沿海地域的典型案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筑时空

    梦筑时空

    转转星,科学发展日益,曾经对世界重要影响的超能力家族日渐衰落。超能力极其微弱的后代们,大部分只能做一些普通工作谋生。一场危机慢慢唤醒了超能后人们身体内沉睡的力量。
  • 快穿今天宿主学习了吗

    快穿今天宿主学习了吗

    未晚,某时空管理局局长,在一次空间撕裂中与系统小青达成协约,保证大魔王黑化才能重新回到自己的位面。可谁知,在10085次后,大小位面崩坏。大魔王变成了小白?!故事从这里开始。。。。。。
  •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

    《我们的爱(中国作家前沿丛书·小说卷)》的作者刘建东是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的文笔老练而灵透,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入木三分。语言具有大地的敦厚气息。讲述的故事关涉亲情、爱情、友情,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共鸣。这部小说集里的作品无一不通往人性幽曲的深处,不乏反讽的力量。独特的故事结构令人不由得佩服作者超强的文体意识和稳健的探索精神。
  • 云上端

    云上端

    你问我江湖是什么十六大隐世门派还是显世中的厮杀我楚云端对的起兄弟,对的起这片天这片地
  • 通过炼体走向巅峰

    通过炼体走向巅峰

    在修炼这条路上,唐界并没有什么想法,佛系的他该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历劫修仙

    历劫修仙

    凡为生灵,一人一兽一禽,一花一草一木者,皆历劫难。历劫而亡者则重入轮回再造,历万劫而不灭者即可得道成仙。书友群:464738311欢迎各位加入,你们的每个支持都是我的动力。
  • 倾国平天下

    倾国平天下

    叶未央,在现代是怎么看都是一个正直热血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居然被神秘男子揪出来说是她是已经命定的皇?连招呼都不打一声的给了她把丢不了的破匕首就扔到哪个不知名的朝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