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100000021

第21章 一七、秦可卿丧事的消解

一七、秦可卿丧事的消解

秦可卿之死发生在《红楼梦》的很靠前的部分,如同一个噩梦。可卿在王熙凤的梦中讲话,如同凶险的预言者、诅咒者,又像是威严凛冽的警诫者与大慈大悲的拯救者。

但是世俗比生死比神秘比预言比警诫更强。

一个是贾敬趁机自命神仙,玩一个清高伟大,实际更令人感到做作与讨嫌。一个是贾珍为办儿媳的丧事胡作非为,尤其是所用棺材板,完全违反了体度规则。一个是凤姐智力输出的精明与威风,她一到宁国府就进入角色,像电脑一样精确运行起来,又像女王一样横扫千钧起来。然后出殡时再到馒头庵弄权、显威风,竟然在一件与她没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上"为艺术而艺术"地出手,伤天害理。一个是丧事的隆重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排场、势力上而不是死者的身前身后、为人行事、恩泽德仪、遗愿遗憾……上。读关于办丧事的描写时你看到了一切,除了死人是谁。丧事压倒了死者,消解了死者,至少是淡化了死者:这个时期,贾府死个什么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会这样办丧事的,是不是秦可卿已不要紧。

也差不多没有了死的悲哀,请看宝玉路谒北静王世荣(有版本作"水溶")一节,宝玉除了受宠若惊、乐得屁颠屁颠以外,哪里还记得这是可卿的丧事。北静王不但地位高而且长得英俊,这一点对于《红》的作者十分重要。仪表、面容、谈吐,几乎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那个时候谁对谁哪里可能有更深入的考察?

尤其不堪的是秦氏的弟弟秦钟,送殡途中就与宝玉一道打人家纺线的村姑的主意;住下来就"得趣馒头庵",将小尼姑抱到炕上云雨,而宝玉过来轻薄,将他二人按住只不做声。说实话,这里的宝玉与秦钟只如两只赖皮得无可救药的猴子、流氓、少年犯一般。这个秦钟怎么看也不像是乃姐之弟。

不久,秦钟"夭逝黄泉路",对于他的死也是以游戏笔墨写之,《红》的作者对他毫无同情与怜惜,与写秦可卿之死时大不相同。莫非可卿与秦钟并非真正的姐弟?死亡击打着生活,摧毁着生活,呼唤着终极关怀与神学情愫,而生活却消解着丧事,遗忘着死亡。生活很俗而终结很肃穆,俗的常常消解肃穆抹掉肃穆,奈何!

同类推荐
  • 返思录

    返思录

    这是一个中国女人写的中国版的《沉思录》,整个作品是作者历经人世苦难最终完成凤凰涅盘后的心血凝练。作者苦难的童年和多蹇的少年、青年时代,让她比一般许多人提前完成了对于许多重大人生问题的追问和思考。
  • 天籁千纸鹤

    天籁千纸鹤

    本书收录作者诗歌82首。作者旨在幻想与现实之间,将游离的诗意与作者的少年情怀交汇,构建出深邃斑斓的诗歌世界。作者的诗语言瑰丽,意向饱满,意境空灵,有着阳光般底色的文字常折射出彩虹般绚烂的色彩,予人意想不到的感动。
  •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路上”的故事。住在山里的小说家,忽然萌发了徒步走回城市的念头。路远,刮风,下雨,体力不支,都挡不住唐吉诃德式的热情。他艰难地走完上百公里的路,愉快地思索关于信念、信条、执着、坚守、拒绝的问题。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引人深思,弥足珍贵。
  •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是作者近些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作品选集,作品散见于《读书》《莽原》《天涯》等刊物,主题涉及到人生、社会、历史、学术等诸多方面。《颓废主义者的春天》分为四个小辑,分别为《丰益桥笔记》《感谢的声音》《一些疑问,一些随想》《虚构的和真实的》。在一些篇章中,作者采取了机警的语录体;一些篇章中,作者就特定的文本、现象进行了深度评论;而在另一些篇章中,则展开了规模宏大的虚构和隐喻。
  • 柳宗元集4

    柳宗元集4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热门推荐
  • 我真不想当灯神

    我真不想当灯神

    一句话:本书是被颜值狗系统绑架的主角,撒泼打滚,混日子,穿越在历史人物之间,不干正事的故事。水字数简介:许愿不,我帮你实现啊!武大郎:小人想当大宋的快餐之王。陈世美:我想做个好人。杨玉环:看在我美的份上,救救我,伦家不想死。宋徽宗:仙人仙人你快告诉我,我的字是不是最美的!康熙:鳌拜欺朕太甚,有没有仙人帮我除掉此獠,朕封他一字并肩王。朱明,什么我帮你杀了鳌拜,你竟然说我名字犯忌,你给我死去吧!
  • 天治

    天治

    一次次磨练。终于铸就了他的成功、曾经的龙神,现在的王牌杀手,龙牙。
  • 桂溪夜谭

    桂溪夜谭

    放浪逐波潮且长,桂花荫下好乘凉。笑谈声里百家事,勘破红尘心自强,本部长篇小说,是孟湘先生故乡三部曲(《桂花树》、《桂溪夜谭》、《桂庐煮茶录》)的第二部。本小说主要是以改革开放以来苦株镇的时代变迁为背景,谱写了12个苦株家族繁衍和发展的悲喜剧。本小说每章都有诗有歌,有山有水,有眼泪有欢笑,有苦难有幸福,有不屈的灵魂,也有坚贞的爱情,且每章都独立而成故事,每个原型都曾生活在我们身边。孟湘之笔告诉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资本的浪潮下,只有那些有着优良传统和文化传承的家族,才能源远流长、兴旺发达;那些投机取巧、无教导的家庭,可成于一时,却不能长久!“遍历人间千万劫,我以我血写真情。”本小说为孟湘历时五载、披删十遍而成。
  • 独占甜蜜

    独占甜蜜

    她是清纯靓丽,人见人爱的富家千金。她是甜蜜尤物,每个男人都想拥有她,甘愿不惜一切,只为占有她的甜蜜。她却不屑一顾,心心念念着一位温文尔雅的男人。可偏偏让她遇见一位霸道粗俗,冷酷无情的坏男人。可悲的是,他有着和她心上人相似的五官,并有着完美无瑕的身型,将她迷得心魂难定,不知所措。坏男人为了占有她的甜蜜,对其死缠不休,百般折磨…他说:“这辈子你都别想甩掉我,要生一起,要死相随,我生生世世都会一直缠着你,永久不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聊斋的狐鬼世界(大家小札系列)

    聊斋的狐鬼世界(大家小札系列)

    《聊斋志异》是一部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本书收录了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张国风教授的四十多篇关于《聊斋》的精彩评说,通过品味聊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实世界,体会蒲松龄的天才构思。全书结构简单明了,文字深入浅出,妙论纷纭,思想内容既不深奥,亦不复杂;在语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极为少见的、外行人也能轻松读懂的品鉴《聊斋》的佳作。
  • 末世神经病

    末世神经病

    一个神经病的末日经历。
  • 我们的网恋翻车现场

    我们的网恋翻车现场

    还记得那些年的网恋对象嘛,还记得奔现现实吗,来这看看,让你体验别人的网恋生活
  • 魔法旅程之自然界冒险

    魔法旅程之自然界冒险

    在一次意外出行,几位地球人类来到了美丽而又神密的自然界。从中大家看到了大自然被人类破坏了,决定保护、守护大自然的生物
  • 厚黑学

    厚黑学

    作为民国第一奇书,而且是台北国立图书馆镇馆之宝,八十年代畅销于台湾、香港和日本。那么此书奇在何处,宝在何处,为何畅销?作者李宗吾以“正话反说”的形式,把中国历代“明君”、“圣人”脸上画的、头上蒙的那些仁义道德撕扯得干干净净,并统一地给他们一个新的定义“厚黑”。厚黑,简单说就是面厚心黑而已。刘邦因为厚黑而得天下,曹刘孙因为厚黑而三分天下,李世民因为厚黑而坐上皇位,由此可见,这些明君们的“发家史”其实就是“厚黑史”。而所谓的“圣人”也是因时势而造,因为汉武帝尊儒,所以孔子所推崇的人连同他自己就都成了圣人,如果汉武帝尊的是道家或法家,那么圣人们就又要换个名单。李宗吾文笔犀利、言语辛辣,以超凡绝世的思想深度,看透这埋藏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之根本,并写诸笔端,将其大白于天下,这番高论甚至比鲁迅还要早。由此观之,李宗吾不愧为“二十世纪十大奇才怪杰”之一,也无愧于“近代之新圣人”的称号。
  • 最后喜欢的人是你

    最后喜欢的人是你

    主角:韩落,林檐;配角:潘帅,宋姗。跟比自己大18岁的韩落告白,是林檐做过最孤勇的事。可是她耗尽了所有的真心和力气,到头来却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如果当初没添加你好友,是不是不会有之后的故事;我不知道爱上你是对是错,但我真的快乐过;以前你给过的快乐,现在都陪着我难过。韩落:昨天你说爱我,今天你却忘记。林檐:你一副不缺我的样子,我怎敢深拥你...