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40500000020

第20章 纳兰容若传记(19)

想必她每天都亲自打扫干净了书房后,再焚上一炉香,就像他还在京城时那样,一切如故,只等待着书斋的主人回来。

如今想起来,每每“欲离魂”的人,其实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吧?

如果在梦中,就能再度见到自己心爱的亡妻了吧?

如果是离魂而去,就能再度与自己心爱的亡妻相会了吧?

三月三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如果真的能见到自己心爱的亡妻,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梦中相会呢?

红泪枕边成薄冰,一点一滴,都是思念之情。

而这情,要如何才能传达到亡妻那儿?

一生一死,两个字的差别而已,却是天壤之隔,永远不能再见。

第二小节 一次秘密的军事行动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冰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只凄凉绝塞,娥眉遗冢;销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沁园春》)

千里赴戎机,并不只有古代的花木兰,其实纳兰容若第二次北上,完全配得上这五个字。

那一年八月的时候,纳兰容若奉皇帝的命令,再次北上。

只是这一次,没有了皇帝北巡时的气魄雄伟,队伍浩荡,有的是执行隐秘任务的小心翼翼与如履薄冰。

根据有史可查的记载,康熙二十一年的时候,为了阻止沙俄的南侵,康熙皇帝派都统郎坦、彭春、萨布素等一百八十人,以“狩猎”的名义,沿着黑龙江一路往北,最后到达雅克萨。

当时雅克萨在沙俄的侵占下,于是,郎坦等人就装成寻常猎户的样子,探敌虚实,进行战略侦察,摸清了雅克萨的水陆通道。

有了这次侦查的情报,三年之后,清军与沙俄进行了史称“雅克萨之战”的反击战。清军取得胜利,朝廷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成功阻止了沙俄向南侵占与扩张。

当时参加这项隐秘侦查任务的人中,就有纳兰容若。

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当我们在回味纳兰容若那些优美词句的时候,也应该知道,这个男人除了会吟风弄月之外,也会提剑跨骑,上阵杀敌为国建功。

一世风流,一生至情,也同样有着不输给任何人的热血与豪迈。

徐乾学曾经赞他“有文武才,每从猎射,鸟兽必命中”,意思是说,在一干友人们去打猎的时候,纳兰容若也是英姿勃发,箭出必中,可想而知其神采飞扬。

对纳兰容若来说,武功并不是他得以自夸的资本,相比于骑射,他更喜欢的是诗词。但作为满族人的后裔,那种善骑射、骁勇尚武的传统,还是在他的骨血里根深蒂固,从而造就了这位文武全才。

他不但武艺出众,而且胆色过人。

姜宸英的《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表》中曾经这样记述道:

“……二十一年八月,使战唆龙羌。其地去京师重五六十驿,间行或累日无水草,持干粮食之。取道松花江,人马行冰上竟日,危得渡。仅抵其界,卒得其要领还报,上大喜。君虽跋涉艰险,归时从奚囊倾方寸札出之,叠数十纸,细行书,皆填词若诗,略记其风土方物。虽形色枯槁不自知,反遍示客,资笑乐。”

意思是说,康熙二十一年八月的时候,纳兰容若被康熙皇帝命令去参加这项危险的任务,目的地距离京城非常遥远,行进途中经常很多天都没有粮食水草,只能吃预先准备好的干粮充饥。一行人取道松花江,江面上早已结了厚厚的冰,他们在冰面上走了好几天,才勉强渡过了松花江。一到目的地,众人就分头进行自己的任务,把敌人的情况调查得一清二楚,回来禀告给皇帝,皇帝十分欢喜。纳兰容若君虽然跋涉艰险,困难重重,但回来的时候,从随身的皮囊内掏出只有方寸大小的数十张纸来,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细小的字,都是纳兰容若在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风土方物,都填成了词,写成了诗。经过这一次危险的任务,他整个人都消瘦不少,但并不在意,和以往以前一样与朋友来往,而且还拿自己消瘦的模样来开玩笑。

短短一段话,纳兰容若那文武双全又豁达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危险的任务途中,纳兰容若还是见缝插针,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自己在这一路上所见到的,都记录下来,写成诗词。

俨然一位豪爽的英雄豪杰、江湖侠客。

纳兰容若一行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们又平安地返回了京城。

这场收复领地的战争,纳兰容若只参与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他却无缘得见。

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没有资格参与,而是上苍终究舍不得自己的宠儿,把纳兰容若召回了自己的身边。

第三小节 江南好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忆江南》)

在金庸老先生的小说《鹿鼎记》里面,曾经巧妙地用野史的手法,说康熙之所以六次南巡,为了寻找自己那位童年的好友韦小宝,专门派了曹寅常驻江南,寻探下落。

当然,这是小说,不是真的。

不过,康熙南巡却是真。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忆江南》一词,家喻户晓。

到了现代,去随便问一位学生,都能随口流利地念诵出两句白居易的词来。

对自幼饱读诗书、满腹锦绣的纳兰容若来说,白乐天的词,只不过是他启蒙时候的读物,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

或许,他内心深处对江南的向往,就是在那个时候在心里埋下种子,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慢慢萌芽。

如今作为皇帝的御前侍卫,纳兰容若跟着南巡的队伍一路南下,终于见到了白乐天词中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地方。

金陵,观音门外长江边,燕子矶三面悬绝临水,仿佛一只就要临空飞去的燕子一般,其景甚奇、甚险,悬崖下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燕子矶乃是金陵一名胜,来来往往游客很多。在这些游客中,有一年轻公子翩然而来。

他远远地看着那陡峭的仿佛临空燕子一样的山石,看着燕子矶四周无数的红蓼,带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悬崖峭壁上顽强地盛开着,肆意张扬着它们短暂的生命。

人们来来往往,他们只是风尘仆仆的,来了又去,在长江水滚滚东去的浪涛声中重复着日出日落,重复着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最后渐渐老去,一年又一年,只留下燕子矶巍然耸立在江岩之上,冷眼旁观着人世间的一切。

燕子矶下,并无江南水乡的温婉秀美、安静宁和。它是陡峭的,甚至带着东坡学士笔下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但饶是如此,当银白色的月光柔柔地洒下来,一弯新月斜斜地挂在天际之时,燕子矶下的江水也缓缓地沉静下来,只是轻轻地拍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沙沙的响声。

金陵乃六朝古都,燕子矶何时矗立在此,无人可知、无处可考,但它就是静静地站立在长江岸边,看着改朝换代,看着昔日王谢堂前燕,不知什么时候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金陵东南文德桥南岸,便是乌衣巷。

东晋时期士族风流不羁,王导、谢安两大家族中也是名士尽出,那“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还有那书圣王羲之,无不是名满天下的名士,王、谢两家子弟裙屐风流,又喜黑衣,人称“乌衣郎”。

那时,谢安在淝水以少胜多,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大败了苻坚的秦军。

那时,谢道韫刚刚成为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夫妻恩爱相笃。

那时,王、谢两家的少年儿郎们,穿着流行的黑色衣裳,风流倜傥,出入不羁。乌衣巷口,夕阳又再一次斜斜地把最后的阳光洒落在地面上,把人拉出长长的影子。

当纳兰容若行走在乌衣巷口那翠绿的杨柳之下,也许会有种错觉,仿佛他是自千年前缓缓行来的东晋名士,带着浑身的书墨香,在淡淡的烟雾缭绕之间渐渐走来。

夕阳,仿佛把千年的时光都凝固在了乌衣巷那古老的青石板路上。

凝固在了巷口婀娜的杨柳枝间。

于是容纳兰容若也说:“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烟柳。风景忆当年。”

只不过,他忆的,却是哪个当年?如今早已说不清,但纳兰容若陪同康熙南巡到了金陵的时候,见到的燕子矶与乌衣巷,毕竟让他抒发了一通心中的怀古之意。

江南好,是白居易的“能不忆江南”,是他的“何日更重游”。

更是他的“早晚复相逢”。

却不是纳兰容若的“风景忆当年”。

回忆当年那王谢子弟,乌衣倜傥,在物是人非的千年时光流转中,渐渐模糊了面容,只有隐隐绰绰的身影,在燕子矶头、乌衣巷口,烟雾般缭绕着,述说着千年前的风流宛转。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临江仙》寄严荪友)

纳兰容若作为皇帝的御前侍卫,随身近臣,比其他大臣与皇帝接触的时间要多,但侍卫是不参政的。虽然是有品级的军官,也并不统兵,他们与军政大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职责只是保护皇帝的安全。

其实这么一想,也许御前侍卫是最适合纳兰容若的职位。

他素来不喜欢政治,本来也不想进入官场,但是因为家庭与出身的特殊性,让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走上原本不想踏上去的道路,而御前侍卫这个职位对他来说,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了。

不过天子出巡,肯定不会只带几个人就悠然地晃晃荡荡,那是电视剧,是《康熙微服私访记》,而不是历史上的康熙南巡。

康熙皇帝一生六次南巡,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去的,而是为了考察黄河水患、体察民情、整顿吏治,同时消泯满汉之间的对立情绪,笼络人心。这六次南巡,对稳定江南局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最值得称道的是,长期肆虐让人束手无策的黄河水患,在康熙第六次南巡的时候,就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控制,这大概就是康熙南巡最值得肯定的政绩了。

皇帝出巡,那阵势用千军万马来形容也不为过。为了迎接皇帝的驾临,翻修道路、修建凉亭驿馆,凡此种种,都是劳民伤财的。

曹寅深得康熙宠信,六次南巡,有四次是住在曹寅家,外人看来荣耀无比,但是也因此给曹家造成了经济上的重大亏空,虽然江南织造是个肥缺,但是自曹寅上任以来,亏空高达三百万两的巨额。

当然,这是后话,而在康熙第一次南巡的时候,随行的侍卫中,就有刚升为一等侍卫的纳兰容若。

对康熙皇帝来说,下江南,是君临天下的气概,是看这属于自己的大好河山。

所以,康熙是志得意满的。

甚至在乘船来到黄天荡,突然遇到狂风大作的时候,其他人惊慌失措,急忙去降下船帆,他却神色如常,下令升帆顺风而行,站立船头,射杀江豚。

当时年轻的康熙皇帝,是颇有着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的。

在这次下江南的途中,纳兰容若写了一系列的《忆江南》。

在这组《忆江南》中,纳兰容若把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悉数写了进去,一时之间,传唱甚广。

但是对纳兰容若来说,平时只能在朋友口中听到的地方风物,想不到今天都真的看到了。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

梁溪,是在无锡西边的一条小河,有时候也被称做无锡的代称,而无锡,正是纳兰容若的好友顾贞观与严绳孙的故乡。

纳兰容若行到无锡,见到这位好友的手迹,处处皆是,所谓“别后闲情何所寄”,如今身在他乡,却处处都能见到好友曾经留下的足迹与题铭,这让纳兰容若觉得,是在用一种奇妙的方式,与好友们一一重逢。

当然,纳兰容若知道,在江南,还有着一位好友,也在等待着自己的到来,等待着两人的重逢。

那,便是曹寅。

第四小节 好友曹寅

籍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君不见、山龙补衮,昔时兰署。饮罢石头城下水,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处。

延夕月,承晨露。看手泽,深余慕。更凤毛才思,登高能赋。入梦凭将图绘写,留题合遣纱笼护。正绿阴青子盼乌衣,来非暮。(《满江红》)

这首《满江红》,有个副标题叫做“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那曹子清是谁呢?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鼎鼎大名的曹寅。

曹寅的母亲孙氏是康熙皇帝的保姆,而曹寅因为和康熙年纪差不多,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一起长大,十七岁的时候,曹寅当上了康熙的侍卫,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在康熙十一年,曹寅和当时十八岁的纳兰容若一起,在顺天府的乡试中双双考中举人。

纳兰容若与曹寅曾经共同担任康熙的侍卫长达八年之久,两人的交情十分深厚。当时纳兰性德在服侍康熙皇帝之外,还要负责照顾御马。而曹寅则是在养狗的地方充当头领。

两人同样是御前侍卫,又同样养马遛狗,在开玩笑的时候,都还拿对方的这段经历来互相取笑。

“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枯槁。”

纳兰容若辞世之后,有一次聚会,曹寅想起故去的好友,曾这样用诗句来表达了自己对纳兰容若的悼念之情。

楞伽山人是纳兰容若的号,曹寅在诗中自嘲一般回忆,当年同在明光宫当侍卫的时候,纳兰容若年少英俊一表人才,居然也来做这“弼马温”的活计,马曹狗监,其他交好的同事便借此开他玩笑,无伤大雅,但是如今纳兰容若却已离众人而去,回想起来,很是伤感。

曹寅不愧是与纳兰容若“一起玩大”的少年玩伴,即使后来曹寅外放官职,两人之间的友谊依旧没有半点改变,就如少年时候那样。

同类推荐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20世纪,随着近代外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学开始被迫与外来文化、文学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从本来弱者被侮时一种本能的话语反应渐渐转变为主动应对,并在主动应对中开始积极吸纳、调整与创造,然后这种调整开始了中国文学自身的对话,包括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存在,20世纪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对话。本书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复杂的对话关系进行了研究,一定程度地揭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不同于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 新月派小全集: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精装)

    新月派小全集: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精装)

    《新月派小全集: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是新月派诗选小全集中的一本,书名选自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一首诗,收入了徐志摩创作《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四部诗集中的所有诗歌,完整呈现了诗人的诗歌风貌。系列书介绍:名家小全集2017年底已出至38部,精选现代名家鲁迅、老舍、萧红、傅雷、李劼人、林徽因、汪曾祺、梁实秋、朱自清、郁达夫、许地山、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陈梦家等人经典代表作,原版原作,直抵黄金时代文学现场;精装便携,直通新青年通勤背包;文体齐全,3D呈现文学巨匠艺术成就。这是靠前套大规模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坛名家作品的小全集;这是一套精装便携,兼具典藏与青春气息的名家小全集;这是一套名家推荐,文体齐备,专家导读的名家作品集。特别收入作者年谱,中国作协副、有名评论家李敬泽诚意荐藏,一本书读懂一个作家,一套书读懂一个时代,超高性价比,助力全民阅读。
  •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一八四二年一月到六月,只有三十岁的狄更斯接受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等朋友的邀请赴美游历,长篇游记兼特写《游美札记》就是狄更斯此次访问美国的主要成果。这次游历,他曾访问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向南到过里奇芒德,向西一直到圣路易,向北一直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历时半载的游历当中,年轻的作家通过参观、访问、公众集会和私人会晤,广泛接触了上至总统下至车夫的美国各阶层人士,逐一记录了作家的经历、见闻和观感。对于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共和国,狄更斯既有叹赏又有抨击,尤其是对于美国式的粗糙、庸俗风气,过度浓重的唯利是图氛围以及野蛮的蓄奴制度、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征服,狄更斯处处给予了显微镜式观照和批判,这和那位致力于描绘镀金时代、同样尖酸刻薄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如出一辙。北美之行也成为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的重要灵感来源。
  • 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

    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

    村上春树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音乐随笔,一个深入了解村上音乐世界。就算月亮隐去,就算被恋人遗弃,就算被小狗哂笑,什么都可以没有,唯有音乐不可缺少。假如没有记忆的温煦,太阳系第三行星上的我们的人生难免成为寒冷得难以忍耐的东西。正因如此,我们才恋爱,才有时像恋爱一样听音乐。跟随资深乐评人村上春树体验文字与音乐艺术通感的可能这是村上春树第一本纯粹的音乐随笔。村上从所有经典音乐场景中精心选取11位名家名曲写成文章,其中溢满了对于音乐的情感,一个深入了解村上音乐世界的机会。从舒伯特到斯坦·盖茨,从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到菅止戈男,十篇随笔,道尽村上心中的好音乐。
热门推荐
  • 农门旺女正当嫁

    农门旺女正当嫁

    她是现代一家五百强医药公司的高管,一朝穿越,竟成了受尽众人唾弃的失贞小农女。被逼躲进深山,母子俩缺衣少粮,朝不保夕。拖油瓶还在一旁嗷嗷待哺。身为一个女强人,她自然不会就此认命!于是,盛浅予撸起袖子开始干......开保函,入军营,做买卖,结官宦!日子渐渐走上正轨。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那些曾经欺辱她的吸血亲人纷纷上门。曾亲手勒死她的爹娘要银子盖房。她:盖坟地去吧!曾羞辱她的哥哥上门要她帮着找一份轻松的差事。她:打出去!......认亲的人一一被打发。然后,认孩子的也上门了。“你说廷煊是你的儿子?”盛浅予眸子危险的眯了眯。“是。”某人很是淡定的颔首。“确定没认错?!”“没有。”“证据?!”“你身上那颗痣,算不算?”“呵呵!”盛浅予勾起嘴角,笑的意味深长,“算,当然算!”好好算账!*推荐完结文:《穿越农家之妃惹王爷》穿越种田爽文。《贤王养妃》甜腻腻的宠文。《高冷王爷对上冷情军医》也是种田文。
  • 逝去的恶意

    逝去的恶意

    清木的丈夫加藤由于意外的事故死亡,清木意外发现了丈夫的秘密,随之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 实习风云

    实习风云

    她大学未毕业,暑假的社会实践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她决定暑假找一个实习单位,然而她既没有认识的人又没有背景,初步接触职场的她用尽各种办法历经波折进入当地电视台,本以为外事大吉,却从进入台里的第一天起就遭遇到不公平待遇......她该如何想办法扭转这些局面她从第一天起那个茫然的实习生怎样变成能够应对自如的人,新闻工作者每天会遭遇的各种状态,各种危险和奇幻的遭遇将会真实的面对她。她自身的缺点人性的领悟又将如何被发掘,后来,她还收获了她的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左右情缘

    左右情缘

    杏花微雨的时节,两个男人站在她面前,一个伸出左手,一个伸出右手,她将如何抉择?殊途同归,无非是因为他们念旧。林翰漠怀念旧时的遗憾。高卓怀念旧时的美好。而她呢?她怀念的,是旧时未完成的选择……
  • 从主神的全世界崛起

    从主神的全世界崛起

    丁毅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主神丢进了漫威……
  • 武林萌主,萌妻驾到!

    武林萌主,萌妻驾到!

    想她堂堂武林盟主,居然被时空之门卷到了不知是哪里的世界!还有好多她不知道的东东。好在遇见一个帅哥哥,给她吃的,给她住的,给她喝的,给她玩的,给她用的,对她真好哇!不过,怎么感觉他图谋不轨呢……云衣后背一凉,转头就对上了一双似笑非笑的眸子,“嗯?衣儿在想什么?”她佯装淡定的说:“我能想啥?无非想你!”“嗯,为夫也想娘子!”话刚落就扑上了云衣……【1V1甜宠文】
  • 黑色的家族

    黑色的家族

    世世代代出格兰芬多的阿博特家族出了一个斯莱特林。有着斯莱特林的精明,又有着格兰芬多鲁莽冲动的少女依蕾特与一肚子心计的汤姆黑魔王的故事。
  •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她说自己的生命如同内部爬满虱子的华丽袍子,她也曾为了一个男人低到尘埃里去,开出花来。她是被定格在民国的女子,在人们的印象里,她永远处在那个响着百乐门舞厅的靡靡之音,流过倒映白渡桥与夕阳影子的黄浦江的旧上海,穿着艳丽的旗袍,抬起下颚,用冷静而疏离的目光看向人群。她是繁华外一缕青灰的月色,她是物欲与情感撞击之后的残骸,她是堪称传奇的民国女作家,她是独一无二的——张爱玲。这本《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法国大革命物语2:圣者之战

    法国大革命物语2:圣者之战

    为解决法国的财政危机,欧坦主教塔列朗提出教士资产国有化的法案。第一等级教士代表强烈不满,试图利用罗马教会阻止议题通过。另一边,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两个世界的英雄”拉斐德,则将兵权牢牢握在手中,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控制着议会的决定。与此同时,在革命之路上志同道合的米拉波与罗伯斯庇尔逐渐分道扬镳。带领民众攻占巴士底狱的德穆兰,则对自身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使命产生了疑惑。前有顽抗到底的教士阶级,后有只手遮天的拉斐德将军,革命寸步难行,法国的命运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